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的转录后加工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RNA的转录后加工

第二节 RNA的转录后加工
• RNA成熟
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processing)
一 原核生物中RNA的加工:
(一)原核生物 rRNA前体加工:
pppA
6500nt
(二)原核生物 tRNA前体加工:
1. tRNA前体两侧切断(cutting)及修剪(trimming) :
1)5’ tRNA成熟酶 ——RNase P
蛋白:20 kDa
RNase P
RNA(M1RNA):ribozyme
• RNase P是识别RNA特定空间结构而非一级结构的
核酸内切酶
2)tRNA 3’-端:切割 —— RNase F
成熟 —— RNase D
2. tRNA 3’-末端CCAOH
结构的形成:
(1)自身含有-CCAOH结构,
经过修剪后暴露。
(2)由tRNA核苷酰转移酶催
化形成-CCAOH :
tRNA + 2CTP+ATP
tRNA -CCAOH +3PPi
3. tRNA分子中核苷酸修饰
和异构化:
例如:假尿嘧啶()的
形成(U糖苷键移位,
N1  C5)
切除tRNA前体两端多余的序列:
5’—端切除几到10个核苷酸。
RNAaseF
RNAaseF
RNAaseP
RNAaseP
RNAaseD
A
RNAaseD
C
b、末端添加:3’-端添加CCA序列。
C
c、修饰:形成稀有碱基如DH

2

。
核酸内切酶的作用
核酸外切酶的作用
核苷酰转移酶的作用
异构化酶的作用
(三)原核生物 mRNA前体加工:
• 细菌的mRNA大多数不需要加工,边转录边翻译。
• 少数如核糖体蛋白L10和L7/L12和RNA聚合酶的和’亚基
组成多顺反子转录产物,需要经RNase III切割后分别翻译
• 细菌mRNA的特点:
①多顺反子:一个mRNA可以翻译出不止一个蛋白产物
②半衰期短: mRNA降解在转录开始后1min就开始了
mRNA平均半衰期为2min(脊椎动物3hr)
③ 5’端无帽子结构, 3’端只有较短的polyA结构
④ 起始密码上游7~12bp处有一个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与核糖体小亚基16S rRNA 3’端互补
二 真核生物 RNA的一般加工:
(一)真核生物 rRNA前体加工:
• 真核生物 rRNA前体合成、加工及核糖体装配都在核仁中
进行。受核仁小分子RNA(snoRNA)指导
• 真核生物 rRNA基因无内含子,有也不被转录。
• 真核生物 rRNA基因成簇排列:
6)
28S
(1.7
10
32S (2.1 106)
45S 41S 
5.8S (5 10 4)
由RNA聚合酶I转录
20S (0.9106) 18S(0.65 106 )
5S rRNA基因簇
RNA聚合酶III转录
加工 5S
(二)真核生物 tRNA前体加工:
• 真核生物 tRNA基因也是成簇排列,由RNA聚合酶III转录。
• 真核生物tRNA基因:约1300个
果蝇tRNA基因:约850个
大肠杆菌tRNA基因:约60个
• 5’- tRNA成熟酶类似于原核生物RNase P(但其中的RNA不
是ribozyme),3’- 端需要多种酶。
• 真核生物tRNA自身不含有-CCAOH结构,全部由tRNA核苷
酰转移酶催化合成。
• 甲基化、假尿嘧啶化
加工
内切酶
外切酶
连接酶
tRNA的初级产物
(4.8S,100Nt)
成熟 tRNA
(4S,70-80Nt)
(三)真核生物 mRNA前体加工:
1. 真核生物基因是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
• 1977年Roberts和Sharp提出, 1993年Nobel医学/生理学奖
• 真核生物mRNA为单顺反子,含有内含子。
• 内含子(intron) :在RNA拼接时被切除的序列,不表达
也称为间隔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 IVS)
• 外显子(exon):成熟RNA中出现的序列部分
• 真核编码蛋白的mRNA内含子基因结构特征:GT-AG规律
即: mRNA内含子的 5’ –端都是GU;而3’ –端都是AG
•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ous nuclear RNA,
hnRNA):
核内加工过程中mRNA前体形成的分子量
大小不一的中间物。也称为D -RNA。
• hnRNA半寿期多数很短,几分钟至几小时。而
细胞质中的mRNA寿命较长,1~10hr
2. 真核生物mRNA加工的一般步骤:
(1) 5’ 帽子的形成(capping):
5’ 帽子:真核生物mRNA 5’ –末端特征结构,是在mRNA
5’ –末端反向接上的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
• 典型5’ 帽子结构:m7GpppNpN…(Cap 0)
m7GpppNmpN…(Cap I)
m7GpppNmpNmpN…(Cap II)
m7G:G碱基7位甲基化;Nm:核糖2’-OH甲基化
• 5’ 帽子功能:稳定mRNA,不被5’ 核酸外切酶水解;
翻译起始的识别功能;
有助于mRNA转运
• cap I 结构
RNA三磷酸酶
加
5’
帽
子
的
方
法
鸟苷酰转移酶
鸟嘌呤7-甲基转移酶
2’-O-甲基转移酶
(2) 3’ 尾巴的形成(tailing):
• 3’ 尾巴:
真核生物mRNA的3’–端大都有20 – 200个腺苷酸构
成的polyA长链。形成于核内加工时期。
• 作用:稳定3’-端,mRNA 的polyA尾巴越长,可供降解的
时间越长,寿命越长。
与核内向细胞质转移有关。
• 不是所有真核生物蛋白mRNA都有polyA尾巴,如组蛋白
RNA聚合酶II
•
mRNA
3’ 尾巴的形成:
• 真核生物的mRNA在3’–
端存在保守的加尾信号
(AAUAAA)
• RNase III识别加尾信号,
RNase III
在其下游10~30 Nt处切断,
mRNA脱落。
多聚腺苷
酸聚合酶
• 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加
上20~200Nt的polyA尾巴。
(3) mRNA的内部甲基化:
m6A,在hnRNA加工中起识别作用,不是翻
译所必需。
(4)内含子的切除及RNA拼接:
核内小分子RNA与拼接体
三 . RNA拼接:
• 真核RNA的内含子切除以及拼接等方式是多样化的
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1)类型I自我拼接 (group I self-splicing)
2)类型II自我拼接 (group II self-splicing)
3)核mRNA的拼接体的拼接 (nuclear mRNA spliceosomal)
4)核内tRNA前体的酶促拼接 (nuclear tRNA enzymatic)
5)反式拼接(trans- splicing )
6)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
1) 类型I自我拼接(group I self-splicing):
•
1983年,Cech T 发现。1989年获得Nobel化学奖
• 嗜热四膜虫26s rRNA前体(413Nt),在成熟过程中无
需酶的催化,但需5’-GMP 和Mg2+ , 是由其IVS(内含子)
自我催化完成的。
G
Mg 2+
5’
3’
5’
5’
OH
3’
5’-GMP
L19-IVS
(395nt)
3’
Mg 2+
G
(G-IVS)
2) 类型II自我拼接(group II self-splicing)
• 1982,Altman S。1989年获得Nobel化学奖
• II型内含子(RNAase P的M1RNA)在催化剪接反应时不需
要鸟苷酸,但需要Mg2+
A2’-OH
5’
3’
A2’-OH
Mg 2+
3’
5’
A2’-OH
3’OH
OH
3’
+ 5’
3’
3’
3) 核mRNA拼接体拼接
(nuclear mRNA splicesomal splicing)
• 真核生物 hnRNA的拼接是由核内小分子RNA
(snRNA)来承担。
• snRNA:100-300个Nt的RNA,U含量高的称为U系列
snRNA。 其中除了U3以外,U1 – U6都参与
hnRNA的加工。
• 拼接体(splicesome):snRNA与蛋白构成核糖核蛋白
(snRNP),并组装成为50-60S的椭球体。
拼接体
U1
5’
CAUUCAU
GUAAGUA
U2
AUGAUGU
UACUACA
3’
AG
外显子2
外显子1
内含子
分支点
• 拼接体
(splicesome)
• 真核生物mRNA的拼接过程
• 拼接体识别、结合
hnRNA内含子5’及3’
区域
• 外显子靠近,形成套
索RNA (lariat RNA)
• 两步转酯反应,切去
内含子,连接外显子
4) 核内tRNA前体的酶促拼接
(nuclear tRNA enzymatic splicing )
外显子1
内含子
外显子2
• 催化酵母tRNA前体
拼接的酶识别的不是
内含子的序列,而是
特定的二级结构
核酸内切酶 2’, 3’环磷键 +5’-OH
2’
3’
P
OH
环磷酸二酯酶
2’
3’
2’
3’
P
OH
激酶+ ATP
A-P-P
连接酶
P
P
磷酸酯酶
3’
P
5) 反式拼接 :
• 顺式拼接:分子内的拼接
• 反式拼接:生物体内存在的分子间的拼接方式。较少见
例如:锥虫的多种mRNA
