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物块模型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斜面-物块模型

信息题及建模能力培养
浙江省义乌中学
陶忠林
[email protected]
2012.3.27
信息题及建模能力培养
一、信息题及建模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
二、解决信息题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困难
三、信息题中如何寻找有效信息
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建模能力
【2011年浙江卷】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
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
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新信息】冰面“拔河”
【模
型】匀变速直线运动(比较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17.“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下图是超声波从
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
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
sin 1 v1

(式中θ
1是入射角,
sin 2 v2
可表述为
θ2是折射角,v1 、v2
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
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
,入
2  0.91
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入射角为,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
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为
A.2
C. d
9d sin i
100  81sin 2 i
81  100sin 2 i
20sin i
d 81  100sin 2 i
10sin i
B.
D.d
100  81sin 2 i
18sin i
【新信息】“B超”探测人体内脏
【模
型】光的反射折射
24.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
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
路上以v1=90km/h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kw。当驾
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
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
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v2=72km/h。此过程中发
动机功率的1/5 用于轿车的牵引,4/5 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
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
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
⑴轿车以90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受阻力Fm的大小
⑵轿车以90km/h减速到72km/h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 ;
⑶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 ,维持在72km/h匀
速运动的距离。
【新信息】节能混合动力车
【模
型】汽车恒功率运行,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
25.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长为L、宽为b、高为d的矩形
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图
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
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进入矩形通
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
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当d=d0时,η为81%(即
离下板0.81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过尘埃的重力及尘埃
之间的相互作用:
⑴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
⑵求收集效率η为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⑶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
的尘埃量与两板之间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新信息】静电除尘
【模
型】平抛,柱体
一、信息题及建模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
近几年高考试题更加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与实际
问题联系紧密的情景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
理模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够注意物理模型建立的条件,区分理想模
型与真实物体,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活力。
在情景设计上,信息载体常涉及最新科技动态及应用、日常生
活及社会热点等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会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把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
模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建立方程解决。特别是计算题部分,更
是突出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强化了建模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
提取信息、获取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
于取材新颖,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往往感到困惑。
二、解决信息题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困难
●面对新信息问题,畏难导至思维受阻
●受信息表象干扰,难以把握问题本质
●对复杂信息情景,缺乏信息划分整合思维
●对于现象与问题,缺乏有效的建模思维
三、信息题中如何寻找有效信息
试题中可采集的信息点:
●数----物理量(具体数据、物理量符号)
●形----情景结构图、物理量关系图象、数学图
●语----关键语(字、词、句)
信息中蕴涵的内容:
●对象---状态、特征
●过程---特征(力和运动、功和能)
●条件---关键、隐含
审题的基本要领:转化
文字
表述
物理
情景
物理条件
物理要求
数学条件
数学要求
如图所示,MN和PQ是两根放在竖直面内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
轨,相距L=50cm。导轨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5T的
匀强磁场中。一根电阻为
r=0.1Ω的金属棒识别模型:
ab可紧贴导轨左右运
识别模型(关键句)
动。两块平行的、相距
d=10cm、长度L=20cm的水平放置的金属
小球平抛运动
小球匀速直线运动
板A和C分别与两平行导轨相连接,图中跨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
R=0.4Ω。其余电阻忽略不计。已知当金属棒ab不动时,质量
小球
m=10g、带电量q=-10-3C的小球以某一速度
v0沿金属板A和C的
恰
中线射入板间,恰能射出金属板(
g取10m/s2)。求:
⑴当ab杆不运动时小球的速度v0
⑵若使小球在金属板间不偏转,则金属棒a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⑶若要使小球能从金属板间射出,则金属棒ab匀速运动的速度
应满足什么条件?
隐含条件:
建构小球边界类平抛模型
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
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
提供新信息
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驾考目标停车)
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5根标
识别模型:
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12.0 m,如图所
匀速运动
示.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
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
为s=2.0 m.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
识别模型:
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O点时听到考
匀减速运动
官发出的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学员
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Δt=0.5 s的
选取过程:
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
0→B;0→C
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B、
C杆时的时刻tB=4.50 s,tC=6.50 s.已知LOA 先匀速再匀减速
=44 m.求:⑴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
小v0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转换研究对
度大小a;⑵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杆的 象
距离.
乙→车头前端面
提供新信息
制作半导体时,需向单晶硅或其他晶体中
掺入杂质,单晶硅内的原子是规则排列的, (一种匀强电场)
在两层电子间的间隙会形成如图甲所示的
进入电场后:
上下对称的匀强电场,设某空间存在上下
类平抛运动模型
对称的匀强电场,并在该电场中的下半区
(运动分解方法)
域加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
图乙所示。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小
小球
球从上边界以初速度v
在下方区域:
0垂直电场入射。已
知上下场区的宽均为d,长为L,电场强
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3
mg
v 
gd
E,初速度

