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16章dz16
Slide 1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Slide 2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概论
§2.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5 射极输出器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 多级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2-2)
Slide 3
§ 2.1 概论
2.1.1 放大的概念
电子学中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
成较大的信号。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电压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电路可以用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四
端网络表示,如图:
ui
Au
uo
(2-3)
Slide 4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一、电压放大倍数Au
ui
Au
uo
U o
Au
U
Au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
幅值比与相位差。
Uo
| Au |
Ui
Ui 和Uo 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电压
的有效值。
i
(2-4)
Slide 5
二、输入电阻ri
定义:
US ~
Ii
U i
Au
U i
ri
I
i
放大电路一定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
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输入电阻是衡量放大
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
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
即:ri越大,Ii 就越小,ui就越接近uS
(2-5)
Slide 6
三、输出电阻ro
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
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
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Au
US ~
ro
US' ~
(2-6)
Slide 7
如何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ro ?
方法一:计算。
步骤:
1. 所有的电源置零 (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
2. 加压求流法。
I
U
U
ro
I
(2-7)
Slide 8
方法二:测量。
步骤:
1. 测量开路电压。
2. 测量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
ro
ro
Us' ~
3. 计算。
Us' ~
Uo
ro (
Uo
U o
RL
Uo'
1 )R L
(2-8)
Slide 9
四、通频带
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
曲线——幅频特性曲
线
Au
Aum
0.7Aum
fL 下限截
止频率
通频带:
上限截 fH
止频率
f
fbw=fH–fL
(2-9)
Slide 10
2.1.3 符号规定
UA
uA
ua
全量
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直流量。
小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全量。
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交流分量。
uA
ua
交流分量
UA直流分量
t
(2-10)
Slide 11
§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共射放大器
三极管放
大电路有
三种形式
共基放大器
共集放大器
以共射放
大器为例
讲解工作
原理
(2-11)
Slide 12
2.2.1 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放大元件iC= iB,
工作在放大区,
要保证集电结反
偏,发射结正偏。
+EC
RC
C2
C1
T
输入 ui
RB
uo 输出
EB
参考点
(2-12)
Slide 13
+EC
RC
C1
C2
T 作用:使发射
基极电源与
基极电阻
RB
EB
结正偏,并提
供适当的静态
工作点。
(2-13)
Slide 14
集电极电源,
为电路提供能
量。并保证集
电结反偏。
+EC
RC
C2
C1
T
RB
EB
(2-14)
Slide 15
+EC
RC
C2
C1
集电极电阻,
将变化的电流
转变为变化的
电压。
T
RB
EB
(2-15)
Slide 16
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F~50F
+EC
RC
C2
C1
作用:隔离
输入输出与
电路直流的
联系,同时
能使信号顺
利输入输出。
T
RB
EB
(2-16)
Slide 17
电路改进:采用单电源供电
+EC
RC
C2
C1
T
可以省去
RB
EB
(2-17)
Slide 18
+EC
RB
RC
C2
C1
T
单电源供电电路
(2-18)
Slide 19
2.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静态工作点
由于电源的
存在IB0
+EC
RC
RB
C1
IC0
ICQC2
T
IBQ
ui=0时
IEQ=IBQ+ICQ
(2-19)
Slide 20
+EC
RB
RC
C1
ICQC2
T
(IBQ,UBEQ)
UBEQ
IBQ
( ICQ,UCEQ )
UCEQ
(2-20)
Slide 21
(IBQ,UBEQ) 和( ICQ,UCEQ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
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IC
IB
IBQ
Q
ICQ
Q
UBE
UBEQ
UCE
UCEQ
(2-21)
Slide 22
IB
IC
ib
ic
t
Q
ui
t
t
UBE
t
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
ib
UCE
uCE怎么变化
(2-22)
Slide 23
IC
ic
uCE的变化沿一
条直线
t
uce
UCE u 相位如何
ce
t
uce与ui反相!
(2-23)
Slide 24
各点波形
iC
+EC
RC
RB
C1
iB
ui
t
iC
C2
uC u
C
iB
ui
t
t
uo
uo
t
t
(2-24)
Slide 25
实现放大的条件
1.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
反偏。
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
极电压,经电容滤波只输出交流信号。
(2-25)
Slide 26
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能实现放大?
与实现放大的条件相对应,判断的过程如下:
1. 信号能否输入到放大电路中。
2. 信号能否输出。
3.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
反偏。
4.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如果已给定电路的参数,则计算静态工作点来
判断;如果未给定电路的参数,则假定参数设
置正确。
(2-26)
Slide 27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估算法
静态分析
图解法
放大
电路
分析
微变等效电
路法
动态分析
图解法
计算机仿真
(2-27)
Slide 28
2.3.1 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
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在静态直
流上附加了小的交流信号。
但是,电容对交、直流的作用不同。如果电
容容量足够大,可以认为它对交流不起作用,即
对交流短路。而对直流可以看成开路,这样,交
直流所走的通道是不同的。
交流通道: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
直流通道: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
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道分析。
(2-28)
Slide 29
例:
对直流信号(只有+EC)
直流通道
+EC
RB
C1
RC
+EC
C2
RB
T
RC
开路
开路
(2-29)
Slide 30
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
+EC
RB
C1
置零
RC
C2
T
交流通路
短路
uo
短路
ui
RB
RC RL
(2-30)
Slide 31
2.3.2 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
一、直流负载线
+EC
RB
RC
IC
UCE~IC满足什么关系?
