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China Pragmatics Association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新) -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China Pragmatics Association

轭配的语用翻译观
作者:侯国金
(感谢川外研究生
冯淑妮制作PPT)
作者简介
侯国金,男,1963年生,湖北大冶人,四川外语学院外
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200104),复旦大学博士后(2005-06))。研究领域为语
用学和翻译学。通讯:400031,重庆市沙区四川外语学
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3983062056,
023-61710042;博客:http://blog.sina.com.cn/alfredhou。
摘
要
本文首先厘清了轭配(zeugma)研究的一些是非,阐释了“轭配的
语用条件”,其要义为轭配的诸搭配存在良构性和非良构性之别,
存在形似性和神似性,良构性搭配足以驱动轭配。其次,文章还揭
示了轭配的语用标记值,其高低体现于搭配的多少,轭点的多少,
轭点的鲜活度以及轭点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比不少轭配的翻译方式,
着重阐释了“轭配译观”,主张在尽量译出显义和含义以及发现和
再现其各种修辞价值的基础上,要尽量“以轭译轭”,至少以其他
修辞手法译之以求“近效”。
关键词:轭配;轭点;语用条件;语用标记值;轭配译观
文章结构
1
何为Zeugma?
2
Zeugma焉?Syllepsis焉?
3 轭配的语用条件
4 轭配的语用标记值
5 轭配译观
6 余言
7 参考文献
1. 何为zeugma?
Zeugma一词源于希腊语(zeugnynai),本意为yoke/yoking
(牛轭),含义为以一轭套两畜。那么何为yoke呢?根据ALD词
典,yoke是(牛)轭,即架在两头以上耕牛的脖子上用来拉车、
耕地等的木制器具。Yoke作为动词就自然表“轭制(使之带
轭)”。在修辞学里指一个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介词)搭
配两三个词而各个搭配自有其意或只有一个搭配为正常搭配,如
例1a-4)。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和Britannica Book of English Usage的解释大同小异。
Zeugma一词一般译为“轭式搭配(法)”或“共轭支配”,我
们取前者并缩略之为“轭配”。下面的例子斜体部分为轭配,斜
体加粗体为“轭点”(无斜体的粗体部分则为拈连)。
1. 何为zeugma?
1a)We ate a bun and a glass of milk.
2)It is much better to have a patched jacket than to have a patched
character.(英语谚语)
3)All of his purchases of recent years had to be liquidated at a great
sacrifice both to his health and his pocketbook.
4)The sun shall not burn thee by day, nor the moon by night.(《圣经》
语句)
写作者使用轭配的语用目的(pragmatic purpose)是欲取得较高的语
(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于是他遵守关联原则、幽默原则、最
省力原则等语用原则,却偏离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产生出有标记的表达式。
轭配的语效通常是简洁、生动、幽默(见尹雪梅,2008),即罗玲(2009)
所说的“陌生化效应”、“经济效应”和“幽默效应”。轭配有时以“夸张
嘲讽”之笔触“发人深省”(莫国辉、何斌,2000)。
1. 何为zeugma?
