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傳播媒體研究-M9393718陳佳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00傳播媒體研究-M9393718陳佳志

台灣傳統宗教信仰
在網路上應用發展初探
指導教授:張明寮 教授
研 究 生:陳佳志 M9393718
日
期:95年1月3日
目次
壹、前言
貳、文獻探討
>>台灣傳統宗教信仰
>>網路應用
>>網路傳播特點
叁、宗教信仰在網路上應用
一、宗教信仰網路化
二、宗教信仰在網路應用的特色
三、宗教信仰在網路應用的限制
四、建構一個讓人信任的虛擬靈修道場
肆、結論與建議
壹、前言
求神拜佛本來就是中國老祖先流傳下來的
民間宗教信仰,隨著網路的普及及發達,網際
網路至今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是生活必需品,當
一些民間的傳統信仰躍上網路,要如何利用網
路來結合傳統的民間信仰,並藉由網路的特性
、使得信仰走向網路化,在網路世界中也能感
受宗教的力量,淨化自己的心靈。
利用網路結合傳統的民間信仰,在傳統觀
念及根深蒂固的宗教印象中,如何才能讓使用
者,雖然不能親身體會,但是藉由虛擬的效果
中,營造莊嚴的特殊氛圍,讓人能感受儀式的
流程,並且得到祈求消災解厄的意念效果,的
確是值得討論研究。
貳、文獻探討
一、台灣傳統宗教信仰
多種神明的崇拜和一年四季中各式的歲時節俗,是臺灣民間
宗教信仰主要內容;民間宗教信仰存在中國社會已數千年的文化
現象,雖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這個概念下,卻有實體的廟
宇建築,有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也有市井小民在那裡祈求平安或
請示疑難。在廟、祠、壇中被奉祀的主體可分為三大類:
• 第一類
是負載、哺育人類的天地、日月星辰、山林川谷
• 第二類
是對人類、社會、國家、民族有重要貢獻的偉人
• 第三類
是各宗姓族的祖先
二、網路應用
由於網路越來越融入日常生活,網際網路的應用早已超越
玩樂休閒的框架,人們的在網路上的互動交流日益頻繁,甚至
勝於實際生活,它幾乎打破傳統的束縛,建立起自己的一套邏
輯,一方面可以倚靠傳統資源來穩固根本,另一方面藉由科技
本身所帶來的便利,創造出獨特的資訊法則,這法則的適不適
用完全掌控在網路人口的手上,因此網路應用將是資訊社會最
重要媒介。
二、網路傳播特點
(1)同時傳播大量信息
(2)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3)資料更新具時效性
(4)生動的多媒體功能
(5)交互性與易檢性
(6)全球性與個性化
叁、宗教信仰在網路上應用
一、宗教信仰網路化
當最古老的宗教,遭遇最現代化
的網路科技,無論是哪一種宗教,都
因資訊科技的進步,產生了完全不同
於以往的宗教活動、儀式和信仰方式
。但藉由網路,宗教在新時代找到新
的傳播管道和運作方法。其實現在的
網路也只是另一項新科技,給予了宗
教及信仰新時代的樣貌。
二、宗教信仰在網路應用的特色
1、傳統經典儀軌數位化
2、完全開放的諮詢空間
3、虛擬化宗教信仰社區
4、全球宗教信仰大串聯
5、宗教儀式變得更生動
6、創建省時省力的道場
三、宗教信仰在網路應用的限制
1、對於新科技不適應
2、虛擬世界的真實性
3、操作介面不良設計
4、頻寬影響服務品質
四、建構一個讓人信任的虛擬靈修道場
在傳統觀念及根深蒂固的宗教印象中,透
過網路來呈現傳統宗教信仰的網站,他所呈現
給使用者的表達介面,就會是影響使用者信任
與否的指標,相對的也攸關宗教信仰透過網路
的應用發展情形,那麼如何建構一個讓人可以
信任的虛擬靈修道場,可從以下方面來加強:
1. 設計製作網頁時可以多利用具有象徵意義的
符號圖像來傳達。
2. 減少廣告及販售商品的連結避免干擾使用者
3. 簡化點選網頁視窗的架構。
4. 利用虛擬實境來產生臨場的效果及趣味性。
5. 建立有公信力的認證標章,來取得使用者的
信任。
肆、結語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是無形的,神無所不
在,所以拜神無論是在廟裡、宮觀、網路、電
腦,只要心誠則靈,但透過網路卻能省掉你等
待的時間與擁擠的困擾,除了莊嚴的氣氛外,
同時也增加不少的樂趣。
網際網路以自身特有的高新科技為支點,
形成了迅速、及時、大量、多媒體、互動性強
等的傳播優勢,已經成為現代傳媒中不可忽視
的一支重要力量。經由數位化的轉換不論是文
字、圖片、影像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來傳達
給使用者,所以宗教信仰利用網路來發展也是
必然的趨勢,就如同你看到觀世音菩薩或關聖
帝君的法像時,會感受到慈悲與正義的象徵一
樣,在網路神殿中進行的宗教信仰活動也是一
樣的,您一樣可以在心裡把你的心事跟神細訴
而不受任何打擾,再者宗教信仰透過網頁的呈
現時,更能補充現實層面差異性及不足的地方
,也能提供修行者更深入研究的管道。
參考文獻
‧劉文三(1990年10月):台灣宗教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鄭志明(1984年9月):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董芳苑(1984年7月):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相輝、吳永猛(2001年):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空大
‧謝宗榮(2003年12月):台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台北縣: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試論網絡文本的「互文」意義 趙志立 941120
http://ruanzixiao.diy.myrice.com/slwlwbdhwyy1218.htm
‧試論網絡傳播對傳播理論的衝擊 趙志立 941119
http://ruanzixiao.diy.myrice.com/cj.htm
‧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互補性 董天策 941121
http://www.chinatv-net.com/tv/cmw/info.jsp?id=0000023341&send=1&boardid=130&ctype=6
‧ 21世紀傳媒十二大態勢 張小爭 941123
http://ruanzixiao.diy.myrice.com/21sgcmdsrdys.htm
‧積極應對網絡媒體的新挑戰 趙振宇 941123
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67663.htm
‧網絡時代的新視野——廣播電視史學研究三論 941121
http://www.lunwen86.com/lunwen/xinwenchuanboxue/3962.htm
‧電腦與網絡:媒介地理學的顛覆者 邵培仁 941120
http://ruanzixiao.diy.myrice.com/dnywlmj.htm
代表宗教信仰的符號意象
廟宇圖片、神像雕刻、符令、羅盤、
咒語、民間神話故事、法器、牌位、紙錢
、書法、牌匾、香燭、瑞獸、太極、八卦
、籤、祭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