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病房 - 正修科技大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安寧療護病房 - 正修科技大學

生命的關愛-
瀕死經驗與安寧療護
兒童生命教育
邱美文 博士
綱要
認識生命的特質
瀕死經驗的認識
安寧療護的內涵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安寧療護的運作與展望
認識生命的特質
一、無常性
二、無限性
三、重覆性
四、可塑性
一、無常性
生
入胎-千軍萬馬的競爭
住胎-朝不保夕的無奈
出胎-臨淵履薄的驚險
老
容色衰退
生理機能衰退
消化能力衰退
所餘時間有限
病
生理機能衰退
身心痛苦
食欲不振
不能自主
死亡陰影
死
與親朋離別
財富名位皆須放棄
身體腐爛發臭
心有罣礙,不能瞑目
1.決定死
2.無定期
3.一切捨離
既然有生必有死,
生命還有投資與經營
的價值嗎?
二、無限性
學者討論「生死學」大多為生者的哀
傷處理,以及亡者的殯葬處理;至於
死亡本身的問題,幾乎不去碰觸,其
實這是生命課題中的重要議題,瑞士
精神分析家榮格即在其中得到極大的
啟發,並認為「度亡經」是他一生的
伴侶。
生命的四個階段
俱舍論:

生有:受生第一剎那。

本有:第二剎那至死有最後剎那以前。

死有:臨終最後剎那。

中有:又稱中陰身,介於死生之間,即是前一期生
命進入下一期生命的中間過渡階段。
本有
生有
無明 識
↓
↓
中有
死有 生有
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
↑
行 名色 →六入
(慧開法師)
馳名世界的生死學專家Elisabeth Kubler-Ross醫
生一生中獲得十八個學府的榮譽博士學位。她打
破了美國醫學界不談死的沉默,也帶動了醫學界
對臨終照顧的重視和生死邊緣的醫學科學探討。
許多醫生繼續她所開始的工作,並且有國際學會
專門研討生死問題,其中之一是國際瀕死研究協
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ar Death
Studies(LANDS ORG)。
羅素醫生發現死亡過程有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神識離開身體,此時腦波和心電圖
是平線。

離開身體後進入第二個階段,此時是靠心力,盲
人可以恢復視力,殘廢的人看到自己是完整的,
啞巴和聾子可以說可以聽。一些患有多元性硬化
症的病人在瀕死經歷後告訴她:「我又可以跳舞
了。」她曾以盲人(眼瞎十年以上)為研究對象,
當他們有神識出體的經驗時,可以清楚的看到身
邊的人所穿的衣服或領帶的色彩。

第三個階段是一生的回溯。這是個超時空的回溯,
地球上的時間也許僅幾秒鐘或幾分鐘,但心識的
感受是多度的,不僅是重新再經歷每一句話、行
為和念頭,同時也感受到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
和念頭對其他生命的影響,在回溯時會感受到心
識之間的連接。有些人會發現自己一生的重點完
全錯誤,例如:對物質的追求,競爭是偏差的行
為,而生命最重要的是在世間留下更多的愛。
認知後的覺悟
瀕死經驗者的分享
靈媒的現身說法
專業學者的研究
新聞工作者的所見所聞
瀕死經驗者的分享

喬治.李奇
1923生。
 1943年在德州巴克利營受訓,因病經歷死亡
經驗。
 現為精神病醫師。
 被推尊為「瀕死經驗之父」。
 「死亡九分鐘」,中國主日學協會1988年出
版。
丹尼.白克雷

住在美國南羅萊納州,是臨終安寧院的義工,並且
在心智研究中心協助瀕死經驗的研究專家做研究工
作。

有瀕死經驗,其報告震驚了雷蒙穆迪醫師,公開表
示:「這是我所遇見的兩萬個瀕死經驗中最完整、
且最令人震驚的一個。」

「死亡奇蹟預言」是其瀕死經驗報告,1996年方智
出版社出版。
靈媒的經驗談
易馬紐.史威登堡

1688年出生於瑞典貴族家庭。

他是人類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人物,凡是著手調查他
業績的人,都會懷疑他是否是真的一個人。他不僅
是出類拔粹的靈媒,同時也是十八世紀最著名的學
者,他在物理、天文、生理、經濟、哲學等的分野,
留下了不朽的學說,其水準堪與現代比美。

