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簡報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PowerPoint 簡報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
—從e-policy省思科學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台師大 化學系
林 如章
[email protected]
Tel: 02-7734-6222
C : 0952-837-863
20130124 北市在職教師研習工作坊
蕭萬長:沒見過台灣如此茫然
工商時報/ 2012/10/04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3)日出席政大商學院信義書院的揭牌儀式,並以
「啟動國家競爭力」為題發表演說。見證過台灣經濟發展半世紀,從沒
見過像現在這樣,社會上充斥著無力與茫然,顯示台灣經濟正陷入坐困
愁城的變局中,彌漫著迷失方向的焦慮與不安。
如何重啟國家競爭力、大步邁向新時代?經濟轉骨的方法很多,但根本
之道莫過於發揚「企業倫理」。
蕭萬長認為,企業倫理的概念,最好能藉由學校教育,對學生不斷闡釋,
並輔以實際案例來說明,讓未來的專業經理人,都能「從心出發」,領
悟企業倫理的重要,進而落實在企業營運上。
……………………
至於台商總會長黃正勝日前當面嗆「財經官員一代不如一代」,蕭萬長
也緩頰表示,………
教育何嘗不是?
開放教育、建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5E學習環教學、
協同教學、多元評量、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
在「學習的革命」中,你也迷失與不安嗎?
教學活動不是不斷闡釋,而是要讓學生「從心感動」,
體會學習的樂趣與目的,以達有效的學習。
話題一 : 2010天下教育特刊—科學教育
【天下雜誌2010中學生科學教育大調查】
作者:天下雜誌
出處:天下雜誌 460期 2010/11
國中生最不喜歡的科學學科是「數學」,
高中生則最不喜歡「化學」,近四成學生
「都沒做過」科學實驗,顯示台灣科學教育
實做太少,近七成的學生表示喜歡科學,卻
有超過八成不想當科學家。
出版日期:2010/11/17
台灣的立國根本
Why ?
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文創產業、農業?
Learning for Tomorrow's World – First Results from PISA 2003
OECD 閱讀能力調査(PISA2003 )
項目
2000年
2003年
2006年
2009年
2003 數學能力
(41國)
第一名區塊・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6
排名 JP-1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10, TW-1
JP-9
TW-5
2006 科學能力
(57國)
第一名區塊・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2
排名 JP-2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6, TW-4
JP-5
TW-12
解決問題能力
2000 閱讀能力
(32國)
2009
(65國)
未調査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4
第二名區塊・ 與平均值等程度・ 與平均值等程度・
排名 JP-8
排名 JP-14
排名 JP-15, TW-16
JP-8
TW-23
OECD/PISA ,教育大國「芬蘭」與日本之課題
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socialindicator/education0702.doc
TIMSS-R參加國的得分與數理科的喜好度
菲
印
印
馬
泰
馬
英
泰
紐
義
英
新
港
加
美
新
港
台
澳
日
韓
台
日韓
(JSSE, 2001, 1G1)
主動學習
轉譯建構
政經背景
教育程度
家長
學生
教材教法
指導支援
教師
考試得分高
興趣卻缺缺
世界潮流
多元化
國際觀
考試制度
多元入學
文憑社會
教科書制度
課程標準
編審採用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
—從e-policy省思科學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壹、教育新鮮報
霸凌事件與班級經營、科學教育決定未來、科學競賽評比
貳、21世紀的課程改革與能力教學
趣味實驗、建構教學、探究式教學、九年一貫與教師的困惑
叁、學習理論與評量理念的演變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評量設計、教學策略
肆、基測試題的命題技巧與教學策略分享
各大考中心試題、 心測中心試題、北市甄試考題、
ACT科學推理試題、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策略
伍、展望
從美日教育相關網頁省思資訊融入教學的迷失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愛
技
能
知
識
情
意 興
趣
意
願
態
度
思
考
判
斷
發
表
能
力
自然科學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培養之能力
年
低
探索的過程
溝通與表達
體驗探索的
歷程與樂趣
傾聽,了解與
清楚傳達自己
的看法
蒐集
處理
解釋
資料
傳逹
溝通
察覺發現問題,
提出策略想法,
↑
設計執行與檢
培養這些能力的 討改進
問題解決
教學、指導能力
∥
怎麼教!