典型的轭配是一个动词后加两三个名词(如例1a)),一个形容
词加两三个名词(如例2)),一个介词加两三个名词(如例3)),
也即一个轭配为一个动词、形容词或介词后加两三个名词:其中某一
名词与前者的搭配不恰当或者很牵强,形成轭配。姑且把此等“错配
”称作“轭点”或“轭式”(斜体+粗体)。按照牛保义(2008)的
观点,假如前一搭配为自主成分,轭点就是依存成分。但是,需注意
的是自主成分未必总在前面,轭点或依存成分也未必总在后面。
另外,动词、形容词或介词放在名词的后面时也可产生轭配,如
例4)。例1a)可以倒过来构成被动语态。例2)也可颠倒形容词和名
词的词序变为“one’s jacket and character be patched”的样子。再如:
5)I and my name on top of the world of mathematics after the test, I saw
three movies at one breath.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需注意的是,轭配和拈连(syllepsis,亦名“异叙、双饰、兼用
(法)、一笔双叙法、一语双叙法”)容易混淆。修辞学和语言学界
有人常将轭配和拈连混淆或等同起来,如胡曙中(1993:349),黄任
(1996:145),邵志洪(1997),李国南(1999:384),李鑫华(
2000:223),周燕琳(2002),袁晓(2004),干宁(2005),申鑫
(2006),尹雪梅(2008)。维氏词典对syllepsis的解释以及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ssell Encyclopaedia Dictionary,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A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Usage等等的解释也是混淆二者。
(另见黄文英,2001;黎昌抱,2002)以上“相同观”是不明智的。
我们持“近异观”,认为二者相近且相异,只是偶尔巧合或重叠而已
。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有人(如李国南,1999:382-395)说二者仅为局部对应,前
者多半是多义性搭配,后者多半为强制性搭配。前者常由省略而来
,而后者是由重复而来。(另见黎昌抱,2002)其实,二者都是
一个关键词搭配两三个其他词语,且有一个搭配为有标记。但是
二者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轭配中的一个搭配的标记性表现为不正
常或不正确,而拈连中的一个搭配本无异常,只是和另外的搭配
并置时才显得有标记,表现为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搭配的欠妥并
置。文军(1992:271)形象地说轭配的两套支配词与受支配词的
关系中一个是“明媒正娶”而另一个是“拉郎配”;拈连的两套
支配词-受支配词关系均为“门当户对”。(另见黎昌抱,2002)
如: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6)At noon Mrs Turpin would get out of bed and humour, put on
kimono, airs, and the water to boil for coffee.(源于O. Henry笔
下,转引自张秀国,2005/2006:144)
斜体部分的短语动词“put on”“在语法和逻辑上”(同上
)均可支配后面的名词“kimono”和“airs”,却不可支配
“the water”。问题是,不可能又何以可能的?请比较:
7a)put on one’s kimono(可译为“穿上和服”,具有良构性
(well-formedness))
b)put on airs(可译为“摆上架子”,具有良构性)
c)* put on the water(不可译,不具有良构性)
8a)get out of bed(可译为“起床”,具有良构性)
b)(get) out of humor(可译为“情绪欠佳”或“心情不好”,
具有良构性)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具有良构性支配关系的7a)和7b)一旦和不具有良构
性的7c)联用,前者的驱动力“惯性”使得后者临时勉强
获得了良构性,至少获得了一定的可说性和可解性。正是
此种良构性和非良构性的张力,可说性和不可说性的张力
,可解性和不可解性的张力,才“轭制”而成例6)这样
的新颖表达法。7c)置身于例6)中就攫取了“放上(一
壶)水”或“烧上(一壶)水”的意义(下文再谈翻译问
题)。在例8)中,两个表达式都属“良构”,为无标记
式,只是并置才产生了标记性。例2)和例3)最初这么说
就是轭配,久而久之,到了今天就与拈连无甚差别了——
皆因语言具有很强的隐喻化机制,人类具有很强的隐喻能
力。也即,只有当一些轭配的“轭点”成为活力模因(
meme),其惯用性(idiomaticity)导致良构性,即逐渐成
为人们可说、可解的表达式,该轭点才不显其“轭”,原
先的轭配才与拈连相像。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例2)的“a patched character”就算没有前半部分的“a
patched jacket”也能作为隐喻具有可说性和可解性。既然有了
前部非隐喻表达,自然就可以诱发出轭点之隐喻或隐喻之轭
点。(参见罗玲,2009)同样,例3)的“a great sacrifice to
his pocketbook”假使没有“a great sacrifice to his health”的驱
动,顶多是一个(鲜)活(隐)喻而具有可说性、可解性和
标记性。
轭配和拈连可分别表示以公式9)和公式10):
9)Zeugma: Um+ = C1+ + C2- (+ C3± )
10)Syllepsis: Um- = C1+ + C2+ (+ C3+)
2. Zeugma焉?
Syllepsis焉?
