15生態系統與自然景觀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15生態系統與自然景觀帶
第十五章 生態系統與
自然景觀帶
壹
生態系統
一、生態系統的意義
二、系統的規模與層次
三、環境的干擾與破壞
一、生態系統
能量
物質
環境
生物群落
能量
物質
人依賴生態系統示意圖
環境
大氣圈
投入
水、食物
氧氣
生物圈
岩石圈
土圈
水、固體
氣體
產出(排遺)
圖片來源:Peter Haggett(2001),Grography:A global synthesis,頁132。New York:Prentice Hall
生物
二、系統的種類
1.系統的規模和層次
系統規模:大→小 系統層次:高→低
最高系統:地球
大氣圈
↓
次系統
生物圈
↓
季風、焚風、氣
岩石圈
土圈
旋
、
反氣旋
植物、動物、
再次系統
水生生物 陸地生物
圖片來源:Peter Haggett(2001),Grography:A global synthesis,頁132。New York:Prentice Hall
2.封閉系統與開放系統
(1)封閉系統
系統內循環流通不與外界交換
(2)開放系統
規律性、突發性的變動
臺北盆地環境變遷
由新店溪 基隆河 大漢溪
五萬年前
共沖積的河川沖積平原
大漢溪
淡水河
N
關
渡
新店溪
基隆河
圖片來源:鄧屬予等(2004)地理研究報告: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
三萬年前
全球海平面下降
→回春作用
→河川下蝕旺盛
N
河階面
關
渡
圖片來源:鄧屬予等(2004)地理研究報告: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
二萬五千年前
大漢溪襲奪古石門溪
大量礫石進入臺北盆地
堆積成沖積扇
大漢溪
N
關
渡
圖片來源:鄧屬予等(2004)地理研究報告: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
二萬四千年前
新店溪在盆南部
沖積另一個礫石沖積扇
新店溪
N
關
渡
圖片來源:鄧屬予等(2004)地理研究報告: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
二萬年前
河流上游侵蝕作用減緩
臺北盆地不再堆積礫石
逐漸回復成細粒沙石的河川沖積平原
大漢溪
淡水河
N
關
渡
新店溪
基隆河
開放系統
圖片來源:鄧屬予等(2004)地理研究報告:大漢溪襲奪對臺北盆地的影響
游耕
地
力
地力逐漸恢復
因長期休耕
地力得以維持
休
耕
耕
作
休
耕
休
耕
休
耕
耕
作
地力逐漸耗竭
耕
作
時間
傳統稻作農業
土地經長期使用物質能量仍不致短缺
人
能
量
以
食
物
形
式
表
現
能
量
以
勞
力
形
式
表
現
能
量
以
肥
料
形
式
表
現
禽畜魚
水 稻
土 地
開放系統
陳豫攝
排放過多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
→生態環境改變 →物種滅絕
章目錄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1
-0.2
-0.3
上升溫度(℃)
1800
節目錄
2000西元年
貳 自然景觀帶
一、地理環境與自然帶
二、自然景觀帶的組成
一、地理環境與自然帶
1.日照、海陸分布、山脈走向
2.東西走向
二、自然景觀帶的組成
1. 特定氣候條件
土壤與植被
以植被命名
2.理想大陸的自然景觀:南北對稱
熱帶景觀帶
自然
景觀帶
行星
風帶
主要
植被
土壤
類型
熱帶雨林
景觀帶
赤道
低壓
熱帶
雨林
磚紅 猴,蛇
壤 鳥類..
低
緯 熱帶莽原
熱帶
度 景觀帶
信風
莽原
地
區 熱帶沙漠
副熱帶 熱帶
景觀帶
高壓 沙漠
代表
動物
栗鈣
土
長頸
鹿…
荒漠
土
蜥蜴
蛇…
影
片
欣
賞
亞
馬
孫
熱
帶
雨
林
景
觀
按一下畫面開始撥放
影片來源:NHK-地球旅行-熱帶地區之氣候與生活
溫
帶
自
然
景
觀
帶
熱 帶
自然
景觀帶
行星
風帶
主要
植被
土壤
類型
溫帶
溫帶常綠 副熱
紅壤
林景觀帶 帶高
常綠林
壓
溫帶
溫帶落葉
棕壤
中 林景觀帶
落葉林
緯
度 溫帶灌木 西 地中海
灌木林 栗鈣土
林景觀帶
地
風
黑鈣土
區 溫帶草原 帶 溫帶
景觀帶
草原 溼草原土
溫帶
溫帶沙漠
荒漠土
景觀帶
沙漠
代表
動物
猴子
松鼠
刺蝟
驢子
鹿…
狼…
駱駝
寒
帶
自
然
景
觀
帶
溫帶
熱 帶
溫帶
自然
景觀帶
高
緯
度
地
區
行星
風帶
主要植 土壤 代表
被
類型 動物
寒帶針葉林 副極地 寒帶針 灰化
景觀帶
葉林
土
低壓
