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affects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Attention affects

影響語言習得之非語言因素
-- 注意力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第二語言習得
華研一 陳丕榮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 Richard W. Schmidt (1990) (2001) <察覺理論>
 Schmidt (1990) 提出「察覺理論」,認為有意識的
察覺於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另一語言,與目標語言
的正確結構間的差異,在第二語言之習得中,是
必然且足夠的條件。
 潛意識學習不可能發生,將接收(訊息輸入)轉化成
吸收(習得),注意力是必要的條件。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 「察覺」要求學習者有意識之理解,並可察覺到
訊息知識的輸入;雖有潛意識知覺,但無潛意識
之學習論。
 習得(acquisition)和學習(learning)並無差異。
 學習者在訊息接收時,無論是刻意地注意語言的
結構,或是純然無意間注意到,只要是被察覺到,
即產生認知。
 察覺為第二語言習得之必然因素。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mplicit knowledge
 Rod Ellis (1997) 提出學習過程圖示,將察覺列入
學習吸收過程中的條件,更為Schmidt的覺察理論
更清楚地做了演繹。
Other opinions
 Tomlin and Villa (1994)
 提出「探知 (detection) 」為注意力的關鍵時刻,使
學習者更容易習得第二語言。
 與Schmidt 持不同之論點,認為探知無論察覺與否
皆足以促成語言之學習,認定潛意識的學習是可
能的。
Conclusion
 Robinson (1995) 將察覺定義為,「開始注意後,
可探知並進一步產生作用。」
 Schmidt的覺察理論強調,注意力(或是察覺)是第
二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學習者必須瞭解所接收
到之訊息,更須注意到任何接收之訊息,對目標
語言都是相當重要的。
 雖然學者們對於「覺察」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有
不同的定義,無論是贊成「察覺理論」或持不同
意見者,注意力(察覺)佔相當重要之地位。
REFERENCES
• Chun Lai and Yong Zhao (2006). Noticing and Text-Based Chat.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Vol.10, No.3, September 2006,
pp. 102-120
• Richard W. Schmidt (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 Oxford Journals Humanities,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 11, Number 2, Pp. 129-158
• Jeremy Cross (2002). 'Noticing' in SLA: Is it a valid concept?
TESL-EJ Vol. 6, No. 3, A-2
• Hideki Sakai (2004). Roles of Output and Feedback for L2
Learners' Noticing. JALT Journal, May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