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Slide 1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4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5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6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7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8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9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0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1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2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3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4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5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6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7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8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19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0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1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2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3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4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5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6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7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8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29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0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1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2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3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4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5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6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7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8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39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


Slide 40

第十章 微扰理论
返回

(一)束缚态微扰理论
(二)散射态微扰理论

§1 束缚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微扰体系方程
微扰法不是量子力学所特有的方法,在处理天体运
行的天体物理学中,计算行星运行轨道时,就是使用微扰
方法。计算中需要考虑其他行星影响的二级效应。
例如,地球受万有引力作用绕太阳转动,可是由于
其它行星的影响,其轨道需要予以修正。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首先把太阳和地球作为二体系统,
求出其轨道,然后研究这个轨道受其它行星的影响而发生
的变化。

可精确求解的体系叫做未微扰体系,待求解的体系叫
做微扰体系。假设体系 Hamilton 量不显含时间,而
且可分为两部分:

ˆ H
ˆ (0)  H
ˆ
H

H(0) 所描写的体系是可以精确求解的,其本征值 E n (0) ,
本征矢 |ψn(0)> 满足如下本征方程:
ˆ ( 0 ) |  ( 0)  E ( 0) |  ( 0 ) 
H
n
n
n
另一部分 H’是很小的(很小的物理意义将在下面讨论)可
以看作加于 H(0) 上的微小扰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求解微
扰后 Hamilton 量 H 的本征值和本征矢,即如何求解整个
体系的 Schrodinger 方程:

Hˆ |  n  En |  n 

当H’ = 0 时, |ψn> = |ψn

(0)>

, En = E

n

(0)



当 H’ ≠ 0 时,引入微扰,使体系能级发生移动,
由 E n (0) → En ,状态由 |ψn (0)> →|ψn >。
为了明显表示出微扰的微小程度,将其写为: H
ˆ

ˆ ( 1)
H

其中λ是很小的实数,表征微扰程度的参量。

因为 En 、 |ψn > 都与微扰有关,可以把它们看成是λ的函数而
将其展开成λ的幂级数:
En  En

(0)

(0),

(1),

λ2

(1),

其中E n
λE n
En
...
分别是能量的 0 级近似,能量的一级修
正和二级修正等;

 E n

(1)

|  n  |  n

(0)

  Hˆ

(0)

 (En

(0)

乘开得:



 2

 3




(1 )

 E n

ˆ (0) | (0)  
H
n

)(| 

(1 )

(0)
n

   |

  En
2

(2)

(1 )
n

   |

  )(| 



(0)
(1)
(1)
(0)
ˆ
ˆ
[ H |  n   H |  n ]  

ˆ (0) | ( 2)   H
ˆ (1) |  (1) ]  
[H

n
n

[]  
 





 2

 3




2

(0)
n

(2)
n

   |

2

  | n

(1)

而|ψn (0)>, λ|ψn (1)>, λ2 |ψn (2)>, ...
分别是状态矢量 0 级近似,一级修正和二级修正等。
( Hˆ

  En

( 2)



  | n
2

( 2)

 

代入Schrodinger方程得:

  )
(1 )
n

   |
2

(2)
n

  )



(0)
(1)
(1)
(0)
[ E n |  n   E n |  n ] 


(0)
( 2)
(1)
(1)
( 2)
(0)
[ E n |  n   E n |  n   E n |  n ]  

[]  
 


En | n  
(0)

(0)

根据等式两边λ同幂次的系数应该相等,可得
到如下一系列方程式:
 :
0



(0)

|

(0)
n

 E n

(0)

|

(0)
n



 :
1



(0)

|

(1 )
n

  Hˆ

(1 )

|

(0)
n

 E n

|

(1 )
n

  E n |

(0)
n



 :



(0)

|

(2)
n

  Hˆ

(1 )

|

(1 )
n

 E n

|

(2)
n

  E n |

(1 )
n

  En

2

(0)

(0)

(1 )

(1)

(2)

|

(0)
n



    

整理后得:
 [ Hˆ ( 0 )  E n( 0 ) ] |  n( 0 )  0

(0)
(0)
(1 )
(1)
(1 )
(0)
 E n ] |  n   [ Hˆ
 E n ] | n 
 [ Hˆ

 [ Hˆ ( 0 )  E ( 0 ) ] |  ( 2 )   [ Hˆ ( 1 )  E ( 1 ) ] |  ( 1 )   E ( 2 ) |  ( 0 ) 
n
n
n
n
n
n


    



上面的第一式就是H(0) 的本征方程,第二、三式分别是|ψn (1) >和
|ψn (2)>所满足的方程,由此可解得能量和态矢的第一、二级修正。

(二)态矢和能量的一级修正
现在我们借助于未微扰体系的态矢|ψn (0)>和本征能量
E n (0)来导出扰动后的态矢|ψn >和能量 En 的表达式。
(1)能量一级修正λ E

n

(1)

根据力学量本征矢的完备性假定, H(0) 的本征矢|ψn (0)>是
完备的,任何态矢量都可按其展开,|ψn (1)> 也不例外。因
此我们可以将态矢的一级修正展开为:
|