「我見過的靈界」88年福智之聲出版社出版。
學者的專業研究
雷蒙.穆迪

1945出生於長老會家庭。父母從不把宗教信仰強加
給子女。

本身無瀕死經驗,透過資料蒐集與調查進行專業研
究。

維吉尼亞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1965獲哲學博士。
1976年獲喬治亞大學醫學博士,現為維吉尼亞大學
醫藥研究所教授。

「來生」方智出版社1991 年出版
布萊恩.衛斯

耶魯大學醫學博士

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藥
物研究部主任、西奈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

專攻生物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發表論文甚多。

「前世今生」被翻譯成十一國文字,挑起人們對生
死、輪迴的好奇、迷惑與爭議。1992年張老師文化
公司出版。

有關催眠治療其他著作-「返璞歸真」、「生命輪
迴-超越時空的前世療法」、「前世今生之回到當
下」、「前世今生來生緣-穿越時空的靈魂之旅」
陳勝英

台大醫學系畢業,1972 年赴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深
造。歷任田納西棉花市榮民總院主治醫師、密西根聖約
瑟醫院及梅西醫院精神科主任、加州諾瓦克大都會醫院
急診部主任,以及南加州大學臨床副教授等,並於南加
州自設頭痛及腦科診所十餘年。
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
「生命不死」於1995年、 「跨越前世今生」於1997年
由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為其專業報告。
蓋瑞.史瓦茲
哈佛大學博士
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教授,主授心理學、醫學、神
經學、精神科學及外科醫學。為該校「人類能量
系統研究室」主任。
 曾任耶魯大學心理學及精神醫學教授、精神心理
學中心主任,及行為醫學臨床中心主任。
 曾發表超過400篇學術論文,主編11本學術論叢。
 「靈魂實驗」 2003年由台北大塊文化出版

卡洛.鮑曼
 輔導學碩士。研究兒童輪迴記憶的主要專家。
 網站
www.childpastlives.org.
 「我家小孩的前世」是她的第一本書。是新時
代名著。
 「下輩子還要做你的親人」2006年由智庫股分
有限公司出版
伊昂史蒂文生
精神醫學博士,是科學領域的前輩,寫過幾百篇學
術文章與十幾本書,在他的傳統醫學事業的高峰,
他是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系系主任,現在他是廣
為人知的輪迴研究先鋒,他收集了將近一千個個案。
事實上,前世個案給人間戲劇增添新的領域,它們
擴展我們對什麼是人的概念:人不止活一次。
芭芭拉‧羅默爾
 醫學博士。內科醫生,在佛羅里達州羅德岱
堡開業超過二十五年。
 「國際瀕死研究學會」會員,經常發表瀕死
經驗專題演講。並在醫學或科學專刊發表文
章。
 「揭開生死謎」收錄她與300多名有瀕死經驗
者的訪談。2005年商周出版社出版。
雷久南博士
「瀕死經驗和死後溝通的研究結論」:
神識是不死的
新聞工作者的所見所聞
湯姆.許歐德

一位新聞工作者、作家及報紙編輯,資歷超
過二十年之久。之前曾任邁阿密熱帶前鋒論
壇雜誌的執行編輯人,目前為華盛頓郵報週
日時尚欄的編輯。曾經兩次得到普立茲獎。
 「不說再見的靈魂」於2001年由硫璃光出版
公司出版
 網站地址:http://www.Simonsays.com
依據上述經驗、研究及調查,原來所謂
死亡只是肉體的壞死,其實我們的生命
不曾真正結束!
生命無限!

生命是無限的,我卻以為只有一生,
我是吃虧?還是佔便宜?

