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1世紀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1世紀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賴苑玲
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如果老師只教
•
•
•
•
事實
內容
資料
方程式
學生資訊來源
教師不再是主要資訊來源
SO …. ???
我們如何教學生這些資源
學生知道這些訊息
有人教他們這些嗎?
•
•
•
•
•
•
驗證資訊?
整合資訊?
利用資訊?
溝通資訊?
協作資訊?
利用資訊解決問題?
我們的課程應專
注於
或者
Blooms’
Taxonomy
CREATE
ICT Skills?
教室對學生來說代表甚麼?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如何?
21世紀的學習是什麼樣的?
•
•
•
•
•
學習無處不在
知識與技能“二合一”
課堂教學承載未來
學會終身學習
科技輔助學習
Standards
21世紀學習者的共同信念
1. Reading is a window to the world.(閱
讀是通往世界的窗口)
2. Inquiry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learning.(探究提供學習的架構)
3. Ethical behavior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ust be taught.(必須教
導使用資訊的道德行為)
21世紀學習者的共同信念
4. Technology skills are crucial for future
employment needs.(科技技能是未來就業
的重要需求)
5. Equitable access is a key component for
education.(平等取用是教育的主要元件)
6. The defini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come more complex as resources and
technologies have changed.(當資訊科技與
資源產生變化,資訊素養的定義變得更複
雜)
21世紀學習者的共同信念
7. The continuing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demands
that all individuals acquire the thinking skills that
will enable them to learn on their own.(每個人的
資訊需求會持續增加因此需養成思考技能,使
每個人能依據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
8. Learning has a social context.(在社會情境下學習)
9. School libraries are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skills.(圖書館是學習技能發展的重要地
方)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 圖書教師與班級教師或科任教師組成核心
小組共同設計、完成與評量探究式學習的
課程與單元
• 與家長、社群、博物館、學術/公共圖書
館、基金會、商業等機構,藉由其專長與
協助共同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課程與單元
• 與行政人員一起以便得到共同合作的支援
•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取得新科技資訊
閱讀的角色
• 提供正式與非正式教材教導閱讀策略
• 將閱讀策略融入課程單元
• 獲取與增進高品質、有閱讀興趣的圖書館藏與其他
形式的閱讀資源
• 發展學習者在閱讀、寫作與聆聽方面的理解與興趣
• 培育學生在個人娛樂、知識與觀念上的閱讀
• 創造個人閱讀的環境
• 經由大聲朗讀、書談、展示、與作者對談或其他方
式來鼓舞學習者閱讀小說和非小說作品
• 製造家長、家庭中的成員有閱讀的機會
提出多元素養
 與教師合作將多元素養融入課程或單元中
 指引學生與老師最適當的學習任務形式
 連結學習者在不同形式資訊世界中提升批判性思考
 提供不同形式資訊的教材
 熟悉新科技資訊
 適應學習過程中的新技能、新科技與新的理解
 以有效的方式鼓勵使用多元形式來呈現資料與資訊
 為了有效率與創造力的學習需融入最新科技
 在檢索、利用與創造不同形式的資訊時需遵守法律、
道德與社會責任
有效率的探究式學習實證
• 藉由應用、分析、評量與創造的學習
活動,刺激學習者的批判性思考
• 設計與資訊尋求過程有關連的學習任
務
• 在學習任務中建立學習者的先背知識
• 提供學習者在資訊與資料蒐集的幫助
有效率的探究式學習實證
• 為鼓勵學習者在閱讀與探究的能力,針對學
習者的性別、閱讀能力、個人興趣與先背知
識提供不同的策略
• 利用診斷評量如觀察、檢核表、圖形組體來
確認學習
• 應用適當的介入或幫助來協助學習者完成任
務
• 利用形成性評量來指引學習者評量學習發展
• 從教師或同儕的回饋中讓學習者修正其成果
學習評量
• 利用形成性評量讓學習者有機會修訂其作品
• 與教師合作應用過程與成果的總結性評量
• 利用實作評量如觀察、評量指標、檢核表、檔
案、日誌、會議、自我提問
• 建立對學生作品的評量指標,此指標可融入課
程或非正式,包含批判性思考標準
• 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檔案
• 執行批判分析與評量策略
• 要求學生鍵入以提問為本的教材單元評量
• 要求學生鍵入以提問為本的教材單元後測評量
MOOCS:RICE UNIVERSITY
探究式科學學習:觀點與實踐2
- 成功技巧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
e/inquirytechniques
Standards
Standards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er
1.
