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课件下载

《诗经》里
的刀光剑影
[email protected]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
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
必此也。······不可及也”(王夫之《姜斋诗
话》)
 “《诗》虽三百篇,然牢笼天地,囊括古今,
原本物情,讽切治体,总统理性,阐扬道真,
廓乎广大,靡不备矣;美乎精微,靡不贯矣。”
 “独绝千古”(袁枚《随园诗话》)
 “天下后世,舍《三百篇》则无以为法”
(贡师泰《重刊石屏先生诗叙》)

要点
《诗经》是本什么样的书?
 《诗经》发生前后的世界图景
 《诗经》里的商周社会
 在祀与戎的戎
 少年天子的庙堂智慧
 宫廷里的爱情怎么能在剑影外?
 谁是英雄?

一、《诗经》是本什么样的书?





先秦的时期,有《诗》或《诗三百》之说,而无
《诗经》之言。如,
《论语》: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为政》)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
伯》)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
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
《墨子·公孟》:“今曰孔子博于《诗》、
《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而曰可以为
天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
《诗三百》,舞《诗三百》”。
《孟子》:
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
子之不耕而食物,何也?(《尽心上》)
 《庄子·天运》
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
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
《荀子》:
 《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
速。(《劝学》)
 《诗》言是其志,《书》言是其事也。
(《儒效》)

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凡
《诗》六家,四百一十六卷。” (《汉书·艺
文志》)。
1.《诗经》的篇数和命名
 篇数:
 “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
五篇”。 (《汉书·艺文志》)
 《诗经》存目311篇,实际存诗则为305篇,
其中《风》160篇 ;《大雅》31篇,《小雅》
74篇;《颂》40篇。

另有六篇所谓“笙诗”,有目而无辞,故不
计。
 "笙诗"
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南陔》,
《白华》,《华黍》和“南有嘉鱼之什”中
的《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
都是以笙为乐器吹奏的乐曲,故称“笙诗”。
关于“笙诗”,历来有“有义亡辞”与“有
声无辞”二说,多以后说为信。








命名:
每首诗首句一个字、两个字或全句的。《氓》、《丰》、
《还》、《著》;《关雎》、《子衿》、《葛覃》、《公
刘》;《皇皇者华》、《文王有声》、《维天之命》
取诗中不相关的两个字的。《召旻》。首章称旻天,卒章称
召公,故谓之《召旻》
不从诗句中取字为名,另加篇名的《雨无正》、《酌》、
《般》
以官名或时的内容。《巷伯》、《巧言》
还有在篇名前加上“小”或者“大”字,以区别《小雅》
《大雅》。如《小旻》、《小宛》《小明》等,而《大明》
表示其为《大雅》之诗。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重名的诗,如《王风》、《郑风》、
《唐风》里皆有《扬之水》
2.诗经产生的地域
 《诗》三百篇所在的地域是相当广阔的,东
到山东,西至陜西、甘肃之间,南至江汉流
域,北到河北、山西一带。约包括现在的山
东、山西、河南、河北、陜西、安徽、湖北
北部的长江流域。


篇名
区域所在地
《周南》、《召南》 江汉流域,二南之地北限在黄河,最南到长江、汉水流域。陕南,湖北北,河南西南。
《邶风》、《墉
风》、《卫风》
邶、墉、卫三国的诗,实际上都是卫诗。邶国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墉国在今河南省汲县
东北。卫国占有河南省北部及河北省南部。
《王风》
东周王都所在地雒邑一带的乐歌。河南洛阳、孟县、偃师、巩县、温县
《郑风》
今河南省中部
《齐风》
今山东省中部至东北部
《魏风》
今山西省西南部
《唐风》
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秦风》
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平王东迁时,因护驾有功,并赶走了犬戎,西周王畿之地尽归秦所有。
所以,秦诗与雅诗产生于同一地区。
《陈风》
今河南省东南部及安徽省北部
《桧风》
今河南省中部
《曹风》
今山东省西南部
《豳风》
今陜西省旬邑和彬县一带
《雅》、《周颂》
《鲁颂》
大都是镐京及其周围地区的作品
在今山东省东南部
3.《诗经》的作者
 有名可考的:
 尹吉甫。《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
风。”
 家父。《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
酗”。
 孟子。《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
 许穆夫人。《左传》:“许穆夫人赋《载
驰》”

