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7209506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Document 7209506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
2007年8月
北京
1 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1 大气污染的定义
如果大气中的某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
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
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特牲及危害
1.2.1 大气污染物
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或是自然过程所直接排入大气
或在大气中新转化生成的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
质。
1.2.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


按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分为两大的类:
1. 气溶胶状态(颗粒态)的污染物
2. 气体状态的污染物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按颗粒大小分为:
1. 总悬浮颗粒物(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100μm的颗粒物。
2. 可吸入颗粒物(PM10,Inhalable Particles ):
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10μm的颗粒物。
主要气态污染物:含硫化合物(以SO2为主)、含氮化
合物(以NO和NO2为主)、碳氧化合物(CO和CO2)、
有机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1.2.3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

按污染物来源分:自然源、人为源
人为源按空间分布分:点源、面源、线源
人为源按社会活动功能分:生活污染源、生产(工业)
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统计分类为燃料燃烧、生产和交
通运输;前两种为固定源,后一种为移动源。
1.2.4 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

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植物的伤害
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对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扩散
2.1 气象要素
2
2.1.1 气温
2.1.2 气压
2.1.3 气湿:应用较多的参数湿相对湿度和含湿量
2.1.4 风向和风速
2.1.5 云:与大气稳定度相关的是云高和云量
2.1.5 能见度:正常视力的人,在天空背景下能看清的水平
距离。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
2.2 地形、地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2.2.1 地形:影响大气流场
2.2.2 地貌:影响下垫面粗糙度和局部流场
风速,m/s
风玫瑰图
2.3 大气的热力过程
2.3.1 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直减率
T
 
z
(大气)
干空气绝热温度递减率- 干绝热直减率
d  
dTi
dz
(空气团)
一般满足,大气绝热过程,系统与周围环境无热交换
(由压力变化引起)
空气块
膨胀(做功)
T
耗内 能
定性
空气块
压缩(外气对它做功)
内能
T
温度层结
T
 
z




>0,
正常分布层结
= d ,
中性层结(绝热直减率)
=0 ,
等温层结
<0 ,
逆温层结
2.3.2 大气稳定度及其判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反映其是否容易对流
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
气块去掉外力
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
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
大气不稳定,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 判据
混合层
中性层
稳定层
•
   d >0, a>0
   d <0, a<0
   d =0,a=0
 <0 , a<0
不稳定
稳定
中性
逆温,非常稳定
逆温:不利于扩散
⑴ 辐射逆温: 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地面夜间变冷,
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辐射逆温层生消过程
⑵下沉逆温 (多在高空大气中,高压控制区内):
很厚的气层下沉,压缩变扁,顶部增温比底部多
下沉逆温的形成
⑶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下部降温而形成
⑷湍流逆温
  d
下层湍流混合达  d
上层出现过渡层
逆温
⑸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相遇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
冷暖间逆温
2.4 扩散模式
2.4.1高斯扩散模式

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
2.4.2 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q
y2
z2
c( x, y , z ) 
exp[( 2 
)]
2
2 y 2 z
2πu y z
2.4.3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 空间任意点浓度
• 地面浓度
• 地面浓度
• 地面最大浓度
2.4.4 地面源高斯模式
2.4.5 颗粒物扩散模式
粒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可按气体扩散计算
大于15μm的颗粒物用倾斜烟流模式:
(1  a )q
y2
( H  vt x / u )2
c( x, y,0, H ) 
exp(  2 ) exp[ 
]
2 y
2 z2
2πu y z
颗粒物沉降速度
vt 
d p2 p g
18
地面反射系数
粒径范围(μm)
15~30
31~47
48~75
76~100
平均粒径(μm)
22
38
60
85
α
0.8
0.5
0.3
0
2.5 污染物浓度估算
2.5.1 参数确定
⑴源强 q — 计算或实测
⑵平均风速 u — 按气象资料
⑶有效源高 H — 计算
⑷扩散参数σy、σy —— 按多项气象条件确定
2.5.2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
( 1) 当 Q H  2 1 0 0 k W 和 ( T s  T a )  3 5 K 时
 H  n 0Q H n1  H
Q H = 0 .3 5 Pa Q V
u
n2
s
1
T
Ts
⑴
 T  Ta  Ts
( 2) 当 1 7 0 0 k W  Q H  2 1 0 0 k W 时
Q H  1700
400
2 (1 .5 v s D  0 .0 1 Q H )
0 .0 4 8 ( Q H  1 7 0 0 )
H 1=

u
u
( 3) 当 Q H  1 7 0 0 k W 或  T  3 5 K 时
H =H 1  (H
2
 H 1)
2 (1 .5 v s D  0 .0 1 Q H )
u
( 4) 当 1 0 m 高 处 的 年 平 均 风 速 小 于 或 等 于 1 .5 m /s 时
H =
 H = 5 .5 Q H 1 / 4 (
d Ta
 0 .0 0 9 8 )  3 / 8
dz
2.5.2 扩散参数的确定
国标规定的方法:
 稳定度分级
太阳高度角(地理纬度,倾角)
辐射等级
云量
确定大气稳定度


扩散参数的选取

扩散参数的表达式为(取样时间0.5h,按表4-8查算)

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区,D、E、F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
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C提至B级,D、E、F向不稳定方
向提一级
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同工业区
取样时间大于0.5h, 垂直方向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
参数按下式:




 y   y ( 2 )q
1
2
1

烟囱高度的设计

烟囱高度的计算
要求:
(1)达到稀释扩散的作用
(2)造价最低, 造价正比于H2
(3)地面浓度不超标

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
z
2q  z
Cmax 
( )
2
 y 在0.5~1.0之间取
πuH e  y
2 q z
Hs 
 H
πeu (C0  Cb ) y
C max  C 0  C b
C 0-标准浓度
C b-本底浓度
–
–
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
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
取上述两种情况之间一定保证率下的平均风速和扩散
参数
-P值法
国标GB/T 13201-91
q  106
Hs 
 H
P
3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
3.1 颗粒污染物的性质
3.1.1 颗粒的大小和密度
颗粒大小影响其在环境空气中的滞留时间、对环境
和健康的影响、被捕集的难易程度;颗粒越小,活性
越高,吸附性也越强。实际颗粒物的粒径范围很宽
(见下表)。

单颗颗粒大小的表达:由于颗粒形状极不规则,难以
简单地用某一尺度表达,必须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定义
的粒径值表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单颗颗粒大小
用空气动力学直径(单位密度下);计算颗粒运动时
需要用斯托克斯径(真密度下)。颗粒粒度测定方法
很多,不同方法所测得的粒径制定义不同,而且不同
定义的粒径值多数难以互相换算。
⑴斯托克斯径:与被研究的颗粒密度相同,且沉降速度相
等的球体直径。
 18 v

s
d st  

   p   g  g 
1
2
如果忽略空气密度值,则
18 vs 
d st  


g
 p 
1
2
式中,vs ——颗粒沉降速度,m/s;
ρp ——气体密度,kg/m ;m 3
ρg ——颗粒密度, kg/m ;m 3
μ ——气体动力粘度,Pa·s;
g ——重力加速度,m/s 。m 2
⑵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与被研究的颗粒沉降速度相同,
3
且密度为单位密度(ρu =1000kg/m )的球体的直径。
由上两式可得
18 vs 
dD  

ρ
u g


1
2
d st=(ρu / ρp) dD
0.5
⑶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总悬浮物( TSP )、可吸
入颗粒物( PM10 )的浓度限值。其粒径为空气动力学当量
直径。
TSP —— 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PM10 ——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 的颗物;
PM2.5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
颗粒群大小的表达:实际的颗粒物一般由不同大小的颗
粒组成。其大小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如特征值、平均值
(可用不同方式平均)和当量值表达,也可用颗粒粒径
组成百分数表达,更准确的表达方式是粒径分布函数。
颗粒群自然状态的密度为堆积密度。
3.1.2 其他影响颗粒物去除的性质
影响颗粒去除的性质因素有粘附性(影响除尘器清
灰)、导电性(对电除尘影响很大)、亲水性(与是否
适合湿式除尘有较大关系)、化学活性(腐蚀性与材质
选取,对可燃颗粒物必须考虑安全问题)。