Inquire, think
critically and gain
knowledge
2.
Draw conclusion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pply
knowledge to new
situations, and
create new
knowledge
3.
Share knowledge
and participate
ethically and
productively as
members of our
democratic society
4.
Pursue personal
and aesthetic
growth
21世紀學習者標準
1.學生應能透過各種科技工具的使用,取得各種
媒體資料,以建立批判思考和選取知識的能力
2.學生需能使用資訊,以得出結論、作出明智的
決定,在新情境中利用知識以創造新知識
3.學生能分享知識、道德及多元的參與民主社會。
4.學生是被啟發的學習者,能找尋個人有興趣的
資訊,參與社群討論,以追求個人及審美能力
的成長
Strands
Standard
Skills
Dispositions
in Action
Responsibilities
Self-Assessment
Strategies
Indicators
Standard
Skills
Indicators
Dispositions
Responsibilities
Self-Assessment
Strategies
Indicators
Indicators
Indicators
Standard
Skills
Dispositions
Responsibilities
Indicators
Indicators
Indicators
Benchmarks
Grade 2
Grade 5
Grade 8
Grade 10
Grade 12
Sample
Behaviors
Stages of
Development
Self-Assessment
Strategies
Indicators
Sample
Behaviors
Stages of
Development
SelfQuestioning
Examples
21世紀學習範疇
技能
行動意向
責任感
自我評
估策略
指標
指標
指標
指標
行為
樣本
基準
二年級
八年級
五年級
十年級
十二年級
發展
階段
行為
樣本
發展
階段
學生自
我評量
Skills…
• Multiple literacies
•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 Social learning skills
• An inquiry-based process
• From low-level, fact location
skills to high-level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skills
• In the context of content
curriculum
AASL Standards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er in Action
Dispositions
Can be fostered by challenging students to:
1. Consider what they are learning
2. Consider how they are learning
3. Consider why they value the learning
Dispositions are developed over time by the
way we structure learning experiences
Dispositions
Function:
• Students are learning to
learn in preparation for a
lifetime of change.
• Students need a range of
dispositions: to be curious,
resilient, flexible,
imaginative, critical,
reflective, self-evaluative.
Responsibilities
• the common behaviors that must be exhibited
during researching, investigat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o develop new understanding
successfully, ethically, and thoughtfully.
• Neither standard-specific nor grade-level
specific
• Developed when learning experiences are
structured for active engagement and sharing
Responsibilities
Learner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learning:
• Pursues information
• Understands ideas
• Draws conclusions
• Shares new understandings
• Must follow ethical and legal guidelines
• Respect intellectual freedom
Responsibilities
• Pursue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a balance
of viewpoints
• Practice safe behaviors
• Seek opportunities
• Connect learning to real-world issues and
ideas
• Contribute to the exchange of ideas in
a learning community
• Respect the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others
• Us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service of
democratic values
Self-Assessment Strategies
• Reflections on one’s own
learning to determine that
the skills, disposi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re
effective.