∴ 在這門課裡
(化學教材教法)
各位要怎麼學?
察覺特徵
異同比較
變化之因果
量化之觀察
分類與檢索
推理與預測
分析與歸納
描述說明
表格紀錄
摘要,簡報
下結論
讀取資料
摘取重點
了解涵意
評斷批判
察覺與
發現問題
發散性思考
收斂性思考
提出策略
想法
通則化與假設
變通性與流暢性
設計執行
檢討改進
Herron - Ch. 4 ~
創造與規劃
實驗檢驗
流程與圖解
逐步實施
察覺問題
反省思考
提出改進法
中
段
高
國中
大家不看圖鑑或實物,請畫出螞蟻的樣子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學習過程與教學觀
產婆論
科學知識架構主義
白紙
「雞婆」論
建構科學探究主義
既有經驗
「產婆」論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專家的想法、期待
目標、內容
教材
教
的
設
計
學
的
設
計
學習材
活動
學生的想法、期望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11th Edition)
Author: Joel E. Bass, Terry L. Contant, Arthur A. Carin
Paperback: 600 pages
Publisher: Pearson; 11 edition (April 20, 2008)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0138143749
ISBN-13: 978-0138143749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demonstrates a manageable way for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to bring inquiry successfully into the science classroom through a 2-part structure:
Methods for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and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The
Methods portion scaffolds concepts and illustrates instructional model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inquiry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Activities portion follows the 5-E model
(Engage, Explore, Explain, Elaborate, Evaluate), a Learning Cycle model introduced in the
methods chapters that reflects the NSES Science as Inquiry Standards.
With a new theme of "accountable inquiry," this leading methods text has a renewed focus
on assessment (focusing on backwards planning, aligning objectives with assessments, and
how to develop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that appear on standardized test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inquiry).
書籍名稱: 有效教學法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書籍分類: 教學策略與技巧
作
者: Gary D. Borich
譯
者: 郝永崴、鄭佳君、何美慧、林
宜真、范莎惠、陳秀玲
出 版 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28日
I S B N: 9789571142135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 10 章
第 11 章
第 12 章
第 13 章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 (Learning Community)
有效教師
了解你的學生
促進全員潛能開發的學習共同體
教學目的與目標
學習共同體/
單元與課程計畫
ㄇ字形座位 師生變平等對話
直接教學策略
間接教學策略
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
提問策略
「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
自我導向學習
中的導入及實行
小組合作學習及其合作的過程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教室管理
【國際視野】十二年國教的下一步:
教室秩序與規範
學習共同體的革命
評量學生:客觀式測驗和論文式測驗
評量學生:實作與檔案評量
喚起求知學習的意願
提問問題的訣竅
同學發表疑問或驚訝的場所
如何能讓爬繩
最快擺動10次
呢?
繩子較長
的話,往
復會較花
時間
擺錘較重
的話,往
復的時間
較短
擺錘較重
的話,往
復的時間
會變長
振幅變小的
話,往復的
時間會變短
就算振幅變小
往復的時間也
不會改變
爬到越上
面越好
學生問題的分類
重視學生問題
自我想法的呈現型態
表
格
整
理
繪
圖
表
示
卡
片
整
理
各式各樣
的方法
單擺往復一次的時間-- ‧與
繩子的長度有關嗎? ‧與擺
錘的重量有關嗎? ‧與繩子
的振幅有關嗎?
單擺的擺速與何者的變化有關呢?
我就是這樣
整理的呦!
發現問題
學
習
共
同
體
︳
合
作
學
習
範例:單擺的運動
活動的動機
試著讓單擺擺動看看
●自製單擺
讓自己和朋友的單擺擺動
探究單擺擺動的情形
事物現象的觀察
●提出自己的看法
擺線越長
擺速越慢
擺錘越重
擺速越快
擺錘越輕
擺速越快
振幅越小
擺速越快
振幅越大
擺速越快
●集合大家的意見,將單擺的運動情形分類
a.
擺線越長
擺速越慢
a’.
