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認同 - WordPress.com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身分認同 - WordPress.com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解析兩岸交流與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
一項理論與實證調查研究報告
蒙志成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email protected]
中華民國102年3月25日
壹、前言
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 介紹「民族主義式的認同」與「自由主義式
的認同」論述
 運用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認同視角,解析
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
 實證調查研究報告
2
壹、前言
 「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問題」是個重要議題
 認同的影響:
 攫取政治利益的實際政治運作上,訴諸「我群」認同,
很容易成為廉價的政治動員工具
 理性的政策制定,無法突破「他群」的不認同,使政策
推動上屢屢受挫
 認同問題:理解存在台灣社會內部結構、外在環境與個
人認知等複雜因素的糾結與演變過程
3
圖一:台灣民眾 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
(1992~2010.12)
7.9%
48.7%
4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http://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研究動機與目的
 提供一整合性的理論架構,來探究為何台灣民眾在
身份認同上,從民主轉型以來、兩岸關係和緩、交
流頻率越高的情形下,存在著穩定增加的「台灣人」
認同與持續減少的「中國人」認同趨勢
 探究兩岸交流與認同之間的關係
5
先從兩段大陸交換生所拍攝的紀
錄片段談起….
 台灣小朋友眼中的大陸 How kids from Taiwan
think of Chinese mainland(Part1)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AmIYCTE63A&list=
PL2BE10B4EB89301B3
 (P3)小小相望-對岸大學生對"中國"的認知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TWTg9ABPc
6
思考時間
 請問你看到了什麼?
 你有什麼樣的想法?
 你怎麼看「中國」與「中國人」?
7
調查時間
 在我們社會上,有人說自己是「台灣人」,也有
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也有人說都是。請問您
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者都是
?
1.台灣人
2.中國人
3.都是
8
 接下來(煞落來),我想請問您台灣文化與中
國文化的關係。請問您認為台灣文化是屬於中
國文化的一部份、還是說中國文化是屬於台灣
文化的一部份,或是說兩者並無關聯?
1.台灣文化是屬於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2.中國文化是屬於台灣文化的一部份
3.兩者相關但無臣屬性
4.兩者並無關聯
9
 當有人提到「我們的同胞」時,請問您認為「
同胞」是指台灣人、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有?
1.台灣人
2.都有
3.中國人
10
 接下來(煞落來),想請問您認為我們國家領
土的範圍是指(台:包括)台澎金馬、還是指
(台:說)大陸地區,或是兩者都是(台:兩
個所在攏有)?
1.台澎金馬
2.大陸地區
3.兩者都是
11
 一般來說,當您看到大陸選手跟其他國家選手
競賽(台:比賽)時,在心理上會不會希望大
陸選手贏得這場比賽?是一定會、可能會、可
能不會,還是一定不會?
1.一定會
2.可能會
3.可能不會
4.一定不會
12
研究問題
一. 怎樣的因素驅動台灣民眾「台灣人認同」上升、「中
國人認同」的驟失?
二. 驅動因素是否有時間階段上的區分?如何從概念上與
經驗上去界定不同階段?
三. 兩岸交流如何對於台灣民眾身分與國家認同造成影響?
13
當前的研究途徑
14
相關研究
(1) 「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議題當作依變項:
從社會結構、歷史記憶和原生血緣,檢視「認同」的起源
 特色:理論上或分類上討論認同的概念問題
 定義:將「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視作「族群認同」、
「國家認同」、抑或「政治認同」
不足之處:
 少經驗地檢視認同的相關變遷
 影響認同的相關變數,是否隨時間轉變,如省籍影響
 尚少將不同定義的身份認同做一整合性詮釋架構
15
相關研究
(2) 「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議題當作自變項:
解釋認同如何影響所關心的議題,如投票行為、政黨支持
 特色:「認同」變項假定為固定的外生變數,以無時間
影響的橫斷面分析來建置迴歸模型
不足之處:
 假定認同為固定的外生變數,然而台灣民眾身份認同隨
時間演變的趨勢明顯,忽略時間變化的研究假定,顯然
不適當,所獲致的推估結果亦會有偏誤(biased)
16
理論
17
貳、台灣民眾身份認同中的兩項論述:「民
族主義式的認同」與「自由主義式的認同」
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
 台灣社會現存三類主要不同的國家認同理論觀點:
民族主義、自由主義與激進主義
 本文解析架構:
 運用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認同視角,進行「台灣人/中
國人」此一身份認同的概念界定
18
基本概念
 民族主義式的認同:
 具備相同血緣的種族、語言、宗教、文化、共同的歷史
記憶、生活經驗等為基礎,情感結合的方式,構成「我
群」的認同意識
 「本質主義」式(essentialism)的認同類型:以種性
血緣為依據
 「建構主義」式(constructivism)的認同類型:透過
歷史詮釋出的情感依附與歸屬為此認同的重大基礎
19
 自由主義式的認同 :
 國民的國家認同,對該國所規範的「公民權利義務
與合理憲政秩序」認同,不同的血緣種性、歷史經
驗、共同利益,不影響不同的成員構成要素建立相
同的國家認同。E.g.:美國
 特色:理性個體、自願性地依其對國家憲政對個人
權益保障的內涵與程度,來決定其認同
 國家認同模式有助於整合多種族共存於一國家社會,
減少不同族群相互衝突的可能
20
「中華民族主義」認同論述的危機
一. 「祖國情與夢」
日據時期至光復初期,「中華民族主義」式的認同為
台灣民眾普遍的身份認同主流。然為想像式的認
同。
二. 「從想像的美好到現實的醜陋殘酷」
歷史記憶、生活習慣的差距,政治權力的分配的不平
等,產生出省籍差異。在身份認同上:「中國人
=外省人,台灣人=本省人」
21
台灣進行「中華民族主義」論述的危機
三. 中國因素:「中國=大陸,中國≠台灣」?