“Um+”代表强标记话语,“Um-”代表弱标记话语,“C1+”
代表具有良构性的搭配1,“C2-”则代表不具有良构性的搭配2,
而“C3±”代表具有或不具有良构性的搭配3。轭配和拈连的三个
搭配也可以分别表示以“Ya,Yb,Yc”:与轭相像的“Y”代表关
键词,“a-c”代表各搭配的名词。区别在于轭配总有一个搭配不
具有良构性,而拈连的搭配都具有良构性。轭配的语用标记等级
高于拈连。(见第4节)
3. 轭配的语用条件
从句法上看,轭配是“误用”(misuse)。据邵志洪(1997,
1999)介绍,Quirk等(1973:570)说,轭配中该说的词若省略会
导致怪诞的并置,“这样的连接和省略简直是笑谈/无稽之谈”(a
linguistic joke)。很难说例1a)和例11)就是得体语句或具有良构
性。但是,从语用修辞学的视角观之,轭配就是妙用。此类轭配用
多了,用惯了,见多了,见惯了,就成了“正用”,即成为许德金
(1998)所说的“语言大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一员”。
11a)This murderer killed the boy and the luggage.(摘自Frane,2006
)
b)This murderer killed the boy and his house.(牛保义(2008)改上
例而来,他认为不成立)
3. 轭配的语用条件
如上文所云,轭配或“轭点”的产生在于良构搭配和非良构搭配的“
错配”或“轭制”,而“错配”或“轭制”是有条件的。以下为“轭配的
语用条件”(pragmatic conditions of zeugma):
(1)两三个搭配不能都是良构性搭配(否则就是拈连或正常搭
配的并置);
(2)非良构性搭配和良构性搭配具有形似性(即形式/(短语)
结构相似);
(3)非良构性搭配和良构性搭配具有神似性(即意义/功能(隐
喻地)相似);
(4)(因为(2)和(3)所说的关联性)良构性搭配有足够的
驱动力来驱动非良构性搭配。
3. 轭配的语用条件
由“轭配的语用条件”可知,轭配的诸搭配把具体名词
和抽象名词搭连起来使之“栩栩如生”地“互相映衬”(尹
雪梅,2008),绝非刘德军(2002)所说而“风马牛不相及
”。各搭配的形似性与神似性就是它们的关联性,不论哪个
支配或驱动哪个,都能构成语用标记值不等的轭配。前述的
轭配公式9)中,搭配“C2-”可用“Yb”替代,例如由“关键
词+名词”构成。“Yb”表达的意思是像“Ya”(以及“Yc”)
那样,对“b”实施以类似于“Y”的影响。我们说例1a)的
“ate a bun”与“(ate) a glass of milk”具有形似和神似即关联性
,因为后一搭配的意思与其说是“吃一杯牛奶”,还不如说
“像吃一个面包一样对待一杯牛奶”,此种“对待”虽然是
“喝”或“饮用”但就是不这么说,借前一搭配的“Y”即
“ate”,来“轭制”后一搭配的名词。
3. 轭配的语用条件
不难看出,前者为自主者、支配者和驱动者,后者为
依存者、受支配者和受驱动者。具体说来,“ate”和意料中
的“drank”具有形似性(都是动词,且为过去式)和神似性
(都表“消费”之意),前者驱动后者。假如改“轭点”
为“drank a glass of milk”(可表示以“Zb”),那么话语U
就不是轭配了,而是正常搭配的并置,如1b)。而假如搭
配C1和C2倒置,改为1c),也是轭配,其语用标记值与例
1a)相当。反过来,1d)因为C1难以驱动C2,而成为没有
良构性的“‘准’轭式搭配”(pseudo-zeugma)。
1b)We ate a bun and drank a glass of milk.
c)We drank a glass of milk and a bun.
d)* We drank a bun and a glass of milk.