名不可考的:
 风:劳动人民。农夫、兵士、渔父、樵子、
劳妇、贱隶、思妇、役子
 大雅:贵族
 小雅:贵族文人和少数下层平民
 颂:贵族文士





4.《诗经》的内容
四始 指《风》、《大雅》、《小雅》、《颂》的
四篇列首位的诗。
“《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始,
《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之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说鲁诗,毛诗韩诗
说法基本相同。
六义 风、雅、颂之外,尚有所谓“赋”、“比”、
“兴”,合起来叫做“六义”。
 风:

关于《风》的解释,历来纷繁歧异。现在大
都认为,“风”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
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犹
如今天的地方乐调。
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风”。(《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
《风》者出于土风,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其
意虽远,其言浅近重复,故谓之“风”。
(郑樵《六经奥论》卷三《风雅颂辨》)
所谓《国风》,犹之乎说"土乐". (顾颉刚《论论诗经
所录全为乐歌》

雅:

前人关于《雅》的解释甚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雅”
即“正”,又与“夏”通.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
故周人时亦自称夏人.王畿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
正声,亦称“雅言”,意为标准音,类乎今之“普通
话”.《雅》又有《小雅》《大雅》之分.现在大多
数人认为,《小雅》《大雅》之分,是与它们音乐之
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的。
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
《大雅》焉.(《毛诗正义》卷一《毛诗序》)
持《小雅》与《大雅》相比,则《小雅》多言人事,
而《大雅》多言祖宗······要之《大雅》为岐周之诗;
《小雅》为一般周人之诗,对岐周文,亦不妨谓为京
周之诗.总而言之,则《诗谱》所谓"《大雅》《小
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一语,得其旨矣. (朱
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诗大小雅说臆》)
颂:
 《颂》是用于朝迁,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
时所用的歌舞曲.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
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其形式上的特点,
则是诗,乐舞的合一。

二、诗经发生前后的世界图景


(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
诗经发生前后的世界强国们
公元前15世纪及以前:埃及王国,古巴比伦
王国
 公元前14-13世纪:埃及王国、商王国
 公元前12-11世纪:商王国
 公元前10世纪:周王国

公元前9-8世纪:周王国、亚述帝国
 公元前7世纪:新巴比伦王国、春秋诸国
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春秋诸国
 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波斯帝国、战国诸
国
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战国诸国

《梨俱吠陀本集》
 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是印度现
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
编订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只有
一派的传本,收诗1028首。

《吉尔伽美什》
 出自古代两河流域,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
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
(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
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
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
部巨著。

《圣经·旧约》
 旧约三十九卷,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中
有一小部分用亚兰语),完成于耶稣降生前
数百年,新约则始于耶稣受难、复活、升天
以后。其中的《路得记》 。


《荷马史诗》荷马(Homeros),生于公元前八
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
最伟大的诗人。相传《荷马史诗》是在民间
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
最后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公元前6世纪
中叶,第一次被写成文字。它是古希腊最伟
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
《诗经》发生时的中国背景
西周:BC11世纪――BC770年
 东周:春秋时期BC770-BC476
 战国时期BC453—BC221

春秋五霸
 齐国齐桓公 姜小白前720-前750
 晋国晋文公 姬重耳前760-前510
 秦国秦穆公 嬴任好前750-前770
 楚国楚庄王 芈侣前790-前690
 吴国吴王 阖闾前690-前510



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齐、楚、
燕、韩、赵、魏、秦。战国结束于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物质底层
 1.青铜器
 2.玉器
 3.铁器
 4.陶器

精神层面
 1)关于天人关系。
 天:
 西周:天、上帝――》至高无上神
 西周末:天是自然现象。
 道:道路、规则





“天道”
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
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尚书·毕命》)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
天命明威,不敢赦。(《尚书·汤诰》)
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後
之人。(《尚书·康王之诰》)
流行:
 神秘主义。
 模糊概念,多层含义,不仅包括天、地、人
统一的必然性、规律性,有时也有神秘的成
份。每个人论述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
2)士精神的形成
 3)“礼崩乐坏”
 4)百家争鸣
 5)经在儒家教育理念的地位

三、诗经里的商周社会

(一)英雄先祖的创业记






殷族
《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
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



《商颂·长发》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
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
遂视既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
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
周族
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棉》、
《皇矣》、《大明》





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
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
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
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
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
栗,即有邰家室。





《大雅·生民之什·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
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爰方启行。
······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
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
于时语语。
······






《大雅·文王之什·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
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
姜女,聿来胥宇。
······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
以载,作庙翼翼。
······




