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点的一般运动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七章点的一般运动

Slide 1

第七章
点的一般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


Slide 2

引言
一、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或超越光速时,
空间、时间与物质的运动是相互关联的。
2、经典力学范围内,认为空间、时间与物
质的运动无关。


Slide 3

二、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经典力学中的运动学在被认为在与运动无
关的空间和时间中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

三、运动学的建立基础
由于经典力学中空间、时间与物体运动的
无关性,因此整个运动学的理论体系可建立在
欧几里德几何学公理的基础上。


Slide 4

四、运动学中的两种力学模形:
点: 不计尺寸大小的物体。
刚体:形状和大小都不变化的物体。

五、运动学中与时间相关的两个
重要概念——瞬时和时间间隔


时:

时间间隔:

在整个时间流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在抽象化后的时间轴上,瞬时是时间
轴上的一个点。开始计算时间的瞬时
称为初瞬时
两个瞬时之间流逝的时间。


Slide 5

六、运动学中与位置相关的
重要概念——参考体
参考体:描述物体的运动之前所选取的作为
参照物的物体。
参考系:将所选取的参考体经抽象化处理,
以坐标系的形式出现。(坐标系,
参考坐标系)


Slide 6

内容提要
1、点的运动的表示方法
——三种:矢径表示法,
笛卡儿坐标表示法,
弧坐标表示。
2、刚体的基本运动
——两种:刚体的平行移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Slide 7

3、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两种:齿轮传动,
带轮传动。

4、刚体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
——角速度矢、角加速度矢
5、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积表示

6、泊松公式


Slide 8

第一节:点的运动的表示方法
一、矢径表示法:
P、P——动点
v、v ——动点的瞬时速度

P

r、r ——动点的瞬时矢径
r ——t时间间隔内矢径改变量
S ——动点运动轨迹,矢径端图

v

S

r

P'

r'



r

o ——参考点
O

v


Slide 9

第一节:点的运动的表示方法

一、矢径表示法:
1、运动方程(运动规律):

由于矢径r的大小与
方向均随时间t而变,是
t的单值连续的矢量函数,
故可表示如下:

r  r (t )    
(5  1)

P (t)

S

v



r

P '(t+ t)

r
r'

——运动方程
O

v




Slide 10

P (t)
2、运动速度:

S

v



r

平均速度

v





r

r
t

r'

瞬时速度

O

v  lim

t  0

r
t

速度单位
米 / 秒 (m / s)

P '(t+ t)



dr
dt

v



 r       — (5  2)


Slide 11

P (t)
3、加速度:

S



r

平均加速度

a



v



r

v
t

r'

瞬时加速度

O

a  li m

t  0

P '(t+ t)

v
t



dv
dt

 


d

2

dt

r
2

v



 r

                — ( 5  3)
加速度单位
2

2

米 / 秒 (m / s )


Slide 12

讨论:速度矢端图
点的加速度是矢量,如果将各瞬时动点的速度矢量的
始端画在同一点O′,按照时间顺序,这些速度矢量的末端
将描绘出一条连续的曲线,称为速度矢端图。

M

如图所示,速度
为v 时的加速度方向
为M点的切线方向。
指向速度矢变化的方
向。
速度矢端图的
作用:确定瞬时加
速度方向。

M

v

o



v



a
速度矢端图


Slide 13

总结

 动点的速度等于其矢径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方向沿
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指向与动点运动方向一致。

 动点的加速度等于它的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等于
位矢 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其方向 为v的极限方向
变矢量 A(t) 对时间t的导数 dA(t)dt 为一新变矢。此新
变矢为变矢量 A(t) 端点的速度u。


Slide 14

二、笛卡儿坐标表示法:

r = ix + jy + k z

z

1、运动方程(运动规律):

M

由于动点在空间的位置
可用坐标唯一的确定,而坐
标x、y、z又是t的单值连续
的矢量函数,故可表示如下:

r
k

x  f1 (t )  


y  f 2 ( t )     
(5  4 )
z  f 3 ( t ) 