4. 轭配的语用标记值
既然轭配是语法上的误用和修辞上的妙用之间形成的张力所酝酿的
正用,那么,轭配受到青睐根本就在于它的“语用标记值”(pragmatic
markedness value)。如上文所云,“Yb”没有良构性,但是放在“Ya”后
面(且通常省略“Y”),它就具有一定的良构性。不说“Ya + Zb”而说
“Ya + Yb”,求的是轭点“(Y)b”所带来的特殊语效。
罗玲(2009)研究轭配所说的标记性是指两个搭配中某一个具有特
殊性。我们所说之“语用标记值”指的是整个话语因轭点的新颖和巧妙
所产生的修辞价值或语用效果的大小。标记性越强,语用标记值越高,
也即其修辞效果或美学价值就越大。公式9)有如下含义:
(1)话语U的搭配C越多,U的语用标记值就越高;
(2)轭点越多(即良构搭配驱动的不止一个轭点),U的语用标记值就
越高;
(3)轭点越鲜活,U的语用标记值就越高;
(4)在多搭配的轭配语句U中,轭点越靠前,U的语用标记值就越高。
4. 轭配的语用标记值
由此看来,例1a)的“ate a bun”驱动了“(ate)a
glass of milk”,由于后者单独说时根本不具有良构性,且不
算隐喻,因此整个话语的语用标记值就很高。同样,例7a)
的“put on one’s kimono”和“(put on) airs”这两个良构性搭
配合力驱动了不具备良构性亦非隐喻的c)即“(put on) the
water”,使得整个话语也具有语用标记值,只是低于例1a)。
例3)的“sacrifice to his health”驱动了隐喻表达式
“(sacrifice to) his pocketbook”,轭点不是很鲜活(符合含
义(3)),整个话语的语用标记值不是很高。例4)的
“the sun (… not) burn thee”驱动了类比(analogy)和隐
喻表达式“the moon (… not) burn thee”,整个话语的语用
标记值也不是很高。
4. 轭配的语用标记值
在例12a)中,“on top of his job”不足以驱动且不
需要驱动“(on top of) the world”,因为后者本来就是一
个成语,意思是“非常开心”,因此不如说是后者驱
动了前者,使之获得了“工作惬意”之意。例12a)的
语用标记值很高(符合含义(4))。比较起来,例
12b)的语用标记值就较低。
12a)He is on top of his job and the world.(摘自宋小平,
2004)
b)He is on top of the world and his job.
5. 轭配译观
轭配能译否?人们通常以为不可译。难怪我国的
一些修辞图书(如冯翠华,1995/1996;黄任,1996;
李鑫华,2000;张秀国,2005/2006)宁可用英语来写
,以避免翻译的尴尬。不少人认为轭配“不能直接翻
译”,翻译时“一定要灵活”,“多动脑筋”,一般
要巧用动词与名词的搭配。遇到长句时可“改变原来
的句子结构”(童龄,2001)。童龄文中指出,扼配
“与汉语修辞格拈连完全相同”,故“翻译时不妨可
以互相借鉴”,也可“采用别的汉语修辞格来保持一
定的语言感染力,如汉语修辞格对偶”。黎昌抱(
2002)则认为“该直译时就直译”,但是通常需要“
变通处理”。薛利芳(2001)说轭配和拈连有时可以
“互译”。成庚祥(2001)说要翻译出原文的“风采
和韵味”,还要“注重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
特色,尽量保持轭式搭配幽默、简洁、结构平衡的特
色”。(转引自尹雪梅,2008)
5. 轭配译观
尹氏认为,译语应立足于“意义的契合和译文美”从而做到
“凝练形象”。她的所谓“三种方法”为“利用译入语的谐音
,构成新颖别致的词语组合”,将轭配译成“整齐排列的流水
结构”,“造成一种韵律简劲、起伏有致的效果”,“以求译
文形象”。刘德军(2002)和干宁(2005)提出翻译轭配时要
做到“形神兼备”和“得‘意’忘‘形’”。刘氏说得不错,
轭配有时是“俏皮搭连”,翻译时“大可不必四平八稳”。他
提到了可利用排比、头韵等手法使无关的词语能“搭连”上。
