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升溫端」開始實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燈泡升溫端」開始實驗

壹、研究動機
傳統的蠶絲利用方法為「抽絲」「剝繭」。抽絲:是將蠶
繭煮開後抽絲,再作成絲綢,非常費工及耗時,因而絲綢是非
常高貴的紡織品。剝繭:將蠶繭煮開,再一粒粒剝開、拉成薄
薄的小塊「片狀絲絮」,大部份用來作成「蠶絲被」,施作時
需將「片狀絲絮」一塊塊鋪成一層、再一層層疊成被子,也是
相當耗時。不管是「抽絲」還是「剝繭」的方法,除了耗時費
工外,最重要的是蠶蛹會被煮死,極為殘忍。控管統一~五齡蠶
的吐絲時間,讓蠶同時於平板上吐絲,不讓絲吐成繭,即能形
成平面繭,蠶絲和蠶蛹會自然分開。再將整件平面繭的膠質煮
開後即可一次拉成一層被絮,不用像傳統的剝繭方式一樣一粒
粒的處理蠶繭及蠶蛹,比較省時省工。蠶蛹不會因為煮繭而死
亡,可作其他利用,符合現代社會所訴求的「省時」、「省
工」、「環保」、「護生」。「蠶絲平面繭」做成的「蠶絲被」
是符合訴求的運用方式,但其保暖性如何?和其他常用於被絮
之纖維材質「羊毛」、「棉花」、「人造棉」等是否有較佳的
保暖性?要運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出科學性的比較成果?
貳、研究目的
一、 探討不同纖維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的關係
二、 物質熱傳導性的有哪些因子
三、 蠶絲傳統與現在應用之研究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一、實驗器材
項目
數量
數位相機
1台
數位錄影機
1組
說明
含三腳架
TEC1-12704、12v、4A
致冷晶片
1塊
散熱片
2塊
散熱風扇
2組
散熱膏
一瓶
燈泡
1個
含燈泡座
電源供應器
1個
350w
電線、插頭
適量
40mm*40mm*4.8mm
有探針感應器
電子溫度計
2個
計時器
1個
最大計數99分鐘
透明水管
6根
內徑3.8mm,外徑4.0mm
電子秤
1個
最小感應秤重
珍珠板
數塊
保利龍板
數塊
保利龍膠
1瓶
美工刀
1支
取樣頻率20次/秒
厚24mm
二、實驗材料
項目
數量
說明
取自:泉明生態教育蠶業
平面繭
適量
羊毛
適量
取自:羊毛被
棉花
適量
醫用脫脂棉
人造棉
適量
農場
肆、儀器的設置及實驗過程
熱傳導」及「熱輻射」等四種方式從人體表面散入環境中。因
此人類會穿上衣服、蓋上被子來減緩身體的熱量的散失。「傳
導」屬於接觸性的熱傳遞,而所用來禦寒的衣物,緊貼身體,
因此是一個保暖性的重要因子。
熱傳導性是一個物質的導熱性能,在同一物質內從高溫處傳
到低溫處。
熱導率公式
Q
L
k 
t AT
k:熱導率、Q:熱量、 t:時間、L:長度、A:面積、T:
溫度差
其定義為在單位溫差下﹐單位時間通過單位面積單位距離的
熱量﹐稱為該物質之熱傳導係數。
因此「熱傳導性」較低的材質代表能在相同的溫差下,能比
較緩慢的將溫度傳至低溫處,能將溫度保存在高溫端。若是人
體蓋棉被的情形下,則人體的體溫散失較慢者,則保暖性較佳,
因此保暖性佳代表熱傳導性低。
二、分析及構想
由上述公式可知有下列變數需分析
Q:熱量 同體積的物體,所產生之溫度變化為其熱量變化
t:時間 經過的時間可量測
L:長度 試體之長度可控制為同樣長度
A:面積 試體之斷面積可控制為同樣面積
T:溫度差 試體兩端之溫度差,溫差愈大愈容易形成熱流,一
端設為高溫端,模擬人體溫度,一端為設低溫端,模擬冬季之
氣溫
若以人體體溫為探討的溫度點,我們需要一個設備,一端為
高溫能達37°C以上,一端為低溫能降至冬季氣溫約10°C以下,
兩端均需有溫度計以量測溫度及計算溫度差,我們以人體的體
溫為數據的取用點,因此我們希望的成果是在35°C~38°C之間,
但實驗的初始階段及結束階段比較不穩定,數據會不穩定,因