3.1.3 颗粒物捕集设备的性能
处理能力
单位时间允许通过的气流量( m3/s 或 m3/h)。
3
 除尘效率
单台设备的除尘效率表达方式有全效率和分级效率2种。

⑴除尘器全效率(η):被捕集的颗粒物质量(m1)入除尘器
颗粒物总质量(m2)的百分数
η= (m1 / m2) ╳ 100 %
⑵除尘器的分级效率(ηd):被捕集的某种粒径(或粒径区
间)颗粒物的质量(md1)占进入除尘器的同种粒径(或粒
径区间)颗粒物物总质量(md2)的百分数
ηd= ( md1 / md2 )
╳
100 %
⑶除尘器的组合效率:除尘器串联可提高净化效率,n级
设备(各级的效率ηn)串连后的总效率
η1-n=1-(1 -η1 )(1 -η2 )……(1-ηn )
气流阻力
⑴单个除尘器的阻力:影响设备运转能耗的重要参数。

ΔP=ξv2ρg/2
⑵除尘器串联阻力: 各级阻力叠加
ΔPT=ΣΔPi
6666666666666
3.2 电除尘
含尘气体通过电晕放电电场,尘粒荷电;在电场力作用下,
荷尘粒向集尘极驱进;尘粒在集尘极表面沉积,并被清除。电除尘
器的特点特点:高效、低阻,可处理高温气体。选用受到颗粒物比
电阻的限制(常规电除尘器比电阻适应范为104Ω·cm~1010Ω·cm)。
3.2.1 原理
 电晕放电:负电晕—非均匀电场电子雪崩形成电晕放电,电晕电
流大,击穿电压高,因而除尘效果好,应用多;正电晕靠光子辐
射电离,产生臭氧少,常用于空调中的除尘。
 颗粒荷电:负离子与尘粒复合,使尘粒荷电。电场荷电(大颗
粒),扩散荷电(小颗粒)。
 颗粒沉积:荷电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作驱进运动,并沉
积。
 重返气流:电荷释放,再荷同性电,重返流(低比电阻);电荷
积累,形成反电晕(高比电阻)。
静电沉积过程
(负电晕放电)
3.2.2 集尘效率及影响因素

集尘效率
 f

  1  exp   vd 
 QV

 g 
式中:f — 集尘极有效面积;
Q — 气体流量;
vd —有效驱进速度是重要的设计参数,是经验数据,通常
由实验确定。
此式常被称为多依奇公式,可用于选型计算。
主要影响因素有废气成分及状态(温度、压 强、颗粒物导电
性(比电阻);颗粒物浓度;电极形状;气流分布;供电条件等。
振打清灰也影响集尘效率。
克服高比电阻对电除尘的不利影响,可从改变电除尘器结构和
降低颗粒物比电阻两方面采取措施:例如双区、宽极距和高压脉冲
供电等技术已应用,对高比电阻颗粒物有效;避开比电阻峰值温
度;向烟气中添加导电性物质(如三氧化硫、氨)等。湿式电除尘
器对低比电阻、粘性颗粒物有效。

3.2.3 电除尘器的类型和构造
 电除尘器可分为:板式、管式,干式、湿式等。

电除尘器由放电极(圆线、星型线、芒刺线等)、
集尘极(板式、管式、蜂窝式等)、振打清灰装
置、气流布板、壳体和灰斗、电源(直流、脉冲)
和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一组放电极-集尘极构
成一个电场。电场可以设置为单区(放电、集尘
合一)或双区(放电、集尘分开)型。大型电除
尘器可设计为多室(单元电联)、电场(单元电
场串联)形式。
电除尘器构造图
3.3 过滤式除尘器
3.3.1 过滤机理
含尘气体通过滤料,尘粒被阻留。滤层过滤方式有深层过滤和表
面过滤。
 深层过滤:常规纤维或颗粒滤料,难以形成微米以下的微细空
隙,不可能筛滤微米级颗粒物。颗粒物进入滤层中被阻留,主要作
用机理有惯性沉降、截留和扩散沉积等(后图)。
深层过滤的主要条件(尤其对于细微颗粒)是捕集体的表面
积和颗粒物在滤层中的停留时间,即滤层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比表
面积和足够的厚度。因此,要使深层过滤具有很高的效率并不容
易;深层过滤的滤层阻力相对较低,且阻力随积尘量增加而增大的
速度较低,因而容尘量较大,这是深层过滤的优点;深层过滤清灰
比较困难。
 表面过滤:颗粒物在滤层表面被阻留,主要作用机理接近筛滤。
颗粒物沉积在滤层表面形成的积尘层(灰饼),空隙很 小,可以起
表面过滤作用。复合滤料的微孔滤膜也是起表面过滤作用。

3.3.2 过滤除尘器的特点和应用



特点:高效、高可靠性,应用范围广(工艺上还用于物
料回收);阻力较电除尘器高,且有周期性变化(一个
清灰周期)。
种类:过滤除尘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是袋式除尘器。
应用:适用面很广泛,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尤其是对
细颗粒)不断提高,袋式除尘器的市场份额稳步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由于清洁空气法修订后,火电
厂烟气除尘出现 “电” 改 “ 袋 ” 的趋势,近年来我
国也有类似情况)。由于新型滤料在适应高含湿量气体
方面有所突破,不但使用范围扩大,而且正在开发直接
用于多种烟气脱硫工艺。
3.3.3 滤料
滤料是关键:材质、组织和结构

滤料种类
-按滤料结构分
滤布:阻力较小
毛毡:除尘效率较高
-按滤料材质分
天然纤维:棉毛织物,适于无腐蚀、350~360K以下气体
无机纤维:主要是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质地
脆
合成纤维:性能各异,满足不同需要,扩大除尘器的应用
领域
滤料种类及性能
耐温性能/K
滤料名称
直径/μm
长期
最高
吸水率/
%
耐酸性
耐碱性
强度
很差
稍好
1
棉织物(植物
短纤维)
10~20
348~358
368
8
蚕丝(动物长
纤维)
18
353~363
373
16~22
羊毛(动物短
纤维)
5~15
353~363
373
10~15
稍好
很差
0.4
尼龙
348~358
368
4.0~4.5
稍好
好
2.5
奥纶
398~408
423
6
好
差
1.6
涤纶(聚脂)
413
433
6.5
好
差
1.6
4.0
好
差
1
4.5~5.0
差
好
2.5
0
很好
很好
2.5
玻璃纤维(用
硅酮树脂处理)
5~8
523
芳香族聚酰胺
(诺梅克斯)
493
聚四氟乙烯
493~523
533
滤料性能
聚酯纤维(涤纶)
长纤维
性能指标
拉伸强度
5
短纤维
普通
高强
4.3~6.0
6.3~9.0
标准
聚砜酰胺
聚间苯二酰
聚苯硫醚
聚酰亚胺
纤维
间苯二胺纤维
纤维
纤维
(芳砜纶)
(莱通,ryton)
烯纤维/膜
(特氟纶,
(P-84)
teflon)
4.8~6.4
4.7~6.5
(芳纶, nomex)
聚四氟乙
5.65~6.22
4.49
3.70
×10 Pa
湿润
适用干烟气
长期
130
200
180~200
180
220
260
温度 / ℃
瞬间
150
210
250
190
260
270
75%硫酸、浓盐酸、浓硝酸、10%氢氧
20%硫酸、30
20 % 硫 酸 , 30 % 硝
48%硫酸,93℃,
60%硫酸,室
化钠溶液、浓氨水中强度几乎不降
% 硝 酸 、 35%
酸,50℃,500h,强
168h , 强 度 保 持
温 , 72h , 强
盐酸中强度
度保持 55%~60%
100%
度保持 100%
保 持 70 % ~
10 % 氢 氧 化 钠 , 50
40 % 氢氧 化 钠 ,
40 % 氢 氧 化
90%
℃,250h,强度保持
室 温 , 500h , 强
钠,室温,
10 % 氢 氧 化
50%~55%
度保持近 100%
72h , 严 重 老
4.25~5.20
酸碱影响
钠 , 50 ℃ ,
耐酸碱性好
化、破坏
168h,强度保
持 5%~6%
溶剂影响
( 乙醇、醚、 苯 、丙
一般不溶 解,在 热有机 溶剂混 合液中
耐受好
耐受好
耐受好
耐受好
耐受好
遇明火燃烧,
高温 熔 融 ,400 ℃起
基本不燃
遇明火燃烧
高温分解出
不熔融,离火
炭化
溶解
酮、汽油、全氯乙烯)
阻燃性
遇明火发烟燃烧,但速度较慢
自熄
的单体有毒
3.3.4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


