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引言報告(台經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引言報告(台經院)

經貿國是會議
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
報告人:台經院 龔明鑫副院長
2014年6月13日
簡報大綱
壹、全球化發展下之經濟現象
貳、我國產業面臨全球化之挑戰與契機
參、我國就業與所得面臨全球化之挑戰
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重要議題及對策
一、全面檢討當前產業經濟問題,確定產業轉型升級方向,
以掌握全球化帶來的契機
二、如何協助青年掌握全球化趨勢下的新發展機會,創新青
年教育模式,化衝擊為契機
三、協助受全球化衝擊影響之產業與弱勢民眾,落實公平正義
四、如何積極發展在地型的產業活動與社會企業,確保臺灣本
地就業機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
2
壹、全球化發展下之經濟現象
3
全球化之緣起與現象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在 1985 年由經濟學家率先提出,用以
形容 1960 年代起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化。
主要來自於資本主義下的跨國企業
全球化發展下的經濟現象
帶動資金、技術、人才、資訊等生產要素,超越國家或區域的界線。
如何建構優質環境以吸引關鍵要素,成為各國競爭力重要依據。
經濟整合的興起,國際上成立各種跨越國際的區域經濟組織,如:世
界貿易組織(WTO)、TPP、RCEP等。
全球化下可能帶來的經濟與文化影響
產業的國際競爭加劇,贏者全拿的狀況日益明顯
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衝擊在地企業
青年人口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擴大
各種文化與產品的融合及創新
新興最終市場的崛起
4
貳、我國產業面臨全球化之挑戰與契機
一、我國經貿的全球化現況
二、我國產業升級轉型問題及挑戰
三、全球化進一步挑戰與契機
四、原因分析及因應方向
5
一、我國經貿的全球化現況
1.對外貿易依存度高


2013年我國貿易依存度為117.62,貿易活動對我國經濟表現影響甚大。(參見附2-1)
根據UNCTAD發表2013年世界投資報告,台灣在2012年吸引FDI金額為32億美元(2012
年為-19.6億美元),已回復正成長,但長期而言,仍有下滑的趨勢。
2.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提升
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整體比重,長期而言有提升的趨勢,2004年比重為34.12%,至2013
年已提升至51.49%,但近三年的該比重提升的速度有所減緩。(附2-2)
3.來訪旅客以觀光為主


2013年來台旅客約為790萬人,以觀光為目的占69.3%最大宗,比重有提升趨勢;以業
務為目的占11.7%,比重有逐年下滑的趨勢。 (參見附2-3)
2013年我國出國人數約1,105萬人次,占我國總人口將近五成,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
(1,038萬),顯示民眾已具一定程度的國際化。
4.主要技術仍仰賴進口


我國研發(R&D)經費多為追求短期成效,著重在產品或製程改善(D),而非先進國家著
重的基礎研究上(R)。
我國技術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00年為367.7億NT,至2012己擴大至1157.3億NT(參見
附2-4)
6
二、我國產業升級轉型問題及挑戰
1.經濟成長動能減緩

2000~2007年平均GDP成長率4.4%, 2008~2012年平均GDP成長率3% (參見附2-5)
 2008年金融海嘯後,製造業發展趨緩、服務業成長動能不足。
 2012年後,出口對經濟成長的帶動效果減緩。
2.人才資源的流失
薪資成長趨緩不利人才駐留與吸引。(參見附2-6)
 頂尖人才即將退休、中階專業管理人才面臨被挖角等問題。(參見附2-7)

3.投資動能不足
投資對我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偏低,且普遍低於國內消費及淨出口。(參見附2-8)
 政府在基礎建設與軟硬體公共財投資(如4G)趕不上產業發展。
 無形資產投資雖逐年提高,但成長速度明顯緩慢,影響未來產業升級進程。

