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電偶極形成,如何影響遠處的磁場(或電場)? ?

-

+ 電偶極出現

電荷加速 電流的瞬間變化,如何影響遠處的磁場(或電場)? ?

x=

0 處位於 在時間為 0

y-z

平面上的帶正電無限大電板, 時突然開始以等速運動,產生電流

J

B

L J

如果沒有電磁感應項 : 上視圖 

B x

 

E

(

t

)  

d A

Q

(

t

)  0

E

 0

P

B

(

t

) 

d s

  0

i

(

t

) 運用安培定律 2

BL

  0

JL B

  0 2

J

如果沒有電磁感應項 :

J

上視圖

B

B

t < 0 z B x

B

x

電流在

t

= 0 突然出現 磁場會瞬間充滿整個空間

t > 0

B

    0 2

J E

 0

x

加入電磁感應項後: 電流瞬間產生的磁場會感應生成電場  

E

(

t

) 

d s

  

d

B dt

(

t

) 感應電場與磁場垂直

J

畫如下安培圈,運用法拉弟定律

y

側視圖 × 

B

× ×  

E

(

t

) 

d s

  

d

B dt

(

t

) 

E

磁場會瞬間充滿整個空間 安培圈選得越大,磁通量就越大, 因此越遠處的感應電場就越大,此結果不可能發生。 因此磁場不可能瞬間在所有空間一起產生 。

因此磁場不可能瞬間在所有空間一起產生 。 如果電偶極的出現只有近處知道 電偶極在周圍產生電場 電場變化在稍遠處產生感應磁場 磁場變化又在更遠處產生感應電場

這種電場與磁場互相感生的機制, 是不是馬克斯威爾方程式的解? 電偶極停止震盪後 電荷與電流都已消失 在遙遠的遠方 電場與磁場依舊向前傳播 因為電場變化在稍遠處產生感應磁場 磁場變化又在更遠處產生感應電場

考慮離開電流的源頭已經有一段距離。 我們猜測電場與磁場可以互相感生,而持續傳播! 電場與磁場在一個移動的波前平面的後面不為零 電場與磁場在一個波前平面的前面為零 這樣的解滿足 Maxwell 方程式嗎?波前平面移動速度有多大?

在波前平面的後面,電場與磁場都是常數,與座標無關

若波前平面垂直於電場與磁場,則這個解符合高斯定律  

E

 

d A

 0  

B

d

A

 0 若波前平面不垂直於電場,上下兩個高斯面電場不為零的區域會不一樣大!

要滿足法拉第定律,電磁場與速度必須滿足一個條件: 選如圖

ghef

的安培圈:  

E

(

t

) 

d s

  

d

B dt

(

t

)

Ea

B dA dt

B

ac E

Bc

要滿足安培馬克斯威爾定律,電磁場與速度也必須滿足一個條件: 選如圖

ghef

的安培圈:  

B

d s

   0  0

d

E dt Ba

  0  0

E dA dt

  0  0

Eac B

  0  0

Ec

安培 馬克思威爾定律 法拉弟定律

B

  0  0

Ec E

Bc

磁電若兩者互生,以上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成立!

B

  0  0

Ec E

Bc

c

2  0  0 

1

波前平面傳播的速度給定!

c

 1  0  0  1 1 .

26  10  6  8 .

85  10  12  2 .

99  10 8 m/s 光速!!

這個電場與磁場互相感生的機制, 可以讓電磁場離開電荷與電流,獨立地在空間中傳播 因為是依靠電場及磁場的相互感應而達成, 因此傳播過程中兩者同時存在,且滿足固定條件: 方向彼此垂直,又垂直於傳播方向,大小成正比:

E

cB

這個電磁場互相感生的機制,會是瞬時產生平面電流的解嗎? 測試它是否滿足包圍電流的安培圈的安培馬克斯威爾定律:

測試它是否滿足安培圈包含電流的安培馬克斯威爾定律: 取如下安培圈,寬未超過波前平面: 上視圖 波前平面  

B

d s

   0

i

  0  0

d

E dt d

E dt

 0 電通量不變 

B

×

J

E

× 

B L x

 

B

d s

   0

i

 0

i

 2

LB z

符合,而且給出了磁場與電流的關係!