度
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2
q
(画几何图)
sin370=0.6,cos370=0.8; 求:
⑴小球第一次经过对称轴OO′时的速度;
⑵要使小球不越过下边界,所加磁场的磁
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
2m
B 
gd
⑶若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qd
且L=20d,求小球在场区运动的总时间.
乙
甲
0
/
如图为宇宙中一恒星系的示意图,A为该
提供新信息
星系的一颗行星,它绕中央恒星O运行轨
(行星偏轨)
道近似为圆,天文学家观测得到A行星运
构建模型:
动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长期观测
圆周运动相遇模型
发现,A行星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总
有一些偏离,且周期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 (圆心角---求TB)
最大偏离,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
识别模型:
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
行星模型
的行星B(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
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它对A行星 (动力学、运动学)
的万有引力引起A轨道的偏离,由此可推
测未知行星B的运动轨道半径为(
)
t
t
B
A.t  T R
B.R ( t  T )
0
0
0
C.R
03
0
(
t 0  T0 2
)
t0
D.R
0
2
0
03
0
0
(
t0 3
)
t 0  T0
【2012浙江参考卷】电流计的主要结构
如图甲所示,固定有指针的铝框处在由
磁极与软铁芯构成的磁场中,并可绕轴
转动。铝框上绕有线圈,线圈的两端与
接线柱相连。用两根导线分别将两只电
流计的“+”、“-”接线柱相连,如图
乙所示,拔动一只电流计的指针,另一
只电流计的指针也会转动。为了解释上
述现象,有同学对软铁芯内部的磁感线
分布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正确的是
( )
提供新信息
(一种磁场)
识别模型:
磁感线模型
(特点)
风能发电机是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设空气密度为ρ,
风速为v,这时风能产生的功率为P=ρv3/2。设风通过风机后风速
损失80%,风减少的能量给蓄电池充电,储能效率为η。蓄电池为
用电器输出电能时可用经验公式Q=η1P1t/U表述,其中P1为用电器
功率,Q、U分别为蓄电池极板电荷和电压,t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
间,η1 (η1 ≤1)为蓄电池提供给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效率转换系
数。蓄电池给极板充满电荷总量称为蓄电池容量Q0,此时蓄电池
最大电压为U0,充满时,η1 =1。求:⑴风机需工作多久才能使蓄
电池蓄满电能?⑵风机至少需要工作多久才能维持用电器正常工
作时间增大一倍?⑶风速增大10%时,用电器正常使用的时间增加
到原来的多少倍?
理清思路
提供新信息
(一种能量转化传递过程) (能量守恒及其转化分配关系)
发电机
用电器
电能
风能
储能效率η
其他能
效率转换系数η1
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建模能力
原始物理模型:
●对象模型
质点、轻绳(杆、弹簧)、单摆、弹簧振子、点电荷、平行板电
容器、理想电表、全电路、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
电场线、磁感线、点光源、光线、氢原子模型、理想气
体 。。。。。。
●过程模型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简谐运动、简谐波、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温变化、
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电磁振荡、碰撞、聚变、裂
变。。。。。。
构建物理模型----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突出本质特征。
这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实际的研究对象
理想化的对象模型
实际问题的过程
理想化的过程模型
物理模型所
对应的规律
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建模能力
●信息题建模策略
信息
问题
审读题意
想象情景
信息摄取
构建模型
画出草图
分析过程
物理
问题
运用规律
建立方程
找出特征
建立模型
1.识别基本模型,把握模型本质特征
2.掌握基本方法,慎用模型二级结论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4.关联题目信息,提取情境发展过程
5.进行信息分割,分解重构物理模型
数学
问题
1.识别基本模型,把握模型本质特征
【 05天津】 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
为L,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转速为n,导线在ab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接有
额定功率P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电阻
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B )
(2l2nB)2
A、
P
2nB)2
2(