4.產業發展模式不利創造附加價值
美日德等先進國家附加價值率約在30%~35%,台韓約在20%左右,我國產業的發
展模式,與先進國家並不在同一軌道上。(參見附2-9)
 2000~2012年我國實質附加價值率增加約7%;但名目附加價值率卻減少約7%。(
參見附2-10)

7
三、全球化進一步挑戰與契機
1.全球產業供應鏈變革
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進口替代策略,將使得日本、韓國及我國等在全球產業供應
鏈的角色弱化。(參見附2-11)
 未來TPP成立生效後,全球全球產業供應鏈將再次解構重組。

2.全球產業價值鏈重塑

美國蘋果公司之創新模式,以平台及應用為主要創造附加價值來源的模式,壓縮
了硬體獲利空間,也解構了台灣OEM、ODM及OBM完整體系。(參見附2-12)
3.產業主流地位更替
依照美國技術前瞻預測顯示,2015年後,各種領域技術將逐漸成熟應用,成百花
齊放態勢,而IT領域也將於2020年後,逐漸讓出產業主流地位。(參見附2-13)
 對於台灣而言,必須醞釀新的產業動能。

4.新興市場競合

除了中國大陸市場崛起外,東協市場之印、馬、泰、菲及越等五國名目GDP將於
今年超越四小龍,同時,其民間消費占GDP比重高達55%,是最值得期待的新興
最終市場。(參見附2-14)
8
四、原因分析及因應方向
 台灣經濟趨動模式,仍處效率(投資)驅動
階段,以致國際經貿現狀,雖然貨品貿
易順差,但人才、智財、資金(FDI)逆差
 產業發展模式,主要集中於中間財及代
工模式,以致景氣波動風險高,附加價
值創造能力低,新興市場機會掌握能力
小。
產
業
升
級
創新驅動
(知識)
科技創業
投資驅動
(效率)
資源驅動
 產業結構發展新方向:
效率(投資)趨動→創新(知識)驅動
 投資未來新思維:
投資硬體、海外生產→投資人才及智財(
無形資產)
臺灣
現階段
發展年代
9
參、我國就業與所得面臨全球化之挑戰
一、家戶所得分配惡化
二、城鄉就業機會與所得水準不均
三、青年面臨就業及薪資困境
四、原因分析及因應方向
10
一、家戶可支配所得分配不均有擴大的趨勢
依主計總處資料,我國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組中,2000年最高所得組與最低所得組
差距為5.55倍; 2012年最高所得組與最低所得組差距為6.13倍。
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家戶可支配所得分配資料,顯示出有擴大的趨勢。
最高所得組
最低所得組
5.55倍
2000年可支配所得
按戶數五等分位組
2012年可支配所得
按戶數五等分位組
最高所得組
1,748,633元
最高所得組
1,846,116元
最低所得組
315,172元
2000年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最高所得組
最低所得組
6.13倍
最低所得組
301,362元
2012年
11
二、城鄉就業機會與所得水準不均
1.就業機會集中於北部地區

2014年3月我國就業人數約1,086萬人,台北市與新北市約311.6萬就業人數,若再
加上桃園93.8萬人與新竹縣市43萬人,就業人數已超過448萬人,接近全國就業人
數的五成。
2.勞退平均提繳工資呈現南北不均

2014年3月我國勞退平均每月提繳工資為35195元;其中最高前三名為新竹市
49,873 元、新竹縣45,242 元、台北市41,087 ,集中於北部都會。
 勞退平均每月提繳最低的三個縣市為屏東縣26,765元、彰化縣27,074 元、台東縣
27,121 元。(參見附3-1)
12
三、青年面臨就業及薪資困境
1.失業有年輕化高學歷化趨勢
依主計總處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15~24歲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3.2%,遠高於其他
年齡層的失業率。(參見附3-2)
 2013年我國大學及以上學歷之失業率為5.26%,亦是所有學歷中最高的。

