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部穴位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
培训班(一)
葛成慧
邢台市中医医院
内三科
【小儿患病现状】
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
经常生病的首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孩
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
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儿科是滥用抗生素
的重灾区”。一群家长守着脑门上扎针输液
的孩子,成了中国各地儿童医院或儿科门诊
的独特景观。孩子家长把带孩子看病形象地
比喻成“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
是流水线”。
【儿科疾病治疗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追求
自然、绿色的保健、疾病预防与恢复方法成为时
尚的趋势。平时加强对宝宝的护理,让宝宝强身
健体、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是家长的希望。即使
宝宝生病,在天然、物理的方法有效的情况下,
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和
儿童家长的追求。
• 小儿推拿则完全符合现代家长对儿童
的健康需求,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
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
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
疾病预防和恢复方式。
• 小儿生长发育
•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儿科辨证论治
【小儿年龄分期】
胎 儿 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 儿 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幼 儿 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 童 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 童 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
•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 婴儿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 幼儿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 幼童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 儿童期——从七周岁到十四周岁。(学龄期)
【小儿生长发育】
一视二听三抬头,
四握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站,
十捏周岁独站稳 。
—— 一周岁以内
【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
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
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
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
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
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
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
【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
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
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
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
【小儿辨证论治特点】
四诊:望、闻、问、切
儿科主张四诊合参,但特别重视望诊
《幼科铁镜》:而小儿科,则惟
以望为主,问继之,闻次之
【望诊主要内容】
•
•
•
•
望神色
察舌象
察大便
察指纹
望神色
青
(木-肝)
寒、痛、瘀、
惊
黑
红
(水-肾)
寒、痛、瘀、
水饮
热
大凡小儿面青,
一般病情较重,
应注意观察
白
(金-肺)
寒、虚
(火-心)
黄
(土-脾)
脾虚、湿重
察舌象
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
注意:
1.新生儿舌红无苔, 哺乳期婴儿乳白苔
均属正常。
2.进食药物或某些食物会影响舌苔。
黑:橄榄、乌梅、铁剂
青:青黛
白:牛奶、豆浆
黄:橘子、蛋黄
察大便
胎粪:出生3-4天内,粘稠糊状,褐色,
无臭气,2-3次/日
纯母乳喂养: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
有酸臭,3次左右/日
动物乳品喂养:淡黄色,较干硬,有臭
气,1-2次/日
察大便
大便燥结: 实热、阴虚内热
大便稀薄+白色凝块: 乳食内伤
大便赤白粘冻:痢疾
大便成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结
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
察指纹
①一般用于三岁以下
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
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关:
近掌侧一节为风关,
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③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
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
④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
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
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
⑤临床意义
三关测轻重——位置
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直达指端:称为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浮沉分表里——深浅
指纹浮而显露: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
指纹沉稳不显: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⑤临床意义
红紫辨寒热——颜色
偏红:属外感表证、寒证。
紫红:属里热证。
青色:主疼痛、惊风;因痛而不通,或肝风内动,使脉络郁
滞,气血不通。
淡白:属脾虚、疳积,生化不足,不能充养脉络,
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一般来说,指纹色深暗者,多属实证,是邪气有余,纹
色浅淡者,多属虚证,是正气不足。
淡滞定虚实——颜色
指纹浅淡而纤细,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指纹浓滞而增粗,多属实证,因邪正相争,气血壅滞。
• 小儿推拿介绍 (是什么?)
• 小儿推拿手法 (怎么推?)
• 小儿推拿穴位 (推哪里?)
