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1(2527 KB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ch01(2527 KB )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第1章 資訊系統開發概論
ISBN 978-957-729-780-8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本章大綱
 學習目標
 1.1 導論
 1.2 資訊系統開發的原則
 1.3 資訊系統開發的構面
 1.4 資訊系統開發的特性與挑戰
 1.5 資訊系統開發環境
 1.6 結論
ISBN 978-957-729-780-8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學習目標
詳讀本章,你至少能瞭解:
 系統開發、資訊系統開發和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關係。
 影響資訊系統開發的重要構面。
 資訊系統開發環境。
 資訊系統開發有哪些重要人員參與,各扮演何種角色。
 資訊系統之建置有哪些策略可思考。
 有哪些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 系統分析與設計階段有哪些技術可用。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1 導論(1/3)
 隨著資訊科技的創新、資訊科技應用的普及和經營環境之競
爭,有效地掌控與應用資訊已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 為能有效地管理與應用資訊,以支援組織的經營管理和決策需
求,各種資訊系統乃應運而生:
 交易處理系統(TPS)
 管理資訊系統(MIS)
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
 決策支援系統(DSS)
 專家系統(ES)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等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1 導論(2/3)
 雖然資訊系統各有其不同特性,系統開發的策略與技術也不盡
相同,但系統開發過程仍可大略歸納出一些基本而共同的步驟
或階段
 較單純之系統:分為需求分析、系統分析與設計、系統實
施三階段
需求分析
系統分析
與設計
系統實施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1.1 導論(3/3)
 較複雜之系統:可劃分為七個階段或更多階段
使用者
需求分析
編
軟硬體
需求分析
碼
測
系統分析
試
系統設計
操作與
維護
 無論如何劃分,「系統分析與設計」都是重要的開發階段
之一。
 人類為滿足需求而建立了各種系統。例如,萬里長城是防
禦系統、電影是娛樂產品,而企業之電腦軟體則是管理資
訊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2 資訊系統開發的原則
 資訊系統開發可定義為運用資訊科技及資訊系統開發方法,來
建構實體的或邏輯的系統,以達到特定的目標或功能,協助人
們解決資訊處理的需求。
 成功的資訊系統開發必須把握一些種要的原則:
 系統的目標應該明確定義
 系統的目標要實際而有用
 系統開發要充分運用科技
 系統開發要依循一定的方法
 系統開發必須獲得足夠的資源與支持
 系統開發必須符合限制條件
 系統開發必須考慮環境因素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資訊系統開發的原則(續)
 成功的資訊系統開發必須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
 系統的目標應該明確定義:明確的需求、功能、範圍、完
成時間及評估標準等。
 系統的目標要實際而有用: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並產生
效益。
 系統開發要充分運用科技:提升系統開發的效益和品質。
 系統開發要依循一定的方法:程序、步驟、工具與標準,
易被了解接受、有利執行推動、溝通傳授。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資訊系統開發的原則(續)
 成功的資訊系統開發必須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則(續):
 系統開發必須獲得足夠的資源(人員、時間、金錢、設備、
專業知識… )與支持(承諾、鼓勵… )
 系統開發必須符合限制條件:法規標準、期限、環境限
制、合約要求…。
 系統開發必須考慮環境因素:使用環境及系統對環境的影
響…。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3 資訊系統開發的構面
 資訊系統開發要考慮人、方法、科技和企業經營等四個重要的
構面,其關係有如鑽石結構,各構面須均衡發展: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 人的構面:
 資訊人員特質:普遍年輕、專業、認真、獨立、自主、求
知慾與主見強,同時,不拘小節、不願受約束、不善社
交…等。
 資訊人員的訓練除技術技能的提升外,更應加強溝通技
巧、企業的經營管理知識與系統整合能力。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 人的構面(續):
 資訊人員的領導(專案經理)應朝向自我目標設定和自我管
理,而非集中式的規劃控制;應保持小型專案團隊的高凝
聚力、高彈性及高生產力,而非階級分明與權責定型的功
能式組織;應以成就感、榮譽、責任心來激勵人員,而非
僅用金錢的報酬。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 方法構面:
 系統開發的方法包含系統開發模式及分析與設計之技術,
其目的在於提升系統開發之效率與效能。
 系統開發方法有多種且各有其特性與適用性,沒有一個方
法能很有效的處理所有的問題,因此慎選方法對系統開發
之成效有關鍵性的影響。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 科技構面:
 不同的資訊科技各有其特性與適用性,且其發展創新、淘
汰的速度快。因此,科技的研發、選擇及管理對資訊系統
的成敗亦有關鍵性的影響。
 企業經營構面:
 資訊系統的目的在於支援企業之經營管理。
 系統分析與設計之主要功能是表達企業的經營管理需求,
並把需求有效的轉換成可支援這些需求的資訊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4 資訊系統開發的特性與挑戰(1/2)
 資訊系統開發的特性如下:
 軟體是人造的邏輯系統。設計者對於電腦程式中的邏輯必
須完全瞭解。
 軟體開發是一種專業的工作。軟體開發者之專業門檻較
高,且養成時間也較長。
 軟體開發是一種智力活動。人的智力潛能無窮、個別差異
大,同時也充滿著錯誤和偏誤。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4 資訊系統開發的特性與挑戰(2/2)
 資訊系統開發面臨之挑戰:
 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淘汰率驟增、系統的可用壽命
變短、技術支援無法持久。
 經營環境之快速變遷,使得需求亦經常變動。
 資訊系統開發經常面臨時程延誤、成本超支、品質不良等
問題。
 人們重視看得見的硬體,而常忽略看不見的軟體。對於智
慧財產權的重視不足,使得軟體的價值普遍被忽視,開發
成本普遍被低估。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1.5 資訊系統開發環境
 資訊系統開發環境所涉及的層面很廣,包括資訊系統的開發模
式、種類、建置策略、開發人員、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等。
 外在大環境的科技、社會、教育、文化、人口、經濟、政府政
策與法規等因素,也直接或間接影響系統分析與設計。
政府政策、法規
資訊系統
開發模式
教
育
、
文
化
資訊系統
種類
系統分析與設計
資訊系統
分析與設計技術
資訊系統
建置策略
人口、經濟
資訊系統
開發人員
科
技
、
社
會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1/8)
 資訊系統是由使用者介面、問題處理與知識等元件,利用資訊
科技有組織的結合,以管理(如擷取、傳輸、儲存、處理與展
示等)知識,並為某些活動(如企業流程或問題解決等)提供
知識或服務的系統。
其他
系統
資訊科技
需求
使用者
介面
回應
問題
處理
知識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2/8)
 資訊系統已成為企業必備之工具,常見的資訊系統有:
 交易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 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3/8)
 交易處理系統(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亦稱資料處理系
統(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 主要目的是將大量的交易處理自動化。這類交易處理非常
結構化,其程序及資料有既定的標準,且有高度重複性。
 此系統有兩種主要功能:
– 交易紀錄之保存
– 交易表單之產生
 POS(Point of Sale, POS)系統之前檯系統、加油站之加油作
業與收銀系統、金融機構之櫃檯系統等皆屬交易處理系
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POS系統作業流程
顧 客
盤點系統
庫
存
資
料
發 現
票 金
更
新
庫
存
銷售資料
庫存資料
收銀系統
庫存系統
採購系統
單品資料
變 販
價 促
單 單
銷售資料
增加庫存
訂單資料
銷售報表
變價系統
訂單資料
送貨單
銷售系統
驗收系統
驗
收
單
應付帳款
系統
供應商
現金或發票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POS
後台資訊系統
前台資訊系統
銷
庫
採
驗
變
應
盤
收
安
售
存
購
收
價
付
點
銀
全
系
系
系
系
系
帳
系
系
系
統
統
統
統
統
款
統
統
統
系
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4/8)
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 主要目的為提供不同層級的管理者,有關組織營運狀況但
摘述程度不同之報表,這些報表格式已事先訂定,亦即這
些資料之處理與報表產生大多為結構化。
 該系統主要有兩種功能:
– 交易紀錄之保存
– 摘述性報表之產生
 POS系統之後檯系統便屬於管理資訊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5/8)
 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 主要目的為支援決策者,提升其決策效率(Efficiency)與效
能(Effectiveness)。
 決策支援系統主要支援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之決策活動,
其特徵有:
– 能以即興(Ad Hoc)、自訂或標準化的方式分析資料與產
生報表。
– 能直接與決策者互動。
 POS之後檯系統,除了固定式地資料查詢、處理、分析與
報表產生外,若還能與使用者互動,並依其需求擷取、分
析與展示資訊,則該系統可稱決策支援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6/8)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EIS),亦稱高
