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Kalupahana 霍韬晦 陈铫鸿 原著 合译 我们已看到佛陀对天启或圣言的知识来源的 批判,可是他的批判却并非全是破坏性的。 事实上,他的批判主要是针对那些执着上述 方法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来源的讲法。于此我 们可发现佛陀亦认可圣言为求取知识的初步, 盖别人的证见或报导可以再加以自己的经验 印证。圣言本身固然可以是真是假,但如理 作意则包括了经验和推理。所以佛陀认许经 验、感官,及神通,及以经验为基础的推理 四者为知识的来源。 原始佛教并未否定感官知觉的可靠性。 事实上,知觉与料(phassa,触)是我们 了解世界知识的基本来源。但同时, 佛陀却又强调这些感官知觉有误导的 倾向。这不是感官知觉本身出错,而 是由于人的习惯训练,使他对所见、 所听、所感等等作出不同的解释而已。 《中部经典》曾经描述感官知觉的活动过 程,同时指出感官知觉如何使人误解: 因眼根与色境,噢,诸贤者,而生眼识, 三者之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彼有所 受,即有所想;彼有所想,即有所思;彼 有所思,即有所取;彼有所取,即生分别 (概念)。这将使他在过去、未来、现在三 世中被眼根所取的色境所扰。 这一公式始于一无人称的观点,而且基于普遍 的因果律(paticcasamuppada,即缘起法),其 文句常如此陈述:「此生则彼生,此灭故彼灭; 此有则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无人称的陈述, 发展到「受」(vedana)之后,其描写的方式和 文法结构均有改变。即改取有人称的带动联想 式的进路,所以采用第三人称来结构:「彼有 所受,即有所想」等等。在这里,可发现自我 意识的介入,继而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终而 形成各种干扰。 据注释者说,这种干扰有三种:贪、瞋、痴。 在这摄取外境过程的最终阶段,或可说是极 有趣:「显然,这已不是单纯的结合过程, 亦非故意导向的活动,而是无可改变的力量 施向一连串的客观事物的序列。在知觉的最 后阶后,他本来是主动者,已转为无能为力 的被动者。」正如上文所述,主观态度如爱 恶,干扰感官知觉,是会使知觉变形的。 禅定的过程,与神通的成就,在某一意义下 是对此类主观偏见的消除。可是,正如我们 已知道的,即使锻炼成神通觉,并以此检证 事物的实相,据佛陀说,这些在佛教之前的 思想家,仍被他们的主观偏见干扰其对事物 的了解。所以,即使有人练就神通感觉如宿 命通之类,仍会相信一形上学的实体,如真 我、或宇宙的创造者、万能的神。 因此,各种神通经验,是不应成为形上信仰 的基础。统计在原始佛教时被认可的神通, 约有如下几种: •神足通(iddhividha) ---它不是一种知识而是 一种力量。它包括各种在禅定时由意志力量 而展现的神变。 •天耳通(dibbasota) ---远距离的听觉能力, 能超过平常听觉所能至的音域。如此对听觉 的领域和深度的增长、使人能直接感应某类 相关的现象;在普通情形下,这些现象只能 间接推论出来。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D.J.Kalupahana 霍韬晦 陈铫鸿 原著 合译 我们已看到佛陀对天启或圣言的知识来源的 批判,可是他的批判却并非全是破坏性的。 事实上,他的批判主要是针对那些执着上述 方法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来源的讲法。于此我 们可发现佛陀亦认可圣言为求取知识的初步, 盖别人的证见或报导可以再加以自己的经验 印证。圣言本身固然可以是真是假,但如理 作意则包括了经验和推理。所以佛陀认许经 验、感官,及神通,及以经验为基础的推理 四者为知识的来源。 原始佛教并未否定感官知觉的可靠性。 事实上,知觉与料(phassa,触)是我们 了解世界知识的基本来源。