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chapter12

Chapter 12
地球古今談
12-1地球的形狀
• 美麗的水藍色行星點綴在黑色的
太空中 圖12-1 ,這樣的地球圖
像深植在你我的腦海中,「地球
近似圓球狀」更是現代人們視為
理所當然的常識。在人造衛星與
太空船等現代科技的協助下,我
們不但可從太空直接欣賞人類居
住的地球,也測量出地球的直徑
約1萬3000公里。遠在2300年前,
既無法離開地表也沒有現代科技
的希臘人,早已經測量出地球的
圓周長度,而且很接近現今所測
得的數值。
圖12-1 太空中的地球,有如鑲嵌在
黑色絨布上一顆圓形的藍色珠子。
在現代,有了太空科技的幫助,我
們才得以直接看到地球的外形。
12-1地球的形狀
• 地球是平的還是圓的?
• 地平說: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認為天
空是圓的,而地表就如同棋盤一樣是方形的,周
髀算經便提到:「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此即所謂「蓋天說」 圖12-2 ;後來此觀念逐漸修
正,認為地表不是平面,而是圓弧形曲面,就像
倒扣的盤子一般。
• 地圓說:東漢時張衡則提出「渾天說」 圖12-3 ,
主張天是圓的有如蛋殼,日月星辰鑲嵌其上,而
地有如蛋黃,漂浮其中。較晚發展出的「宣夜說」
圖12-4 則認為天空沒有任何形狀和範圍,除地球
外的其他天體都浮在其中。
12-1地球的形狀
• 地球是平的還是圓的?
• 地平說:中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認為天
空是圓的,而地表就如同棋盤一樣是方形的,周
髀算經便提到:「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此即所謂「蓋天說」 圖12-2 ;後來此觀念逐漸修
正,認為地表不是平面,而是圓弧形曲面,就像
倒扣的盤子一般。
• 地圓說:東漢時張衡則提出「渾天說」 圖12-3 ,
主張天是圓的有如蛋殼,日月星辰鑲嵌其上,而
地有如蛋黃,漂浮其中。較晚發展出的「宣夜說」
圖12-4 則認為天空沒有任何形狀和範圍,除地球
外的其他天體都浮在其中。
周髀算經
周髀算經是中國古代的數
學書籍,其中以簡單的方法闡
述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以及天
文曆法。
圖12-2 蓋天說:古人認為
地表是方的,而天則是半
圓形的球,蓋住了大地。
圖12-3 渾天說認為天和地的形狀都是圓的,
天有如蛋殼,地有如蛋中的蛋黃;張衡根據
渾天說製作渾天儀(又稱渾象),用以模擬
天體運行
圖12-4 宣夜說:日月眾星,自
然浮生虛空之中。
12-1地球的形狀
• 地球是平的還是圓的?