階主管支援系統(Executive Support System, ESS)
 針對高階主管之資訊需求而設計
 希望高階主管能即時由系統獲得其所需之關鍵資訊,不需
透過第三中介者整理或轉達。
 EIS之特徵包括可過濾、摘述關鍵資訊,亦可將資訊以多種
方式作圖形化的展示(如儀表板、長條圖),也得以由上
而下之方式擷取資訊並進行分解。
 一般而言,EIS之特徵與DSS相同,但比DSS有更多限制,
故高階主管資訊系統可視為DSS的一種特例。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7/8)
 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 ES)
 初期發展目的是用以模仿人類專家解決特定問題之能力,
並希望專家系統所提供之答案或建議可達人類專家水準。
 專家系統包含三個主要元件:
– 使用者介面:為專家系統與使用者交談之媒介。
– 推理引擎:為專家系統依使用者要求,由知識庫推論出
結果或建議之機制。
– 知識庫:為系統儲存專家知識之處。
 現今,專家系統不再強調取代專家,而是支援專家,因此
專家系統也漸成為另一種形式之決策支援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1 資訊系統的種類(8/8)
 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統
 為一種將多項企業功能整合在一起的模組化與架構化套裝
資訊系統,藉由及時整合與掌握企業分散於各地的資源,
提供最佳流程典範(Best Practice),以降低企業營運成本並
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
 狹義的觀點視ERP系統為整合企業內部資源規劃之系統。
 廣義的觀點視ERP系統為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規劃之系
統,例如企業上下游之供應鏈管理等。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ERP(企業資源規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主要目的與企業價值
 企業的主要資源:物料、生產、人力、財務等皆能創造
價值,但必須要下列二個要件:
–資源的無間隙整合(Seamless Integration)
–快速的回應力:ERP的目的即是在整合各流程的資訊
流,提供即時、完整、正確的資訊,來提供管理者做
最好的資源規劃與管理的決策以達到上述的目的,因
此才稱之為資源規劃系統。
 ERP的重點目標與效益在於:(1)整合、(2)快速反應、
(3)資訊品質、(4)e化基礎、(5)資源運用效率。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電 子 商 業 解 決 方 案 藍 圖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ERP的六大核心模組及功能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SBO(SAP Business One)核心跨模組運用
 整合VISPARK EAB開發的應用系統
 結合EXCEL/Report Service分析資訊
財務



















總帳
會計
分錄帳目
轉帳傳票
經常費用
多幣別交易
匯率
財務報表
預算
成本中心
銷售稅
多區間
保證金
檢查
信用
收款
延遲付款
銀行對帳單以及
日調節表
銷售














報價
訂單
直接銷售
發票
運送
退貨
多幣別
價格列表
客戶管理
毛利計算
接觸管理
銷售機會分析
銷售過程管理
Outlook整合
服務








服務合約管
理
服務規劃
服務呼叫管
理
顧客互動追
蹤
維修服務
設備狀況追
蹤
解決方案知
識庫
Outlook整合
採購






採購單
採購運送
採購退貨
採購發票
採購信用債
券
起岸成本
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










庫存
報表
品項管理
品項查詢
價格列表
收貨為庫存
釋放庫存
庫存交易
倉庫交易
序號
批次管理
撿貨及打包
備貨
 系統預設財
務報表、業
務報表
報表查詢向
導
 報表查詢介
面
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ERP的主要模組及資訊流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資訊系統之種類及其特性
資訊系統種類
資訊系統特性
交易處理系統
將大量的交易處理自動化
處理程序與資訊需求非常結構化
管理資訊系統
提供不同層級之管理者摘述程度不同之報表
資料的處理與報表的產生亦多為結構化
決策支援系統
支援決策者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之決策
提升決策之效率與效能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
支援高階主管即時瞭解所需之關鍵資訊
可過濾、摘述關鍵資訊
可將資訊以多種方式作圖形化的展示
專家系統
針對特定應用範圍或領域,集合不同專家知識而成的系統
希望專家系統提供之答案或建議可達人類專家之水準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將多項企業功能整合在一起
可即時整合與規劃企業分散於各地之資源
提供最佳的流程典範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2 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人員之角色(1/5)
 資訊系統開發之相關人員包括
 終端使用者(End User)
 終端使用者之高層主管
