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白帶-1

授 課 大 綱
1.
2.
3.
4.
5.
6.
養生穴位按摩DIY
推拿手法﹙圖示﹚
推拿手法﹙功效與治療﹚
十四經穴位介紹
推拿手法練習
拔罐.溫灸介紹
中醫養生教室
頭部 搓手撫臉
降天城
攢竹穴
搓耳朵
胸背 肩井穴
中脘穴
京門穴
手部 尺澤穴
腿部 環跳穴
三陰交
穴位按摩DIY
搓手貼眼
鳴天鼓
魚腰穴
迎香穴
膏肓穴
中府穴
腎俞穴
內關穴
足三里
陰陵泉
開天門 通天關
風池穴 睛明穴
絲竹空 太陽穴
人中穴 承漿穴
胸鎖突肌 降任脈
期門穴 章門穴
合谷穴
豐隆穴
氣海穴
曲池穴
委中穴
百會穴
中醫推拿學
前言
1.歷史:2000年以上→皇帝歧伯按摩 、
黃帝內經。
2.源由:自我防 護本能。
定義
1.狹義:按摩、按蹻。
2.廣義:整骨、整脊;接骨。
中醫推拿學
應用
1.內科:頭痛、感冒、胃及十二指腸炎。
2.外科:癰、乳蛾。
3.婦科:經閉、經痛及骨盆腔炎。
4.兒科:腹瀉、驚風。
5.傷科:急性扭挫傷、筋肉酸痛。
6.急救:中暑、昏倒。
好處
1.實用性:第一時間處理。
2.自救救人:自己及親朋好友皆受益。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拇指面。
2.拇指橈側偏峰。
手法
1.握空拳,拇位於食指
第二節處。
2.沉肩、垂肘、懸腕、
掌虛、指實,以腕帶
動拇指關節活動。
3.宜鬆,忌僵硬。
擺動類—一指禪推法
中醫養生教室 擺動類—屈指推法
施力處
拇指指背關節。
手法
同上。
※項部之骨縫小關節。
中醫養生教室
擺動類— 滾法
施力處
—1.手背近小指側部分。
2.小指、無名指、中指
之掌指突起處。
手法
1.肩臂放鬆,肘屈曲120140度。
2.手腕放鬆,掌背尺側緊
貼皮膚。
3.分/120-160次。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 掌根及大魚際處。
2.拇、中及2.3.4指
處。
手法
腕部放鬆,作輕柔
和緩 的環旋活動。
擺動類—揉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手掌面。
2.2.3.4指之指面。
手法
1.肘稍屈,腕鬆,掌指自
然伸直於體表上,作緩
和協調的環旋撫摩。
2.分/120次。
3.不急、不緩、不輕、不
重,取中和之力道。
※配合摩膏效果佳。
摩擦類—摩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全掌。
手法
1. 稍用力緊貼皮膚,作
上下、左右的直線
往 返摩擦,使產
生熱 能。
2.距離要拉長,動作不
能中斷。
3.分/100次。
摩擦類—摩擦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大魚際。
手法
同上
※摩膏→蔥、薑汁、酒、松
節油及推拿膏。
摩擦類—魚際擦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小魚際。
手法
同上。
※推拿膏製法
1.中藥材
2.浸油﹙麻油或沙拉油﹚
3.炸枯
4.賦形劑﹙黃蠟或凡士林﹚
5.後下﹙冰片或薄和油﹚
摩擦類—側擦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拇指面
手法
順著經絡循行方向或肌
纖維平行方向,緩緩推
進。
摩擦類—推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手掌面或掌根。
手法
同上。
※雙手相疊力量增大。
摩擦類—掌平推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第2.3.4.5指之第一指關
節突起處。
手法
同上
摩擦類—拳平推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鷹嘴突起部。