• 西元前六世紀,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80~500 B.C.) 圖12-5a 發現,在岸邊觀察由遠方海面駛
來的船,總是會先看見船桅頂端、再看見帆,最後才能見
到完整的船身,因而推論地球的形狀不是平的 圖12-5b、
c。
• 另一位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
圖12-6a 則發現愈往北走,北極星的仰角愈大 圖12-6b、
c ,同時他也發現月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表面上的影子
呈圓弧形 圖12-6d ,據此推測地球應為球形。
• 直到1522年,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 1480~1521)
的船隊橫跨大西洋、太平洋,由西向東環繞世界一周,才
終於證實地球確實是圓的。
圖12-5 (A)畢達哥拉斯是著名數學家,他首先發現直角三
角形的邊長關係,後人將此關係稱為畢氏定理;(B)如果
地球的形狀是平的,觀察海面上由遠方駛來的船時,應可
同時見到完整的船身;(C)事實上,觀察遠方駛來的船,
會先只看到船桅頂端,因此地球的形狀應該不是平的。
A
B
C
A
D
B
C
圖12-6(A)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也喜愛觀察動植物以及自然
景象;(B)如果地球的形狀是平的,在各地看到北極星的角度皆會相同;但
實際上不然,(C)在不同緯度,看到北極星的仰角不同,可見地球並非平面;
(D)月食發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呈圓弧形,可見地球的外形不是
平的。
12-1地球的形狀
• 地球的大小
• 埃拉托斯特尼不但是數學、歷史、地理、天文學家,也是詩人,地表
的經緯度系統是他所設計的。
•
西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學家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 276~194
B.C.) 圖12-7 利用簡單的竿影計算出地球的圓周大小。當時的人們知
道夏至當天的正午時分,陽光會直射入賽伊尼城(今埃及 亞斯文)的
一口深井,但埃拉托斯特尼發現他居住的亞歷山大城,陽光和立竿之
間有著7.2°的夾角,再由往返兩地所需時間,得出賽伊尼城與亞歷山
大城之間相距約800公里,藉此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4萬公里,與事
隔2千多年後的現代所測得的數值差距不到100公里,誤差小於0.2%。
後來有科學家也運用埃拉托斯特尼的方法進行測量,以遠處的恆星代
替太陽,測量出的地球直徑更接近實際值。。
計算地球的周長
埃拉托斯特尼夏至時在亞歷
山大城測得陽光與立竿的夾角為
7.2°,而兩地距離為800公里,占
全圓周的,因此=,圓周長為4
萬公里。
12-1地球的形狀
• 地球真的是「球」?
•
•
•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開始懷疑地球是否真的是完美的圓球形。1672年,法國
科學家李希爾(Jean Richer, 1630~1696)發現,在巴黎校正得非常準確的
鐘擺時鐘,帶到圭亞那時卻變慢了,他推測鐘擺之所以變慢是因為該處重力
較小,可能圭亞那離地球中心較遠。巴黎位在北緯48度,而圭亞那約位在南
緯5度左右,因此李希爾據此推測地球是個赤道較寬、兩極間較窄的橢球體。
後來經由儀器測量,證實了赤道地區的重力值確實比兩極的重力值小。
17世紀末,英國的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和荷蘭的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1629~1695)都從力學的觀點來探討地球形狀,認為
地球在自轉的作用下,因為赤道地區自轉速度最快,受到的離心力較強,也
就是向外甩的力量較大,所以赤道向外突出。牛頓利用這樣的原理,計算出
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多了20公里(目前測得是21公里),可知地球是兩極間
比赤道略扁的橢球體。後來法國科學院派遣測量隊在南美洲祕魯和北歐 拉普
蘭地區進行地表弧度測量,證明牛頓的說法正確。