1.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2. UCE=EC–ICRC 。
EC
UCE
IC
与输出
特性的
交点就
是Q点
RC
Q
直流
负载线
直流通道
IB
UCE
EC
(2-31)
Slide 32
二、交流负载线
ic
uo
uce
ui
RC RL
RB
交流通路
ic
uce
1
RL
其中: R L R L // R C
(2-32)
Slide 33
iC 和 uCE是全量,与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
ic iC uce uCE
所以:
iC
uCE
1
RL
即:交流信号的变化沿着斜率为:
1
RL
的直线。
这条直线通过Q点,称为交流负载线。
(2-33)
Slide 34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EC
IC
交流负载线
RC
Q
IB
UCE
EC
过Q点作一条直线,斜率为:
1
RL
(2-34)
Slide 35
2.3.3 静态分析
一、估算法
(1)根据直流通道估算IB
+EC
RC
RB
IB
IB
UBE
直流通道
E C U BE
RB
E C 0 .7
RB
EC
RB
R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
置电流。
(2-35)
Slide 36
(2)根据直流通道估算UCE、IB
RB
RC
IC
UCE
I C I B I CEO
I B
U CE EC I C RC
直流通道
(2-36)
Slide 37
二、图解法
先估算 IB ,然后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
流负载线,与 IB 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与直流负
载线的交点就是Q点。
IC
EC
IB
RC
Q
E C U BE
RB
UCE
EC
(2-37)
Slide 38
例: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EC=12V,RC=4k,RB=300k,
=37.5。
解:
IB
EC
RB
12
0 . 04 mA 40 A
300
I C I B I B 37 . 5 0 . 04 1 . 5 mA
U CE U CC I C R C 12 1 . 5 4 6 V
请注意电路中IB 和IC 的数量级。
(2-38)
Slide 39
2.3.4 动态分析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 输入回路
iB
当信号很小时,将输入特性
在小范围内近似线性。
rbe
iB
uBE
uBE
u BE
iB
u be
ib
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
三极管相当于电阻rbe。
对于小功率三极管: rbe 300 ( ) (1 )
rbe的量级从几百欧到几千欧。
26 ( mV )
I E ( mA )
(2-39)
Slide 40
2. 输出回路
iC近似平行
iC I C i c ( I B ib )
I B ib
所以:i c
ib
iC (1) 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ib 控制
的电流源。
uCE (2) 考虑 u 对 i 的影响,输出
CE
C
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rce。
uCE
rce的含义
rce
uCE
iC
uce
ic
(2-40)
Slide 41
ib
3.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c
ic
ib
ib
ube rbe
b
ic
rce
uce
uce
ube
e
ib
b
ib
c
rce很大,
一般忽略。
rbe
e
(2-41)
Slide 42
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
uo
ui
RB
RC
RL
ii
ib
ic
ib
交流通路
ui RB
RL uo
rbe
RC
(2-42)
Slide 43
三、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Ii
U i RB
Ib
Ic
Ib
U i Ib rbe
RL
rbe
I R'
U
o
b
L
Uo
RC
Au
R' L
rbe
R' L R C // R L
特点: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
(2-43)
Slide 44
四、输入电阻的计算
对于为放大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源来说,放大电
路是负载,这个负载的大小可以用输入电阻来表示。
U i
输入电阻的定义:ri
I
Ii
Ib
U i RB rbe
Ic
Ib
是动态电阻。
i
RL
RC
U i
ri
I
U o
i
R B // rbe
rbe
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
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
(2-44)
Slide 45
五、输出电阻的计算
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
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
(1)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对有受控
源的电路不适用)。
(2)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加压求
流法。
(2-45)
Slide 46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0
Ii
Ib
Ic
0
Io
Ib
RB
U o
rbe
RC
U
o
所以:
ro
RC
I
o
(2-46)
Slide 47
2.3.5 失真分析
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
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
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产生非线
性失真。
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Q设置在交流
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Q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
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
下面将分析失真的原因。为简化分析,假设负载为
空载(RL=)。
(2-47)
Slide 48
选择静态工作点
iC
ib
可输出的
最大不失
真信号
uCE
uo
(2-48)
Slide 49
1. 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
放大电路产生
截止失真
iC
输入波形
ib
uCE
uo
输出波形
(2-49)
Slide 50
2. 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
iC
放大电路产生
饱和失真
ib
输入波
形
uCE
输出波形
uo
(2-50)
Slide 51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
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
态工作点。
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
作点由UBE、 和ICEO 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
变化,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方
面。
UBE
T
ICEO
Q
(2-51)
Slide 52
一、温度对UBE的影响
IB
iB
50ºC
25ºC
E C U BE
RB
UBE
T
IB
IC
uBE
(2-52)
Slide 53
二、温度对 值及ICEO的影响
、 ICEO
T
IC
总的效果是:
iC
温度上升时,
输出特性曲
线上移,造
成Q点上移。
Q´
Q
uCE
(2-53)
Slide 54
小结:
T
IC
固定偏置电路的Q点是不稳定的。 Q点
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或
截止区,从而导致失真。为此,需要改进偏
置电路,当温度升高、 IC增加时,能够自动
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
稳定。
常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
电路见下页。
(2-54)
Slide 55
分压式偏置电路:
一、静态分析
+EC
RB1
RC
C1
+EC
C2
RB1
I1
RC
IB
T
RL
ui
RB2
RE
uo
CE
RE射极直流
负反馈电阻
CE 交流旁
路电容
RB2
I2
RE
直流通路
(2-55)
Slide 56
+EC
RB1
I1
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
RC
本电路稳压的
过程实际是由
于加了RE形成
了负反馈过程
IB
T
RB2
I2
RE
T
IC
UE
IC
IB
UBE
(2-56)
Slide 57
2. 求静态工作点
+EC
RB1
I1
E C I 1 R B 1 U BE I E R E
RC
I 2 R B 2 U BE I E R E
IB
T
RB2
I2
算法一:
RE
I1 I 2 I B
I E ( 1 )I B
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求出
IE ,进而,可求出UCE 。
直流通路
本算法比较麻烦,通常采用下
面介绍的算法二、三。
(2-57)
Slide 58
+EC
+EC
RB1
I1
RC
T
RB2
方框中部分用戴维
南定理等效为:
Rd
ESB
R d R B 1 // R B 2
IB
I2
算法二:
RE
U SB
IB
RB2
R B1 R B 2
EC
U SB U BE
Rd ( 1 )RE
进而,可求出IE 、UCE 。
直流通路
(2-58)
Slide 59
算法三:
+EC
RB1
I1
RC
I1 I 2
IB
RB2
I2
I 2 I B
EC
R B1 R B 2
RB2
T
VB I2RB2
RE
U BE V B V E V B I E R E
IC I E
直流通路
R B1 R B 2
U B U BE
RE
EC
UB
RE
U CE EC I C RC I E RE
(2-59)
Slide 60
+EC
RB1
I1
RC
IC
UB
RE
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
IB
T
RB2
I2
RE
直流通路
似乎I2越大越好,
但是RB1、RB2太小,
将增加损耗,降低输
入电阻。因此一般取
几十k。
(2-60)
Slide 61
例:已知=50, EC=12V, RB1=7.5k, RB2=2.5k,
RC=2k, RE=1k, 求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EC
RB1
RC
算法一、二的结果:
I B 0.0435mA
I C I B 2.175mA
C2
C1
U CE EC I C RC I E RE
5.43V
算法三的结果:
RL
ui
RB2
RE
uo
CE
VB
RB2
R B1 R B 2
E C 3V
I E 2.3mA
U CE 5.1V
结论:三种算法的结果近似相等,但算法三的计算
过程要简单得多。
(2-61)
Slide 62
二、动态分析
RB1
+EC
RB1
RC
C1
RL
RB2
ui
RC
C2
交流通路
Ii
Ib
Ic
RL
ui
RB2
uo
RE
uo
CE
R'B
U i
rbe
Ib
RL
RC
U o
微变等效电路
Au
R' L
rbe
ri R' B || rbe rbe
ro RC
(2-62)
Slide 63
+EC
RB1
C1
ui
RB2
I1
RC
问题1:如果去掉CE,
放大倍数怎样?
C2
IB
I2
RE
RL
uo
CE
CE的作用:交流通路中, CE将RE短路,
RE对交流不起作用,放大倍数不受影响。
(2-63)
Slide 64
去掉 CE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Ii
RB1
ui
RB2
RE
Ic
Ib
rbe
RL
uo
U i
RC
U i Ib rbe (1 ) Ib R E
Au
Ib
RL
rbe (1 ) RE
RL
R'B
RE
U o
RC
U o Ib R L
ri RB //{rbe (1 ) RE }
(2-64)
Slide 65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Ib
rbe
RS
I
Ic
Ib
U
R'B
RC
RE
(1 ) Ib
Ib ( RS // RB1 // RB 2 rbe ) (1 ) Ib RE 0
Ib 0
Ic 0
ro RC
可见,去掉CE后,放大倍数减小、输出电阻
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
(2-65)
Slide 66
问题2: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
+EC
RB1
RC
C2
C1
T
RL
ui
RB2
RE1
RE2
uo
CE
(2-66)
Slide 67
静态分析:
+EC
+EC
RB1
C1
I1
RB1
RC
C2
IB
IB
T
T
ui
RB2
I2
RE2
I1
RC
RL
RE1
CE
RB2
uo
I2
RE1
RE2
直流通路
(2-67)
Slide 68
动态分析:
+EC
RB1
RC
C2
C1
RB1
ui
T
RL
ui
RB2
RE1
RE2
CE
RL
RB2
RE1
uo
RC
uo
交流通路
(2-68)
Slide 69
交流通路:
RB1
ui
uo
RC
RE1
Ii
Ib
微变等效电路:
U i
RL
RB2
rbe
Ic
I b
RL
R'B
RE1
U o
RC
(2-69)
Slide 70
RS
U s
放
大
U i 电
路
定义:
RL
U o
U o
Au
U
U o
Aus
U
i
s
问题:Au 和 Aus 的关系如何?