 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
 系統分析師(System Analyst)
 資訊系統經理(IS Manager)
 資料庫管理者(Database Administrator)
 其他技師(Technician)等。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2 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人員之角色(2/5)
 終端使用者
 是問題領域之專家,但可能並非資訊科技方面之專家,其
於系統分析與設計過程中,主要扮演提供使用者需求與企
業知識的角色。
 因此,終端使用者應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系統開發,並盡
可能完整與清楚地表達需求和知識,而非被動地等待系統
分析師之詢問。
 系統分析師要與終端使用者一起工作,並將其需求和企業
上的知識轉換成可支援終端使用者工作的資訊系統。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2 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人員之角色(3/5)
 程式設計師
 主要是依分析與設計之藍圖設計出程式、建立資料庫、測
試與安裝系統等。
 程式設計師主要之工作是將分析與設計文件轉換成電腦可
執行的指令。
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和各種人員保持良好的溝
通、互動與互信,以確保系統開發之成功。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2 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人員之角色(4/5)
 系統分析師
 擷取使用者需求,並能清楚且完整地瞭解及表達需求。
 進一步將需求轉換成資訊技術、企業處理與知識等元件,
並將之有組織地結合起來。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2 資訊系統開發相關人員之角色(5/5)
 企業經理
 是終端使用者之高層主管,這些人沒有很多的時間參與系
統的開發,但他們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
角色,例如承諾對系統開發所需之財力、人力、時間等資
源的投入及提出組織之政策與限制等。
 由於他們的決策權與對企業經營的專業知識,部門的領導
者與執行長也能對資訊系統專案發展設定一般性的需求與
限制。
 系統分析師必須要這些人保持良好的溝通,瞭解他們的期
望和優先順序,並從他們口中瞭解組織內的限制和資源。
(ref. 簡報56頁- 資訊管理的任務 )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3 資訊系統建置策略(1/2)
 資訊系統建置策略是指新資訊系統之建立,與舊資訊系統之修
改、擴充或更新等所採取的方式。
 資訊系統之建置策略可分成三種:
1.由公司內部自行完成
2.由公司外部取得
3.其他方式
 若採取由公司內部自行完成之策略
 即使用者自建(End User Computing)
– 由公司資訊部門自行開發
– 由相關部門人員組成任務編組開發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3 資訊系統建置策略(2/2)
 若取自於公司外部,則可進行:
 委外開發(Outsourcing)
 購買現成之套裝軟體(Application Package)
 引進同業之系統
 採取租賃方式,由應用系統服務提供者(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提供軟體或硬體服務
 其他方式
 上述各種策略之綜合
 由同業聯合共同尋找資訊公司開發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ISBN 978-957-729-780-8
吳仁和、林信惠 著
資訊系統建置策略
 在決定採取上述哪一種建置策略時,應考慮成本、時
效、適用性、技術水準、人員調派及經營策略等因
素。
成本
時效
適用性 技術水準 人員調派 經營策略
購買套軟
最低
最快
最差
向外取得 向外取得 無法滿足
委外開發
居中
適中
居中
向外取得 向外取得
適合
租賃或聯
合開發
居中
適中
居中
向外取得 向外取得
適合
自行開發
最高
最慢
最佳
依賴高
依賴高
適合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4 資訊系統開發模式
 系統開發模式主要考量系統開發過程應分成哪些階段、每個階
段應如何進行及包含哪些工作內容等議題。
 常用的資訊系統開發方法有八種:
 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 – 又稱SDLC
 雛型模式(Prototyping Model)
 漸增模式(Incremental Model)
 螺旋模式(Spiral Model)
 同步模式(Concurrent Model)
 RUP模式(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Model)
 敏捷軟體開發(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 MDA軟體發展生命週期(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5 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1/5)
 系統分析與設計是一系列有組織之處理程序,目的是將使用者
或企業需求轉換成有組織的資訊科技、企業流程與知識等元
件。
 常用的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可分為兩種:結構化技術與物件導
向技術。
