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骆驼祥子》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三节《骆驼祥子》

第十一章 老舍
第一节 创作概况
第二节 老舍的小说世界
第三节《骆驼祥子》
第四节《四世同堂》
第一节 创作概况
老舍(1899—
1966),本名舒
庆春,字舍予,
笔名老舍,满族
人。
老舍的小说创作概况:
写于英国时期:
1930年代:
1940年代:
《老张的哲学》、《赵
子曰》、《二马》
长篇:《猫城记》、《离婚》、
《骆驼祥子》、《牛天赐传》;
中篇《月牙儿》及《断魂枪》等
少数短篇。
《四世同堂》
第二节
老舍小说的独特风格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
批判是老舍小说的基本主题。他继
承了鲁迅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并显示出自己新的开拓和特色。不
从阶级分析而从“文化”制约的角
度,探讨人心及人伦关系。
二、以北京市民社会为描写中心
是老舍开拓的小说领域。北京是保存中
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古城,老舍对北京
的谂熟使他写活了北京的老派市民、新
派市民及正派市民几种人物系列,并充
分展示了北京的风土人情,连语言也是
响脆晓畅的纯正“京白”。老舍是“京
味”小说的大师。
三、老舍在北京文化氛围的熏陶与
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的影响下,形
成了含蕴丰富、独具一格的老舍式
的幽默。他的幽默以悲喜交融的形
式、讽刺与抒情渗透的手法,获得
了“笑中有思”的艺术魅力。
四、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形象
老舍写得最好的人物形象是老派市民,
如《二马》中的老马,《离婚》中的老张,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他们虽是城里
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
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
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很保守、
闭塞的。老舍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
而实际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
后方面的 批判。
第三节 《骆驼祥子》
一、祥子形象综述
(1)祥子由一个健壮、体面、要强、忠厚、
正派的城市平民,几经挣扎,最终成为那
座城市的一道“丑恶的风景”。作者揭示
了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
(2)老舍还挖掘了祥子作为一个小生产者
的缺陷,在他身上也体现了“老中国儿女”
的某些弱点,以及个人主义者的悲剧。
二、虎妞形象特征及其在祥子悲剧中的作
用
她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她缺
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又是
她父亲自私心的牺牲品,她对爱情与幸福
的追求长期被压抑,心理也因之而变态。
不合理的社会和畸形的家庭造成了她
的不幸,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
子身心崩溃的悲剧。
三、《骆驼祥子》艺术特色分析
l、小说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
结构主干,用“一线串珠”的方式
组织构思,情节安排不枝不蔓、紧
凑集中,落笔谨严,布局妥帖。
2、在人物形象(特别是祥子)的塑造
上,善于用丰富多变的细腻手法描
写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手法多样、
真切生动。
3、有鲜明突出的京味。作品从开篇
介绍北平洋车夫的“门派”,到虎
妞筹办婚礼的民俗交代,从北平景
物的描写到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描
述,都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
小说语言采用经作者加工的北京口
语,精练俗白,极具表现力和地方
风味。
第四节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老舍历时五年
完成的长篇巨构,全书分三部:
《惶惑》、《偷生》、《饥荒》。
一、《四世同堂》的思想意义
它真实的反映了北京人在异
族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
是憎恨侵略者、憎恨民族败类、
憎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
性的恨史,也是激励人们觉醒
与反抗、颂扬民族气节
的悲壮史。
二、人物形象简析
l、祁老者:他是“四世同堂”的祁
家长者。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
顽固地想按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
族的生活。然而在残酷战争现实打
击下,祁老者经历了缓慢而艰难的
觉醒,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
2、祁瑞宣:作为“四世同堂”
的祁家第三代,他既有从老
一代市民身上留传下来的性
格特征,又接受了新式教育,
这使他的内心和行动都充满
了矛盾。
三、《四世同堂》艺术特色
展现了全景式、多线索的广
阔场景,突破了老舍过去长篇小
说以一两个人物为中心、一条主
线发展的格局,在广度、深度、
力度和气势上都富有史诗的宏大
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