U o
Aus
U
s
U i
ri
RS ri
U S
Aus
ri
RS ri
Au
(2-70)
Slide 71
§ 2.5 射极输出器
+EC
+EC
RB
RB
C1
ui
C2
RE
RL
uo
RE
直流通道
(2-71)
Slide 72
一、静态分析
+EC
RB
IB
E C U BE
R B (1 ) R E
折算
IB
RE
IE
直流通道
I E (1 ) I B
U CE E C I E R E
(2-72)
Slide 73
二、动态分析
+EC
RB
C1
ui
C2
RE
RL
ui
RB
RE RL
uo
uo
交流通道
(2-73)
Slide 74
ui
RB
RE RL
uo
Ib
Ii
交流通道
Ic
rbe
U i
Ib
RB
RE
RL
U o
微变等效电路
(2-74)
Slide 75
1. 电压放大倍数
Ib
Ii
rbe
U i
R L R E // R L
Ic
U o Ie R L
Ib
(1 ) Ib R L
RB
RE
RL
U o
U i Ib rbe Ie R L
Ib rbe (1 ) Ib R L
(1 ) Ib RL
(1 )RL
Au
Ib rbe (1 ) Ib RL
rbe (1 ) RL
(2-75)
Slide 76
Au
(1 )RL
rbe ( 1 )RL
结论:
1. rbe (1 ) R L ,
所以 Au 1,
但是,输出电流Ie增加了。
2. 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
故称电压跟随器。
(2-76)
Slide 77
2. 输入电阻
Ii Ib I RB
IRB
Ib
ri
U i
Ib
Ii
I RB
U i
U i
RB
U i
Ic
rbe
Ib
RB
RE
RL
U o
rbe ( 1 ) R' L
R B //{ rbe ( 1 ) R L }
Ii
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
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且取得的信号大。
(2-77)
Slide 78
3. 输出电阻
Ib
Ii
RS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rbe
Ib
RS
RE
ro
Ic
Ib
rbe
电源置0
RB
U S
Ib
Ii
Ic
I
RB
设:
RE
Ie
R s R s // R B
I Ib Ib Ie
U
rbe R s
U
rbe R s
U
U
RE
U
1
1
rbe Rs
ro
1 /(
) RE //
rbe Rs RE
I
1
(2-78)
Slide 79
U
ro
I
1 /(
1
rbe Rs
一般: R E
所以: ro
1
RE
) RE //
rbe Rs
1
rbe R s
1
rbe R s
1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
所谓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
数基本不变。
(2-79)
Slide 80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
负反馈
(2-80)
Slide 81
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1 负反馈的概念
§3.2 负反馈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81)
Slide 82
§3.1 负反馈的概念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
迭加,就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
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
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
相是负反馈。
(2-82)
Slide 83
反馈框图:
实际被放大信号
开环
叠加
输入
放大器
±
反馈
信号
输出
反馈网络
闭环
取+
加强输入信号
正反馈
用于振荡器
取-
削弱输入信号
负反馈
用于放大器
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提
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
(2-83)
Slide 84
负反馈框图: 差值信号
X i
输入信号
+
–
X d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o
输出信号
X f
反馈信号
反馈回路F
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
放大:
X o
Ao
X
d
X f
反馈: F
X
o
叠加: X d X i X f
(2-84)
Slide 85
X i
+
–
X d
X o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f
反馈回路F
X o
Ao
——开环放大倍数
X
d
X f
F
X
X o
AF
X
i
——反馈系数
——闭环放大倍数
o
(2-85)
Slide 86
X i
+
–
X d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o
X f
反馈回路F
负反馈放大器的一般关系:
X o
X o
1
1
AF
1
X f
X i
X f X d
X d
F
Ao
X o
X o
Ao
1 Ao F
定义: 1
Ao F
反馈深度
(2-86)
Slide 87
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
AF
Ao
1 Ao F
当AoF>>1时, AF
1
F
结论:当 AoF>>1 很大时,负反馈放大器的闭
环放大倍数与晶体管无关,只与反馈网络有
关。即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倍数。
(2-87)
Slide 88
+EC
例: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
ud
uf
T1
C2
+
T2
uo
RB22
RE2
RE1
CE
–
Rf
U
RE1
Rf 、RE1组成反馈
f
F
网络,反馈系数:
U o
RE1 R f
(2-88)
Slide 89
§3.2 负反馈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3.2.1 负反馈的类型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
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信号。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
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
(2-89)
Slide 90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uo
uo
RL
RL
采样电阻很大
(2-90)
Slide 91
电流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io
RL
io
iE
RL
iE
Rf
采样电阻很小
(2-91)
Slide 92
二、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
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
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比较。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
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比较。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2-92)
Slide 93
并联反馈
i
串联反馈
if
ib
ib=i-if
ui
ube
uf
ube=ui-uf
(2-93)
Slide 94
三、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
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起作用。
有的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
馈只对直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馈对交、
直流信号均起作用。
若在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则可以隔断
直流,此时反馈只对交流起作用。
在起反馈作用的电阻两端并联旁路电容,可
以使其只对直流起作用。
(2-94)
Slide 95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T1
C2
+
T2
uo
RE1
RB22
RE2
CE
–
–
Rf
C
增加隔直电容C后,Rf只对交流起反馈作用。
注:本电路中C1、C2也起到隔直作用。
(2-95)
Slide 96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T1
C2
+
T2
uo
C
RE1
RB22
RE2
–
CE
–
Rf
增加旁路电容C后,Rf只对直流起反馈作用。
(2-96)
Slide 97
负反馈的分类小结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交流反馈
负
反
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直流反馈
稳定静态工作点
(2-97)
Slide 98
§3.2.2 负反馈的分析方法
一、反馈类型的判断
分析步骤:
1. 找出反馈网络(电阻)。
2. 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3. 是否负反馈?
4. 是负反馈!那么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组态)
(2-98)
Slide 99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判别方法:
电压反馈一般从后级放大器的集电极采样。
电流反馈一般从后级放大器的发射极采样。
注意:直流反馈中,输出电压指UCE,输
出电流指IE或IC。
并联反馈与串联反馈判别方法:
并联反馈的反馈信号接于晶体管基极。
串联反馈的反馈信号接于晶体管发射极。
(2-99)
Slide 100
判断负反馈的方法——瞬时极性法
假设输出端信号有一定极性的瞬时变化,依
次经过反馈、比较、放大后,再回到输出端,
若输出信号与原输出信号的变化极性相反,则
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如果是电压反馈,则要从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
开始。如果是电流反馈,则要从输出电流的微小变
化开始。
判断时在输入端也要反映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
号的比较关系。
(2-100)
Slide 101
例1: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EC
RB1
RB21
RC1
uc1
ub2
C1
+
ube
uf
RE1
ui
–
T1
C2
此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对直流不起作用。
uo
uo
uf
RC2
C3
uc2
+
T2
uo
RB22
RE2
CE
–
Rf
ube=ui-uf
uc2
uc1
ub2
(2-101)
Slide 102
分析中用到了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相位相
反这一性质。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
T1
ube
ube RE1
C2
+
T2
uo
RB22
RE2
CE
–
Rf
(2-102)
Slide 103
这里分析的是交流信号,不要与直流信号混淆。
分析中用到的电压、电流要在电路中标出。并
且注意符号的使用规则。
如果反馈对交直流均起作用,可以用全量。
当为交流反馈时,瞬时极性法所判断的也是相
位的关系。电路中两个信号的相位不是同相就
是反相,因此若两个信号都上升,它们一定同
相;若另一个信号下降而另一个上升,它们一
定反相。
(2-103)
Slide 104
例2: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RC
if
并联反馈
Rf
C2
电压反馈
C1
ui
i
uo
uo
uo
ib
if
ib=i+if
此电路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
(2-104)
Slide 105
+UCC
RC
if
Rf
C1
ui
i
ib
C2
Rf 的作用:
1. 提供静态工作点。
2. 直流负反馈,稳定
静态工作点。
uo
3. 交流负反馈,稳定
放大倍数。
问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如何提供?能否在
反馈回路加隔直电容?