 結構化技術主要用於系統開發過程之分析與設計階段,幫
助系統分析師進行資訊系統之描述與驗證。
 過程中將企業流程與資料分開處理。
 以結構化塑模工具幫助系統分析師進行資訊系統之描述與
驗證。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5 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2/5)
 應用結構化技術時,常用之流程與資料塑模(Modeling)工具
有:
 事件(Event)
 環境圖(Context Diagram)
 資料流程圖(Data Flow Diagram, DFD)
 資料字典(Data Dictionary, DD)
 處理規格描述(Process Specification)
 實體關係圖(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 ERD)與狀態移轉
圖(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TD)等。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3/5)
 結構化技術主要用於系統開發過程之分析與設計階段,以結構
化塑模工具幫助系統分析師進行資訊系統之描述與驗證。
 結構化技術是將流程與資料分開處理,對企業流程而言,強調
將問題分割成更小與更容易管理的基本單位(如模組),以加強
程式之結構性與正確性,其目的是希望能藉以縮短程式設計的
時間與減少系統維護之時間與人力。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結構化分析與設計及塑模工具
使用者與
企業需求
需
需求擷取
求
塑
需求轉換
流程圖(或活動圖)
模
處理描述
藍
圖
資料詞彙
使用者介面設計
資料塑模
實體關係圖→關聯表→正規化
流程塑模
資料流程圖→結構圖→模組設計
使用者介面塑模
介面結構圖、介面藍圖與元件規格、
循序圖、狀態圖與轉換表
程式設計
資料庫設計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5 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4/5)
 物件導向技術是將企業流程與資料封裝成物件,而不像結
構化技術是將企業流程與資料分開處理。
 常 用 的 塑 模 工 具 為 統 一 塑 模 語 言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 物件導向之另一特徵是繼承的概念,也就是當物件類別之
層級結構被建立時,低層物件可繼承高層物件之性質,以
減少因需求改變而造成相關程式之修改。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5 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5/5)
 統一塑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共使用十四種模式
圖進行塑模:
1.使用個案圖(Use Case Diagram)
8.元件圖(Component Diagram)
2.類別圖(Class Diagram)
9.部署圖(Deployment Diagram)
3.物件圖(Object Diagram)
10.套件圖(Package Diagram)
4.循序圖(Sequence Diagram)
5.溝通圖(Communication Diagram)
6.狀態圖(State Machine Diagram)
7.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
11.時序圖(Timing Diagram)
12.互動概觀圖(Interaction Overview D.)
13.複合結構圖(Composite Structure D.)
14.輪廓圖(Profile Diagram)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5.6 外在環境
 外在環境指資訊系統開發所面對的組織、社會、文化、教育、
科技、法規、政策等因素,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資訊系
統開發的成效。
 資訊密集行業如金融業;強調決策速度之環境如科技產
業;勇於嘗試新科技的組織文化、人員教育程度較高的組
織、重視智慧財產權的社會價值觀等特性,都有利資訊系
統的發展。
 科技的成熟度、科技取得的方便性、科技人員的普及性、
法規的要求或同業的協定,如金融機構之跨行連線等,也
是有利的外在環境因素。
 此外,社會媒體的宣導、政府政策的推動、智慧財產權的
保護、資訊教育的推廣等,均有利資訊系統開發。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1.6 結論
 資訊系統開發為有系統、有組織的活動,過程中需考量系統開
發之環境背景,如瞭解資訊系統種類、開發人員、建置策略、
開發模式、程式語言及分析與設計技術等,並做最適當的選
擇。
 選擇時,也應考量組織之限制、政策、人員之資訊科技能力、
資金、規模、對系統需求之迫切性、組織對資訊倚賴之程度與
重要性等。
 資訊人員應對上述問題有充分地瞭解,才能有效地掌握系統開
發之進行。
系統分析與設計理論與實務應用(五版)
吳仁和、林信惠 著
ISBN 978-957-729-780-8
資訊管理的任務
 知曉目前可用的資訊科技有哪些。
 知曉組織引入某一資訊科技會使組織發生什麼變化(包含組
織如何運作與如何競爭)。
 就每ㄧ可用之資訊科技分析組織是否應該採用:
 預測採用該科技會讓組織變成何種狀態。
 分析此狀態是否符合組織目標。
 估計引入該科技所需之組織資源。
 擬定引入該資訊科技之推動計畫。
 擔任引入資訊科技的組織變革推動者。
 管理組織的資訊資源。
 預測資訊科技未來發展,以便僅可能預先調整組織活動,
使之便於接受新的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