前导序列
左侧内含子
-GU
-A-AG
mRNA
右侧内含子
GU
|
-A-AG
6)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 :
• 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 :
在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组织器官中,mRNA以不同的
方式拼接。
• 同源蛋白:经选择性拼接得到的不同蛋白产物。
例如:降钙素 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olyA
polyA
exon1
2
脑中
1-2-3-4(降钙素 )
3
4
5
6
肾上腺
1-2-3-56(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5’
四 RNA编辑( RNA
3’
editing)与化学修饰:
U-OH
U
UUU
第一次转酯
• RNA编辑:改变RNA编码序列的方式
5’
OH
• RNA编辑类型:多种
① U的插入与删除:
3’
U U
U
指导RNA (guide RNA, gRNA)为模板的转酯反应。例如:
U
锥虫线粒体mRNA插入4个U,校正了基因-1移码突变
U
第二次转酯
• ② 哺乳动物载脂蛋白B (Apo B):
5’
U
3’
在肝脏正常合成Apo B 100。而在小肠中,CU,导致
终止密码UAA出现,肽链合成提前终止,合成Apo B 48。
③ 脑Glu受体亚基mRNA: AI, 多个Gln Arg
• RNA编辑意义:修正有害基因突变;
增加基因产物多样性;
与组织发育与分化的有关的调控方式
五 RNA再编码(RNA recoding)
• RNA再编码: 对RNA编码序列阅读方式的改变
• 主要方式:利用校正tRNA。
(校正tRNA:是变异的tRNA,反密码子环碱基发生改
变,或是决定tRNA特异性即个性的碱基发生改变,从
而改变了译码规则,使错误的编码信息受到校正。消
除错义、无义和移码突变的影响。)
① 改变反密码子或决定tRNA特异性的碱基
② 阅读二联体或四联体密码子方式,修正移码突变
第三节 RNA指导下的
RNA和DNA的合成
一 RNA复制 (RNA replication):
• 主要存在于RNA病毒中
• 以R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的过程。
• 条件:
RNA复制酶催化( RDRP ,专一性极高)
需要RNA模板、4种核糖三核苷酸和Mg2+
复制进行的方向5’  3’。
1. 噬菌体Q RNA的复制:
• 噬菌体Q RNA: 4500Nt, 可编码3-4个蛋白。基因有重叠。
• 外壳蛋白在转录时发生通读,
则产生A1蛋白。
• 噬菌体Q RNA本身(+链)
是mRNA,可以直接翻译。
• 只有一个起始密码是开放的
复制酶亚基合成后,利用
宿主的成分装配复制酶。
2 噬菌体Q复制酶组成:
亚基
来源
功能
I()
宿主核糖体蛋白S1
与噬菌体Q RNA结合
II() 噬菌体编码、合成
聚合反应活性中心
III() 宿主细胞EF-Tu因子
与底物结合,识别模
板并选择底物
IV() 宿主细胞EF-Ts因子
稳定和亚基
• 噬菌体Q复制酶专一性极高,只作用于自身RNA,对
宿主RNA 及其它RNA无反应。并且强烈抑制核糖体与
RNA结合。
• 首先酶吸附在Q RNA3 ’端,以Q正链为模板合成负链;再
以负链为模板合成大量正链,并合成成熟所需要的蛋白。
需要HFI和HFII
速度35Nt/s
不需HFI和HFII
• Q噬菌体复制特点:
(1)尽可能利用宿主成分,简化自身基因组。
(2)各种蛋白成分效率高,兼具多种功能:
Q复制酶: 复制专一性极高;蛋白合成阻遏物
外壳蛋白:结构蛋白;复制酶合成的调节蛋白
(3)基因表达采用时序调控方式
3 病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
(1)含正链RNA的病毒:噬菌体Q、灰质炎病毒
先合成复制酶及相关蛋白 RNA复制  蛋白合成装配
(2)含负链RNA及复制酶的病毒:狂犬病病毒
利用自身携带的复制酶 合成正链RNA 合成病毒蛋白
(3)含双链及复制酶的病毒:呼肠孤病毒
以双链为模版 不对称转录出正链RNA
合成病毒蛋白 RNA复制
(4)致癌RNA病毒:一般含有两条相同正链RNA(二倍体)
先经过逆转录  合成DNA mRNA 蛋白
二 RNA 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 逆(反)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1 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
