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pt

文學的紀實意義——從藍鼎元《紀水沙連》與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看報導文學的時代精神
授課教師:歐陽淑卿
報導文學的定義
• 何謂報導文學?
報導文學是兼具文學與寫實雙重意涵的一
種文體,但是此類文體在目前頗受爭議,
其爭議的原因在於欠缺完整的理論基礎和
定義範疇,加上報導文學的內容意義長期
處於「報導」與「文學」之間模糊難辨的
爭論地帶。其媒介可以透過文字,音樂,
影片來表達。請判斷以下何者屬於報導文
學。影片1 影片2 影片3
報導文學的來源
• 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
報導文學的來源
詩經
報導文學的來源
史記
報導文學的來源
• 徐霞客遊記
報導文學的來源
• 大陸文壇的影響-- 報告文學
報導文學的來源
報導文學的來源
• 現代報刊的影響
報導文學的來源
• 外國文學的影響
社會主義報導文學-為百姓發聲
美式報導文學-挖瘡疤
報導文學的特色
• 真實與想像 影片
報導文學的特色
報導文學的特色
• 主觀與客觀
報導文學的特色
• 語言的口語化
報導文學的特色
• 重情節安排與細節刻畫與跨界的敘事手法
報導文學的特色
• 美感來自真實與批判
報導文學的對象
•
•
•
•
對人 Dance for life?
對事件 六四天安門
對議題 正負2度C
對社會文化 謝錦
紀水沙連
• 水沙連,即今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
• 沙連,為平埔族語Soalian的譯音,或者是Tualihen
的譯音。
• 原是彰化平埔族對南投一帶山地的稱呼,因日月
潭水域遼闊,故稱為「水沙連」。
〈紀水沙連〉
• 〈紀水沙連〉是藍鼎元居臺期間遊日月潭時所寫,
除描寫日月潭風光外,也描寫當地原住民生活習
俗。
• 歸結其旨意,在呼籲當局重視原住民教化,所以
本文是一篇有感慨、有理念的紀遊之作。
出處
• 選自《東征集》
《東征集》
書影
成書原因
• 清聖祖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臺灣發生
「朱一貴事件」,藍鼎元隨堂兄南澳總兵藍廷珍
出征,充當幕僚。
• 清軍「七日平臺」,但朱一貴及其部眾仍趁機反
擊,征撫工作持續進行著。
• 藍鼎元隨軍所撰寫之公文書,藍廷珍於六十一年
十月編纂為《東征集》。
《東征集》
• 共六卷。
• 內容:主要收錄勦撫「朱一貴事件」所作的公文
書,為「朱一貴事件」留下第一手資料,具有極
高文獻價值。
• 體例:全書大抵按時間順序編纂,卷六則收有紀
遊之作數篇。
• 《四庫提要》:「雖廷珍署名,而其文則皆鼎元
作。」
寫作背景
• 藍鼎元在征撫期間,深入日月潭,當他被水光山色
所吸引時,更關心當地原住民的教化問題,因而創
作此文。
• 本文創作時間,根據藍鼎元〈紀虎尾溪〉所云:
「余以辛丑秋初,巡斗六門而北,將之半線,至溪
岸,稍坐,令人馬皆少休。」
• 本文編在〈紀虎尾溪〉之後,云:「自斗六門沿山
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
山。」可知藍鼎元應該是在康熙六十年(辛丑)秋
天來到日月潭之後所寫。
主旨
• 題目雖在紀遊,但作者除點出日月潭位置及其優
美風光外,更注意到當地原住民問題。
• 以相當大篇幅描寫其特殊生活習俗,並讚嘆日月
潭為世外桃源。
• 這篇文章屬於寫景紀敘文,描寫日月潭的風土人
情。
• 全文旨在呼籲當局重視原住民的教化,可見其以
文經世的用心。
作者
•
•
•
•
•
•
宦臺作家
紀臺著作
生平
文學成就
著作
遺聞軼事
作者
•
•
•
•
•
•
藍鼎元
字玉霖,又字任庵
號鹿洲
福建漳浦人
