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下载图片展示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点此下载图片展示

值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20周年之际,波
黑驻华使馆特为您呈现“波黑摄影电子展”。图片出
处:图书—《我与萨拉热窝有个约会》
这本不寻常的书中并没有将多少关于萨拉热窝的
细节呈现在你面前。若你迄今为止从未去过萨拉热窝,
那么此书可以撩拨起你去参观它的欲望,但是不要去
寻找让自己爱上它的蛛丝马迹,因为这是不可能从任
何书中或图片中获得的。萨拉热窝是一个独特而美丽
的城市,要想爱上它,你必须要去亲身感受它。
萨拉热窝的地理位置对它影响深远,注定它成为
了不同文化和世界交融的地方。它目前的建筑风格讲
述着其过去的故事。萨拉热窝是人们聚会的场所,主
要原因在于它的市民自古以来就天性友好,乐于助人。
对待游人的特殊照顾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
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游人乐于在此停留,并且渴望不
久后重游这个美丽友善的城市。
新千年里,萨拉热窝再次成为老朋友聚会的场所,
纯欧式的生活,远离了喧嚣与世态纷争,尽情享受人
生,体验生活毫无疑问,萨拉热窝会一如既往地成为
新文化、新世界和新人们的约会地点。萨拉热窝成为
这样一个相聚场所并非偶然和暂时,而是必然。
尽管尚未改造,但市政厅毫无疑问是萨拉热窝最受人喜爱、最漂亮与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于1894年以仿摩尔族建筑(pseudo-Moorish)风格而建成,并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仍发挥着主要作用,市政管理总部便设于此。在前南斯拉夫时代,国家图书馆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学图书馆坐落于此。1992年8月26日,市政厅被烧毁,大量书籍被烧化
为黑灰。图书馆熊熊烈火的照片瞬间传遍了世界。对很多萨拉热窝市民来说,除了萨拉热窝围困,最让人痛心的恐怕就是漫天飞舞的被烧毁书籍的画面。
教堂紧邻将刹尔市(carsija,萨拉热窝地区对中央商务区的称呼)与 马哈拉(mahalas,萨拉热窝地区的住宅区)分开的电气轨道,教堂一侧的院子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有关教堂的最早书面记录可追溯到公元1539年,但是具体修建的年代不得而知。有些许迹象表明在同一地点有个更为古老的教堂。总之,古老的东正教教堂是萨拉热窝最古老的圣
地之一。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教堂底座的宽度要大于长度。东正教堂的尖顶在20世纪中叶其形成之际便是如此。建筑本身连同拥有众多珍贵藏品的博物馆构成了萨拉热窝一座重要
的历史丰碑。
格兹胡色雷贝(Gazi Husrev-bey)清真寺始建于1539年,它曾是萨拉热窝最大的清真寺。很多人说它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象征。它尖塔高达150英尺(45米),与萨哈特钟楼
(Sahat-kula)、罗马天主教大教堂和东正教大教堂一起主导着萨拉热窝这一地区的天际。在萨拉热窝,不分宗教信仰,人们都会把客人带到格兹胡色雷贝(Gazi Husrev-bey)清
真寺,并向他们介绍这个位于巴刹察尔士亚(Baščaršija,土耳其语:中央商务区)老城区中心的奇妙建筑。
坐落于清真寺右侧的萨哈特钟楼(Sahat-kula)始建于17世纪,迄今为止仍是同类建筑中最高最美的建筑之一。四个镀金指针的时钟镶嵌在钟楼的四面,每天用阿拉伯数字以
土耳其方式报时。登上钟楼,四周商店尽收眼底,别有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例如:日落时刻即为新一天的开始)。
波黑犹太博物馆位于名为老城隍庙的前犹太教堂遗址上。这个萨拉热窝犹太社区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581年,其建设资金由波斯尼亚前任州长斯亚五什帕莎(Sijavus-pasha,帕
莎:土耳其语,旧时指土耳其或埃及的高级官员)提供,因此这个地区被命名为“斯亚五什帕莎集会区”(Sijavus-pasha Depot),又名“大院子”。首个犹太教堂(既旧犹太圣
庙)的建立是为满足犹太教信徒的需要。最后一次祈祷是在1941年4月萨拉热窝被占领的第六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变成了一座监狱,然后又变成了库房。1966年,对这