– Processes of learning
– Products of learning
– Three-directional
o Summative
o Formative
o Predictive
Self-Assessment Strategies…
• Developing internal standards and comparing
performance, behaviors, or thoughts to those standards
• Three directional:
– Looking backwards (summative)
– Looking at the present (formative)
– Looking at the future (predictive)
• Three strategies:
– Reflection
– Feedback from others
– Self-questioning
Action Examples
Grade
Skill
Disposition
Responsibility
SelfAssessment
Content Area
Level of
Collaboration
Content
Topic
Library
Context
Community
Helpers
Flexible
Lesson in a
unit
Moderate
K
1.1.2
3.3.5
2.3.1
2.4.3
Language
Arts/Health/
Social Studies
3
1.1.6
2.2.4
NA
1.4.4
Political
Science/ Civics
Branches of
government
Combination
Stand alone
lesson
Limited
1.3.5
3.4.2
Science/
Technology
Parts of the
food web
Fixed
Stand alone
lesson
None
Social Studies/
Language Arts/
Technology
Community
history
Flexible
Multiple
lessons in a
unit
Intensive
English/
Technology
Favorite
author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None
Math
Comparing
data using
Inspire Data
software
Flexible
Stand alone
lesson
Limited
4
2.1.6
2.2.4
7
1.1.4
1.1.5
1.2.1
1.2.4
1.3.3
1.4.1
1.4.2
9
4.1.7
4.2.1
4.2.2
4.3.1
4.3.4
1.4.2
1.4.4
4.4.1
10
2.1.4
2.2.3
3.3.4
1.4.3
四階段教學設計活動
• 直接教學:某些特定技能學生必須學習
• 示範與引導練習:學習者有機會在應用中
學會此技能
• 獨立練習:學習者利用此技能在自己的議
題上
• 分享與反思:學習者互相檢視技能的應用
並判斷成效
評量
• 圖書教師、教師和同儕依據評量標準,檢
測每位學童成果報告中呈現的主要概念、
附屬概念、組織和文字流暢度等方面。
• 在過程中,圖書教師和教師檢閱學生所用
的參考資料和文獻是否適當,切合所探討
的問題,且能用自己的文字重新撰寫。
美國的作法
圖書教師和班級教師合作方式
• 先由班級教師以有關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
的書籍和知名的非裔美國人爭取公民權力的影片
做為此單元的引導。
• 圖書教師和班級教師共同建立歷史人物名單,班
級教師要求學生再次來圖書館前需選定一位歷史
人物與將介紹的專題。
• 圖書教師和班級教師合作設計一份圖像組織圖讓
學童組織搜尋所得的資訊,再透過腦力激盪來探
討研究的問題。
• 圖書教師將與專題相關的資料存放在圖書館的指
定專區,且為每位有名的人物架設網站,讓學童
在家中或學校都能檢索資料。
圖書教師和班級教師協同設計
(1)發展與主題相關的研究問題
(2)從多樣的資源中擷取有關的資訊
(3)使用圖像組織圖組織蒐集的資訊
(4)評估資訊是否符合需求
圖書館課程
•
•
•
•
•
發展與主題有關的問題
選擇資源與檢索相關資訊
利用圖像組體組織蒐集到的資訊
評估資訊是否與需求符合
報告需包含小論文與相關圖片
圖書館教學資源
•
•
•
•
•
•
•
線上資料庫
網頁
書籍
參考資源
非書資料
期刊報紙
其他
標準1 探究、批判性的思考與獲取知識
範疇1.1 技能
指標1.1.1依照探究式學習模式來尋求課程知識,與真實生活作連結
5年級基準:當探索新資訊時,利用探索式學習模式
任務範例
全班探究「我們喝的水如何是安全」。
每個人要發展歷程檔案包括你的假設、
如何作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如何將成果
利用多媒體呈現與分享
實作評量
利用檢核表檢視教師要求的項目是否都
有呈現與完成
基礎
熟練
大多數項目都有呈現
所有的項目都有呈現
結論大部分有證據支持 做出的結論有充分的證
據支持
典範
提供的項目多於教師指定的項
目
做出的結論有詳細的證據支持
行動意向與責任感的連結
專業態度1.2.1:提出的問題有創新與深入,找到的答案超越表面的事實資料
行動意向實作評量範例
基礎
提出的問題大部份是表
面的
需要教師深入的引導才
能找出答案
熟練
典範
提出的問題包括表面的
與需要高層次思考的問
題
需要教師部分引導才能
找出答案
提出的問題包括表面的
與需要高層次思考的問
題
不需要教師太多引導就
能找出答案
責任感1.3.4:在學習社群裡提出意見的交換
責任感的評量範例
基礎
在我的小組討論中,有
時我會提供意見與資訊
熟練
典範
在小組討論中,我適時
提供意見與支持的證據
我聆聽小組其他人的意
見與支持的證據,也會
以自己的意見與證據回
應他人
自我評量策略
1.我依據什麼模式來探究我的問題?
2.我期望發現什麼?
3.我有蒐集到足夠的資料嗎?
4.我的結論有資料支持嗎?