擺長與
擺速無關
疑問A
單擺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與擺線的長度有關係嗎?
發現問題
b.
擺錘越重
擺速越快
b’.
擺錘越輕
擺速越快
疑問B
單擺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與擺錘的重量有關係嗎?
c.
振幅越小
擺速越快
c’.
振幅越大
擺速越快
疑問C
單擺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與擺動的振幅有關係嗎?
問題:單擺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與何者的變化有關
假設驗證、反證的過程
●提出假設
若擺線的長度改變,
則單擺往復1次所需
的時間會改變
若擺錘的重量改變,
則單擺往復1次所需
的時間會改變
若擺動的振幅改變,
則單擺往復1次所需
的時間會改變
●決定實驗步驟與結果處理的方式
擺錘與振幅固定,探究
擺長與振幅固定,探究
擺長與擺錘固定,探究
擺長變化時的擺動情形。 擺錘變化時的擺動情形。 振幅變化時的擺動情形。
器材-擺錘20g ; 振幅30度
器材-擺長 50cm ;振幅30度 器材- 擺長 50cm ; 擺錘 20g
擺長 20cm , 40cm , 60cm
擺錘 10g , 20g , 30g
振幅 20度 , 40度 , 60度
探究單擺往復1次的時間
探究單擺往復1次的時間
探究單擺往復1次的時間
每種長度都做5回往復10次,每種擺錘都做5回往復10次,每種振幅都做5回往復10次,
並記錄所需的時間,算出 並記錄所需的時間,算出 並記錄所需的時間,算出
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往復1次所需的時間
●個人或小組經由實驗,得到結果,做出結論
擺長較長,往復時間較長
擺長較短,往復時間較短
擺錘的重量無論重或輕,
往復1次的時間不會改變
擺動的振幅無論大或小,
往復1次的時間不會改變
●集合個人或小組的結論,討論影響擺動速度的因素
擺長變長則單擺往復1次的時間越長,而擺錘的重量與振幅與往復1次的時間無關
動態自然觀的學習指導
POE 教學
學生
(假說實驗授業) 自然現象
實際體驗感到疑問與奇怪
自我發現問題 擺速不同
(探究式教學法)
是因為擺
錘的重量
不同
與重量
無關
反證
提出假設
較重的
比較快
跟假設
的一樣
驗證
設計實驗
驗證假設
進行實驗
記錄結果
應
證
自我反證
小組討論
小組反證
其他假設
別人的想法
科學概念的形成
為什麼呢?
提升教學策略之能力
喚起求知學習的意願
(引起動機—演示實驗?)
提問問題的訣竅
同學發表疑問
或驚訝的場所
↑
試著從不同單元構思適當的問句?設計教案
熱的傳播方式:傳導、對流、輻射
力的分解與合力:力的大小、分力與合力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基本測量與物質的世界:物體、物質、質量、體積、密度
問句不可天馬行空!實驗必須演示可行!
2-2 物質的密度
南一
實驗2-2 測量水的密度
討論教室
桌上放置兩塊體積相同的
木塊與鐵塊,分別用包裝
紙包裹,使其外觀相同。
你如何得知哪一塊是木塊
(如圖A)?
提問一
緊密程度的感受與
後續「浮力」單元
的連結?
物質組成的緊密程度可以「單位體積內所含
物質的質量多寡」來表示,並將「物質質量
和其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
取下棉花並用力擠壓,再將
體積變小的棉花放回原秤盤,
天平還能保持平衡嗎?
認識物質的世界:
怎麼區別廚房中不同的白色粉末
(砂糖、食鹽、澱粉)?
不同廚具的金屬材質(鋁、鐵、銅)?
提問二
砂糖、食鹽、澱粉:
觸感、溶解、加熱、燃燒、加試劑?