(1)
n

 

|

(0)
k

 

(0)
k

|



(1)
n

k 1

  a kn |  k
(1)

( 0)



k 1

akn(1) = <ψk (0) |ψn (1) >

代回前面的第二式并计及第一式得:


(1)
(0)
ˆ (0)  E (0) ]
ˆ (1)  E (1) ] |  ( 0 ) 
[H
 a kn |  k   [ H
n
n
n
k 1




k 1

a

(1)
kn

[E

(0)
k

E

(0)
n

] |

(0)
k

ˆ
  [ H

(1)

E

(1)
n

] |

(0)
n



左乘
<ψm (0) |





akn [ E k  E n ]   m |  k
(1)

(0)

(0)

(0)

(0)

(0)
ˆ (1) |  ( 0 )   E (1)   ( 0 ) |  ( 0 ) 
    m | H
n
n
m
n

k 1

考虑到本征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1)

(0)

a kn [ E k

 E n ] mk
(0)

(1)
( 0)
(0)
ˆ (1)  E (1)
amn [ E m  E n ]   H
mn
n
mn

k 1

ˆ (1)  E (1)
 H
mn
n
mn

考虑两
种情况

(1)
ˆ (1)   ( 0 ) | H
ˆ (1) |  ( 0 ) 
En  H
nn
n
n

1. m = n
2. m ≠ n

a

(1)
mn



准确到一阶微扰的体系能量:
En  En

(0)

 E n

(1)

 En

 En    n
(0)

(0)

(0)

(0)
n

| Hˆ  | 

(0)
n

(0)

En  Em
(0)

(0)



(0)
ˆ (1) |  ( 0 ) 
m | H
n

En  Em
(0)

(0)

ˆ (1) |  ( 0 ) 
|H
n

ˆ (1) |  ( 0 )   E ( 0 )    ( 0 ) | H
ˆ  | ( 0) 
| H
n
n
n
n

( 0)
ˆ
 En  H
nn

  
Hˆ nn

  n

ˆ (1)
H
mn



其中能量的一级修正等于微扰
Hamilton 量在 0 级态矢中的平均值

(2)态矢的一级修正 |ψn(1)>
为了求出体系态矢的一级修正,我们先利用
扰动态矢|ψn >的归一化条件证明上式展开
系数中an n(1)= 0 (可以取为 0 )。



|

(1)
n

  a

(1)
kn

|

(0)
k



k 1

证:

基于|ψn > 的归一化条件并考虑上面的展开式,

1   n |  n 
  n |  n
(0)

(0)

 [  n |     n |]  [|  n
(0)

(1)

    n | n
(0)

 1    [a

(1)
kn



(0)
n

(1)

|

(0)

   |  n ]
(1)

    n | n
(1)

(0)
k

 a

(1)
kn

(0)

* 

    n | n

(0)
k

2

|

(1)

(1)



]   

(0)
n

2

k 1

(1)
(1)
2
 1    [a kn  nk  a kn *  kn ]     1   [a nn  a nn *]

(1)

(1)

由于
归一,
所以

k 1

(1 )
(1 )
 [ a nn
 a nn *]  0

an

n

(1)

的实部为 0。an

|  n |  n

( 0)

  0
n

(1)

    a kn |  k
(1)

( 0)

 [ a nn  a nn *]  0
(1)

是一个纯虚数,故可令 an
 |  n

( 0)

  a nn |  n
(1)

(0)

  i |  n

(0)

    akn |  k
(1)

(0)

k n

e

i

| n

(0)

    akn |  k
(1)

k n

(0)

n

(1 )

(1)

= i  (



    a kn |  k
(1)

(0)

为实)。


k n

k 1

|  n

 Re[ a nn ]  0

(1 )

(0)

 e

i

  (1  i ) |  n

(0)

    akn |  k
(1)

k n



(1)
(0)
 |  n( 0 )     a kn

|


k


k n



(0)



(三)能量的二阶修正
上式结果表明,展开式中,an n(1) |ψn (0) > 项的
存在只不过是使整个态矢量|ψn > 增加了一个相因子,这
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们可取
 = 0,即 an n(1) = 0。这样一来,


|  n | 

   a

(0)
n

|

(1)
kn

(0)
k



| 

k n

| 

 

E

k n

| 

(0)
n

E


H kn



(0)
n

 

(0)

En

k n

 Ek

( 0)

(0)
k

|



|

( 2)
n

  | 

(0)

  

E

k n

(0)
ˆ (1) |  ( 0 ) 
  k | H
n



(0)
n

 

( 0)
k

|

k 1

( 2)
n

|

 | 

(0)
n

 

k n

(0)
k

E

(0)
k

| k

(0)



(0)
ˆ  | (0) 
k | H
n

E

(0)
n

E

(0)
k



  akn |  k
( 2)

(0)



与|ψn (1) >展开式一起代
入 关于 2 的第三式



( 2)
(0)
(1)
(1)
(1)
(0)
( 2)
(0)
ˆ (0)  E (0) ]
[H
 akn |  k  [ Hˆ  E n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k 1