《大雅·文王之什·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
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
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
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
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






《大雅·文王之什·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
殷适,使不挟四方。
······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
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
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





(二)有关政治
1.思想:天命与重农
1)天命
天之子与君权神授
“命”在《雅》、《颂》出现76次,30次指“天命”
“上帝”、“帝”、“后帝”、“神”字,在
《雅》、《颂》中出现60次
2)“天”与“上帝”的力量
 降灾,赐福
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十月之交》)
 “昊天不佣,降此鞠瘅”(《节南山》)
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烈组》)

3)祭歌
 大雅、颂
 诗经里的祭名:“禋”、“祀”、“瘗”、
“奠”、“尝”、“烝”、“餮”、“宜”、
“軷”“祓”下面举例阐释。
 《大雅·云汉》
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
重农:
 1)农具:
《良耜》中,除讲到用耜进行耕种外,还讲
鹫靠其铸斯赵,以薅茶蓼。
 “命我众人,序乃钱铸,奄观锤艾 ”。(《周
颂·臣工》)

2)牛耕:
 “以其辟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小
雅·大田》)。
 《诗经》在谈到祭祀时,还记载了只用羊而
不用牛的情况:献羔祭韭与朋酒斯餐,日杀
羔羊(《豳风·七月》)。
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小雅·黍苗》

3)治理农田:
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小雅·信南山》)

4)谷草轮种制
 《小雅·甫田》、《大雅·良耜》和《周颂·载
芟》数篇,还特别描述了除草沤肥后黍稷繁
茂生长的景象:或耘(锄革)或耔(培土),黍稷
麓疑(茂盛)《小雅·甫田》)其镩斯赵,以薅(拔
除)茶蓼(杂草),茶蓼朽止,黍稷茂止(《大
雅·良耜》)载芟载柞,其耕泽泽,繇繇系其庸
(耕田锄草),载获济济(《周颂·载芟》)。







2.史实
《诗经·雅·节南山之什》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
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
乱弘多。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
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
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
膴仕。
······





《小雅·正月》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
之方扬,宁或灭之?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
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
绝险,曾是不意”。
《十月之交》
 《大雅》中的《板》《荡》

3.社会阶层的分化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小雅·谷
风之什·北山》

“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小
雅·甫田》)
 “七月食瓜,八月断壹,九月叔苴。采茶薪
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年贯女,莫我肯顾”
(《魏风·硕鼠》)



《魏风·伐檀》中提到的木工伐幅、伐轮的工艺,分
工思想的反映―→手工业者
《召南·羔羊》也反映了西周初期物物交换的商业活
动情况―→商业雏形
以商品交换关系为比喻,来谈论政事和家庭生活的。
《邶风·谷风》谈到男子喜新厌旧,怨妇控诉丈夫不
船其德时,以“贾不用售”来形容自己好像一个商
品,是不能随意施卖出门的。―→商业行为的存在



4.女性意识
1)情爱意识
《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繁多: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
女》,有写情侣游春的《郑风•溱洧》,有写野合欢娱的
《召南•野有死麇》,有写挥之不去的情愁的《周南•卷耳》,
有写痴盼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斗气的《郑风•狡
童》,有写距离带来的绮思和惆怅的《周南•汉广》,有写
表现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
《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
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
情爱意识目的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生育的责任。
《大雅•生民之什•既醉》、《大雅• 文王之什•思齐》
以及《大雅•生民之什•假乐》诸篇可以看出,人们
对于多子多孙的期望。
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
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
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
无父母诒罹。” (《小雅·斯干》)


2)坚忍
《召南•采蘩》及《召南•采苹》更详细描写了妇女
在祭祀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除此之外,田里的
工作,妇女虽不是主力,但也是少不了的,《豳
风•七月》、《小雅•甫田之什•甫田》、《小雅•甫
田之什•大田》以及《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载殳》》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良耜》诸篇,都可看出妇女
在田里的重要性。还有蚕织,也是妇女的工作,
从《豳风•七月》、《魏风•葛屦》等篇,都可以了
解,纺织是古代女子的正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

――《周南•关雎》
思妇诗。
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
日不月。” 《王风•君子于役》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 《邶风•击鼓》


3)叛逆

《鄘风•柏舟》:
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
《国风•行露》:
 厌邑浥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
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塘?谁谓女无家?何
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
四、在祀与戎的戎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 ----《左传 成公十三年》