而將實驗的溫度範圍定在25°C~40°C之間,以利取用實驗中間
階段數值。
 高溫端:加熱的設備較容易,使用燈泡最簡單、安全。是
我們觀察溫度變化以計算「熱量」變化地方。
 低溫端:降溫較不容易,若使用冰塊最簡單,但不易控制
溫度及不方便長時間使用,而壓縮機之設備費用龐大。因此採
用「致冷晶片」接上直流電源即可使用,應是較符合本實驗之
降溫方式。以10°C為我們實驗的希望溫度,以計算兩端的「溫
度差」。
兩個溫度端間接試驗試體,用於傳導兩端的溫度及試驗熱傳
導度。
箱體材質:使用較簡單加工及具有較低熱傳導性質之保麗龍
施作
基於上述分析後,設計及施作「導熱性測試箱」
三、製作導熱性測試箱
(一) 致冷晶片降溫組
1.利用舊電腦拆下的電源供應器提供12V之直流電源。
2.利用舊電腦拆下的CPU散熱風扇及散熱片2組,一組供致 冷
晶片之背面散熱用,在本文稱為「散熱片風扇組」,另一組供
致冷晶片正面散發冷空氣用,在本文稱為「冷空氣散發片」。
3.組合時先確認致冷晶片之正反面,均勻塗上散熱膏後貼合致
冷晶片與散熱片,並以橡皮筋固定住。
4.將致冷晶片及散熱風扇都接上電源供應器之12V電源,注意
紅色為正極,黑色為負極。
5.打開電源,試看看散熱風扇是否會運轉,並看看「冷空氣散
發片」是否變冰冷,將致溫度計之感應探針接觸「冷空氣散發
片」,觀察降溫情形,經過約40分鐘,降至3°C,並在冷空氣
散發片上結成一層霜,降溫能力符合本組的實驗需求,但表面
結霜會影響降溫速率,因而決定在冷空氣散發片上加裝風扇,
並向外側吹,可加速冷空氣傳遞速度及避免結霜。
一、探討蠶絲平面繭與其他棉被填充物保暖能力的
比較
實驗一代:
將檢驗物剪成30×15cm的大小,對折後在空隙中放入裝有
300ml、50℃熱水的熱水袋,並插入一枝溫度計,測量多少時
間後熱水會降到室溫。
●優點:方便、簡單、易操作
●缺點:實驗時間長、變因多、誤差大
實驗二代:製做導熱性測試箱來協助實驗
一、保暖性之物理性採討
以人體而言,人的體的熱量會以「汽蒸發」、「熱對流」、
圖2-1 塗散熱膏並貼
上致冷晶片
圖2-2 貼上散熱片
圖2-4 接上電源供應
圖2-5 試機可降至約
器
3.5°C
圖2-3 用橡皮圈固定
散熱片
圖2-6 散熱片已結霜
~蠶絲平面繭之保暖性試驗
(二)燈泡升溫組
將燈泡座接上電源線、開關及插頭。
裝上燈泡及插上插頭,並打開開關。
試驗燈泡會亮,並將溫度計之感應探針接觸燈泡,觀察溫度上升情形,可
升至溫度50°C,符合實驗需求。
圖2-7 將燈泡接上電源、開
關及插座
圖2-8 用溫度計量測
圖2-9 打關開關測試溫度
(三)試體管製作
1. 試體管使用外徑40mm,內徑28mm之透明管,長度50mm,以鋸片鋸
出所需長度。
2. 用電子秤量取出「蠶絲平面繭」、「羊毛」、「棉花」、「人造棉」各
1.00公克,並各自將其拉成薄狀絮狀,均勻地分層填入管內,並於外管貼
上材質標籤。
(四)箱體製作
1. 實驗所需之箱體分3個空間,一個為降溫端,尺寸為
10cm*10cm*10cm,一個為升溫端,尺寸為10cm*10cm*10cm,兩者中
間之試體放置空間,尺寸為10cm*10cm*5cm,3者合併後,所需之空間尺
寸為25cm*10cm*10cm。
2. 使用厚度2.4cm之保麗龍板組成,內部實際尺寸為
5cm*10cm*10cm的空間,並加蓋,以便更換試體及檢修零件。
3. 中間試體管之置放空間,因需更換,需有蓋,分上下兩部份,下部和箱
體黏合,上部為活動蓋,切出試體管的空間。
4. 完成內層箱體。
5. 為了提高隔熱效果,於外層加作一層,讓箱體厚度達4.8cm
圖1-1 保麗龍箱體
圖1-2 箱體和試體管的結
合構件
圖2-28 導熱性測試箱的解析
圖1-3 內箱體和蓋子
(六)試機
1.將試體管置入,加上蓋子。
2.插上電源。
3.打開降溫端開關,觀察降溫端情形,在室溫25°C時,約可降至5°C。
4.打開升溫端開關,觀察升溫端情形,可升至50°C以上,但怕保麗龍會太
熱而熔化,不在再往上測試。
5.同時關掉兩邊開關,觀察兩端溫度變化情形,可觀察到升溫端會降溫,
降溫端會升溫,當兩端在溫差約10°C時趨緩慢。
