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近代計畫理念的變遷.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03_近代計畫理念的變遷.ppt

Urban Planning
近代計畫理念的變遷
9712019賴玉珮
9712017賴巧云
9712027游竣迪
9712049陳一鳳
9712060陳思妙
近代計畫理念的變遷
如將本世紀初為起點,可將近代重要的都市發展運動列舉簡述如下:
一、都市美化運動
二、田園都市論
三、市政績效運動
四、都市機能與雅典憲章
五、都市更新
六、區域發展
七、計量方法與模型
近代計畫理念的變遷
隨著科技工藝文明的進步,以及政治、社會、經濟等條件的變遷,人類對於都市
發展的結果與理想,也呈現出不同的憧憬。其中尤以二十世紀初以來,受到工業
化快速發展以及世界大戰等事件的推波助瀾之下,各種規劃思潮與理論更相繼應
運而生。
如將本世紀初為起點,可將近代重要的都市發展運動列舉簡述如下:
一、都市美化運動
受1893年芝加哥萬國博覽會的影響,1901年,美國華盛頓採區中央地區規劃,
即讚美國建築學會籌組專責委員會,負責規劃及建設事務的推動。
源自1893年的美國的芝加哥-萬國博覽會中在建築師&雕刻師畫家等藝術工作者共同
參與下舉行,並以建築之美設計出整體之風格。
主要理念是以協調眾業,創造都市一個賞心悅目與心曠神怡的都市景色!
優缺點:只重視都市門面的修飾未提出都市實質與社會及經濟面的解決辦法;而參
與都市規劃的成員並未納有其他層面領域的專家或市民,欠缺應有的廣度與所包含
的深入
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亦稱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是於189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以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周年。
如水牛城的汎美博覽會(Pan-American Exposition 1901)(
1929年汎美伊比利博覽會所建
舊金山的汎太平洋國際博覽會(Pan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1915)(
二、田園都市論
英國倫敦在遭逢一連串的改造計畫失敗之後,鑑於都市環境品質低落,1902年,
霍華德於焉提出田園都市構想,他在「明日的田園都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刊物中闡述其理想。其理論終在1903年蘭屈瓦茲(Letch worth)等新市鎮獲得實現。
此外,田園都市論對其後的衛星都市及鄰里單元規劃…等理念,均有深遠的影響。
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或稱為花園城市
、田園都市)是一種將人類社區包圍於自然
或人工綠化的區域之中,平衡住宅,工業和
農業區域的比例的一種都市計畫方式。
源起:1902年起由英國人霍德華(E.Howarrd)所著「明日的田園都市」以簇群發展
與聚急為觀念之基礎,如何在資本主義的組織中形成一個適合工作與居住的都市。
主要理念:1.都市不宜漫無限制的擴張應以永久綠帶來限制之。
2.都市應具備有鄉村的的優點-城市鄉村化與鄉村城市化!
3.都市要具有自主性即可以具備有農業與工業的發展。
規劃構想:1.完善的公共設施規劃
2.都市人口應在3.2萬人以內為宜
3.都市周圍應該留設適當的農業用地與綠帶4.應視都市為一個公營企業,
而土地應該是公有主要影響:其真正的實現在1903年由翁文(R.Unwin)
與派克(B. Parker)在英國之倫敦的蘭屈瓦茲(Letch Worth)來加以實現。
新市鎮的出現:1944年大倫敦計畫中對於擬訂的原則,是以區域計畫的觀點與市鄉
均衡發展為重要的原則,建議在倫敦市區外圍地區發展自足性新市鎮的設立,藉以
容納都會中心太擁擠的人口。並在1946年核定「新市鎮法案」為現代都市城鎮之建
設奠定基礎。
田園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國的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於1898年在其著作《明天的
花園城市》中提出。此後於1899年成立了一個花園城市協會,在1903年和1920年
建立了兩個試驗性質的花園城市,Letchworth Garden City 和 Welwyn Garden City
。兩個城市雖然沒有完全體現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的設計思想,但是直到今天兩個
城市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續發展的社區。
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的繼任者Frederic Osborn爵士將這種設計延伸到區域規劃領域。
花園城市的設計思想在西方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後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德國