手法
同上。
摩擦類—肘平推法
中醫養生教室 摩擦類—搓法
施力處
雙手掌面。
手法
1.雙掌挾 住一定部位,
作反方向的來回、快
速搓揉。
2.由上往下移動。
中醫養生教室 摩擦類—抹法
施力處
雙拇指面。
手法
1.拇指面緊貼皮膚。
2.作上下、左右或弧形
曲線之往返推動。
※面部抹法
1.印堂→上額。
2.印堂→ 太陽穴。
3.眼框周圍。
4.顴下至耳前聽宮穴。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握住遠端處。
手法
微用力作小幅度的上
下、左右連續抖動。
振動類—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手掌面。
手法
在一定的部位上,
作連續不斷的快速
抖動。
※又叫顫動法。
振動類—振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拇指面或2.3.4指
面。
手法
1.垂直往下按。
2.施力宜由輕而重 ,
使壓力漸達組織深
處。
擠壓類—按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手掌面或雙掌相疊
。
手法
同上。
擠壓類—按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拇指面、掌面或肘
關節鷹嘴突起部。
手法
同按法,但是施力
較重。
※肘壓力重,只適用腰臀
部位。
擠壓類—壓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拇指面。
2.拇或食指之指間
關節突起處。
手法
施力於某一穴位或
疼痛部位之點上 。
擠壓類—點法
中醫養生教室
擠壓類—掐法
施力處
拇指指甲尖。
手法
以拇指指甲尖處,掐入穴位,力量由輕而重 。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拇指及2.3指、2.3.4
指或2.3.4.5指。
手法
1.拇及餘四指,相對
用力拿住某一部位
。
2.逐漸用力內收,作
持續揉捏動作。
擠壓類—拿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拇指與食指或拇
與食、中指。
手法
以指相對內收,挾
住某一部位。
※適用於淺表之肌膚。
※與拿法相識但用力較輕
,又叫捏積法。
擠壓類—捏法
中醫養生教室
擠壓類—捻法
施力處
拇指及食指面相對。
手法
捏住某部位,作對稱的捻現狀搓揉。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足掌前部。
2.單或雙足。
腳法
1.以足之前部施力,單
或雙足交替踩之。
2.不宜用力過重。
3.踩下時患者宜吐氣。
4.孕婦、老人、骨質疏
鬆等禁踩。
※注意扶手及墊枕的位置。
擠壓類—踩蹺法
運動傷害處理法
R 休息﹙Rest﹚讓身體受傷的部位休息。如果不這
麼做,會造成受傷組織進一步的傷害。
I 冰敷 ﹙Ice﹚立即冰敷。這會減輕發炎和腫脹,
每次敷20分鐘,一日敷三次,連續2-3天。
C 彈性繃帶﹙Compress﹚使用彈性繃帶裹緊受傷部
部位,有固定及防止腫脹的功效。
E 抬高﹙Elevate﹚抬高身體受傷的部位,可以防止
患部的腫脹。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全掌。
手法
1.五指併攏。
2.掌指關節微屈,作
平穩有節奏的拍打
。
3.以皮膚微紅、充血
為度。
叩擊類—拍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拳背。
手法
腕要平直,拳擊3-5
次。
※用勁和勻。
※ 快速而短暫。
※ 垂直叩擊體表。
叩擊類—拳擊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全掌。
手法
手揮動的幅度要大
,掌擊3-5次為度。