(0)

[ Ek

k 1

 E n ]a kn |  k
(0)

( 2)

(0)

| k

与求态矢的一阶修正一样,将|ψn (2) >
按 |ψn (0) > 展开:

k 1



(0)
n



(0)
k



(0)
k

ˆ (1) |  ( 0 ) 
|H
n

k



(0)
n



(1)
(0)
( 2)
(0)
ˆ (1)  E (1) ]
  [ H
 akn |  k   E n |  n 
n
k 1

( 0)









左乘态矢

[E

E

(0)
k

(0)
n

]a

( 2)
kn



(0)
m

|

(0)
k

k 1

k 1

<ψm (0) |



E

(1)
n







a kn   m |  k   E n   m |  n 
(1)

(0)



[E

E

(0)
n

k 1

(0)

( 2)

(0)

(0)

k 1

正交归一性
(0)
k

(1)
(0)
ˆ (1) |  ( 0 ) 
   a kn   m | H
k

]a  mk    a
( 2)
kn



(1)
kn



(0)
m

k 1

(1)
( 2)
ˆ (1) |  ( 0 )   E (1)
|H
a


E
 mn
k
n 
kn mk
n
k 1



[E

(0)
m

E

(0)
n

]a

( 2)
mn

   a kn H mk  E n a mn  E n  mn
(1)

(1)

(1)

(1)

( 2)

(1)

k 1

a



0   a

1. 当 m = n 时
E

 a
k 1

E

(1)
n



(1)
kn

H





H

(1)
mk



k n

在推导中使
用了微扰矩
阵的厄密性

(1)
nk

a

(1)
mn

E

( 2)
n



H kn

En  Ek
(0)

k 1



( 2)
n

(1)
kn

(1)
kn

H
(1)

(1)
nn

a

(1)
nn

En  Ek

(0)



a

H

(1)
nk







k n





k n

k n

( 1 )*

H kn H kn
(0)





(1)
kn

(1)

| H kn |

(1)

H kn
(0)

En

(1)

 Ek

(0)

H nk

2

En  Ek
(0)

(0)

(1)*
( 0)
ˆ ( 1)  |  ( 0 ) 
ˆ (1) |  ( 0 ) *   n( 0 ) | H
H kn   k | H
k
n

( 0)
ˆ ( 1) |  ( 0 ) 
  n | H
k

 H nk

(1)

(0)



2. 当 m ≠ n 时


(1)

[E
(1)

( 2)

E

k 1

(0)
n

E




k n

E

(1)

a kn H mk

amn  

(0)
m

(0)
m



(1)

(0)
n

]a

[E

E

(0)
m

   a kn H mk  E n a mn
(1)

(1)

(1)

(1)

k 1

(1)

H nn amn

En  Em
(0)

(0)

(1)

(1)

H kn H mk
(0)
n

( 2)
mn

][ E

(0)
n

E

(0)
k


]

(1)

H nn H mn

[ En  Em ]
(0)

(0) 2

能量的二级修正


2 E n( 2 )  2 
k n





k n

(1)

| H kn |

2

En  Ek
(0)

 |
| H kn

(0)





k n

(0)
ˆ (1) |  ( 0 ) |2
|  k | H
n

En  Ek
(0)

(0)





(0)
(0)
2
|  k | Hˆ  |  n |

En  Ek
(0)

k n

(0)

2

En  Ek
(0)

(0)

在计及二阶修正后,扰动体系能量本征值由下式给出:


(0)
(1)
2
( 2)
(0)
 
E n  E n  E n   E n  E n  H nn
k n

 |
| H kn

2

En  Ek
(0)

(0)

(四)微扰理论适用条件
总结上述,

在非简并情况下,受扰动体系的能量和态矢量分别由下式给出:
 |
| H kn



En  E



 
 H nn

(0)
n

k n

|  n  | 

E

 

k n

E


H kn



(0)
n

(0)
n

2

E

(0)
n

E

(0)
k



| k

(0)

(0)
k

 

欲使二式有意义,则要求二级数收敛。由于不知道级数的一
般项,无法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我们只能要求级数已知项中,
后项远小于前项。由此我们得到微扰理论适用条件是: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这就是本节开始时提到的关于 H’
很小的明确表示式。当这一条件被
满足时,由上式计算得到的一级修
正通常可给出相当精确的结果。


H kn
E

(0)
n

 E

(0)
k

 1

(0)

En

 Ek

(0)

微扰适用条件表明:

(1)|H’kn| = | <ψk(0) | H’ |ψn(0) >| 要小,即微扰矩阵元要小;
(2)|En(0) – Ek(0)|

要大,即能级间距要宽。

例如:在库仑场中,体系能量(能级)与量子数n2成反
比,即
En = - μ Z2 e2 /2 2 n2
( n = 1, 2, 3, ...)
由上式可见,当n大时,能级间距变小,因此微扰理论
不适用于计算高能级(n大)的修正,而只适用于计算
低能级(n小)的修正。