【小儿推拿介绍】
•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
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已形成完整
体系的小儿推拿更是中医留给后人的宝贵
财富。在中医学理论中,推拿最完整的理
论就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适应症】
• 70%的儿科疾病可以采用小儿推拿来预防、
调理和恢复;30%的儿科疾病采用小儿推拿
效果很好;10%的儿科疾病(尤其是小儿常
见病,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
复感、厌食、遗尿等)小儿推拿是首选的
方法。
【小儿推拿适应症】
• 小儿推拿疗法的对象一般是6岁以下的小
儿,尤其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
越小疗效越好。7岁以上的儿童配合脏腑
点穴位法或成人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小儿推拿禁忌症】
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烫
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小儿推拿手法】
1、定义:
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
器具、介质,按各种特定的技巧
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
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
2、要求:
①持久有力、均匀深透
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
位,一般来说,向心推为补,离
心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
5、顺序: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
下肢,一般来说,3岁以下上肢以左手为主,
3岁以上男左女右。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
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7、操作时间:半岁左右时间是5-10分钟;
2-3岁时间是10-15分钟;
病重者时间可以是20分钟;
年龄长者时间可以适量延长。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 家长的双手温暖、指甲圆滑
• 注意宝宝的保暖和安全
• 推拿后禁止受风受凉至少30分钟
• 紧急情况寻求专业医生、医院帮助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 推
•掐
• 揉
• 捏脊
•按
•运
•摩
•捣
【1.推法】(直推、旋推、分推、合推)
①直推法:
用拇指的桡侧缘或
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
线的单方向的运动。
除单手操作外,有
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
度易快,200—300次/
分。要求轻快连续,一
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
发红为佳。
【1.推法】
②旋推法——用拇指指
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
上做旋转推动。
【1.推法】
③分推法——分法,用双
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
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
曲线的。
④合推法——与分推法相反。
【2.揉法】
以指端吸定于
一定部位或穴位
上,作顺时针或
逆时针旋转揉动,
要带动皮下组织。
【3.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
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逐渐用力向下按压,
称按法。操作时常
与揉法结合而用,
称按揉。
【4.摩法】
指摩法
以掌面或食、中、无
名指指面在穴位或一
定部位上,作连续的
环形移动摩擦,不带
动皮下组织 。
掌摩法
【5.掐法】
用手指指甲
重刺穴位,
称之为掐法
强刺激手法之一,要逐渐用力,达
深透为止,多用于急救
【6.捏脊法】
①三指捏:用拇指桡
侧缘顶住皮肤,食、
中指前按,三指同时
对称用力捏拿皮肤,
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三指捏
二指捏
②二指捏:用食指中
节桡侧缘顶住皮肤,
拇指前按,两指同时
对称用力提拿皮肤,
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捏脊方法】
捏起皮肤,从长强穴开
始,双手交替捻动,边
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
大椎穴止,捏至最后一
遍时每捏三次增加一个
较重的提拉动作,谓之
“捏三提一”法。
【动作要领】
↗捻动(食指、中指)
捏住→提起→
↘推动(拇指)
动作连贯,双手用力对称,不能拧转,捻转向前
时,需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7.运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
从一点向另一点作
弧形或环形推动。
宜轻不宜重,
宜缓不宜急。
(最轻的一种)
【8.捣法】
用中指指端,或食中
指屈曲的指间关节着
力,作有节奏的叩击
穴位的方法。
指间关节要自然放松,以腕关节屈伸为动
力;位置要准确,用力要有弹性。
【小儿推拿常用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
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
有点状的,还有线状、面状的
小儿常用穴位以两手居多,故曰“小儿百
脉汇于两掌”。
【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
•
•
•
•
头面部
胸腹部
腰背部
上肢部
下肢部
【头面部穴位】
1、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自眉头至眉梢
成一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
推,称推坎宫,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
目赤痛。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止头痛。
【头面部穴位】
2、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
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
直推称推攒竹,又叫开天
门 , 次 数 30—50 次 , 若 自
眉心推至囟门,则称为
“大开天门”。
主治:外感内伤诸证。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镇静。
【头面部穴位】
3、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骨下凹
陷中。
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
或揉耳后高骨,30—50
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
不安。
作用:疏风解表,治感冒
头痛。
【头面部穴位】
4、天柱骨
位置:颈后 发际正中至大椎
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 自上
而下直推,称推天柱。
100—500次或用汤匙边蘸水
自上向下刮。
主治:呕恶 ,项强,发热,
惊风,咽痛等。
作用:降逆止呕祛风寒。
【头面部穴位主治归纳】
1.治疗外感表证;
2.治疗惊风、抽搐;
3.推天柱骨可降逆止呕。
治外感四法:开天门、推坎宫、
运太阳、揉耳后高骨
【胸腹部穴位】
1、胁肋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操作:以两手掌从两胁腋下
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胁
肋。次数50—100次。
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
急,疳积,肝脾肿大。
临床运用:搓摩胁肋,性开
而降,能顺气化痰,除胸
闷,开积聚。
【胸腹部穴位】
2、丹田
位置:小腹部,脐下2—3寸
操作:用指揉或用掌摩,
称揉丹田,摩丹田。揉
50—1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泻 ,腹痛,遗尿,