不能!Rf为三极管提供静态电流!
(2-105)
Slide 106
例3: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i
RC2
RC1
并联反馈
iB
uC1
uB2
电流反馈
iE2
ui
Rf
iF
RE2
RE1
iE2
uF
iE2
iB2
uo
uF
iF
iB
uB2 uC1
(2-106)
Slide 107
例4: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RC2
RC1
i
iB
uC1
uB2
iE2
ui
iF
RE1
Rf
RE2
uo
uF
电流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可以稳
定静态工作点。
(2-107)
Slide 108
例5:判断如图电路中RE1、RE2的负反馈作用。
+UCC
RC
RB1
C2
C1
电流串联反馈
ube
ui
RB2
RE1
ie
RE2
1. 对交流信号: ie
ie
uo
CE
ue
ib
RE2对交流反
馈不起作用
ube=ui-ue
RE1:电流串联负反馈。
(2-108)
Slide 109
2. 对直流信号:
UB
RB 2
RB1 RB 2
+UCC
U CC
C1
恒定
ui
反馈过程: IE
IE
RC
RB1
RB2
C2
UB
UBE UE
IE
RE1
RE2
uo
RE1、RE2对
直流均起作
用,通过反
馈稳定静态
工作点。
CE
UE=IE(RE1+RE2)
UBE=UB–UE
IB
(2-109)
Slide 110
例6:判断如图电路中RE3的负反馈作用。
+UCC
RC1
RB2
RB3
RC3
RC2
RB1
T3
T2
ie3
T1
ui
ube1
ie3
ie3
RE3
uf
uf
ube1=ui–uf
uc1
ib3
uc2
电流串联负反馈。
(2-110)
Slide 111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UCC
方法一:当电路比较简单
时,可直接用微变等
效电路分析。
C1
例:
开环: Ao
闭环: A F
R' L
RC
RB1
ui
RB2
C2
UB
UBE UE
IE
RE1
RE2
uo
CE
rbe
R' L
rbe ( 1 ) R E 1
(2-111)
Slide 112
RB1=100k
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比较:
RB2=33k
无负反馈时: Ao
R' L
RE=2.4k
rbe
RE1=100
RC=5k
=60时, Ao =-93
RL=5k
=60
=50时, Ao =-77
EC=15V
有负反馈时: A F
R' L
rbe=1.62 k
rbe ( 1 ) R E 1
=60时, AF =-19.4
=50时, AF =-18.6
(2-112)
Slide 113
RB1=100k
性能比较:
RB2=33k
无RF
放大倍数
-93
有RF
-19.4
RE=2.4k
RE1=100
RC=5k
RL=5k
输入电阻
1.52k
5.9k
=60
EC=15V
输出电阻
5 k
5 k
rbe=1.62 k
结论: (1) 输入电阻提高了。
(2) 放大倍数减小了,但稳定了,即受晶体
管的影响减小。
(2-113)
Slide 114
方法二:从负反馈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的公式出发。
AF
1. 先计算Ao和F 。
Ao
1 Ao F
2. 计算AF。
+UCC
例:
RC
RB1
C1
ui
RB2
C2
UB
UBE
RE1
RE2
U f
RE 1 Ie
F
U o
Ic RL'
UE
IE
uo
CE
RE 1
Ao
RL'
RL '
rbe
(2-114)
Slide 115
RB1=100k
Ao
RL '
rbe
60 2.5
92.6
1.62
RC=5k
RL=5k
Ao
=60
1 Ao F
92.6
1 92.6 0.04
RE=2.4k
RE1=100
F- 0.1 / (5//5) =-0.04
AF
RB2=33k
EC=15V
19.7
rbe=1.62 k
R' L
与方法一的计算 A
19 . 4
F
结果基本相同。
rbe ( 1 ) R E 1
(2-115)
Slide 116
方法三: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AF
Ao
1 Ao F
+UCC
例1:
RC
RB1
C1
ui
RB2
AF
C2
UBE
RE1
RE2
AF
AF
uo
CE
F
25
F
与方法一比较:
若(1+ )RF>> rbe, 则
UB
UE
IE
1
1
R' L
rbe ( 1 ) R E 1
R' L
R
25
E1
在深度负反馈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2-116)
Slide 117
例2:射极跟随器
反馈形式:电压串联负反馈
+EC
性能:
RB
(1)放大倍数 1
C1
ui
C2
RE
RL
(2)输入电阻大
(3)输出电阻小
uo
(2-117)
Slide 118
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1)用公式: Au
( 1 )RL
rbe ( 1 )RL
若 (1+ )R´L>> rbe , 则AF 1
(2)用反馈放大器 AF
1
进行计算:
F
因为uf = uo,所以F= uf / uo=1
AF = 1/F 1
(2-118)
Slide 119
§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X i
+
–
X d
X o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f
反馈电路的
基本方程
反馈回电
路F
X f
F
X o
X
o
Ao
X
d
X X X
d
i
f
(2-119)
Slide 120
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X f
F
X
o
X o
Ao
X
X o
Ao
AF
X i 1 Ao F
d
X d X i X f
定义: 1
Ao F
Ao
开环放大倍数
AF
闭环放大倍数
反馈深度
(2-120)
Slide 121
X
X
X
(1) AF
中, Ao F o f f
1 Ao F
X d X o
X d
X 、 X 同相,所以 | A F | 0
Ao
f
d
o
则有: AF Ao
(2)
AF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Ao
d AF
1 Ao F
AF
d Ao
Ao
1
1 Ao F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稳定性提高。
(3) 若 Ao F 1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 AF
1
F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放大倍数只与反馈
网络有关。
(2-121)
Slide 122
二、改善波形的失真
加反馈前
ui
Ao
uo
加反馈后
ud
ui
uf
+
–
Ao
F
uuoo
改善
(2-122)
Slide 123
三、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1. 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
rif (1 Ao F )ri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串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了
一个电阻,故输入电阻增加。
2. 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rif
ri
(1 Ao F )
理解:并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并联了
一条支路,故输入电阻减小。
(2-123)
Slide 124
3.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
rof
ro
(1 Ao F )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电压负反馈目的是阻止uo的变化,稳定
输出电压。
放大电路空载时
可等效右图框中
为电压源:
ro
eso
RL
uo
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反之亦然。
(2-124)
Slide 125
4.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
rof ( 1 Ao F )ro
理解:电流负反馈目的是阻止io的变化,稳定
输出电流。
放大电路空载时
可等效为右图框
中电流源:
io
iso
ro
RL
输出电阻越大,输出电流越稳定,反之亦然。
(2-125)
Slide 126
四、对通频带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B f (1 Ao F ) Bo
A
Ao
AF
Bo
BF
f
(2-126)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Slide 2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概论
§2.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5 射极输出器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 多级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2-2)
Slide 3
§ 2.1 概论
2.1.1 放大的概念
电子学中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
成较大的信号。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电压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电路可以用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四
端网络表示,如图:
ui
Au
uo
(2-3)
Slide 4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一、电压放大倍数Au
ui
Au
uo
U o
Au
U
Au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
幅值比与相位差。
Uo
| Au |
Ui
Ui 和Uo 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电压
的有效值。
i
(2-4)
Slide 5
二、输入电阻ri
定义:
US ~
Ii
U i
Au
U i
ri
I
i
放大电路一定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
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输入电阻是衡量放大
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
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
即:ri越大,Ii 就越小,ui就越接近uS
(2-5)
Slide 6
三、输出电阻ro
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
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
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Au
US ~
ro
US' ~
(2-6)
Slide 7
如何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ro ?