《诗经》里的两类性质的战争
1.抵御或进袭(带有主动性的抵御或以攻为守)外
夷。如描写抵御或进袭玁狁的《小雅·出车》、
《小雅·六月》、《秦风·无衣》、《小雅·采薇》等;
反映与淮夷作战的《大雅·常武》、《大雅·江汉》;
表现进袭荆楚的《小雅·采芑》等。
2.对内镇压叛乱。武王灭殷后,封商纣之子武庚于
殷国,并令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武王死后,
周公当政,武庚、管、蔡及徐国、奄国相继背叛,
周公率兵东征,经历了三年激战,最后平定了叛乱。
《豳风·东山》、《豳风·破斧》就是这一史实的艺
术反映。
无衣

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

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

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

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余冠英译文
谁说没有衣裳?斗篷伙着披,
我的就是你的。
国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理。
一个敌人,你的就是我的。
谁说没有衣裳?汗衫伙着穿,
你穿就是我穿。
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枪杆。
大伙起来,你干我也要干。
谁说没有衣裳?衣裳这就有,
我有就是你有。
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甲胄。
一个队伍,你我一块儿走。

全诗诗意一气呵成。表达了当时秦国人民和
秦王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凝聚力。只
有这种精神才能解释后来秦为什么能够灭六
国雄霸天下的结局。
破斧










《诗经·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斨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君主无不心惊胆战。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仁贤。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錡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百姓深受教化感染。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多么的良善。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那些老爷既使我斧破折,又使我銶缺残。
周公率军东征,四国家人重聚生活平安。
周公哀怜我们这些平民,这是莫大的恩典。

战争,对小人物和大人物来讲是完全不一样
的。大人物追求的是战争的胜利,小人物期
盼的是生命的幸免。
六月













【诗经·小雅·彤弓之什】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六月里惶惶不安,兵车整顿上前方。
四匹雄马都强壮,插的日月旗风光。
猃狁兵力很盛旺,我因此很急忙。
周王命令我出征,来使王国得安匡。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力气均齐四黑马,熟习战斗法度良。
只有在这六月里,既经成就我军装。
我的军装既成就,日行卅里兵力强。
周王命令我出征,来辅天子固国防。
四牡修广,其大有顒。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四匹雄马大而长,头大显得更勇壮。
讨伐那个猃狁,用来建立那个大功。
武有威严文敬恭,用武对敌方共同。
共同用武对敌方,用来安定王国防。

玁狁入侵,周王朝出兵抵抗。尹吉甫为帅,
驱逐了玁狁。凯旋归来,接受赏赐,举行家
宴。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斗志昂扬,
情绪乐观的方面。

为什么《诗经》中的战争诗,多描绘军队的
威仪和士气的昂扬而很少直接描述残酷的战
斗场面的?
1)周公对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思
想。
 2)孔子的“仁”,孟子“民本”、“仁政”、
“王道”。
 3)“威仪”是周代人外显为的“人格美” 。
 4)诗歌作者本身就是文武兼修


《诗经》里战争的审美倾向

Orlando.Patterson言:“西方的‘自由’观
念创造了民主、自由和经济繁荣,但‘自由’
也是西方文化中扩张、侵略本质的根源,如
奴隶制度就是‘自由’观念的产物”。
古希腊民族所崇尚的“自由”就其历史实践
的客观内容而言,包含着自己不受奴役,同
时又极力去奴役他人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不打仗吃什么”的逻辑:尚武。
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
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民族尚
“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
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



《伊利亚特》征服战争,大量血腥战争场景的描述。
“两军终于接触了,盾牌、矛子和披甲战士们都冲
突起来了,那些盾牌的肚脐互相碰撞,发出轰然的
巨响。临死人的尖叫混合着毁灭他们的人的大言,
地上流着血,譬如冬天里两条泛滥的山涧,从高处
的大源泉出来,滚到一个深潭里去汇合,远处有个
牧人站在山上听见它的轰隆声”(《伊里亚特》7
5页)

对战争双方的阿开亚人和特罗伊人的英勇善
战给以同样的热情呕歌。他们对双方的价值
判断和主观情感的投入都是对等的,不会构
成“东方式”的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的
“不对等”关系。
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
之举,然而及其有限。农耕社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
活境界,生活的幸福、希望寄于土地上的收获“以
时而动”是其特点,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
肯定。如果说战争对古希腊民族是“不打仗吃什
么?”的问题的话,那么对汉民族却正相反,“一
直打仗吃什么”?战争掠夺对农耕民族产生不了诱
惑,且从根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