清灰是袋式除尘器运行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多数袋式除尘器是按清灰方式命名和分类
的
常用的清灰方式有3种
机械振动式
 逆气流清灰
 脉冲喷吹清灰


脉冲喷吹清灰

脉冲喷吹耗用压缩空气量
nV0
T
n 一滤袋总数,条
T 一脉冲周期,min
 一安全系数,取1.5
V0一每条滤袋喷吹一次耗用的压缩空气量
V 
脉冲喷吹清灰实现了全自动清灰,净化效率达99%;
过滤负荷较高,滤袋磨损轻,运行安全可靠
3.3.5 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 设计步骤:








选择过滤介质:与温度和气体与粉尘的其他性质相适
应
选择清灰方式:与滤布相适应
计算气布比(滤速)
计算穿透率
计算需要的过滤面积和袋室数目
确定压损(供风机参数选定)
确定空压机或反吹风风机参数
经济核算
•选型计算

计算过滤面积
Q
A
60vF

一般情况下的过滤气速选取:
简易清灰: vF = 0.20~0.75 m/min
机械振动清灰: vF = 1.0~2.0m/min
逆气流反吹清灰: vF = 0.5~2.0m/min
脉冲喷吹清灰: vF = 2.0~4.0m/min
3.4 机械类除尘器
3.4.1 种类及特点


种类:机械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
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体分离的装置,常用的有3种,即
 重力沉降室——结构简单,阻力低,除尘效率低;体积大。
主要用于含尘气体大颗粒预除尘。
 惯性除尘器——结构简单,阻力较低;除尘效率较低。主要
用于预除尘。
 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中等。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除尘效率属低、中等级。
3.4.2 重力沉降室


重力沉降室是通过重力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沉降分离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流进入重力沉降室后,流动截面积扩大,流速降低,较重
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灰斗沉降。
层流式和湍流式两种。
• 层流式重力沉降室
假定沉降室内气流为柱塞流;颗粒均匀分布于烟气中忽略气体
浮力,粒子仅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
-沉降室的长宽高分别为L、
W、H,处理烟气量为Q
-气流在沉降室内的停留时间
t  L / v0 
LWH
Q
-在t时间内粒子的沉降距离
hc  us  t 
us L us LWH

v0
Q
-该粒子的除尘效率
hc us L us LW
i  

H v0 H
Q
(hc  H )
-可能捕集的最小粒径
工程中为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往往将该值增加一倍,即
-提高沉降室效率的主要措施
⑴降低沉降室内气流速度
⑵增加沉降室长度
⑶降低沉降室高度
-沉降室内的气流速度一般为0.3~2.0m/s
-多层沉降室效率
i 

湍流式重力沉降室
-分级除尘效率
us LW (n 1)
Q
3.5 湿式除尘器
使含尘气体与液体 (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尘粒的惯
性碰撞及其它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
 高能和低能湿式除尘器
 低能湿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为0.2~1.5kPa,对10μm以上粉尘
的净化效率可达90%~95%
 高能湿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为2.5~9.0kPa,净化效率可达99.5
%以上
3.5.1 特点和种类
 特点:高效,能有效去除0.1µm以上的颗粒;可处理高温、高湿、
可燃气体;在去除颗粒物同时能去除部分(可溶性)气态污染物。
存在设备腐蚀、堵塞,有废液、淤渣等问题;排气温度低,不利
于排气筒出口烟气抬升;不适用于净化含有憎水性和水硬性粉尘
的气体;寒冷地区使,应采取防冻措施;由于温度低、湿度高,
可能出现白烟。


种类
按作用原理可分为7种,其型式、性能和操作范围见下表:
湿式除尘器的型式、性能和操作范围
对5µm尘粒的近似
分级效率 / %
压损 / Pa
液气比 / l·m-3
重力喷雾
80
125~500
0.67~268
离心或旋风
87
250~4000
0.27~2.0
自激喷雾
93
500~4000
0.0670.134
泡沫塔
97
250~2000
0.4~0.67
填料床
99
50~250
1.07~2.67
文丘里
> 99
1250~9000
0.27~1.34
机械诱导喷雾
> 99
400~1000
0.53~0.67
型
式
3.5.2 文丘里洗涤器设计计算

几何尺寸计算

进气管直径D1按与之相联管道直径确定

收缩管的收缩角α1常取23o~25o

喉管直径DT按喉管气速vT确定,截面积比的典型值 FT:F1=1:4

vT的选择要考虑到粉尘、气体和洗涤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洗涤器效率和
阻力的要求等因素

扩散管的扩散角α2一般为5o~7o

出口管的直径Dz按与其相联的除雾器要求的气速确定
L1 
D1  DT

ctg 1
2
2
L2 
D2  DT

ctg 2
2
2
• 压损计算
P  1.03  103 vT2 (
QL
)
QG
• 除尘效率计算
透过率 P  exp(
6.1109 LPCCdp2 f 2P

2
g
)
4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4.1 气态污染物的生成及控制
4.1.1 气态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 主要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x、烟尘)来源于燃料燃烧;化学
反应、蒸发和升华、泄漏等也产生气态污染物。
 燃煤产生的污染物量最多。
CO由不完全燃烧产生;
SO2由燃料中硫分氧化生成;
NOx由
燃料中的氮氧化生成(燃料
型氮氧化物),空气中的氮
氧化生成(高温下生成的热
力型氮氧化物,低温火焰中
由于含碳自由基存在而生成
的瞬时氮氧化物)。
4.1.2 燃煤减少污染物的措施


减少SO2污染: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固硫、烟气脱硫。
减少NOx污染:低氮燃烧技术应用、烟气脱硝。
-传统低NOx燃烧技术
⑴低氧燃烧:可降低NOx,同时降低排烟热损失;但CO、
HC、碳黑产生量增加。
⑵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
315oC,NO排放量增加3倍。
⑶烟气循环燃烧:降低氧浓度和燃烧区温度-主要减
少热力型NOx。
⑷两段燃烧技术:第一段,氧气不足,烟气温度低,
NOx生成量很小;第二段,二次空气,使CO、HC完全
燃烧,但烟气温度低, NOx生成量不高。
-先进的低NOx燃烧技术
⑴炉膛内整体空气分级的低NOx直流燃烧器:炉壁设置
助燃空气(OFA,燃尽风)喷嘴,类似于两段燃烧技
术。
⑵空气分级的低NOx旋流燃烧器:一次火焰区,富燃料
燃烧,含氮组分析出但难以转化;二次火焰区,燃尽
CO、HC等。
⑶空气/燃料分级的低NOx燃烧器:空气和燃料均分级
送入炉膛,一次火焰区下游形成低氧还原区,还原已
生成的NOx
4.2 吸收法净化技术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
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在空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这种方法已广
泛应用于含SO2、NOx、HF、H2S及其他气态污染物的废气净化上,成
为控制气态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
4.2.1 吸收过程分类
吸收过程通常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大类。
 物理吸收:主要是溶解,吸收过程中没有或仅有弱化学反应,吸
收质在溶液中呈游离或弱结合状态,过程可逆,热效应不明显。
 化学吸收:过程存在化学反应,一般有较强的热效应。如果发生
的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则不能解吸。化学吸收过程的吸收速率
和净化效率都明显高于物理吸收。
4.2.2 吸收与解吸:吸收的逆过程为解吸。物理吸收过程中,总有
解吸存在解吸。
 通过解吸回收吸收质并恢复吸收剂的吸收能力(再生)。
 降低温度、提高压强,有利于吸收;反之,有利于解吸。
4.2.3 扩散与菲克定律
在静止或滞流流体中,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导致物质从浓度
较高的区域向浓度较低的区域迁移,即扩散。两处的浓度差即为扩
散的推动力。扩散过程可用菲克定律表达:
J A   DAB
4.2.4
dc A
dz
气液相平衡与亨利定律
混合气体与吸收剂充分接触,当吸收过程和解吸过程的传质速
率相等时,气液两相就达到了动态平衡。平衡时气相中的组分分压
称为平衡分压,液相吸收剂(溶剂)所溶解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溶
解度,简称溶解度。气液平衡过程可用亨利定律表达:
Pi  Ei xi
*
式中 Pi*——溶液表面吸收质i的气相平衡分压(Pa);
xi——平衡状态下,吸收质i的液相摩尔分率;
Ei——亨利系数(Pa)
Ei 