香港的作法
Collaboration Teaching協作教學
• 合作人員:常識科教師、中文科教師、電
腦科教師、圖書館主任
• 透過各領域教師的教學
• 圖書教師資訊素養的指導
圖書館主任
• 搜尋圖書
– 教導學生搜尋學校圖書館
– 教導學生搜尋公共圖書館(OPAC)
• 網上搜尋技巧
– 教導學生使用搜尋引擎
• 教導學生使用新聞搜尋報章新聞
圖書館主任
• 媒體教育
–教導學生如何評價資料的真確性
–教導學生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老師可讓學生閱讀不同報紙的頭條
然後推斷出所屬的報刊
–老師亦可以讓學生閱讀不同的報章
然後判斷哪一篇應該放在頭版
改 善學生 能力
的 八項 重點
家長
進行常識科專題
研習的小四學生
常識
老師
校長
圖書館
主任
中文
科
老師
課程發
展 主任
電腦
科
老師
探究式專
題 研習專
家
1.閱讀理解
2. 寫作能力
3. 資訊素養
4. 資訊科技知識
5. 學科知識
6. 待人接物及溝
通能力
7. 表達能力
8. 研究技巧
學生學習到的能力
1. 閱讀理解
2. 寫作能力
3. 資訊素養
4. 資訊科技知識
5. 學科知識
6. 待人接物及溝通
能力
7. 表達能力
8. 研究技巧
9. 自主學習能力
10. 認知能力
11. 解難能力
12. 自信力
四年級上學期綜合教學時間表
周次 常識科
1
圖書科
媒體認知及評估問卷
中文科
電腦科
閱讀理解測驗 (老鼠)
中文輸入法
2
閱讀理解測驗2 (太空人)
3
寫作測驗1 (XX笑了)
4
5
6
7
8
9
10
11
12
KWL
六何法
心智圖
分組、擬題及資料搜
集
(學生搜集資料)
資料整理及撰報告
口頭報告 (非必須)
搜尋圖書及網
上搜尋技巧
慧科新聞
(Wisenews)
媒體教育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1 (香港
掌故─人力車)
研究周記1
Excel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2 (夜明
珠)
研究周記2
Powerpoint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3 (鯉魚
門風情)
研究周記3
常識科教師的角色
• 專題研習期間,常識科老師對同學的指導是最重
要的。透過專題研習,常識科老師主要幫助同學
掌握研究題目的知識,並發展其研究、社交及口
頭報告各方陎的能力。
• 常識科老師側重於專題研習主題方陎的項目,包
括學生尌專題研習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合適,學生
選擇的資料來源是否相關,以及口頭報告所使用
的材料及資訊是否恰當,該形式可為PowerPoint,
戲劇,卡通等。老師將幫助學生發展其研究能力
(例如:分析和分類蒐集到的資料)。
常識科課程內容
課次
主題
1
KWL
六何法 (5 W + 1 H)
心智圖 (Mind Map)
2
KWL
六何法 (5 W + 1 H)
心智圖 (Mind Map)
3
分組及擬題
4
資料搜集
5
資料搜集
6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7
資料整理及撰寫報告
8
書寫報告(必頇)
口頭報告(非必頇)
圖書科教師的角色
• 圖書科老師負責訓練學生的資訊素養,令
他們有能力搜尋和使用合適的資訊以供專
題研習使用。
• 老師將提供各樣的資訊來源,包括書籍、
剪報和網上資源,以配合不同學生的興趣
和需要。
• 圖書科老師亦會透過中央圖書館的Block
loan服務租借約200本圖書方便學生在進行
專題研習時使用。
圖書科課程內容
1. 搜尋圖書 /網上搜尋技巧 :
– 教導學生搜尋學校圖書館
– 教導學生搜尋公共圖書館(OPAC)
– 教導學生使用搜尋引擎
2. 慧科新聞(Wisenews)
教導學生使用慧科新聞搜尋報章新聞
3. 媒體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評價資料的真確性
– 教導學生如何引用參考文獻
– 閱讀報紙頭版資訊
中文科教師的角色
• 要做好專題研習,學生應該掌握兩項能力,
分別為了解文章的重點和撰寫專題研習的
能力。
• 每位中文科老師在每周以一節課堂的時間
(50分鐘),利用專題研習相關的文章來
訓練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
中文科課程內容
課次
主題
內容
目的
1
閱讀理解測驗1
(記敍文)
閱讀理解測驗2
(說明文)
寫作測驗1
題目:老鼠
測驗學生的閱
讀能力
2
3
4
5
6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
(1)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
(2)
中心句及撰寫練習
(3)
題目:太空人
題目:xx笑了 測驗學生的閱
讀能力
人力車
鞏固學生的閱
夜明珠
讀及寫作能力
鯉魚門風情
中文科課程內容
課次
主題
內容
目的
1
研究周記1
老師可安排同
學作閱讀報告, 培養學生寫
或要求同學蒐 作及整理資
集與常識科專 料的能力
題研習相關的
文章作撰寫及
讀後感
2
3
研究周記2
研究周記3
電腦科教師的角色
• 電腦科老師負責教導學生使用中文輸入法、
PowerPoint簡報及利用Excel繪製圖表,以
提高他們口頭報告和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課堂內的示範和習作可以用常識科的資料
作為基礎,以各種方法搜索和展示常識科
的資料和數據。
電腦科課程內容
課次
1
2
3
4
5
6
7
8
主題
中文輸入法
內容