建立了一批花園城市。二戰之後,英國的新城鎮法案拉開了大量建設花園城市的序幕。
花園城市思想被英國規劃師Patrick Geddes實踐到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的建設,當代
很多都市計畫思想都來源於花園城市思想。今天,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花園城市,但是
他們僅僅作為居民區來設計,這於埃比尼澤·霍華德爵士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的思想
是不同的。
三、市政績效運動
1916年紐約市率先制定「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因此,規範建築用途、高度
及面積,自此許多城市紛紛起而仿效之。由於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推動,促使人
口分析、密度規劃、經濟基礎等理論與技術先後產生,對於都市規劃技術的提昇
影響深遠。
主要的理念:重視清除貧民窟與交通阻塞的都市所有的重大且長久之問題
重要的影響:1.產生很多的規劃技術如人口理論、土地使用調查與經濟基處理論等。
2.促使都市計劃走向專業技術,減少其他不當的干擾。
四、都市機能與雅典憲章
1928年起,多位建築與都市計畫學家共同發起「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
至1933年於巴黎召開第四次會議後,前往雅典討論「機能性都市」(Functional City)
,繼而發表都市計畫的雅典憲章(Chart of Athens),議定都市應涵蓋居住、娛樂、
工作與交通四大機能。
1.源起:1928年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LAM)在瑞士舉辦以來,直到1947年舉辦了
七次(CLAM)才探討雅典憲章的執行,讓國際現代建築會議的都市計畫管制精神
得以實現。
主要的內容:雅典憲章提出四項的都市應具備的機能-居住、娛樂、工作與交通
A(1)居住的問題︰
問題的種類:居住面積不足與對外開口及日照面積等不足、居住環境如衛生與空品
質等不佳、鄰棟建築過近的相互干擾等問題
(2)需解決的要點:
1.住宅區應位於都市中最佳的區位,妥善利用地形考量到氣候因素使之有充份的陽
光與適當的綠地和健康的空氣等。
2.要著重衛生的問題之解決,並考量到外在設施之配設與運動場所的規劃。
3.要預先訂定合理的都市人口政策並加以管制與引導都市郎良性的發展。
4.日照權的確保。
5.住宅沿交通要道而建的情形應予必要的禁止,要使行人有專用的人行道。
6.應用技術建造高層建築以提供良好視野與清淨空氣及日照的居住空間
(但是其耗能超大與危險)
7.各建築物之間距應有適當的區隔以利有綠地空間的保護與隔離。
B休憩的問題
1.休憩用地面積普遍不足缺少活動的場地
2.空地分佈不佳無法提供給大部份的民眾使用
3.休憩活動的地點為於區域計畫中考量,以致不便與城市聯繫
解決休憩的問題之方法
1.住宅區必須有足夠的綠地面積,並妥予規劃為兒童老弱婦女與清少年等活動
及運動休憩之場所。
2.環境衛生不佳之街廓應該予以拆除改便成為綠地面積,使得相鄰的市區能改
善其原有不良的環境。
3.新的綠地應該要有明確的用途,包含兒童老弱婦女與清少年等活動及運動休
憩之場所或所有商業性建築物都必須與之有聯繫。
4.規劃完善的休閒遊憩場所以利提供人們使用與增加都市之環境品質。
5.在規劃時需考量與原有自然環境因子之結合。
C.工作問題
1.工作活動之問題:
(1)同一工作據點包含有工業與工藝及商業和行政等活動,是分佈不合理的都市
複合體。
(2)住所與工作地點相距過遠,將造成時間在上班交通中流失
(3)尖峰時刻的都市交通幾成癱瘓
(4)在缺少事前整體的規劃設計下,城市往往因為無法有效的管制,造成土地投
機開發與非法使用,反而更加惡質化都市的環境與未來良性的發展。
解決都市工作之 問題的方法
1.工作地點與生活居住之地點應該縮小(但也並不完全適用)
2.工業區若與住宅區彼鄰則應該以綠地將兩者分隔之
3.工業區鄰近應有鐵路或重要聯外道路相銜接以利對輸送貨物
4.手工業與都市生活息息相關故可以安排在城市之內部
5.商業區之區位選擇應妥予研究調配,使之與其他相關的區位如住宅區工業區等
6.可以作良好之聯絡
D.交通之問題
1.原先很多的道路系統早在都市成形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均是彎曲與狹窄,
很難滿足現有旅具的幾何基本要求,力例如各道路交叉口太近,如要拓寬整建
2.符合現代與未來目標年的需求,所需經費昂貴
3.過去到路的存在是符合人行與獸行,已不符合現代旅具與運輸效能之需求,
鐵路與高階的封壁型道路已把城市的生活機能切割為半,造成極大的不便與妨
害都市整體良性的發展
解決交通之問題的方法
1.依據城市與其他地區的交通量調查及統計分析,才能規劃出合理適切又經濟
快速可行的交通運輸系統
2.道路應依其原有路幅與環境等因素,將旅具予以分級分類與分流
3.交通量大之幹道或都市商業區中心地點等昂貴區域,可以考量以立體化來分
流減少交織機會提升安全度與運能
4.對於高流量或是穿越過都市的幹道應在道路兩側設置綠帶予以有效的隔離,
減低其對都會區的負面衝擊
五、都市更新