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官員
生於聖祖康熙十九年(西元一六八○)八月二十
七日
• 卒於世宗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六月二十
二日,年五十四。
宦臺作家
• 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臺灣發生「朱一貴
事件」,藍鼎元堂喝藍廷珍時為南澳總兵,奉命
平定朱一貴事件,藍鼎元參戎幕佐助其兄亦來到
臺灣,在臺灣不到兩年,但留下不少和臺灣相關
的作品。
• 藍鼎元擅長政論文,在臺灣文學史上,被列為清
領初期宦臺重要作家。
紀臺著作
藍鼎元精熟臺灣歷史,考查臺灣社會經濟及風
俗地理,尤以《東征集》、《平臺紀略》二書最
佳,均寫臺灣風土民情。
• 《東征集》:內容多檄文、議論治臺策略,末卷
則為紀臺地形與番社之文。
• 《平臺紀略》:為朱一貴事件平定之後,回歸故
里後所撰述。內容在講述對當時臺灣時局看法,
兼及評述對臺施政是非得失,對治臺政策之獻議,
分析透徹。
生平
十歲而孤,刻苦向學
• 鼎元自幼聰穎好學,由父親親自授書,但不幸的,
父親年僅三十二歲便去世,當時鼎元才十歲,只
靠母親負擔家計。鼎元在艱難環境下,勤奮向學,
泛覽諸子百家,醉心韜略行陣,紮下深厚學問根
基。
廣受器重,初露頭角
• 十七歲時同族人至廈門觀海,泛舟北行,他此行
細心觀察島嶼與港口,海疆形勢,水域水理,後
來隨堂兄藍廷珍平治臺灣有所建功。
• 進士沈涵擔任學使來閩視學,藍鼎元以優秀品學
被「招入使院」,學識大有長進,被沈涵譽為
「國士無雙,人倫冰鑒」。
• 康熙四十六年,翰林張伯行為閩巡撫,稱讚「藍
生確然有守,毅然有為,經世之良材,吾道之羽
翼也」,給予極高評價。
平臺治粵,貢獻卓著
• 藍廷珍在七日平臺、兩年安撫過程中,所有策略
與措施,皆出鼎元之手,因此被譽為「經世之良
才」、「籌臺之宗匠」。
• 藍鼎元在臺僅年餘,但所著《東征集》、《平臺
紀略》為臺灣開發和建設制定發展藍圖,對臺灣
貢獻功不可沒。
文學成就
• 藍鼎元為文重「經世致用」,絕大多數為說理兼
實用性散文,少部分為賞覽山川的遊記。
• 藍鼎元作詩最鮮明的特點,是以議論入詩,以詩
論時事,以詩說理載道。但也因此其詩較缺乏形
象性、生動性,這確實是很難兼顧而美中不足之
處。
政論文
• 他在論述臺灣文章中,除強調臺灣地位重要性,
也呈現治臺策略,如加強臺灣水陸防務、維持地
方治安、增設郡縣、獎勵開墾荒土。
• 也論及臺灣人好訟、賭博、械鬥、吸食鴉片風俗,
皆有所批評及建言,另外對原住民也提出感化。
從卓越見解中可見他用心經營的胸襟。
• 《四庫提要》論其文章:「文筆條暢,多切事
理」,趨向於陽剛的風格。
記遊文
• 遊記文章,如《東征集》卷六中:〈紀虎尾溪〉、
〈紀水沙連〉、 〈紀竹塹埔〉、 〈紀火山〉、
〈紀荷包嶼〉紀遊之作。
• 這些作品將臺灣特有的山光水色優美的呈現出來,
並時時流露作者的感慨胸懷,頗值得欣賞玩味,
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詩歌成就
• 藍鼎元作詩不多,以〈臺灣近詠〉十首呈巡使黃
玉圃先生最為有名。
• 呈給當時巡臺御史黃叔璥的詩作,內容以韻語論
時事,反映民生疾苦。
• 連橫《臺灣詩乘》說:「漳浦藍鹿洲先生,文章
經濟,久著儒林,而詩絕少;唯呈黃玉圃侍御十
首,以韻語而論時事,深得少陵筆意。」
〈臺灣近詠〉十首
• 「臺灣雖絕島,半壁為藩籬。沿海六七省,口岸
密相依。臺安一方樂,臺動天下疑。」言臺灣地
理位置重要,需重視海防。
• 「諸羅千里縣,內地一省同。……不為分縣理,
其患將無窮。南劃虎尾溪,北踞大雞籠;設令居
半線,更添遊守戎。」建議增置半線為縣,加強
戍守。
• 「臺地一年耕,可餘七年食。寇亂繼風災,民間
更蕭索。」指出臺灣土地肥美,但人民苦於天災
人禍。
著作
• 藍鼎元留下大量著作,計有:
《鹿洲初集》《東征集》《平臺紀略》
《鹿洲公案》《修史試筆》《棉陽學準》《女學》。
• 其著作,或單行,或收入叢書。《鹿洲初集》、 《東
征集》、 《平臺紀略》都見於《四庫全書》;而其絕
大部分收錄於《鹿洲全集》。
《鹿洲初集》
• 二十卷
• 藍鼎元好友曠敏本所編
• 集中收錄藍鼎元文章,有「書、序、傳、記、論、
說、檄、銘、祭文、行狀」等各體皆備。
• 內容喜講學、講經濟,於時事最為留心,如論閩、
粵、黔諸省形勢,及有關臺灣事宜,皆得諸閱歷,
言之有據,非紙上空談。
《平臺紀略》
• 共一卷
• 依時間順序記載平「朱一貴事件」之始末,始於
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四月,迄於雍正元
年(西元一七二三)四月,為時二年。
• 內容:論述臺灣據事直書,功無遺漏,罪無掩諱,
秉史家直筆,客觀公允。
• 體例:以記事本末體撰寫,後附源流與雜記考,
為臺灣早期抗爭文學史。
《鹿洲公案》
• 共二卷
• 為作者於雍正五年(西元一七二七)出任廣東潮
州府普寧知縣,後又兼署潮陽縣的兩年間審案選
錄。
• 全書故事性較強,真實反映清代前期潮州一帶的
社會生活現實,也顯現作者公正嚴明的辦案態度。
遺聞軼事-鬼神斷案
藍鼎元任潮陽知縣時,發生一起命案:江、羅
二姓與鄰鄉楊姓因爭奪水源而鬥毆,將楊仙友打死。
現場江、羅二姓有四五十人械鬥,眾人蜂擁而來,
事後楊姓無法指認兇手。江、羅嫌犯等,總推說不
知。
一個夜晚,藍鼎元將人犯帶到城隍廟,拜過天
地後升座。假意傳訊楊仙友鬼魂,便對人犯說:
「這個捧血衣的人是楊仙友。他要與你們對證!」
連嚇帶哄,讓三位兇犯招了供,並供出主犯。藍鼎
元見他年老體弱,知其不久人世,當堂說楊仙友自
會找他報仇。三天後這主嫌果真死了,潮州人民因
而相信神鬼斷案。
課文賞析
• 段落大意
• 寫作技巧
• 深究鑑賞
背景
• ,二百八十八年前藍鼎元從福建來臺,僅
一年多的時間,就寫出東征集、平臺紀略
二書,為臺灣的開發和建設制定了一個發
展的藍圖,成為日後治臺的參考書,而生
於斯、長於斯的有志之士,又當如何提供
建設臺灣的宏圖方略?
• 水沙連即今之日月潭,為今日臺灣重要的
風景區,日治時期之臺灣八景、十二勝之
今日狀況。
台灣八景
• 1696年的《台灣府志》中,列有臺灣八景,分別
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
東澳曉日、西嶼落霞、斐亭聽濤、澄台觀海。
1927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台灣日日新報舉辦
「台灣八景」票選活動,以投票方式決定新台灣
八景,民眾以官方明信片投遞到指定票所,再依
票數30%、審查委員(官員、畫家、文人)70%
的比例,最後選出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日
月潭、阿里山、壽山、鵝鑾鼻、太魯閣為「台灣
八景」。另外選出台灣神社與新高山(玉山)二
處「聖地」稱為「別格」。
台灣十二勝
東征集
• 全書共六卷,主要收錄勦撫(征討安撫。
勦,音ㄐㄧㄠˇ)朱一貴事件所作的公文書。
• 本書記載內容主要為藍廷珍、藍鼎元彙輯
平亂(朱一貴事件)期間的相關書信、文
件和雜著,大抵按時間順序編纂,為此事
件留下第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東征集
• 內容言:除了少數遊記文章外,絕大多數均為說
理性散文,表現出征戰期間諸項措施的協調或要
求。
• 就應用的形式而言,則大體是以實用性散文為主
體,均為藍鼎元隨軍參謀期間的各級往來文書。
即如四庫全書提要云:「東征集六卷皆進討時公
牘書檄,雖廷珍署名,而其文則皆鼎元作。」
• 今所見之通行本係於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