教導學生使用速成輸入法,讓他
們可以利用中文打字於網上進行
搜索和做簡報及圖表
Excel
教導學生製作圖表,以方便學生
在專題研習內展示數據
PowerPoint
教導學生製作簡報,讓他們可以
在進行口頭報告時利用簡報作輔
助來匯報資料
家長及學生認為學生於七項能力方面均有進步
21世紀學習架構
•創造力、創新性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溝通與合作
•彈性與適應
•主動與自我引
導
•社會與跨文化
技能
•生產力與績效
責任
•領導能力與負
責任
•資訊素養
•媒體素養
•資訊通訊科技素養
Use technology to access,
manage, integrate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
construct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21世紀核心學科
•
•
•
•
•
英文
閱讀/語言藝術
外語
數學
經濟
•
•
•
•
•
科學
地理
歷史
政府
公民
這些學科的學習,要從基本知能提升
到對於核心學術內容的更高層次的理
解。
21世紀學習議題
• Global Awareness全球知覺
• Financial, Economic,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Literacy財經產業素養
• Civic Literacy公民素養
• Health Literacy健康素養
21世紀能力核心主軸
學習與創
新能力
生活與職
涯能力
資訊媒體
科技能力
21世紀能力核心主軸
•學習與創新的能力
–創造力、創新性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溝通與合作
•接受與應用資訊、媒體、科技的能力
–資訊素養
–媒體素養
–資訊通訊科技素養
•生活與職涯能力
–彈性與適應
–主動與自我引導
–社會與跨文化技能
–生產力與績效責任
–領導能力與負責任
創造力、創新性
創意性思考
• 利用廣泛的概念創造技能 (如腦力激盪法)
• 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想法(增進與激進的想
法)
• 引用闡述,修飾,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來
改進和發揮最大創造性的效果
創造力、創新性
與他人創意性的工作
• 與他人能有效的發展、執行與溝通新的想法
• 對新的與多元的觀點能有開放與有回應方式,
在工作上能結合群體一起投入與回饋
• 陳述工作的原使性和創造力,在瞭解現實世界
的限制下採取新的想法
• 把失敗看做是學習的機會,瞭解創新與發明是
許多小成功與錯誤長期循環的過程
創造力、創新性
創新執行
• 在該領域採用新的想法做出有形的和有
益的貢獻, 此時革新就會發生。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有效的推論
• 使用不同類型的推理(歸納,演繹等)
應用在適合的情況
利用有系統的思考
• 分析在複雜的系統下彼此之間如何互動
以便創造整體的成效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做判斷與決定
• 有效的分析與評估證據、爭辯、訴求與信念
• 分析與評估主要可能的觀點
• 在資訊與爭辯之間能整合與做連結
• 依據詳盡的分析能解釋資訊與做出結論
• 在學習的經驗與過程中能有批判性的反思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
解決問題
• 對不熟習的問題能使用慣用的與創新的
方式解決問題
• 辨識與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能澄清不同
的觀點並引導出較好的解決方式
溝通與合作
清楚的溝通
• 對不同的格式與文本能有效的用口說、書寫
與非語言的溝通技能表達思想與想法
• 對知識、價值、態度與意圖能有效的傾聽、
解碼其意義
• 為了目的 (如報告、教導、鼓勵、說服等)
而溝通
• 整合多元的媒體與科技,知道如何判斷他們
的瞬間效用與評估其影響
• 在不同的環境中能有效溝通(包含多種語言)
溝通與合作
與他人協作
• 證明能與不同團隊有效的與慎重的工作能力
• 需要以妥協的方式完成一般目標時,運用彈
性與意願 是有幫助的
• 承擔合作的責任以及珍惜每個團隊成員的個
人貢獻
資訊素養
取得與評估資訊
• 有效率與有效的取得資訊
• 有批判性與能勝任的評估資訊
利用與管理資訊
• 對議題或手邊的問題能正確的利用與創
造資訊
• 能從不同的資源中管理所有資訊
• 應用道德/法律的基本理解,對相關議
題能取得與利用資訊
媒體素養
分析媒體
• 能理解媒體訊息如何建構、或是以什麼樣的目
的而建構的
• 什麼樣的觀點是有含蓋或不包含在內,媒體如
何影響個人的信念與行為
• 應用道德/法律的基本理解,對相關議題能取
得與利用媒體
媒體素養
創作媒體產品
• 理解與整合最適合的媒體創作工具、特
性、協定
• 在不同與多元環境中理解與有效的整合
做最適當的呈現與解釋
資訊通訊科技素養
有效的利用科技
• 利用科技當作研究、組織、評估與溝通
資訊的工具
• 在知識經濟下適當的利用數位科技
(computers, PDAs, media players,
GPS)、傳播/網絡、社群網路工具,能
有效的取得、管理、融入、評估與創造
資訊
• 應用道德/法律的基本理解,對相關議
題能取得與利用資訊科技
彈性與適應
適應改變
• 適應不同的角色、工作職責、時間表與情況
• 在模稜兩可與不斷改變優先順序的氣氛下能有
效的工作
有彈性的
• 結合有效的回饋
• 對讚美、阻礙與批評能正向的對待