——运动方程

z

j

O

y

i

x
y

x


Slide 15

r = ix + jy + k z

z

2、运动速度:

M

r
k
O

速度的笛卡儿坐标表达式

z

j

y

i

x
y

x

将 式 r= ix+ jy+ k z 对 时 间 求 一 阶 导 数 , 并 注 意 到
i、 j、 k 是 常 矢 量 , 然 后 再 将 其 代 入 公 式 ( 5 -2 ), 即
可得到速度在笛卡儿坐标系中的表达式:

v  r  ( x i  y j  z k )     — (5  5)


Slide 16

速度的笛卡儿坐标轴上的投影式

v

x

v

y

v

z

dx
dt
dy

dt
dz

dt



 x& 


 y& 


 z& 


(5  6 )

合速度大小

v 

v

2
x

 v

2
y

 v

2
z

(5  7 )


Slide 17

合速度方向
合速度的方向由其方向余弦确定

vx 
co(
s v , i)
v 

vy 
co(
s v , j)
(5  8 )
     
v 
vz 
co(
s v, k ) 

v 


Slide 18

2、运动加速度:
同理,将速度对时间求一次导数,即可求得加速度
的笛卡儿坐标表达式及其在笛卡儿坐标轴上的投影式:

加速度的笛卡儿坐标表达式

a 

dv

 v  r  xi  yj  zk

dt
                  — ( 5  9)


Slide 19

加速度在笛卡儿坐标轴上的投影式

ax
a

y

az


d 2x

 &x& 
2
dt

2

d y

 &y& 
2
dt

2

d z

 &z& 
2
dt


— ( 5  10 )

合加速度大小

a 

a

2
x

 a

2
y

 a

2
z

( 5  11 )


Slide 20

合加速度方向
合加速度的方向由其方向余弦确定

ax 
co(
s a , i)
a 

ay 
co(
s a , j)
(5  1 2 )
     
a 
az 
co(
s a, k ) 

a 


Slide 21

总结
 笛卡儿坐标法是矢径法的代数运算。

 动点的速度在笛卡儿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对应坐
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动点的加速度在笛卡儿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对应的
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亦等于其对应坐标对时间的二
阶导数。


Slide 22

三、弧坐标表示法:
举例: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轨迹——椭园(左图)
  

火车沿直线轨道行驶时,轮缘上点M的运动轨迹
——摆线(右图)

z

y

x
01-5-12

24


Slide 23

概念
O点 —— 参考点、弧坐标原点。

S

—— 弧坐标、O点至动点M的弧长。是时间t
的单值函数。

正负号—— 规定参考点的一侧方向为正向,相应部
位的弧长为正值;另一侧方向为负向,相
应部位的弧长为负值。
S
O
( )

M

( )


Slide 24

自然轴系
  //  

 M  M
     P 平面趋于一极限位置,
 ,    P 
       即空间

曲线在 M 点的密切面。 

( ) B
 ,  为切向单位矢量


M
P

 


( )

O
s

A

M

由于M点附近的微小弧段
可以可以近似的看成为一条
在密切面内的平面曲线,因
此对平面曲线而言,密切面
就是该曲线所在的平面。


Slide 25

n  密切面

n




  n 为主法线

n , b  法面
  法面     
b  密切面

b




  b 为副法线


    、 n 、 b 分别为
切向、主法向和副法

主法线

法面

A

密切面

向单位矢量,三个相

n

互垂直矢量的轴线构

b

成的坐标轴即为自然
坐标轴。

主法线

M

B



切线


Slide 26

自然轴系方向规定

 的正向指向弧坐标正向,n 的正向指向曲线在M点的曲
率中心,b 的正向则由右手规则决定,即
b= ×n
自然轴系特征及与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
自然轴系、n、b的方向随动点位置的变动而变动, 单
位矢量、n、b的方向不断变化。笛卡儿坐标系为固定坐标
系,单位矢量i、j、k为定矢。


