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福利服務.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原住民福利服務.ppt

原住民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
第一節 原住民處境的
社會歷史脈絡解析
一、(誰定義)誰是原住民?
政府分類:
1.民國43年3月14日核定九族
泰雅、賽夏、布農、曹(鄒)、魯凱、排
灣、卑南 、 阿美、雅美(達悟)
2.民國90年9月新增日月潭邵族(10族)
3.目前有 14族(葛瑪蘭族、太魯閣族、撒
奇萊雅族及賽德克族)


他者觀點的命名方式是透過國家權力而達成
的,影響資源分配,也影直接衝擊原住民生活
原住民是誰?..是政治議題
二、原住民族的被殖民歷史
1.17世紀20年代前:台灣島唯一的主人
2.16世紀末漢民族大規模移墾入台
3.17世紀20年代:荷蘭西班牙日本的佔領
影響:衝擊原住民文化與社會型態
1.失去土地(觀光區、遷村、國家公園、行政院退輔會安置
榮民所設置的農場)
2.被納入資本主義體系內(商品化、勞務化)
3.被教化與同化(傳統部落組織沒落、傳統泛祖靈祭祀失去
文化意義、文化流失)
孫大川:
與原住民社會工作最密切相關的兩個危機--1.認同:原住民自我認同的錯亂
2.內在法律的喪失:源於自我族群歷史經驗的
內在自我控制機制瓦解
第二節 原住民文化與
社會公作專業的互動
一、社會工作的投入
(一)政府部門:民國67年
1.山地社工員:起初召募54位,現僅13位在職
(屬約聘制並因社工師法證照制加速流失)
2.生活輔導員:基層主力,但缺乏工作知能、
行政體系雙頭馬車、業務繁雜造成人員流失
(二)民間團體:教會組織,以世界展望會兒童福助方案
為代表
二、社會工作者的雙重角色
原住民的協助者與控制者(加拿大的殷鑑)
例如:
社會救助的實施對原住民造成污名化..
忽略貧窮的結構因素..
忽略福利使用上的充滿文化及行政的障礙
只發放金錢維持生活--造成不得不依賴
只協助個人就業,卻不解決就業市場的次級地位----造成
文化解組與部落自尊的喪失

Swr作為社會改革的觸媒,協助部落的組織發
展,在尊重部落的自覺下,提供其專業知能,促
成原住民在社會結構劣勢地位的改變
第三節 原住民社會工作的
意涵、 理論與實施
一、什麼是原住民社會工作
定義:以服務原住民地區或原住民為目的之
社會工作體系
任務:運用專業知能,合縱連橫,串連中央
到地方、由政府到民間,形構一個以
原住民福利為軸心之立體服務資源網絡
工作範疇:只要是原住民經驗到結構性不平等待
遇之處,就是社工員要進行介入的切入點
目標定位:消除各種形式之種族歧視、追求原住民族集體
文化權
二、原住民社會工作理論:
主要處遇社會結構問題之社工理論
1.基變社會工作(critical social work):
促進社會正義
2.結構社會工作:案主的問題來自
不適當的社會安排結構
3.成人教育理論:協助個體人性化的開展
原住民社會工作應包含四項原則
(Morrissette,1993)
(一)肯定原住民世界觀的獨特性(而非主流文化)
(二)發展原住民本身反殖民主義的意識(協助覺醒)
(三)運用原住民傳統文化來保存原住民認同與集
體意識(改變負向態度,建立正向自我概念)
(四)以充權(empowerment)作為實務工作方法(使
其產生力量來改善環境)
三、當社會工作遇見原住民
瞭解原住民案主的世界觀往往是社工處遇是
否成功的關鍵
原住民文化與現代化資本主義的差異
1.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2.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3.思考方式與行為
四、強調文化能力的跨文化社會工作
Cross 文化能力的定義:一個體系、機構或專業中具有
一組相容的行為、態度與政策,使其
能有效地在跨文化情境中工作
Tsang & George將文化能力理論區分為
1.文化能力學習模式:工作者認識異文化的特徵即可
2.經驗現象模式:工作者須檢視自身的文化限制,保持
開放
Tsang & George跨文化社會工作模式的三個部份
1.態度:追求公平正義、對差異保持正向開放
2.知識:文化內涵、內化、跨文化溝通動力
3.技巧:專業社工技巧
第四節 原住民社會工作的
發展方向與議題
一、從原住民歷史觀點出發重新檢視既有
對原住民議題的認知,並發展原住民
反殖民意識
二、尊重並協助原住民發聲
三、反省社工教育的個人化取向,將基變社工
理論納入原住民社公教育的主要工作哲學
四、加強本土經驗的收集與整理,提升社工與
原住民文化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