方法一:计算。
步骤:
1. 所有的电源置零 (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
2. 加压求流法。
I
U
U
ro
I
(2-7)
Slide 8
方法二:测量。
步骤:
1. 测量开路电压。
2. 测量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
ro
ro
Us' ~
3. 计算。
Us' ~
Uo
ro (
Uo
U o
RL
Uo'
1 )R L
(2-8)
Slide 9
四、通频带
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
曲线——幅频特性曲
线
Au
Aum
0.7Aum
fL 下限截
止频率
通频带:
上限截 fH
止频率
f
fbw=fH–fL
(2-9)
Slide 10
2.1.3 符号规定
UA
uA
ua
全量
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直流量。
小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全量。
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交流分量。
uA
ua
交流分量
UA直流分量
t
(2-10)
Slide 11
§ 2.2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共射放大器
三极管放
大电路有
三种形式
共基放大器
共集放大器
以共射放
大器为例
讲解工作
原理
(2-11)
Slide 12
2.2.1 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放大元件iC= iB,
工作在放大区,
要保证集电结反
偏,发射结正偏。
+EC
RC
C2
C1
T
输入 ui
RB
uo 输出
EB
参考点
(2-12)
Slide 13
+EC
RC
C1
C2
T 作用:使发射
基极电源与
基极电阻
RB
EB
结正偏,并提
供适当的静态
工作点。
(2-13)
Slide 14
集电极电源,
为电路提供能
量。并保证集
电结反偏。
+EC
RC
C2
C1
T
RB
EB
(2-14)
Slide 15
+EC
RC
C2
C1
集电极电阻,
将变化的电流
转变为变化的
电压。
T
RB
EB
(2-15)
Slide 16
耦合电容:
电解电容,有极性。
大小为10F~50F
+EC
RC
C2
C1
作用:隔离
输入输出与
电路直流的
联系,同时
能使信号顺
利输入输出。
T
RB
EB
(2-16)
Slide 17
电路改进:采用单电源供电
+EC
RC
C2
C1
T
可以省去
RB
EB
(2-17)
Slide 18
+EC
RB
RC
C2
C1
T
单电源供电电路
(2-18)
Slide 19
2.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静态工作点
由于电源的
存在IB0
+EC
RC
RB
C1
IC0
ICQC2
T
IBQ
ui=0时
IEQ=IBQ+ICQ
(2-19)
Slide 20
+EC
RB
RC
C1
ICQC2
T
(IBQ,UBEQ)
UBEQ
IBQ
( ICQ,UCEQ )
UCEQ
(2-20)
Slide 21
(IBQ,UBEQ) 和( ICQ,UCEQ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
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IC
IB
IBQ
Q
ICQ
Q
UBE
UBEQ
UCE
UCEQ
(2-21)
Slide 22
IB
IC
ib
ic
t
Q
ui
t
t
UBE
t
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
ib
UCE
uCE怎么变化
(2-22)
Slide 23
IC
ic
uCE的变化沿一
条直线
t
uce
UCE u 相位如何
ce
t
uce与ui反相!
(2-23)
Slide 24
各点波形
iC
+EC
RC
RB
C1
iB
ui
t
iC
C2
uC u
C
iB
ui
t
t
uo
uo
t
t
(2-24)
Slide 25
实现放大的条件
1.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
反偏。
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
极电压,经电容滤波只输出交流信号。
(2-25)
Slide 26
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能实现放大?
与实现放大的条件相对应,判断的过程如下:
1. 信号能否输入到放大电路中。
2. 信号能否输出。
3.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
反偏。
4.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
如果已给定电路的参数,则计算静态工作点来
判断;如果未给定电路的参数,则假定参数设
置正确。
(2-26)
Slide 27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估算法
静态分析
图解法
放大
电路
分析
微变等效电
路法
动态分析
图解法
计算机仿真
(2-27)
Slide 28
2.3.1 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
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在静态直
流上附加了小的交流信号。
但是,电容对交、直流的作用不同。如果电
容容量足够大,可以认为它对交流不起作用,即
对交流短路。而对直流可以看成开路,这样,交
直流所走的通道是不同的。
交流通道: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
直流通道: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
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道分析。
(2-28)
Slide 29
例:
对直流信号(只有+EC)
直流通道
+EC
RB
C1
RC
+EC
C2
RB
T
RC
开路
开路
(2-29)
Slide 30
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
+EC
RB
C1
置零
RC
C2
T
交流通路
短路
uo
短路
ui
RB
RC RL
(2-30)
Slide 31
2.3.2 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
一、直流负载线
+EC
RB
RC
IC
UCE~IC满足什么关系?
1.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2. UCE=EC–ICRC 。
EC
UCE
IC
与输出
特性的
交点就
是Q点
RC
Q
直流
负载线
直流通道
IB
UCE
EC
(2-31)
Slide 32
二、交流负载线
ic
uo
uce
ui
RC RL
RB
交流通路
ic
uce
1
RL
其中: R L R L // R C
(2-32)
Slide 33
iC 和 uCE是全量,与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
ic iC uce uCE
所以:
iC
uCE
1
RL
即:交流信号的变化沿着斜率为:
1
RL
的直线。
这条直线通过Q点,称为交流负载线。
(2-33)
Slide 34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EC
IC
交流负载线
RC
Q
IB
UCE
EC
过Q点作一条直线,斜率为:
1
RL
(2-34)
Slide 35
2.3.3 静态分析
一、估算法
(1)根据直流通道估算IB
+EC
RC
RB
IB
IB
UBE
直流通道
E C U BE
RB
E C 0 .7
RB
EC
RB
R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
置电流。
(2-35)
Slide 36
(2)根据直流通道估算UCE、IB
RB
RC
IC
UCE
I C I B I CEO
I B
U CE EC I C RC
直流通道
(2-36)
Slide 37
二、图解法
先估算 IB ,然后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
流负载线,与 IB 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与直流负
载线的交点就是Q点。
IC
EC
IB
RC
Q
E C U BE
RB
UCE
EC
(2-37)
Slide 38
例: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
已知:EC=12V,RC=4k,RB=300k,
=37.5。
解:
IB
EC
RB
12
0 . 04 mA 40 A
300
I C I B I B 37 . 5 0 . 04 1 . 5 mA
U CE U CC I C R C 12 1 . 5 4 6 V
请注意电路中IB 和IC 的数量级。
(2-38)
Slide 39
2.3.4 动态分析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 输入回路
iB
当信号很小时,将输入特性
在小范围内近似线性。
rbe
iB
uBE
uBE
u BE
iB
u be
ib
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
三极管相当于电阻rbe。
对于小功率三极管: rbe 300 ( ) (1 )
rbe的量级从几百欧到几千欧。
26 ( mV )
I E ( mA )
(2-39)
Slide 40
2. 输出回路
iC近似平行
iC I C i c ( I B ib )
I B ib
所以:i c
ib
iC (1) 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ib 控制
的电流源。
uCE (2) 考虑 u 对 i 的影响,输出
CE
C
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rce。
uCE
rce的含义
rce
uCE
iC
uce
ic
(2-40)
Slide 41
ib
3.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c
ic
ib
ib
ube rbe
b
ic
rce
uce
uce
ube
e
ib
b
ib
c
rce很大,
一般忽略。
rbe
e
(2-41)
Slide 42