油
5 mL
4g
水
20 mL
20 g
油
20 mL
16 g
水
5 mL
5g
鋁、鐵、銅:外觀、磁鐵吸引、質量(密度)
延伸活動:常見塑膠的辨別(密度)
傳導
熱的傳播
傳播方式:傳導、對流、輻射
Quiz情境導入
探究式學習
對流
對流
1. P提問應與前一單元或先備知識有所相關,否則直接提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銅
球無法通過銅環?- - - -」 學生無法聚焦於「熱」的效應。因此,先複習氣體的
「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很多;液體的「水」受熱,體積膨脹一些。那麼固體
的「金屬球」受熱,體積會變化嗎?(學生的可能答案:變化、變化一些、僅
微量變化、不變- - - -其他想法或意見)
2. O實驗觀察:如同「空氣」、「水」的實驗一樣,觀察加熱及冷卻的體積變化。
(提醒注意事項)
3. E而後讓學生說一說它跟「空氣」、「水」的變化情形,有何差異?並整理出物
體的體積與溫度的相關性。
4. C延伸活動:加熱金屬棒,它的長度會變化嗎?
參考實驗影片: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start.html
(金屬球與金屬棒的受熱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0000.html、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1000.html)、
(三種金屬棒受熱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2000.html、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3000.html)、
(雙金屬合板受熱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4000.html、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470/contents/725000.html)
延伸活動中的雙金屬合板(Bi-metallic strip)在生活上的應用,請老師自行上網查。
利用兩種熱膨脹係數不同的金屬- - -用途:溫控器、電磁開關、- - - - -瑞士科學家
夏爾·愛德華·紀堯姆在1896年發明不變鋼(又稱因瓦合金Invar、恆範鋼),他
也因此獲得了19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水在4℃時的
體積最小,密度最大
實驗?
這樣的結論與現象,
有實驗看過嗎?又
該怎麼教才好呢?
Quiz
將熱水加到冷水中,冷熱水
會自動均勻混合嗎? Why?
Fig. 5-14 1公克純水在不同溫度下,
體積與密度的變化曲線圖。
水とお湯をまぜるD0005400717_00000_V_00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400717_00000
&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301052_00000&
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温かい水と冷たい水の重さD0005301052_00000_V_000
http://www.nhk.or.jp/school/search/gakushu_list/rika/junior4.html
水在4℃時的
體積最小,密度最大
實驗?
由以上實驗得知,
密度隨溫度的提升(0 → 80℃)而變小
那4℃附近的體積、密度?
Fig. 5-13 1公克純水在不同溫度下,
體積的變化曲線圖。
探索活動:畫出水溫的變化圖
水の温度による体積変化-中学D0005401392_00000_V_00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401392_00000
&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蒸發與沸騰都是液體的汽化現象 (怎麼個教法?)
凝結與結露
(濕度與露點溫度怎麼教?)
水的沸騰
空氣中的水蒸氣
遇冷凝結成水珠
碘會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此現象稱為昇華;
而由氣體直接變成固體,則稱為凝華
5-4 熱對物質的影響
液體
氣體
沸騰與蒸發
以~90℃熱水澆上裝有 5 mL甲醇的塑膠袋,
則塑膠袋的體積大小會變……
那和左圖的實驗有什麼
現象不一樣?
活塞
~90℃
熱水
橡皮筋
牢牢綁
PE塑膠袋
甲醇 5 mL
~90℃
熱水
甲醇 5 mL
凝結與結露
(濕度與露點溫度怎麼教?)
空氣中的水蒸氣
遇冷凝結成水珠
湿度と露点温度-中学D0005401396_00000_V_00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401396_
00000&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結露のしくみ-中学D0005401395_00000_V_00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401395_
00000&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水沸騰時,水中的泡泡?高溫的水蒸氣?
水沸騰時,水中冒出的泡泡?
水沸騰所冒出的水蒸氣再加熱?
ふっとうする水のあわを集めるD0005400460_00000_V_000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400460_00000
&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水じょう気を温める実験D0005300668_00000_V_000
http://www.nhk.or.jp/school/search/gakushu_list/rika/junior4.html
http://cgi2.nhk.or.jp/school/movie/clipbox.cgi?das_id=D0005300668_00000
&keepThis=true&TB_iframe=true&width=920&height=480
科學教育模式的改變
知識的累積/增加擴大
重視結果的教學型態
概念的衝突/改變
重視探究過程、
創造思考過程的指導
國中課程的次主題130 ---- 原子與分子、原子結構 ---如何透過科學史或實驗導入原子與分子的話題?