生命是無限的,我也相信生命無限,
我是吃虧?還是佔便宜?
生命真相
準備
損益
無限
Y
益
無限
N
損
有限
Y
無損
有限
N
無益
生命無限,死亡將不再可
怕,而是另一種準備,生
命的願景可以更廣遠、更
開闊。
生命無限,任何一個情境
都是對我的磨練,幫助我
學習成長,所有高遠的理
想都可以達成。
生命無限,一切缺憾將
有更多機會彌補。
生命無限,要積極善待所有
與我息息相關的萬物,因為
我們極可能還會再相逢。
生命無限,心靈是一生又一
生的延續。透過一次又一次
的學習,心靈可以無止境的
提升,開展無窮的希望,終
至圓融美滿的境界。
生命無限
希望無窮
您對生命的規畫與經營,
是否已經作好準備了呢?
三、重覆性
四、可塑性
以勇敢面對無常性
以信心面對無限性
以清醒面對重覆性
以超越面對可塑性
瀕死經驗的認識
1/4
一、瀕死經驗的意涵
1.傳統的死亡是從生物的角度來界定,直到新近才加入靈
魂的概念。瀕死經驗( 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 )的研究始於19世紀,但至1975年才由穆迪( R.
Moody )於其書《來生》( Life after Life )中創該
詞。
2.瀕死經驗或譯「垂死邊緣的體認」,同時跨越死與生的
橋樑,是個人處於極端死亡邊緣,意識脫離肉體之心
死但腦未亡的清晰印象與奇妙經驗。
瀕死經驗的認識
2/4
一、瀕死經驗的意涵
《理想國》( The Republic)、《西藏度亡經》(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th )、《靈界見聞錄》( Things Heard and
Seen )、《生命之後的映像》( Reflections On Life After
Life )、《在光明的彼岸》( The Light Beyond )、《論死亡與臨
終》( On Death and Dying )、《論死後的生命》( On Life
after Death )、《天使走過人間》( The Wheel of Life )、《死
後餘生》( Life at Death )、《穿透生死迷思》( Lessons from
the Light )、《生命之光》( Transfromed by the Light )、《西
藏生死書》(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 )、《不說
再見的靈魂》( Old Souls )、
瀕死經驗的認識
3/4
二、瀕死經驗的模式
1.生命的回顧:瀕死經驗常見全景式的生命回顧
( panoramic life review ),是一種三度空間異相,呈現瀕死
者一生所遭遇的重大事件,有時還會看到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即
佛教「業」的真理。
2.離身經驗:如電影《第六感生死戀》( Gdost )般由上方
看見肉體,視覺變銳、聽覺愈利,意識清晰且靈敏,甚至能過牆
壁。
3.進入隧道:覺察另一種真相,進入黑暗之中,在漫無涯際
的空間飄浮,然後迅速通過另一個隧道。
瀕死經驗的認識
4/4
二、瀕死經驗的模式
4.生命之光:看見由遠至近而來柔和的光,最後被其包圍,此
永恆之光類同於佛教的無量光、無量壽。有人看到耶穌、
阿拉、佛祖或其他發光體,這可能是文化包裝的特殊感
知所形成的差異。
5.超越自然:看見天堂般的景象,聽到天樂,並與之合為一體;
但也有見到恐怖的地獄景象,或抵達一個不能超越的邊
界。
6.安詳快樂:心境平和快樂,美好幸福,自由不受拘束的感覺
特別強烈,沒有一絲痛苦或恐懼。
7.看見親人:遇見過世的親朋好友,並與之對話。
8.死後旅行:靈魂出體後飄過原野,度過河川與小橋,看到指
引的火光。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1/3
1/21
1/11
台灣地區癌症末期病人照顧之現況及前瞻:
96年國人因癌症死亡人數為40306人,占所有
死亡人數的28.9%,每年有四萬以上的人死於
癌症,每3.5人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人因癌症
死亡。儘管醫藥科技不斷進步,癌症的死亡率
不但未減反而激增;我們必須正視的是這每年
三萬多癌症末期病人飽嚐身心的痛苦,極需照
顧與幫助。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2/3
2/21
2/11
台灣地區癌症末期病人照顧之現況及前瞻:
癌症若能治療,當然要用一切的力量去救治,
但當有一天,即使華陀再世也無法治療之
時,我們該怎麼做呢?如果此時仍不顧一
切地用強烈的治療藥物,可能就會造成在
病人的痛苦上再增加痛苦,最後死於併發
症,也造成遺言未交待、心願未了的遺憾。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3/3
3/21
3/11
台灣地區癌症末期病人照顧之現況及前瞻:
那麼癌症末期病人就不治療了嗎?是不是意味著
「放棄」了呢?中華民族是講求「慎終」和「善
終」的民族,臨終的階段是人一生中最後且最重