現代則藉由地面無線電波觀測、衛星定位測量以及地面重力測量,對於
地球的外形有了更精確的認識。例如利用衛星繞行地球的軌跡變化,來測量
地球重力場的分布,藉此建構地球的重力模型。因為重力與質量有關,因此
我們可以利用地球重力模型來推算地球的質量分布情形,進而描繪出地球的
外形 圖12-8 。
重力與單擺的週期
單擺擺動的快慢(週期T)
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
度(g)有關:
T  2π
l
g
,在圭亞那的鐘擺擺動變
慢(即週期變長)。在擺
長不變的情況下,可知是
由於重力加速度g變小了,
亦即該區的重力較小。
a
b
圖12-8 (a)與正
圓(紅色圖示)
相較之下,地球
的形狀較接近梨
形(藍色圖示);
(b)藉由衛星測
得重力分布圖,
深藍色是重力較
弱的區域,深紅
色是重力較強的
區域,可看出重
力分布極不均勻,
可見地球的質量
分布不均。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地心說與日心說
• 隨著對天體的觀察增加,人們開始猜想地球與日月星辰的
關係,進而推測地球的起源。最初因為觀察到天體的東升
西落,因此認為日月星辰繞著地球運行,地球是宇宙的中
心。其中以西元二世紀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 約
100~170)的「地心說」(天動說) 圖12-9 為代表,但
地心說無法以簡單方式解釋行星的逆行現象。
•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日心說」(地動說) 圖12-10 ,首度
推翻以人為中心的宇宙觀,認為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與
其他行星皆繞太陽運行。
行星的逆行現象
因為各行星公轉速度不同,因此從地球看去,行星在天空中
會有往反方向運動的情形。但若所有行星繞地球轉,便不會有這
樣的現象。
圖12-9 以地球為中心
的地心說,太陽與其
他行星都繞地球運轉。
圖12-10 哥白尼;以太陽為中心的日心說,地球也是
行星之一,各行星繞太陽運行。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和行星軌道
•
•
•
•
•
•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以及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
與牛頓等科學家的努力,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愈來愈多。地球、太陽
和其他行星成一系統,因此要推論地球的起源,必須從太陽系的起源
著手。科學家發現太陽系行星軌道的特色如下:
1. 共向性:由天球北極向下看,太陽系所有行星都以逆時鐘方向繞太
陽公轉,而太陽和大部分行星(金星與天王星除外)的自轉也是逆時
鐘。
2. 共面性:行星軌道幾乎都在同一平面,且和太陽自轉的赤道面夾
角皆小於6度。
3. 近圓性:除了水星之外,行星的軌道形狀都很接近圓形。
除此之外,還發現太陽的質量約占太陽系總質量99.86%,但自
轉的速度與行星相較之下卻很慢,自轉週期在赤道地區約25天,在兩
極地區約36天。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起源的早期學說
•
•
•
•
太陽系起源的早期學說可分成三大類,分別是災變說、星雲說以及俘獲
說。災變說主張行星物質來自某個偶發事件,兩個或三個恆星突然碰撞或近
距離拉扯所造成;星雲說認為太陽與行星是由雲氣的旋轉收縮而形成;俘獲
說則是認為太陽在經過其他星雲時,吸附周遭物質而形成。
1644年笛卡爾(Ren Descartes, 1596~1650)在哲學原理書中提到,宇宙物
質以漩渦般的方式運動,不同大小的渦流分別形成了太陽、行星和衛星,可
說是星雲說的起源。
1745年布封(G.L.L. Comte de Buffon 1707~1788) 圖12-11a 指出,某個大
型外來物體(例如彗星)撞擊太陽表面,導致部分太陽物質飛散到太空中,
因而形成了行星和衛星 圖12-11b ,此想法則是災變說的開端。
1755年德國的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提出,宇宙中瀰漫
著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密度較大的微粒逐漸吸引周遭微粒,因而質量