水的電解
膨糖
(碳酸氫鈉的加熱分解)
?
氫 + 氧
碳酸氫鈉 → 碳酸鈉 + 二氧化碳 + 水
2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NHK-HS-Chem-9. 化学反応式
NHK-HS-Chem-10.化学変化の量的関係
2 H2O → 2 H2 + O2
CO2 + 2 Mg → C + 2 MgO
Fe2O3 + 2 Al → 2Fe + Al2O3
定比定律: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100a/contents/5300/5300.html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020d/contents/02.html ※
2 Cu(s) + O2 (g) → 2 CuO(s)
2 Ag2O(s) → 4 Ag(s) + O2 (g)
質量守恆: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100a/contents/5270/5270.html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020d/contents/01.html ※
Ba(OH)2(aq) + H2SO4(aq) → BaSO4(s) + H2O(l)
NaHCO3 + HCl →
CuO
CaCO3 + HCl →
NH4Cl + NaOH →
Mg + O2 →
C(dia) + O2 →
銅
倍比定律:
CuCl + Al 棒 → Cu
CuCl2 + Al棒 → Cu
Cu2O + H2 → Cu + H2O
CuO + H2 → Cu + H2O
的
質
量
/
(g)
氧的質量 / (g)
Cu2O
定比定律:
http://rikanet2.jst.go.jp/contents/cp0020d/contents/02.html ※
2 Cu(s) + O2 (g) → 2 CuO(s)
以大家常見的物質為例:鐵生鏽、銅
器銅線生鏽 - - - - 氧化銅(銅跟氧的反
應產物),以Cu : O多少比率化合?,
導入定量的銅粉氧化,作圖O vs Cu 得
知 Cu : O。
質量比 → Cu : O = 4 : 1
原子數比
→ Cu : O =
4/63.5 : 1/16
=1:1
物 質
質
量 (g)
銅
0.5
1.0
1.5
2.0
2.5
3.0
氧化銅
0.6
1.3
1.9
2.5
3.1
3.7
化合的氧
0.1
0.3
0.4
0.5
0.6
0.7
化
合
的
氧
量
/
(g)
銅的質量 / (g)
倍比定律:
NHK-HS-Chem ※
http://it.tokyo.jst.go.jp/k/jireitest/jugyoan/h20/20_pdf/08_oosaka/23.pdf
2 CuO(s) → 2 Cu(s) + O2 (g)
以大家常見的物質為例:鐵生鏽、銅
器銅線生鏽 - - - -導入黑色氧化銅與紅
色氧化亞銅的還原反應,,作圖O vs
Cu 得知 Cu : O。
質量比 → Cu : O = 4 : 1
原子數比
→ Cu : O =
4/63.5 : 1/16
=1:1
CuO
氧化銅
氧化亞銅
反應前
1.000
0.900
銅 (g)
0.801
0.800
化合的氧(g) 0.199
0.100
氧的質量比
2
銅
的
質
量
/
(g)
1
氧的質量 / (g)
Cu2O
水溶液可導電
電解質的解離說:
酸鹼的實驗定義:
Na2SO4 (aq) / BTB
in Agar
CuCl2 → Cu + Cl2
Cu2+ + e- → Cu
Cl- → Cl2 + e-
電流と物質の移動速度-中学D0005401291_00000_V_000
1884 年,阿瑞尼斯提出解離學說
解釋電解質在溶液中的行為
→離子存在的證據
有關電解質解離的實驗說明,其中的甲、乙、丙空
格各應填入什麼用詞最能符合化學原理?試從下列
的選項中擇一最適當的組合。
在(甲)色石蕊試紙的中央滴加一滴(乙)的水溶液,
則石蕊試紙的顏色改變。將此石蕊試紙置於濾紙上,如圖
所示,並在兩電極間施加直流電壓,發現變色的部分逐漸
往左擴散游動。由此變化,可推知(丙)往左邊移動。
選項
(A)
(B)
(C)
(D)
(E)
(F)
甲
乙
丙
H+
藍 HCl
Cl–
藍 HCl
–
藍 NaOH OH
+
紅 NaOH Na
–
紅 NaOH OH
H+
紅 HCl
知識論與教學論之省思
大學教科書
創造
歸納
(綜合評鑑)
定義
原理
分類定義
(應用分析)
概念
五官判斷
(記憶了解)
事實
認知歷程(思)
後設
認知
策略
程序
方法
概念
因果
事實
特徵
特徵
範例
知識(學)2001
知識(學)1956
中小學教科書
預習所得知之知識藉由教學來轉譯
預習所得知
確實的理解
表記雖相同
知識
僅知道某專有
名詞之程度
知識
意願
思考能力
技能表達
溝通能力
意願及思考能力
等所支撐的知識
POE 與 新教案格式
呈現問題情境
預測P
導入
展開1(觀察活動1)
觀察 O
展開2(觀察活動2)