二、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
uo
ui
RB
RC
RL
ii
ib
ic
ib
交流通路
ui RB
RL uo
rbe
RC
(2-42)
Slide 43
三、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Ii
U i RB
Ib
Ic
Ib
U i Ib rbe
RL
rbe
I R'
U
o
b
L
Uo
RC
Au
R' L
rbe
R' L R C // R L
特点: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
(2-43)
Slide 44
四、输入电阻的计算
对于为放大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源来说,放大电
路是负载,这个负载的大小可以用输入电阻来表示。
U i
输入电阻的定义:ri
I
Ii
Ib
U i RB rbe
Ic
Ib
是动态电阻。
i
RL
RC
U i
ri
I
U o
i
R B // rbe
rbe
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
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
(2-44)
Slide 45
五、输出电阻的计算
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
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
(1)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对有受控
源的电路不适用)。
(2)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加压求
流法。
(2-45)
Slide 46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0
Ii
Ib
Ic
0
Io
Ib
RB
U o
rbe
RC
U
o
所以:
ro
RC
I
o
(2-46)
Slide 47
2.3.5 失真分析
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
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
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产生非线
性失真。
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Q设置在交流
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Q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
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
下面将分析失真的原因。为简化分析,假设负载为
空载(RL=)。
(2-47)
Slide 48
选择静态工作点
iC
ib
可输出的
最大不失
真信号
uCE
uo
(2-48)
Slide 49
1. 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
放大电路产生
截止失真
iC
输入波形
ib
uCE
uo
输出波形
(2-49)
Slide 50
2. 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
iC
放大电路产生
饱和失真
ib
输入波
形
uCE
输出波形
uo
(2-50)
Slide 51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
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
态工作点。
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
作点由UBE、 和ICEO 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
变化,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方
面。
UBE
T
ICEO
Q
(2-51)
Slide 52
一、温度对UBE的影响
IB
iB
50ºC
25ºC
E C U BE
RB
UBE
T
IB
IC
uBE
(2-52)
Slide 53
二、温度对 值及ICEO的影响
、 ICEO
T
IC
总的效果是:
iC
温度上升时,
输出特性曲
线上移,造
成Q点上移。
Q´
Q
uCE
(2-53)
Slide 54
小结:
T
IC
固定偏置电路的Q点是不稳定的。 Q点
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或
截止区,从而导致失真。为此,需要改进偏
置电路,当温度升高、 IC增加时,能够自动
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
稳定。
常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
电路见下页。
(2-54)
Slide 55
分压式偏置电路:
一、静态分析
+EC
RB1
RC
C1
+EC
C2
RB1
I1
RC
IB
T
RL
ui
RB2
RE
uo
CE
RE射极直流
负反馈电阻
CE 交流旁
路电容
RB2
I2
RE
直流通路
(2-55)
Slide 56
+EC
RB1
I1
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
RC
本电路稳压的
过程实际是由
于加了RE形成
了负反馈过程
IB
T
RB2
I2
RE
T
IC
UE
IC
IB
UBE
(2-56)
Slide 57
2. 求静态工作点
+EC
RB1
I1
E C I 1 R B 1 U BE I E R E
RC
I 2 R B 2 U BE I E R E
IB
T
RB2
I2
算法一:
RE
I1 I 2 I B
I E ( 1 )I B
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求出
IE ,进而,可求出UCE 。
直流通路
本算法比较麻烦,通常采用下
面介绍的算法二、三。
(2-57)
Slide 58
+EC
+EC
RB1
I1
RC
T
RB2
方框中部分用戴维
南定理等效为:
Rd
ESB
R d R B 1 // R B 2
IB
I2
算法二:
RE
U SB
IB
RB2
R B1 R B 2
EC
U SB U BE
Rd ( 1 )RE
进而,可求出IE 、UCE 。
直流通路
(2-58)
Slide 59
算法三:
+EC
RB1
I1
RC
I1 I 2
IB
RB2
I2
I 2 I B
EC
R B1 R B 2
RB2
T
VB I2RB2
RE
U BE V B V E V B I E R E
IC I E
直流通路
R B1 R B 2
U B U BE
RE
EC
UB
RE
U CE EC I C RC I E RE
(2-59)
Slide 60
+EC
RB1
I1
RC
IC
UB
RE
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
IB
T
RB2
I2
RE
直流通路
似乎I2越大越好,
但是RB1、RB2太小,
将增加损耗,降低输
入电阻。因此一般取
几十k。
(2-60)
Slide 61
例:已知=50, EC=12V, RB1=7.5k, RB2=2.5k,
RC=2k, RE=1k, 求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EC
RB1
RC
算法一、二的结果:
I B 0.0435mA
I C I B 2.175mA
C2
C1
U CE EC I C RC I E RE
5.43V
算法三的结果:
RL
ui
RB2
RE
uo
CE
VB
RB2
R B1 R B 2
E C 3V
I E 2.3mA
U CE 5.1V
结论:三种算法的结果近似相等,但算法三的计算
过程要简单得多。
(2-61)
Slide 62
二、动态分析
RB1
+EC
RB1
RC
C1
RL
RB2
ui
RC
C2
交流通路
Ii
Ib
Ic
RL
ui
RB2
uo
RE
uo
CE
R'B
U i
rbe
Ib
RL
RC
U o
微变等效电路
Au
R' L
rbe
ri R' B || rbe rbe
ro RC
(2-62)
Slide 63
+EC
RB1
C1
ui
RB2
I1
RC
问题1:如果去掉CE,
放大倍数怎样?
C2
IB
I2
RE
RL
uo
CE
CE的作用:交流通路中, CE将RE短路,
RE对交流不起作用,放大倍数不受影响。
(2-63)
Slide 64
去掉 CE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Ii
RB1
ui
RB2
RE
Ic
Ib
rbe
RL
uo
U i
RC
U i Ib rbe (1 ) Ib R E
Au
Ib
RL
rbe (1 ) RE
RL
R'B
RE
U o
RC
U o Ib R L
ri RB //{rbe (1 ) RE }
(2-64)
Slide 65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Ib
rbe
RS
I
Ic
Ib
U
R'B
RC
RE
(1 ) Ib
Ib ( RS // RB1 // RB 2 rbe ) (1 ) Ib RE 0
Ib 0
Ic 0
ro RC
可见,去掉CE后,放大倍数减小、输出电阻
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
(2-65)
Slide 66
问题2: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
+EC
RB1
RC
C2
C1
T
RL
ui
RB2
RE1
RE2
uo
CE
(2-66)
Slide 67
静态分析:
+EC
+EC
RB1
C1
I1
RB1
RC
C2
IB
IB
T
T
ui
RB2
I2
RE2
I1
RC
RL
RE1
CE
RB2
uo
I2
RE1
RE2
直流通路
(2-67)
Slide 68
动态分析:
+EC
RB1
RC
C2
C1
RB1
ui
T
RL
ui
RB2
RE1
RE2
CE
RL
RB2
RE1
uo
RC
uo
交流通路
(2-68)
Slide 69
交流通路:
RB1
ui
uo
RC
RE1
Ii
Ib
微变等效电路:
U i
RL
RB2
rbe
Ic
I b
RL
R'B
RE1
U o
RC
(2-69)
Slide 70
RS
U s
放
大
U i 电
路
定义:
RL
U o
U o
Au
U
U o
Aus
U
i
s
问题:Au 和 Aus 的关系如何?