秋新刻本,經刪選後,存六十篇行世,為今日通
行本。
水沙連
• 名稱由來:始於清朝康熙中葉,臺灣方志和私人
遊記中即載有「水沙連」一詞,如:蔣毓英纂臺
灣府志(該書成於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書
中釋「木排田」載有一段文字云:「木排田在諸
羅縣水沙連社,四面皆水,中一小洲,其土番以
大木連排盛土,浮之水上,耕種其中,若欲他適,
并田扯去。」這段文字已清楚地記載「水沙連
社」,顯然「水沙連」是一個原住民的社名,這
個原住民的社址所處的地理位置「四面皆水,中
一小洲」,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日月潭,而
所描述的「木排田」就是本文中所說的「浮田」。
水沙連的意義
• 廣義:係用以指稱以水沙連為代表的廣大地域。
亦即指當時的中部內山所居之地,其地域是臺灣
輻輳中心點,也是當時領域最大、族勢最強、最
具有代表性的番社之泛稱。所以「水沙連」也就
擴大成為整個區域的代稱,用來泛指以水沙連社
為主的中部內山地區,文獻上習慣以「水沙連各
社」稱之,有時甚至於就直接稱呼為「水沙連」。
• 狹義:狹義的水沙連則專指日月潭的水沙連社,
也就是水社(或水裡社)。
<紀水沙連>與翻譯
• 原文: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
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山有蠻蠻、貓丹等十
社,控弦千計,皆鷙悍,未甚馴良,王化所敷,
羈縻勿絕而已。
• 翻譯:從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沿著山進入,
經過牛相觸(在濁水溪與清水溪匯流處),往前
探尋濁水溪的源頭,第二天便可到達水沙連(日
月潭)內山。山裡面有蠻蠻、貓丹等十個原住民
部落,這些部落擁有弓箭手上千名,都非常凶猛
強悍,性情並不十分柔順善良,而君王教化的傳
布,只是籠絡不棄絕罷了。
<紀水沙連>與翻譯
• 原文:水沙連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
浮游水面。其水,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
絡,自山口入,匯為潭。潭廣八、九里,
環可二、三十里,中間突起一嶼,山青水
綠,四顧蒼茫,竹樹參差,雲飛鳥語,古
稱蓬瀛,不是過也。
<紀水沙連>與翻譯
• 翻譯:水沙連嶼(今名拉魯島)在深潭之
中,小山像皮膚上的肉瘤,浮游在水面。
這裡的水,四周都是大山,山外溪流包圍
環繞,從山口流入,匯聚成為潭。潭寬度
八、九里,環潭約略二、三十里,中間突
起一座水沙連嶼,山色青翠,潭水碧綠,
環視四周曠遠迷茫,竹子樹木參差不齊,
雲彩飄揚,禽鳥鳴唱,古代所說的蓬萊、
瀛洲仙山,也不會勝過這裡。
<紀水沙連>與翻譯
• 原文:番繞嶼為屋以居,極稠密,獨虛其中為山
頭,如人露頂然。頂寬平,甚可愛,詢其虛中之
故,老番言:「自昔禁忌相傳,山頂為屋,則社
有火災,是以不敢。」嶼無田,岸多蔓草,番取
竹木,結為桴,架水上,藉草承土以耕,遂種禾
稻,謂之浮田。水深魚肥,且繁多,番不用罾罟,
駕蟒甲,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發家藏美酒,
夫妻子女大嚼高歌,洵不知帝力於何有矣!蟒甲,
番舟名,刳獨木為之,划雙槳以濟,大者可容十
餘人,小者三、五人。環嶼皆水,無陸路,出入
胥用蟒甲。外人欲詣其社,必舉草火,以煙起為
號,則番刺蟒甲以迎,不然不能至也。
<紀水沙連>與翻譯
• 翻譯:原住民繞著水沙連嶼建屋居住,房屋非常稠密,只
空出中央成為山頭,好像人露出頭頂的樣子。頭頂寬平,
非常可愛,詢問他們空出中央的緣故,老原住民說:「自