Slide 27

1、

运动方程:

由于动点在空间的位置可用坐标唯一的确定,而坐
标s又是t的单值连续的矢量函数,故可表示如下:

S  f ( t )       ( 5  13 )
——运动方程
S
O
( )

M

( )


Slide 28

2、运动速度:

公式推导

dr

dr

ds
 v 
=
 

dt
ds dt
dr
r
而     = lim
1
s  0  s
ds

dr
故   =
ds
dr

dr

ds
  v 
=
 

= v      
    
dt
ds dt


Slide 29

结论
动点的速度沿其运动的轨迹方向,大小等于弧坐标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3、运动加速度:

d
( v ) d v
d
a 


 v
 a  a n
dt
dt
dt
dt
dv


Slide 30

切向加速度

a 

dv

2

 

dt

d s
dt

2

         (  )

——反映速度大小的加速度
法向加速度

a n= v

d

            ( 5-17)

dt
——反映速度方向变化的加速度


Slide 31

讨论:法向加速度的计算
计算法向加速度需首先清楚曲线曲率的概念,为此,
下面对曲率进行分析。
T

K 
*

j

v

S

M

v
r

M

v

j
s

K  lim

s  0

— —弧  s 的平均曲率
j
s



dj

— — M 点的曲率

ds

T

O

97-1-1

30


Slide 32

  an  v

d



dt

dt

v

¡¡¡¡¡¡  li m

t

t  0

¡¡¡¡¡¡   
li m

v  j
t

t  0

¡¡¡¡¡¡  li m v 
t  0

¡¡¡¡¡¡  v li m

t  0

¡¡¡¡¡¡ 
¡¡¡¡¡¡ 

v

r
v

d ( v 



j
s

j
s



s
t

 li m

t  0

s

(5  18)

t

ds
dt

2

r

      

——沿轨迹的法线(曲率半径)指向曲率的中心。


Slide 33

全加速度

a  a   a n¡¡¡¡¡¡¡¡¡¡¡¡(5 -19)
大小
¡¡ a 

a  a n  a b 
2

2

2

a  a n  0 
2

2

a   a n £¨5  20£ ©
2

M

方向

tan  

a
an

2

¡¡¡¡£¨5 - 21£©

an

a



a


Slide 34

注 : 判 别 点 作 加 速 运 动 还 是 减 速 运 动 , 是 用 a, 而 不
是 用 a,与 直 线 运 动 情 形 相 似 ,当 v 与 a  同 号 ,点 作 加 速 运
动 ,反 之 作 减 速 运 动 。

几种特殊情况
匀速曲线运动

s  s o  vt            
(5  22)


Slide 35

匀变速曲线运动

v  v o  a t



1

2
s  so  vo t 
a  t          
(5  2 3)
2

2
2

v  v o  2 a ( s  s o )  

典型例题
例 1、 下 图 为 料 斗 提 升 机 示 意 图 。 料 斗 通 过 钢 丝 绳 由 绕 水 平
轴 o 转 动 的 卷 筒 提 升 。 已 知 : 卷 筒 的 半 径 R = 16cm , 料 斗 沿
铅 垂 提 升 的 运 动 方 程 为 y= 2t 2 , y 以 cm 为 计 , t 以 s 为 计 。 求
卷 筒 边 缘 上 一 点 M 在 t= 4s 时 的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


Slide 36

M

解 :( 1 )、 分 析 运 动

卷筒边缘上 M

R a
n

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

o
( 2)、 列 运 动 方 程 , 求 未 知 量
运动。

, 此时 t  0,

料斗在 A o 处;在瞬时

t ,料斗在

A 处 , M 点到达 M 处, M 点的弧
坐标为 :
     