第二次大戰後,由於:
1.戰爭與災害對於都市設施以及大量住宅社區造成嚴重的破壞,
促使都市更新理念的誕生。
2.在舊市區功能不符新的都市生活需求,延續了都市更新事業的發展。
3.觸及的社會及經濟性課題,在實質環境的規劃之外,也繼而成為都市更新的
重要議題。
其主要目的雖在改善與促進都市窳陋地區的在發展。
其成效有四項以上。
1.實質性成效:可以消除窳陋地區破敗的都市景觀,並透過公共建設設施的檢討
與改善,增加都市生活環境的舒適與便利,同時對於都市機能的強化亦有幫助。
2.經濟性成效:最顯著者可以消弭都市破舊的地區貧窮,提升都市整體的活力,
進而刺激產業發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政府的稅收,增進公共投資效率。
3.社會性成效:改善因貧窮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並對於中低收入者的住宅問題又
一定程度的解決。
4.政治性成效:以地區再出發作為政府解都市內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績效,亦可以
促進地區居民對該社區環境的關心,凝定社區共同的共識。
六、區域發展
有關區域成長的理論,早在1930年代,即見於克拉克(C. Cleric)及費雪(A.G. B. Fisher)
等人提出的「部門理論」(Sector Theory)。此外,尚有「發展階段理論」、「成長極」理論等。
直至1950年代後,則傾向以國家層面的經濟成長來解釋區域成長。
至於區域發展應用在規劃作業中的案例,如1940年美國田納西流域開發計畫,以及其後陸
續推動的舊南部(Old South)、新英格蘭區(New England District)及洛磯山區(Rocky
Mountain Area)等區域性計畫均是。
主要的理念-避免自然發展形成的都會區,因未做全盤綜合的考量而導致人口規模與
分佈、土地使用、交通運輸與共同設施等之不合理與不經濟及無效率的發展。
各不同國家的發展程度與所關心之議題
1.工業先進之國家(1)都市擴張-解決超越行政界限之發展或自然發展形成都會區之問題
(2)都會區計畫興起(3)區域性之重大建設或資源開發計畫2.開發中的國家-
七、計量方法與模型
運用數學模型或計量方法作為分析都市現象的工具,主要源自於1928年『美國
聯邦住宅管理局經濟統計組』,在一項住宅市場調查中,由經濟學家霍伊特(H
. Hoyt)所設計的調查方法。此外,有關都市規劃的相同方法與理論;如土地使
用調查、不動產清查、人口分析、資本改善方案以及計畫標準等理論,也都在第
二次大戰爆發後,被陸續提出。加上1960年代,電子計算機被運用在都市計畫領
域後,計量的分析方法與模型,即廣泛受到運用與重視。
八、環境規劃理論
1962年,美國女作家卡遜(R. Carson)在其著作「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中,首度描述地球環境惡化的景象。此後,1972年羅馬俱樂部(Rome Club)出版
的「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of Growth)中,提出「零成長」(Zero Growth)
的概念,呼籲世界停止無止境追求成長而過度破壞環境。
此外,面對生態環境的種種課題,美國遂於1970年率先通過「國家環境政策法案」
(National Environment Policy Act, NEPA),而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也在1972
年通過「人類環境宣言」及「基本原則宣言」,呼籲各國加強對環境的關注。此後
,有關環境影響衝擊的研究與分析,已成為都市規劃中的重要環節。
都市空間規劃理論
•田園都市論
•衛星都市論
•鄰里單元計畫
田園都市論 _起因
• 由於工業革命以後,都市功能無法立即調適,因而產生諸
多環境與機能的困擾,加1668年倫敦大火之後,都市重
建計晝失敗,導致當時的社會改革家,力倡改善倫敦市工
業區集中的現象,以及徹底消除貧民窟。
• 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建立理想都市,以疏
導舊市區人口過度擁擠的觀念,並先後在1898年發行的
「明日」(Tomorrow)刊物中,闡述其相關理念,該刊
物並於1902年更名為「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 霍氏認為唯有建設同時兼具鄉村及都市優點的新城市,才
能提供完美的生活環境。此外,並提出田園都市的構想藍
圖。
霍華德的社會城市Social Cities示意圖
• 都市面積:6,000英畝(2,428
公頃),其中都市用地1,000英
畝,農業生產用地5,000英畝。
• 容納人口:32,000人
• 空間模式: 由六個等分的扇形
「華德」所組成,每一華德可
容納約5,000人口。
• 土地使用規劃:採同心圓模式,
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分布
• 交通系統:以中央公園為中心
開闢六條放射狀大道,路寬120
英呎,其餘為五條環狀道路。
此外,都市對外運輸,尚有幹
線鐵道配置於工廠區外圍。
田園都市與農村地帶 _分成五大項
工廠及倉庫
中央公園
林蔭大道
住宅區
土地使用規劃 _採同心圓模式分成七大項
1.