M 0Hi
式中:M0——吸收剂的摩尔质量(kg/kmol);
ρ——吸收剂密度(kg/m3)
Hi——吸收剂i的溶解度系数[kmol/(m3·Pa)
亨利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为
Ci  H i Pi *
式中,Ci——液相吸收质的浓度(kmol/m3)
此外,亨利定律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在使用资料时
一定要注意其量纲和表达式的一致。
4.2.5 物理吸收
吸收传质速率方程
⑴气相分传质速率方程

NA= ky(yA-yAi)
NA= kg(pA-pAi)
式中 pA、pAi——吸收质A在气相主体、相界面上的平衡分压,Pa;
yA、yAi——吸收质A在气相主体、相界面上的摩尔分率;
ky——以yA-yAi为推动力的气相分吸收系数,kmol/(m2·s);
kg——以pA-pAi为推动力的气相分吸收系数,kmol/(m2·s·Pa);
kg=DAg/Zg
DAg——吸收质A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kmol/(m2·s·Pa);
Zg——气膜厚度,m。
⑵液相分传质速率方程
NA= kx(xAi-xA)
NA= kl(cAi-cA)
式中 xA、xAi——吸收质A在液相主体、相界面上的摩尔分率;
cAi、cA——吸收质A在液相主体、相界面上的摩尔浓度,
kmol/m3;
kx——以xA-xAi为推动力的气相分吸收系数,kmol/(m2·s);
kl——以cAi-cA为推动力的气相分吸收系数,m/s;
kl=DAl/Zl
DAl——吸收质A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m2/s;
Zg——液膜厚度,m。
⑶ 总传质速率方程
气相总传质速率方程
NA= KAg(pA-pA* )
Ny= Ky(yA-yA* )
液相分传质速率方程
NA= Kx(xA*- xA )
NA= kAl(cA*- cA )
式中 KAg ——以pA-pA*为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
kmol/(m2·s·Pa);
Ky ——以yA-yA*为推动力的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y*——与液相中吸收质浓度相平衡的气相虚拟浓度;
pA*——与液相中吸收质浓度相平衡的气相虚拟分压,Pa;
KAl——以cA *-cA为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m/s;
Kx——以xA *-xA为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2·s);
xA*——与气相中吸收质浓度相平衡的液相虚拟浓度;
pA*——与气相中吸收质浓度相平衡的液相中吸收质的摩尔浓
度,kmol/m3。
 吸收系数
吸收推动力表示方式不同,速率方程中吸收系数形式也不同。
气/液相总吸收系数与气、相分吸收系数的关系分别为:

物理吸收操作线方程
图/式中: G—单位时间通过塔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的混合气体流量, kmol/(m2·s);
L—单位时间通过塔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的混合气体流量, kmol/(m2·s);
y—任一截面上混合气体中吸收质的摩尔分率;
x—任一截面上吸收液中吸收质的摩尔分率;
GB—单位时间通过塔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的惰性气体流量, kmol/(m2·s);
LS—单位时间通过塔内任一截面单位面积的吸收剂流量, kmol/(m2·s);
Y—混合气体中吸收质与惰性气体的摩尔比;
X—吸收液中吸收质与惰性气体的摩尔比。
相界面
PAG
ΔPA
PAi
气
相
主
体
气
膜
液 液
膜 膜
PAG
液
相
主
体
液 膜
PAi
CAi
CAL
反
应
区
ΔCA
CBL
气
膜
CBR
物理吸收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
4.2.5 化学平衡
 吸收过程中,如果吸收质与吸收剂发生反应,则两者之间必然同
时满足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关系:
气相
aA( g )
相平衡 
液相
根据化学平衡关系
化学平衡
aA( l )  bB( l )  mM  nN
[ M ]m [ N ]n [ M ]m [ N ] n
K

a
b
[ A] [ B]
[ A ]a [ B ]b
式中,[A]、[B]、[M]、[N]——各组分的浓度;
a、b、m、n——各组分的化学计量数;
γA、γB、γM、γN——各组分的活度系数。
令
则
[ M ] m [ N ] n
 K
a
b
[ A ] [ B ]
1
PA* 
HA
K 
[ M ] m [ N ] n 


b

 K [ B] 
1
a
K
K
由于存在化学反应,使液相中的一部分A组分转变为产物,导致
A组分在液相的浓度较物理吸收低,从而降低了其气相分压,也就
是说提高了吸收净化效果。
从热力学角度看, 化学吸收提高了吸收容量。
4.2.6 吸收速率
单位接触表面积的气液间化学吸收速率:
N =βkl(cAi-cAl)
式中:kl—未发生化学反应时液相传质分系数,亦即物理吸收的
液相吸收分系数,m/h;
β —由于化学反应使吸收速率增强的系数,简称增强系数;
cAi—气液界面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
cAl—液相未反应的溶质浓度,kmol/m3 。
4.2.7 吸收设备
4.3 吸附法净化技术
4.3.1 吸附净化原理和分类
吸附是常用的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点是能处理很低浓度
的废气,净化后的污染物浓度可降到很低的水平。吸附常用于净化
有机和部分无机气态污染物,尤其是处理高毒害性废气的重要方法
和室内空气净化的主要方法。
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法净化是让废气与吸附剂接触,气态污染物由气相转
入固相内表面,主要是范德瓦尔力起作用;吸附的逆过程是脱附。
吸附剂饱和后,脱附再生,吸附剂循环使用,污染物可回收利用或
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 化学吸附
废气与吸附剂接触,气态污染物由气相转入固相内表面,并发
生化学反应并释放较多的吸附热,化学键起作用。吸附过程不可
逆,难脱附,脱附析出的已不是原物质。化学吸附效果更好,吸附
质被吸附得更加牢固。所以,对高毒性污染物,可采用化学吸附。
4.3.2 吸附平衡
气固两相长时间接触,吸附与脱附达到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温度
下,吸附量与吸附质平衡分压之间的关系曲线被称为等温吸附线 。
6 种类型等温吸附线
式中 XT — 吸附质质量与吸附剂质量之比值,无量纲,单位吸附剂
在吸附平衡时的饱和吸附量,m3/kg或kg/kg;
P—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分压,pa;
K,n—经验常数,与吸附剂、吸附质种类及吸附温度有关,对
于一定的吸附物质,仅与平衡时的分压和温度有关,由
实验确定,通常n≥1。

吸附等温线方程
⑴弗罗德里希(Freundlich)方程(I型等温线中压部分)
X T  kP
1
n
⑵朗格缪尔(Langmuir)方程(I型等温线)
ABP
XT 
1  BP
⑶ BET方程(I、II、III型等温线,多分子层吸附)
VmCP
V
( P0  P )[1  (C  1) P / P0 ]
P
1
(C  1) P



V ( P0  P ) VmC VmCP0
V-被吸附气体在标态下的体积
P-吸附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P0-吸附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汽压
Vm-吸附剂被覆盖满一层时吸附气体在标态下的体积
C-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4.3.3 吸附剂
对吸附剂的基本要求:内表面积大;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高
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吸附容量大;良好的再生性能;来源
广泛,价格低廉。

吸附剂结构:吸附剂是具有丰富微孔的物质,有巨大的内表面积
(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1000m2/g以上)。
孔的尺度不同,其吸附特性也不同:

大孔 孔半径 r = 0.1~1.0μm 主要吸附液体分子;
中孔 孔半径 r = 0.001~0.1μm 主要吸附蒸气分子;
小孔 孔半径 r < 0.002μm 主要吸附气体分子。

