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odp
認識颱風
颱風是產生在熱帶不穩定低壓,就是旋風
( Tropical cycle ),西太平洋的稱呼;大西洋
及東太平洋稱颶風;印度洋稱旋風。颱風形成
的地方,多在南北緯 10 度左右的海域。
形成原因
●
赤道以北的東北信風相
遇,兩股氣流相互衝擊,
形成一個漩渦,小漩渦會
促使周圍空氣急速旋轉,
中心的空氣開始上升,此
時,旋轉的空氣一邊發散
著熱,一邊形成雲粒上
升,於是中心的空氣變
熱,猛然的將四周的空氣
捲起來。
形成的條件
●
有利颱風形成的條件如下:
●
1. 洋面溫度高(大於 27 C )
●
4. 在中對流層有高相對濕度
●
●
●
2. 垂直風切(風向或風速)微
弱
5. 低層熱帶性擾動位於上層槽
的東方
3. 低層氣流有較平均略高的渦
度(旋轉程度)
分級
颱風強度 輕度颱風 中度颱風 強烈颱風 超級強烈
颱風
每秒公尺 17.2 ~
(m/s)
32.6
每時浬
(kts/hr)
34 ~ 63
相當風級 8 ~ 11
●
32.7 ~
50.0
51.0 ~
66.9
> 67.0
64 ~ 99
100 ~ 129 > 130
12 ~ 15
16 ~ 17
> 17
颱風眼
●
颱風所經之處,都是風
狂雨驟。但在颱風中心
的颱風眼中,卻是萬里
無雲、無風無雨,令人
無法想像。但這無風無
雨的時間,往往只有
一、二十分鐘。接踵而
來的是狂風暴雨的再度
來臨,而風向也會有一
百八十度的轉變。
暴風圈
●
在颱風眼的周圍為廣大
的暴風圈,氣象學家將
七級風及十級風的範圍
定為颱風的暴風圈,暴
風圈離颱風眼愈近,風
力愈強。颱風的暴風圈
直徑可達 1200 公里,
最大的超級颱風甚至可
達 3000 公里左右。
描述颱風
●
描述颱風的威力,可從
颱風的風力(風速)、
豪雨量、浪潮加以說
明。颱風除了強勁的風
力阻擾人行,吹折吹落
大樹、電桿、招牌、屋
頂等等災害外;豪雨帶
來淹水,浪潮帶來海水
倒灌所形成的災害亦相
當可怕。
生成地區
●
西太平洋的颱風多在
菲律賓東邊的加羅
林、馬紹爾和馬里亞
那群島附近海域生
成。
路徑
●
●
●
●
颱風的路徑雖然變化萬千,但大
致可歸納為三類:
拋物線路徑,自原地移出後向
西北移動,到達北緯 20 ~ 25
度左右轉向東北。
西進路徑,自原地向西或西 北
西,穿越台灣或菲律賓進入南
海。
不規則路徑,毫無規律可循,
有的會轉幾個圈而繞回南方,
有的會兩個颱風相互旋轉。
地形影響
●
台灣因為高聳的中央山脈縱貫南北,且複雜的地形效應,台
灣各地受到颱風影響的程度常有顯著的不同。當颱風中心接
近台灣東部海面時,台灣各地受颱風影響吹起東北風,中央
山脈東側的基隆、宜蘭、花蓮、台東等為東北風的向風面,
風狂雨急;但此時中央山脈西側的西部地區,因中央山脈的
阻擋,為背風面,不但風弱且天氣良好。但當颱風中心登陸
東部,穿過中央山脈進入台灣海峽時,各地所受颱風環流風
向隨之改變,改吹西風或西南風,使原本背風面的西部地區
急轉為向風面,開始風急雨驟;但東部地區反而轉為背風
面,天氣反而晴朗,且風雨止息。
●
自 1947 年以來,都是由美軍在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負責,至 1999 年
底,共五十二年之久。而颱風的命名,也是由該組織負責,早期命名方式全
以女性名字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 1979 年開始改以男女名字相間的順序命
名,沿用迄今,但再如何修正,名稱都是西洋化的名字,與東方的文化總是
結合不起來。公元兩千年以後,美軍駐關島的氣象部隊移到夏威夷,北太平
洋西部及南海地區颱風觀測及預報,改由位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
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RSMC) 負責。這個地區的颱風命名工作也交由東方各國
家負責,十四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十個名字,共五組一百四十個名字,
經 RSMC 匯整後,於公元兩千年元月一日起正式使用。在這一百四十個颱風
名字中,有動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等,例
如:海馬、電母、榴槤、杜鵑、天秤、啟德、婷婷、悟空、龍王、瑪瑙。台
灣雖不屬於十四個颱風委員會成員之一員,故無命名資格,但我國的國花
「梅花」 (Muifa) 也列名其中。
命名
1. 不要聽信謠言和傳播謠言,應信賴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
報。
●
2. 位於低漥地帶和海邊的住戶及民眾,應及早疏散至安全地
方,以防海水倒灌及水災發生。
●
3. 檢查屋頂、門窗是否堅固,四周的水溝要清理使其通暢。
●
4. 庭院或陽台的盆景與堆積物,應移入室內或者綁牢。
●
●
5. 家中應準備蠟燭、乾電池、手電筒、收音機,以備停電時
使用。也應備有簡易之醫藥急救藥品。
6. 儲備飲水、一日至二日之食物、或乾糧,以防備斷電、停
水
防颱準備
總結
● 颱風會帶來嚴重的災害 , 所以現在
大家已經對颱風有進一步的認識 ,
也要會做好基本的防颱準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