陈友勋(2007)认为翻译时“不能小瞧读者的智力水平”,不
能把轭点解释得清清楚楚。
以上不少研究者虽然偶尔提供了正确的翻译意见,却没有提
供具体的译技或翻译方法论的“所以然”或翻译观。至于上述
混淆轭配和拈连的人所谈之轭配翻译技巧,就更缺乏借鉴之处
。刘德军、干宁、陈友勋等的观点虽然不错,可惜皆非可行译
法。于是我们提出“轭配的语用翻译观”(Pragmatic Translation
of Zeugma,以下简称“轭配译观”):
5. 轭配译观
(1)尽量等效地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含显义和含义。
(2)等效地翻译出原文的其他语用标记值,如(a)(近似于轭
配的)拈连、丫叉结构、移就、反复、层进、仿拟、押韵、顶针
等修辞价值,以及(b)隐喻、双关、委婉、借代、反语、典故
、通感、对仗、排比等修辞价值。
(3)尽量以轭译轭以便达到等效。a)尽量“形似”地再现原文的
轭配(有时宁可使译文不顺也要再现轭配);b)若有困难,可
重复关键词(动词、形容词或介词);c)假如原文的“轭值”
很突显又很难正常再现,可酌情牺牲原文的意义(即蔑视(1)
的要求)而以不同却关联的另类轭配译之。
(4)若难以做到(3),就以(2a)等修辞格来翻译之,以达“近
效”。
(5)若难以做到(3)和(4),就以(2b)等的修辞格译之。
5. 轭配译观
该观没有提及却蕴含了种种翻译技巧。现以译例说明“
轭配译观”(以英译汉为例,未交代译者的都是笔者所为。
也按英语例句的做法采用斜体以突显轭配,斜体加粗体以突
显轭点)。
例1a)的译法有:
译1:我们吃了个小甜圆面包,喝了杯牛奶。(黎昌抱(
2002)译, 符合“轭配译观”的(1),语用标记值为零)
译2:我们消费/吞咽了一个面包和一杯牛奶。(符合“轭配
译观”的(1)和(4),语用标记值为较高)
译3:我们吃了一个面包与一杯牛奶。(符合“轭配译观”
的(1)和(3a)。语用标记值极高,略高于原文)
5. 轭配译观
笔者认为译1只是语义翻译(法),牺牲了原文的语用
标记值,不值得仿效。译2改换关键词(动词)为“消费/吞
咽”,做到了以拈连译轭配,其语用标记值近乎于原文。译
3仿效英语的原文而以轭译轭。笔者巧遇宋小平(2004)的
所谓直译法与笔者巧合,只是他的例子是“He …”,其次他
并不主张如此译。须知汉语本有“吃酒”、“吃奶”的说法
,甚至有“吃水”(一为船只“吃水”的深浅,二为一家人
一个月或一年所用饮用水)、“吃父母”、“吃粮票”、“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等说法呢。因此,译3是几乎可
以接受的。若是一律反对译3而支持译1,就是视而不见原文
的语用标记值,缺乏幽默感和翻译技巧,同时也是“小瞧读
者的智力水平”的表现。(参看“余言”)
5. 轭配译观
例2)的译法如下:
译1:打补丁的衣服要比
有缺陷的品行好得多。
(干宁(2005)译,符合
“轭配译观”的(1),
语用标记值为零)
译2:衣裳打补丁远强于
品质打补丁。(申鑫
(2006)和袁晓(2004)
译。语用标记值极高,符
合“轭配译观”的(1)
和(3b):注意“打补丁”
的重复)
译3:衣服上的补丁总比
品质上的补丁好得多。
(周燕琳(2002)译。其
他情况类似于译2)
5. 轭配译观
例3)的译文如下:
译1:他近年来购买了种
种东西结果不仅极大地摧
残着他的身体也大大地浪
费了他的金钱。(李鑫华
(2000:230)译;彭治
民(2005)的译法只有微
弱的改动。语用标记值为
零。符合“轭配译观”的
(1))
译2:近年来他所购买的
全部东西都不得不用来清
偿债务,这对他的健康和
经济都是个巨大的损失。
(刘德军(2002)译,语
用标记值为低。符合“轭
配译观”的(1),勉强
符合(2a)——几乎是以
拈连译轭配)
5. 轭配译观
译3:他这些年来所进的
货都得用来还债,大大地
牺牲了他的身体和经济。
(语用标记值为高。符合
“轭配译观”的(1)和
(3a))
译4:他这些年来所进的
货都得用来还债,使他的
身体和经济都大伤元气。
(语用标记值为高。符合
“轭配译观”的(1)和
(3c))
5. 轭配译观
