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下載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檔案下載

國父的生平 -少年
國父思想
名號
• 國父孫中山先生,名文,譜名德明,幼名帝象。
• 旅居日本時,曾使用中山樵之名。
• 英文署名為Sun Yat-Sen,故世人常稱為孫逸仙。
家世
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西元1866年11
月12日),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家世
父親孫達成,母親楊太夫人(為楊騰輝之女)。
達成42歲時,生長子德彰(孫眉)。爾後生下長
女金星,次子德佑,次女妙西。54歲時生國父,
次年又生下幼女秋綺。孫德彰在夏威夷茂宜島開
農場致富,人稱茂宜王。
求學經過
• 鄉塾啟蒙階段
• 檀香山留學階段
• 港穗習醫階段
鄉塾啟蒙階段
• 坐落在翠亨村的中山先生童年時代聽太平天國
老兵講述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故事。
檀島留學階段
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
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
~摘自國父之自傳
• 1879年,國父自搭乘2000噸的英國輪船格蘭
諾去號(S.S. Grannock),隨母親至檀香山,至
大哥孫德彰處。
在檀香山的經歷
• 進入奧蘭尼書院(Iolani College)
就讀。
• 接觸基督教,欲受洗而受其兄所
阻止。
• 他看到夏威夷居民抵抗美國侵害
主權而日益升高的民族主義。
國父很用功
• 1882年7月27日,時年17歲的國父畢業於奧蘭尼書
院,並獲夏威夷王頒予英文文法第二獎。
檀島五年心得
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見其教法之善,遠勝吾鄉,
故每課暇,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
祖國,拯救同群之願,於是乎生。當時所懷,一若
必使我國人人皆免苦難皆享福樂而後快者。
青年的反叛
1883年國父與陸皓東毀壞神像而觸怒鄉人,二人被鄉人趕出
村子。這可說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革命行動。
香港習醫階段
1884年離開家鄉到香港就讀於拔萃書院 (the
Diocesan Home )。
不放棄傳統中國文化
拜區鳳墀老師門下,學習中國經史
之學。
區鳳墀(1847-1914)本名逢
時,字錫桐,生於廣東順德。
他是一位牧師,與國父交情深
厚。區牧師為國父取了孫逸仙
之名。
人生轉折
1885年轉入中央書院(Central School),後更名為皇
仁書院(Queen’s College)。
成為基督徒
與陸皓東受洗於美國公理會(American
Congregational Mission)喜嘉理(Charles R.
Hager)牧師;國父署名「日新」。
決定習醫
• 國父入廣州博濟醫校就讀。
• 校長嘉約翰博士(Dr. John G. Kerr)欣賞
國父之才能,並免去他每年二十銀元之學
費負擔。
說文解字
嘉約翰是美國長老會(Presbyterians)
傳教士,1854年受教會委派來華。
1859年,嘉約翰用募集到的捐款在廣
州設立了「博濟醫院」。這是中國最早
的醫科,完備的教會醫院。嘉約翰擔任
院長44年,直到1899年卸任。
1866年(同治五年),嘉約翰在博濟醫
院内創辦南華醫學堂,後改名爲博濟醫
校。此是中國第一所正式的西醫學校。
1879年(光緒五年),此校改名爲「南
華醫校」,同時開始招收女學生。1886
年(光緒十二年),孫中山進入此校肄
業。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在校學生
達到31人。這所醫校至1912年停辦,計
共培養了150名畢業生。
西醫書院
• 1887年國父轉入香港由中國人何啟博士創立的西醫
書院(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
• 孟生(Dr. Patrick Manson)和康德黎(Dr. James
Cantlie)非常欣賞孫中山,讚美其人格完美與醫術
專業。
香港習醫對孫中山的影響
• 學習自然科學的知識,但並未荒廢中國的典籍。
• 比較英國殖民下的香港與廣東故鄉,了解政治制度
之重要,進而萌生革命思想。
清廷四大寇
陳少白、尢烈、楊鶴齡與孫中山,四人所讀
者莫不為革命之言論,所懷者莫不為革命之
思想,所研究者莫不為革命之問題。
懸壺濟世
• 畢業後,國父在澳門、羊城兩地執業。以中西
醫局之名為貧病義診,並掩護革命行動。
• 後遷到廣州洗基,易名為東西藥局。
甲午戰爭前
1894年,大清帝國與日本之間情勢緊張。孫中山
與陸皓東至天津,上書李鴻章,陳救國大計,已
展其治國之眼光,惜未受李鴻章之重視。
他對李鴻章提了什麼意見?
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砲利、壘固兵強;
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
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
我國家欲恢擴宏圖,勤求遠略,倣行西法,以籌自
強,而不急於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砲之是務,是捨
本而圖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