s  y  2t

a



a

卷筒边缘上 M 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

设 : M o 为弧坐标原点

M

o

A

2

y
Ao

M


Slide 37

M

M

o

R a
n
o

a



a

M


Slide 38

从而, v 

ds

 4 t  4  4  16 cm / s

dt
    a  

dv

 4 cm / s  常量
2

dt
2

    a n 

v

    a 

a  a

    tg  



R

2

16

 16 cm / s

2

16
2

a
an



2
n


4

4  16 16 . 5 cm / s
2

2

 0 . 25

16

      arctan 0 . 25  14 2 
o

2


Slide 39

例 2 . 列 车 沿 曲 线 轨 道 行 驶 , 初 速 度 v 1 = 18km /h , 速 度 均 匀 增
加 , 行 经 s= 1km 后 , 速 度 增 加 到 v 2 = 54km /h , 若 铁 轨 形 状 如 下
图 所 示 。 在 M 1 及 M 2 的 曲 率 半 径 分 别 为 : r 1 = 600m 、 r 2 = 800m 。
求列车从 M1 到 M2 点处所需的时间和经过 M1 和 M2 处的加速
度。

M1

v1

a 1

2

an2

a n1

1

a1

a2

v2
M

2

a 2


Slide 40

解 :( 1 )、 分 析 运 动

列车作匀变速曲线运动

( 2)、 列 运 动 方 程 , 求 未 知 量
a 

由题意可知:

dv

 常数

dt

v 2  v1  a  t  t 

    故,

v 2  v1
a
v 2  v1
2

v 2  v1  a  s  a  
2

      
另外, a n 
    a 

v

2

2

2s

2

r
a  a    tan  
2


2
n

a
an

上述各式中代入各已知量即可求出各未知量。


Slide 41

例 3、 下 图 为 偏 心 驱 动 油 泵 中 的 曲 柄 导 杆 机 构 。 设 曲 柄 O A 长
为 r, 自 水 平 位 置 开 始 以 匀 角 速 度  转 动 , 即 j =  t。 滑 槽 K — K
与 导 杆 B— B 制 成 一 体 。 曲 柄 端 点 A 通 过 滑 块 在 滑 槽 K— K 中
滑 动 , 因 而 曲 柄 带 动 导 杆 B— B 作 上 下 直 线 运 动 。 试 求 导 杆 的
运动方程,速度和加速度。


Slide 42

x
B

解 : 分 析 运 动 :因 滑 槽 K

B

—K与导杆B—B制成

K

x

一体,且作直线运动,

K

M

r

j 

x

o

故滑槽中点M的运动可
代表导杆的运动。
97-1-1
01-5-12

列运动方程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M点的坐标为:

x  OM  OA sin j  r sin j  r sin  t    
(a )

109


Slide 43

将上式对 t 分别求一阶和二阶导数

v

dx

 r  cos  t

即可得 v 及 a

a

dv

  r  sin  t
2

dt

dt
x

 结果分析:

t

xmax  r

见右图。

xmin  r

v

t

vmax

vmin

a

t

amax

amin
01-5-12
01-5-12

图1 ~ 3(b)

17
10


Slide 44

例4.

曲柄连杆机构是由曲柄、连杆及滑块组成的机构

(下图)当曲柄OA绕0轴转动时,由于连杆AB带动,滑块B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曲柄连杆机构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
在蒸汽机、内燃机中,用它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回转运
动;在往复式水泵、曲柄冲压机中,应用它将回转运动转
换为往复直线运动。设曲柄OA长为r,以匀角速绕0轴转

动,即j=t,连杆AB长为L。试求滑块B的运动方程、速
度和加速度。


Slide 45


Slide 46

解:运动分析:滑块 B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
列运动方程:
如图所示,取滑块 B 的直线轨迹为 x 轴,o 为坐标原点。
由几何关系可知,B 点的运动方程应为:

  x  OB  OC  CB  r cos j  L cos      ( a )

 又因 :   r sin j  L sin 
 即 : cos  

1  sin  
2

1   sin j   
( 
2

2

r
L

          

          

(b )

)