例6)的译法如下:
译1:中午时分(,)特
宾夫人从床上起来,心情
不好,穿上和服,架子十
足地灌上水去烧开冲咖啡。
(李鑫华(2000:225226)和黎昌抱(2002)
译:语用标记值较低:采
用了排比,符合“轭配译
观”的(1)和(2a))
译2:特纳波太太总是在
晌午时才起床,搭拉着脸,
穿上晨褛,摆出一副架势,
把水烧上准备做咖啡。
(尹雪梅(2008)译,宋
小平(2004)译法类似;
语用标记值同译1)
5. 轭配译观
译3:中午特宾夫人起床
了,也不高兴了;穿上和
服,装出气派,放上水壶
烧水冲咖啡。(邵志洪
(1997)译;语用标记值
同译1和译2)
译4:特宾夫人总是在中
午从床上和情绪中起来,
穿上和服与架子,烧水冲
咖啡。(罗玲(2009)译。
前面的搭配算是以轭配译
拈连,只是不太顺耳。第
二组搭配亦然。第三组即
“烧水”与前面没有修辞
上的关联,语用标记值为
高。符合“轭配译观”的
(1),勉强符合(2a))
5. 轭配译观
译5:到了中午,特尔宾
夫人身子和脾气都起来了,
和服和架子都穿上了,然
后开始煮饭和咖啡。(第
一组搭配是以拈连译拈连,
第二组是以轭配译拈连,
并搁置原文的第三个搭配
(轭点)于末尾——增译
“饭”,
以拈连译轭配。语用标记
值极高,略高于原文,符
合“轭配译观”的(1)、
(3a)和(3c))
5. 轭配译观
例11a)的译法如下:
译1:杀人犯杀死了男孩,
毁坏了行李。(“轭配”
为牛保义(2008)所译,
语用标记值为零。符合
“轭配译观”的(1))
译2:杀人犯干掉了男孩
并抢了行李。(根据干宁
(2005)的译文改编。其
他情况同译1。)
译3:凶犯处理掉了男孩
以及他的行李。(语用标
记值极高,符合“轭配译
观”的(1)和(3a),
还增设了委婉语“处理”
(换成“干掉”、“灭
掉”、“做掉”也可)。
若如此,11b)也好译,
改译3的“行李”为“房
子”就行)
5. 轭配译观
12a)的译法:
译1:他工作得心应手,
非常成功。(宋小平
(2004)译。语用标记值
为零。符合“轭配译观”
的(1))
译2:他工作好,心情好。
(语用标记值为较高。符
合“轭配译观”的(1)、
(3b)和(4):以拈连
译轭配)
译3:他工作顺,心情顺。
(近乎于译2)
译4:他工作盖了帽,心
情盖了帽。(语用标记值
为极高。译法虽近乎于译
2,但增加了隐喻“盖
帽”)
5. 轭配译观
13)She was dressed in a
maid’s cap, a pinafore, and a
bright smile.
译1:她(头)戴一顶少女
戴的帽子,(腰)系一条
围裙,(面)带灿烂的微
笑。(李鑫华(2000:227)
译,加上括号内容就是黎
昌抱(2002)译。语用标
记值为较低。符合“轭配
译观”的(1)和(2b)。
另外,宋小平(2004),
袁晓(2004),曹湘萍
(2005),赵蜀嘉
(2000),申鑫(2006)
的译法大同小异)
译2:她穿戴着一顶女佣
帽子,一条护胸围裙,以
及一脸灿烂的微笑。(语
用标记值为极高。以轭译
轭)
5. 轭配译观
14)When commemorating
the great soul, the friends of
his went to the graveyard
with weeping eyes and hearts.
译1:他的朋友们怀念着他
伟大的灵魂,眼里流着泪,
心中悲泣着前往他的墓地。
(李鑫华(2000:227)和
黎昌抱(2002)译,语用
标记值为零。符合“轭配
译观”的(1))
译2:在墓地纪念这位伟
人时,他朋友的一双双眼
睛在流泪,一颗颗心灵在
哭泣。(干宁(2005)译。
符合“轭配译观”的(1)
和(5):注意对仗和隐
喻)
5. 轭配译观
译3:他的朋友们怀念
着他伟大的灵魂,带
着哭泣的眼睛和心走
向了他的墓地。 (罗
玲(2009)的所谓
“直译”,可惜她自
己倒不认可。符合
“轭配译观”的(1)
和(3a),以轭译轭,
语用标记值为极高)
译4:在怀念这个
伟大的灵魂的时
候,朋友们前往
墓地,眼里心里
流着泪。(译法和
语用标记值同译3)
5. 轭配译观
15)They can wage
war and peace.
