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家庭的代間傳遞.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AA家庭的代間傳遞.ppt

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第四章 家庭的代間傳遞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一、社會學習理論
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人類可以透過刺激(S)和反應(R)
的過程,學習各種社會行為。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乃修正行為
學派之缺失,而自成一家。社會學習理論並不否
認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同時也肯定人類心靈在學
習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認為人類行為是外界
因素和內在因素交流作用後的產生。
行為學習應具有四大因素,即趨力(drive)、線索
(cue)、反應(response)及報償(reward)。
2016/8/7
2/17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二、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特別強調一個人的思考
歷程及人如何瞭解、記憶、解釋他身處的世界,
因此認知論者秉持現象觀(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謂人的行為受制於他對週遭人、事、
物的認知內涵。
可見認知過程係透過個人身處的外在環境之刺激,藉
由包含知覺、記憶、想像、概念形成、思考、判
斷、推理等心理活動,來解釋存在於自己環境內
人、事、物,以確定自己的行為態度與思考模式。
2016/8/7
3/17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三、社會化理論
所謂社會化(socialization)根據宋尚倫(1981)
整理各家各派的觀點如下:
1.兒童藉由社會互動以獲得其人格之歷程。
2.個人習得所屬文化中適當行為的過程,即
成為人(human)的過程。
3.把文化傳遞給嬰兒,幼童因而能瞭解文化,
並在行為中使用文化。
4.把嬰兒從動物變為具有人的人格(human
personality)的學習過程。
2016/8/7
4/17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四、世代傳遞理論
許多心理學理論指出原生家庭對人成長和發展
的重要性。
兩代間觀點的討論是假設我們深受我們家庭系
統的影響,我們是誰、我們如何想、溝通,
我們選擇做什麼、成為什麼、和誰相處、
愛誰及和誰結婚都是這已發展的代間複雜
系統某一部分的功能。
波恩的理論主要概念是連結著世代間和此時此
刻的觀點,分化(differentiation)是一個
有關個人外在、人際間和世代間的過程的
一名詞。
2016/8/7
5/17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四、世代傳遞理論
一個分化良好的人有先見之明、圓融、深思熟慮及能
處理所面對的壓力。而分化不足的人,會覺得較
易被情緒打倒、過於剛硬,在面對壓力時無法處
理,容易失功能。
在家庭關係的範圍中,「分化」指的是家庭具有接受
成員的改變和部分差異的能力,例如家庭可以准
許他們的成員變得自治。
分化和融合(fusion)的概念不只是應用在現在的家庭
系統,也連接到過去代間傳遞過程。
2016/8/7
6/17
第一節 世代傳遞相關理論
四、世代傳遞理論
波恩以「家庭投射過程的概念」來解釋未分化的傳遞。
投射過程是父母情緒性地去塑造又定義孩子要變
成什麼,甚至這些定義很少和孩子的實體是一致
的。「多代轉移」的概念描述家庭情感過程和家
庭世代之間的投射。
2016/8/7
7/17
第二節 價值觀與婚姻觀的傳承
價值是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中的產物,故
價值具有社會性的含意。
一、價值觀
子女從家庭中學習到行為、態度與習慣,而雙親則過
互動將價值觀傳承給子女,使子女得以因應各類型的
生活型態。
家庭價值的代間傳遞,透過家庭的世代身體力行,使
得家庭中的性別角色、兩性分工、親職分工、經濟觀
與金錢之運用等觀念,得以流傳不墜。
2016/8/7
8/17
第二節 價值觀與婚姻觀的傳承
二、婚姻觀
對子女而言,父母的婚姻是第一個可以就近予
以觀察的親密關係與人際型態,因此學習
如何建立婚姻關係也就顯得特別真切
對雙親情緒和情感更具包容與認同能力的女童,
會不自覺成為雙親受創經驗的接收者,婚
姻不穩定會有代間傳遞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r)的現
象,因此,父母婚姻的經驗便可能直接或
間接地影響子女的婚姻型態與品質。
2016/8/7
9/17
第二節 價值觀與婚姻觀的傳承
二、婚姻觀
亦即,女性單親的形成受到父母婚姻型態莫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與婚姻治療學家指出,婦女通常挑選與父親
相似的丈夫。
2016/8/7
10/17
第三節
親職管教與壓力因應的傳承
幾乎大部份的人格發展理論,皆著重於兒童時期的發
展,兒童透過家庭開始了一生的社會化歷程,因此可
以說,家庭結構與功能在兒童社會化歷程扮演重要的
角色。
一、親職與管教方式
在我國傳統的規範中,除了「父慈子孝」、「兄友弟
恭」等格言之外,由於傳統中國社會習於將子女視為
家庭的財產之一。
Staples與Warden-Smith(1954)指出,母親與祖母兩代
在養育子女的態度上是相似的。
2016/8/7
11/17
第三節
親職管教與壓力因應的傳承
一、親職與管教方式
在在證明了親職策略是透過代間傳遞的這個假設。
根據臨床治療經驗,有壓力或藥物依賴的成人,通常
不願意或無法扮演被期待的父母角色,使得家庭
出現空虛的現象,此時家庭會出現「親職化兒童」
(parentified children)來替代這個缺席的親職,
然而當這個「親職化兒童」在童年無法獲得正常
的發展時,在他自組家庭後,也往往面臨相同的
困境。
透過社會學習和社會化的過程,文化可以在世代間產
生持續的效果。
2016/8/7
12/17
第三節
親職管教與壓力因應的傳承
二、壓力因應模式的代間傳遞
多重代間傳遞過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的概念描述多重代間家庭情緒過程的傳遞,是
指家庭分化、焦慮的水準及情緒功能運作的模式,會經
由許多代的社會學習而被傳遞下來。
Moss與Billing(1983)將成人因應生活事件的方式,分類成
三個層面:認知層,即改變或降低對衝擊或不幸的解釋;
情緒層,即發現或直接面對負向的情緒狀態;行動層,
即解決或遏止問題或衝擊事件。
2016/8/7
13/17
第三節
親職管教與壓力因應的傳承
二、壓力因應模式的代間傳遞
也就是說,母親因應壓力的模式可以有效地預測青少
年子女因應壓力的模式。
受到成人的影響,兒童早期與中期壓力因應模式的相
關研究結果皆顯示,兒童表現出的壓力因應模式
與父母相類似。
許多從人格因素來研究因應(coping)能力的資料顯示,
代間壓力因應模式應具有相似性。
2016/8/7
14/17
第四節
福利依賴與資產的代間傳遞
近年來研究貧窮的發展,將焦慮放在長期貧窮者、福
利依賴者、雙親收入與子女的收入之相關等方向
進行。
顯示出,如果原生家庭的經濟條件較穩定,對於子女
的教育投資可能較高,也可能由於不必將過多心
力放在維持經濟生活,而忽略子女的管教。
然而,在研究貧窮與福利依賴時,保守派與自由派學
者的看法是有分歧的。保守派認為社會福利造成
依賴,鼓勵家庭破裂、未婚生子,並腐蝕工作倫
理,而形成世代貧窮,因此主張福利會導致長期
貧窮的危機。
2016/8/7
15/17
第四節
福利依賴與資產的代間傳遞
而自由派學者則將焦慮放在家庭背景、收入與貧窮的
互動上,從世代貧窮的理念,認為面對長期貧窮
等問題時,政府單位應從改善勞動條件、創造就
業機會、提供職業訓練等政策面進行干預。
2016/8/7
16/17
總
結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的影響非常大,如價值
觀、婚姻觀、生活態度、人際互動、溝通型態等
等。
2016/8/7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