吸附剂的性质: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或体积)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饱和吸附量:达到吸附平衡后,单位质量吸附剂所能吸附的
吸附质(污染物)的质量。
吸附剂的种类
吸附剂的种类很多,如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多种分
子筛等。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活性炭因其形状、原料和
制备工艺不同,性能各异。常用活性炭有颗粒状、粉状、
纤维状等。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定形制品,如将活性炭粉加
入聚氨酯中制成含活性炭泡沫塑料,与纤维材料一同制成
织物、非织造布等。
纤维活性炭由于孔结构:以中小孔为主,孔道形状简
单。所以,吸附和脱附性能均较颗粒状活性炭更好,而且
便于加工成形,应用更为方便,近年来发展较快。
吸附剂常用水蒸气脱附,大型装置可采用变压、变温
或二者联合操作。

4.3.4 吸附器
吸附器种类和结构
吸附器形式有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等。
固定床简单、可靠,在气体净化中用得最多。吸附过
程由吸附-再生(包括脱附、干燥和冷却)循环构成,固
定床不能连续操作,必须至少有2 套装置交替运作。
回转床吸附器是移动床的一种,可连续操作,
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
空气净化器由于需要除去的污染物量很少,吸附器有
效作用时间很长,不必频繁再生。用纤维活性炭按需要叠
置成单元吸附组件,装卸方便,可定期更换,集中处理。
吸附装置大为简化。

卧式
固定床吸附器
立
式

经验估算
物料衡算法
V
Q g  t (C1  C2 )  m2 ( A1  A2 )
式中 Q —废气流量
(m3/s);
t—有效吸附时间(s);
C1—进气浓度(kg/m3);
C2—出气浓度(kg/m3);
mc—吸附剂质量(kg);
A1—床层动活性(kg吸附质/kg吸附剂),取静活性的75%~
80%作为动活性计算值;
A2—脱附残留量(kg吸附质/kg吸附剂);
4.4 燃烧法净化技术
4.4.1
燃烧法的特点
气态污染物中,少数无机物(如CO)和大部分有机
物是可燃的。焚烧净化就是利用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
燃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物或易于进一步处理的物质。
焚烧法的优点是:净化效率高,设备不复杂,如果污
染物浓度高还可以回收热能。难以回收或回收价值不大的
污染物,用焚烧法净化较为适宜。
采用焚烧法应仔细分析废气成分,确定焚烧反应的中
间和最终产物不是污染物,若废气中的污染物含硫、氯等
元素,焚烧后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污染
物,还需要二次处理。
对于处于爆炸范围内的废气的焚烧净化处理要特别注
意安全,防止发生回火、爆炸等事故。
4.4.2 燃烧法的机理
 燃烧过程和着火温度
燃烧过程包括可燃组分与氧化剂的混合、着火、燃烧及焰
后反应等过程。可燃组分与氧化剂接触后开始缓慢的氧化反
应,此时放出的热量不多,随着反应的进行,以及点火高温
火焰的热传递,温度不断升高,到某一温度后开始燃烧,这
个温度称为着火温度。着火温度是在某一条件下开始正常燃
烧的最低温度,也有人定义着火温度为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
发热速率开始超过系统热损失速率时的最低温度。到达着火
温度后,燃烧反应急剧加快,温度猛增,反应物浓度不断下
降,这就是燃烧阶段,但此时温度高,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
动,燃烧反应可能不完全,反应后期,系统温度降低,平衡
右移,剩余可燃物同自由基和氧气结合而使反应趋于完全。

爆炸浓度极限
在一定范围内的氧和可燃组分混合物被点着后,在有控
制的条件下就形成火焰,维持燃烧;而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无控制的迅速发展则会形成爆炸。
爆炸浓度极限一般指空气中可燃组分的相对浓度的上限
燃烧(或爆炸)浓度范围及下限燃烧(或爆炸)浓度范围。
当空气中可燃组分的含量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发热量不足,
达不到着火温度,不能维持燃烧,更不会爆炸。当空气中可
燃组分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氧气不足,也不能引起
燃烧和爆炸。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与空气或其他含氧气体可燃
组分有关,还与试验的混合气体温度、压力、流速、流向及
设备形状尺寸等有关。例如,小直径管道内的燃烧会因管道
壁的熄火效应而迅速冷却,不易发生。

火焰传播理论
混合气体的燃烧,是在某一点引燃后,经过火焰传
播引起的。火焰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
理论主要有两类:热传播理论和自由基连锁反应理论。
热传播理论(又称热损失理论)认为,火焰是由 燃
烧放出的热量传递给火焰周围的混合气体,使之也达到
着火温度而燃烧并传播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够,或者
传热太快,不能使周围的混合气体达到着火温度,因而
火焰不能传播,燃烧便不能继续进行。
自由基连锁反应理论认为,在火焰中存在大量活性
很强的自由基(如H*、OH*、C2*、CH3*、CH*),这些具
有不饱和价的自由原子或原子团,极易与别的分子或自
由基发生连锁化学反应,使氧化作用进行得很迅速。
4.4.3 燃烧装置
 燃烧过程的分类
按燃烧过程是否使用催化剂,可分为催化燃烧和非催
化燃烧两类。
-催化燃烧是一种催化氧化反应,其反应温度较低,
产生的氮氧化物少,但要求废气中不可燃的固体颗粒物含
量少,并不含硫、砷等有害元素。
-非催化燃烧设备简单,反应温度高,但可能产生氮
氧化物等二次污染。
非催化燃烧又可分为直接燃烧和热力燃烧两种。
(1) 直接燃烧
直接燃烧又称为直接火焰燃烧,当废气中可燃物浓
度较高,无需补充辅助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
燃烧过程连续进行,可采用直接燃烧。
(2) 热力燃烧
如果废气中可燃物含量较少,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足
以维持燃烧过程继续进行,就必须添加附加燃料,这种
燃烧方式称为热力燃烧。
热力燃烧中,辅助燃料首先与部分废气混合并燃烧,
产生高温气体,然后大部分废气与高温气体混合,可燃
污染物在高温下与氧反应,转化成非污染物后排放。为
使废气中污染物充分氧化转化,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
除过量的氧以外,还需要足够的反应温度
(Temperature)、停留时间(Time)以及废气与氧的
湍流(Turbulence),这后三个条件也称为“3T”条件。
“3T”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改善其中一个条件可以使其
他两个条件的要求降低。通常最经济的做法是改善湍流
条件,减少燃烧器尺寸和降低燃烧温度,以降低成本。
无论何种燃烧方式,都要特别注意安全,输气管要
防止回火和爆炸。
4.5 气体催化净化
4.5.1 催化作用
 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
 提高反应速率
E
K  A  exp(
) (阿累尼乌斯方程)
RT
 显著特征
 对于正逆反应的影响相同,不改变化学平衡
 选择性
4.5.2 催化剂
 加速化学反应,而本身的化学组成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 组成:活性组分 + 助催化剂 + 载体
⑴主活性物质:能单独对化学反应在起催化作用,因而可
作为催化剂单独使用。用于气体净化的主要是金属和金
属盐。
⑵助催化剂:本身没有什么催化作用,但它的少量
加入能明显提高主活性物质的催化性能。
⑶载体:用以承载主活性物质和助催化剂,基本作
用在于提供大的比表面积,节省活性物质,改善
催化剂的传热、抗热冲击和机械冲击等性能。要
求有一定机械强度、磨损强度,热稳定性、导热
性好的多孔惰性材料作载体。
载体材料:氧化铝、铁矾土、石棉、陶土、
活性炭、金属等。
形状:网状、球状、柱状、蜂窝状(阻力小,
比表面积大,填放方便)。
催化剂的性能
-催化活性:

W
A
tWR
W-产品质量
WR-催化剂质量
t-反应时间
催化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活性温度)范围内具有活性,温度
太低,活性不明显,温度太高,催化剂会受到损坏。
-选择性:
B=
-稳定性:
目的产物摩尔数
反应物摩尔数
×100%
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表示方法:寿命
老化:活性组分的流失、烧结、积炭结焦、机械粉碎等
中毒:对大多数催化剂,毒物有HCN、CO、H2S、S、As、Pb
4.5.3 应用
• 催化氧化可用于烃类等有机废气
• 催化氧还原可用于氮氧化物,也可用于二氧化硫
•催化床层计算
 催化剂装量
床层体积:
VR  Q / Wsp
VR-催化剂体积,m3
Q-反应气体体积流量,m3/h
WSP-空间速度,1/h
4.6 生物法净化
生物净化是将污染物由气相转入液相,再经生化降
解为非污染物。近年来较多用于有机污染物净化,尤其
是生物脱臭。
4.6.1 生物法净化的原理及特点
 生物净化的原理:气态污染物的相转移及生化降解。

