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實驗室生物危害(final)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16實驗室生物危害(final)
實驗室生物性危害
•
•
•
•
•
•
•
生物簡介
傳播途徑與健康危害
生物安全等級
實驗室操作技術
安全設備
實驗室設計
動物實驗
1
生物
動物:
植物:
具運動性
不具運動性
無光合作用
行光合作用
微生物:
運動性??
光合作用??
2
微生物
•
•
•
•
•
病毒(VIRUS)
細菌(BACTERIA)
真菌(FUNGI)
藻類(ALGAE)
原生動物(PROTOZOA)
3
病毒(Virus)
• 20-300 nm
(1 nm=10-9 m)
• 濾過性
• 無完整細胞結構
• 核酸 + 蛋白質外殼
• 絕對寄生
4
細菌(Bacteria)
• 細胞結構
• 0.5-1um x 2-5 um
(1 um = 10-6 m)
• 獨立自主
5
細菌型態 – 球菌(coccus)
6
細菌型態 – 桿菌與螺旋菌
桿菌
螺旋菌
7
真菌(Fungi)
•
•
•
•
似植物體
缺乏葉綠素
本身酵素分解有機物
包括:黴菌 (mold)、
酵母菌(yeast) 與蕈類
(mushrooms)
• 多細胞或單細胞結構
8
節肢動物
•疾病傳播方式:叮咬或吸入排泄物
•常以哺乳類動物為宿主(如:鼠)
9
高等植物
花粉熱
10
高等動物
•實驗動物
•鼠兔貓狗猴等
•動物咬傷
•皮屑
•人畜共同傳染病
•節肢動物
11
生物性危害(Biohazards)
•植物、動物、微生物或是其產物
•可影響人類健康或是造成不舒適具潛在
風險
• 生物性危害:
–感染
–過敏
–中毒
12
生物性危害
•感染(Infection):生物體在人體內繁殖生長
所致(如:流行性感冒、痲疹、肺結核)
•過敏(Allergy):生物體以過敏原角色經重覆
暴露致使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致(如:過敏
性肺炎、氣喘、過敏性鼻炎)
•中毒(Toxicity):暴露於生物體所產生之毒素
(細菌內毒素、細菌外毒素、真菌毒素)所致
(如:發燒、發冷、肺功能受損)
13
傳播方式
實驗室中:
•血液體液-傷口
•空氣-離心、氣
懸、攪拌、實驗
動物噴嚏
•動物咬傷與接觸
14
入門須知
•接觸的生物、產物、附著物
•潛在危害
•暴露的可能途徑
•正確操作方式
•預防措施
15
實驗室危害研究
• 1974丹麥Shinhoj:實驗室人員肝炎發生
率為一般人7倍
• 1974英國Harrington&Shainnon :肺結核
為一般人5倍
• 二次傳染:傳染至其他親人或朋友等
– 1973&1978英國 -- 3人感染天花
16
生物安全等級
•考量因素:人體健康危害、傳播能力、
控制措施、治療方法
•其他:環境與社會衝擊、政治考量
•現有分類:美國 、歐盟、世界衛生組織、
其他國家(如:加拿大與澳洲)
•等級低 危害低
17
美國生物安全等級
•Biosafety i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 (CDC)93-8395
•第一級:一般操作下無 (最低) 危害者
•第二級:實驗室中意外感染時具有中等
程度健康危害者,如:influenza virus
18
美國生物安全等級(續)
•第三級:臨床診斷教學研究生產等單位
使用本土或外來物質時,可造成嚴重或
致命疾病者,如:Hantaan virus
•第四級:具有極度危險並可造成大流行
者,如:Ebola virus
19
生物危害管理
•防範措施:降低或避免實驗室工作人員、
其他人員與外面環境之暴露
–初級防範措施:
•避免工作人員及實驗環境的暴露
–二級防範措施:
•保護實驗室外的環境 (含社區環境)
20
生物危害管理方法
–實驗室操作程
序
–安全設備:操
作櫃、密閉式容
器、個人防護具
10% 硬體設計與設備
90% 操作
實驗室安全
–實驗室設計
21
實驗室操作程序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所有生物等級
•其他操作管理要求:
–第二級至第四級
–高等級涵蓋低等級
•人員訓練
22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
•實驗進行中的門禁管制
實驗進行中
–避免污染實驗產品
–非該實驗室人員的暴露
–避免生物物質外洩
23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洗手
–接觸具感染性物質、
脫掉手套後、離開實
驗室前
–使用具殺菌效果之洗
手乳液