l
B、
P
2nB)2
(l
C、
2P
2nB)2
(l
D、
P
O
l
a
d
b
a
B
B
c
b
O´
1.识别基本模型,把握模型本质特征
【2011浙江】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
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 V
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
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 )
A.2.0 V
B.9.0 V
C.12.7V
D.144.0 V
n1
u
51 / 2 n1

U2
n2
U 2  9V
【识别】理想变压器模型
【条件】无铜损、无铁损、无漏磁
关注模型结论
关注建模过程
n2
V
1.识别基本模型,把握模型本质特征
【 94上海】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
n1:n2=4:1,原线圈两端连接光滑导轨,副线圈与电阻R相连组成
闭合回路.当直导线AB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匀速向右运动时,电
流表A1的读数是12mA,那么A2的读数为(
)
A.0
B.3mA
C.48mA
D.与R有关
A
关注模型结论
关注建模过程
1.识别基本模型,把握模型本质特征
【09江苏】 如图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
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立方运动
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r=11cm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
脚的长度L=10cm,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4/3,请根据运动员的
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h(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识图】为什么照片是圆型的? 镜头是圆的?
【建构】全反射模型
【规律】折射定律、几何规律、物像关系
2.掌握基本方法,慎用模型二级结论
质量为60㎏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
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
图所示,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
力至少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 m/s2)
(C
)
A.600 N
B.2400 N
C.3000 N
D.3600 N
mg  2 R 
v2
T m
R
1
mv 2
2
T  4 mg
B:最低点牛二规律用错
1
1
m( Rg )2  mv 2
2
2
2
v
T  mg  m
R
【识别】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特征】F合=F向
mg  2 R 
D:最高点绳\杆模型混淆
T  6 mg
2.掌握基本方法,慎用模型二级结论
如图所示,一根水平光滑的绝缘直槽连接一个竖直放置的半径
为R=0.50 m的绝缘光滑槽轨.槽轨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
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0 T.有一质量m=0.10 g,带电荷
量为q=+1.6×10-3 C的小球在水平轨道上向右运动.若小球
恰好能通过最高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qvB
⑴小球在最高点所受的洛伦兹力f;
v
⑵小球的初速度v0.
mg
2
v2
qvB  mg  m
R
mg  qvB  m
v
R
v  Rg
f  mg
v0
牛二规律用错 绳\杆模型混淆 杆模型误解
【识别】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特征】F合=F向
2.掌握基本方法,慎用模型二级结论
二级结论
轻绳
轻杆
v  Rg
二级结论
R
mv
2m
T
qB
qB
二级结论
2
F安
E
2
B LV

R
B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水流星
摩天轮
轻绳模型
外球面模型
过山车
内球面模型
轻杆模型
模型相异特征:对小球的弹力只能拉、只能支持、又能拉又能支持
模型共性特征: 最高点F合=F向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
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
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D )
2
a1 r
v1 r
a1  R 

A.
B.    C. 
a2  r 
a2 R
v2 R
天体模型
D. v1  R
v2
r
地体模型
同步卫星
赤道物体
(r、v1、a1)
(R、a2)
近地卫星
(R、v2)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结点模型
滑轮模型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
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如图
所示,磁场宽度为d。在垂直
B的平面内的A点,有一个电
量为-q、质量为m、速度为
v=qBd/m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
其速度方向与磁场边界的夹
角为多少时粒子穿过磁场的
时间最短?
一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河水的流速为V,河宽为d。
问船头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
多少时,过河的时间最短?
v
t
vy
V合
v
d
α
O
R
d
v
3.关注模型特点,区别相近模型规律
运动模型—匀速圆周运动
模型规律—牛顿第二定律 + 圆周运动公式
待求问题—穿越时间最短
v不变,欲t最短,须弧s最小→弦最短。
d
sin  
-q A θ
m
v
t
  300
T m