2.薪資停滯問題仍未改善


20~24歲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落在「20,000~29,999元」之間,25~34歲
則落在「20,000~39,999元」之間。(參見附3-3)
2005~2012年間,20~24歲受僱就業者每月收入低於15,000元(低於最低工資水準)
的比重提高,35~39歲以及中高齡階層之薪資在40,000以上比重亦有下降趨勢。
3.大專以上薪資有下滑趨勢
大專及以上之薪資水準多在3萬元以上,但低於3萬元的比重提升。(參見附3-4)
 大專及以上學歷,薪資在4萬元以上的比重亦略為下降。

13
四、原因分析及因應方向
 人才、智財、資金(FDI)逆差,生產
動能移往海外,使得全球化贏者圈縮
少,平均薪資成長停滯、青年就業機
會減少、弱勢產業挑戰大,服務業、
內需及地方經濟動能弱化。
 經濟發展新動能:
微型創新創業、在地經濟、社會企業
(如:觀光工廠、地方特色產業等)
14
肆、未來我國經濟發展重要議題及對策
一、全面檢討當前產業經濟問題,確定產業轉型升級方向,
以掌握全球化帶來的契機
二、如何協助青年掌握全球化趨勢下的新發展機會,創新青
年教育模式,化衝擊為契機
三、協助受全球化衝擊影響之產業與弱勢民眾,落實公平正義
四、如何積極發展在地型的產業活動與社會企業,確保臺灣本
地就業機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
15
一、確定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掌握全球化帶來的契機
(1)製造業再進化思維與方向
 大部分國家政策方向在於修正過去過度偏向方向或彌補其產業功能上的不足。台灣在
技術深耕及創新能力,均落後先進國家甚多,不可偏廢。
提升我國附加價值率思維方向
產出與投入現況
1.行業結構成長動能
過度集中
2.生產供應鏈結構集
中於中間原料及零
組件
3.產業內產品結構集
中於量大價低產品
附加價值率
目標
優
化
1.加速新興產業發展
,推動產業結構多
元化
2.完善產業供應鏈,
建構整合系統及應
用能量
3.強化產品差異化,
提升附加價值
技
術
深
耕
智慧系
統化
德國
日本
中小、中
堅企業
韓國
1.人才偏重單一專業訓
練
2.投資偏向有形資產投
資
3.知識累積著重製程技
術
優
化
1.充裕跨領域跨國際
人才
2.強化無形資產投資
3.發展系統性應用服
務
4.深化基礎技術
重建製造
能量
美國
產業再
興、新
興產業
試驗
台灣
創新
16
一、確定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掌握全球化帶來的契機
(2)提升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一、服務業環境整備與跨領域整合
(一)表揚優質服務業與推動認證機制。
(二)發展服務業消費者滿意度指標。
(三)建立服務業職能基準及辦理人力鑑定,鼓勵企業雇用
符合職能需求之員工。
三、服務業國際接軌
(一)協助服務業國際接單,並取得海外目標市場之相關
認證。
(二)促進海外台商善用台灣服務輸出,建立海外台商與
國內服務業者的互動網絡。
(四)辦理服務業中高階人才及跨領域專業人才培訓。
(三)強化服務業之品牌輔導與國際形象推廣。
(五)消費客群需求與消費趨勢調查研究。
(四)規劃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服務項目,協助企業
(六)結合國發基金及民間資金,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業。
(七)推動與地方特色產業、跨領域產業結合之體驗經濟。
整合成為服務艦隊拓展國際市場。
(五)協助產業參與國際型展覽活動,並辦理赴海外拓銷
團。
二、服務業創新模式與改善流程
(一)鼓勵企業將功能性支援服務業務獨立經營。
(二)強化服務業之ICT應用加值。
(三)建構創新試驗平台與體驗環境,推動新興服務業。
(四)提供研發經費補助,協助服務業開發新服務、新產品
與新經營管理模式。
四、服務業特色加值
(一)辦理設計創意、美學設計等活動及競賽。
(二)鼓勵傳統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
(三)協助進行教育訓練,以培育地方特色產業經營人才
(四)建立在地之共同標示形象,帶動地方特色產品與遊
程消費市場。
17
二、如何協助青年掌握全球化趨勢下的新發展機會,
創新青年教育模式,化衝擊為契機