寒帶苔原
景觀帶
寒帶冰原帶
極地
東風
極地
高壓
苔原
冰原
冰
沼
土
狼
熊
馴鹿
海豹
北極
熊
企鵝
參、自然景觀帶的分佈與特色
一、熱帶濕潤
1.熱帶雨林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
mons/6/6d/Forest_on_Barro_Colorado.png
課本p218
(1)分類:
A赤道雨林:亞馬孫、剛果、印尼、
馬來半島
B季風雨林
a熱帶季風
b中南半島、印度半島、西非
c底層:灌木
公尺
林冠層
纏繞的
附生植物
連綿不絕的樹冠層
藤本
植物
圖片來源:新地理(1994年) ,頁306 。羅博立、馬承涵。文達出版
課本p219
熱帶雨林的林層景觀
熱
帶
雨
林
生
態
系
的
養
分
循
環
太陽能
呼吸
釋出氧氣
光合作用
吸收CO2
降
雨
養分
返回樹木
落
葉
枯枝落葉
淋洗作用
帶走部分養分
圖片來源:新地理(1994年) ,頁304 。羅博立、馬承涵。文達出版
養分從枯枝落葉
移到根系
(2)高溫多雨
(3)樹冠層:垂直分層。
(4)養分:植物
(5)磚紅壤。
(6)危機:人為伐墾
•
•
賞影
片
欣
熱
帶
雨
林
景
觀
:
婆
羅
洲
•按一下畫面開始撥
放
•影片來源:NHK-世界的氣候
•公尺
•林冠
層
•纏繞的
•附生植物
•連綿不絕的樹冠
層
•藤本
•植物
•圖片來源:新地理(1994年) ,頁306 。羅博立、馬承涵。文達出版
•
•太陽能
•呼吸
•釋出氧氣
•光合作
用
•吸收
CO2
•
熱
帶
雨
林
生
態
系
的
養
分
循
環
降
雨
•養分
•返回樹木
•枯枝落葉
•淋洗作用
•帶走部分養分
•圖片來源:新地理(1994年) ,頁304 。羅博立、馬承涵。文達出版
•落
•葉
•養分從枯枝落葉
•移到根系
2.莽原
•(1)分布•:雨林兩側,高溫、夏雨
•東非、巴西高原、中美地峽東側
•(2)特徵•:
•疏林、莽原
•草食性動物、遷移
•養分:動物體
•乾季長
•東非莽原動物隨降水帶移動遷徙
•世界景觀
•圖片來源:野性大地:地球最後的伊甸園,頁53,秋雨文化
二、溫帶濕潤
溫帶森林景觀帶的分布與特色
•分布 :溫帶濕潤氣候區,可分為
•常綠林:副熱帶大陸東側
•亞洲熱帶、副熱帶季風氣候區
•落葉林:溫帶大陸東西兩岸
•溫帶季風、溫帶海洋性、大陸性氣候
•灌木林:地中海型氣候區
1.常綠林:副熱帶大陸東側
•(1)氣候• :夏雨型暖溫帶、副熱帶季風
•(2)植被 •: 喬木、灌木、草類
•(3)紅壤、黃壤
•http://pop.pcpop.com/upimg2/2004/9/2
2.灌木林
(1)分布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區
(2)特徵
•氣候:夏季高溫少雨
•植被 :深根、厚皮、蠟質小葉
→減少水分蒸散
•世界景觀
3.落葉林:溫帶大陸東西兩岸
•(1)氣候 :溫帶海洋~大陸
•(2)植被 :四季林相分明
•天然林不多,農田、工業帶與都會區為本景
觀帶特色
•溫帶落葉林四季
•鐘寶珍、陳豫攝
三、草原景觀帶
1.分布 •:歐亞大陸、北美溫帶內陸
• 南美東南部、南非東部
2.特徵
•氣候:溫帶大陸~草原,年雨量200~500mm
•植被:多年生耐旱草類
•土壤:草原黑土
•養分:土壤
•動物:草食動物
•世界景觀
•目前:商業性穀物、放牧
四、寒帶
1.寒帶針葉林
•(1)分布 •:歐亞大陸、北美北部寒帶
•(2)特徵
•氣候:副極地氣候,最暖月均溫>10度
•樹種單純
• 土壤:灰化土
•動物:單純
•
•
大寒
帶
針
賞影 葉
林
片
景
欣 觀
:
加
拿
•世界景觀
•按一下畫面開始撥
放
•影片來源:NHK-世界的氣候
2.苔原
•(1)分布 •:0度<最暖月均溫<10度
•(2)特徵
•生長季短
•苔藓、地衣
•
•
賞影
片
欣
•世界景觀
苔
原
景
觀
:
西
伯
利
亞
•按一下畫面開始撥
放
•影片來源:NHK-世界的氣候
四、沙漠
•1.分布 •:熱帶沙漠:20~30度
•溫帶沙漠:30~50度
•2.特徵
•氣候:乾旱、雨量變率大、 年日溫差大
•植被:生命週期短、針狀葉
•乾漠土
•
•
賞影
片
欣
沙
漠
景
觀
:
撒
哈
拉
沙
漠
•按一下畫面開始撥
放
•影片來源:NHK-世界的氣候
•寒帶針葉林
•苔原
•章目
錄
•節目
錄
•熱帶沙漠
•圖片來源: (左)野性大地:地球最後的伊甸園,頁111,秋雨文化。
•(右)Jerome D. Fellmann(1996),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頁130,w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