叩擊類—掌擊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棒前二分之一處。
手法
棒的方向要與擊打部
位的肌纖維成平行,
施力由輕而重,適可
而止。
叩擊類—棒擊法
中醫養生教室
叩擊類—彈、啄、叩法
彈法
施力處:拇指壓中指指甲處,施力彈出。
手法 :力量突發而均勻。
啄法
施力處:五指之指尖。
手法:1.五指微屈,分開成爪型或聚櫳成梅花形。
2.運用腕的屈伸,單或雙手交替上下的輕擊
部位,有節奏的如雞啄米狀。
叩法
施力處:1.半屈拳以尺側輕擊部位,雙手交替如打鼓。
2.雙手相合,五指伸直,以小指面叩擊部位。
手法:同擊法之用勁和勻、快速短暫及垂直叩擊。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掌運用。
手法
1.雙手先固定頭部,一
手 扶 頭,一手托下頦
, 作緩和迴旋的轉環
活動。
2.轉搖幅度由小而大,
和緩而均勻。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固定肩關節,另
一手握住手掌。
手法
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
向的緩緩搖動 ,使肩
關節作小幅度的旋轉活
動,搖8-10次。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扶住肩關節,另一
手托住肘關節。
手法
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
的緩緩搖動 ,使肩關節
作中幅度的旋轉活動。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交替作上下協調
動作。
手法
1.一手握住腕部,另一手以
掌背將手慢慢向上托起。
2. 上托至140-160度時,即反
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
移至肩部按住。
3.按肩之手向下壓,握腕之手
向上拉提。
4.隨即向後向下使肩關節作大
幅度旋轉,周而復始前後各
搖3-5次。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按住膝部,一手
握住足跟。
手法
1.雙手協同使髖關節屈
曲至90度。
2.作順時針或逆時針的
方向搖動,各搖8-10
次。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托起足跟,另一
手握住足趾部。
手法
1.稍用力作拔伸牽引。
2.同時作環轉搖動。
運動類—搖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拇指面頂住患椎脊
突或橫突旁,另手托其
下頦。
手法
1.慢慢旋其頭部至有阻力
時,即用勁作小角度的
快速扳動。(勿仰頭)
2.同時按住脊突的拇指要
協調的向對側推壓。
3.聽到格格聲後即表示成
功。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拇指面頂按患椎脊
突或橫突,另手肘部托
住患者下頦,手掌繞過
對側耳後扶住枕骨處。
手法
1.肘先用力,使頸椎漸向
上方拔伸。
2.同時慢慢旋轉至有阻力
之處,作小角度的快速
扳動。
3.拇指頂脊突協調用力,
聽到格格聲即成功。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肘分別按住患者
的肩及臀部。
※另患者側臥,患肢在上,
屈膝屈髖約90度 。
手法
1. 雙肘同時作反方向的輕
力扳動,使肌肉放鬆。
2. 當旋轉至有明顯阻力時
,再作一個增大幅度的
扳動,有格格聲即成功
。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拇指頂住偏歪的脊
突,一手繞過腋下,以
掌按住頸項。
手法
1.先固定後再慢慢旋轉腰椎
2.當旋轉至有明顯阻力處時