但同时, 佛陀却又强调这些感官知觉有误导的 倾向。这不是感官知觉本身出错,而 是由于人的习惯训练,使他对所见、 所听、所感等等作出不同的解释而已。 《中部经典》曾经描述感官知觉的活动过 程,同时指出感官知觉如何使人误解: 因眼根与色境,噢,诸贤者,而生眼识, 三者之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彼有所 受,即有所想;彼有所想,即有所思;彼 有所思,即有所取;彼有所取,即生分别 (概念)。这将使他在过去、未来、现在三 世中被眼根所取的色境所扰。 这一公式始于一无人称的观点,而且基于普遍 的因果律(paticcasamuppada,即缘起法),其 文句常如此陈述:「此生则彼生,此灭故彼灭; 此有则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无人称的陈述, 发展到「受」(vedana)之后,其描写的方式和 文法结构均有改变。即改取有人称的带动联想 式的进路,所以采用第三人称来结构:「彼有 所受,即有所想」等等。在这里,可发现自我 意识的介入,继而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终而 形成各种干扰。 据注释者说,这种干扰有三种:贪、瞋、痴。 在这摄取外境过程的最终阶段,或可说是极 有趣:「显然,这已不是单纯的结合过程, 亦非故意导向的活动,而是无可改变的力量 施向一连串的客观事物的序列。在知觉的最 后阶后,他本来是主动者,已转为无能为力 的被动者。」正如上文所述,主观态度如爱 恶,干扰感官知觉,是会使知觉变形的。 禅定的过程,与神通的成就,在某一意义下 是对此类主观偏见的消除。可是,正如我们 已知道的,即使锻炼成神通觉,并以此检证 事物的实相,据佛陀说,这些在佛教之前的 思想家,仍被他们的主观偏见干扰其对事物 的了解。所以,即使有人练就神通感觉如宿 命通之类,仍会相信一形上学的实体,如真 我、或宇宙的创造者、万能的神。 因此,各种神通经验,是不应成为形上信仰 的基础。统计在原始佛教时被认可的神通, 约有如下几种: •神足通(iddhividha) ---它不是一种知识而是 一种力量。它包括各种在禅定时由意志力量 而展现的神变。 •天耳通(dibbasota) ---远距离的听觉能力, 能超过平常听觉所能至的音域。如此对听觉 的领域和深度的增长、使人能直接感应某类 相关的现象;在普通情形下,这些现象只能 间接推论出来。

D.J.Kalupahana
霍韬晦 陈铫鸿
原著
合译
我们已看到佛陀对天启或圣言的知识来源的
批判,可是他的批判却并非全是破坏性的。
事实上,他的批判主要是针对那些执着上述
方法是唯一有效的知识来源的讲法。于此我
们可发现佛陀亦认可圣言为求取知识的初步,
盖别人的证见或报导可以再加以自己的经验
印证。圣言本身固然可以是真是假,但如理
作意则包括了经验和推理。所以佛陀认许经
验、感官,及神通,及以经验为基础的推理
四者为知识的来源。
原始佛教并未否定感官知觉的可靠性。
事实上,知觉与料(phassa,触)是我们
了解世界知识的基本来源。但同时,
佛陀却又强调这些感官知觉有误导的
倾向。这不是感官知觉本身出错,而
是由于人的习惯训练,使他对所见、
所听、所感等等作出不同的解释而已。
《中部经典》曾经描述感官知觉的活动过
程,同时指出感官知觉如何使人误解:
因眼根与色境,噢,诸贤者,而生眼识,
三者之和合而生触,由触而生受。彼有所
受,即有所想;彼有所想,即有所思;彼
有所思,即有所取;彼有所取,即生分别
(概念)。这将使他在过去、未来、现在三
世中被眼根所取的色境所扰。
这一公式始于一无人称的观点,而且基于普遍
的因果律(paticcasamuppada,即缘起法),其
文句常如此陈述:「此生则彼生,此灭故彼灭;
此有则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无人称的陈述,
发展到「受」(vedana)之后,其描写的方式和
文法结构均有改变。即改取有人称的带动联想
式的进路,所以采用第三人称来结构:「彼有