(五)讨论

表明扰动态矢|ψn>可以看成是未扰动态矢|ψk(0)>的线性叠加。


H kn



|

(1)在一阶近似下:

n

 | 

(0)
n

 

kn

E

(0)
n

 E

(0)
k

|

(2)展开系数 H’k n /(E n (0) - E k (0)) 表明第k个未扰动态矢|ψk(0)>
对第n个扰动态矢|ψn> 的贡献有多大。展开系数反比于扰动前状态间的
能量间隔,所以能量最接近的态|ψk(0)> 混合的也越强。因此态矢一阶
修正无须计算无限多项。

(3)由En = E n (0) + Hn n可知,扰动后体系能量是由扰动前第n态能
量E n (0)加上微扰Hamilton量 H’在未微扰态|ψn(0)>中的平均值组成。
该值可能是正或负,引起原来能级上移或下移。
(4)对满足适用条件


H kn
En  Ek
(0)

(0)

 1

En  Ek
(0)

(0)

微扰的问题,通常只求一阶微扰其
精度就足够了。如果一级能量修正
H’n n = 0 就需要求二级修正,态
矢求到一级修正即可。

(5)在推导微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小量λ,令: H’ = λH(1)只是
为了便于将扰动后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能够按λ的幂次分出各阶修正态矢
所满足的方程,仅此而已。一旦得到了各阶方程后,λ就可不用再明显写出
,把H (1) 理解为H’ 即可,因此在以后讨论中,就不再明确写出这一小量。

(0)
k



(六)实例
例1.一电荷为 e 的线性谐振子,受恒定弱电场ε作用。
电场沿 x 正向,用微扰法求体系的定态能量和波函数。

解:

(1)电谐振子Hamilton 量

将 Hamilton 量分成H0 + H’ 两
部分,在弱电场下,上式最后一
项很小,可看成微扰。

ˆ  
H



2

2

d

2  dx

2



1
2



2
2


d
ˆ

H0  
2
2  dx

 ˆ
 H    e x

1
2

2

x

2



 ex

2

x

2

(2)写出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0), ψn(0)


(0)
n

 N ne

 
E

(0)
n

 x / 2
2

2



H n ( x )
Nn 



  (n  )
1
2

(3)计算 En(1)


 2 n!
n

n  0 ,1 , 2 , 

上式积分等于 0
是因为被积函数为奇函数所致。

(1 )

En

 
 H nn
  e















( 0 )*
n

( 0 )*
n

Hˆ 

x

(0)
n

(0)
n

dx

dx  0

(4)计算能量
二级修正
 
H kn

欲计算能量二级修正,
首先应计算 H’k







( 0 )*
k

ˆ  ( 0 )dx   e
H
n




  e 
H kn

k





 e  [
1





  e [
E

( 2)
n

E

k n
e

( )

n
2



2

k n

(0)
n 1

n
2

 k , n 1 

(0)
n





( 0 )*
k

(0)
k

E

( 0)
n

2

k

( 0 )*

E

(0)
k

 n 1 

n
2

 n1 ]

n1
2

 n1dx]

n1
2

(0)

 k ,n1 ]
|  e [

n
2

 k , n 1 
(0)

[ n2  k ,n1 
n1
2

n1
2

 k . n1 ] |

2

En  Ek

k n

n
1
 (  )  2 (0)

( 0)
 E n  E n 1
e







1

x n  1 [

( 0)

代入

2

E

dx  

n1
2

(0)

 n1 ]dx

n1
2

( 0)

n
2

[


 |
| H kn



 n 1 

( 0 )* 1

 k x n dx
( 0 )*

利用线性谐振子本征函数的递推公式:


矩阵元。

n

n 1
2

 k . n1 ]


(0)
(0) 
E n  E n1 
1

(0)

对谐振子有;
En(0) - En-1(0) = ω,
En(0) - En+1(0) = - ω,

E n  ( e ) [ n2
( 2)

2

e 
2

1




n1 1
2  




k n


H kn

En  Ek
(0)


  e 


n
2


  e 


n
2

(6)讨论:


(0)

(0)
k

1





(0)

 n 1 
(0)

2



[

 k , n 1 
(0)

 n 1 
n1
2

n
2

n1
2

 k ,n1 ]

En  Ek

(0)

E n  E n 1

1

e



k n

(0)

 

1
2 




由此式可知,能级移动与 n 无关,
即与扰动前振子的状态无关。

2

  2  2
(1)
n

]  ( e )2

n 1
2

1
 

(0)

1
(0)

(0)






1



2

(0)
 n1   e

(0)

 n1 
(0)

E n  E n 1

k

3



n  1 n 1  n n 1
(0)

(0)



1.电谐振子问题亦可在粒子数表象中求解微扰矩阵元


(1)
1
En  n | Hˆ  | n    e  n | x | n   e  n |  2 [aˆ  aˆ ] | n 


 e  1 2 [ n | aˆ | n    n | aˆ | n ]
  e  1 2 [ n  n | n  1   n  1  n | n  1 ]