a.按住頸項處的手下壓。
b.肘部向上抬起使患者上
身旋轉。
c.另手拇指用力頂推椎突
。
3.聽到格格聲即成功。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1. 一手壓住腰椎,另一手
從雙膝托起。2.醫者以
膝部頂壓腰椎,雙手握
住踝部。
手法
1.一手按腰下壓,一手托
起下肢,使腰椎向後過
伸。2.以膝頂腰椎,雙手
握踝慢慢向上提拉,使
腰椎過伸,一拉一放5-10
次〈施力較大,忌粗暴〉
。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指交叉,搭握住患
者肩部。
手法
醫者屈膝半蹲,雙手握
住肩部固定,同時慢慢
站起使患肢緩緩抬起,
反覆3-5次。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按壓肩部,一手
托拉肘部。
手法
醫者緊靠患者背部穩定
身體,雙手協調,作內
收方向的扳動。
運動類—扳法
中醫養生教室
動運類—背法
施力處
1.醫者雙肘鉤住患者雙肘。
2.醫者臀部頂住患者腰部。
手法
1.雙肘先互鉤。
2.屈膝、彎腰、挺臀,將患者背起,使足離地。
3.隨即作快速伸膝挺臀動作,使脊柱後伸,達到
牽伸腰椎脊柱之目地。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握住患者手腕
處。
手法
以雙手握住腕部,
慢慢向上牽拉,動
作緩和。
※拔伸即牽引或牽拉之
意。
運動類—拔伸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雙手握住手腕掌部
。
手法
雙手逐漸用力拔伸,
並囑患者略向後仰,
行成對抗牽引。
運動類—拔伸法
中醫養生教室
施力處
一手握住手腕上部
,一手捏住患者指
端。
手法
雙手同時作反方向
拔伸。
※踝及趾關節拔伸原理
相同。
※頸拔伸法—參頸椎拔伸
旋轉扳法。
運動類—拔伸法
中醫養身教室
手法應用歸納
病處範圍廣而淺:揉法、摩法
 病處範圍廣而深:滾法、擦法、掌推法
 病處範圍小而淺:指揉法
 病處範圍小而深:按法、點法、肘壓法
 筋腱部:拿法、彈撥法、拇指按揉法
 穴位或壓痛點:按法、點法、掐法、一指禪推法
 關節功能障礙或錯縫:搖法、扳法、拔伸法

拔
罐
介
紹
原理
利用空氣負壓,使皮下組織充血,作用於毛細血管、淋
巴管,使之擴張或破裂,使液體溢於管外。
作用
促進液體自相融合及血液循環,增強凝滯部位 的代謝功
能,使局部患處之病勢得以減輕及調整 。
功用
通經活絡、活血止痛、扶正袪邪及消腫散痛。
拔
罐
介
紹
五種操作方法
1.拔火罐:藉由火焰燃燒罐內的氧氣,使罐內產生負壓,因而
能吸附於皮膚上的方法。
2.抽氣真空法:以市售的拔罐槍、杯置於皮膚上,抽取杯內的
空氣,使吸附於皮膚上。
3.水罐法:選擇適當的竹筒,做成杯狀,將杯口修薄,再放於
滾水中煮過,趁熱將竹筒夾起,移至於拔罐部位。
待冷卻後,罐內的空氣產生負壓,即可吸附在皮膚
上。
4.濕罐法:拔罐前先利用梅花針拍打,或以三稜針局部密集淺
刺皮膚,再利用拔罐法拔吸血液,兼有放血作用,
但虛弱者慎用。
拔
罐
介
紹
5.滑罐法:拔罐前先於皮膚上塗上凡士林或推拿油,待
拔罐後,再按於罐上推拉三至五回。本法適
用於面部較大、肌肉豐富之背及腹部。
拔
罐
介
紹
拔罐之適應症
1.軀體肩頸、腰背及四肢等軟組織,受到運動傷害或有慢性
酸痛的症狀。
2.四肢關節或脊椎的風濕關節炎、痺痛。
3.內臟臟腑機能之調整,胃部及腹部之脹痛。
4.氣喘、肺氣腫、感冒、發燒、咳嗽。
5.神經衰弱、疲勞、緊張焦慮、失眠。
6.婦女月經不調、生理痛、虛冷症。
7.夜尿、頻尿及遺尿。
拔
罐
介
紹
拔罐之禁忌
1.急性損傷部位。
2.精神病及全身抽搐者。
3.嚴重皮膚過敏、傳染性疾病及血友病患者。
4.身體水腫、心臟衰弱及血管硬化無彈性者。
5.腋下、鼠蹊部等血管、淋巴管分布密集之處。
6.婦女月經期間或妊娠時,其腰及腹部禁拔罐。
7.心房博動處、有傷口的部位或臉部敏感部位。
8.老年、小孩或身體過度虛弱者
