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沈阳工业大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案例 - 沈阳工业大学

如何撰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申请书
曲迎东
沈阳工业大学
2011年全国立项2883项,重点153项、一
般1608项、青年1122项:
 平均立项率为13.6%,比2010的8.4%提高了
5.2个百分点;
 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
 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
辽宁部分高校2011获资助情况:
 辽宁大学,6项;
东北财经大学,14项;
大连理工大学,2项;
辽宁师范大学,1项;
沈阳师范大学,1项;
沈阳农业大学,1项;
总体概况: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限项申
报,仅能推荐10项。
历史上,我校仅管理学院宋力教授
于2004年立项1项。
撰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
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申请书撰写应当体现出:
创新(科学性)——给评审专家的内行人看;
规范(技巧)——给评审专家中的外行人;
一般而言,评审专家中有相当人数并不从事相关
研究方向。
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被批准,体现了申请
书撰写技巧的重要性!
一个必须反驳的问题:把希望、注意力和工
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关系或大树上。
一个好的标题极为重要
 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 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干什么、对象是
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
 题目大小要适中;
 选题前一定仔细阅读当年的指南。
案例
例1:
抗战大后方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中国高铁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对策研究
碳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公租房制度的表达与实践
辽金元时期民族习惯法与中原汉法冲突与融合研究
项目属性应当明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综合研究;
其他研究;
注意:不同的研究类别对应不同的研究意义描述,“基础研
究”只描述科学意义;而“应用研究”必须描述具体应用领域
及前景;综合研究同时描述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基础研究Know Why or
what(Discovery)
目标与内容:
科学问题是什么?
科学本质为什么?
发现新的科学现象!
研究方案:
如何解决科学问题?
如何探索科学本质?
怎样发现新的现象!
应用研究
问题是什么?
采用哪些方法、手段?
解决问题、实施的效果?
预计研究期限
注意:一般2-3年
注意应用研究的时效性!
项目主要成员
 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合理性;
 成员5人左右最佳;
 注意主要成员的研究成果,是否与本项目具有相
关、相似性。
课题论证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
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限4000字以内!
课题论证-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到达何种水平,得出哪些结论;
 评价他人成果,且需指出存在的问题;
 文字量以略少于1页为宜,1200个字数。
逻辑:背景→他人评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课题论证-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
 科学意义:构建…体系,揭示…规律,发现…本质;
 科学意义一定扣题,一定是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切记研究意义过大;
 6行左右文字量足够,切忌喧宾夺主。
案例
研究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特点,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必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平台建立和推广大
学生挫折教育案例库,可以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成因,从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
尤其是“90后”大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
练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而且,当
前各高校思政部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 “80后”教师的面孔,他们同样需要接
受挫折教育的洗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挫折教育案例
库的建设也有助于师资的培养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
挫折教育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
有机的融合挫折教育案例库的相关内容渗透挫折教育。
辽宁省是教育大省,普通高等学校有83所,在校本科生达五十多万人。
2010年8月,副省长陈超英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辽宁必须立足于服务
国家战略,承担起教育大省的责任与使命,举全省之力,实现从教育大省向
教育强省的根本性转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辽宁的历史性选择,
更是时代赋予辽宁新的重大使命。因此,辽宁省各高校如何为社会培养更多
合格的建设者,如何培养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者更应首当其冲勇挑重担。
研究意义:
案例
研究加快推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对于推进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加快统
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
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
区域发展在“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
兴”、“中部崛起”的大战略下,已经形成了“东部-东
北-中部-西部”的格局,发展辽宁县域经济是振兴老工业
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加快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
新思维,是辽宁区域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
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体制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
维。
课题论证——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 其含义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 4个左右的研究内容即可,每个文字量以1行左右为宜;
 最好分层次写,逻辑清晰;如(1)…
(2)….
 此处对研究内容可不予解释,避免描述繁琐。
案例
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极“鲜明地”先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接下来,描述本研究的目的;
随后,介绍重点研究内容(也应包含方法);
最后,描述本项目的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
课题论证——基本思路
个人的理解为技术路线:
 最好给出技术路线图,图中应体现研究内容、方法、理
论等;
 基本思路应简练、具体、特色突出。
案例
课题论证——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个人理解为完成研究内容所采取的手段、
理论及其步骤。
 研究方法不应单一、程式化;
 更应具体,且具有一定特色;
案例
实证和定量分析部分重点采用了以下方法:
(1)Granger因果检验
利用辽宁省1979-2010年时间序列的数据,基
于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
分解方法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采用STATA10.0
计量软件,考察辽宁服务业发展与辽宁经济发展
的内在联系。
(2)联立方程估计
这部分重点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辽宁服务业发
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基本模型如下:
Y 1  f (Y 2, Y 3, Y 4, X 1, X 2, X 3, X 4......)
Y 2  g (Y 3, Y 4, X 1, X 2, X 3, X 4......)
Y 3  m(Y 4, Y 1, X 1, X 2, X 3, X 4......)
Y 4  n(Y 1, Y 2, X 1, X 2, X 3, X 4......)
本课题拟采用时间跨度为1979-2010年,横截面单
元为辽宁省各城市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中共包括4
个子方程,分别是经济发展(Y1)、服务业发展
(Y2)、收入分配 (Y3)和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Y4)
决定方程。X1,X2,X3,X4……表示对因变量产生影
响的其他变量。
(3)模型形式设定的扩展
为了分析影响辽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作用程
度,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一、文案调研
二、高端访谈
三、问卷调查
四、案例分析
◆理论研究
◆实际调查
◆计量分析
◆比较分析
课题论证——重点难点
 重点的准确度应精确把握,避免过于泛泛;
 重点的内涵应体现出创新性;
 重点一般不应超过3个,最好层次清晰:(1)..(2)..(3).