2.
3.
4.
5.
6.
7.
核心區:文事及行政機關
用地,包括花園廣場、市
政廳、博物館、圖書館、
醫院、劇院、音樂廳等公
共建築。
第一環:中央公園。
第二環:住宅區。
第三環:大型綠帶散步道
及六所小學。
第四環:住宅區。
第五環:工廠及倉庫區。
都市外圍地區:為廣闊農
耕地,生產供應都市需要
的蔬菜、水果、牛奶等農
產品。
霍氏重要觀念 _總結
• 霍氏的規劃理念,係以誘導大都市人口及產業外移至小型市鎮為主軸,
並進一步限制新市鎮的發展規模。此外,新市鎮的生活功能,則必須
自給自足,並予配置充份的開放空間(Open Space)及緩衝帶
(Buffer Area),以防止人口過密發展現象的產生。
• 霍華德的田園都市理論,
先後在1903年的蘭屈瓦滋
(Letch worth),及1920~
年的偉溫(Welwyn)兩處
新市鎮計晝中獲得具體的
實踐。此外,對於日後的
新市鎮開發以及都市發展
理念的建立,均有重要且
深遠的影響。綜合霍氏的
重要觀念可分列如下:
•工業區分散發展
•人口分散成長
•土地使用分區規劃
•低密度住宅鄰里單元
•設置都市發展緩衝帶
•城鄉發展互相協調
衛星都市論 _泰勒(G.R. Taylor)
• 1915年,美國都市計畫學家泰勒(G. R. Taylor),以霍
華德的理論為基礎而發展出衛星都市(Satellite City)論。
• 泰勒的理論中心認為衛星都市並非獨立於中心都市
(Mother Town)之外的新個體,其社會、經濟結構等
與中心都市之間仍有依存關係。
• 而衛星都市的主要功能,為緩和人口與產業向中心都市集
結(Agglomeration)現象,以確保衛星都市的功能。
• 由於泰勒將田園都市視為衛星都市的一種型態,田園都市
存在的必要性也因此更受肯定。
衛星都市論 _懷登(Robert Whitten)
• 1927年,繼泰勤之後,懷登(Robert Whitten)又提出
新的衛星都市論及構想,其主要論點如下:
1. 中心都市與衛星都市間,必須有廣大的空地,避免兩
者產生連結現象,以確保衛星都市的功能。
2. 都市外圍的中間地帶,可供作公共設施、交通運輸用
地,並預作彈性發展使用。
3. 中心都市的產業機能以商業為主,而工業及住宅用地
則配置於衛星市鎮,並作適當的調配。
衛星都市論 _波爾頓(C.R. Purdon)&結論
• 1925年波爾頓(C.R. Purdon)在「衛星市鎮建設」
(The Building of Satellite Towns)一書中,也曾主張
田園都市應賦予衛星都市的功能,並進而促進其發展。
• 由於衛星都市理論的推演,田園都市的原有理念,也已跳
脫出逃避現實的傅統形式,而再賦予衛星都市應有的功能。
• 綜言之,衛星都市的理論基礎乃源自於田園都市的理念,
而依據中心都市與衛星都市的關連性發展而成,在規劃的
手段上,則係透過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交通系統與綠地系
統三者,共同構成衛星都市的空間結構。
鄰里單元計畫_構成都市空間的基本單位
• 鄰里單元(Neighborhood Unit)是構成都市空間的基本
單位,也是界定居住環境品質與形式的基礎空間範圍。
• 鄰里單元除了住宅用地的設置之外,還必須提供公共服務
設施,以造就舒適、便利的生活單元。基於居民日常消費
及就業的需要,也可能配合提供適當規模的商業及工業生
產空間,以提高鄰里單元的自給自足的特性。
• 涵蓋範圍包括了實質性的空間元素,以及其他如居民所得
、消費習慣與水準、教育程度、社會階層、犯罪率等屬於
經濟與社會面的非實質要素。
• (一)田園都市
(二)培雷(G..S. Perry)計畫的鄰里單元
(三)雷特朋計畫的超大街廓空間單元
鄰里單元 _培雷(G.S. Perry)
1929年,美國都市計畫學家培雷(G. S. Perry),
提出六項規劃原則:
1. 鄰里單元應以主要幹道為界線,且後者不可穿越單元內部。
2. 出入道路採「囊底路」(Cul-de-sac)型態或彎曲的線形,避
免穿越性或快速交通進人,以保障住宅區的安全與安寧。
3. 鄰里的人口規模應以支持一所小學所需的人口為原則。
4. 鄰里單元的空間範圍約160英畝,居住密度建議為10戶/英畝
,學童上學的徒步距離不得超過800公尺。
5. 鄰里性的服務設施,如學校、市場、服務中心等,應位於鄰
里中心地區。
6. 公園及遊憩空間應均衡分布於鄰里中。
鄰里單元
_培雷(G.S. Perry)
1. 以主要幹道為界線。
2. 出入道路採「囊底路」,
以保障住宅區的安全與安
寧。
3. 人口規模以支持一所小學
所需的人口為原則。
4. 空間範圍約160英畝,學
童上學的徒步距離不得超
