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板塊運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6-2板塊運動

第六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
6-2 板塊運動
大陸漂移學說

提出者:西元1912
年由德國科學家
韋格納 所提出。
大陸漂移學說
證據:
(1)大陸外形:大西洋兩岸的 南美洲東岸 和
非洲西岸 海岸線的形狀十分吻合。

【註】因板塊運動、風化、侵蝕作用改變海岸線地形,故現
今南美洲與非洲大陸相鄰的海岸線無法完全吻合。
(2) 化石 分布:大西洋兩側有相同品種、相
同年代的化石分布。
(3) 地層 分布:大西洋兩側有相同岩層、礦
產和山脈的分布。
(4) 冰川 的遺跡:各大陸拼合成一塊後,冰
川的刮痕方向一致。
大陸漂移學說

主張:全球陸地 2億 多年前連成一塊,
稱為 盤古大陸 。
大陸漂移學說


未被接受原因:韋格納無法合理解釋「陸
地如何移動」與「大陸漂移的動力來源為
何」。
大陸漂移的想法並非由韋格納首創,但他
卻是第一個提出多項證據的人。
海底地形

海底地形:可分為大陸邊緣、洋底盆地、
中洋脊 。
海底地形
(1)大陸邊緣:

大陸棚 -由陸地向海
洋方向緩緩傾斜,水深
一般<200公尺的部分。

大陸坡 -自水深約200
公尺處向3000~4000公
尺深處陡斜的區域。
 大陸邊緣仍屬於 大陸
地殼的一部分。
海底地形
(2)洋底盆地:介於 大陸邊緣 和 中洋脊 間,
其中有 深海平原 或 深海丘陵 等。
(3)中洋脊:是海底的 火山 山脈,蜿蜒環繞
全球,總長約七萬多公里,是地球表面最
顯著的地形。
海底地形

海溝 :海底下的深溝,是地表最深處。
海底擴張學說


提出者:1962年由美國科學
家 海斯 。
主張:根據 中洋脊 的發現,
認為地下的岩漿由洋脊上的
中央裂谷 大量湧出,形成
新的 海洋 地殼,將舊的海
洋地殼向 兩側 推擠,導致
洋底面積逐漸 擴張 ,形成
大洋。
海底擴張學說
3.證據:
(1) 中洋脊 的中央裂谷噴發 玄武岩漿 ,產
生新的 海洋 地殼。
(2)舊地殼被新地殼推向 兩側 ,所以靠近中
洋脊的海洋地殼
年齡較 年輕 ;
距離中洋脊越遠
地殼年齡則越 古
老 。

海底擴張學說
例:右圖中海洋
地殼年齡:
丙>乙>甲 。
(3)中洋脊兩側的海
洋地殼年齡有
對稱 情形。
 未被接受原因:未能提出有力證據解釋海
底為何會擴張,直到「板塊構造學說」建
立才有合理解釋。

板塊構造學說


西元1967~1968年間,科學家(摩根)們以
大陸漂移 學說和海底擴張 學說為基礎,並
根據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內容: 岩石 圈漂浮在 軟流 圈上,其板塊
會隨著 軟流 圈
的 熱對流 作用
而運動。
板塊構造學說
(1) 地殼 加上一小部分上部 地函 ,構成地
球堅硬的外層,稱為 岩石圈 。
(2)岩石圈上分為許多塊,稱為 板塊 。
(3)全球分為 七 大板塊(歐亞、印澳、太平
洋、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極),以及
許多小板塊。其中以 太平洋 板塊最大,
也是大板塊中唯一全由海洋地殼構成的板
塊。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構造學說
軟流圈(地函)的 熱對流 是板塊運動的動
力來源。
(1)中洋脊:位於軟流圈的熱對流 上升 處,
產生 新的 海洋 地殼→ 海底擴張 。
(2)海溝:位於 隱沒 帶,為軟流圈的熱對流
下降 處,是舊的海洋地殼 消失 之處→海
底面積 縮小 。

板塊構造學說
板塊交界的類型

依據相鄰兩個板塊的相對運動方式,板塊
交界類型區分為三大類:張裂性板塊交界
帶、聚合性板塊交界帶、錯動性板塊交界
帶。
板塊交界的類型-張裂性


成因:軟流圈地函熱對流
上升 ,使得兩板塊因 張力
作用互相分離。
地表構造:中洋脊、裂谷。
板塊交界的類型-張裂性
中洋脊:
a.位於 海底 的張裂性板塊交界處,裂口處
湧出的岩漿遇海水冷卻凝固成 玄武岩 ,
形成新的 海洋地殼 。
b.中央裂谷地殼最年輕,越往兩側越老。
c.「 冰島 」是中洋脊露出海面的最大島嶼

板塊交界的類型-張裂性
d.冰島的地質構造:
 中洋脊貫穿冰島,產生
東北-西南走向的裂谷,
裂谷的兩側岩石( 玄武
岩 為主)呈對稱分布,
距裂谷越遠則年代越
早 ,也證明大西洋正逐
漸向兩側擴張。
 右圖中冰島地層的地質
年齡 丙>乙>甲 。
板塊交界的類型-張裂性


裂谷(大地塹):位
於陸地的張裂性板
塊交界。如:東非
大裂谷。
地質活動:地震
(震源深度以淺源地
震為主)、正斷層、
平移斷層、火山活
動。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

成因:軟流圈地函熱對流
下降,使得兩板塊因擠壓
作用互相分離。
地表構造:海溝、褶皺山
脈。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海溝:
a.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聚合,海洋地殼會隱
沒到地函,並在交接處產生海溝(又稱隱沒
帶)。如臺灣(菲律賓海板塊撞歐亞板塊)、
安地斯山脈(南美洲西岸)。
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b.海洋地殼撞海洋地殼:將形成更深的海溝,
如深約11000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太
平洋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間,即使將陸
地上第一高峰聖母峰(8848公尺)放入其中,
山頂也無法露出海面。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B.褶皺山脈:大陸地殼和大陸地殼聚合,形
成造山運動。如喜馬拉雅山(印澳板塊撞
歐亞板塊)。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板塊交界的類型-聚合性


火山運動:隱沒的海洋板塊人入地函後熔
融成岩漿,當炙熱的岩漿往地表上升造成
火山運動 ,此類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凝固後
多形成 安山岩 火山。
地質活動: 地震 、 逆 斷層、 平移 斷
層、造山活動、 褶皺 、 變質 作用。
板塊交界的類型-錯動性



成因:當兩個板塊發
生 平行錯移 。
發生位置:中洋脊 、
美國 加州聖安地列斯
大斷層( 太平洋 板塊
和 北美洲 板塊)。
地質活動:地震 、
平移 斷層。
板塊交界的類型

板塊交界帶≠陸地海洋的分界≠國界;板
塊交界帶≒地震帶≒火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