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风险控制(李连达院士)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药风险控制(李连达院士)

中药风险控制
李 连 达
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席研究员
浙江大学药学院
院 长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一、 两种误解
安全=无毒
低估风险,反应迟钝
有毒=禁用
高估风险,超敏反应
不良反应举例
药物
死亡例数(例)
死亡率(%)
鱼腥草注射液
每年 1 亿人用药
100
< 1/100 万
氯霉素
美国 50 年代
1000
> 1/10000
反应停
欧洲 60 年代
5000(畸形儿 10000 例)
> 1/10000
数万人
> 1/10000
氟卡尼、恩卡尼 欧洲 80 年代
利 > 弊
可用
利 < 弊
禁用
二、 中药风险增加
不合法药物:假冒伪劣药
不标准药物:合法而不标准的药物
1 原因
不合理用药:用法、用量、应用对象等不合理
不良反应上报数据不准确
漏报
误报
不准确数据
有不良反应例数,无不良反应发生率(%)
难于确切风险评估与比较。
2、 质量标准混乱的复方丹参制剂
生产厂家
批号
剂型
丹参素
mg/g
丹参酮
mg%
原儿茶醛
mg/g
白云山制药厂
20205
片
6.087
1.543
0.227
罗浮山制药厂
203151
片
0.373
0.883
0.213
天士力制药厂
20020122
滴丸
0.847
0.000
0.177
20103
片
1.673
0.843
0.029
20
> 20
10
东康制药厂
相差(倍)
3、不良反应报告例数增多 ≠ 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与用药人数增多有关)
例如:鱼腥草注射液死亡例数100例/用药人数1亿,
死亡发生率为1/100万。
三、 中药风险的特殊性
共
性:都是治病救人的武器,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相同。
中药与西药
的比较:
中药以天然动、植、矿物为主。
特殊性
中药以复方用药为主。
中药以辩证施治为主。
控制风险的基本原则
主要措施应有特殊要求。
四 、中药风险控制原则
•
重点突破,推动全局。
•
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
全面监控,标准规范。
1、重点突破,推动全局:
研究工作以:
①
危害严重的常用有毒中药为主。
②
以中药注射剂为突破口。
③
以标准化为关键,由点到面,全面提高中药安全性。
2、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一级:大毒
中药材及制剂的安全性分级
二级:小毒
三级:安全
一级有毒中药: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可发生致死、致
残、不可逆性严重毒副反应者。
分级标准
二级有毒中药: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可发生非致死、
致残、及可逆性轻度毒副反应者。
三级安全中药:极少发生不良反应,仅在长期、大量、
不合理用药时,才可出现轻度、可逆性
不良反应。
一级:严格管制、控制使用,甚至禁用;建立严格审批
制度,限副主任以上医师才有处方权。
管理原则
二级:应加强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强调合理用
药,限主治以上医师才有处方权。
三级:合法医师(住院医生、社区医生、农村医生及医
士)有处方权。如为OTC药,则在药品说明书中增加
警示性及指导性内容,确保合理用药。
3、全面监管,强化标准
一个关键:加强标准化、规范化,认真
执行5P原则(GAP、GLP、GMP、
GCP、GSP)。
药: 处方、原料、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
说明书及流通领域等。
二个方面
用药对象——适应症、不适应症、禁忌症、
特殊人群及高危人群等。
医
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剂量、疗程、配伍
用药等。
说明书 —— 警示性、指导性内容及注意事
项等。
发现与鉴定。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标准化。
科研:当前关键问题是有毒、有害、致敏物质
消除、减毒方法的研究。
限量标准(法定标准)的建立。
毒物代谢组学的研究。
生产企业
三个环节
产销
经销企业
医院
应用
患者
行政监管——药政、药监、药检、
全面加强监管
安评中心、工商等。
社会监督——患者、群众、医疗机构、
新闻媒体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