過800公尺。
5. 服務設施位於中心地區。
6. 公園及遊憩空間均衡分布
於鄰里中。
鄰里單元 _培雷(G.S. Perry)&結論
• 培雷的鄰里單元模式,對二次大戰期間及其後的都市計畫,
影響極為深遠。英國的第一代新市鎮規劃(1946~1955)的鄰
里單元,大部分即依培雷的規劃原則,如克勞雷(Crawley
)、昆布朗(Cambrian)及柯比(Corby)等。
• 由於高度的自足性,且鄰里間以主要幹道及綠帶隔離,減少
了各鄰里間互相交往的機會。使第二代新市鎮(1955~1967)
的規劃,以線型的空間發展模式代之。如康伯納德(
Camber auld, 1958)可為代表。第二代新鎮後期
(1961~1967),如倫康(Run corn)、雷迪屈 (Red ditch
)等新鎮,卻以社區(Community)、區(District)、村
(Village)等名稱取代。
• 第三代新鎮如密爾敦(Milton)、凱恩斯(Keynes, 1909)
等,以設施自由選擇及活動重疊等作法,提供不同鄰里的居
民更多的交流機會,藉以彌補空間單元孤立的缺點。
鄰里單元 _雷特朋計畫的超大街廓空間單元
雷特朋(Raeburn)計畫以培雷
的鄰里單元為藍圖。
將鄰里單元與大街廓結合:
1.由小學、遊戲場及商店等
構成鄰里中心。
2.鄰里中心的服務範圍為
半徑800公尺。
3. 鄰里的人口規模為
7,500至10,000人。
4. 文化中心、商業中心及中
學,集中設於中間地帶。
5. 重疊部分設置商業中心,
增加居民交往機會。
6. 市鎮中心至各鄰里間以
中央綠帶連繫之。
鄰里單元 _雷特朋計畫的超大街廓空間單元
鄰里單元 _雷特朋計畫的超大街廓空間單元
• 雷特朋計畫另有創新的規畫構想:
1. 超大街廓規劃型態――
以面積1.2至2公頃的超大街廓(Super Block),取代傳
統棋盤式的小街廓。
2. 分離式的街道系統――
街道分為四種等級,以掌握汽車與步行空間的互動關係。
(1)快速道路:與公園大道連絡市鎮間的交通。
(2)主要幹道:為聯繫各鄰里的主要通路。
(3)集合道路:連絡各超大街廓的交通。
(4)服務道路:供每家戶出入使用,並連接集合道路。
• 除了上述四種等級的道路之外,步道系統則採天橋或地下
道等立體化處理,確實與車行交通分離。
鄰里單元 _雷特朋計畫的超大街廓單元&結論
3. 大型綠地規劃――
以大型公園綠地為鄰里單元的骨幹,面積占12%~14%,
各型公園間互相連接,以形成綠地系統。
4. 遊憩及文化設施――
依鄰里及新鎮的服務人口規模分級規劃,並由中央綠地
及步道系統串聯。
5. 囊底路設計――
住戶與出入道路以囊底路連繫,每處服務15至20戶。
6. 住宅配置計畫――
確保良好的私密性及住宅機能,以廚房、車庫等服務性空
間連接囊底路,而客廳、臥室等空間面臨綠地、花園。
• 由於創造了良好的鄰里及住宅環境。因此廣泛受到模仿與
應用,而稱之為雷特朋法則(Raeburn Principles)。
鄰里單元 _結論
• 鄰里單元計畫的目的,在於創造良好的住宅及社區環境,
並將社會結構融入空間規劃之中,使之成為市鎮發展的基
礎單位。
• 規劃原則
項目
內容
參考值
空間規模
維持一所小學所需的人口數。
以步行最大容忍距離衡量之。
7500~1000人
800公尺或10分鐘
鄰里單元界限
以主要幹道或天然界線。
800公尺或10分鐘
鄰里中心組成
小學、幼稚園、公園或運動場、商店。
社會交往規劃
在鄰里分疊區位,設置較大型的商業中心。服務半徑小於1600公尺
交通系統規劃
1.採人車分離、道路分級規劃。
2.採囊底路及環狀道路系統,
避免外車穿越社區內部。
綠化系統規劃
以公園、兒童遊戲場及綠地等組成,
並以步道聯絡。
住宅配置
兼顧住宅私密、景觀及服務出入的便利性。
鄰里單元 _結論
• 鄰里單元的計畫概念發展迄今,已成為社區以至於都市規
劃的重要工具。
• 對都市之規劃與發展管理而言,鄰里單元尚有重要功能:
1. 結合社會、經濟、實質環境等因素,構成都市的基礎空間
單元。
2. 可作為擬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計畫的基礎。
3. 在都市規劃中,可作為各項調查、統計及分析作業的基本
空間單元。
4. 創造人性尺度及安全、安寧的整體住宅環境。
5. 可結合地方自治單元分劃作業,作為各項市政建設計畫的
基本單元。
都市人口與產業
一、人口的基本特性
人口研究是都市規劃的基礎,舉凡公共設施設置標準的估算,目標年期規劃及都
市發展趨勢預測,以至分期分區規劃等作業,卻必須依賴翔實的人口研究作為基
礎。而有關人口研究的內容,一般可分為下列各項:
(一)人口成長(population growth)