U o
Aus
U
s
U i
ri
RS ri
U S
Aus
ri
RS ri
Au
(2-70)
Slide 71
§ 2.5 射极输出器
+EC
+EC
RB
RB
C1
ui
C2
RE
RL
uo
RE
直流通道
(2-71)
Slide 72
一、静态分析
+EC
RB
IB
E C U BE
R B (1 ) R E
折算
IB
RE
IE
直流通道
I E (1 ) I B
U CE E C I E R E
(2-72)
Slide 73
二、动态分析
+EC
RB
C1
ui
C2
RE
RL
ui
RB
RE RL
uo
uo
交流通道
(2-73)
Slide 74
ui
RB
RE RL
uo
Ib
Ii
交流通道
Ic
rbe
U i
Ib
RB
RE
RL
U o
微变等效电路
(2-74)
Slide 75
1. 电压放大倍数
Ib
Ii
rbe
U i
R L R E // R L
Ic
U o Ie R L
Ib
(1 ) Ib R L
RB
RE
RL
U o
U i Ib rbe Ie R L
Ib rbe (1 ) Ib R L
(1 ) Ib RL
(1 )RL
Au
Ib rbe (1 ) Ib RL
rbe (1 ) RL
(2-75)
Slide 76
Au
(1 )RL
rbe ( 1 )RL
结论:
1. rbe (1 ) R L ,
所以 Au 1,
但是,输出电流Ie增加了。
2. 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
故称电压跟随器。
(2-76)
Slide 77
2. 输入电阻
Ii Ib I RB
IRB
Ib
ri
U i
Ib
Ii
I RB
U i
U i
RB
U i
Ic
rbe
Ib
RB
RE
RL
U o
rbe ( 1 ) R' L
R B //{ rbe ( 1 ) R L }
Ii
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
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且取得的信号大。
(2-77)
Slide 78
3. 输出电阻
Ib
Ii
RS
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
rbe
Ib
RS
RE
ro
Ic
Ib
rbe
电源置0
RB
U S
Ib
Ii
Ic
I
RB
设:
RE
Ie
R s R s // R B
I Ib Ib Ie
U
rbe R s
U
rbe R s
U
U
RE
U
1
1
rbe Rs
ro
1 /(
) RE //
rbe Rs RE
I
1
(2-78)
Slide 79
U
ro
I
1 /(
1
rbe Rs
一般: R E
所以: ro
1
RE
) RE //
rbe Rs
1
rbe R s
1
rbe R s
1
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
所谓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
数基本不变。
(2-79)
Slide 80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
负反馈
(2-80)
Slide 81
第三章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1 负反馈的概念
§3.2 负反馈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81)
Slide 82
§3.1 负反馈的概念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
迭加,就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
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
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
相是负反馈。
(2-82)
Slide 83
反馈框图:
实际被放大信号
开环
叠加
输入
放大器
±
反馈
信号
输出
反馈网络
闭环
取+
加强输入信号
正反馈
用于振荡器
取-
削弱输入信号
负反馈
用于放大器
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提
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
(2-83)
Slide 84
负反馈框图: 差值信号
X i
输入信号
+
–
X d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o
输出信号
X f
反馈信号
反馈回路F
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
放大:
X o
Ao
X
d
X f
反馈: F
X
o
叠加: X d X i X f
(2-84)
Slide 85
X i
+
–
X d
X o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f
反馈回路F
X o
Ao
——开环放大倍数
X
d
X f
F
X
X o
AF
X
i
——反馈系数
——闭环放大倍数
o
(2-85)
Slide 86
X i
+
–
X d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o
X f
反馈回路F
负反馈放大器的一般关系:
X o
X o
1
1
AF
1
X f
X i
X f X d
X d
F
Ao
X o
X o
Ao
1 Ao F
定义: 1
Ao F
反馈深度
(2-86)
Slide 87
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放大倍数
AF
Ao
1 Ao F
当AoF>>1时, AF
1
F
结论:当 AoF>>1 很大时,负反馈放大器的闭
环放大倍数与晶体管无关,只与反馈网络有
关。即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倍数。
(2-87)
Slide 88
+EC
例: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
ud
uf
T1
C2
+
T2
uo
RB22
RE2
RE1
CE
–
Rf
U
RE1
Rf 、RE1组成反馈
f
F
网络,反馈系数:
U o
RE1 R f
(2-88)
Slide 89
§3.2 负反馈的类型及分析方法
§3.2.1 负反馈的类型
一、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
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信号。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
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
(2-89)
Slide 90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uo
uo
RL
RL
采样电阻很大
(2-90)
Slide 91
电流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io
RL
io
iE
RL
iE
Rf
采样电阻很小
(2-91)
Slide 92
二、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
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
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比较。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
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比较。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2-92)
Slide 93
并联反馈
i
串联反馈
if
ib
ib=i-if
ui
ube
uf
ube=ui-uf
(2-93)
Slide 94
三、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
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起作用。
有的反馈只对交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
馈只对直流信号起作用;有的反馈对交、
直流信号均起作用。
若在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则可以隔断
直流,此时反馈只对交流起作用。
在起反馈作用的电阻两端并联旁路电容,可
以使其只对直流起作用。
(2-94)
Slide 95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T1
C2
+
T2
uo
RE1
RB22
RE2
CE
–
–
Rf
C
增加隔直电容C后,Rf只对交流起反馈作用。
注:本电路中C1、C2也起到隔直作用。
(2-95)
Slide 96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T1
C2
+
T2
uo
C
RE1
RB22
RE2
–
CE
–
Rf
增加旁路电容C后,Rf只对直流起反馈作用。
(2-96)
Slide 97
负反馈的分类小结
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交流反馈
负
反
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直流反馈
稳定静态工作点
(2-97)
Slide 98
§3.2.2 负反馈的分析方法
一、反馈类型的判断
分析步骤:
1. 找出反馈网络(电阻)。
2. 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3. 是否负反馈?
4. 是负反馈!那么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组态)
(2-98)
Slide 99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判别方法:
电压反馈一般从后级放大器的集电极采样。
电流反馈一般从后级放大器的发射极采样。
注意:直流反馈中,输出电压指UCE,输
出电流指IE或IC。
并联反馈与串联反馈判别方法:
并联反馈的反馈信号接于晶体管基极。
串联反馈的反馈信号接于晶体管发射极。
(2-99)
Slide 100
判断负反馈的方法——瞬时极性法
假设输出端信号有一定极性的瞬时变化,依
次经过反馈、比较、放大后,再回到输出端,
若输出信号与原输出信号的变化极性相反,则
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
如果是电压反馈,则要从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
开始。如果是电流反馈,则要从输出电流的微小变
化开始。
判断时在输入端也要反映出反馈信号与输入信
号的比较关系。
(2-100)
Slide 101
例1: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EC
RB1
RB21
RC1
uc1
ub2
C1
+
ube
uf
RE1
ui
–
T1
C2
此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对直流不起作用。
uo
uo
uf
RC2
C3
uc2
+
T2
uo
RB22
RE2
CE
–
Rf
ube=ui-uf
uc2
uc1
ub2
(2-101)
Slide 102
分析中用到了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相位相
反这一性质。
+EC
RB1
RB21
RC1
RC2
C3
C1
+
ui
–
T1
ube
ube RE1
C2
+
T2
uo
RB22
RE2
CE
–
Rf
(2-102)
Slide 103
这里分析的是交流信号,不要与直流信号混淆。
分析中用到的电压、电流要在电路中标出。并
且注意符号的使用规则。
如果反馈对交直流均起作用,可以用全量。
当为交流反馈时,瞬时极性法所判断的也是相
位的关系。电路中两个信号的相位不是同相就
是反相,因此若两个信号都上升,它们一定同
相;若另一个信号下降而另一个上升,它们一
定反相。
(2-103)
Slide 104
例2: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RC
if
并联反馈
Rf
C2
电压反馈
C1
ui
i
uo
uo
uo
ib
if
ib=i+if
此电路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
(2-104)
Slide 105
+UCC
RC
if
Rf
C1
ui
i
ib
C2
Rf 的作用:
1. 提供静态工作点。
2. 直流负反馈,稳定
静态工作点。
uo
3. 交流负反馈,稳定
放大倍数。
问题: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如何提供?能否在
反馈回路加隔直电容?