脱肛,疝气,尿潴留。
作用:培肾固本,温补下
元,分清别浊。
【胸腹部穴位】
3、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大
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作
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
指端按,称按肚角。
主治:腹痛,腹泻
作用:按拿肚角,治疗各种
原因引起的腹痛,特别是
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
一般拿3—5次即可。为治
腹痛之要法。
【胸腹部穴位】
4、腹
位置 :脐周腹部。
操作: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
摩称摩腹。分推 100—200次;摩腹5分钟。
主治:厌食、腹泻、便秘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顺时针
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常与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
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胸腹部穴位】
5、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
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
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
揉,揉50—100次。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
秘,消化功能紊乱
作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
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
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胸腹部穴位主治归纳】
• 1.主宽胸理气:搓摩胁肋
• 2.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摩腹、分腹阴阳、
摩揉丹田、拿或按肚角。
摩腹、揉天枢可用于消化功能紊乱,治疗
腹泻、便秘,有双向调节作用。
摩揉丹田可温阳散寒,治疗下焦虚寒,还
可泌尿系统病症。
【腰背部穴位】
1、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
推,称推脊,一般100—300次。
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一般3—
5遍。
主治:发热,惊风,夜啼,疳积,
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作用:推脊可清热;捏脊法可调阴
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
【腰背部穴位】
2、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
(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
指面自下向上推称为推上七
节骨;自上而下推称为推下
七节骨,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作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
主治泄泻;推下七节骨能泻
热通便,主治肠热便秘。
【腰背部穴位】
3、 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
称揉龟尾,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遗尿等。
作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
气,调理大肠的功能。揉
龟尾,揉脐,推上七节骨
合用:腹泻便秘。“龟尾
七节,摩腹揉脐”乃小儿
腹泻之通法。
【腰背部穴位主治归纳】
•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捏脊、推上或下七节
骨、揉龟尾。
• 其中捏脊还是保健穴之一。推脊可清热;
• 推上七节骨可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可泻
热通便;
【上肢部穴位】
1、五经穴
位置:
脾经:拇指桡侧缘,自指
尖直至指根成一线;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肾经:小指尖至掌根尺侧
缘成一直线
操作:补法: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
泻(清)法: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泻。
补或泻100-500次。
运用: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不宜动)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
【上肢部穴位】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
节。
操作:补法:旋推或自拇指
根向掌根方向直推,反之
为清,100—500次。
主治:脘腹胀满,发热烦渴,
便秘纳呆、扁桃体炎等胃
肠实热症。补胃经能健脾
胃,助运化。
【上肢部穴位】
3、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
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补大肠,从食指尖直推
至虎口;清大肠,从虎口直
推至食指尖。补清均为100—
300次。湿气重者可用刮掐。
主治:补大肠主治寒性腹泻、
脱肛;清大肠主治便秘、食
积、高热、伤食泻、湿疹。
【上肢部穴位】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
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补小肠,自指尖直
推向指根;清小肠,自
指根直推向指尖。补清
均为100—300次。
主治:本穴多用清法,主
治上火小便黄、水泻、
遗尿、尿闭、流口水。
【上肢部穴位】
5、肾顶
位置:在小指顶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
称揉肾顶
功用:揉肾顶能收敛肾气,
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或盗汗(白天或
夜间汗多),解颅(指囟
门应合不合)等
【上肢部穴位】
6、四横纹(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并拢,从食指横
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
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
咽痛苔黄、流口水等
作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
气血。
【上肢部穴位】
7、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示、中、环、
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甲掐,称掐小
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
横纹。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
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
功用:开胸散郁,化痰涎。
【上肢部穴位】
8、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
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
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
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
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
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
效。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上肢部穴位】
9、内劳宫
位置:掌心中,屈指时中指、
无名指之间中点。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内劳