人口成長為一地區社會與經濟變遷的重要指標。而人口成長的構成因素,又可分
為下列二種:
1.自然增加:為出生人口數扣除死亡人口數之淨值,一般變動幅度較小。
2.社會增加:為一地區的遷入人口扣除遷出人口之值,為人口消長的主要成
因。
(二)人口組成(age composition)
人口組成的項目,包括年齡、職業、性別比例、戶量、教育程度等,共同構成反映
人口特性的基本資料。有關年齡組成部分,一般可依年齡及性別分組,並以5年為
一組,繪製年齡及性別的組合圖,又稱為人口金字塔,可提供規劃研判之參考。茲
以某地區之人口組成為例,試繪如下諸圖。
至於在職業組成方面,一般係以產業構造(Industrial Structural)特性為分類
原則,一般可分成下列三組:
1.第一次產業(Primary Industry)――又稱初級產業,為直接向自然界採集物
質的行業,如農、林、漁、牧、鹽等產業的從業人口均屬之。
2.第二次產業(Secondary Industry)――又稱次級產業,為將上述物質加
並提高其利用價值的行業,如工業、加工製造業、營造業等。
工,
3.第三次產業(Tertiary Industry)――為將第二次產業的產品銷售,或提供服 務
的行業,如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
上述各種職業的人口組成比例,稱為「產業組成」,可顯示某一地區的產業型態
與特性。如長期觀察某一地區的產業人口變動情況,也可據此瞭解該地區產
業發展及變遷的概況。
至於各種產業分類中,如進一步將各種經濟活動再予細分,則有「行業」與「職
業」兩種定義。依據聯合國之「人口普查方法(Population CensusMethod)」,
對兩者的定義如下:
1.行業:指工作者所屬的經濟活動部門,而非個人所從事之工作。
2.職業:指工作個人所擔任之職務或工作。
在都市計畫規劃作業中,對於各種產業人口的分析與研究,一般常以行業別為分
類的參考依據,至於行業的分類方法,在國際行業標準分類中,對於行業分類基
礎,即有下列四種分類概念:
1.以場所單位(Establishment)分類。
2.以作業單位(Operation Unit)分類。
3.以技術單位(Technical Unit)分類。
4.以企業單位(Enterprise)分類。
現行我國的行業分類標準,共分為12大類。72中類,232小類及598細類等四個層
次,至於細類以下的子目,則共有5,695則。
如配合前述的產業分類原則,現行的12大類行業分類架構如下:
第一次產業:A大類「農、林、漁、牧、狩獵」
第二次產業:B大類「礦業及土石採取」
C大類「製造業」
D大類「水電燃氣業」
E大類「營造業
第三次產業:F大類「商業」
G大類「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H大類「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I大類「工商服務業」
J大類「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業」
K大類「公共行政類」
L大類「其他不能歸類之行業」
(三)人口分佈
人口分布狀況對於某一地區的土地使用、交通運輸、公共設施配置及經濟活動均有
深遠的影響,而其分析作業,應就密度分布及變遷等情況,分析其原因,並就集居
模式、自然及社會背景探討其地域結構及發展模式。
一般而言,人口分布以都市中心區較多,隨著與市中心距離愈遠,人口分布較少,
密度也較低,研究人口分布的方法一般有負指數模型(Negative exponential
Model, 克拉克clark, 1951)、常態模型(Normal model, 1960)、反冪模型
(Inverse-Power model),及二次負指數模型(Quadratic negative
exponential model)等多種。
(四)日間及夜間人口
一地區日夜間人口數量出現差距的現象稱為「日(晝)夜人口差」,一般常發生於
都市中心地區,其差額數值一股即為「通勤人口」的數量。由於通勤人口常影響交
通運輸系統及公共設施的規劃,因此,都市規劃應就通勤人口的來源、流動原因以
及公共設施需求等內容加以調查分析。
二、人口預測(Population Forecast Prediction)
人口研究作業,除了須針對既有的人口及特性進行調查與分析之外,更須進一步
預測未來的發展規模及其他特徵。而人口預測為規劃作業中極重要的工作,舉凡
土地使用規劃。公共設施容量估算、住宅供給、學校及綠地規劃,以及供水、污
排水處理規模等,均需依賴正確的人口預測作為規劃基礎。