古禁忌相傳,山頂蓋房屋,則部落會有火災,因此不敢
蓋。」水沙連嶼沒有可供耕種的農田,岸邊生長著許多蔓
生的野草,當地的原住民砍伐竹木,編紮成竹筏,架在水
上,竹筏上面鋪墊著草,承受泥土,於是種植稻子,這就
叫做「浮田」。潭水很深,魚兒肥美,而且數量繁多,原
住民不用魚網,駕著獨木舟,帶著弓箭射魚,片刻就滿簍
筐。開啟家裡藏的美酒,夫妻子女大口的吃,高聲唱歌,
實在不知哪有帝王的統治力量呢!蟒甲,是原住民獨木舟
的名稱,挖空整根木頭做成,划著雙槳來渡水,大的可容
納十多人,小的可載三、五人。環繞水沙連嶼都是水,沒
有陸路,出入全部用獨木舟。外人想要前往他們的部落,
必須舉草把點火,以煙升起為信號,就會有原住民划著獨
木舟來迎接,不這樣子是不能到達的。
<紀水沙連>與翻譯
• 原文:嗟乎!萬山之內有如此水,大水之
中有此勝地,浮田自食,蟒甲往來,仇池
公安足道哉!武陵人誤入桃源,余曩者36
嘗疑其誕,以水沙連觀之,信彭澤之非欺
我也。但番人服教未深,必時挾軍士以來
遊,於情弗暢,且恐山靈笑我。所望當局
諸君子,修德化以淪浹其肌膚,使人人皆
得宴遊焉,則不獨余之幸也已。
<紀水沙連>與翻譯
• 唉!萬重山巒裡面有如此美麗的潭水,廣闊的潭
水之中有如此美好的地方,他們靠浮田養活自己,
用獨木舟當往來工具,即使晉朝氐人仇池公據有
風光秀麗的仇池山,也沒有什麼好稱道的!陶淵
明寫武陵漁夫捕魚時偶然進入桃花源,我過去曾
經懷疑它的真實性,以水沙連來觀察,陶淵明確
實並沒有欺騙我。但是原住民還沒接受很深的教
化,經常必須帶著軍隊才敢來遊賞,心情並不十
分舒暢,而且恐怕山神會笑我沒情調。希望掌政
的官員們,修明恩德教化使原住民感受深刻,讓
每個人都能來這裡宴飲遊覽,那麼就不只是自己
有幸享受而已了。
段落大意
【第一段】說明地點,由外圍而寫入深山。
【第二段】介紹水沙連嶼「小山如贅疣」景觀,描
寫「山青水綠」、「雲飛鳥語」的蓬瀛
仙境。
【第三段】描寫原住民文化禁忌,敘述原住民農
業、漁業、科技、與社交生活。
【第四段】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相比,古今參
照,顯得水沙連真實不虛。
寫作技巧
善用典故、比擬襯托
• 寫水沙連的美好,運用典故,加以比擬襯托。
• 第二段寫水沙連宛如仙境,以神話傳說仙山蓬萊瀛
洲比擬,還不如水沙連,更襯托水沙連之美。
• 末段讚嘆水沙連原住民生活美好,以晉朝氐人仇池
公比擬水沙連原住民,仇池公雖據風光秀麗仇池山,
但比起擁有水沙連的原住民還差得遠,亦具比擬襯
托之用。
• 以陶淵明桃花源比擬水沙連,更令人對水沙連產生
無比遐想與殷殷嚮往。
譬喻生動、簡潔靈動
• 第二段寫潭中水沙連嶼,用譬喻修辭寫道:「水
沙連嶼在深潭之中,小山如贅疣,浮游水面。」
將居高臨下所見景象生動刻劃。
• 寫水沙連整個環境:「山青水綠,四顧蒼茫,竹
樹參差,雲飛鳥語」,簡短四字句,將水沙連風
景及開闊視野一一呈現。
深究鑑賞
一、呼籲重視原住民教化
• 第一段點出水沙連位置後,將鏡頭拉往內山原住
民,說明君王教化傳布不見積極,已隱約對當局
消極作為不以為然。
• 文章末段,呼應第一段,說原住民「服教未深」,
與「王化所敷,羈縻勿絕而已」呼應,說自己
「必時挾軍士以來遊」,則和「控弦千計,皆鷙
悍,未甚馴良」相呼應,結尾提出呼籲,希望為
政當局修明恩德教化,使原住民不和外界產生衝
突。
二、著重描述原住民生活
• 第三段介紹原住民特殊的生活習俗。首先描寫原
住民居住景觀,進一步以原住民傳說說明原因;
其次寫原住民的耕種;接著又描寫原住民以弓箭
射魚的捕魚方式;另外原住民交通工具以「蟒甲」
(獨木舟)代步。
• 作者對原住民特殊的生活習俗不但沒有鄙視,反
而抱持尊重與欣賞的態度,當他看到原住民舉家
喝酒高歌情形,不禁讚嘆:「洵不知帝力於何有
矣!」把他們當作像生活在帝堯太平時代的子民
了。
問題討論
•
•
•
•
紀水沙連中的紀實筆法?
紀水沙連中的文學筆法?
紀水沙連中的結構分析與書寫層次?