6 3qB
与边界的夹角为60º
θ
O
d/2 1

R
2
中垂线
4.关联题目信息,提取情境发展过程
信息题一般情境新颖,学生一下子找不到解决问题
的把手。其实,物理过程的发展建立在物理情境的分
析基础之上。解决问题时,需通过阅读检索信息,把
一个复杂的情境从物理本质特征上分解为几个相关的
情境过程,针对每一情境过程特点,构建正确的物理
模型,从而运用对应的规律解决。
冰壶赛场在比赛前需要调试赛道的冰面 信息背景—冰壶运动
情况。设冰壶质量为m,冰壶与合格冰道 信息特点—结合生活实际
的动摩擦因数为μ。调试时,在赛道一 运动模型—匀变速运动
端让冰壶沿赛道以某一初速度开始直线
全程匀减速运动
运行,测得冰壶在合格赛道末端的速度
为初速度的0.9倍,赛道上运行总耗时为
t;假设冰道内有一处冰面异常,导致冰
壶与该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μ,该异常
冰面长度未知,但可测得冰壶到达赛道
三段匀减速运动
末端的速度为初速度的0.8倍,设两次调
试时冰壶初速度相同。求:⑴调试冰壶
的初速度V0和赛道的总长度L;⑵异常冰
面的长度s;⑶如果运动员以0.4V0在赛道
一端推出冰壶,运动员在整个异常冰面
上通过擦拭以改变动摩擦因数,则异常
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多少时恰能使冰
壶运动到赛道末端。
信息背景—引体向上运动
“引体向上运动”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
信息特点—结合生活实际
项健身运动,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某
运动模型—匀加速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同学两手正握单杠,开始时,手臂完全
伸直,身体呈自然悬垂状态,此时他的
下颚距单杠面的高度为H,然后他用恒
力F向上拉,下颚必须超过单杠面方可
视为合格,已知H=0.6m,m=60kg,重力 匀加速运动模型
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不考
虑因手弯曲而引起人的重心位置变化。
匀加速运动模型
⑴第一次上拉时,该同学持续用力(可
视为恒力),经过t=1s时间,下颚到达
单杠面,求该恒力F的大小及此时他的
速度大小;
竖直上抛运动模型
/
(2) 第二次上拉时,用恒力F =720N拉至
某位置时,他不再用力,而是依靠惯性
继续向上运动,为保证此次引体向上合
格,恒力F的作用时间至少为多少。
参加电视台娱乐节目,选手要从较高
信息背景—电视台娱乐节目
信息特点—设问开放,关键条件隐含且层次较高
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跃出后,落在水
运动模型—平抛运动、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
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高度
差H=1.8m,水池宽度x0=1.2m,传
构建模型:
送带A、B间的距离L0=20m,由于传
静止或匀速运动
送带足够粗糙,假设人落到传送带上
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一个
构建模型:
Δt=1.0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
向右平抛运动、静止、
2m/s2恒定向右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
向右匀加速运动
右端.
(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0=3m/s
构建模型:
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从开始跃出
向右平抛运动、向左匀
到跑至传送带右端经历的时间.
速、向左匀减速运动、
(2)若传送带以u=1m/s的恒定速度向
向右匀加速运动
左运动,选手要能到达传送带右端,
他从高台上跃出的水平速度v1至少多
画几何图寻找水平
大?在此情况下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
不要从左边掉下
方向临界几何关系
是多少?
【09浙江】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
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
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
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
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
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直轨
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
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
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
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图
中L=10m,R=0.32m,h=1.25m,
S=1.5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
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
g=10m/s2 )
变速圆周运动模型:
恰能沿圆过最高点v1=4m/s
平抛模型:
恰过壕沟v3=3m/s
隐含条件:按情境发展过程,
比较两个临界速度,确定谁
是最终要求的临界态。
错解:只考虑平抛
V2 情境发展过程跳跃
V3
V1
信息背景—遥控赛车比赛
信息特点—设问开放,关键条件隐含且层次较高
运动模型—变加速直线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匀速运动、平抛运动
【09安徽 】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
信息背景—游乐场娱乐设施结构设计问题
信息特点—设问开放,关键条件隐含且层次较高
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
运动模型—匀减速直线运动、变速圆周运动
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
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g
圆较大时恰能到达J点;但
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
0=12.0m/s的初速
此圆又不能太大,要从几
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
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
何角度进一步分析。
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光滑。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
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计算结果
圆较小时恰过K点;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⑴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
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⑵如果小球恰能通
圆较大时恰能到达J点。