解釋 E
概念整合或延伸討論
小結
以「氧化與還原反應」的教案為例
教案範例-5-原文示範篇 -電解質
教案範例-6-新教案格式範本
1、引起動機 → 播放影片 - 購物台強效洗衣粉廣告,現場進行洗淨力PK賽
教師準備工作:
將碘液裝至醬油包裝瓶,硫代硫酸鈉事先加入水箱的清水中。
(反應式:I2+2Na2S2O3→Na2S4O6+2NaI)
2、複習「氧化」概念 → 提問方式,提示學生先備知識 - 何謂「氧化反應」?
P
3、引發學生產生概念衝突 → 教師提問 - 物質是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讓學生預測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可能結果。
4、實驗活動 →O各組進行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實驗操作,並觀察實驗結果。
利用具體觀察到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從做中學,進而進行概念改變。
E 利用「類比法」進行衝突概念的澄清
5、概念澄清 →
(以「卜派」、「奧莉薇」與「布魯托」類比於「鎂」、「氧」與「碳」原子。
說明活性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係)
引介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科學名詞
C
6、重點回顧與形成性評量 → 複習「氧化」「還原」「氧化劑」與「還原劑」等概念。
預告氧化還原反的應用: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新教案格式
eBook
Teaching Resources for ICT
USA:
Resource Center
http://www.teachersdomain.org
http://www.pbs.org/teachers
http://www.learner.org/
※ http://www.chemeddl.org/
Demo Video Lab
http://thehappyscientist.com/ (Robert Krampf's Science )
1. IC Fab
2. SNworld
3. Particle world-2
JP:
Resource Center
※ http://rikanet2.jst.go.jp
http://www.nier.go.jp/nicer/nicer_top.html
http://jvsc.jst.go.jp/ ※ http://www.nier.go.jp/eltt/
※ http://sc-smn.jst.go.jp
※ http://www.nhk.or.jp/kokokoza/
http://www.nhk.or.jp/school/kensaku/jun_rika.html
http://www.freesciencelectures.com/
Demo Video Lab
http://www.periodicvideos.com/
※ http://www.hyogo-c.ed.jp/~h15ChEC/
http://www.stevespanglerscience.com/
※ http://www.torikyo.ed.jp/rika/
http://www.kentchemistry.com/KentsDemos.htm
http://www.aichi-c.ed.jp/contents/rika/
http://www.wired.com/wiredscience/2008/03/top-10-amazing/ http://rakuchem.com/ /
※
※http://www.mrsec.wisc.edu/Edetc/index.html
http://www.hyogo-c.ed.jp/~rikagaku/jjmanual/toppage.htm
※http://scifun.chem.wisc.edu/
※ http://www2.carleton.ca/chemistry/resources/videos/
※http://jchemed.chem.wisc.edu/
※http://www.chem.wisc.edu/deptfiles/genchem/lab/labdocs/Index.htm
※http://www.chem.wisc.edu/deptfiles/genchem/demonstrations/Default.htm
勿過度吹捧多元× ×、
× ×教學法—× ×取向教學
勿陷資訊融入教學的
迷失
團隊的合作、尊重
與成長
創意的教學與學習
多謝各位的捧場!
Coming together is beginning;
Keeping together is progress;
working together is success.
Henry 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