个犹太教堂进行了修整,既是现在的犹太博物馆。它见证了一段动荡的历史,目睹了波黑犹太人民的悲惨命运。
萨拉热窝罗马天主教大教堂的钟声坚定而洪亮,清晰地响彻在人们耳旁,正如第一高中长椅上发出的铃声一样。萨拉热窝很多市民认为它是这个城市最美丽最受人喜爱的标志。
它被建于1889年,由著名建筑师友斯普•万嚓史(Josip Vancaš)设计。友斯普一生成就巨大,设计了很多地标性建筑,总统府和市邮局就是两个代表性的例子。大教堂前广场大概
是最受欢迎的约会地点。当几个好友打算小聚一下,喝喝咖啡或者夜出游玩时,大家通常都会说:“大教堂前面见啊”。
来萨拉热窝旅游的游客们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在子夜弥撒时大教堂内会积聚来自众多宗教的教徒们。每逢圣诞节前夕,大教堂前面节日气氛就会尤为浓厚,夜晚这
里人山人海,大家汇聚一堂庆祝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萨拉热窝电影节无疑是萨拉热窝的年度盛事,创建18年以来,它已成为本地区最为重要的电影节。每年游客多达100,000人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办人创办电影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基于恢复波黑人民战后生活的想法发起的。迄今为止,电影节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每年八月的这十多天已成为去萨拉热窝旅游的黄金
时间。电影节期间,每天早晨喜欢热闹节日气氛的年轻人早早就挤满了街边和俱乐部,翘首以盼地等待着节日的开始。
萨拉热窝是一个体育城市,亦是波黑的体育中心。波斯尼亚篮球俱乐部(BC Bosna)在篮球领域暂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全城为之呐喊,俱乐部于1979年曾获得欧洲俱乐部杯赛
冠军。萨拉热窝足球俱乐部(FC Sarajevo)与铁路职工足球俱乐部(FC Zeljeznicar)之间的足球大赛世界闻名,大赛当天大街上人头攒动,两种鲜艳的颜色-蓝色和栗色充斥着整
个城市。铁路职工足球俱乐部创建于1921年,萨拉热窝足球俱乐部创建于1946年,迄今为止大赛共进行了100多次,从双方得分来看,两者旗鼓相当。国内最著名的两个球迷俱乐
部是“狂热者”和“邪恶帮派”,两者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即使不看足球比赛的人迟早也会从这两者中有所选择。
这是萨拉热窝隧道入口处的手榴弹残骸。这条隧道位于机场跑道下方,连接了被困城市萨拉热窝和未被攻陷的巴特米尔地区。萨拉热窝之所以能撑到最后,这条长720米的狭
长隧道功不可没。正是这条隧道使得医药、医疗机械、食品、武器和其他基本物资得以进入萨拉热窝。如今,这里修建了一个博物馆,隧道关闭失修,但是它已经成为萨拉热窝反
抗的重要标志。
萨拉热窝街头有很多这样手榴弹残骸,那些被涂成红色的被称为萨拉热窝玫瑰。这些反映萨拉热窝苦难的残骸有着近乎诗意一般的名字,它们都位于一枚手榴弹致死3人以上的
地方。在街道改造期间,很多玫瑰被毁,人们对此大惑不解。
被三座奥林匹克山脉——别拉什尼擦山(Bjelasnica)、亚霍里纳山(Jahorina) 和伊格曼山(Igman)围绕着的萨拉热窝是体育、休闲和旅游的胜地。
尽管现在的萨拉热窝二月多雪,但在1984年奥运会以前情况大为不同。仿佛是上天的奇迹,奥运会前夕这里大雪飞扬。一夜之间,大雪达3英尺厚,为了确保奥运会开幕式的
顺利进行,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走上街头进行清扫。奥运会持续了两周,期间人们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没问题”。萨拉热窝居民从没像1984年那样为自己的城市自豪过。每条街
道,每个角落,每条裂缝都闪烁发光,据说在这段时期即使最恶劣的人都会变的更好。
“《我与萨拉热窝有个约会》(Sarajevo – My City, a Place to Meet)”由城市协会(URBAN Association)出版,作者为亚塞民扣•哈利露维奇(Jasminko Halilovic),合著者
为尼哈德•克雷社维利亚扣维奇(Nihad Kresevljakovic)、哈利塞•插乐科奇(Haris Calkic)、兹亚荷•卡菲奇(Zijah Gafic)、米罗米尔•科瓦切维奇(Milomir Kovacevic) 和 安尼
达•克雷绰(Anida Kr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