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应是多少; ⑶在满足⑵的条件下,
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
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
K
隐含条件:
设问开放
J
5.进行信息分割,分解重构物理模型
有些信息题,由于实际参与的研究对象众多,信
息量大,影响因素复杂;这类信息题综合性强,学生
难于把握.
对于多个物理客体参与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
“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信息分割,找出
关键客体,把交错在一起的物理模型一一剖析,实现
思维的变通.
5.进行信息分割,分解重构物理模型
【例】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磁泵的结构图。矩形管长为L,宽为d,
两侧面是导体(并用粗导线M、N相连),高为h,上下两平面是
绝缘体.令电阻率为ρ的水银充满管口,源源不断地流过该矩
形管.已知水银匀速通过管子的速度与管子两端的压强差成正
比,且当管两端压强差为P0时,水银流速为V0,今在矩形管所
在的区域加一个与管子的上下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
为B(图中未画出).稳定后,求:水银在管中的流速。
立意背景—电磁泵
信息特点—模型交错,综合性强
物理模型—磁流体发电机、闭合电路、
电阻、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匀速运动
【2010浙江】如图,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O点垂直纸面
的水平轴转动,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
L1,垂直纸面的宽度为L2。
立意背景—光电池
在膜的下端(图中
A处)挂有一平行于转轴,质量为m,长为L2的
信息特点—模型交错,综合性强,截面图、电路图不直观。
导体棒使膜绷成平面。在膜下方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太阳能光电
物理模型—共点力平衡、光的反射、电路
池板,能接收到经反射膜反射到光电池板上的所有光能,并将光
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板可等效为一个电池,输出电压恒定为U
,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设垂直于入射光单位
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导体棒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
场B中,并与光电池构成回路,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
(注:光电池与棒直接相连,连接导线未画出)。
⑴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当反射膜与
O
竖直方向成θ=60 º时,导体棒处于受力平
衡状态,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
θ
的输出功率。
⑵当θ变成45 º时,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
A
棒保持平衡,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力学平
衡外,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
(1)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θ=60º时,
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
出功率。
O
B
60º时导体棒静止
物理模型:
共点力平衡
60º
A
S1
建构模型:
光子流束柱
体模型
垂直光束入射面
光能:---简单!
平行光-反射膜
S1′ 物理模型:
光的反射
S1=S1′=L1L2cos60º
物理模型:
光子流束柱体模型
光电池板接收光能:
受光面与光束不垂
光子均以相同光速运动,光 直---复杂!
子分布结构稳定→同一光束
被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等
于其垂直截面上的入射光能
(2)当θ变成45º时,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光电
池除维持导体棒力学平衡外,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
物理模型:
电路模型
O
B
45º时导体棒静止
物理模型:
共点力平衡
45º
S2 ′
平行光-反射膜
物理模型:
光的反射
A
S2
S2=S2′=L1L2cos45º
物理模型:
光子流束柱体模型
【2011浙江】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长为L、宽为b、高
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
属材料。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
流电源相连。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
度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
同时被收集。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当d=d0时,
η为81%(即离下板0.81d0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计尘
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⑴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m;
⑵求收集效率η为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⑶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
的尘埃量△M/△t与两板之间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2011浙江】 识别模型:每个尘埃类平抛
⑴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m;
⑵求收集效率η为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⑶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
的尘埃量△M/△t与两板之间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⑴
⑵
建构模型:
边界尘埃临
界类平抛
建构模型:
中间一尘埃
临界类平抛
【2011浙江】
⑶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
的尘埃量与两板之间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
S1
进入电场处尘埃:分
布均匀、速度相同,
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
为n ---简单!
建构模型:尘
埃流束柱体模
型
S1处进入到S2处收集所
对应的尘埃对象结构稳
定→单位时间内S2处收
集数与S1处进入数相等
S2
下板收集处尘埃:分布
均匀的尘埃同时进入电
场后撞向下板时刻不同、
速度不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