(1) 創造人力結構與產業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2020年產業發展策略
支持
人力結構
產業結構
就業結構優化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機會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就業結構優化之配合
調整、強化與整合相關政策
18
二、如何協助青年掌握全球化趨勢下的新發展機會,
創新青年教育模式,化衝擊為契機
(2)產業人力需求之規劃與補足
產業規劃
產業結構規劃應延伸人力供給之考量與協
助
創新創業
目前就業人數有1,076.4萬人,受雇員工人
數有689.5萬人,亦即老闆、自營商等非受
雇員工達387萬人→創業階段勞動條件之彈
性化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高等教育體系品質
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培養國際觀人
才
積極培植跨領域人才
加強創新/創意人才培育
教育單位的法人化,及引進國際競
爭機制
資料來源:台經院整理
媒合機制之再強化,尤其是製造業應用服
務人才之部分
多元就業、彈性工時
提升既有
人力效率
輔導人力派遣、人力仲介產業的相關支援
體系發展
獎勵或補助企業員工在職訓練,透過公協
會協助中小企業進行企業包班模式的職業訓
練,並考量「租稅減免」提高企業投入人才
培訓經費支出的誘因
自行
培育
人才鑑定:建立職能標準認證機制
檢討延攬國際人才之策略與做法
彈性化激勵薪酬、與提供良好居住環境以
及眷屬同行規劃
海外延
攬與赴
外取材
國外業務的經營—融入在地文化
海外研發中心—利用當地研發人才
19
二、如何協助青年掌握全球化趨勢下的新發展機會,
創新青年教育模式,化衝擊為契機
(3)提升青年競爭力及建置整合、創新體系
政府對於青年人力初入職場之協助
提昇勞動
參與&
競爭力
鼓勵青年參與國家未來產業發展實驗計畫
提升國際交流-培養青年人才國際觀與語文能力
核心能力國際差異化策略-塑造青年人才國際競爭力
在職訓練-30歲前著重專業深化,30歲後培養跨領域及統合能力
政策橫向平台之建置
整合規
劃平台
之建置
−產業、勞動、教育之橫向整合機制仍應強化
廣宣政府未來10年之產業規劃及人力需求方向
−讓教育、或培育單位作為課程調整依據
−透過媒體廣宣,讓就業或失業者作為職涯規劃之參考
強化知識技術交流
強化跨
領域創
新體系
−強化技術移轉機制
−建立智財權共享及交易制度
強化研發人才互動
−利用評鑑制度與升等辦法,提升產學合作誘因,釋放學界研發能量
−修訂相關跨部門人力移轉法令規章,檢討年資、退休金、公勞健保
制度對人才擴散的影響。
−整合科技專業與產業人才培訓計劃
資料來源:台經院整理
政府相關政策
國發會推動創新創業
規劃方案
結合民間及國際力量,善用
市場機制,協助新創企業的
誕生和萌芽,讓具創新能量、
有國際拓展潛力的新創企業
能夠快速成長茁壯。
經濟部青年創業專案
勞動部
採取全面及整合策略,結
合教育與培訓計畫及各項
就業措施。
針對青年所面臨職業世界
及勞動市場認識不足、就
業前準備不夠、學用落差
等問題,已研議跨部會
「促進青年就業方案」。
中企處青年創業貸款
科技部創新創業方案
20
三、協助受全球化衝擊影響之產業與弱勢民眾,落
實公平正義
1. 滾動性調整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隨著我國貿易自
由化進展,應依實施經驗效益等,滾動修正相關方案,包括受輔導產業對
象、方法、資源分配等。目前社會氛圍並未因此方案實施,而消除自由化
疑慮。
2. 縮減輸者圈策略:
 在企業面,配合上一議題之產業結構調整,及下一議題在地型經濟活動之
推動,使大部分中小企業,能以利基能力迎戰全球化挑戰;
 在勞工方面:增加職訓機會及誘因、強化就業服務,以提升就業能力,促
使其重回勞動市場;
 在城鄉落差上,重新思考財政統籌分配款運用,獎勵地方投資及就業。
3. 鼓勵企業發揮企業責任:運用法規、獎勵或財政工具,鼓勵企業加薪
、改善勞動條件。
4. 審視勞動法規及條件:配合高品質區域整合規範(如TPP),重新審視勞
動法規及條件。另外,包括促進工會組織自由化,保障勞動環境安全;建
立嚴密勞動條件檢查機制;及最低工資等相關議題,亦應審視。
21
四、如何積極發展在地型的產業活動與社會企業,
確保臺灣本地就業機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1/2
1. 發揮在地型經濟活動之特質:在地型經濟活動特質,包括生鮮有機、客製