溫
灸
介
紹
藥材(艾草)
艾草屬菊科草本植物,高約2-3尺,葉互生,羽狀分
裂,型如菊葉,背面密生灰白色茸毛,葉與莖中有
油腺,散發出香氣。
艾草功效
1.藥性本草:艾能止崩血、痔血,治腹痛安胎。
2.本草經疏:燃之則熱氣內炷,通經入骨,灸百病。
3.本草從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
之陽 ,通十二經。內服走三陰,理氣血、逐
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
胎。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溫
灸
介
紹
艾絨:將艾草曬乾,去莖梗,只取其葉,先放入石臼內 ,
用杵搗之使爛,再置篩中篩去粗渣,如此反覆篩搗
,僅存灰白色之纖維,狀如棉絮。
直接灸法:指將艾炷一壯,放置於穴位上,點火燃燒,待
皮膚感覺灼熱時,即另換新炷,灸至適可之壯
數為止。(直接灸法易起水泡,且易遺留瘢痕
,初學者應特別小心。)(灸瘡發,去病如把抓)
間接灸法
1.隔薑灸:薑生薑切片,厚約三分,以針穿數孔,放置於
穴位上,再將艾炷置於薑上灸之。能治療脾胃
虛寒、風寒濕痺等症。
溫
灸
介
紹
2.隔蒜灸:將蒜切片或搗爛平鋪於穴上,再將艾炷至於薑
上灸之。千金方云可治瘰歷;醫學入門謂可治
癰疽腫大痛或麻木之症;醫宗金鑑謂可治瘡毒。
3附子灸:以附子研粉摻白芨粉,加水和之成餅,厚約三
分,覆於穴上,加艾炷灸之。治療腎火虛衰,
有溫補回陽之功。
4隔鹽灸:本法只適用於肚臍處施灸。以乾燥食鹽,填平
臍孔,上置艾炷灸之。治療臍腹疝痛、下痢、
霍亂、小便不通、大汗亡陽及肢冷脈伏,有回
陽救逆之功 。
溫
灸
介
紹
5. 針上灸:先將針刺入穴位,使針身露出皮膚外約一分餘
,再以薄紙板,中間鑽一小洞,從針柄套入,
按置於皮膚上,再以艾粒包於針柄上 ,距皮膚
約三分左右,將艾燃之,若覺皮膚灼痛即除去
,再另換新炷,灸至膚內覺熱為止。本法以艾
灸之熱力藉針身而傳入穴內,有溫經、散寒、
止痺痛之功效。
6.溫灸器:早期以金屬為材料 ,如熨斗狀,底部有數十孔
,內有小筒一個,可裝艾絨,手持灸器之柄,於
穴位上往返熨灸。本法雖安全,但費時且效力微
,適用於婦女、小孩及畏針者。
溫
灸
介
紹
藥灸法
1.藥條灸:以藥物加艾絨製成藥條,燃著後,按於穴上灸之。
古代之雷火針法即以沉香、木香、羌活、乾薑、
山甲研末,加麝香及艾草,置於棉紙上,捲成條
狀,收用。欲灸時,先在穴位上鋪紙5-6層 ,隔紙
按之。良久,剪去灰,再燃再按,九次即可。本
法可治閃挫諸骨間痛,及寒濕痺痛。
2.艾調灸:用純艾絨,捲成條形,薰灸患部。
.
溫
灸
介
紹
灸後調養:針灸大成云:灸後不可飲茶,恐解火氣;及食,
恐滯經氣。宜入室靜臥,遠人事,遠色慾,平心
定氣,尤忌大怒、大飢、大勞、受熱、冒寒及生
冷瓜果,使氣血流通,艾火逐去病氣;若過時厚
味、酗酒,阻滯病氣矣。
灸適應症:因艾有溫經扶陽之功,火有溫熱逐寒之力,故灸
法適宜慢性久病及陽氣不足之陰症。
1.虛症:虛勞、水腫、痰飲、久痢、胃痛、疝氣、痺痛、多
尿及婦女經痛、血崩,小兒疳積、驚風等。
2.危症:中風、昏厥、霍亂、大汗亡陽及氣虛暴脫 。
溫
灸
介
紹
3.外科症:癰疽初起、瘰歷、嬰瘤。
4.養生保健:足三里、關元、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
可百餘年壽矣。(扁鵲心書)
禁灸部位:
1.重要臟器及大血管處
2. 頭面部
3.四肢末梢部
4.筋肉結聚處
5.皮膚淺薄處
6.眼球附近
7.下陰處
8.妊娠之腹部
溫
灸
介
紹
禁灸病症:
1.一切陰虛火旺之體質及病症(勞瘵、吐血、心悸、口躁咽乾)
2.一切陽症(高熱、神昏譫語、中風實症、陽明胃實、脈洪大)
3.瘡毒已化膿者
4.身心疲憊、酒
養生課程結束 ---- 感謝您熱情的參與
溫灸適應法十則介紹
主講人:吳建國醫師
胃腸虛弱-1
症狀:
納少、腹脹或痛,大便不暢
或瘡薄,或一日三至四次。舌胖
有齒痕,苔白,脈細軟無力。