《诗经》里相当一部分战争诗篇的主题揭示了战争
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灾难和精神创伤:“陟彼岵兮,
瞻望父兮”《涉岵》,表达了出征的儿子对年迈老
父牵肠挂肚;“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
秩秩德音”《小戎》,这是形影相吊、空守孤房的
年轻少妇发自深闺的情思;“王事多难,岂不怀归,
畏此简书”《出车》,这是远征戍边的人对家乡故
里的怀念和思归。

尚德,反战意识。这一特征几乎贯穿了后来
两千多年的征戎诗,在“乐府诗”、曹操、
杜甫那里得到继承和发扬。
五、少年天子的庙堂智慧








《诗经·周颂·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译)文德武功诸侯公,赐你助祭福无量。
效忠宗周到永远,子孙保我永祯祥。

莫在封地作祸殃,尊重先王保家邦。念
你先祖立大功,光荣传统要发扬。

礼贤下士莫张扬,四方学你好榜样。先
王德行放光芒,你们诸侯要效仿,

啊!先王遗德永不忘!


《诗序》说:“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在周成王亲政之后,诸
侯协同祭祀,成王作给诸侯的 。
小背景:
1)三监之乱
2)成王对周公从疑惧到释怀是一个过程。 《尚书·周
书·金縢》
《闵予小子》,传说这是成王幼年即位时所作的诗,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也就是说:
“上帝啊,可怜可怜我这个小孩子吧,我幼年的时
候就遭到失去父亲的不幸,凄凄惨惨孤苦零丁……”
何等痛苦哀凄,自怜自伤。对于周公,他并不亲近,
他怕这个实在太过英明神武的叔叔。


“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
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
我勿敢言’。”




《烈文》再分析: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成文说:你们这些诸侯公,你们来助我祭祀,上天
会保佑你们。
——是啊,因为他是天子,他现在确信他才是
有天命在身的天子。权力给了他这种自信,他再不
是那个悲叹着“闵予小子”的小孩子了。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 成文说:你们要效忠我们周王室,直到永远,
不只你们,你们的子子孙孙也都要这样。

——没错。他是“大宗”,是文王的长
孙,武王的长子,他是周所有诸侯的宗主,
他自信拥有对他们的绝对管辖权。难道不是
么?就连他那英明的叔叔,曾经权倾天下的
叔叔,此刻也匍匐在冠带俱全的他的面前。
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
 他说:你们不要在封地作乱,要尊重先王所
制定的规矩。你们要顾念祖先的戎马功劳,
要像他们一样为我效劳。

——他的潜台词是在说:难道你们没看
到作乱者的下场吗?你们的地位还能尊贵过
“三监”?要是作乱,你们会给你们拼了老
命才挣下基业的祖先脸上抹黑。
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 他说:你们要礼贤下士,好好治理封地,四
方的人民都在看着你们,向你们学习;先王
的恩德泽被到你们,你们要学习先王。

——四方的人民都在看着你们,他是在
说,王室在四方有许多耳目,都在监视着你
们,不仅仅先王的恩德泽被到你们,我的统
治也会加诸于你们。

“於乎!前王不忘”。
 最后,他说:啊!我们不能忘了先王!

——这句话,是说给周公听的吧?别忘
了我们始终是一家人,别忘了我的爷爷文王,
没有他就没有你和我,别忘了我的父亲武王,
他将我托孤给你,看在他的面上,您,我的
叔叔,可一定要效忠于我。


这位少年天子也确实不孚众望,他做得实
在不坏,比他的父辈只强不弱,他继续周公
的政策,大封诸侯,加强宗法统治;亲力亲
为,倡导农业立国;规划了各项典章制度,
奠定了周王朝的始基,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可称作“治世”的局面——“成康之治”。
六、宫廷里的爱情怎么能在剑影外?