要的階段,我們要用一切力量使病人得到「善
終」,而且能「生死兩無憾」。這就是今日已傳
遍全世界的「安寧療護」(Hospice Care)的理
念與做法──如果疾病已無法治療,瀕死已不能
免,讓我們給您最好的照顧。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1/6
4/21
4/11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約自一九六0年代始,西方歐美國家開始意
識到為末期癌症病患的太積極治療,不但無
法延長他的生命,反而增加許多痛苦,並且
阻礙了他們平安尊嚴地死亡。此時有一種社
會輿論興起。強調病人有權要求平安尊嚴地
死亡,而醫護人員也應該幫助病人平安尊嚴
地死亡,於是「安寧療護病房」(HOSPlCE)
應運而生。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2/6
5/21
5/11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安寧療護 (HOSPICE)一字始於十二世紀,
原指朝聖中途休息驛站。中世紀人們盛行朝
聖,交通又不方便,途中許多人饑渴交迫或
生病,這個休息站就成了供給旅客們溫暖、
養病及補充食物的地方。到了十九世紀,交
通較為發達,這種朝聖休息站已無太大意義,
人們就將 HOSPICE用作專門照顧無法治療的
病人相關醫療機構的代稱。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3/6
6/21
6/11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一八七九年時,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瑪莉.艾肯亥
(Mary Aitkenhead)將其修道院主辦的 HOSPICE
作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以愛心照顧他們。
一九0五年時,倫敦市另一家修女辦的聖約瑟安
寧療護醫院(St. Joseph's Hospice)也改變方
向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但彼時,二者皆秉
承基督的博愛精神來照顧病患,並未融入專精的
醫療科技改善病人的症狀處理。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4/6
7/21
7/11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西西里.桑德絲女士在一九五0年代時是聖約瑟
安寧療護醫院的護士,她看到一位年輕的癌症病
人「大衛」疼痛至死無法緩解,心中刻骨銘心,
大衛去世前留給她五百英鎊當作基金,勸她將來
設立一座更人性化的安寧療護醫院,能減除病人
的身體痛苦,也給予心理及靈性的照顧。桑德絲
女士受此激勵,又攻讀了社會工作及醫學,身兼
醫師、護士、及社工的背景,更了解給予病人
「全人照顧」的重要性。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5/6
8/21
8/11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一九六七年,世界第一座現代化兼具醫療
科技及愛心照顧的「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
護醫院」正式於倫敦郊區建立。桑德絲醫
師親自帶領醫療團隊著手進行一連串的癌
症疼痛及止痛研究;很快地,住在桑德絲
醫師主辦的安寧療護醫院的病人,可以將
所有的痛苦減至最低。而病人們平安尊嚴
地死亡,也成為能實現的目標。
安寧療護的內涵
9/21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9/11
6/6
HOSPICE安寧療護的歷史淵源
「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院」的一組醫療人員
於一九七六年前往美國康州 (Connecticut),
協助美國人建立了第一座安寧療護醫院(New
Haven Hospice),從此以後,「聖克利斯朵夫」
模式的安寧療護如雨後春筍般在歐美各國建立,
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台灣也在九0年
代開始發展了這項服務。
安寧療護的內涵
10/21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10/11
台灣地區安寧療護的發展
台灣第一個提供安寧療護的機構為天主教會
於1982年設立於台南市之Medal Hospice;
第二個為軍方醫院於1984年設立當時台北郊
區之陸軍829醫院;1990年2月馬偕紀念醫院
安寧病房正式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家照顧癌