化服務、具地方文化特色、手工藝術、服務體驗、特色商圈、舊市區及舊
設備更新活化等等,而這些特質的發揮也正是創造附加價值的重要手段。
2. 強化在地型經濟活動之動能誘因:政府科技研發經費應有一部分與地方政
府配合支援在地型產業活動、科技大學之教學研究應以協助在地型產業活
動為其重點之一、而中小學教育也應加強對在地歷史文化和特質之認識。
3. 協助在地型產業活動行銷及國際推廣:促使研究機構持續研究在地型產業
活動保持特色、相互合作、擴大衍生產業、以及行銷全國的商業模式:同
時,產業及外銷負責機構應挑選可能具國際競爭力的在地型產業活動,協
助它們行銷國際,並升級為國際特色產業和地區。全球化時代我國產品須
藉知識創新及文化創意和外國區隔,以獨特性來取得競爭力甚至獨佔力。
22
四、如何積極發展在地型的產業活動與社會企業,
確保臺灣本地就業機會,提升社會生活品質2/2
4.
促進在地型非貿易財產業發展:非貿易財產業和貿易財主要不同的地方,
就是它們的產品較不容易在國際間買賣,但有助於台灣生活品質提昇,及
吸引人才。
5. 打造社會投資生態系統:透過社會企業、投資、市場機制解決社會及公共
服務需求,並促進創業及就業。亦即,運用社會企業精神,以金融創新、
社會創新方式,達成增進社會或環境效益的目標。(參見附4-1)
23
結語
因應全球化之4(產業)+1(勞工)策略
 產業轉型:加速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完善產業供應鏈,
建構整合系統及應用能量;強化產品差異化,提升附加價值;充裕跨領域
跨國際人才;強化無形資產投資;發展系統性應用服務;深化基礎技術
 微型創業: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積極排除各類法規障礙;引進國際資
金與知識,強化市場機能;打造國際創新創業群聚;提升高等教育體系品
質;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培養國際觀人才;積極培植跨領域人才;加強創
新/創意人才培育;教育單位的法人化,及引進國際競爭機制;強化跨領域
創新體系
 在地經濟:發揮在地型經濟活動之特質;強化在地型經濟活動之動能誘因
;協助在地型產業活動行銷及國際推廣;促進在地型非貿易財產業發展
 社會企業:打造社會投資生態系統,透過社會企業、投資、市場機制解決
社會及公共服務需求,並促進創業及就業。亦即,運用社會企業精神,以
金融創新、社會創新方式,達成增進社會或環境效益的目標。
 勞工保障與協助:審視勞動法規及條件;鼓勵企業發揮企業責任;啟動縮
減輸者圈策略;滾動性調整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
24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25
附 件
26
附2-1.台灣貿易依存度
國民生產毛額
(百萬美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進出口總額
(百萬美元)
326,205
293,712
301,088
310,757
339,973
364,832
376,375
393,134
400,132
377,529
428,186
465,187
475,257
489,132
292681.8
234284.9
248561.8
278610.6
351128
381046.1
426715.4
465928.5
496076.5
378045.1
525836.9
589694.8
571653.5
575338
貿易依存度(%)
89.72
79.77
82.55
89.66
103.28
104.44
113.38
118.52
123.98
100.14
122.81
126.77
120.28
117.62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台經院計算整理
27
附2-2.歷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重
93年
貨品類別總計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100年
101年
102年
32.12
39.88
42.31
46.13
47.00
47.87
50.43
50.52
50.91
51.49
動植物及其產品
7.77
10.29
8.82
8.69
8.19
7.43
11.60
12.66
16.42
18.62
調製食品、飲料及菸酒類
9.92
8.49
1.65
1.25
1.20