生物净化法的特点: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经济、安全,
环境友好(接近自然物质循环,条件温和,无二次污
染);但负荷强度较低,过程较难控制。
4.6.2 生物净化器种类
主要有有生物洗涤器、生物滴滤器和生物过滤器 3 种。
a.
b.
c.
• 生物洗涤器(图c):与喷淋塔类似,吸收单元与降解单元分设。适
合于生物降解较缓慢的污染物。
• 生物滴滤器(图b):内装填料,填料表面挂上生物膜。
• 生物过滤器(图a):以大量存在微生物的物料(如植物桔梗、熟
化的垃圾、土壤)作滤层,适当设加湿装置。
5 室内污染控制技术
5.1 室内空气环境的特点
• 污染物浓度高
室内空气来源于室外,流通量有限,且室内的污染源直接向室
内空气中排放污染物。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往往明显高
于室外,甚至于高出若干倍。
• 人体暴露时间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每天在室内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现代
城市中人在室内活动时间已经占全天的80% ~90%,甚至更长;
即使在农村,人每天在室内的时间也不少于50%。
• 颗粒物中小颗粒所占比例较大
• 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重要性更大
• 建筑、设备和人员等的影响很大
建筑和通风空调设备等本来是改善室内环境的,但设计、建造
的缺陷或运转管理的不足,反而会使室内空气环境恶化。有限空间
内严重超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患传染性疾病等都会影
响室内空气环境。
5.2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污染源
5.2.1 主要污染物:
⑴颗粒态污染物——固态、液态(少数)。粒径分布范围
宽,形状不规则,成分复杂。
⑵气态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挥
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Volantile Organic Compounds)等。室
内空气有机物污染很重要。目前引起普遍关注的主要是苯的衍生物
(甲苯、二甲苯等)、醛、醇、酮、酯等,其中甲醛最为常见,危
害性较大。建筑材料和土壤中还有可能存在微量放射性质,如氡。
⑶微生物——细菌、螨虫等。空气中的微生物其形态属于颗粒
物(一般附着于颗粒物表面,很少单独存在),但其环境效应属生
物性。
5.2.2 主要污染源:
⑴建筑及装修材料:装饰和家具使用的人造板、涂料、黏合
剂,含放射性物质的石料等;地层(岩石、土壤)也可能含有放射
性气体氡。
⑵日用化学品:芳香剂、消毒剂、驱虫剂等。
⑶燃料燃烧: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如CO)、氮氧化物:烹饪
中产生的油烟,成分复杂,有致突变作用。
⑷人体:消耗氧,排出、少量有机气体、微生物、体屑等。
⑸电器:某些办公设备(如复印机)可能释放臭氧。
⑹通风空调设备:设计有缺陷、管理不好的通风空调系统中的
风管、空气过滤器、表面换热器、空气处理用循环水等会积尘、滋
生微生物,成为污染源。设计、制作和运转不佳的电除尘器、负离
子发生器等也会产生臭氧。
⑺外环境。
5.3 室内环境空气相关法规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18580~18588,
GB6566-2001);
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GB 50325-2001);
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
 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和检测方法:
⑴《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325);
⑵《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
⑶各种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⑷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⑸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
5.4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及室内空气品质改善
5.4.1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散发
⑴ 材料和物品:无污染、低污染物料;
⑵ 污染物的有效排除:局部排气(如排油烟机),通风换气;
⑶ 合理地建筑布局:是保证有效自然通风的关键。
5.4.2 通风及空气调节
⑴ 自然通风:最实用、经济、有效的措施。
⑵ 机械通风和空气调节:
自然通风由于受到作用压头的限制,换气量和气流分配可能达
不到预定要求,就要采用机械通风。必要的新风量(部分情况下用
换气次数)、合理的气流组织和必要的空气净化措施。
空调主要是控制室内空气的物理条件,如果与空气净化装置结
合,就能同时控制化学和生物条件。
制订并认真执行运转规程(尤其是定是检查、清洗、更换材
料)。过渡季尽量利用室外空气进行通风换气。
5.4.3 空气净化
 颗粒污染物净化
室内空气长时间直接接触,空气品质至关重要。空气净化方法
很多,由于室内空气净化的技术要求较高(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
染、阻力低、体积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实际应的技术主要
是静电沉积和过滤。
⑴静电沉积:通常称为电除尘。特点是效率高、阻力低、结构
紧凑。 室内空气净化器常用板-线式(图2.1)和蜂窝-针式(图
2.2a及b)单区或双区结构(图2.1b),阳极电晕放电(产生臭氧
少)。这也是当前油烟净化的主流技术。
⑵过滤:特点是效率高、稳定可靠,但滤料多为一次性使用。
常用滤料有织物、纸、微孔膜等。为了增大单位空间中容纳更多的
过滤面积,滤层布置成折叠式,并制成单元构件,便于拆装。

气态污染物净化
常规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吸附、吸收和催化转化等。由于室内
空气净化的特点和要求,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吸附,催化转化技
术的应用处于研发中。
吸附的特点是平衡浓度极低,所以可处理低污染物浓度的空
气,净化率很高,适合于室内空气净化。
吸附剂是关键。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碳。纤维活性炭吸附性
能优良,并可制成各种形状的元件,特别适合于室内空气净化,是
当前空气净化器的首选净化材料。

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器有集中式、分置式 2 类。集中式可与空调系统结
合,分置式可单独使用。
空气中适量的负离子对健康有益。但目前对负离子与健康的关
系在机理上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定量的),负离子发生器的技术要
求和性能认证条件也不成熟。现有负离子发生器一般是通过放电产
生负离子,控制放电过程的副产物(如臭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5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
2007年7月
上海
5.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原则
5.1.1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为基础调查阶段、技术设计阶段
和总结并提供成果阶段,以及后续工作。
 基础调查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首先编制设计工作计划,确定设计内
容和技术要求、技术关键、进度安排、人员配备、要求工艺和土
建等方面提供的资料、向工艺和其他工种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资
料等。在此基础上首先进行基础调查。
⑴工艺调查
需要了解与设计项目有关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布局、产品的和
类和数量、生产周期和班次、生产工艺对室内外空气环境和治理
设施的要求。
⑵污染源调查
根据设计需要,了解产生污染物的工艺环节和设备的种类和
分布情况,掌握污染物种类、发生量、发生规律、排气温度和速
度、除主要污染物外的其他成分,掌握产生污染物的工艺设备的
运转规律和操作要求。
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可与工艺方面协作,进行必要的试验
或物料平衡计算。
⑶背景情况调查
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调查
内容和范围。对大型项目,需要收集所在地区的气象和
地形资料、规划布局(近期和远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和预测)及厂区布局。
⑷技术经济条件调查
需调查与设计有关的法规,如大气质量标准、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污收费标准、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等;
了解所在地区对大气环境质量是否有特定要求。
调查与设计项目相关的适用技术,可供使用的设备、
原材料和能源情况(种类、规格和价格等),施工技术
水平及使用单位运转管理水平等。还需了解污染物综合
治理和利用的条件或污染物的出路。

