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 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公元前475—前221年) 主讲:裘士京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第一节 战国时代概述  一、战国和战国时代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三、七雄并立的形势与战国历史分期  四、关于战国社会性质介绍  五、学习战国史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一 战国和战国时代  1、“战国”最初指“七雄”(即相互混战的七个国家),后转变为特定 的时代——东周的后半段。  2、战国的起讫年代 战国开始年代: 司马迁《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战国开端,(郭沫若 《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采用之),本教材采用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为开端) ,(范文澜 《中国通史》采用之)天子承认三家分晋为标志。 学术界还有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实际分晋和前481年田氏代齐为开端的。 战国史权威杨宽先生《战国史》以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为开端。 战国结束年代: 古往今来的学者大都认为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为 标志。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 (二)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室更加衰败,七国争雄。  (三)私学大兴,士阶层壮大,思想文 化急剧变化,出现百家争鸣局 面。  (四)兼并战争空前惨烈,国家统一进 程加快。  (五)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的重要时期。 特点之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战国经济发展体现: 铁制工具的普及、鼓 风和金属范的出现; 大型水利灌溉项目的建 设; 农业技术的进步;  经济发展体现:  反映到制度和思想意 识形态上 ,体现为重 农抑末和农家出现;  商业的兴盛,大都市 和大商贾出现;  金属铸币的流行等方 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五章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 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公元前475—前221年) 主讲:裘士京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第一节 战国时代概述  一、战国和战国时代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三、七雄并立的形势与战国历史分期  四、关于战国社会性质介绍  五、学习战国史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一 战国和战国时代  1、“战国”最初指“七雄”(即相互混战的七个国家),后转变为特定 的时代——东周的后半段。  2、战国的起讫年代 战国开始年代: 司马迁《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战国开端,(郭沫若 《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采用之),本教材采用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为开端) ,(范文澜 《中国通史》采用之)天子承认三家分晋为标志。 学术界还有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实际分晋和前481年田氏代齐为开端的。 战国史权威杨宽先生《战国史》以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为开端。 战国结束年代: 古往今来的学者大都认为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为 标志。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 (二)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室更加衰败,七国争雄。  (三)私学大兴,士阶层壮大,思想文 化急剧变化,出现百家争鸣局 面。  (四)兼并战争空前惨烈,国家统一进 程加快。  (五)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的重要时期。 特点之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战国经济发展体现: 铁制工具的普及、鼓 风和金属范的出现; 大型水利灌溉项目的建 设; 农业技术的进步;  经济发展体现:  反映到制度和思想意 识形态上 ,体现为重 农抑末和农家出现;  商业的兴盛,大都市 和大商贾出现;  金属铸币的流行等方 面.

第五章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
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公元前475—前221年)
主讲:裘士京教授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第一节
战国时代概述

一、战国和战国时代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三、七雄并立的形势与战国历史分期

四、关于战国社会性质介绍

五、学习战国史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一
战国和战国时代

1、“战国”最初指“七雄”(即相互混战的七个国家),后转变为特定
的时代——东周的后半段。

2、战国的起讫年代
战国开始年代:
司马迁《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战国开端,(郭沫若
《中国史稿》、翦伯赞《中国史纲要》采用之),本教材采用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为开端) ,(范文澜
《中国通史》采用之)天子承认三家分晋为标志。
学术界还有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实际分晋和前481年田氏代齐为开端的。
战国史权威杨宽先生《战国史》以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为开端。
战国结束年代:
古往今来的学者大都认为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为
标志。

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

(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
(二)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王室更加衰败,七国争雄。

(三)私学大兴,士阶层壮大,思想文
化急剧变化,出现百家争鸣局
面。

(四)兼并战争空前惨烈,国家统一进
程加快。

(五)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
的重要时期。
特点之一: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
战国经济发展体现:
铁制工具的普及、鼓
风和金属范的出现;
大型水利灌溉项目的建
设;
农业技术的进步;
 经济发展体现:

反映到制度和思想意
识形态上 ,体现为重
农抑末和农家出现;

商业的兴盛,大都市
和大商贾出现;

金属铸币的流行等方
面
特点之二: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
周王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五
霸往往打着“尊王攘夷”的旗
号,战国时期已经变化。

各国都先后推行旨在富国强兵
的变法,向封建制度转变。

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变革的实质是旧制度的灭亡,
新制度的出现。
特点之三:中国的轴心时代——百家争鸣
孔
子

私学大兴,士阶层壮
大;

思想活跃,相对自由,
文化学术急剧变化发
展;


孟子
荀子
涌现一批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
子
庄
子
墨
子
韩
非
子
特点之四:战争空前惨烈

兵种多样,兵源扩大;

武器装备精良;

兵家层出、文武分职,
注重战略战术;

建筑大型防御工程,如
长城;

战争旷日持久,空前惨
烈。
特点之五: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的重要
时 期

春秋战国是多民族的融
合时期;

民族融合的形式与手段;

多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
初步形成的意义。
三 七雄并立的形势与战国历史分期

前期八强并立
(包括越国)

后期才是七雄并
立。

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齐、西秦、南
楚、北燕,中间
是三晋。三晋中
赵在北、魏居中、
韩偏南。

就地盘而言,后
期楚为大,秦、
燕次之,韩最小。
战国历史分期: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四个阶段)
前期变法改革:
魏国强大 ——齐
秦对峙
(约纵连横)
后期兼并战争:
秦赵大战——统一
六国
(远交近攻)
四、关于战国社会性质介绍
大致分为两大派五种观点:

一派是战国封建论 ,可分为两种主要观点
1、西周封建说;
2、初期封建社会说

一派是战国奴隶制论,分成三种观点:
1、战国是奴隶社会末期
2、战国是由不发达的奴隶制开始进入发达
的奴隶制社会
3、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
五、学习战国史的文献与考古资料

文献资料:
《国语》、《史记》、《古本竹书纪年》、《孟子》、
《荀子》、《商君书》、《水经注》、《庄子》……

当代学者著作:
杨宽《战国史》、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

考古资料:
《文物》、《考古》、《考古学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