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投影片1

编译:全志钢
当物理渐渐突破现实……
19世纪以来,一些特立独行的物理学家一直在捍卫
这样一个观点:信息才是理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让我们对这场渐渐激烈的争论作一番回顾吧。
“It from bit”。埃里克.韦尔兰德所作的把引力变成
一种全息屏幕的研究似乎印证了美国物理学家约翰
.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的这句
名言:“一切源自信息”。 埃里克.韦尔兰德建议
不要把引力看成一种具有物质起源的基本力,而应
该认为它是从我们宇宙边界上沸腾着的信息旋涡中
浮现出来的。
这一视角令人兴奋:就像显现在计算机屏
幕上的虚拟世界一样,世界的每一个元素
—粒子、场、力、时空—都应该是从由
“0”和“1”构成的处理程序中浮现出来的
。我们以为真实的一切,包括我们周遭的
世界、转来转去的星球以及向下坠落的苹
果,可能都只是一个幻觉、一个由混沌一
团的信息流造成的幻象。
狂热的物理学家
可以想象这样的提法会在基础物理理论专家们中间激
起怎样的旋涡。因为,尽管大家在直觉上都能理解信
息是什么,可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人能够对它作出清
晰的定义。信息是由什么构成的?释放信息的是谁?
传播信息的是谁?接收信息的又是谁?人们甚至还在
这些基本问题争论不休!在一些人看来,尽管信息的
定义并不清晰,但它仍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应
该尽快将其纳入诸如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理
论之中。而在其他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看来,这一概
念之所以模糊,正是因为它只存在于前面提到的那些
人的(有问题的)脑海当中,因此必须不惜代价将它
从标榜探讨真实世界的物理学中剔除出去。
但在这场争论背后,存在着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
150年来,一股“信息论”的潮流一直在物理学
的各个领域里蔓延。一个如此模糊不清的概念怎
样侵入了这样的硬科学领域?这是长期的斗争、
争论和智慧碰撞的结果。
自从19世纪末这个概念初具雏形之时,就激起了
物理学家的热情。当然当时的人们用的并不是“
信息”这个词,但表达的就是这个概念。彼时人
们用的词是“概率”,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是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59年,正当物理学畅游在牛顿主义的海洋中之际
,即“一切物理现象都应该用一种确定的物理学原
因来解释”这位苏格兰科学家就已经开始以概率论
为基础对热力学进行重新阐述。在他和奥地利人玻
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他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
了对热力学的重新建构)看来,气体的温度与其构
成粒子的运动概率密切相关。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科
技史及科技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阿努克.巴伯鲁斯
(Anouk Barberousse)强调说:“这曾经掀起轩然大
波,因为对于当时绝大多数的学者来说,概率完全
是一种主观的概念,反映的是物理学家在自然面前
的无知。”因为在经典物理学中,某个现象的概率表
达的不是其真实存在,而是物理学家依据自己所拥
有的信息判断的其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如果一位天文学家宣称未来一百年间某颗
大陨石碰撞地球的机率为 1%,这是因为他掌握的
信息不足以帮助他作出确定的判断,这种概率是
与他的无知相关的。那颗陨石要么百分之百会撞
上我们,要么就不会撞上我们— “它有1%的可能
会撞上我们”这种答案并不是真实世界的选项。
然而,在麦克斯韦和玻尔兹曼同时代的人看来,
他们对于热力学方程的诠释所表达的似乎恰恰相
反:气体的温度这样一种非常真切的属性可能就
是与物理学家的无知状态密切相关的……
不堪攻击
这太过分了!在许多物理学家看来,这种观点不啻
对他们追求客观性的努力的亵渎,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他们愤起攻击。但麦克斯韦和玻尔兹曼坚持
己见。麦克斯韦大胆地争辩道:“能量耗散的观点
与我们的认识拓展相关联。”而玻尔兹曼则因为不
堪攻击而在1906年自杀,但他对概率的执着化作格
言铭刻在了墓碑之上。
而到了 20世纪初,随着原子的存在得到证明,这种
对热力学的统计学阐释终于得到了接受,务实的物理
学家承认概率是能够对几十亿个同时运动的粒子作出
解释的唯一方式。但阿努克.巴伯鲁斯强调说:“有
关概率的性质究竟属于主观性与否的争论并未停歇,
现在这场争论又围绕着信息展开了。”曾任职于法国
原子能委员会(CEA)的物理学家吉勒.科昂 - 塔
努吉 (Gilles Cohen – Tannoudji)解释说:“从20世
纪30年代开始,里奥.席勒(Leo Szilard)以及后来
的莱昂.布里尤安(Leon Brillouin)等物理学家把概
率和信息这两个概念在一个方程式里联系起来,他们
根据某个物理系统的微观构成成分的状态概率来对该
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加以确定。”这样一来,这两个概
念便产生了联系,而信息也就被卷入了这场论战……
“无法理解的”理论
上世纪30年代,随着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 - 量子
物理学粉墨登场,这场争论重又激烈起来。这门
用概率的语言进行表述的理论“是无法理解的”
,法国尼斯大学的名誉教授、量子学家米歇尔.