译1:他们能发动战争,
也能谋求和平。(童
龄(2001)和黎昌抱
(2002)译,比较
“发动和平”,语用
标记值为低,符合
“轭配译观”的(1)
和(5):注意译文增
设对仗)
译2:他们能发动
战争与和平。
(罗玲(2009)提
供的直译(她并不
认同)。以轭译轭,
符合“轭配译观”
的(1)和(3a),
语用标记值极高—
—略高于原文。
“发动”改为“挑
起”也如此)
5. 轭配译观
译3:他们能引起战争
与和平。(译法和语
用标记值同译2)
译4:他们能导致战争
与和平。(以拈连译
轭配,符合“轭配译
观”的(1)和(4),
语用标记值略低于原
文)
6. 余言
本文为轭配正本清源,指出了它与拈连的差异,
算是一种语用修辞学“近异观”。我们认为,轭配之
语用价值在于它的语用标记性。一个轭配既不是“正
配”,也不是“错配”,其可说性和可解性来源于
“误用”和“妙用”之间的张力。若倾向于“误用”,
就是负向标记性极高,失去良构性。如例1d)。若倾
向于“妙用”,则为正向标记性极高,获得良构性,
如例2)。由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语言本身不是一成不
变的,1a)等轭配语例,此时可能是误用,彼时可能
算妙用。对张三算误用,对李四可能算妙用。就算同
一个人,讨论语言和写作时算误用,讨论修辞和语用
时可能算妙用。正因如此,误用和妙用不是绝对不可
调和的对立面,其张力完全允许例1b)和1c),能多
少容忍1a),却断然排斥1d)。
6. 余言
我们以公式区分了轭配和拈连,讨论了“轭配
的语用条件”(四条),其要义为轭配的诸搭配存
在良构性和非良构性之别,存在形似性和神似性的
关联性,良构性搭配足以驱动“轭点”或“轭式”。
我们还揭示了轭配的语用标记性。在正向标记的前
提下,语用标记性与语用标记值成正比。该语用标
记性一般表现为轭配话语U的搭配C的多少,轭点
的多少,轭点的鲜活度,以及轭点的位置。
鉴于译界、语言学界和修辞学界尚无统一可行
的轭配翻译方法,我们提出了“轭配的语用翻译
观”,主张既要尽量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又要发现
和再现其各种语用修辞价值。
6. 余言
就轭配而言,尽量以轭译轭,而且尽量采用等
效的轭配来译,万一有困难,不妨退而以其他修辞
手法再现之,以求“近效”。末尾我们通过对比不
少轭配的翻译方式初步证明了上述“轭配译观”的
新颖性和可行性。我们还认为“轭配译观”也基本
适合拈连的翻译,也值得借鉴到其他修辞手法的翻
译,只是没有篇幅讨论了。
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例1a)很容易被
英美人接受而它的形似兼神似的译3却不那么容易被
汉语使用者接受呢?同样,英美人为什么对例15)
喜闻乐见,而中国人却在骨子里反感形似亦神似的
译2?
6. 余言
一方面,汉英语言和文化存在诸多差
异。如,汉语修辞书一般介绍30-40种修
辞说法,英语修辞图书一般介绍50-70种。
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也需要提高自己的
幽默能力、修辞能力和语用能力。由于这
些能力的匮乏和心理上的守旧,我们中有
不少人难以接受诸如轭配的“寻常词语艺
术化”(王德春、陈晨2001/2002:538),
更难以理解“艺术词语寻常化”。本文的
轭配讨论和“轭配译观”定然有失,请行
家斧正。
主要参考文献
Frane, Alison. 2006. Example of Zeugma in Action[J/OL].
http://www.wunderland.com/WTS/Alison/lexophilia/subthings/ze
ugma.html.
Zeiger, A. 1978.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M]. NY: Arco
Publishing Co., Inc.
曹湘萍. 2005. 轭式搭配修辞法的翻译与修辞效果[J]. 平顶山
工学院学报(4).
陈友勋. 2007. 轭式搭配的认知理据[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哲
社版)(3).
冯翠华. 1995/1996. 英语修辞大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干宁. 2005. 英语轭式搭配和汉语拈连的比较与翻译[J]. 安徽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4).
胡曙中. 1993. 英语修辞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
(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