症末期病患的病房,這也是台灣正式有安寧
照顧的開始。
安寧療護的內涵
11/21
一、安寧療護的源起與意涵 11/11
「安寧療護」( hospice care )或稱緩和照顧
( palliative care )、支持照顧( supportive care )、無痛
死亡,中國稱為臨終關懷,香港與天主教為善終服務、善終照
顧,日本則稱「緩和醫療」( palliative medicine ),近
年,亦有將安寧療護與緩和醫療整合為「安寧緩和醫療」
( hospice palliative medicine )的趨勢。普遍來說,宗教
界常用「安寧療護」,其他多以「緩和照顧」代之。1969年,
此概念引進美國;1981年,牛津創立第一所照顧末期病童的臨
終關懷機構。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2/21
1/6
安寧療護是基於以病患為中心的照護,即針對無法
治癒的疾病的最後階段提供支持與照護,使病患儘
可能獲得充足與舒適的生活,安寧療護亦視死亡為
正常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而維護餘生之生活品質
為其努力之焦點。
它肯定生命的價值,故拒絕延長或加速病患的死亡,
安寧療護藉適當的關懷與提供所需的照護,使病患
與其家屬存在於希望與信仰中,並藉加強精神與靈
性上的準備獲得寧靜而安詳的死亡。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3/21
2/6
「HOSPICE」:
Hospitality(親切)
Organized care(團隊照顧)
Symptom control(症狀控制)
Psychological support(精神支持)
Individualized care(個人化照顧)
Communication(溝通)
Education(教育)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4/21
3/6
1.全人照顧的模式:有「四C」、「五全」的理念。
四C :
Comfort(盡量讓病人舒服)
Competence,Concern,Compassion,Confidence(盡專業能力並
給予關注、同情,讓家屬可以信賴)
Communication(傾聽病患心聲)
Continuity(生活的持續性)
五全:全人、全家、全程(住院、居家照顧、死亡、家屬悲傷輔
導)、全隊(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宗教人員、志工等專家,
並視情加入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藝術治療師、心理師、藥
師),以及全社區的照顧,著重病人的想法,而非醫療人員
的單向思考。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5/21
4/6
2.尊重病人的權利:美國致力安寧照顧的凱斯勒( D.
Kessler )於1984年成立積極照顧中心( Progressive Nursing
Services ),認為臨終病人有著以下權力:生與知、懷抱著安
詳與尊嚴過世,以自我方式表達死亡的感受與情緒、參予醫療
決策和免受肉體痛苦、最重要的是不論在任何階段,病人有權
被視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3.提升生命的品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大多數的癌末住院病人希望回到家中,但只有少數人可以如願
以償,在清楚的意識下控制疼痛,與家人共度餘生。臨終照顧
不限於病房,還有居家和日間照顧,讓生命品質得以提升。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6/21
5/6
安寧療護照護目標是基於下述理念:
1.照護之焦點在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及提供一種舒適
與尊嚴的死亡。
2.有效的疼痛與症狀控制乃首要之務。
3.照護工作由一組不同專長的人員共同提供。包括醫
師、護理師、社工、藥師、營養師、神職人員、
諮商人員與受過訓練的義工等。
安寧療護的內涵
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及實際作法
17/21
6/6
安寧療護照護目標是基於下述理念:
4.安寧療護所關注的是病患整體的需要:身體、情緒、
社會與靈性及整個家庭系統的健全。
5.尊敬病患的任何選擇。
6.鼓勵居家臨終照護。
7.提供每日24小時、每週7天的持續性照護。
8.視死亡為生命自然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刻意加
速或延長死亡過程。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三、安寧療護的迷思
18/21
1/2
1. 安寧療護是為臨終病人適用:安寧療護最初雖以臨終病人