四、試驗方法
一、置入待測「試體管」
本實驗計有「蠶絲」「羊毛」「棉花」「人造棉」等待測試體管,將依
上述順序輪流置入「導熱性測試箱」內實驗。妥善將待測「試體管」放入
「導熱性測試箱」注意兩端的纖維不要移位,裝妥後蓋上箱蓋。
二、開啟「致冷片降溫端」開始降溫
因為為降溫比升溫不容易,因此降溫端要先啟動。開啟順序為先打開
「致冷片降溫端」的電源供應器開關、注意致熱晶片的散熱風散是否運轉
正常、觀察溫度計的降溫情形,實驗時此端希望能穩定的停留在10°C左右,
以模擬冬季時之溫度。
三、架設攝影機
本實驗有計時器及兩個溫度需要程錄影,實驗完成後再播放影帶方式逐
次記錄時間觀察及紀錄,不容易同時準確讀取秒數及兩個溫度計之度數。
因此實驗過程以攝影機全和溫度的關係。架設時需注意避免溫度計面板反
光而無法拍攝到讀數的問題。
四、開啟「燈泡升溫端」開始升溫
在「致冷片降溫端」降至10.5°C左右時,開啟「燈泡升溫端」開始升溫,
逐漸升至50°C時觀察致冷晶片降溫端是否降至10°C左右,若已降至10°C
左右,則關閉燈泡之開關以調節兩端之溫度至為10°C及50°C左右。
五、打開攝影機開始攝影
當兩端溫度為10°C及50°C左右時準備開始實驗,打開攝影機開始紀錄過
程。
圖1-4 外箱體完成
圖1-5 中間試體管的蓋板
圖1-6 三個內蓋
(五)組件組裝
組裝致冷晶片降溫組
(1.) 將左側箱體後方開孔,能容納「冷空氣散發片組」裝入。
(2.) 開斜口以助「散熱片風扇組」空氣流通。
組裝燈泡升溫組
(1.)將右側箱體後側鑽1孔,以容納燈泡座。
(2.)將燈泡座穿入,裝上燈泡。
(3.)將電源線接上。
安裝溫度計
(1.)在箱體前方側中央均鑽1圓孔,以便穿入之感應探針。
(2.)穿入感應探針,安裝至定位。
(3.)立起溫度計。
架設計時器
(1.)計時器置於兩個溫度計中間,調整成同樣傾斜角度,以方便同時閱讀。
六、關閉「燈泡升溫端」開始實驗
「燈泡升溫端」是本組的實驗端,停止供熱後即開始實驗。而「致冷片
降溫端」持續運轉不關掉以維持10°C之溫度。
七、打開「計時器」
實驗端的溫度變化是本組的實驗重點,因此需要計時,以計算單位時間
的熱量變化,打開計時器開始計時。
八、觀察及紀錄
觀察兩端的溫度變化、時間及攝影機是否正常錄影,散熱器風扇是否正
常運轉等,並拍相片紀錄。待「燈泡升溫端」實驗端降至25°C以下時即可
結束實驗。
重復上述實驗,分別將「蠶絲」「羊毛」「棉花」「人造棉」等試驗完成。
圖2-1 置入待測「試體管」 圖2-2 開啟「致冷片降溫端」 圖2-3 開啟「燈泡升溫端」
並蓋上上蓋
圖1-7 組立致冷晶片降溫
組
圖1-8 組立燈泡組
籤
圖1-11 組立完成之正面
開始升溫
圖1-9 「導熱性測試箱」內
部
圖2-4 兩端溫度符合需求
圖1-10 箱體外正面貼上標
開始降溫
圖1-12 組立完成之側面
圖2-5 以數位攝影機紀錄
圖2-6 試驗端降溫至25°C以
下,完成實驗
伍、實驗結果
一、「蠶絲」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關係實驗
五、「空氣」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關係實驗
表1 蠶絲平面繭高溫端與係數關係圖:蠶絲平面繭在接近室溫
表5 空氣高溫端與係數關係圖:空氣在接近室溫時,導熱係
時,導熱係數約在0.0010~0.0015之間。蠶絲平面繭在接近體溫
數約在0.0025~0.0035之間。空氣在接近體溫時,導熱係數約
時,導熱係數約在0.0025~0.0030之間。依照常理係數應該為一
在0.0035~0.0045之間。依照常理係數應該為一條水平線 ,
條水平線 ,但應為實驗中有誤差故下降的趨勢。
但應為實驗中有誤差故下降的趨勢。
二、「羊毛」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關係實驗
表2 羊毛高溫端與係數關係圖:羊毛在接近室溫時,導熱係數
陸、討論