宫;揉100—200次。左揉发汗,
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
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上肢部穴位】
10、内八卦
位置 :掌心四周,以内劳
宫为圆心,内劳宫至中
指指根横纹的2/3为半
径作圆
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做运
法,50次,顺为补,逆
为泻。
主治:腹胀呕吐,纳呆、咳
嗽痰喘;
【上肢部穴位】
11、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
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
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
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
可以止泻。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
腹泻、嗳气等。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上肢部穴位】
12、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
操作:拇指掐、揉、捣,30次
主治:高热惊厥,抽搐,烦躁不
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
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作用: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
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上肢部穴位】
13、运土入水、运
水入土
位置:手掌面、大指根至
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
条弧形曲线。
操作:用大指指端沿手掌
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
小指根,称运土入水;
反之,称运水入土,
100—200次。
作用:运土入水可清脾胃湿热,利尿止
泻,治疗小便赤涩,尿频数,少腹胀
满;
运水入土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治疗腹泻,疳积,消化不良,便秘等;
【上肢部穴位】
14、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
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
清天河水;用食中指沾水自总筋
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
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
之,称打马过天河。100—300次。
合用外劳宫。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烦躁不安,
口渴,弄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上肢部穴位】
15、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肘
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
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100—30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上肢部穴位】
16、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
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
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
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
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100—300次。
主治:虚寒病症。
作用:补气、温阳、散寒。
【上肢部穴位】
17、二扇门(腠理之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
陷处。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
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掐5次;揉100次。
主治:揉时稍用力,速度宜快,
多用于风寒外感。
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上肢部穴位】
18、上 马
位置: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
节后凹陷中。
操作:掐、揉法,掐5次,揉100500次,临床用揉法为多。二人
上马。
主治:主要用于阴虚阳亢,小便
赤涩淋沥、虚秘等症。
本法对体质虚弱小儿可配合
补肾经,肺部有干罗音,久不
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罗音配
揉掌小横纹,多揉有一定疗效
小儿。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
【上肢部穴位】
19、一窝风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端揉,称
揉一窝风,揉100—300次。
主治:常用于伤风感冒、及受
寒、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
作用:发散风寒、温中行气、
止痹痛。
【上肢部穴位】
20、外劳宫
位置:手背中指、无名指之间
中点。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外劳
宫;揉100—200次。
主治:寒性腹泻、腹痛效果很
好 。
作用:温阳散寒配合揉一窝风
效果更好。
【上肢部穴位】
21、膊阳池
位置: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操作:拇指甲掐或指端揉,称
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掐
3-5次,揉100-300次。
作用:特别对大便秘结,多揉
之有显效,但大便滑泻者
禁用。止头痛,通大便,
利小便。
【上肢部穴位主治归纳】
1.脾、肝、心、肺、肾、胃、大肠、小肠经分别主治
本脏和本腑的病症。
2.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推揉板门;运内八卦;揉端正;
揉脾经;揉胃经;清、补或推大、小肠;运水入土、
运土入水。
3.解肌发表,主治外感病:掐揉二扇门、清天河水、
掐揉一窝风、推三关。其中掐揉二扇门发汗力强。
• 清天河水以清热为主,主治风热感冒。
• 掐揉一窝风、推三关能温阳散寒,主治风寒感冒。
【上肢部穴位主治归纳】
4.清热:
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小天心、揉运内劳宫、揉总筋、
分阴阳。
• 其中清天河水清卫分气分之热;
• 退六腑清营分血分之热;
• 运内劳宫清虚热;
• 揉上马能滋阴清热;
• 揉内劳宫、揉小天心、揉总筋清心经有热
• 分阴阳用于寒热往来、气血不和。
5.镇静止抽搐:掐捣小天心、掐四横纹、清肝经、掐
总筋、掐二扇门。
【下肢部穴位】
1、箕门(水道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
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
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
推箕门,100—200次。
作用: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
于尿潴留、小便赤涩不利、
尿闭、水泻。
【下肢部穴位】
2、涌泉
位置:足底,足掌心前正中
凹陷中。
操作:推涌泉,用拇指从涌
泉下方直推至脚趾,推
50—100次;揉涌泉,拇
指揉,揉50—100次。
作用:推涌泉功能引火归元、
退虚热,主治发热、五心
烦热等。揉涌泉主治呕吐、
腹泻。
【给妈妈们的建议】
• 建议各位妈妈: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 从捏脊开始,坚持下去
• 既巩固了自己的信心也可建立家人的信心
• 调理宝宝身体的同时也改善亲子关系
• 由易到难,从保健慢慢过渡到治疗
• 忌大包大揽,紧急情况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