Slide 47

将 1   sin j 展开为级数
2

2

1   sin j  1 
2

1

,得

 sin j 
2

2

2
        1 

1

1

 sin j    
4

4

8

 sin j (因一般的连杆机构中
2

2

  0 .2 ,

2
则   0 . 04 ,   0 . 0016 , 故
2

4

1

 sin j 以后的项目均可略去
4

4

8

从而运动方程简化为

:

    x  r cos  t  L (1 

1
2

 sin  t )      ( d )
2

2

)。


Slide 48

利用倍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2

可得 :

t 

1

(1  cos 2 t )

2
代入 ( d ) 式并整理得
     x  L (1 

:



2

)  r (cos  t 

4

v

  r  (sin  t ) 

dt
a

dv
dt

cos 2 t )     ( e )

4

将上式对 t 分别求一阶和二阶导数

dx





即可得 v 及 a

sin 2 t )     ( f )

2
  r  (cos  t   cos 2 t )     ( g )
2


Slide 49

x
t

x max  r
x min  r

v

t

v max
v min

a

t

a max
a min
01-5-12

图1 ~ 3 ( b )

10


Slide 50

例 6、 下 图 是 矿 井 提 升 机 。 主 要 数 据 如 下 : 提 升 高 度 为
876m , 开 始 提 升 时 罐 笼 的 加 速 度 是 0.7m /s 2 , 速 度 达 到
7.84m /s 后 ,即 以 此 速 度 匀 速 提 升 ,最 后 再 以 减 速 度 0.7m /s 2 减
速 提 升 ,直 到 最 后 停 止 。 试 求 提 升 一 所 需 的 时 间 T 。

v
o

a

b

7 . 84 m / s

c
o

t1

t2

T

t3

t


Slide 51

解:运动分析:罐笼沿铅垂线运动,第一阶段为匀加速直
线运动,第二阶段为匀速直线运动,第三阶段为减速直线运
动 , 图 1~ 7 为 该 罐 笼 的 速 度 图 。

列运动方程:
1).t 1 的 计 算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

v1  v o  a1t1
2

t

0

,
v

0
,
a

0
.
7
m
/
s
;

o
1
将
代入上式即可求得
2

 t  t1时 , v1  7 . 84 m / s , a1  0 . 7 m / s ;

t1  11 . 2 s


Slide 52

2).t 3 的 计 算
由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

v3  v 2  a 3t 3
 v 2  v1  7 . 84 m / s , a 3   0 . 7 m / s 2 ;
将
代入上式即可求得
 t  t 3时 , v 3  0 .

t 3  11 . 2 s
3 ).t 2 的 计 算


Slide 53

最 后 计 算 t2。 必 须 考 虑 起 动 和 制 动 阶 段 所 走 过 的 路 程 。 在 t1
时 间 内 提 升 罐 笼 的 高 度 h 1, 可 由 匀 变 速 运 动 的 路 程 公 式 求
得:

h1  v o t1 

代入数据得

: h1 

1

1
2

2
1 1

at

 0 . 7  (11 . 2 )  44 m
2

2

同理可求出 : h3  44 m
于是可求出 : h2  h  h1  h3  876  2  44  788 m


Slide 54

由于该阶段为匀速直线
t2 

788

运动阶段 , 故该阶段所须时间为

 100 . 4 S

7 . 84

从而可得提升一次所须

时间为 :

t  t1  t 2  t 3  11 . 2  100 . 4  11 . 2  122 . 8 s

:


Slide 55

第二节 刚体的基本运动
一、刚体的平动
定义

运动时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位置保持平行。

O

O

B

A
M


Slide 56

刚体平动的特点
刚体平动时,其上所有各点的运动轨迹相同;在每一
瞬时,各点的速 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rAB — — 常 矢 量

vA

A
aA

rA B

rA
rB
o

B

A 
1
vB
aB

B 
1

A  2

B  2


Slide 57

d rA
d rB
d rB A
r A  rB  rB A  
    

dt
dt
dt
d rA
d rB
              
0
dt
dt
vA  vB 
        
(5  24)
     
aA  aB 
结论
刚体上任一点的运动可以代表整个刚体运动,即刚体
的平动可以归结为点的运动来研究。


Slide 58

二、刚体绕定轴转动
定义
刚体转动时,刚体内始终有一条直线固定不动,
而这条直线以外的各点则绕此直线作园周运动。

转动方程

( )