3.12
2.14
4.55
9.35
13.97
化學品
20.21
27.55
32.93
26.04
19.51
11.05
20.17
20.45
20.57
19.64
塑膠、橡膠及其製品
12.84
15.69
15.56
13.81
15.63
15.10
18.62
18.84
18.70
14.97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
27.94
27.82
21.69
19.89
15.91
17.79
15.46
14.72
14.49
14.46
木材、木製品及編結品
14.35
11.23
11.49
18.30
25.49
22.37
19.03
14.66
14.25
7.78
紡織品
18.97
20.21
21.21
20.06
20.16
22.00
21.77
21.12
23.41
24.29
19.40
25.70
30.97
30.81
36.09
18.03
24.95
26.45
28.99
29.74
4.21
7.19
5.43
5.86
5.56
5.62
5.82
10.56
15.31
16.16
基本金屬及其製品
11.76
15.49
13.80
13.99
13.65
10.23
14.45
16.83
16.65
15.46
電子產品
29.55
37.05
36.02
43.60
47.05
44.50
49.46
52.27
52.36
50.66
機械
25.39
31.30
27.54
23.74
23.26
24.84
21.91
20.15
18.70
16.49
電機產品
39.81
48.10
52.65
52.27
49.74
53.42
58.60
62.36
67.84
69.03
資訊與通信產品
60.71
73.01
76.48
84.29
85.05
81.85
84.82
83.57
84.56
87.33
家用電器
30.82
35.43
27.76
38.20
43.78
45.49
45.91
45.40
43.39
41.71
鞋、帽、傘、人髮及羽毛製品、人造花
石料、膠泥、水泥、陶瓷、玻璃製品
運輸工具及其設備
5.67
5.82
6.38
4.92
5.58
5.74
4.56
4.66
4.51
4.01
精密儀器、鐘錶、樂器
39.40
46.79
47.76
47.05
47.36
54.06
56.62
59.94
56.51
52.89
傢具
40.47
41.94
35.39
27.12
22.38
19.59
16.88
13.37
16.31
15.31
玩具、娛樂用品及體育用品
34.55
34.48
41.24
39.49
40.08
38.68
37.35
42.74
48.51
48.68
其他
36.09
42.33
44.35
46.26
51.17
55.33
54.61
51.62
47.97
48.03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外銷訂單統計
28
附2-3.歷年來臺旅客按目的區分
歷年來臺旅客按目的
業務
Business
觀光
Pleasure
探親
Visit
Relatives
會議
Conference
求學
Study
單位:人次
Unit: Persons
醫療
Medical
Treatment
年度
Year
合計
Total
展覽
Exhibition
其他
Others
未列明
Unstated
2000
2,624,037
900,339
870,929
279,243
34,879
27,808
-
-
114,533
396,306
2001
2,831,035
848,732
1,021,572
332,834
39,390
26,971
-
-
102,818
458,718
2002
2,977,692
831,465
1,028,635
329,751
39,485
61,904
-
-
131,684
554,768
2003
2,248,117
698,792
695,277
280,022
31,545
48,575
-
-
162,656
331,250
2004
2,950,342
920,377
1,031,713
374,008
43,616
37,324
-
-
215,540
327,764
2005
3,378,118
944,487
1,381,637
379,252
49,686
38,717
-
-
210,121
374,218
2006
3,519,827
949,836
1,510,207
377,455
52,634
38,649
-
-
208,826