 难点1个基本足够,应具体指出其“难”的所在。
 重点、难点文字量一般不应多于4行。
案例
本课题的重点有三:一
是对中国周边次区域经
济合作现状的分析与评
价;二是对中国发展周
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
外联动路径的设计;三
是提出中国发展周边次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其中,地域分工态势的
评价,对内合作与对外
合作关系的把握,内外
联动的合作路径的构建
是课题研究的难点。
重点研究:
1. 宗教渗透到大学生
中的原因、途径和危害。
2.大学生现有的思想
状态和人生目标。
3.社会环境对大学生
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4.抵御宗教对大学生
影响渗透的对策
5.运用多种途径和手
段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难点:
1.高校能否实行定向
定人的管理方式
2.高校能否实施定期
定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
值观的塑造的机制
3.高校能否让学生正
确认识宗教信仰的存在
4.高校能否引导学生
自觉地抵御宗教的渗透
本课题重点研究在如何实现新
媒体的优势作用与思想政治教
育平台的有效对接上,从理论
上进行可行性论证,同时从实
践中挖掘现有高校教育平台的
优势资源,寻找传统教育潜能
与新时代要求的接合点,在整
合现有高校优势资源的同时,
充分利用移动电视、数字广播、
MSN、QQ、飞信、网络电话等
新媒体条件,并与原有教育方
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
径,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
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
政治教育的需要,实现教育理
论与教育实践在传统基础上的
新的时代对接。这不仅属于本
研究内容的重点,也是本研究
的一个难点。
课题论证——基本观点
 对本项目存在问题的本质认知;
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
 本研究对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贡献。
 最好分层次写,文字量不宜过多,精炼。
案例
(1)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次区域”
范围趋向自由化的流动和重组…,其目标是…..。
(2)我国已有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大都处在较低层次
上……。
(3)与贸易合作相比,产业合作是一种更深层次的
合作,……也是实现这一对接的有效路径。
(4)中国在开展周边次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应依
据…….,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走向互利共赢。
课题论证——创新之处
 新方法、新理论、新发现………
 国内外首次提出的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不是创新;
 借用何种理论,或将某方法及理论用于…研究不是创新,
但强调这种理论可解决问题亦算创新;
 创新点以不多于3个为宜,文字精炼,重点突出。
(1)课题从对次区域经
济合作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
究出发,得出国际产业链条
重构是次区域经济合作深化
的关键这一结论,形成“二
重开放”的研究视角,并以
此为线索展开研究,这一角
度具有创新性。
(2)课题将系统评价中
国周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
状,并对代表性区域的产业
梯度、比较优势和协作程度
进行量化分析,这一研究内
容在已有文献中尚未发现。
(3)课题将尝试构建我
国周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
外联动路径,提出具有可操
作性的对策建议,预期会形
成富有新意的观点。
案例
本课题研究不同于以往单纯对科技
创新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它具有中
第一,论题的角度新颖。宏观性、外向性、融合性及示范性等新
的属性特征,也是适应《十大产业调整
本课题从一个系统的角度, 振兴规划》的经济特点及应对全球金融
将对辽宁省服务业的影响 危机的需要而开展的。其创新之处在于:
1)本课题从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
因素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 互动关系与协调优化发展出发,研究给
析运用于对辽宁省服务业 出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及产业结构的多
维属性及内涵特征,针对装备制造业演
健康发展的研究,寻求切 进趋势、技术基础、创新现状,给出结
实符合辽宁地区服务业发 构动态变动模式、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
体系、关键技术选择模型,这不仅站在
装备制造业的角度,更基于其发展的社
展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分析方法独特。 会经济属性与科技创新的广泛影响性,
将是技术经济学科领域的较新进展。
2)根据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和比较优
采用面板数据,利用联立
方程组和加入交互项模型 势,本课题研究给出的装备制造业技术
结构合理化评价体系、科技创新长效监
对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影 控机制、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技
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范式,可克服以
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往对科技创新研究脱离具体产业、研究
第三,本课题对国内外 体系不够全面的弊端,尤其是后三项成
部分城市发展服务业的成 果更是避免了“就创新论创新”而忽视
所依托的产业环境的缺陷,将弥补科技
功经验进行介绍,吸收其 创新与工业经济领域相关研究的不足。
3)本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研究开发的
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经验总结和创新,提出加 为整合和优化装备制造业科技资源、完
快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对 成企业联合科技攻关、实现创新的跟踪
监控奠定了重要基础,将弥补装备制造
业领域关于共用创新系统软件研究的不
策建议
足。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 包括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员的成果;
 成果需要具体列出,不应仅写发了10篇文章…;
 列于与本项目相关的成果,不应写成科研总结;
 成果中,应体现团队成员见合作的密切度;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 详细列出;
 中、英文文献应各占一定比例;
 新文献应占有一定比例;
 考虑到项目评审,本方向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文献,应予
引用。
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障
 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
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前期相关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经费预算
掌握好申请经费额度,不宜过多、过少!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元)
序号
经费开支科目
金额(元)
1
资料费
7
专家咨询费
<10%
2
数据采集费
8
劳务费
<10%
3
差旅费
9
印刷费
4
会议费
10
管理费
5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严格列支
11
其他
6
设备费
严格列支
合计
当年
第二年
不超过3%
120,000
第三年
年度经费预算
80%
20%
2014年
如何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个人不成熟的理解:
 跟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近或相似的、已获国家社科
基金学者的公开文献;
 多看文献,独立思考正确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解决
问题;
 各种形式的交流:会议,邮件,电话等………
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