勒贝拉克(Michel Le Bellac)承认道,“尽管我们
非常擅长应用这一理论,而且它从来没有被挑出
过毛病”。这一理论讲的是什么?它讲的第一点
就是粒子的状态从本质上来说是不确定的:它表
现出多种状态的形式,而每一种状态都是由一个
(位置、速度、能量等)概率决定的。这个令人
生厌的词又出现了……于是争论又开始了!
争论的一方以爱因斯坦代表,在“无知”这一论点上
纠缠不休。他们认为这项理论之所以高谈阔论概率,
就是因为它所提供的关于现实的信息是不完善的。
“我坚信,”爱因斯坦写道,“量子理论的统计学
特征完全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造成的,即它所依据
的是对于物理系统的一种不完全的描述。”在持有
这种现实主义立场的人看来,我们不能停留在由我
们的无知所造成的这种模糊的描述上,而必须努力
对其加以完善。而以玻尔(Niels Bohr)为代表的另
一方的立场则较为奇特,但这种立场最终占据上风。
玻尔写道:“并没有什么量子世畀,有的只是一种
抽象的量子描述。那种认为物理学的任务是了解自
然的观点是错误的。
物理学要关注的,只是我们对于自然能说些什么。”
物理学所描述的,到底是世界本身还是我们对世界的
所知?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爱因斯坦的支持者和
玻尔的支持者就此公开对立…乃至彼此生厌---- “我不
喜欢‘量子力学’,我很失望,我永远不会理会它。”
量子力学理论的创立者之一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语带嘲讽地说道。这场争论是如此地令
人疲惫且没有成果,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前夕被人埋
葬。“别争吵了,去计算吧!”美国人理查德德.费
曼(Richard Feynman)说。他是惠勒的学生,后来成
为最具影响力的一位物理学家。
可叹!信息这一概念---以及与它如影随形的争论---在
20世纪70年代初在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里再次出现。
为了证明黑洞视界的大小与其吞噬的物质所包含的信
息成正比,斯蒂芬.霍金与雅各布布.伯肯斯坦
(Jacob Bekenstein,也是惠勒的学生)又把这种信息
论病毒掳带到了宇宙科学之中。到了上世纪80年代,
人们开始对此坚信不疑。惠勒提出:“就像信息是计
算机的核心一样,把信息想象成物理学的核心并不是
没有道理的。”这促使他的一些学生,包括美国人塞
斯.洛伊德(Seth Lloyd),开始把宇宙看成一台能够
同时处理1090比特运算的巨型计算机…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公开谈
论比特的概念,实际上是信息学与量子力
学在 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交集的结果。那
场交集又将曾经的争论推向前台。随着计
算机渐渐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物理学家
终于明白,通过无限小的法则就可以用一
种从根本上完全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操
纵。于是他们痴迷上了量子计算机、量子
密码学、量子隐形传输…
数学公式化
这时,他们就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物理学家从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的量子信息理论的语言显然
比上世纪20年代的语言更适于描述和理解某些量子
现象。”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物质科学研究实验室的
亚历克赛.格兰博姆(Alexei Grinbaum)总结道。
玻尔所捍卫的论点受到了逐字逐句的审视:量子力
学所谈论的或许并非波或者粒子,而可能只是信息
?或许对这一理论进行阐述的难度是由这样一个事
实造成的,即它的方程式所涉及的并非世界,而是
人们可以从中提取的信息?这种观点很快便通过一
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学结论而实现了公式化。
从本世纪初开始,多位理论学家,如美国马里兰
大学的杰夫.鲍伯(Jeffrey Bub)、贝尔-朗讯科
技实验室的克里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s)
以及亚历克赛.格兰博姆都证明了怎么样能够从
这样一个简单的信息姿态部分或全部推导出那奇
特的量子理论。
埃里克.韦尔兰德的研究工作正是沿着这个方向
前进的。杰夫.鲍伯评论它“令人着迷而且非常
贴切”,克里斯托弗.福熙则“真正在韦尔兰德
的新方向和自己的研究计划之间找到共呜”。亚
历克赛.格兰博姆打算就韦尔兰德的建议发表一
篇哲学分析,因而拒绝透露自己对他的评论。
那么,信息能否掀起物理学的革命?目前尚无人
能知。因为争论并未终结。一方面,宣扬革命的
人们不断鼓吹他们观点之高明,因为通过与信息
流相关的法则就能够推导出基础物理学的大部分
理论。而另一方面,反对信息概念的人们则强调
前者的理论缺乏清晰度和准确性。因为在他们看
来,谈论信息这一概念,就意味着强调接收信息
的观察者的作用。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理论物
理学教授让.布里克蒙(Jean Bricmont)问道:
“这个‘观察者’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模糊
的概念,似乎与人类的精神相关。”而人类的精
神属于认知科学而非物理学范畴。
白热化的争论
经过了一个半世纪,如今这场争论已经达到白热化
程度。尽管信息的概念招致了一些人的厌恶,尽管
围绕着它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但这一概
念已经先后成功地打入了无限复杂的热力学世界、
无穷小的量子力学世界、无穷大的宇宙学世界。而
在埃里克.韦尔兰德的努力下,现在它开始进入这
个我们无限熟悉的萍果纷纷堕向地面的世界…
物理学家必须要下定决心勇敢直面这样一个长久以
来他们都不愿意正视的简单问题:各种物理学理论
描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或者那些纷纷堕地的萍
果只不过是一个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