0

x

1





[ aˆ  aˆ ]
2

aˆ | n  n | n  1 

aˆ | n  n  1 | n  1 

计算二级修正:

  m | Hˆ  | n    e   m | x | n    e   m | 1 [ aˆ  aˆ ] | n 
H mn
 2

  e

1



  e



[  m | aˆ | n    m | aˆ | n  ]
2
1

 2

[ n  m | n  1   n  1  m | n  1  ]   e

1

 2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代入能量二级修正公式:
En 
(2)



mn

 |
| H mn
E

(0)
n

2

E



(0)
m



|  e



[ n  m , n  1  n  1 m , n  1 ] |
2
E

mn

2. 电谐振子的精确解
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可以精确
求解的,只要
我们将体系
Hamilton量作
以下整理:

1

Hˆ  






2

d

2  dx



2
2

  [ x 
1
2

2

(0)
n

2

E

2

d

2  dx
e





2

2

2 

2

2

 x  e  x
2

1
2

2

  [ x  2
2

1
2

e 
2

] 
2

 

(0)
m

e

2
2

2

2

d

2  dx



e 

2

2 

2

2
2






2

d

2

x(

e



2

) ]

2

2  dx 

e 
2

2

2 
e 
2

2

  x  
1
2

2

2

2

2 

2

2
2

其中x’ = x – [eε/μω2 ],可见,体系仍是一个
线性谐振子。它的每一个能级都比无电场时的线性谐
振子的相应能级低{e2ε2 / 2μω2 },而平衡点向右
移动了{eε/μω2} 距离。
由于势场不再具有空间反射对称性,所以波
函数没有确定的宇称。这一点可以从下式扰动后的波
函数ψn已变成ψn(0), ψn+1(0), ψn-1(0) 的叠加看出。

 n   n   n   n  e
(0)

(1)

(0)

例2. 设Hamilton量的
矩阵形式为:

n  1 n1  n n1 ]
3 [
2 
(0)

1

1

H  c
0


c
3
0

0 

0 
c  2 

(1)设c << 1,应用微扰论求H本征值到二级近似;
(2)求H 的精确本征值;
(3)在怎样条件下,上面二结果一致。

(0)

解: (1)c << 1,可取 0 级和微扰 Hamilton 量分别为:
H0

1

 0
0


H0 是 对 角 矩 阵 ,
是 Hamilton H0 在
自身表象中的形
式。所以能量的
0 级近似为:

得能量一级修正:

0 

0 
 2 

0
3
0

0

H  c
0


E
  0
 H 11

(1)
  0
 E 2  H 22

(1)

 E 3  H 33  c

0
0

由非简并微扰公式

E1(0) = 1
E2(0) = 3
E3(0) = - 2

 E n( 1 )  H nn


 |2
 (2)
| H kn
En  
(0)
(0)
E

E
k

n
n
k


能量二级修正为:
( 2)
1

E


k n

(1)
1

0

0
c 

c

E

(2)
2





kn

E

( 2)
3


k n

2
| H k 1 |
(0)
1

E

E

(0)
k

| H k 2 |



E

(0)



2
| H k 3 |

E

(0)
3

(0)
1

E

(0)
k

E

(0)



E

(0)
3

E

(0)
1

E

(0)
3

| H 32 |

2

 |2
| H 13



(0)
1

E

E 2  E1
(0)

 |2
| H 31



(0)
2

| H 12 |

2

E2  Ek
(0)

 |2
| H 21

  12 c

2

 12 c

2

2

E2  E3
(0)



(0)

 |2
| H 23
E

(0)
3

E

(0)
2

0

 E 1  1  12 c 2

2
1
E2  3  2 c

E 3  2  c


准确到二级
近似的能量
本征值为:

(2)精确解:

设 H 的本征值是 E,由久期方程可解得:

1 E

c

0

c

3 E

0

0

0

c2 E

解得:
E  2  1  c2
1


2
E2  2  1  c

E 3  2  c



0

(c  2  E ) ( E  4 E  3  c )  0

(3) 将准确解按 c (<< 1)展开:
E  2  1  c2  1  1 c2  1 c4  
1
2
8


2
1 2
1 4
E2  2  1  c  3  2 c  8 c  

E  2  c
 3

2

2

比较(1)
和(2)之解,
可知,微扰论
二级近似结果
与精确解展开
式 不 计 c4 及 以
后高阶项的结
果相同。

§2 散射态微扰理论
返回

(一)简并微扰理论
(二)实例
(三)讨论

(一)简并微扰理论
假设En(0)是简并的,那末属于 H(0)的本征值 En(0) 有 k 个归
一化本征函数:| n1 >, | n 2 >, ......, | n k >
=
满足本征方程:
[ Hˆ

共轭方程

(0)

 E n ] | n   0

  1,2 ,3 ,  , k

(0)

 n  | [ Hˆ

(0)

 En ]  0
(0)

  1,2 ,3 ,  , k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在k个本征函数中究竟应取哪一个作为微扰
波函数的 0 级近似。所以在简并情况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的问题,然后才是求能量和波函
数的各级修正。
0 级近似波函数肯定应从这k个| n 
满足上节按幂次分类得到的方程:

[ Hˆ

(0)