一、實驗一:探討不同纖維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的關係
藉著實驗得知:在高溫端接近室溫(25°C ~26°C)時,因和外接
溫度相仿,溫差較小,得到的數據和事實的數據是比較接近的,
為羊毛之保暖性最佳,蠶絲次之。但如果是接近人體體溫
(35°C~38°C)時,數據的誤差比較大,但仍符合事實數據的大
小關係,為羊毛之保暖性最佳,蠶絲次之。但在高溫(38°C>)
時,會因和外界溫差過大,造成了高溫端的熱量快速外洩,造
成數據的有相當大的誤差。
藉著表.1得知蠶絲平面繭的整體系數約在0.00374~0.001039。
藉著表.2得知羊毛的整體系數約在0.002740~0.000901。
藉著表.3得知棉花的整體系數約在0.003652~0.01166。
藉著表.4得知人造棉的整體系數約0.004859~0.002647。
藉著表.5得知空氣的整體系數約在0.003030~0.002333。
約在0.0010~0.0015之間。羊毛在接近體溫時,導熱係數約在
0.0020~0.0025之間。依照常理係數應該為一條水平線 ,但應為
實驗中有誤差故下降的趨勢。
三、「棉花」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關係實驗
二、實驗二:影響物質熱傳導性有哪些因子
藉由熱導率公式k = (Q/t) *L/(A*T)得知,本實驗可能的變因為
時間、長度、面積、溫度差,本組利用控制實驗時間、試體管
長度、試體管截面積、高溫低溫的溫差來增加實驗準確性,但
保麗龍箱的隔熱效果仍稍嫌不足。故實驗的仍有些許的誤差。
三、實驗三:蠶絲傳統與現在應用之研究
現在可藉由使蠶吐出平面繭的方式來利用蠶絲。比起傳統的
「抽絲」「剝繭」耗時且耗工,這種方法不但是更簡單、有效
率外,也更加的人道。且可以更簡單的製作蠶絲被。
柒、結論
一、 實驗成果
(一)實驗的成果:下表為實驗成果數據整理
35°C~38°C
25°C~26°C
試驗材質
平均係數
試驗材質
平均係數
蠶絲平面繭
0.002528
蠶絲平面繭
0.001278
約在0.0010~0.0015之間。棉花在接近體溫時,導熱係數約在
羊毛
0.002468
羊毛
0.001086
0.0020~0.0035之間。依照常理係數應該為一條水平線 ,但應為
棉花
0.002857
棉花
0.001575
人造棉
0.003867
人造棉
0.002931
表3 棉花高溫端與係數關係圖:棉花在接近室溫時,導熱係數
實驗中有誤差故下降的趨勢。
四、「人造棉」的保暖性和熱傳導性關係實驗
表4 人造棉高溫端與係數關係圖:人造棉在接近室溫時,導熱
係數約在0.0035~0.0040之間。人造棉在接近體溫時,導熱係數
約在0.0025~0.0035之間。依照常理係數應該為一條水平線 ,但
應為實驗中有誤差故下降的趨勢。
(二)熱傳導係數:「羊毛」≒「蠶絲」<「棉花」<「人造棉」
也就是說保暖性:「羊毛」≒「蠶絲」>「棉花」>「人造棉」
因此可以知道就保暖性而言,「蠶絲」是極佳的纖維產品。
「蠶絲」≒「羊毛」本身就是綿羊抵禦寒冬的利器,本身有脂
質及表面有鱗狀突起可吸附暖空氣。一般坊間的說法,3kg的
「蠶絲被」能抵6kg的「棉被」的保暖效果,從本研究之數據得
知暖效果並無如此大的差別。
二、 建議
(一)本研究之成果得知「蠶絲」與「羊毛」保暖性相當,但
「蠶絲」的產量遠低於「羊毛」,而價格也遠貴於「羊毛」,
而其保暖性卻相同?那為何要選用「蠶絲」來當被絮?因為本
研究僅就熱傳導的物理性來實驗,其他還有「汽蒸發」、「熱
對流」、及「熱輻射」等保暖性因素尚未實驗及考慮。
(二)尤其最重要的是「透氣性」及「吸濕性」更會影響保暖衣
物的舒適性,因此建議可以另外的研究探討「保暖性」「透氣
性」「吸濕性」「舒適性」之相互關聯性。
(三)本實驗使用致冷晶片來降低溫度,但不容易控制在穩定的
溫度範圍內,應該有合適的控制方式作為研究課題。
(四)保麗龍箱的隔熱效果仍稍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