紀水沙連中如何展現原住民文化與社會層
面?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原文:臘月望後三日,連接憲翰五函及馬
守備、安遊擊口述鈞諭,俱令某暫駐臺灣,
不可遽爾班師。竊惟此時臺中大定,署鎮
黃總兵足資彈壓,以某越爼久淹,自顧亦
覺無謂。況廷議已令臺鎮移澎,易來副將,
是一總兵處此尚嫌其多,而某又為蛇足,
獨留不去,竟似貪戀雞肋,殊堪羞慚!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翻譯:十二月十五日後三天,連續接到憲
翰五封書信及馬守備、安遊擊以口陳述的
諭令,都是提到要我暫時駐守臺灣,不可
倉卒班師回朝。私底下認為此時臺中已經
大致底定,兵力也足以壓制,以我僭越職
務已久,也認為無所謂。何況朝廷已研議
讓臺鎮移到澎湖,更換副將,這裡有一個
總兵尚嫌太多,而我在此處又像畫蛇添足,
留在此處不離去,彷彿有古人貪戀雞肋之
疑,讓人覺得相當羞愧!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原文:裁營減兵之議,臺人聞知,頗有囂
囂偶語者。某告以部議未足為定,必待督
撫、提臣遵依具奏,方可施行。茲承憲檄
減兵,及裁回將弁名數,某尚秘不宣露,
望早晚或有變更。若果臺鎮移澎,則海疆
危若累卵。憲臺亦欲確遵部議聊?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翻譯:有關於要裁減營區與士兵的提議,
臺灣人聽說了,頗有加以渲染的話語。我
告訴他們目前這個提議尚未確定,一定要
等待督撫、提臣遵尋順序去上奏,才可施
行。你的檄文提到減兵,並裁回幾名將領,
我目前尚且秘不宣揚,希望早晚能有所變
更。如果臺鎮移到澎湖,則海域將會相當
危險。憲臺也真的確實要遵守這項提議嗎?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部臣不識海外地理情形,憑臆妄斷,看得
澎湖太重。意以前此癸亥平臺,止在澎湖
戰勝,便爾歸降;今夏澎湖未失,故臺郡
七日可復。是以澎湖一區為可抗制全臺,
乃有此議。不知臺之視澎,猶太倉外一粒
耳。澎湖不過水面一攝沙堆,山不能長樹
木,地不能生米粟,人民不足資捍禦,形
勝不足為依據;一草一木,皆需臺廈。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翻譯:朝臣不了解海外地理的情形,隨意論斷,
將澎湖看得太重。臣猜測以前癸亥年平臺,在澎
湖打勝戰,便將人敵歸降;今年夏天澎湖未失守,
臺灣七日可平復。所以澎湖一區是可以抗制全臺
的地方,才會有此提議。但是朝臣不知道從臺灣
的角度看澎湖,猶如太倉外的一粒小米而已。澎
湖不過水面一堆小沙土,山上無法長出樹木,地
上也無法生出小米粟,人民不夠擔任捍禦的責任,
形勢也不足以為戰爭的依據;一草一木,皆需臺
灣來屏障。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若一、二月舟楫不通,則不待戰自斃矣。
臺灣沃野千里,山海形勢,皆非尋常。其
地方於福建一省,論理尚當添兵,易總兵
而設提督五營,方足彈壓。乃兵不增而反
減,又欲調離其帥於二、三百里之海中,
而副將處之乎!臺灣總兵果易以副將,則
水陸相去咫尺,兩副將豈能相下?南北二
路參將,止去副將一階,豈能俯聽調遣?
各人自大,不相統屬,萬一有事,呼應莫
靈。貽誤封疆,誰任其咎?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翻譯:如果一、二月舟船不通的話,那麼不用等
到戰爭台澎就會自己待斃。臺灣田野有千里之遙,
山海形勢,皆非比尋常。地方屬於福建一省,就
理論上尚且需要添加兵力,設立總兵之務與提督
五個營隊,才足以壓制。而兵力不增而反減,又
想調離總帥到二、三百里的外海,讓副將處於該
處!臺灣總兵如果真的改以副將,則水陸兩軍接
近,兩個副將豈能彼此低聲下氣?南北二路參將,
止離副將一個階級,怎麼能低首聆聽調派?每個
人皆自大,不互相配合當統帥屬下,萬一有事,
呼應不靈。影響國土,誰承擔罪責?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以郭子儀九節度之師,而不立元師統攝,尚且師
徒潰散;況今日耶。澎湖至臺,雖不過二、三百
里,順風揚帆,一日可到;若天時不清,颱颶連
綿,浹旬累月,莫能飛渡。臺中百凡機宜,鞭長
不及,以澎湖總兵控制臺灣,猶執牛尾一毛欲制
全牛,雖有孟賁、烏獲之力,總無所用。今在廷
臣工,莫有敢出一言為皇上東南半壁封疆之計,
何異欲棄臺灣乎?臺灣一去,則泉、漳先為糜爛,
而閩、浙、江、廣四省俱各寢食不寧,山左、遼
陽皆有邊患。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某庸愚無識,以為此土萬萬不可委去。特
恨位卑人微,處不可言之地。想憲臺與中
丞呂公、提軍姚公,必有一番議論,為社
稷蒼生回天指日,或會疏入告,或密摺婉
商,造萬世無疆之福;非某所敢饒舌也。
若遵部議而行,必誤封疆。彼時九卿豈肯
平分其咎?某杞人妄憂,中心如焚,非特
為桑梓身家之慮!惟望恕其狂瞽,且賜明
示解惑焉。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
• 危言切論,幾同賈生痛哭。緣地方安危所
系,不激烈不能動聽。一片公忠為國苦心,
令讀者亦為著忙。幸提軍據以入告,遂得
轉圜如舊。全臺治安,斯文之力也。
問題討論
•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中的紀實筆法?
