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问题的几点教学体会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折叠问题的几点教学体会

折叠问题的几点教学体会
折叠问题题型多样,变化灵活,从考察学生空
间想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操作题,到
直接运用折叠相关性质的说理计算题,发展到
基于折叠操作的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 考查
的着眼点日趋灵活,能力立意的意图日渐明显.
这对于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空间思维
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比以往更
高的要求.
一、剪纸问题
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2)方式对折,然后沿
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所看
到的图案是(
)
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
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
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
)
(A)108º
(B)114º
(C)126º
(D)129º
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2)方式对折,然后
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4)的纸再展开铺平,
所看到的图案是(
)
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5中⑴、⑵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⑶中的虚线裁
剪,最后将⑷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
将正方形由下往上对折,再由左向右对折,称为完成一次
操作(如图),按上边规则,完成6次操作以后,再剪去
所得小正方形的左下角,问:当展开这张正方形纸片后,
一共有
个小孔。
②
①
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折痕互相垂直),然
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锐角为60 的菱形,剪口与折
痕所成的角 的度数应为( )
A.15或30
B.30或45 C.45或60 D.30或60

α
动手折一折: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下列图示对折3
次得到图④,在AC边上取点D,使AD=AB,沿虚线
BD剪开,展开△ABD所在部分得到一个多边形.则
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
.
D
A
②
①
③
C
B
④
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
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
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
)
(A)108º
(B)114º
(C)126º
(D)129º
D
O
C
用折纸的方法,可以直接剪出一个正五边形(如下图).方法是:拿一张
长方形纸对折,折痕为AB,以AB的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份,并沿
五等份的线折叠,再沿CD剪开,使展开后的图形为正五边形,则∠OCD
等于
A.108° B.90° C.72° D.60°
D
O
D
O
C
E
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
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
是
.
A
E
D
A
A
E
D
E
C
F
B
F
图a
C
B
G
图b
C
D
B
G
图c
F
将一张纸第一次翻折,折痕为AB(如图1),第二次翻折,折痕为PQ
(如图2),第三次翻折使PA与PQ重合,折痕为PC(如图3),第四次翻
折使PB与PA重合,折痕为PD(如图4).此时,如果将纸复原到图1的形
状,则∠CPD的大小是( )
A.120°
B.90°
C.60°
D.45°
二、圆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
对于一类折痕不固定的折叠问题用可以运用圆的
知识来解决。
(2008义乌)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
AD⊥AB,AB=8,AD=CD=4,
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将△AEF沿
EF翻折,点A的落点记为P.
(1)当AE=5,P落在线段CD上时,PD=
▲ ;
(2)当P落在直角梯形ABCD内部时,PD的
最小值等于 ▲ .
(2010 北京模拟)如图,矩形纸片中,AB=8,将纸片折
叠,使顶点B落在边AD上的点为E,折痕的一端G点在边BC
上(BG<GC),另一端F落在矩形的边上,BG=10.
(1)请你在备用图中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
E1
(2)求出折痕的长.
A
A
E1
E2
D
F
G
C
A
B
C
G
B
B
D
F
E2
G
D
C
(2010 金华中考例卷)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4,BC=8, E在线
段AB上,F在射线AD上。
(1)沿EF翻折,使A落在CD边上的G处,若DG=4,则AF=
;
(2)若沿EF翻折后,使得点A总在矩形ABCD的内部,请写出线段
AE长的取值范围
。
D
G
C
F
A
E
B
(2009河南) 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
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PQ,
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
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
的最大距为
.
B
A
A2
A1
Q
C
D
如图,Rt△ABC中,∠C=90°,∠ABC=30°,AB=6.点D在
AB边上,将△ABC 沿过点D的折痕折叠,能使点A落在线段
BC上,则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根据2010河南中考
题改编)
设AD=x,则DF=
6x
2
C
F
6x
x≥
2
x≤3
2≤x≤3
A
D
E
B
(2008义乌)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
AD⊥AB,AB=8,AD=CD=4,
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将△AEF沿
EF翻折,点A的落点记为P.
(1)当AE=5,P落在线段CD上时,PD=
▲ ;
(2)当P落在直角梯形ABCD内部时,PD的
最小值等于 ▲ .
D
A
P
C
B
(2010江西省南昌)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点E是AB的
中点,点G是BC上的一点,∠BEG>60°,现沿直线EG将纸片
折叠,使点B落在纸片上的点H处,连接AH,则与∠BEG相等的
角的个数为
( )
A.4
B. 3
C.2
D.1
A
D
H
E
B
C
G
三、两种重要的辅助线
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
点之间的线段。
常用辅助线一:连结两个对称点
常用辅助线二:利用线段中垂线上的点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添加辅助线。
在解题过程中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
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
题,可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题步骤更加
简洁.
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则∠1,∠2
与∠A之间的关系为
。
C
1
D
A’
A
2
B
E
直角梯形 ABCD中,AB⊥BC,AD∥BC,BC>AD,AD=2,AB=4,点E
在AB上,将△ABC沿CE翻折,使点B与点D重合,则∠BCE
的正切值是_________.
F
3
如图,直线y=- x+3 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把△AOB沿
4
直线AB翻折,点落在点C处,则点C的坐标是
。
y
C
B
O
D
A
x
F
A
M
D
问题解决
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
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重合),压平后得到
E
G
AM
CE 1
 时,求
折痕MN.当
BN 的值.
CD 2
类比归纳
CE 1
AM

,
在图(1)中,若 CD 3 则
的值等于
;
BN
AM
CE 1
CE 1
 ,
 (n 为
若 CD 4 则 BN 的值等于
;若
CD n
AM
整数),则 BN 的值等于
B
H
C
N
图(1)
F
A
M
D
E
.(用含n 的式子
表示)
联系拓广
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
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重合),压平后得到
B
C
N
F
图(1)
M
D
A
E
AM
AB 1
CE 1

m

1
,

,


折痕MN,设 BC m
则 BN 的值
CD n
等于
.(用含 n 的式子表示)
B
H
N
图(2)
C
(2010金华市竞赛题)如图,在梯形ABCD中,有
AD∥BC,AB⊥BC,AD=AB=a,点E是AB边上一动点(点
E不与点A、B重合),连结ED,作ED的中垂线交AD于
点G ,交BC于点K,过点K作KM⊥AD交于点M.
A
1
DM
(1)当AE=
a时,求
的值;
DG
2
E
1
DM
(2)当AE=
a时,求
的值;
DG
3
DM
1
(3)当AE=
a时,直接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DG
n
的值.
G
M
D
F
B
K
C
谢谢大家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