人口預測的時效,通常為15至25年,並須將相關上位計畫的變動情況、重大經建
計畫的投入、或者地區性影響人口遷移的重大因素,納入預測作業。常用的人口
預測方法可分別介紹如下:
(一)簡單延伸法
係依據過去的人口統計資料,不加入重大變遷因素之考慮,以幾何曲線延伸方式,
預測未來的人口值。如參考人口成長的變動條件,又可再分為下列方法:
1.直線延伸法
2.指數曲線延伸法
3.最小平方法
(一)簡單延伸法
係依據過去的人口統計資料,不加入重大變遷因素之考慮,以幾何曲線延伸方式,
預測未來的人口值。如參考人口成長的變動條件,又可再分為下列方法:
1.直線延伸法
2.指數曲線延伸法
3.最小平方法
(二)就業法(Employment Method)
由已知過上各年度的人口經濟活動率,以及各年期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
即可推算出未來的比率,再山預測之總就業人口推估總人口數。
前述各項比率的推算式如下:
由於就業人口條件受經濟景氣影響甚大,而經濟景氣與人口的消長間並無直接的
關係,因此,本方法僅能適用於景氣平穩時期,對於中、長期預測則較不適用。
(三)S曲線法
在都市人口成長的經驗中,初期人口成長較慢,中期加快,末期的成長率
又逐漸降低,但最終總人口數必在K值限度內。
(四)世代生存法(Cohort-Survival Method)
將歷年的人口資料,依性別、年齡別以五歲為一組距編製成表,再以最近一年人
口統計為基礎,應用生育率、嬰兒存活率等參數,推計未來每五年的人口數及其
組成。由於其使用的參數最接近預測地區的實際經驗值。因此,被視為是最標準
的推測方法。
至於其他常用的推估計量方法尚有比率及分配法(Ratio and Appointment
Method),矩陣法(Matrix Method)等方法。必須依照推計地區的發展歷程與
趨勢,選用合宜的推測方法。並採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其推測結果。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 經濟活動是都市成長的動力,其結構型態、規模與發展趨勢,都與都
市土地使用、交通運輸等部門的作業息息相關。而經濟研究與分析作
業則有下列兩個重要目的:
1.瞭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現況與趨勢
2.提供各種都市實質設施規劃之參考
 至於較適用於實質規劃需求者,則有經濟基礎法、比率及分配法、投
入產出法等。以下將各種預測方法概要說明如下:
(一)簡單延伸法(Isard, 1960)
即將經濟活動的各種要素,如就業人口,生產量或產值等資料蒐集後,
依預測時程延伸之。作業方法與人口預測時大致相同,其優點是過程
簡單,但可靠度較低。一般不適用於長期預測。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二)生產力研究預測法(Beckerman, 1965)
由各種行業(產業)的「生產量」或「產出(output)」與「就業人口
數」之間的關係,可建立該產業的「生產力」關係,如「單位員工的
產出值」等。本預測作業需先有精確的產值及生產力的預測資料靈基
礎,而後即可由下式推估就業人口數:
本項方法可直接利用全國性、區域性或大地區的就業統計資料,直
接推算研究地區的未來就業預測。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三)經濟基礎法(Urban Economic Base)
都市經濟基礎研究方法的重要功能,在於可探討都市經濟結構的變
動,以提供制訂都市發展政策及都市規劃作業之參考。
經濟基礎的預測作業方法與流程可分述如下:
1.確定研究範圍對於研究空間範圍的劃設,必須選擇非基礎性經濟
活動或服務的供需,處於平衡狀態的地區。因此,所有其他經濟活動
必須為供應本地區以外的地區而存在,而成為本地區的經濟基礎。
2.決定衡量單位
辨認經濟活動的特性,必須先決定採用何種衡量單位。目前常
用的有「就業人口」與「所得」兩種,而通常又以前者為主。但是如
採用就業人口為單位時,應注意季節性或臨時性的就業人口變動,並
根據其工作時間,換算為永久性的就業人口數。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3.基礎產業的辨認
對於地區經濟基礎的辨認,常用的方法可分列如下:
(1)直接法
(2)間接法
a.假設法(The Assumption Approach)