技术设计
在完成基础调查后,进行技术设计。根据工程的重要
性、工程量的大小和复杂性,可采用二阶段设计(扩大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或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
计和施工图)方式进行。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污染源控制
方案的确定和污染物计算,废气净化方案的选定,净化
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技术经济分析,设备、管道
布置和计算,设计图绘制,工程概(预)算及设计文件编
制。
⑴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
这项工作是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对污染控制系统
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污染源控制
方案的确定特别要注意与工艺密切配备,协同进行,才
能选出最佳控制方案。对复杂的项目,要从工艺和污染
控制两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和设计。对有污染物散发的设
备,要重点进行集气罩的设计和计算。最后要得出废气
量、污染物和其他重要组分的含量、废气的温度和压强
等参数。
⑵净化方案的选定
应根据废气的流量、成分和性质,设备和原材料条件,
综合治理(是否有可作吸收剂、吸附剂或反应物的废液、
废渣等)和利用途径,拟订净化方案,并作技术、经济
分析。如果采用新的净化方法和工艺,还需要进行必要
的试验。
⑶设备选型或设计
净化设备应根据废气的数量、成分、性质和净化设备
的规格、性能选用。如果没有净化设备的产品或图纸可
供采用,则需进行设计。通过设备选型,确定净化设备
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或通过设计,确定设备构造、尺
寸、材料和加工工艺。这项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在最经
济、合理的条件下,保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有关标准规
定的要求,或保证污染物排放后其影响范围内的大气质
量符合要求。因此,设计计算时要将净化设备和排放设
备(烟囱或排气筒)联系起来进行。如果以大气质量作
为设计考核标准,则需要进行污染物排放后的扩散计算。
⑷净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这—部分工作包括设备和管道布置、系统阻力计算、风机选用、
排气筒(或烟囱)的计算或校核、辅助设施(如净化系统附属的供水、
供气管道和设备)设计。在进行设备和管道布置时,要与工艺和
其他工种(特别是土建)密切配合,互相协调。设计进到此,就可
以向其他工种提出技术要求和提供技术资料。
向土建(建筑和结构)应提的要求和资料主要有:设备和管道的
名称、位置、尺寸、重量,所需净空,支承件的位置,门和孔口
的尺寸、位置和预埋件等。如果需要机房,则应提出机房位置、
平面和剖面尺寸、起重设备的规格、安全要求(如防火、防爆、
防腐蚀等)、隔声要求等。
向给排水和水污染控制方面应提的要求主要有:用水设备名称、
数量、位置,供水的水质、水量和水压;排放废水的设备名称、
数量、位置、废水的水质、水量和净化要求(如果回用)等。
向电气方面应提的要求有:用电设备的名称、位置、供电电压、
电流、同时运转情况,控制要求等。
如果净化系统需要供应燃油、燃气、压缩空气等,应提出需要
供应能源的设备名称、位置,所需能源的品种、规格、用量等。
5.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设计
5.2.1 排气罩的种类及特征





封闭罩:这种集气罩将污染源包围,并自罩内排气,既将污染物
带走,又保证罩内负压,可防止污染物外逸。这种集气罩能以较
小的排气量将污染物控制在罩内,是最经济而有效的罩型,应尽
量采用。
围挡罩的封闭程度越高,排气量可越小。但不宜完全密闭,
否则没有气流流动,不能将罩内污染物排走。
排气柜:根据工艺需要,开设较大面积的操作口,通过吸入气流
控制污染物外逸。【罩面风速法设计】
外部集气罩:由于工艺原因,在污染源附近设排气罩,依靠吸入
气流实现污染物收集。由于吸入气流与污染气流方向往往不一致,
一般需要较大排气量才能有效控制污染气流,且易受横向气流干
扰。【控制风速法设计】
接受式外部集气罩:朝污染气流方向设置罩口,污染气流借助自
身的流动能量进入罩口。
吹吸式集气罩:如果罩口与污染源距离大,单靠吸气不能有效控
制污染物,可用吹吸气流配合控制。
5.2.2 排气罩设计
⑴封闭罩
要求:尽可能封闭;罩内保持一定负压,防止污染物外逸;吸气
点避开物料集中部位和飞溅区域;不应妨碍操作和检修。
排气量计算:
-按开口风速计算
Q=F0v0


-按经验式计算
⑵外部罩


要求:尽量靠近污染源;避免污染气流经过呼吸区;不应妨碍操
作和检修。
排气量计算:
【参考:郭、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90页,表11-2】
5.2.3净化系统设计

-
系统划分原则

- 排气系统的划分,必须考虑排气的性质。例如,排高沸点
液体的蒸气或水蒸气,不能与排粉尘合为同一系统;排可燃气体、
粉尘或油雾,不能与排热烟气合为同一系统。其次要考虑同时运
转的可能性,不同时使用的设备,分系统设置,可以保证运转的
灵活性,减少能耗。
-除尘系统规模不宜过大,管道力求简单,吸尘点不宜过多。
若吸气点较多,最好用集合管,以利各支管的阻力平衡。集合管
内气体流速不宜超过3m/s,集合管内部设排灰装置。
管路系统的布置
管道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建造和运转的经济性和
可靠性。所以应根据现场情况(建筑物、其他设备或管线)、工艺
要求和输送气体的性质,确定管道走向和辅助部件位置(如阀门、
阻火器、泄压口、检查口、清扫口、卸灰口、放液口、监测口)
等。其主要原则是:
①管道尽量顺直,不影响生产和交通,避免与建筑物、其他
设备和管线发生矛盾,少占有效空间,并且要便于安装和维修。
②管道应避免断面和方向的突变(如突扩、突缩、急转弯),减
少合流气流的冲突,以降低气流压损,避免积尘或磨损。
③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尽量避免横管。如果要进行水平
方向较长距离的输送,可将管道布置成若干段倾斜管(与水平面
的夹角要在45°~60°),或在横管上连续设排灰斗。
④输送含高凝结点蒸气、水蒸气或雾滴的废气,横管应保持
不小于0.005的坡度,以便排液。排液方向最好与气流方向一致,
并在容易积液的地方(如管道末端、弯头等)设放液口。
⑤管道沿建筑物设置,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设置,应保持必要
的安装、检修距离,及有关规范规定的距离。

设计计算方法
①断面积f 计算:根据气体流量Q和选定的管内气速vg,按下式
计算管道断面积:
F = Q / vg
②压损计算
摩擦压损按下式计算(可查图表):
Pf 
2
l  g  g
4rh
2
局部压损可按下式计算
Pl  
 g2  g
2

计算步骤
①确定管道布局,绘制系统轴测图,在图上标注各管段气量、
长度及局部管件种类;
②根据技术和经济要求,确定管内气体流速,并计算管径。
③按定型化要求选定管径,重新核算管内气速;
④计算沿程压损;
⑤计算局部压损;
⑥计算最不利管路总压损:最不利管路指系统中压损最大的一
条管路。总压损是所有串联管段、管件及设备的压损之和,以此
作为选择风机的依据。
⑦如果系统中各支管需要进行压损平衡,则要分别计算各支路
的压损。若并联支路间压损相差10%以上,必须调整管径,再进
行复核。
管径调整计算式为
d2 =d1(Δp1/Δp2 )0.225
5.2.4 风机的选型和应用

风机的种类与特性
常用风机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类净化系统中最常用的是离心
风机。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风机设计时选用不同的材料和
构造,形成多种类型的风机,如排尘风机、耐高温风机、防腐蚀
风机等。

风机的主要特性参数:流量、压头、效率、所需功率及噪声级等。
某一风机的这些特性参数都与叶轮转速有关。通常将流量与压头、
流量与功率、流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称为风机特
性曲线。
-风量
-
压头
-
功率
-配用电动机功率

风机在系统中的工作状态
风机在系统中工作状态,不但与风机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
系统的阻力特性有关。系统的阻力特性,是指气体通过整个系统
产生的压降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压降与流量的平方
成正比。这一关系标注在坐标图上,即为系统阻力特性曲线。将
系统阻力特性曲线与风机特性曲线画在同一图中,两根曲线的交
点,即为风机在系统中工作状态点(图9中的A点)。
风机串、并联后在系统中的工作状态是串、并联后的特性曲
线与系统的阻力特性的交点。


风机选用原则
①根据系统的工作条件,用相应类型的风机,如排尘、防腐、
防爆风机等。
②风机的流量与压头必须满足系统的实际需要,并保留适当
的富余量。风机在系统中的工作状态,应尽量接近最高效率点。
③当单台风机的流量或压头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将风机并联
(增加流量)或串联(增加压头)使用。但必须注意,联合工作的风
机应是相同型号规格,否则运转状态会很差。
④根据风机所需转速和电动机转速,选用不同的传动方式。
二者转速相符,可用直接传动(小型风机)或联轴器传动(大型
风机);二者转速不相符,一般用皮带传动。
⑤根据管道布置情况,选用相应的出风口位置。
风机的安装
风机应正确安装。风机出口端管道不应紧靠出口反向弯转,
因为气流反向急转(后图),造成的压降很大。
为了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递,风机与管道之间要有软接头
(用帆布、橡皮、软塑料等),在机座与基础之间加减振装置,
如弹簧、橡胶等减振器。

