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內視鏡

膠囊內視鏡
膠囊內視鏡是一個相當精密的小儀器,約11x30釐
米大小,約等於一顆魚肝油大小,內含前端
攝影機、影像感應傳送器和精密電池,「膠
囊內視鏡」前端會閃閃發光。閃著光的前端
部分包含了攝影機與LED燈,並配備影像感
應傳送器、電池等。患者在空腹狀態以白開
水服下,不僅能夠輕易吞入、不影響日常作
息,而且只要在腹部綁好小接受器,便能安
心睡覺。在六至八個小時間,內視鏡可以每
秒兩張的速度拍出大約六萬張照片,並一邊
傳送至體外接受器。隔天再將接受器交給醫
師,將數萬張影像在電腦中還原成「影片」,
對照時間刻度,即能找出病變
。
膠囊內視鏡優點
•
•
•
檢查過程方便易施行,可以自由
活動不受限制
敏感度高,影像清晰,腸道的檢
查不再有黑洞
單一拋棄式膠囊,不重覆使用,
不怕交錯感染
何謂內視鏡
•
內視鏡檢查,是把裝在機器前端的鏡
頭插入管狀器官內部,去窺視或把攝
得的影像經過光纖送出在體外顯示幕
上來觀察的檢查法。因此,檢查的器
官對象是管狀、袋狀、有內腔的器官,
如支氣管、食道、胃、 十二指腸、
小腸、大腸、腹腔、關節腔等,並且
可以照實在的顏色、大小、形狀看到
檢查的目標,跟在肉眼下看到的完全
一樣。所以要檢查胃、食道、腸管、
氣管等器官中有無潰瘍或腫瘤時,沒
有其他方法能比使用內視鏡檢查能得
到更好的效果。這是以前常用的上消
化管 X-光攝影術沒有辦法與之相比
的效果,並且當在檢查中發現有問題
的病變需要做生檢時,能夠馬上透過
鏡管,使用夾鉗採取檢體出來做檢查
的好處。
內視鏡發展的目的
•
內視鏡最初發展出來的目的,在於方便檢
身體內部不容易看得到的部位如胃腸道與
呼吸道等等,後來逐漸應用在手術上。由
於內視鏡手術,不用切開很大的傷口,只
須很小的幾個傷口放入內視鏡,減少手術
切開的傷口便可減少手術中的傷害,及減
少術後的併發症,也可使術後的復原加快。
目前使用的手術內視鏡有腹腔鏡、胸腔鏡、
膀胱鏡、膽道鏡、關節鏡及鼻竇鏡等,在
整形美容方面,最近也有愈來愈多手術開
始採用內視鏡。 整形外科最初採用內視
鏡是在治療腕隧症候群,腕隧症候群發生
的原因是由於手腕的筋膜壓迫正中神經引
起,傳統手術方法必須在手腕中間切開一
個三至五公分長的傷口,然後將腕隧的筋
膜切開,可治癒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使
用內視鏡只須切開一個一至二公分的傷口,
就可達到同樣的手術效果。整形外科目前
已將內視鏡成功的用在臉部拉皮手術、乳
房整形手術、及腹部整形手術等方面,主
要的目的,也在儘量減少手術的疤痕。
消化道內視鏡之發展史
•
早在1795年就有一些醫學先輩(德國人
Bozzini, 法國人Segales, 義大利人
Banbolzini 等)開始了最早期內視鏡的應用。
最早都是硬式內視鏡,光源不佳,能見範
圍有限,其臨床用途也極為有限。
在消化道中,最早的硬式鏡,有食道
鏡(Avery,1843)胃鏡(Kussmaul, 1868)及直
腸鏡。硬直內視鏡不只操作不便,所見範
圍也有限。隨後有半軟式內視鏡之發明。
1897 年Kuttner完成了可彎屈之胃鏡。1932
年Wolf發展了可以彎屈的胃內視鏡內視鏡,
使 Rudolf Schindler的理想有所發揮,而完
成了Gastroscopy一書(1937)。
內視鏡種類
• 內視鏡可分為硬式內視
鏡、光纖軟式內視鏡、
電子式內視鏡、等三種
㈠硬式內視鏡:
硬式內視鏡是最早運用的內視鏡,其
基本結構乃是以特製的鋼管為主體,
在鋼管內部按一定的幾何光學位置排
列許多各式透鏡,對光線進行聚焦、
放大等功能,以達到檢視器官組織的
目的。藉由物鏡排列的角度,內視鏡
可以作不同角度的觀察,如下圖所示。
觀察不同的角度必須使用不同的內視
鏡,這與角度可調的軟式內視鏡極端
不同。而在接近目鏡的一端,則有側
向的鏡組接頭,以便將光源之光線藕
。
合進入內視鏡
㈡光纖軟式內視鏡
光纖內視鏡主要是利用光纖維特殊的傳導
性 質,使光線集中在光纖維束內傳導;
一方面將照明光線傳入體內,另一方面則
將體內器官組織的反射光傳出成像,以達
到觀察的目的。由於光纖維的柔軟特性,
因此光纖維內視鏡柔軟、易彎曲,可到達
身體任何深層器官組織;而粗徑單纖維製
成的光纖內視鏡,其影像理論上也可達到
與硬式內視鏡相同的品質;因此,在可預
見的將來,光纖內視鏡將會主導內視鏡的
發展方向。
一個典型完整的光纖內視鏡如下圖;完整
的內視鏡除了照光纖束與影像光纖束之外,
尚留有其它通道。此類通道一方面供精密
操作工具進入,以進行各種的處理;另一
方面則可以灌入氣體或液體,沖洗生理組
織與鏡頭,使視野更清晰;此外處理產生
的部份穢物也可藉此通道吸出。
㈢電子內視鏡:
• 子內視鏡是利用電子攝影與內視鏡的技術
結合,以達到觀察體內器官、組織的目的;
由於電子內視鏡影像較諸傳統光纖內視鏡
更清晰、真實,加上配合微處理機、攝影
系統等設備,影像更易於處理、儲存,並
富於變化,因此將會逐步侵入光纖內視鏡
的各個領域。
電子內視鏡的基本架構如上圖所示,由一
個內視鏡本體,視訊控制系統(video system)
與螢幕監示器(monitor)所構成。內視鏡本
體結構與傳統光纖內視鏡幾乎完全相同;
有照明用的光纖維束,供操作工具進入之
管道等;惟一不同的是以CCD光電感應器
取代了影像光纖;CCD是一種以積體電路
(IC)技術製成的感光半導體;光線的照射
會在其上產生不同量的藕合電子,經由電
子數量的多寡,可以探知物體的影像。
(四)內視鏡的運用與發展
內視鏡的最初發展是為了診斷應用,但
隨著各精密工具的發展,內視鏡事實
上已成為了臨床上極重要的治療工具,
在許多方面的治療,已逐漸取代了傳
統的外科手術;往後內視鏡的發展除
了繼續改善其影像品質、視影外,最
重要的是發展各種配合性的工具,以
發展出新的內視鏡手術。圖(1)則是內
視鏡和電燒刀的結合系統圖(2)則是內
視鏡和雷射的結合系統;這兩系統在
日後的內視鏡手術運用上將會逐漸重
要並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