胃腸虛弱-2
 取穴
1.中腕:臍上四寸處。
2.天樞:臍外兩寸處。
3.胃俞:第十二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
4.水分:臍上一寸處。
5.足三里:犢鼻穴下三寸,距脛骨外五分處。
6.大腸俞:第四腰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氣喘-1
症狀:
氣喘,冬季較常發作。氣弱
息短,納少便溏。舌淡,苔白或
膩,腰酸怕冷。有痰,白黏,脈
軟弱或沈細。
氣喘-2
 取穴
1.膻中:雙乳中點或左右第四肋之中點處。
2.氣海:臍下一寸半處。
3.大椎:第七頸椎下處。
4.肺俞:第三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5.身柱:第三胸椎下處。
過敏性鼻炎-1
症狀
鼻塞、鼻癢、鼻水、噴嚏、目
庠、鼻黏膜蒼白、微腫、畏寒、
納差、倦怠。
過敏性鼻炎-2
 取穴
1.大椎:第七頸椎下處。
2.肺俞:第三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3.風門:第二胸椎下旁開一寸五分。
4.中脕:臍上四寸處。
5.足三里:犢鼻下三寸,距脛骨外五分處。
6.關元:臍下三寸處。
心悸怔中
 症狀:心慌、胸悶、悸、不安、容易疲勞、
脈搏細緩,結代等心陽須衰型。
 取穴:
1.壇中:兩乳下點處或左右第四肋之中
點處。
2.巨闕:臍下六寸處。
3.姿氣:臍下一寸半處。
頻尿、遺尿
症狀:面色蒼白、腰酸、怕冷、精神差、尿色
清白、記憶力減退、脈象沈遲。
 取穴:
1.關元:臍下三寸處。
2.中極:臍下四寸處。
3.命門:第二腰椎下處。
4.氣海:臍下一寸半處。
5.膀胱俞:第二骶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
白帶-1
症狀:
帶下清稀,色白,少腹涼,
喜,腰酸腿軟,少腹冷痛惑重墜
感。舌苔白膩,邁向沉遲或濡。
白帶-2
 取穴:
1.三陰交:內踝中點上三寸,脛骨內線處。
2.血海:膝臏內緣上二寸,赤白肉際處。
3.氣海:臍下一寸五分處。
4.帶腺:第十一肋下一寸八分,與臍相平處。
5.胃俞:第二腰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經痛-1
症狀:
經後腹痛,綿綿不已,小腹
冷感,喜溫、喜按,有墜脹感,
面色蒼白、腰酸、頭昏,舌淡、
苔薄、脈細澀。
經痛-2
 取穴:
1.關元穴:臍下三寸處。
2.氣海穴:臍下一寸半處。
3.足三里:犢鼻下三寸,距脛骨外五分處。
4.三陰交:內踝中點上三寸,脛骨內線處。
崩漏-1
症狀:
量多急劇為崩,淋漓不止為
漏。頭昏目眩,小腹如墜,面色
蒼白、四肢無力、舌淡白,脈細
弱。
崩漏-2
 取穴:
1.三陰交:內踝中點上三寸,脛骨內線處。
2.血海:膝臏內緣上二寸,赤白肉際處。
3.曲泉:屈膝,膕窩內側橫紋端處。
4.氣海:臍下一寸半。
5.隱白:足拇指內側,爪甲旁一分處。
腰痛
 症狀:腰酸痛、勞累過甚,腿膝無力,
尿清,便溏,舌淡,脈虛弱或沈細。
 取穴:
1.腎俞:第二腰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2.大腸俞:第四腰椎下旁開一寸五分處。
3.腰俞:尾椎與薦骨交接處。
4.氣海:臍下一寸半處。
5.命門:第二腰椎下處。
養生保健
 扁鵲心書:「人於帶病時,長灸關
元、氣海、命門、中腕,雖未得常
生,亦可保百年餘壽矣。」
 醫說:「若要安,三里莫要乾。」
養生保健
穴位功用:
1.關元:清虛、涉深、遺精、白濁。
2.氣海:一切氣疾,陰澄痼冷,清虛、水
3.命門:胃虛腰痛、脫肛、久痔。
4.中腕:內傷脾胃、心脾痛,痞滿翻胃。
5.足三里:能深胸脇痛、腹脹胃療、腸鳴泄深。
6.曲池:中風、手攣、筋急、痛風。
7.身柱:咳嗽、痰喘、腰背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