的治療為主,但現今已朝向同時進行抗癌治療與安寧緩
和醫療的「安寧共同照護」,緩解疼痛和副作用,使人
們學會溝通與陪伴,在各式倫常關係中找到人性進步的
痕跡。
2.安寧療護等於安樂死:痛不欲生、尊嚴盡失,是病人選擇安
樂死的主因。接受安寧療護的病患懂的活著的死亡,由
於痛苦得以減除,反而會把握每一個當下,激發愛與寬
恕,學會珍惜與包容。
安寧療護的內涵
三、安寧療護的迷思
19/21
2/2
3.安寧療護等於放棄治療:希臘神話打開潘朵拉盒子之後,僅剩的最後一
項東西就是-「希望」。
4.安寧療護等同安養中心:安寧療護除醫院治療外,也強調讓病人會到家
中,恢復正常生活。「MBD」( may be discharged ),病情穩定或
康護可以出院;「AAD」( against advice discharge ),違抗醫
囑出院。癌末病人另有「DDT」( discharge due to terminal ),
意為病危出院,留口氣回家。
5.安寧療護健保不給付:安寧療護屬於急性病房,癌症也已列為健保重大
傷病,三人房不必付費,只需給付未經健保核准的藥品與治療,貧
困病患還可透過醫院社服室向相關單位申請補助。
安寧療護的內涵
四、探望或照顧者注意事項
20/21
1/2
1.不要隨便傳播宗教:在沒有確定信仰之前,不要隨便
對臨終病人和家屬說要常念阿彌陀佛或哈利路亞、
信耶穌得永生等語。
2.不要隨便進行說教:不要提及業障,就是今世要償還
累世所造的業,好似對方罪惡深似海般。
3.不要隨便安慰家屬:適時的安慰有其作用,但若應用
不當反倒適得其反,除非患者是超凡絕倫的聖人,
能看開一切。
安寧療護的內涵
四、探望或照顧者注意事項
21/21
2/2
4.不要隨便提及隱私:常言「家醜不可外揚」、「清官難斷家事」、「家
家有本難念的經」,若知道一些事情,不要當傳聲筒或如大聲公般
說個不停,好像自己什麼都懂,本領廣大,神氣得很。
5.不要隨意打擾病人:給予病人需要的,而非我們想給的。探病前先瞭解
病情,細心地察言觀色。
6.不要隨意推銷秘方:所謂秘方,就是使人提早歸西的偏方:而偏方,就
是一百人服用,只有一個人有效的東西。
7.不要隨便告訴病情:重症病情的披露牽涉到醫學倫理,由醫師視狀況與
家屬意願來決定,兼及善意及尊重病人自主權,以確定病人在獲知
病情之後不會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1/5
一、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概況,國內安寧療護發展摘要
年代
事
件
1983
天主教康泰醫院教育基金會成立癌症病患聯誼會
1984
陸軍829醫院設立病床收容癌症患者
1985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成立癌症病房
1986
台北榮總成立居家照顧
1987
榮總癌症治療中心成立癌症居家小組
基督教馬偕紀念醫院成立安寧照顧籌劃小組
1990
馬偕醫院竹圍分院成立全台第一個安寧病房
成隸屬基督教的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
1991
孫逸仙醫院首開癌症病患的居家護理
1993
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成立居家照顧單位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2/5
一、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概況,國內安寧療護發展摘要
1994
康泰醫院基金會在耕莘醫院成立聖若瑟之家病房
成立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
1995
嘉義基督教醫院成立戴德森紀念病房
衛生署進行安寧照顧的需求評估
台大醫院創辦緩和醫療病房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設立安寧病房
花蓮慈濟醫院針對癌末病患進行安寧居家療護
成立中華安寧照顧協會
成立安寧療護推動小組
1996
衛生署開始推展安寧療護業務,擬定(緩和醫療病房規範)
花蓮佛教慈濟醫院設立心蓮病房
1997
台中縣佛教菩提醫院設立安寧病房
1998
淡水馬偕醫院成立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
1999
成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2000
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2001
發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細則>
2002
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3/5
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制定沿革與內容