•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RDDP)、
• RNA指导的DNA 聚合酶
(RNA-directed DNA polymerase)
• 1970年Temin H.等发现逆转录酶 ,
证实前病毒学说。
197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2 逆转录酶的性质:
• 需引物(tRNA)、模板和Mg2+等二价阳离子。
• 按照5’3’合成
• 是多功能酶:
(1)具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RDDP)
(2)具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力(DDDP)
(3)具有核糖核酸酶H(RNase H,核酸外切酶)活性
(专一水解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
• 以mRNA为模板(具有poly A尾巴,可以 poly dT为引物)合
成的互补DNA —— cDNA
• cDNA的
合成
5
DDDP
3 逆转录的基本过程:
以RNA为模板(无翻译功能)→RNA-DNA杂交体→
RNase H水解去除RNA →以cDNA为模板复制DNA双链 →
利用自身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LTR)整
合到宿主DNA →前病毒(provirus) → 转录 → 翻译
3 两种不同的逆转录病毒(逆病毒):
(1) 逆转录RNA病毒:HIV、致癌病毒
• 以RNA为基因携带者: 两条+链,5’端以氢键结合,有
5’帽子、3’-polyA尾巴,5’端附近带有一个宿主tRNA引物
• 生活周期: RNA(+) 逆转录 DNA(-) RNA(+) 蛋白
• 负链DNA合成的引物:tRNA
(2)乙型肝炎病毒(HBV):
• 以DNA为基因携带者(带缺口的双链环状DNA)
• 生活周期:
DNA() 转录 RNA(+) 逆转录 DNA(-)  DNA ()
• 负链DNA合成的引物:蛋白
两种病毒颗粒都携带逆转录酶
三 逆转座子(retroposon)
• 逆转座子:转座需要以RNA为中间体,经逆转录再分散
到基因组中的可移动因子,为真核基因组特有。
1 逆转座子类型:两大家族
(1) 逆转录转座子( retrotransposon) :
自身编码逆转录酶和/或整合酶,包括病毒型和非传染性转
座因子,带/不带有LTR,某些有3’poly A 。
(2) 自身不编码逆转录酶的转座子:
无长末端LTR,无内含子,但有3’poly A,为RNA聚合酶II
或III的转录后完全加工的产物,经逆转录产生的逆假基因。
2 生物学意义:影响基因表达;介导基因重排;生物进化
第四节
RNA功能多样性:
(1)RNA自身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AN病毒
(2)RNA在遗传信息表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mRNA的信息中介作用、rRNA参与组成核糖体、
tRNA搬运氨基酸
(3)RNA具有催化功能:M1RNA等ribozyme
(4)多种小分子RNA (snRNA、scRNA)及其蛋白复合物
参与RNA的加工和修饰;参与转录水平调节
(5)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反义RNA(antisense RNA):
含有与靶mRNA序列互补而与之结合,对基因表达有
调节功能的RNA片段。因为是由基因的反义链转录形
成而得名。
因可与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从而表现出对基因
的抑制。也称为干扰mRNA的互补RNA(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RNA,mic RNA)
见:P569,P490
• tmRNA:
一半结构类似tRNA,并携带一个Ala;另一半可作为
mRNA翻译出一个十肽,兼有tRNA和mRNA的功能。
识别3’端残缺的mRNA,使其翻译产物带上标志
(异常十一肽尾部)。
• RNA干扰 (RNA interference, RNAi ):
一些小RNA(双链)能关闭有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基
因沉默(gene silence)
(6)RNA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RNA起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