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 香港教會
 與澳門教會同是殖民地身份而位処中國大陸傍
 成爲宣教士進出大門
 香港開埠初期,隨著宣教運動,西方宗派在香
港建立教會,成為往中國内地宣教的基地
 如1844建立的香港佑寧堂,是由倫敦差會Rev.
James Legge 李雅各牧師建立
1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 香港教會
 1949年因内地對宗教政策改變,西方宣教士、差
會、宗派遷到香港
 這些在百年以上的老牌宗派,無論在人數、凝
聚力、使命感都比不上較后來的宗派
 辦學校、社會服務,往往支取了宗派精英,削
弱了堂會核心工作
 2008年統計,1400間堂會,三分之一是九十年代
以後建,約一半堂會在一百人以下,大部份堂
會沒有專職的主任牧師
2
 這說明了大部分堂會規模不大,資源分散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 宣道會
 創立於1887,創辦人為宣信博士。
 原屬蘇格蘭長老宗的傳統
 受當時期流播極盛的聖潔運動與傳福
音熱潮的影嚮
 與傳統長老會有分岐
 放棄嬰孩洗禮,從傳統禮儀轉向福音
A.B.Simpson
詩歌
宣信博士
 離開長老會,1882年成立福音會幕堂
 宣道會基本上採納長老制
A.E.Thompson, 非我唯主-宣道會創辦人
宣信博士的一生, 梁家麟序xiii頁
3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宣道會(The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是源於兩個在1887年第二次古果園大會成立之兩
個組織:
 基督徒聯會(The Christian Alliance)和福音宣道
聯會(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Alliance),
在1897年4月合併為一。
 成立不久,1888年便即差遣傳教士到中國這個在
當時是全球最大的宣教工場,參與中國福音事工。
 宣教的地區集中在華西及內陸較偏遠的省分,諸如
廣西、四川與貴州交界(川黔地區)、甘肅,乃至
西藏等
4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西差會是支援廣西事工的一個重要後勤基地,故在香港設立
了辦事處
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不少國人因逃避戰亂而由內地遷
居到香港,其中包括相當數目的基督徒在內。
 貝光道牧師,乃在1940年租賃九龍塘一個車房作福音堂,
命名「廣西宣道會香港分堂」,俾使西教士子女及附近的基
督徒有敬拜的地方,又可向鄰里傳福音。這是宣道會在香港
建立的第一間堂會。
 1941香港淪陷,貝光道牧師被關進集中營囚禁,教會乃被
迫由華人自理
 教會後來在窩打老道覓得一地建堂,於1955年易名為「香
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
5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宣道會一直無意自成宗派,以便保持團結信徒
與推動事工的靈活性。
 從靈修學分析,宣道會所強調四重福音:基督是
救主、使我們成聖、醫治者、再來之王,函蓋
基督是個人的救主,通過屬靈經驗成聖,是尊
重聖經的權威,著重釋經方面重教導式及敘述
的釋經,相信神醫是神的能力和主權,著重教
會復興與傳福音,信仰具備社會道德和建制改
革的任務。
 因此宣道會可歸入為福音派基督教會。
6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宣道會殉道者 1899-1901 中國義和團
7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宣道會殉道者 1959-1975 越南戰爭
 好牧人爲羊捨命
John10:11
8
單元五:基督教來華及中國教會
宣道會
 請同學分享宣道會麗瑤堂十大事件
9
結語





自所有耶穌基督的門徒離世後
面對外在社會政治的迫害,內部異端的困擾
權威的建立,聖經正典、信經、使徒傳統
由被迫害轉為被優待的群體
西羅馬帝國的轉弱,促使羅馬教會掌握政治
實權
 東西教會因互不尊重而分裂
 西羅馬教會內部腐敗,失去屬靈領導
10
結語
 修道主義在教會制度外建立修道院
 修道院不單保留歐洲的文化,提供社會服務,
還建立學術團體
 這些學術團體演變成初期的大學
 大學的建立帶來經院哲學,理性主義,啟蒙
運動
 理性主義對教皇統治提出嚴厲挑戰
 贖罪卷激起歐洲出現宗教改革呼聲
11
結語




印刷術的引入,加速宗教改革
基督新教讓人直接來到上帝面前
但宗教爭執不斷,引至三十年宗教戰爭
歐洲人厭倦宗教戰爭,走向世俗主義,政治
與宗教分離,互不干涉
 隨著理性主義,科學發展,自由主義興起,
把信仰合理化
12
結語
 與自由主義抗衡的基要主義強調敬虔而欠缺
學術研究
 新教因信仰不穩,出現多種的改革派
 改革派的「清教」理想受到建制教會迫害
 乘坐“五月花號”移民美洲
 但「清教」理想未能延續至下一代
 北美和英國的復興運動,帶來屬靈復興
 第二次復興運動帶動海外宣教運動
13
結語
 向非洲、印度、中國等異教民族進行海外宣教
 西方宣教士摻雜文化優越感、鴉片貿易、前千
禧觀、帝國主義,與本土文化產生流血沖突
 也把西方的神學分裂,自由主義和基要主義,
帶到宣教工場
 但也不能抹殺宣教運動也帶來社會改造和現代
化
 積弱的中國政府和受盡屈辱的百姓採取非理性
的反洋反教
14
結語
 新一代知識份子即以理性主義、國粹等帶動反基督
教運動
 西方教會有感於宗派分岐,推行合一運動,但效果
只流於表面
 民國初年教會和差會亦開始進行本土化,小群獨立
教會相繼出現
 49年共產黨執政後,大力推行教會三自運動
 韓戰爆發,中美交惡,大力推行反帝國運動
 教會以至其他文化教育機構都要與帝國主義分割
15
結語
 外來宣教士和差會都必需撤離
 宗派消失,1958聯合崇拜
 十年文革教會公開活動停頓,但地下的家庭
教會仍暗地活動
 80年代的改革開放,教會重開,宗教在“愛
國”的政治綱領下活動和發展
 非建制小教會在“愛國”的前題下仍受政權
認可
16
結語
 因差會從中國大陸撤離,香港的教會多了宣
教隊伍
 加速宣道會在香港的發展,西差會逐漸把宣
教工作移交新成立的“宣道會區聯會”
 宣道會麗瑤堂在1977年也是得助於西教士
(Doug Wiebe)葉維德牧師和本地傳道人
李亮人共同建立
17
結語
 當我們回顧基督教會二千年的歷史,你有何
感想?
 你有否發現一些脈絡、定律?
 是信得純正重要還是結果子重要?
 我們所傳的是什麼的福音?
 福音化的社會是什麼意義?這是不是耶穌基
督所說和聖經所描述的“天國降臨”呢?
18
結語
 檢討及調教教會的目標-乃是基督道成肉身的使命
 確認教會的核心價值源於聖經,讓聖經的文本在其
歷史的處境中活現出生命的面貌
 教會核心事工是使人作基督的門徒,而非多彩多姿
的活動
 確立教會使相愛的群体彼此代禱告、彼此服侍、彼
此建立
 (節錄自:盧龍光《香港教會文化的反思》)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