•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中的文學筆法?
•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中的結構分析與書寫層
次?
• 論台鎮不可移澎書中如何表現說服策略?
結構分析表
補充資料
•
•
•
•
•
朱一貴事件
鴨母王
日月潭
拉魯島
邵族-祖靈祭
朱一貴事件
• 朱一貴,原籍福建漳州,隨父親移民來臺,住在鳳
山縣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以養鴨為生。傳
說他一竿在手,鴨群便能聽其號令,因此鄉人稱他
為「鴨母王」。
• 康熙六十年,臺灣知府王珍暴虐無道,推行苛政,
並逮捕入山砍竹的群眾二、三百人治罪,人民群情
激憤,朱一貴便聯絡黃殿、李勇等人削竹為武器,
準備起事。
• 四月十九日,朱一貴率眾一千多人起義,朱一貴自
稱是「明室後裔,鄭氏遺臣」,大家便尊奉他為
「中興大元帥」。
• 起義軍連夜攻克岡山汛(今高雄縣),兩日後,又
將清軍前隊打敗。鳳山下淡水客家人杜君英聞訊,
率眾數百人起義,各地群眾相繼響應,聲勢浩大。
• 五月一日,朱一貴率眾進占臺灣府治(臺南市)和
鳳山縣,殺死總兵歐陽凱,從清軍軍火庫中獲得大
量彈藥武器。清駐臺官吏攜帶家眷,往澎湖避難。
起事只十三天,除北部淡水外,全島(當時只有諸
羅、鳳山、臺灣三個縣)都落入義軍手中。
• 起義勝利後,朱一貴建立政權,建元永和,號為
「中興王」,下令兵民蓄髮,恢復明制。但不久與
杜君英失和,演成閩客爭鬥,元氣大傷。
• 清政府得知朱一貴起事,大為震恐,遂派南澳總兵
藍廷珍、水師提督施世驃(施琅的兒子)率領官兵
二萬四千多人、船六百餘艘,於六月十七日由鹿耳
門攻入臺南安平,朱一貴率眾拼命抵抗,後敗走灣
裡溪,再轉於溝尾莊(嘉義縣),卻遭人出賣就擒,
押往北京受刑。
• 朱一貴雖然被殺,但其部眾仍然繼續與清軍對抗,
直到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在清朝征討與招
撫下,前後歷時兩年的起義事件才告結束。
鴨母王
日月潭
• 日月潭為臺灣第一大湖泊,海拔約七百四十八公尺,
水域面積約八平方公里,大約居南投縣之中央地帶,
隸屬魚池鄉。
• 它是山中湖泊,景色優美,因此成為聞名的觀光勝
地,民國八十九年行政院核定成立「交通部觀光局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推動日月潭風景區
的發展。
• 日月潭的名稱,一般認為是以潭形命名,潭水由拉
魯島分界,以北形狀圓圓如日輪,以南形狀彎彎如
月弦,因此得名。日月潭的邵語稱為zintun,可能
是日月潭最早的稱呼。
日
月
潭
日月潭
圖片來源:南投縣文化局
拉魯島
• 「水沙連嶼」,即今拉魯島。邵語稱為Lalu,是
邵族最高祖靈pacalar的居處,是邵族人精神標竿
所在,更是服侍最高祖靈女祭師一職求巫的地方。
島上曾有石器、陶器的出土,是重要的史前文化
遺址。
• 戰後國民政府將此島易名為「光華島」,用以寓
光耀中華之意。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
島上措施全部毀損,翌年南投縣政府將光華島正
名為拉魯島(Lalu),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
邵族-祖靈祭
延伸閱讀
• 紀荷包嶼
延伸閱讀-紀荷包嶼
辛丑秋,余巡臺北,從半線遵海而歸。至猴樹
港以南,平原廣野,一望無際。忽田間瀦水為湖,
周可二十里,水中洲渚,昂然可容小城郭,居民不
知幾何家,甚愛之。問何所?輿夫曰:「荷包嶼大
潭也。淋雨 時,鹿仔草、大榔、坑埔之水,注大
潭中,流出朱曉陂,亦與土地公港會。大旱不涸,
捕魚者日百餘人。洲中村落,即名荷包嶼莊。」時
斜陽向山,驅車疾走,未暇細為攬勝,然心焉數之
矣。
水沙連,潭中浮嶼,與斯彷彿,惜彼在萬山中,
為番雛所私有,不得與百姓同之,未若斯之原田膴膴,
聽民往來耕鑿,結廬棲舍於其間,而熙熙相樂也。
余生平有山水癖,每當茂林澗谷,奇峰怪石,清
溪廣湖,輒徘徊不忍去,慨然有家焉之想。而吾鄉山
谷幽深,崇巒疊嶂,甲於天下。所不足者,河湖耳。
是以余之樂水,更甚於樂山。而過杭州,則悅西湖;
過惠州,又悅西湖。入臺以來,則悅水沙連。杭州繁
華之地,惠州亦無曠土,水沙連又在番山,皆不得遂
吾結廬之願,如荷包嶼者,其庶乎!建村落於嶼中,
四面皆水,環水皆田,艤舟古樹之陰,即在羲皇以
上,釣魚射獵,無所不可,奚事逐逐於風塵勞攘間
哉?