• 透過理解、協商、權衡不同的觀點與信念,以
達到解決方式,尤其在多元文化環境下
主動與自我引導
管理目標與時間
• 設立達到目標的有形與無形的成功準則
• 權衡短期與長期目標
• 有效的整合時間與管理工作量
獨立工作
• 不需要直接監督下自己能監控、界定、
確定優先順序完成工作
主動與自我引導
自我導向的學習者
• 超越基本的熟練技能或課程以便探究和
擴展個人的學習與機會以獲取專門技術
• 能示範從基礎到進階的技能以朝向專業
的水準
• 能示範投身學習是終身的過程
• 對過去的經驗能批判性的反思以便賦予
未來的進步
社會與跨文化技能
與他人有效的互動
• 知道適當的時機要傾聽與說話
• 用值得尊敬與專業的方式來管理自己
在不一樣的團隊中能有效的工作
• 尊重不同文化和能有效的與來自不同社會與文
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
• 對不同的想法與價值能開放的回答
• 社會與文化不同的影響能創造新的想法與增加
創新與工作的品質
生產力與績效責任
管理計畫
• 即使面對障礙與競爭壓力要設定與達成
目標
• 區分優先順序、計畫與管理工作以便達
成預期的成果
生產力與績效責任
產品成果
• 表現更多與產出高品質產品相關的特質,包括
下列的能力:
有道德的與積極的工作
有效的管理時間與規劃
多元任務
主動的、可信賴的、正確的參與
呈現專業的與適當的禮儀
與團隊有效的合作與協作
尊敬與感激團隊的多樣性
對結果是可以說明的(解釋)
領導能力與負責任
引導與領導他人
• 利用人際關係與解決問題的技能影響與引
導他人朝向目標
• 利用別人優點來完成一般目標
• 藉由無私與實例鼓舞他人達到最佳表現
• 利用影響與權力示範正直與道德行為
對他人負責
• 要為更大的社群利益採取負責任的行動
six design principles for the 21st
century high school
(Apple Classrooms of Tomorrow-Today,
ACOT2 )
six key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 Involves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ty
• Is based on authenticity and relevance
• Leverages real-world tools, resources, and
methodologies
• Incorporates a rich continuu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 Is grounded in rich content with a 21st century
context
• Creates linkages to the outside world
(ACOT2 )
21st Century Skills
•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 Collaboration across Networks and Leading by
Influence
• Agility and Adaptability
• Initi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ism
• Effective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 Accessing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 Curiosity and Imagination
(ACOT2 )
Competencies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Alberta Education)
What Are 21st-Century Skills
• Ways of thinking.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decision-making and learning
• Ways of working.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 Tools for work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 Skills for living in the world. Citizenship, life and
career, and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Century Skills, ATC21S)
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 from
Canada
•
•
•
•
•
•
•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ritical Thinking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Character
Culture and Ethical Citizenship
Computer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MOOCS:台灣大學機率課程
MOOCS 課程
https://www.coursera.org/#co
urses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