所受,即有所想」等等。在这里,可发现自我
意识的介入,继而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终而
形成各种干扰。
据注释者说,这种干扰有三种:贪、瞋、痴。
在这摄取外境过程的最终阶段,或可说是极
有趣:「显然,这已不是单纯的结合过程,
亦非故意导向的活动,而是无可改变的力量
施向一连串的客观事物的序列。在知觉的最
后阶后,他本来是主动者,已转为无能为力
的被动者。」正如上文所述,主观态度如爱
恶,干扰感官知觉,是会使知觉变形的。
禅定的过程,与神通的成就,在某一意义下
是对此类主观偏见的消除。可是,正如我们
已知道的,即使锻炼成神通觉,并以此检证
事物的实相,据佛陀说,这些在佛教之前的
思想家,仍被他们的主观偏见干扰其对事物
的了解。所以,即使有人练就神通感觉如宿
命通之类,仍会相信一形上学的实体,如真
我、或宇宙的创造者、万能的神。
因此,各种神通经验,是不应成为形上信仰
的基础。统计在原始佛教时被认可的神通,
约有如下几种:
•神足通(iddhividha) ---它不是一种知识而是
一种力量。它包括各种在禅定时由意志力量
而展现的神变。
•天耳通(dibbasota) ---远距离的听觉能力,
能超过平常听觉所能至的音域。如此对听觉
的领域和深度的增长、使人能直接感应某类
相关的现象;在普通情形下,这些现象只能
间接推论出来。
•他心通(cetopariyanana) ---能了解别人
内心的情形与活动。
•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nana) ---这
是一种感觉自己过往历史的能力。它
依靠记忆而成,对已往经历的事,在
极深的禅定中,能记忆起来,正如其
他力量的训练一样。
•天眼通(dibbacakkhu或cut upapatanana) ---对
被业力驱使、在轮回下流转的众生的生死有
所知,它与宿命通一起运用,使人能看到再
生的现象。
•漏尽通(asavakkhayanana) ---消灭各种丑恶
本能的智慧,加上以上的最后四项神通,就
能使人深入了解四谛。
在此可发现,神通与普通知觉有着某种程度的相
应。各神通主体亦有它们对应的客体,而且与感
官知觉有关。此关系如图解如下:
肉眼---形色
眼
天眼---人之生死
人耳---声音
耳
天耳---能听到非常人所能听到的声音
鼻 -----------------------气味(香臭)
舌 ------------------------味道
身 ------------------------可触摸的物体
散心 --------观念
意
定中意识
宿命通 ---自己之前生
他心通 ---别人的思想活动
漏尽通 ---染污性的缘起序列的消除
如图所示,神通各有它们相应的客体,这些客体是不会
被普通知觉感应的。这两种感知的分别似乎在不同程度
的深入。直接知觉、感官、与神通均可以使人对现象产
生知识;再以这种直觉知识为基石,佛陀归纳出下列有
关宇宙(诸法)的推论:
(一)缘生(paticcasamuppada),
(二)无常(aniccata),
(三)苦(dukkhata)与
(四)无我(anattata)。此等推理即被称为比知(anvaye nana)。
因此,在对当时流行的知识理论加以批评后,
佛陀似已接受某一形式的经验论(以普通知觉
经验和神通经验作基础),这种理论在一非常
简短但极为重要的《一切经》(Sabba-sutta)中
明确说出。当时,一位与佛陀同时期的哲人,
名为阇奴桑尼Janussoni的,问及佛陀有关
「一切」的问题。这是一形上学问题,即宇
宙中的「一切」如何构成。佛陀立即回答他:
「一切的意思是眼、色;耳、声;鼻、香;
舌、味;身、触;意、法(觀念)。」
简而言之,「一切」即包括六种感官和
与之相应的对象,如上图中所表。佛陀
又指出,别人可能不同意他的说法,而
设立其他不同事物去组成「一切」。但
此等思考,徒然引出烦恼与忧虑,因为
这些东西是在经验世界之外。这篇简短
的经文就是如此美妙地把原始佛教的全
部知识论的观点总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