 E n ] |
(0)

(1 )
n

> 中挑选,而它应

(1 )
  [ Hˆ   E n ] | 

(0)
n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选取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的最好方法
是将其表示成 k 个| n  >的线性组合,因为反正 0 级近似
波函数要在| n > ( =1, 2, ..., k )中挑选。

|ψn

(0)>

ˆ
[H

已是正交归一化

(0)

E

(0)
n

] |

(1)
n

系数 c 
由 一
次幂方
程定出

k

|  n   c | n 
(0)

ˆ  E
 [ H

k

(1)
n

 1

] c | n 
 1

k

左乘
E

(1)
n

k



ˆ  | n 
c | n    c H

 1

 1

k

k

ˆ ( 0 )  E ( 0 ) ] |  (1)  E (1)
ˆ  | n 
 n | [ H
c  n | n    c  n | H
n
n
n 
k

 n  | [ Hˆ

 En

(1)

(0)

 E

(0)
n

] 0



 1

 1
k

 1

 
c     c H 
 1

(1 )
[ H    E n 



]c   0

 1

上式是以展开系数c 为未知数的齐
次线性方程组,它有不含为零解的
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 E n     H   ]c
(1)

 1

ˆ  | n 
  n | H
其中 H 

k

得: 

k

  En
H 11


H 12


H 21

(1)





  En
H 22













H k 1

H k 2



  En
H kk

(1)

0
(1)

解此久期方程
可得能量的一级修正En(1)的k个根:En(1),  = 1, 2, ..., k.
因为
En  = En(0) + E(1)n  所以,
若这k个根都不相等,那末一级微扰就可以将 k 度简并完全消除;
若En (1)有几个重根,则表明简并只是部分消除,
必须进一步考虑二级修正才有可能使能级完全分裂开来。
为了确定能量 En  所对应的0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把 E(1)n  之
值代入线性方程组从而解得一组c ( = 1,2,...,k.)系数,
将该组系数代回展开式就能够得到相应的 0 级近似波函数。
为了能表示出 c 是对应与第  个能量一级修正 En (1) 的一组系
数,我们在其上加上角标  而改写成 c  。这样一来,线性方
程组就改写成:
k



  E n    ]c    0
[ H 
(1 )

  1,2 ,  , k

 1
k

则对应

(1 )

E n

修正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改写为:

|  n  
(0)



 1

c  | n  

(二)实例
例1. 氢原子一级 Stark 效应

(1)Stark 效应
氢原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现象称为 Stark 效应。
我们知道电子在氢原子中受到球对称库仑场作用,造成
第n 个能级有 n2 度简并。但是当加入外电场后,由于势
场对称性受到破坏,能级发生分裂,简并部分被消除。
Stark 效应可以用简并情况下的微扰理论予以解释。

(2)外电场下氢原子 Hamilton 量
ˆ  H
ˆ
H

0

ˆ 
 H

2
2


e
2
ˆ
 
H0  
2

r

 
 ˆ

H

e

 r  e  z  e  r cos 


取外电场沿 z 正向。通常外电场强度比原子内部电场强度小得多
,例如,
强电场 ≈ 107 伏/米, 而
原子内部电场 ≈ 1011 伏/米,二者相差 4个量级。
所以我们可以把外电场的影响作为微扰处理。

(3) H0 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e 4
n  1,2,3, 
 En  
2
2
2 n



 nlm ( r )  Rnl ( r )Ylm ( ,  )

下面我们只讨论 n = 2 的情况,这时简并度 n2 = 4。
2
2
e 4
e

En  
 
a0 
2
8
8a0
e 2
属于该能级的4个简并态是:
1   200  R20Y00 
 2   210  R21Y10 

1
4

2

 3   211  R21Y11  

2

(2 

( a1 )

3/ 2

( ar )e

0

1
8

 4   211  R21Y11  
其中

3/ 2

0

1
4

( a1 )



8

3/ 2

0



( a1 )

 | 2 

)e

0

( ar )e

( ar )e
0

cos 

 r / 2 a0

0

3/ 2

 r / 2 a0

 r / 2 a0

0

( a1 )
1

r
a0

sine

 r / 2 a0

i

sine

  1,2,3,4.

 i

(4)求 H’ 在各态中的矩阵元
由简并微扰理论知,求解久期方程,须先计算出微扰
Hamilton 量 H’ 在以上各态的矩阵元。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1 | H
H 12
2
20
21
00
10
ˆ  |   e  R | r | R  Y | cos  | Y 
   2 | H
H 21
1
21
20
10
00
    

我们碰到角积分 需要利用如下公式:
cos 

Ylm 

2

2

( l 1)  m

( 2 l  1 )( 2 l  3 )

Yl 1,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Yl 1,m

于是:
2

( l 1)  m

 Yl m | cos | Ylm 

2

( 2 l  1 )( 2 l  3 )



2

( l 1)  m

 Yl m | Yl 1,m  

2

( 2 l  1 )( 2 l  3 )

 l l 1 mm 

2

2

l m
( 2 l 1 )( 2 l  1)