24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禁止飲食、抽煙、處
理隱形眼鏡、化妝
•可以喝水嗎? NO
•一般常識
•最易違反
25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消毒工作檯面
–每天至少一次
–發生生物物質洩漏或噴濺後
26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禁
止
以
口
吸
取
液
體
27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減少噴濺及氣霧的產
生
28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耐用、防漏密閉、可滅菌之容器
29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高溫高壓滅菌處理所
有培養物、儲存物及
其他具感染廢棄物
15 pounds
121 C
30 min
30
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續)
• 以防穿刺、防洩
漏、可密封的容
器運送尖銳物品
與檢體
31
其他操作管理要求(第二級)
•嚴格門禁:特殊訓練
人員進出
•標示:警告標誌、負
責人姓名電話、進出
特殊要求
•工作人員免疫接種與
定期檢驗
•特殊危險物安全手則
•定期訓練、意外通報
•無關動物管制
• 小心操作尖銳物品
– 不脫針、不折斷針頭、
不回套、單手回套、防
穿刺洩漏的收集筒
–不徒手處理破碎玻璃
32
其他操作管理要求(第三級)
• 隨時關閉實驗室門
• 確認工作人員熟悉標
準操作程序與相關設
施
• 須在生物安全操作櫃
中處理感染性物質,
並宜使用抗污紙墊
• 所有可能遭感染物品
(含:實驗衣)均須經
消毒後才丟棄、使用
或送洗
• 不可有與工作無關之
動植物存在
33
其他操作管理要求(第四級)
• 特殊門禁:上鎖、多
人管制、進出時間、
登記、緊急應變措施
• 物品運送:雙門設備
(如:高溫高壓消毒
器)
• 必須經由更衣室(更
換所有衣物、手套、
鞋)及淋浴室才得進
出實驗區域、緊急應
變措施
• 自實驗室或生物安全
操作櫃中移出具活性
第四級物質時:放入
兩層密閉防破裂容器
中再經消毒處理 (如:
消毒槽浸泡)
34
其他操作管理要求(第四級)(續)
• 除須保持活性生物
外,其他物質移出
前均須高溫高壓滅
菌或消毒
• 完善通報系統:意
外、相關疾病與醫
療處理、檢疫、隔
離等
• 不得有不相關的動
植物與衣物
35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
• 避免暴露於處理微
生物過程中所產生
的噴濺或氣懸物質
• 依是否具人員保護、
產品保護、以及完
全隔離等分為 I、II、
III級
36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物理性阻隔
– 金屬或玻璃板
– 固定式手套
• 空氣阻隔
• 空氣過濾系統
• 紫外線滅菌燈
37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I 級:
– 未過濾向內氣流
(75ft/min)
– 人員保護
– 手套或無手套設計
– 操作物未受保護
– 離心器等之置放
– 多被 II 級取代
38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II 級:
– 過濾內向氣流(75ft/min)
– 人員與操作物保護
IIA/B3
39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II 級:
– 分為Type A、 B1 、 B2 、 B3 (循環氣流與
排出氣流比例、最小表面風速)
40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II 級應用:
IIB2
– 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
氣霧或噴濺、高濃度
– 生物安全等級第三級
– 生物安全等級第四級
+連身正壓工作服
41
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操作櫃(續)
• III級:
–
–
–
–
完全氣密式
內在負壓
手套操作
高效率濾材雙
層過濾排出物
– 人員、外界環
境與操作物的
最高保護
– 生物安全等級
第三、四級
42
其他安全設備
• 密閉式容器
– 如:安全離心器 (防
止離心時氣霧的外洩)
• 個人防護設備
– 實驗衣物、安全眼鏡、
