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绪论 -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

药用植物学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
于俊林
绪论
一、植物界的多样性
1. 生物的特征
a . 具有复杂的结构。
元素—分子—功能材料—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b . 都能进行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
c . 都能生长发育。
d . 都能繁殖。
e . 适应环境。
f . 具有应激性。
2. 植物界的多样性
• 按地域分:海、陆、空
• 按体积分:病毒—细菌—巨杉—桉树—巨囊藻
按寿命分:几分钟(细菌)
几千年:银杏、松柏、龙血树
• 按用途分:食用、材用、纤维、油料、香料、
药用等。
• 按营养类型分
自养:含有光和色素
异养:寄生、腐生
• 按形态分:病毒、菌类、藻类、地衣、苔 藓、
蕨类、裸子 植物、被子植物
二、药用植物学相关定义
1.药用植物: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
或具有保健作用的所有植物。
生理产物:全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花柱、花丝
病理产物:五倍子
2. 植物学:研究植物各类群形态、结构、分
类、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与环
境关系的科学。
3.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
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三、药用植物研究内容和任务
• 研究内容:A. 药用植物的外部形态
B. 药用植物的内部构造
C. 药用植物的分类规律
• 研究任务:
A. 确定中药的正品来源,解决名实混淆的问题。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B. 保护中药资源。
C .开发新药资源。
D. 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四、药用植物学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我国目前已知的中药资源种类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11 118
1 574
种数
87%
12%
比例
〈全国中草药名鉴〉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11 470
1 630
种数
86.5%
12.3%
比例
药用矿物
80
1%
共计
12 772
100%
药用矿物
160
1.2%
共计
13 260
100%
• 中药专业中有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
医学
中药学
化学
数学
生物学
生药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化学
中药栽培学
植物生物学
分子生药学
•
•
•
•
《中药学》名实混淆问题
《中药鉴定学》来源、形态、显微、理化
《天然药物化学》来源鉴别、亲缘关系找化学成分
《中药炮制学》
五、药用植物学发展简史
1. 食药同源,师承口授
2.《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期,作者不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3.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 陶弘景,《本经》+《名医别
录》= 《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4. 《新修本草》别名《唐本草》。唐朝苏敬、李勣编著,
载药844种,文图并茂,世界上第一本药典。
5.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宋. 唐慎微著,载药1558种,辑录古代文献最
广,是本草学的范本。
6. 《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著,载药1892种,
其中植物药1173种,植物1100种,
“岁历三十稔(rěn),考书八百家,稿凡三易”
7. 《本草纲目拾遗》,清. 赵学敏著。载药920
种,拾纲目的补充和续编。
7. 现代
• 《中国中药资源》,中国药材公司,载药12772种,
植物药11118种,动物药1574种,矿物药80种。
• 《药材学》,徐国钧著。
• 《中药志》,肖培根著。
• 《药用植物学》,姚振生;杨春澍;艾铁民;沈联
德;孙启时;等。
• 《中国药用植物志》
六、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及
参考书
• 学习方法:
•
细致观察: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
系统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
横向联系:外部—内部—功能—作用
教材与参考书
• 《药用植物学》最新版,第一彩板。
• 《中国植物志》
• 《中药志》
• 《高等植物图鉴》
• 《东北植物检索表》
• 《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
• 《植物学》 、 《药用植物学》
• 有关杂志
参考书
《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郑汉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姚振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詹亚华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艾铁民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习题集》,姚振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刘合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参考书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中草药汇编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中药志》.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高等植物》.青岛出版社
《全国中草药名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道地药材图典》.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甘肃中草药资源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七、教学特点及安排
学位课、考试课,68学时,4学分。
1. 理论课:44学时,期未考试占70%。
2. 实验课24学时,6次实验(室内4次,室外2次),
占20%。
3. 平时成绩占10%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笔记等)。
4.野外采集见习1周。1学分。单独计分。
于俊林
电话:0435-3209355
15144557008
E-mail: [email protected]
QQ: 3456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