2

2

l m
( 2 l 1 )( 2 l  1 )

 Yl m | Yl 1,m 

 l l 1 mm

欲使上式不为 0,由球谐函数正交归一性

仅当Δ = ±1,
Δm = 0 时,
H’ 的矩阵元才
不为 0。因此
矩阵元中只有
H’12, H’21
不等于0。

要求量子数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l   l  1

l   l  1
m  m


因为

 l  l   l  1

 m  m   m  0

 Y10 | cos | Y00 

  H 21
 
H12






e
3



e
24

(

(

 R20 | r | R21 

3

( 21a )

3/ 2

(2 

0

0

e
24
e
24



e

1
a0

1
a0

)

4





(2 

0

) [
4



2e

 r / a0

0

5

( a1 ) [a0 4! ( 2  5)]
4

0

所以

1
3

 r / 2 a0

r
a0

)e

r
a0

)e

1
(
)
2
a
3

3/ 2

0

 r / a0

r dr  
4

1

r



0

( ar )e
0

4

r dr
r
a0

e

 r / a0

 3ea0

4

r dr ]

 r / 2 a0

2

r dr

(5)能量一级修正

 E2

(1)

 3ea0

将 H’ 的矩阵元
代入久期方程:
解得 4 个根:
(1)
 E 21

(1)
 E 22

(1)
 E 23

(1)
 E 24

 3e a 0
 3e a 0
 0
 0

分别将 E2(1) 的 4 个值
代入方程组:
k

  E n   )c   0
( H 
(1)

 1

  1,2,  k

 E2

(1)

0

0

0

0

0

0

E

0

0

0

(1)
2

0

0
 E2

(1)

由此可见,在外场作用下,原来 4 度简并的能
级 E2(0) 在一级修正下,被分裂成 3 条能级,
简并部分消除。当跃迁发生时,原来的一条谱
线就变成了 3 条谱线。其频率一条与原来相同,
另外两条中一条稍高于一条稍低于原来频率。

(6)求 0 级近似波函数



 3ea0

得 四 元一次线性方程组

(1)
0 
00
  E 2 c1  3ea0 c 2 


(1)

0 
00
  3ea0 c1  E 2 c2 

(1)

0 
0  E 2 c3  0  0

(1)

0 
0 
0  E 2 c4  0


E2(1) = E21 (1)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 c1 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2(0)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2(1) = - 3eεa0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 c1  c 2


c 3  c4  0

所以相应于能级 E(0)2 - 3eεa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 1( 0 ) 

[1   2 ] 
2

1

E2(1) = E23(1) = E24(1) = 0 ,
代入上面方程,得:

1
2

[ 200   210 ]


c1  c2  0


c3 和c4 为不同时等于0的常数

因此相应与 E2(0) 的 0 级近似波函数可以按如下方式构成:

 3( 0 ) ( 4( 0 ) )  c3 3  c44  c3 211  c4 211

我 们不妨仍取
原来的0级波
函数,即令:



c 3  1


c4  0

or


c 3  0


c4  1

(0)

 3   211
 (0)

 4   211

(7)讨论

上述结果表明,若氢原子处于 0 级近似态
ψ1(0), ψ2(0), ψ3(0), ψ4(0),
那末,氢原子就好象具有了大小为 3ea0 的永久电偶极矩一
般。对于处在ψ1(0), ψ2(0)态的氢原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
电场方向平行和反平行;而对于处在ψ3(0), ψ4(0)态的氢原
子,其电矩取向分别与电场方向垂直。

例2.有一粒子,其 Hamilton 量的矩阵形式为:H = H0 + H’,
其中
2 0 0


H0  0 2 0
0 0 2



0


H 0



0 

0 0
0 0 

  1

求能级的一级近似和波函数的0级近似。
解:

H0 的本征值问题是三重简并的,这是一个简并微扰问题。
(1)求本征能量
E

(1 )



0

0

E



0

由久期方程|H’ - E(1) I| = 0 得:

(1 )

0

0
E

(1)

解得:E(1) = 0, ±α.

记为:

E1(1) =-α
E2(1) = 0
E3(1) = +α

E(1)[(E(1))2 - α2 ] = 0

故能
级一
级近
似:

 E 1  E 0  E 1( 1 )  2  

(1 )
E

E

E
 2
 2
0
2

(1 )
E

E

E
 2
0
3
 3

简并完全消除

将E1(1) = –α代入方程,得:

(2) 求解 0 级近似波函数


0



0


0

   c1 

0
 

  ( c1  c 3 ) 


c 2

0
  (c  c ) 
1
3 


 
 c2   0
c 
 3

由归一化条件:

c1   c 3

c2  0



 c1 


c1 * 0  c1 *  0   2 | c1 |2  1
c 
 1

取实解:

c1 

 1( 0 )

1
2

 1 

1 

 0 
2

  1

将E2(1) = 0 代入方程,得:

0

0



0
0
0

   c1 

0
0


 
 c2   0
c 
 3

 c 3 


 0 0
 c 
1 


c1  c3  0



由归一化条件:

0
 
0 c2 * 0  c2  | c2 |2  1
0
 

取实解:

c2  1

2

(0)

如法炮制得:

 0
 
  1
 0
 

 3( 0 ) 

 1
1  
 0
2 
 1

(三)讨论
(1)新 0 级波函数的正交归一性
k



1.正交性

(1)
[ H    E n    ] c   0

(1)

 1

取复共厄

k



[( H   )  E n    ] c   0
*

(1)

*

 1

由于 Hˆ 的厄密性,有
 ) *  n  | Hˆ  | n   *  n  | Hˆ   | n   n  | Hˆ  | n   H  
( H 
k

k



[ H   E



   ] c   0

(1)
n

*

改记求和指标,

k



  ,  
k

 
 1

 1

 1

k

 E
[ H 

  ] c  c   

(1)
n

(1)

*

( 2)

 1

 1

k

[ H    E n    ] c    0

*

 1

k

(1)  c    ( 2)  c 
*

 1

k



 1

  E n    ] c  c   0
[ H 
(1)

*

k

k

 
 1

 1

k

k

[ H    E

   ] c   c   
*

 1

k



(1)
*
[ H    E n    ] c  c    0

 1
k

 

 1

k

(1)
n

[E

(1)
n

E

(1)
n

[E

]    c   c   0
*

E

(1)
n

(1)
n

] c  c   0
*

 1

 1
k

对于

E n  E n
(1)

(1)



的根

c  c   0
*

( 3)

 1

对应于En = En(0) + En(1) 和 En = En(0) + En(1)的 0 级近似本
征函数分别为:
k
k
(0)
(0)
由(3)式
|  n   c  | n 
|  n   c  | n 
 1

k



( 0)
n

|

( 0)
n




 1

k



 1

 1

k

c  * c  n | n   
 1

k



c  * c 

 1

k

  c  * c   0

 1
由于新
0 级近
上式表明,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满足正交条件。
似波函
数应满
2.归一性
对于同一能量,即角标  = ,则上式变为:
足归一
化条件,   ( 0) |  ( 0) 
n
n
k

  c  * c   1
 1

( 4)

Eq.(3) 和 Eq.(4)
合记之为:

k



 1

c  * c     

(5)

(2)在新 0 级近似波函数|ψn(0)>为基矢的 k 维
子空间中,H’从 而 H的矩阵形式是对角化的。
证:



(0)
n
k



k



 1



k

k

 1

 1

 

k

 

 1



(0)
| Hˆ  |  n  

c  * c    n  | Hˆ  | n  
k

c   * c   H  





c   *  c   H  

 E

(1 )
n

 1

 1

k

 1

k

c  * 

 1

k

E

(1 )
n

   c 



c  * c 

 E

 1

(1)
n





上式最后一步利用了Eq.(5)关系式。所以 H’在新0级近似
波函数为基矢的表象中是对角化的。
[证毕]
因为 H0 在自身表象中是对角化的,所以在新0级
近 似 波 函 数 为 基 矢 的 表 象 中 也 是 对 角 化 的 。 E n( 1 )   n( 0 ) | Hˆ  |  n( 0 ) 
当  =  时,上式给出如下关系式:
也就是说,能量一级修正是 H’在新 0 级波函数中的平均值。
这一结论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求解简并微扰问题,从本质上讲
就是寻找一么正变换矩阵 S,使 H’从而 H 对角化。求解久期
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就是寻找这一么正变换矩阵的方法。

例如:前面讲到的例 2
2

H0   0
0


0
2
0

0

0
2 

0

H   0





0


0
0 

0
0

  1

应用简并微扰论解得的新 0 级近似波函数是:
1

(0)

 1 

1 

 0 
2


1



2

(0)

 0
 
  1
 0
 

3

(0)

 1
1  

 0
2 
 1

这 是 新 0 级 近 似 波 函 数 在 原 简 并 波 函 数 φi
1,2,3. 为基矢所张开的子空间中的矩阵表示,即
3



(0)




i 1

i =

3

c i  i

我们求解



( H li  E  li )ci  0
(1)

l  1,2,3

i 1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么正变换 S,使原来的 H = H0 + H’ 在以
φi 为基矢的表象中的表示变到 ψ(0) 为基矢的表象中,从而
使H 对角化。

根据表象理论,若ψ(0)在以φi为基矢的表象中的形式由下式给出,

 1( 0 )

 1 

1 

0


2

  1

 2( 0 )

 0
 
  1
 0
 

 3( 0 )

 1
1  

 0
2 
 1

则由φ表象到ψ(0)表象的么正变换矩阵为:
 1
 2
S  0

 1
2


0
1
0



0 

1 
2 
1
2

其逆矩阵

S

1

 1
2
~* 

 S  S  0
 1

 2

0





0 

1 
2 

0

0

0
 

1
0

1
2

H’从φ表象变到ψ(0)表象由下式给出:
 1
 2
1
H S  S H S   0
 1

 2

0
1
0



1
2

0
1
2








0

0



0
0
0

 

0
0


1

2

 0

 1
2


0
1
0

  
 
0  0
 
1 
 0
2 
1
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