B

  0

i

 2

L

 0

j

2 這個電磁場互相感生的機制,就是瞬時產生平面電流的解!

這個電磁場互相感生的機制,就是瞬時產生平面電流的解。

B

  0

j

2

若取安培圈超過波前平面: 

B

×  

B

d s

   0

i

  0  0

d

E dt

J

E

× 

B

波前平面

d

E dt

  2

ELc

 0

i

 2

LB

x

兩項正好抵消

B

  0  0

Ec

電通場變化正好抵消真實電流的效應  

B

d s

   0

i

  0  0

d

E dt

 0 波前平面外磁場為零 正如預期,滿足安培定律

場的瞬間變化是以定速

c

在空間中自源頭向外傳播。

電流的瞬間變化,如何影響遠處的磁場(或電場)? 電荷加速 場的瞬間變化是以定速

c

在空間中自源頭向外傳播。

若電流在一段時間

T

後突然停止 :

J t

此停止也應該以定速

c

向外傳播, 因此 … ..

cT

J J

也可看成在時間 一反向的電流

T

時,產生

t

= +

J

+

t t

=

vT

若電流在一段時間

T

後突然停止 :

J t

cT

這段時間內的電流,產生一個電磁場的脈衝 此脈衝在電流消失後還會在遠方繼續傳播! 此脈衝的電場與磁場是獨立於產生它們的電流而存在的!

電場是一個方便的計算工具 電場的引進使得電力可以不再是超距力 電場是複雜而有個性的 電場可以攜帶能量 電場是獨立的,本身就是物理實體

J

cT

這是波動。方塊脈衝波!

t

如果帶電板上下震盪: 這可以看成一系列方塊脈衝的疊加! 電磁波 Electromagnetic Wave

電磁場的波方程式 以上的繁複步驟可以以波方程式來代替!

a

考慮沿

y

方向的電場與沿

z

方向的磁場 電磁場都只與座標

x

有關,可以變化! 磁場變化感應產生的電場與磁場垂直。  

E

(

t

) 

d s

  

d

B dt

(

t

) 選擇如左圖

efgh

的封閉曲線

E

(

x

dx

) 

a

E

(

x

) 

a

 

d

(

B

a

x

)

dt

E

(

x

 

x

) 

E

(

x

)  

a

 

E

x

 

x

a

  

x

a

 

B

t

E

x

  

B

t

電場變化感應產生的磁場與電場垂直。

P

B

d s

  0  0

d

E dt

選擇如左圖的封閉曲線

a

B

(

x

 

x

) 

a

B

(

x

) 

a

  0  0

d

(

E

a

x

)

dt

 

B

(

x

 

x

) 

B

(

x

)  

a

  

B

x

 

x

a

  0  0  

x

a

 

E

t

B

x

   0  0 

E

t

E

x

  

B

t

變化的磁場與感應產生的電場必須滿足的關係 

B

x

   0  0 

E

t

變化的電場與感應產生的磁場必須滿足的關係 變化的電場感應產生的變化的磁場,感應產生變化的電場 兩個條件都必須滿足!

E

x

  

B

t

B

x

   0  0 

E

t

x

作偏微分 對

t

作偏微分  2

E

x

2    2

B

x

t

 2

B

t

x

   0  0  2

E

t

2 第一式的右方等於第二式的左方  2

E

x

2    2

B

x

t

   2

B

t

x

  0  0  2

E

t

2  2

E

x

2   0  0  2

E

t

2  2

y

x

2  1

v

2  2

y

t

2 波方程式

電磁波的速度

v

 1  0  0  1 1 .

26  10  6  8 .

85  10  12  2 .

99  10 8 m/s

v

c

光速!!