增加,微粒也就聚集得更快,便形成了太陽。周遭的微粒受太陽吸引而繼續
聚集,但在聚集過程中與其他微粒碰撞,產生旋轉的圓周運動,這些繞著太
陽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數個引力中心,於是聚集成行星圖12-12b。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起源的早期學說
•
•
1796年法國數學家兼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 1749~1827)
主張,原始太陽系是來自一團旋轉的高溫氣體,在旋轉的同時因萬有引力而
不斷向內收縮,於是旋轉速度愈來愈快,赤道上的旋轉速度最快,上下兩側
的物質向赤道集中,使星雲呈現扁盤狀,向外拋出物質,形成類似土星環的
結構,這些環在繞日運轉時逐漸聚集成行星,而行星也以同樣的方式形成衛
星 圖12-13b 。
康德以哲學角度提出星雲說,而拉普拉斯則是以數學和力學的觀點使其更充
實,後來稱為康德 一 拉普拉斯星雲說。星雲說是最早的天體演化學說,解釋
了行星軌道的共向性、共面性與近圓性。在19世紀的天文學中居於主導地位。
圖12-13 拉普拉斯;拉普拉斯以數學與力學的觀點充實星雲說。
(1)原本是旋轉的高溫氣體;(2)在收縮的過程中,使轉速增加;
(3)在赤道上轉速最快,成為扁盤狀;(4)陸續向外拋出一個個的
環,每個環逐漸聚集形成行星;(5)形成了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
行星系統。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起源的早期學說
• 但是星雲說無法解釋的一點,是太陽自轉速度太慢,並不足以拋出這
些環。
• 19世紀末,開始出現新的假說,具代表性的有俘獲說和潮汐說。
• 俘獲說認為太陽在接近別的星雲時,吸引其中的物質形成行星
圖12-14 俘獲說認為太陽接近其
他星雲時,將部分物質吸引而拉
出,這些物質後來便形成行星。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太陽系起源的早期學說
•
•
1900年美國地質學家張伯倫(Thomas Chrowder Chamberlain,1843~1928)
和美國天文學家摩爾頓(Forest Ray Moulton,1872~1952)提出了微行星學
說。認為有顆恆星以相當近的距離經過太陽,就像月球引起地球海水的潮汐
一般,使太陽物質在面向恆星與背對恆星的一面都向外鼓起,進而脫離太陽
表面,這些物質慢慢聚集,形成許多微行星,微行星又聚集形成行星與衛星,
這個學說稱為張伯倫 一 摩爾頓潮汐說 。
1916年金斯(James Hopwood Jeans,1877~1946)及1918年傑弗里斯
(Harold Jeffereys,1891~1989)提出的潮汐說,則是認為有個恆星近距離
經過或與太陽擦撞,由太陽表面吸引出一股物質條帶 圖12-16 。這些物質因
為被向外拉扯而速度增加,所以外圍行星的自轉速度才會比太陽自轉速度快。
恆星由遠處逐漸靠近時,引力漸增,而後逐漸遠離時,引力又漸減,因此物
質條帶呈現出兩端細,中間較寬的現象,所以太陽系內外兩側行星較小、中
間行星較大。先拉出來的物質來自太陽最表面,然後逐漸向內,因為是來自
太陽不同深度的物質,所以內側的類地行星和外側的類木行星成分有所差異。
• 但宇宙中恆星距離遙遠,不易有恆星碰撞,而且被拉出的物質溫度應
該很高,高溫氣體不易收縮,也是問題。
圖12-15 張伯倫 一 摩爾頓潮汐說。(a)
有個恆星經過太陽附近;(b)潮汐力使
面對恆星與背對恆星的太陽物質向外
鼓起;(c)鼓起的太陽物質脫離表面,
形成微行星;(d)微行星聚集形成行星。
圖12-16 金斯和傑弗里斯的潮汐說。(a)恆
星近距離通過太陽附近;(b)吸引出兩端
細、中間粗的物質條帶;(c)條帶上的物
質因重力收縮形成行星,兩端的行星較小
中間的行星較大。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從地球本身找證據
• 在地球本身也可以找到許多關於太陽系起源的線索,例如
利用地震波,我們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由內向外主要分成
地核、地函和地殼三層,其密度亦由內向外漸減,據此推
測,地球剛形成時雖然應是低溫狀態,但是因為隕石撞擊
與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而熔融,於是密度大的物質下沉至