《国风 ·鄘风 ·载驰》


载弛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
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

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

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
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

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





(译) 马车啊飞驰快些儿走,回到卫国慰问我卫侯,策
马奔出路悠悠。
终于来到了漕邑城头,大夫们追来劝阻我,我的心里
真悲愁。
即使大家都赞成,我也不能再转回头,看来你们来意
不善,我怎能抛开卫国人。即使大家不赞成,我也不能渡
水回去,看来你们来意不善,我思念卫国心不止。
登上那高高的山岗,去采贝母治忧伤,女子从来多思
虑,
也有道理和主张,许国大夫责难我,既幼稚来又轻狂。
我走在那郊野上,麦苗茂盛如波浪,快向大国去求告,
依靠何国就到何国去, 诸位大夫贤君子,请不要怪我违礼
仪,你们的主意上百条,不如我亲自走一遭!
卫懿公
 许穆公
 许穆夫人
 齐公子无亏

许穆夫人端庄婀娜,风姿卓绝,才情和美貌
俱佳。贵为公主,却能够为国远谋,嫁为王
后,却时时心系家国,国难当头,她能够不
顾劝阻,毅然回国,担负起救国复兴的责任,
她这一生,又岂是诗人和英雄而已?
 与公子无亏相爱,互相支持,但并不相互拥
有。

七、谁是英雄?

《诗经·大雅·生民》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
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
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
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
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
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
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
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
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
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
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
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
以迄于今。

周初人民之根源,是乃起始于姜嫄。姜嫄如何始生人?她能祭
神又祀天,祓除无子之灾难。她踩天帝脚趾印,或躺或坐神情
变,乃感妊娠乃戒严,果然生养一儿男,他是后稷周祖先。姜
嫄怀胎十月满,头生顺利如射箭。母体不裂也不割,没有灾来
没有难。姜嫄将此告灵巫,巫说上帝很不满,责你没有祀神天,
居然生下小儿男。姜嫄丢稷于窄巷,牛羊护卫喂乳浆;姜嫄丢
稷于树林,正值伐林难隐藏。姜嫄丢稷于冰上,群鸟以翼把他
挡;姜嫄走来群鸟去,后稷呱呱哭找娘。孩子哭声大又长,其
声满路娘收养。后稷刚刚会爬时,便能懂得识事体;要求吃食
自己办,种植大豆来当饭。大豆长得茂腾腾,谷穗长得沉甸甸;
芝麻麦子密丛丛,大瓜小瓜一片片。后稷种地种得好,他有妙
法来助苗;田间杂草被铲除,选择良种颗粒饱。种子发芽嫩油
油,禾苗出土繁茂茂;拔节抽穗结果实,颗粒饱满成色好。禾
穗沉沉收成高,就在邰地把家造。神赐后稷嘉种子,有秬籽来
有秠苗;有赤栗也有白栗,遍地秬籽和芑子。或用肩扛或背驮,
归家向天来祭祀。我祖后稷如何祭?有人舂米有人撮,有人搓
米有人簸。淘米嗖嗖快如梭,蒸米腾腾热气多。祭祀大事郑重
谋,拿来香蒿和旨酒;再取公羊把皮剥,或用红烧或火烤,祈
祷来年收获多。我盛祭肉放豆中,放完豆中放登中;祭肉香气
慢慢升,天帝安然来享用,馨香浓烈又及时。后稷始创祭祀功,
神明保佑无灾祸,至今继承好传统。

这首《生民》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
它与《大明》、《公刘》、《绵》、《皇矣》
等诗一样,是反映周人发祥史的史诗。《生
民》主要记叙了周始祖后稷的事迹,记载了
周人作为一个农业民族走过的艰辛历程,描
述了一位生而不凡、长而不俗的神异英雄,
倾注了先民的理想、智慧和美德。

中国人对于带来杀伐的神,向来很漠然——甚至于,
在中国人的神的系统里,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战
神”(如果“斗战胜佛”孙悟空不算的话)。我们
甚至还可以说,中国人对威严的、高高在上的神天
的崇拜远远赶不上对人的崇拜。神农、燧人、有巢、
黄帝、尧舜禹都是由人而神,他们全都是为人们做
过好事的人,先成了英雄,然后就成了神。“你对
我有用,给我办事,我才信你”——其实这才是中
国人绵延数千年的唯一信仰。

有人说,后稷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英雄形
象。也有人提出了异议——后稷所谓的英雄
事迹无非就是教会了人民种地,这与我们通
常意义上的“英雄”二字似乎相去甚远。


我们膜拜这片土,膜拜曾经有过的利用这片
土为我们做了好事的人,把他们当做神一样
来膜拜,所以,种地的后稷当然是我们膜拜
的英雄——我们肇端于此,我们还将继续受
惠于此,我们怎能不对此心存感激?


“我们的祖先,是个种地的英雄——他手执谷
穗,从书册的缝隙里透出笑容来,凝视着我
们;既然我们的土地在脚下岿然不动,那么
他的谷穗就将继续传承下去,他也将继续含
笑看着我们,直到尘归尘,土归土…… ”
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