所恨千里重洋,僻在海外,不得常觀光上國,恐
子孫渺見寡聞,如夜郎之但知自大,是則可憂也。姑
紀之,以志不忘焉。
語譯
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秋天,我巡視臺灣府治(今臺南
市)以北,從半線(今彰化縣)沿著海岸回來。到了猴樹港(今嘉義
縣朴子市)以南,平坦廣闊的原野,一望無邊。突然看到農田中間積
水成為一個湖,周圍大約二十里,水中有可居住的陸地,高高的可容
納一個小城,居民不知道有幾戶人家,我非常喜愛它。問這是什麼地
方?車夫說:「這是荷包嶼(今嘉義縣朴子市佳禾里一帶)大潭。連
綿大雨時,鹿仔草(今嘉義縣鹿草鄉鹿草附近)、大槺榔(今嘉義縣
朴子市大糠榔及小糠榔附近)、坑埔(今嘉義縣朴子市附近)的水,
都注入大潭裡面,再從朱曉陂渠道流出,也和土地公港(今嘉義縣東
石鄉港墘村一帶)會通。大旱時也不乾枯,捕魚的人每天有一百多人。
水中陸地的村落,就叫做荷包嶼莊。」當時夕陽快要下山,坐在車上
趕路,沒有時間仔細觀賞美景,但心中已能分辨優劣了。
水沙連(日月潭),潭中浮出一個小島(拉魯島),和這個地方
很相像,可惜它在萬重山裡面,為原住民所獨有,不能和百姓共享,
比不上這裡的平原田地肥美,任憑人民往來耕種鑿井,蓋房子居住,
而彼此和樂融融。
我平生有愛山水的習性,每次遇到茂密樹林、山澗溪谷,奇特山
峰、怪異石頭,清澈溪流、廣闊湖泊,常常徘徊不忍離去,情緒激昂
有住下來的念頭。雖然我家鄉的山谷幽深,高山連綿不斷,為天下第
一。但所不足的,是河湖罷了。所以我的喜愛水,更超過於愛山。因
而經過杭州,就喜愛西湖;經過惠州(今廣東省惠州市),又喜愛惠
州的西湖。到臺灣以來,就喜愛水沙連。杭州是繁華的地方,惠州也
開發過度,水沙連又在原住民山區,都不能達成我定居的願望,像荷
包嶼這個地方,應該就差不多了!建村落在島嶼中,四面都是水,環
繞著水都是田,把船停靠在老樹的樹蔭下,就像活在伏羲氏以前,釣
打獵,沒有什麼拘束,為要在世俗的勞苦紛擾中奔跑忙碌呢?
所遺憾的這裡和大陸隔著千里海洋,處在海外偏僻的地方,
不能經常觀覽清帝國的盛大,恐怕後代子孫見識淺薄,如夜郎國
般的只知狂妄自大,這是值得憂慮的地方。我暫且把它記錄下來,
以便記住不遺忘。
好站連結
•臺灣文獻叢刊續編
http://pedia.sinica.edu.tw:8057/default.asp
屬於臺灣文獻叢刊的線上資料庫,是重要的數位化臺灣研究
資料。
•臺灣古典文學教室
http://140.116.14.95/wellcome.htm
由國立成功大學教授所成立之教學網站,其中「好站連結」
可以找到豐富的網站資源以供教學檢索。
圖片出處
• http://140.138.172.55:80/ZHONGLIHE/images/05i_04/jpeg/cca300
002-li-bo010-0021-i.jpg
• http://140.138.172.55:80/ZHONGLIHE/images/05i_04/jpeg/cca300
002-li-bo010-0022-i.jpg
• http://www2.wordpedia.com/TaiwanPedia/Content.aspx?id=22586
•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turechinese/vod20html/vo
d20_15.htm
•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mtravel/sun/Default.asp
• http://www.dmtip.gov.tw/event/thao/thao/thao_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