美國加洲早在1976年就通過<自然死法案>( Natural Death
Act ),推行生預囑的觀念。1986年,國會頒布<病人自決法案>
( patient’s self-determination act )。1993年,立了生前預
囑及預立醫療代理人的文件。丹麥在1992年通過<預立遺囑法>建
立全國遺囑檔案庫;1998年通過<病患權利法>,正式確認預立遺
囑的約束性。

我國1986年公佈的<醫師法>,第43條規定醫院或診所遇有危急病
人,應即採一切必要措施來救治,不得無故拖延。

衛生署於1996年草擬<安寧療護疼痛處置參考指引>、<安寧住院
療護標準作業參考指引>、<安寧居家療護標準作業參考指引>、
<緩和醫療病房規範>。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4/5
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制定沿革與內容
安寧療護的基本條件,是經兩位醫師診斷認定無法治癒之疾病,包含癌症末期、愛滋病、運動
元神經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肝硬化等末期病人,在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六式意願書
意願書
說明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20歲以上健康成人預先簽署
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20歲以上健康成人預先簽署
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
20歲以上健康成人預先簽署,委任
醫療代理人來表達意願
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由末期病人簽署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由末期病人簽署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
末期病人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
意願時,由最近親屬代表簽署。
1996年的健保試辦計畫收案僅限癌末病患。2007年底,全台灣共有38家醫院推動安寧共同照護計畫。
國內安寧療護的發展
5/5
三、生預囑與預立遺囑



胡適先生曾說:「今天是為明天作準備、是真穩健;父
母為兒女做準備,是真慈愛;生時為死時做準備,是真
曠遠」,正足以說明之。
生預囑( living will )或謂生前預囑、預立指示,不
同於一般遺囑的交代身後事,而是指我們可以在健康或
生病意識還清楚時,以書面表示臨終的抉擇或積極性急
救如心肺復甦術的施予與否。
生預囑除了醫療照顧的處理和指定醫療代理人之外,也
包含了「聲明」(出於自己的意願)、「做法」(包含臨
終前照護的選擇、治療方式;對器官捐贈的看法、自有
遺物的繼承、喪葬的安排等)、「目的」(表明個人對身
後事處力的意願,可避免死後的訴訟)。
安寧療護的運作與展望
1/3
安寧療護的運作(安寧療護服務類型)
1.住院病房:由於病人的症狀需密切評估及觀察,以求得最好的緩解
方法,所以必須住院;或者病人的居家環境不適宜養病,家中
也無人可以照料,必須住院者。
2.居家照顧:病人家中至少有一人能陪伴在旁,症狀已獲得有效控制
就可以回家調養,安寧療護專業人員定期及隨時出訪,使病人
可以安心的住在家中。在最熟悉的環境中渡過人生最後旅程.
3.日間照顧中心:
有些病人的家屬白天都要上班,不放心讓病人一人在家,就送
他到「日間照顧中心」接受安寧療護;晚上下班後卻渴望與病
人共進晚餐,病人也願在自家的床上就寢,所以傍晚就送病人
返家休息。這是日間照顧的類型。
安寧療護的運作與展望
2/3
困境與展望
安寧療護,國內雖已推動多年,但仍面臨諸多困境。

首先,理念推廣方面: 國人反對安寧療護的占極少
數,但許多人仍抱著無論如何都要盡全力急救到底
的觀念。

其次,運作模式方面:國內雖以廣設安寧病房,但
尚無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醫院結合臨床照顧、研究及
教學的整合性模式。

最後,政策執行方面:目前健保局仍將安寧給付列
為試辦計畫,在住院服務、居家服務、佔床率、服
務量、縣市普及等,均有極大的努力空間。
安寧療護的運作與展望
3/3
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降臨這個娑婆世界,
最終,應能「笑著」離開這個花樣人間。
「一樣生,百樣死」,臨終關懷是深摯情感的
寓所,讓死亡都是一樣安詳。
「時間,不是長度問題,而是深度」。
她合上了眼,平靜地躺著,嘴角掛著一絲笑容,
伴著死亡的陰影,沉浸在回憶中,等待著
她的最終時刻。
Question?
地點:幼保館4F(22-0406)
電話:07-7310606 *6021
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