不能!Rf为三极管提供静态电流!
(2-105)
Slide 106
例3: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i
RC2
RC1
并联反馈
iB
uC1
uB2
电流反馈
iE2
ui
Rf
iF
RE2
RE1
iE2
uF
iE2
iB2
uo
uF
iF
iB
uB2 uC1
(2-106)
Slide 107
例4:判断Rf是否负反馈,若是,判断反馈的组态。
+UCC
RC2
RC1
i
iB
uC1
uB2
iE2
ui
iF
RE1
Rf
RE2
uo
uF
电流并联负反馈。对直流也起作用,可以稳
定静态工作点。
(2-107)
Slide 108
例5:判断如图电路中RE1、RE2的负反馈作用。
+UCC
RC
RB1
C2
C1
电流串联反馈
ube
ui
RB2
RE1
ie
RE2
1. 对交流信号: ie
ie
uo
CE
ue
ib
RE2对交流反
馈不起作用
ube=ui-ue
RE1:电流串联负反馈。
(2-108)
Slide 109
2. 对直流信号:
UB
RB 2
RB1 RB 2
+UCC
U CC
C1
恒定
ui
反馈过程: IE
IE
RC
RB1
RB2
C2
UB
UBE UE
IE
RE1
RE2
uo
RE1、RE2对
直流均起作
用,通过反
馈稳定静态
工作点。
CE
UE=IE(RE1+RE2)
UBE=UB–UE
IB
(2-109)
Slide 110
例6:判断如图电路中RE3的负反馈作用。
+UCC
RC1
RB2
RB3
RC3
RC2
RB1
T3
T2
ie3
T1
ui
ube1
ie3
ie3
RE3
uf
uf
ube1=ui–uf
uc1
ib3
uc2
电流串联负反馈。
(2-110)
Slide 111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UCC
方法一:当电路比较简单
时,可直接用微变等
效电路分析。
C1
例:
开环: Ao
闭环: A F
R' L
RC
RB1
ui
RB2
C2
UB
UBE UE
IE
RE1
RE2
uo
CE
rbe
R' L
rbe ( 1 ) R E 1
(2-111)
Slide 112
RB1=100k
放大倍数稳定性的比较:
RB2=33k
无负反馈时: Ao
R' L
RE=2.4k
rbe
RE1=100
RC=5k
=60时, Ao =-93
RL=5k
=60
=50时, Ao =-77
EC=15V
有负反馈时: A F
R' L
rbe=1.62 k
rbe ( 1 ) R E 1
=60时, AF =-19.4
=50时, AF =-18.6
(2-112)
Slide 113
RB1=100k
性能比较:
RB2=33k
无RF
放大倍数
-93
有RF
-19.4
RE=2.4k
RE1=100
RC=5k
RL=5k
输入电阻
1.52k
5.9k
=60
EC=15V
输出电阻
5 k
5 k
rbe=1.62 k
结论: (1) 输入电阻提高了。
(2) 放大倍数减小了,但稳定了,即受晶体
管的影响减小。
(2-113)
Slide 114
方法二:从负反馈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的公式出发。
AF
1. 先计算Ao和F 。
Ao
1 Ao F
2. 计算AF。
+UCC
例:
RC
RB1
C1
ui
RB2
C2
UB
UBE
RE1
RE2
U f
RE 1 Ie
F
U o
Ic RL'
UE
IE
uo
CE
RE 1
Ao
RL'
RL '
rbe
(2-114)
Slide 115
RB1=100k
Ao
RL '
rbe
60 2.5
92.6
1.62
RC=5k
RL=5k
Ao
=60
1 Ao F
92.6
1 92.6 0.04
RE=2.4k
RE1=100
F- 0.1 / (5//5) =-0.04
AF
RB2=33k
EC=15V
19.7
rbe=1.62 k
R' L
与方法一的计算 A
19 . 4
F
结果基本相同。
rbe ( 1 ) R E 1
(2-115)
Slide 116
方法三: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AF
Ao
1 Ao F
+UCC
例1:
RC
RB1
C1
ui
RB2
AF
C2
UBE
RE1
RE2
AF
AF
uo
CE
F
25
F
与方法一比较:
若(1+ )RF>> rbe, 则
UB
UE
IE
1
1
R' L
rbe ( 1 ) R E 1
R' L
R
25
E1
在深度负反馈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2-116)
Slide 117
例2:射极跟随器
反馈形式:电压串联负反馈
+EC
性能:
RB
(1)放大倍数 1
C1
ui
C2
RE
RL
(2)输入电阻大
(3)输出电阻小
uo
(2-117)
Slide 118
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
(1)用公式: Au
( 1 )RL
rbe ( 1 )RL
若 (1+ )R´L>> rbe , 则AF 1
(2)用反馈放大器 AF
1
进行计算:
F
因为uf = uo,所以F= uf / uo=1
AF = 1/F 1
(2-118)
Slide 119
§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X i
+
–
X d
X o
基本放大
电路Ao
X f
反馈电路的
基本方程
反馈回电
路F
X f
F
X o
X
o
Ao
X
d
X X X
d
i
f
(2-119)
Slide 120
一、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X f
F
X
o
X o
Ao
X
X o
Ao
AF
X i 1 Ao F
d
X d X i X f
定义: 1
Ao F
Ao
开环放大倍数
AF
闭环放大倍数
反馈深度
(2-120)
Slide 121
X
X
X
(1) AF
中, Ao F o f f
1 Ao F
X d X o
X d
X 、 X 同相,所以 | A F | 0
Ao
f
d
o
则有: AF Ao
(2)
AF
负反馈使放大倍数下降。
Ao
d AF
1 Ao F
AF
d Ao
Ao
1
1 Ao F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稳定性提高。
(3) 若 Ao F 1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 AF
1
F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放大倍数只与反馈
网络有关。
(2-121)
Slide 122
二、改善波形的失真
加反馈前
ui
Ao
uo
加反馈后
ud
ui
uf
+
–
Ao
F
uuoo
改善
(2-122)
Slide 123
三、对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1. 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加:
rif (1 Ao F )ri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串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串联了
一个电阻,故输入电阻增加。
2. 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rif
ri
(1 Ao F )
理解:并联负反馈相当于在输入回路中并联了
一条支路,故输入电阻减小。
(2-123)
Slide 124
3. 电压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减小:
rof
ro
(1 Ao F )
例如:射极输出器
理解:电压负反馈目的是阻止uo的变化,稳定
输出电压。
放大电路空载时
可等效右图框中
为电压源:
ro
eso
RL
uo
输出电阻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反之亦然。
(2-124)
Slide 125
4. 电流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加:
rof ( 1 Ao F )ro
理解:电流负反馈目的是阻止io的变化,稳定
输出电流。
放大电路空载时
可等效为右图框
中电流源:
io
iso
ro
RL
输出电阻越大,输出电流越稳定,反之亦然。
(2-125)
Slide 126
四、对通频带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使电路的通频带宽度增加:
B f (1 Ao F ) Bo
A
Ao
AF
Bo
BF
f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