E

x

  

B

t

B

x

   0  0 

E

t

t

作偏微分 對

x

作偏微分 第一式的左方等於第二式的右方  2

B

x

2   0  0  2

B

t

2  2

y

x

2  1

v

2  2

y

t

2 波方程式

 2

E

x

2   0  0  2

E

t

2  2

B

x

2   0  0  2

B

t

2 電磁波 Electromagnetic Wave

 2

y

x

2  1

v

2  2

y

t

2 波方程式的解為:

y

(

x

,

t

) 

f

(

x

vt

) 

g

(

x

vt

) 波型以定速傳播,波型不變  2

E

x

2  1

c

2  2

E

t

2 可見電磁波的電場也是如此:

E

(

x

,

t

) 

E

1 (

x

vt

) 

E

2 (

x

vt

)

電流的瞬間變化,如何影響遠處的磁場(或電場)? ?

電荷加速

電荷加速 電磁場的變化會以光速向外傳播。

正弦電磁波

E

(

x

,

t

) 

E

x

 

B

(

x

,

t

)  

B kE m

(

x

,

t

)

E m

t

B m

  sin 磁場也是同樣的函數型式! sin

B m

 

kx kx

  

t

 

t

E m

k

 

k

B m f

 

v

cB m E

(

x

,

t

) 

c

B

(

x

,

t

) 正弦電磁波中電場與磁場方向垂直,大小隨時隨地都成正比!

正弦平面波

電磁波是依賴電磁感應,因此其電場與磁場必須互相垂直 會在空間中傳播的電磁場,方向及大小必須滿足特定關係!

E

(

x

0 ,

t

) 

E m

sin 

kx

0  

t

  

E m

sin  

t

  0  在空間一固定點觀察電磁場,電磁常會呈現簡諧振盪的形式

電偶極作為電磁波波源   1

LC

Hertz (1887)

在水平方向看起來如同一個平面波

放送天線就是一個電偶極振盪器

電磁波以頻率或波長為特徵  

f

c

天線的大小大致與波長相當。

無線電波 Radio Wave

AM

f

~ 535kHz to 1605kHz FM

f

~ 88MHz to 108MHz

微波 Microwave 可穿透大氣層,太空通訊用

紅外線 Infrared 熱擾動的典型輻射 太陽的輻射能量的最大部分

可見光與紫外線 波長極小,只能以原子機制產生

紫外線可以打斷化學鍵,會被大氣層吸收

X 射線

γ

射線 12 billion light years away as bright as the whole universe

平面波 平面波有波峰與波谷,可以連接相鄰的波峰來定義一系列的波前平面( Wavefront ) 波前平面會沿與波前垂直的傳播線( Ray )方向以光速傳播! 可以近似以波前平面及傳播線( Ray )來描述平面波的傳播

能量密度

u

u E

u B

  0 2

E

2  1 2  0

B

2  1  0

B

2 能量通量

S

 energy/tim area e  energy density  propogatio n speed

S

u

c

 1  0

B

2

c

 1  0

E

B

E

 

B

的方向正好是能量流動的方向,因此可以定義通量為一向量

S

  1  0 

E

 

B

Poynting vector

電磁波的強度 Intensity

I

   avg  1  0 

E

B

 avg  1

c

 0   avg 對正弦波

I

   avg  1

c

 0  2

E m

sin 2 

kx

 

t

  avg 

E m

2 2

c

 0 

E m

2 強度與振幅平方成正比

I

E m

2

電磁波可以是立體波!

E

E m

 sin 

kr

 

t

 球面波如平面波一樣有波峰與波谷,可以定義球面波前 球面波前平面也會沿與波前垂直的傳播線( Ray )方向以光速傳播!

立體波的能量會隨距離變大而稀釋,因此強度也會隨距離變大而減弱:

I

 Energy

A

Time  4 

P r

2

I

 1

r

2

I

E m

2

E m

 1

r

點波源產生的球面波

E

r

1  sin 

kr

 

t

Polarization 偏振 Polarized Unpolarized

I

 1 2

I

0

I

I

0 cos 2 

E m

cos  

t

 90   

E m

sin

y

偏振

E m

cos   z 偏振 左旋光 右旋光

levotartaric acid (D-(−)-tartaric acid) dextrotartaric acid (L-(+)-tartar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