當國際上因著大陸國力日強,台灣的「中國人」因為
歷史記憶與價值觀的與大陸的「中國人」具有認同
差異,而越來越不想被誤認來自大陸的「中國人」,
漸放棄「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四. 民主標籤:「台灣人=民主人,中國人≠民主人」?
台灣意識的發展經驗:「以爭民主方式來完成民族自
主、自覺」。「中華民族主義」認同在民主化的過
程中,為對民主制度不認同或持保留態度的符號
22
「台灣民族主義」的認同論述
1. 史
明(1980) : 從種性血緣來表示台灣人意識
與台灣民族的特殊性
2. 吳乃德(1996): 從歷史經驗、悲情文化來訴諸群
體認同
3. 許信良(1995):從共同利益出發、以重商主義觀
點來尋求民族認同
4. 張茂桂(1993):從一個作為因應集體自我認同需
求、用以凝聚想像連結之「部落偶像」的崇拜論
述
23
台灣「自由主義式認同」論述的產生
台灣民主化的開展,隨著民主鞏固的再深化,二次
政黨輪替的出現,身份認同已漸與民主制度認同掛
勾
「身份認同與立基民主憲政秩序的國家認同,已是
一體兩面」
避免社會不同族群情感相互撕裂
24
小結
「民族主義式的認同」(特殊主義)
 族群情感與歷史記憶在身份認同的型塑過程中,扮
演重要影響
「自由主義式的認同」(普遍主義、現代性)
 台灣社會20幾年來,經歷民主轉型
 民眾既有的身份認同不見得有根本性的改變,但造
成影響是重大的,影響越形廣泛與深遠
25
參、兩岸功能性交流下的身份認同
兩岸關係與台灣人認同上升的觀察:結構性因素
 吳玉山(2009):
大陸所代表的「中國」崛起、為舉世矚目的現象,在使
用「中國」名號時,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不被認為代表
「中國」,影響台灣民眾「排他性的台灣認同」興起,
以為區辨與來自大陸的「中國人」的不同
 陳孔立(2011):
「中國人」被普遍認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台灣人
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在國際上『失去了他人的認可』
26
與大陸人士的交往經驗與台灣民眾的身份
認同的有顯著的關連性
 現階段兩岸關係與民族主義式認同
 兩岸在意識型態、經濟運行模式不同,對
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的「中華民族主義」立場,是相當一致
 不同民族主義認同論戰造成社會撕裂的問
題,發生在台灣認同現象,亦會發生在台
海兩岸社會
27
深具民主價值的台灣民眾在與大陸人士交流後,
發現價值觀的差異,而更傾向「台灣人」認同
現階段兩岸關係與自由主義式認同
 正視並尊重每個成員之原生或後天所可能產生的身份
認同差異性,協助縮短兩岸人民的認同差距
困難之處:
 台灣關於自由主義式的認同還未成熟
 憲政秩序的架構也還未臻完善
 台灣社會在面臨內部國家認同分歧
 對外面臨全球治理架構重整與參與國際社會的競爭壓
力
28
結論
 「自由主義式的認同」是兩岸在認同上避免
衝突而又一致趨向的較佳論述
 為兩岸統一創造條件:「自由主義式的認同」
模式
方法:
 善用民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優勢,以「公民民
族主義」創造兩岸人民具備公民意識的結構,
建構出公民主義的認同
29
實證調查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