內部,輕的物質上浮。
• 此外,地球上的球粒隕石 也是重要線索。球粒隕石含有
許多稱為「球粒」的小球形結構,因熔化會摧毀其中的球
粒,故可知它們在其母小行星形成之後就未曾熔化,所以
球粒隕石保留了早期太陽系的線索,藉由分析其化學成分,
可以對太陽系的形成有更多的認識。
圖12-17 球粒隕石剖面,可看見許多「球粒」的結構。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直接目擊恆星的形成
• 雖然我們無法親眼看到太陽系的形成,但是利用太空望遠鏡,我們仍
可觀測到銀河系中許多正在形成恆星的區域 。對這些區域詳加觀測
與分析,也能對太陽系的形成有進一步的了解。另外,在太陽系以外
的其他恆星周遭,我們也發現了行星系統的存在,目前發現的系外行
星已有數百顆之多,並且陸續增加中,研究這些系外行星,可以幫助
我們更加了解太陽系行星的形成過程。
圖12-18 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恆星形成區,可以看出在瀰漫星雲中耀眼的恆星。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現代的說法
•
•
•
•
•
多數科學家相信宇宙來自約137億年前的大霹靂,物質向外膨脹,某些密度
較大的雲氣逐漸收縮,形成了億萬個旋轉星系,也形成了其內的恆星和行星。
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自一團稀薄的低溫雲氣,雲氣內包含了氣體和灰塵,主要
成分是氫和氦。雲氣緩慢的旋轉形成質量集中的核心,也在周遭形成複雜的
渦流。重力使巨大的雲氣收縮並且形成旋轉的盤面,中央的氣體愈來愈多且
愈來愈熱 ,點燃了中心的核反應,形成太陽。
盤面中的微粒逐漸聚集形成愈來愈大的顆粒,成為微行星,大小相當於小行
星。當微行星在太陽周遭運行時,較大的天體會吸引較小的天體而逐漸增大,
掃除軌道上其他較小的物體 。
在靠近太陽的區域溫度較高,只有矽、鋁和鐵等物質可以結晶成固體並形成
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往外隨著距離增加,溫度下降,
於是沸點較低的物質如水、甲烷等可以成為固體(冰)。
在最外圍的區域,除了氫、氦和氖等氣體外,其他物質都可以成為固體並形
成行星和衛星。大量氣體因為引力而圍繞在冰核周遭,形成了體積較大且密
度小的類木行星,包括以氣態為主的木星、土星及以冰體為主的天王星與海
王星,這些行星持續在盤面上以同方向繞行太陽 。
12-2 追溯地球的起源
• 現代的說法
• 行星帶著衛星繞太陽運行,並逐步清除軌道上的碎屑,這個過程可以
藉由月球、水星與火星上保留的許多隕石坑而得知。
• 行星接下來的歷史,就和其質量大小、內部熱能以及距離太陽遠近有
關,這許多因素造成了行星間的個別差異。
•
•
•
以地球為例,因為與太陽距離適中,接收到適量的太陽輻射。太陽系早期微
行星碰撞時,使天體溫度上升,導致內部熔化。水星、月球等較小天體因散
熱快而急遽冷卻;地球內部另有放射性物質衰變,且因為體積較大散熱慢,
可以將熱能保留較久,因而有較長久的內部地質活動,例如火山和板塊運動。
地球早期受到大量彗星撞擊,帶來大量的水,因地球逐漸冷卻,大氣中的水
氣凝結成海洋,促成生命形成 。原始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溶入水中,並與
水中鈣離子結合形成碳酸鈣沉澱。植物在海洋中生成,吸收二氧化碳並釋出
氧氣,之後開始有動物出現。高層氧氣受紫外線照射產生臭氧,得以隔絕陽
光中的紫外線,於是部分生物登上陸地生活,漸漸形成現在的環境。
地球的質量恰能保有適量大氣,得以維持適宜的溫度並減少小天體與宇宙射
線對地表的攻擊。因此,距離太陽遠近與質量大小,都是形成目前地球環境
的主要因素。
雲氣收縮,且溫度愈來愈高,並形成旋轉盤面
近太陽處溫度較高,結合成以
金屬和岩石成分為主的微行星。
雲氣外圍較低溫,除岩石和金屬
外,冰也可存在。
盤面微粒聚集,形成微行星
形成以金屬和岩石為主的類
地行星。
外圍微行星吸引氫、氦和氖等氣體,形成體積較大、
密度較小的類木行星。
相鄰微行星彼此碰撞、結合而增大
太陽風吹離剩餘物質,太陽系形成
圖12-20 地球演變的不同時期:a.
大量隕石撞擊;b.地表成熔融狀
態;c.到處岩漿噴發產生大量氣
體;d.大氣的阻隔減少了隕石撞
擊;e.地表冷卻形成海洋且有了
生物;f.高層氧氣受紫外線照射
形成臭氧層,生物登上陸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