呼吸防護具、手套、
面具、鞋
43
安全設備(第一級)
• 無須特殊防護設備
• 建議穿著實驗衣,以免污染外出服
• 皮膚受傷或出疹時,須戴手套
• 預期噴濺時,使用安全眼鏡或面罩
44
安全設備(第二級)
• 穿著實驗衣,不可穿至
其他非實驗區域,工作
單位清洗或丟棄
• 接觸感染源時須戴手套,
建議穿戴雙層手套,且
不得穿離實驗室
• 操作櫃外有噴濺可能時,
須保護臉部
• II 級生物安全操作櫃
使用情形:
– 可能產生氣霧或噴濺
的操作步驟,如:離
心、研磨、攪拌、劇
烈搖盪或混合、超音
波震盪、開啟內外壓
差大之感染源容器
– 使用高濃度或大量感
染源
45
安全設備(第三級)
• 必須使用手套,並穿
著實驗衣 (同第二級
要求)
• 使用 II 或 III 級生物
安全操作櫃
• 在操作櫃外作業時,
務必使用個人防護設
備 (如:特殊防護衣
物、呼吸防護具、手
套、面具) 與物理性
防護設備 (如:安全
離心器)
46
安全設備(第四級)
• 所有活動必須在 :
– III級生物安全操作櫃
– II級生物安全操作櫃,
並穿戴連身式具支持
生命系統通風設備之
正壓工作服
• 例外,如:
– 設施內已完全消毒
– 未使用第四級生物
更衣室內更換實
驗衣物,離開更衣室
前除去個人防護設備
47
實驗室設計
• 目的:
– 保護實驗室內與實驗
室外的工作人員
– 不慎外洩病源時不會
導致社區民眾或動物
的感染
• 設計:
– 將實驗室與其他公用
場所分開
– 消毒設備,如:高溫
高壓滅菌鍋
– 洗手設備
– 定向氣流通風系統
– 淨化空氣處理系統
– 氣閘式入口設計
– 警示區出入控制
– 獨棟實驗室
48
實驗動物
•
•
•
•
•
以動物替代人類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
鼠、兔、猴、猩猩等
實驗動物房:動物培育、管理
實驗室的延伸
傳染:生成的氣霧、皮膚黏膜接觸、動
物咬傷、動物抓傷、實驗後組織或器官
切片處理、屍體處理
49
實驗動物房的設計原則
•
•
•
•
•
•
向內開啟的自動門
易於清洗建材與動線規劃 (無死角)
乾淨/污染緩衝區:減少交互感染
非必要不設地板排水口
排水口下U型管放置消毒劑
專用電梯
50
實驗動物的標準操作原則
• 與標準微生物操作程序類似
• 洗手:
– 操作動物後、脫除手套後、離開動物房前
• 禁止飲食、抽煙、處理隱形眼鏡、化妝
• 小心操作以減少氣霧的產生
– 如:清除動物籠中鋪墊物時
51
實驗動物的標準操作原則 (續)
• 消毒工作檯面
• 保持關閉大門
• 動物房內廢棄物在丟棄前須高溫高壓滅
菌消毒
• 感染性動物屍體:裝入密閉防漏容器後
予以焚化
52
實驗動物的特殊操作原則
• 制訂生物安全守則與遵行步驟
• 嚴格門禁:
–
–
–
–
–
–
具備生物危害知識
符合特殊規定 (如:免疫接種)
遵循出入步驟
無免疫疾病
第三級以上(含):限制小孩、孕婦進入
第四級:門鎖
• 非相關之動植物管制
53
實驗動物的特殊操作原則 (續)
• 穿著實驗衣或制服,離開時換掉
– 第三級以上(含):前扣式實驗衣不適當
• 小心使用以及丟棄尖銳物品
• 不可用手直接處理破碎的玻璃器皿
• 運送感染性動物、廢棄物等:置於耐用、
防漏容器中
54
實驗動物的特殊操作原則 (續)
• 人工或機器清洗飼養籠
– 機器清洗:最後沖洗水溫82 ºC
– 第二級以上(含):先須高溫高壓滅菌消毒
• 第三級以上(含):飼養籠內鋪墊材料在移
除或清洗前須先高溫高壓滅菌消毒
• 第三級以上(含):半封閉式飼養 (如:開
放式動物籠於抽氣櫃中)
55
實驗動物的特殊操作原則 (續)
• 第四級:
– 僅能經更衣室與沐浴室進入動物房
• 更換所有衣物
• 不洗頭者使用頭罩
• 佩戴個人防護設備
– 離開時須沐浴並更換衣物
– 實驗衣物須先滅菌處理再清洗
56
實驗動物的安全設備
• 第二級以上(含)
• 生物安全操作櫃、物理性防護措施、個
人防護設備
– 非人類之靈長類動物房:佩戴臉部、眼睛及
呼吸道保護設備
– 處置感染性動物:佩戴手套
57
實驗動物的安全設備 (續)
• 第三級:
– I 、 II級生物安全操作櫃飼養感染動物
– 依需要配置安全鞋與消毒洗腳池
• 第四級:
– III級生物安全操作櫃飼養感染動物
– 穿著具通氣維生系統之連身式正壓裝
58
動物房設施
• 洗手設備
– 第三級以上(含):腳動、
肘動或自動
• 高溫高壓滅菌設備
• 動物房內廢氣:
– 應排至戶外
– 不得循環至其他房間
• 第三級以上(含):
–
–
–
–
–
–
雙門設計
窗戶封死
門自動關閉
氣體單向流入室內
高效率過濾濾材
可完全密封式建築以便
於燻煙消毒
59
動物房設施
• 第四級:
– 所有物品須經雙門滅菌室、煙燻室及氣密裝
置進出
– 水槽、生物安全操作櫃、地面排水口、滅菌
器等排放液體須先以熱消毒後始可排入下水
道
60