平面之间的

I ——通过 z 轴的
j

固定平面。
II— — 通 过 z 轴 随
刚体一同转
动的平面。

j— — 某 一 瞬 时 t
时 I 、 II 两

I
II

o

夹角。


Slide 59

()
I ——通过 z 轴的
固定平面。

j

o

II— — 通 过 z 轴 随
刚体一同转
动的平面。

j— — 某 一 瞬 时 t
时 I 、 II 两
平面之间的

I

夹角。

II


Slide 60

转动方程
j = j (t)

    

(5 -2 5 )

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方程

j的 性 质   代 数 量 。
j的 方 向   从 转 轴 z 的 正 端 向 负 端 看 , 逆 时 针 转 动 为
正,顺时针转动为负。

角速度
 

dj

 j ( t )               ( 5 -2 6 )

dt

的 性 质   代 数 量 。
的 的 方 向 :
若某一瞬时

dj
dt

的值为正,则

 与 j 的正向一致,反之与负

向一致。


Slide 61

角加速度
 

d
dt



dj

2

 j ( t )               (5  27)

dt

 的 性质代数量。
的 的 方 向 :

若某一瞬时

d

的值为正,则

 与 j 的正向一致,

dt
反之与负向一致。

 与 的 关 系 :  与 同 号 时 , 刚 体 作 加 速 运 动 , 反 之
作减速运动。


Slide 62

两种特殊的情况
( 1 )、 匀 速 转 动 — —  为 常 量

dj
  
dt

由 于 为 常 量 , 故 由 上 式 可 得 :

j  j o   t 


(5  28)
      
j  jo  t 

 

其 中 j o — — 刚 体 在 t= 0 时 的 转 角

( 2 )、 匀 变 速 转 动 — —  为 常 量
   o   t

1

2
j

j


t


t
       
(5  2 9 )

o
o
2

2
2




 2  (j  j o )
o



Slide 63

举例
动方程为 j  2 t 。
(j 的单位为 rad ,
2

例1、已知电动机转轴的转

t 的单位为 s ); 求当 t  2 s 时,转轴的角速度与角

解 :  



dj

加速度。

 4 t  8 rad / s

dt

 

d



dt

dj

2

 4 rad / s  
 常量
2

dt

由 于  与  同 号 且 为 正 , 并 且 = 常 量 , 故 知 转 轴 按 逆 时 针
方向作匀加速转动。


Slide 64

例 2、车细螺纹时,如果车

床主轴的转速

n o  300 r / min ,要求主

轴在两转后立即停止,

以便很快反转。设停车

动,求主轴的角加速度



过程是匀变速转

解:
已知 :  o 

 no
30



  300

 10  ( rad / S ),   0 , j  2  2  4 ( rad )

30

(1) 分 析 运 动 : 主 轴 是 匀 变 速 转 动
(2) 列 出 匀 变 速 转 动 公 式 , 求 未 知 量


Slide 65

     

2

  o  2  (j  j o )    
(j o  0 )
2

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得

:

        39 . 25 rad / s

2

(3)、 分 析 讨 论 : 负 号 表 示  的 方 向 与 主 轴 转 动 方 向 相 反 ,
故为减速运动。


Slide 66

三、定轴转动时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
y

如图所示

:

r   
— 转动半径。
M

o

— 弧坐标的原点。

M 
— t 瞬时点的位置。

v
M

r

j

j
o

s
Mo

x


Slide 67

则 M 点的速度为:

v

ds
dt



d

( rj )  r

dt

dj

 r       
(5  30)

dt

或:
      v  r   


d
2



2 n
60



 dn

     
(5  31)