风机的使用:离心风机应关闭阀门启动,待转速正常时,再逐渐
打开阀门。大型风机的驱动电机,应按设置程序启动。均为防止
过载。

风机的调节:风机在系统中的运转状态若不符合要求,在一定范
围内可通过调节转速来改变。调速方法有
①改变电机与风机皮带轮相对直径,以改变传动比;
②电机调速(如变频调速)。
5.2.5 烟气冷却
为了适应除尘、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的要求(如袋式除尘器
滤料耐热限制、控制烟尘比电阻、保证吸收和吸附效果),高温
烟气需冷却。
常用的烟气冷却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等汇总于下表中。
5.2.6烟囱/排气筒高度的计算

排放量控制法计算
在《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淮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 GB3840-83)中,污染物排放量按P值法控制,用正态分布扩
散模式计算高架点源并分别给出了二氧化硫、其他有害气体和颗
粒物的允许排放量计算式。
在允许排放量已确定的条件下,可按上述计算式计算有效源
高,再计算排气筒高度。
hs  he  h
式中,hs——排气筒高度(m);
hhee ——有效源高(m);
Δh——拾升高度(m)。
①排放二氧化硫
1
Qs
he  (
)2
3
P  10
式中,Qs ——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kg/h);
P ——允许排放指标[kg/(h·m2)];
P  P0 P1 P2 P3 P4
式中,P0——平均风速稀释系数[kg/(h·m2)];
P1——横向稀释系数;
P2——风向方位系数;
P3——排气筒密集系数;
P4——经济技术系数。
P0  15.37CU a
式中,C——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浓度限位( mg/m3);
Ua——规定风速(m/s)。
②排放其他有害气体
Qg
he  (
)
3
12.8  10 P2 KU 10
1
2
式中,Qg——有害气体允许排放量(kg/h);
K——地区调节系数;
U10——距地面10m处的平均风速(m/s)。
上式适用于排放除二氧化硫外其他有害气体,且高度大于或等于
15m的排气筒。
③排放颗粒物
1
he  (
Qp
P  10
3
)2
式中,Qp——颗粒物允许排放量(kg/h)。
上式仅适用于电厂锅炉烟囱,排热率qp应满足GB3840-83规定的条
件。
排放量控制法主要是在污染物排放量大,所在地区污染物本底
浓度较高的条件下采用。

污染物浓度控制法计算
按照扩散计算得出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值不大于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规定的允许限值的原则,可计算出所需的排气筒高度。
①按地面最大浓度计算
当扩散参数  z /  y 等于常数时
hs  (
2q z
_
1
2
)  h
e (C p  Cb ) g
式中,σy 和σz ——横向和竖向扩散参数(m);
q——源强(mg/s);
Cp——污染物允许浓度(mg/m3);
Cb——污染物本底浓度(mg/m3);
v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E——自然对数的底(2.718)。
(9.7)
计算时 y /  z 取0.5~1.0。
当  y   1 x a 、 z   2 x a 时
1
2
hs  [

qa
_
a
2
   1 21a (C p  Cb )e a / 2
1
a
]  h
a  1
a1
a2
提高排气扩散效果的措施
⑴增加排气速度
排气速度高,动力抬升高度大,对扩散稀释有利。一般排气
筒的出口气速不低于18m/s,必要时可提高到27~30m/s。为了提
高出口气速,可将排气筒出口段做成锥形收缩喷口或曲线收缩喷
口。提高出口气速,会增加能量消耗。
⑵提高排气温度
提高排气温度有利于热力抬升。对于热烟气,尽量减少烟道
和烟囱的热损失,既能增加排烟的热压头,又能增加烟气抬升高
 /
度。
⑶增大排气量
排气量大,也有利于动力抬升。如果条件允许,可将多个污
染源合并排放,或将多个排气筒组合为集合式排气筒(烟囱)。
z
y
5.2.7 净化系统配套辅助设施(劳动安全、消防)
的设计
【参考《烟气脱硫规范》(HJ/T 179-2005)】
6 脱硫装置辅助系统
8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5.2.8 净化系统相关的构(建)筑物的功能和要求
【参考《烟气脱硫规范》(HJ/T 179-2005)】
6.3 建筑及结构
5.2.9 净化系统需要的监测、控制的内容和要求
【参考《烟气脱硫规范》(HJ/T 179-2005)】
6.5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
5.3 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
5.3.1 除尘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基本程序
5.3.2 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排风风量、系
统工况风量的确定方法.系统设计风量
5.3.3 管道系统阻力计算方法;管网压力平衡的计
方法
5.3.4 常用除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
以及设计选型的原则
【参考系列表格】
常用的微粒净化设备的主要性能和特点
续上表
常用净化装置的费用比较
几种主要吸收设备的特性
5.4 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
5.4.1 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基本程序
5.4.2 主要气态污染物常用净化装置的设计要点
【参考前表】
5.4.3 烟气脱硫工艺


分类:回收法,抛弃法;干法,湿法,半干法;吸收、
吸附、氧化法。
主要烟气脱硫工艺 【参见后表】
石灰石-石膏法:湿法,炉内喷钙-烟气增湿活化法,
循环流化床法,喷雾干燥法。
【参考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P.537,表13-1】

流程、使用条件和设计选型
【参考上书P.540~549,相应流程】
排
气
清液
烟气
石膏
图18.1 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流程
图18.4 炉内喷钙烟气増湿脱硫流程
Ca(OH)2
SO2
石
灰
仓
T
T
流
化
床
反
应
器
排 放
带预除尘电除尘器
∆P
气力输送
渣循环
H2O
灰渣仓
喷水
烟 气
水 槽
排出
图18.11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及控制流程
排放设定点
吸收塔出口
温度设定点
烟气
排气
SO2监控点
副产物排出
石灰消化器
温度设定点
图18.6
石灰
浆液密度
监控点
固料
循环
喷雾干燥脱硫工艺及控制流程
循环浆液
含固量
设定点
图18.12 电子束辐照烟气净化系统
主要烟气脱硫方法
原理
方法分类
方法
荷电吸收剂喷射法
石灰石/石灰喷射法
直接
操作状态
干式
炉内喷钙-炉后活化法
石灰石/
喷雾干燥法
石灰法
脱硫剂
Ca(OH)2
半干式
湿式
石灰法
碱性硫酸铝-石膏法
氨-亚铵法
氨法
氨-硫铵法
CaO
亚硫酸钠法
湿式
氧化
激活
转化
活性炭吸附法
催化氧化法
湿式
湿式
气相氧化法
干式
液相氧化法
湿式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法
或 NaOH
Al2(SO4)3
抛弃或利用
(NH4)2SO3
氨水
利用
石膏
(NaOH、
干式
亚硫酸铵
硫酸铵
浓 SO2
利用
Na2CO3)
循环制酸法
电子束辐照法
脱硫灰
石膏
Na2SO3
钠盐-酸分解法
吸附
抛弃或利用
·Al2O3
亚硫酸钠循环法
钠碱法
-
Na2CO3
双碱法
石灰石/
-
湿式
吸收
间接
终产物
CaCO3/
循环流化床脱硫法
石灰石/石灰(洗涤)-石法膏
产物出路
亚硫酸钠
SO2 冰晶石
低规格利用
稀硫酸
钒催化剂
利用
硫酸
稀硫酸、
加石灰石
Fe3+
再生
NH3
利用
石膏
硫铵
同时脱硝
可得硝铵
5.4.4 氮氧化物的净化工艺流程、特点和使用条件
【参考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P.592,14-1-4】
5.4.5 其它主要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工艺
常见污染物有HCl、HF、H2S、Hg等。前3种一般按酸性气体处
理;汞可采用化学吸附(充卤素活性炭)或化学吸收(高锰酸钾
溶液)。

VOCs净化处理
- 特点:低浓度,大气量;与生产工艺关系密切。
- 成熟技术:冷凝、焚烧(直接焚烧、催化焚烧)、吸收、吸附。
可根据治理对象单项选用,或组合应用(例
如冷凝-吸附、吸附浓缩-催化焚烧)。

酸性气体处理
主要是HCl、HF等,碱液吸收是主要方法。氟化物可用活性氧
化铝、分子筛等吸附净化。
图19.1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与
湿式石灰石吸收脱硫流程
氨-碱两级吸收流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