傳染性病原生物安全等級管理摘要表
生物安 操
全等級
作
程
序 安 全 裝 置
(初級防範設備)
一
標準微生物操作 無
二
生物安全等級一
的操作程序外
加:
●出入限制
●生物危險警告
標示
●“尖銳物”防範
●生物安全手冊
含廢棄物消毒
或醫學監視
實 驗 設 施
(二級防範設備)
開放式實驗檯及洗
手槽
初級防護設備:I 級 生物安全等級一設
或 II 級生物安全操 施外加:
作櫃或其他物理性 高溫高壓滅菌器
防範措施,適用於處
理會引起濺灑或氣
霧之病原
使用個人防護具:實
驗衣,手套,面部保
護裝備
61
傳染性病原生物安全等級管理摘要表(續)
生物安 操
全等級
作
程
序 安 全 裝 置
(初級防範設備)
實 驗 設 施
(二級防範設備)
三
生物安全等級一
之操作程序外
加:
●出入控制
●消毒所有廢棄
物
●洗衣前實驗衣
先消毒處理
初級防護設備:I 級 生物安全等級二設
或 II 級生物安全操 施外加:
作櫃或其他物理性 ●物理隔離之迴廊
防範措施處理病原 ●封閉式;雙門
●廢氣不循環
使用個人防護具:保
護性之實驗衣,手
套,呼吸保護裝備
四
生物安全等級一
的操作程序外
加:
●進入前更衣
●出口沐浴
●在設施出口處
消毒所有物質
初級防護設備:所有 生物安全等級二設
操作均在 I 級或
施外加:
II 級生物安全操作 ●獨立建築物或隔
櫃內實施
離區
●精密供應/排氣
穿著全身充氣之正
系統
壓工作服
62
使用實驗或自然感染脊椎動物之生物安全等級管理摘要表
生物安 操
全等級
作
程
序
安 全 裝 置
(初級防範設備)
一
標準動物照顧及管理 動物之正常照顧
操作
二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一
操作程序外加:
●接觸限制
●生物危險警告標示
●小心使用尖銳物品
●生物安全手冊
●所有感染性廢棄物
及動物籠清洗前需
消毒處理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一
的設備外加初級防護
設備:在操作櫃中操
作可能產生氣霧之步
驟
個人防護具:實驗
衣,手套,備用之面
部及呼吸保護裝備
實 驗 設 施
(二級防範設備)
標準動物設施:
●廢氣不循環
●定向氣流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
一的設施外加:
●高溫高壓滅菌器
●動物室內洗手槽
63
使用實驗或自然感染脊椎動物之生物安全等級管理摘要表(續)
生物安 操
全等級
作
程
序
安 全 裝 置
(初級防範設備)
實 驗 設 施
(二級防範設備)
三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二
操作程序外加:
●出入控制
●實驗衣送洗前先消
毒
●獸籠在舖墊清除前
先消毒
●當有需要時進行消
毒腳浴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二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
的設備外加:
二的設施外加:
●動物住所及籠子廢 ●與出入迴廊隔離
棄之防範消毒措施 ●雙層自動門
●備用之 I 級及 II 級 ●接縫完全密閉
之生物安全操作櫃 ●密閉式窗戶
以操作會產生氣霧 ●高溫高壓滅菌器
之步驟(接種、驗屍)
●呼吸保護裝置
四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三
操作程序外加:
●進入前於更衣室更
換實驗衣
●出口沐浴
●於設施出口處進行
所有廢棄物消毒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三 動物生物安全等級
的設備外加:
三的設施外加:
●最多防範措施之設 ●獨立之建築物或
備(如 III 級生物安全
隔離區
操作櫃或穿著全身充 ●精密供氣/排氣系
氣正壓工作服的部份 統
防範措施),並應用於 ●真空及消毒系統
所有程序及活動
64
參考資料
•Biosafety reference manual, AIHA
•Fundamentals of biosafet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AIHCE 2000
•基礎微生物學, 王西華&王進琦
•Laboratory-acquired infections, Collins&Kennedy
•Infectious diseases handbook for emergency care
personnel, ACGIH
•微生物及生物醫學實驗室之安全, 行政院衛生
署譯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