60

物理意义:转动刚体上任意点的速度等于该点转
动半径与刚体角速度的乘积,方向垂
直 于 转 动 半 径 , 指 向 与 的 转 向 一 致 。


Slide 68

加速度
根据平面曲线运动规律可知:此处点的加速
度包括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它们分别为:

dv
d
d

 a  dt  dt ( r  )  r dt  r 

      
(5  32)

2
2
 a  v  ( r )  r 2
n

r
r

物理意义:转动刚体上任意点的切向加速度等于该点转
动半径与刚体角加速度的乘积,方向垂直于
转 动 半 径 , 指 向 与 的 转 向 一 致 。 法 向 加 速 度


Slide 69

等于该点转动半径与刚体角速度平方的乘积,方向指向园
心 O。

全加速度
 a  a 2  a 2  ( r  ) 2  ( r 2 ) 2  r  2   2

n

    ( 5  33)

a
r


 2
 tan  
2
an
r


其中  — —全加速度与该点半径

之间的夹角 .


Slide 70

y

y

a

a
M





o



an

x

 

a
M

o

x



结论
由 于 在 每 一 瞬 时 , 刚 体 的  和 对 于 其 上 所 有 各 点
来 说 具 有 相 同 的 数 值 , 所 以 由 式 ( 5 -3 2 ) 和 式 ( 5 -3 3 )
可知:在每一瞬时,转动刚体内所有各点的切向加


Slide 71

速度、法向加速度以及全加速度都与各点的转动半径
成正比。
 在每一瞬时,转动刚体内所有各点的全加速
度 与 转 动 半 径 的 夹 角 都 相 同 , 即 角 与 转 动 半 径 的 大 小
无关。

举例

例 3、 下 图 是 辊 道 工 作 原 理 简 图 , 已 知 辊 子 直 径
d= 200m m , 转 速 n= 50r/m in , 求 辊 道 上 钢 坯 运 动 速 度 。
v

M

钢坯
辊子


Slide 72

解 :( 1) 分 析 运 动 : 钢 坯 平 动 , 辊 子 的 运 动 是 定 轴 转 动
( 2) 求 未 知 量 : 辊 子 同 钢 坯 接 触 点 的 速 度 即 为 钢 坯 的
运动速度。

vM 

 dn
60



  200  50
60

 524 mm / s  0 . 524 m / s


Slide 73

例 4、矿井提升机的罐笼按
1

y

直线规律上升,

2

匀变速

M

2

a o t ,其中 a o

是常数,求卷筒的的角

R

速度及角



加速度。

解:
( 1) 分 析 运 动 : 罐 笼 平 动 , 卷 筒 定 轴 转 动
( 2) 求 未 知 量 :

由y 

1
2

v

dy
dt

y

2

aot , 得 :



d

(

1

dt 2

aot )  aot
2




Slide 74

    a 

dv
dt

 a o     

又    a   R   a o
      

ao
R

 常数

v
R



1
R

aot


Slide 75

第三节、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主动轮与从动轮转速的比值

一、胶带传动

    i1 2 

1
2



r2

 

r1

B

or              
    i1 2 

n1
n2



d2

vB

vA

2

A

1

   

d1

r1

r2

      — — (5  3 4 )

I
II
97-1-1

19


Slide 76

B

vA

vB

2

A

1
r1

r2

I
II


Slide 77

二、齿轮传动

    i1 2
   
or
    i1 2

1

Z2 



2
r1
Z1 

         — — (5  35)
n1
d2
Z2 




 
n2
d1
Z 1 
r2

式 中 :r— — 齿 轮 节 园 半 径
d— — 齿 轮 节 园 直 径
Z— — 齿 轮 的 齿 数


Slide 78



例 2 ~ 5、图 2 ~ 16 是一减速箱,它由四个



组成,其齿数分别为

齿轮

Z 1  10 , Z 2  60 , Z 3  12 ,

Z 4  70 。求:( a ) 减速箱的总传动比

i13;
( b ) 如果 n1

 3000 r / min ,求 n 3
( 1 ) 分 析 运 动 : 各 轮 都 作 转 动 ,它 是 定 轴 轮 系 传 动 问 题

解:

( 2) 求 未 知 量 :



1

n1

I


3
II

2

n2


III

n3
4


Slide 79

I 轴与 II 轴的传动比
     i12 

i12

n1



n2

n2



n3

    i13 
由 i13 

n1
n3

n3





n1
n2

6

10

i 23
Z4



Z3

I 轴与 III 轴的传动比
n1

60

Z1

II 轴与 III 轴的传动比
     i 23 

Z2

70

 5 .8

12

i13


n2
n3

     n 3 

 i12  i 23  6  5 . 8  34 . 8
n1

i13



3000
34 . 8

 86 r / min


Slide 80

例 2 ~ 6、图 2 ~ 7 是加热炉前堆料机的传

动机构简图。已知

n1  3000 r / min , d 1  100 mm , d 2  1000 mm , d 3  100 mm ,
d 4  600 mm , d 5  200 mm ,求堆料机推头的速度



解 :( 1) 分 析 运 动 : 齿 条 和 推 头 作 平 动 ,各 齿 轮 均 作 转 动
( 2) 求 未 知 量 :
  如图所示

: 齿轮和齿条相啮合点的

速度,即推料机

推头的速度 v c,故得 :

  v c  r5   3           — — ( a )
 首先 : i13  i12  i 23 

d2
d1



d4
d3



1000  600
100  100

 60


Slide 81

齿条

III

推头



A
C

d5



B

II

d3



d4



d1 I




n1

齿轮

d 2 n3

齿条

C

vc


Slide 82

 即 :   n 3 
 从而 :  3 

n1



i13

 n3
30

300

 5 r / min

60


 5



30



rad / s

6

 将  3 代入 ( a ) 式 , 即得推料机的速度为
    v c  r5   3  100 


6

 52 . 3 mm / s

:


Slide 83

第四节: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
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积表示
z
一、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
矢量表示

角速度矢

——表示转轴位置、角速度
大小及方向的矢量。
设OZ的正向单位矢为k,则:



K

o
 

dj

k         
(5 - 36)

dt

方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Slide 84

角加速度矢

 

d
dt

d j
2



dt

2

K

( 5 - 37)

总结
因角速度矢、角加速度矢 可以从转轴上的任意点画
起,故其为滑动矢量。

刚体转动时, 与  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


Slide 85

二、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积表示
z

速度

v p    rp

(5 - 38)
a

上式之所以成立,原因有两个:
按照右手螺旋法则,等号两边矢
量的方向一致。 等号两边矢量的
模相等。

vp

n
p

P
r



  r p    r p  sin     R  v









ap


Slide 86

加速度

a P  

dv p



d

dt

dt

 rp   

  
   rp    v P

d rp
dt
(5 - 39)

  
   r p   (   r p)


  
 ap  ap

其中

n


a p    rp 


n
a p    rp 


(5 - 40)

上式之所以成立,原因同样有两个:按照右手螺旋法
则,等号两边矢量的方向一致。 等号两边矢量的模相等。
(证明略)


Slide 87

z
三、泊松公式
设一动坐标系O1x'y'z’
绕定轴oz以角速度转动,
其上单位矢(i,j,k)
求:
di
dj
dk
,  , 
dt
dt
dt

由变矢量对时间导数
的的几何解释可知其分别
为单位矢i,j,k的端点
P1、P2、P3沿其端(三个同
轴圆)的速度。



z

y
P3
K

o

i
x

P1
o

j

P2


Slide 88

z

(  v P1 )    i 
dt

dj

(  v P2 )    j 
dt

dk

(  v P3 )    k 
dt

di

z

y



o

(5 - 4 1 )

——泊松公式

x

ro 
o

j
P2
rP2


Slide 89

证明
j  rP2  ro 
  

dj
dt



d rP2



dt

d ro 
dt

= v P2  v o 
          rP2    ro 
         
( rP2  ro )
          j

同理,另外两式可以得到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