b.區位商數法(Location Quotient, LQ)
c.最低需求法(Minimum Requirement Technique)
d.霍依特(H. Hoyt)理論
(3)提伯特經濟基礎模式(The Tiebout Economic
Base Model)
(4)輸出基礎研究法(Export Base Analysis)
(5)比率及分配法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上述各種辨認方法中,僅選擇部分方法說明如下:
(1)直接法
利用對當地企業進行調查的方式,以分析總生產值或就業人口
中,供當地需要或輸出的數量或比率。由於調查作業龐大且費時,一
般較少採用。
(2)區位商敷法
本方法最被廣泛應用,又可稱為「地區化係數」或「專業化係
數」。所謂的區位商數係指「研究範圍內某一產業的就業人口占其總
就業人口的比率,與全國(或區域)同一產業的相關比值」。而區位
商數法之應用,尚必須有下列三個條件,不因區位條件的改變而有差
異:
(A)消費者對某產品的消費型態;(B)勞工的生產力;(C)產品的品質。
基於述三項假設,則某一地區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就不會出現越區消
費的情形。在上述三項假設獲得滿足之後,區位商數(L.Q.)的計算
,可以下式表示之。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上式之比值若大於1,則可認定"i"產業為該地區的基礎性產業,即在該地
區的生產量大於需求量,所剩餘的部分,可以輸出賺取財富。而其比
值等於1時,則表示生產與消費相等。當比值小於1時,則尚必須仰賴
境外輸入,才能滿足消費需求,則"i"產業不是該地區的基礎性產業。
都市經濟研究_預測方法
(3)最低需求法
本方法係衍生自區位商數法。首先必須挑選若干與研究地區產
業結構相似的城市,並比較各產業員工數的百分比。在同一產業中,
員工數最少的都市,其員工數即可視為研究地區所需的最少員工數,
凡超過最低數值者,即可視為構成該地區經濟基礎的員工。
(4)比率及分配法
假設研究地區的經濟活動,對涵蓋該地區的較大範圍而言,具
有固定的比率關係。即可依據大地區或全國性的經濟預測結果,推估
研究地區的經濟變動概況。
都市社會研究_學派理論
近代對於都市社會現象的研究,在社會學領域中,如美國的席莫爾(G.
Simmel)、路易斯(Louis)、甘斯(Gans)與費雪(C. Fisher)等
人均有涉獵。各學派的理論要旨可分述如下:
一、都市決定論學派(Determinism or Ecological Theory)
以席莫爾為代表,又可稱之為區位學派(Ecological),其主要的論點為
-都市環境會給人過量的神經刺激(Nervous Stimulation),為了適
應此種過量的感官與心理負擔,都市人不得不改變其心理與人格狀態
(一)人的心理狀態與人格,是人與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互動的結果。
(二)為避冕改變人格的特質,可以鄉村化或郊區化(Suburbanization
),調整過量的都市刺激。
繼席氏之後,其門徒沃爾斯(Wirth),又提出都市人口的三種特質
,包括人眾多(Large Population)、高密度人口(High Population
Density)與高異質性(Heterogeneity),進一步闡明都市為近代社
會問題的根源。
都市社會研究_學派理論
二、人口組成學派(Compositional Theory)
以路易斯(Louis)與甘斯(Gans)為代表、兩人的理論中心認為都市
社會問題的根源,乃為都市人口的社會階級、種族、家庭結構、文化
特質與人生階段(Stage of Life Cycle)有關。因此,都市人口的組
成要素,遂成為該學派研究的重心。
三、副文化學派(Subculture 7heory)
由美國社會學者費雪(C. Fischer)所創。而所由「副文化」係指具有相
似社會背景與人格特徵的一群人,在長時間的互動與互相接受之後,
將在原有的群體之中,形成另一族群,而構成另一種副文化型態。
人口是構成都市的主體,隨著都市規劃理念的變遷,以人為本的人
性化都市構想,已成為都市規劃的主要目標。尤其在土地使用規劃、
住宅建設、都市更新等都市計畫事業,無一不與人口分派息息相關。
因此,有關都市社會的相關研究,也應與經濟、都市工程(Civic
Engineering)等部門,同時成為都市計畫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