382,220
2007
3,716,063
930,775
1,648,507
395,760
57,839
41,901
-
-
216,488
424,793
2008
3,845,187
881,431
1,775,229
404,692
59,226
45,229
-
-
230,716
448,664
2009
4,395,004
795,669
2,298,334
413,942
68,925
54,701
-
-
275,033
488,400
2010
5,567,277
937,777
3,246,005
496,627
88,097
62,681
-
-
295,048
441,042
2011
6,087,484
984,845
3,633,856
500,131
81,780
62,829
-
-
573,304
250,739
2012
7,311,470
893,767
4,677,330
444,213
62,988
62,719
15,789
58,444
1,096,220
-
2013
8,016,280
927,262
5,479,099
469,877
61,608
75,938
16,316
100,083
886,097
-
資料來源:交通部
29
附2-4.我國歷年技術貿易額
(單位百萬元)
項目
Item
年別
Year
1994
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技術輸出
Export
(A)
技術輸入
Import
(B)
技術貿易總額
Total
(A+B)
淨技術貿易額
Net
(A-B)
技術貿易額
收支比
Ratio
(A/B)
821
728
1 593
922
1 224
3 949
8 374
8 941
8 942
13 257
14 513
18 240
32 417
38 910
39 003
40 727
45 246
51 954
52 156
57 133
15 334
18 969
34 011
39 832
40 227
44 677
53 620
60 894
61 097
70 390
- 13 692
- 17 512
- 30 824
- 37 988
- 37 780
- 36 778
- 36 872
- 43 013
- 43 214
- 43 877
0.06
0.04
0.05
0.02
0.03
0.10
0.19
0.17
0.17
0.23
16 804
19 759
24 950
26 012
26 800
65 171
75 657
101 519
141 747
150 400
81 976
95 416
126 470
167 759
177 200
- 48 367
- 55 897
- 76 569
- 115 735
-123 600
0.26
0.26
0.25
0.18
0.18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報告(原工業統計調查報告)。
註:2006年及2011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停辦乙次,2012年資料尚未公布。
30
附2-5.金融海嘯後我國經濟成長動能減緩
我 國 產 業 占 GDP 比 重 服
務業69%、工業29%,結
構接近先進國家
2000~2007年平均
GDP之產業結構 (%)
服務業
67.47%
農業1.74%
工業
30.8%
(製造業
25.65%)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
製造業發展趨緩

服務業成長弱化
2008~2012年平均
GDP之產業結構 (%)
服務業
68.64%
經濟成長動能
相對不足
2000~2007年平均
GDP成長率4.4%
2008~2012年平均
GDP成長率3%
製造業貢
獻1.8%
農業1.71%
工業
29.65%
(製造業
24.87%)
製造業貢
獻1.7%
服務業貢
獻2.6%
服務業貢
獻1.3%
31
附2-6.薪資成長趨緩不利人才駐留與吸引
我國2000年後工商業(尤其服務業)平均勞動報酬成長趨緩,不僅使得台灣內需市場發展
受限,與經濟成長產生惡性循環現象,也使得台灣在全球化之下,爭奪人才上,處於不
利的地位。
總計(總平均)
平均勞動報酬
薪資
報酬
與上次
普查增減 (%)
(元)
比較(%)
436 357
51.36 90. 63
503 203
15.32 90. 32
541 054
7.52 87. 75
748 028
3.42 85. 02
436 313
9.42 90. 11
85年普查
90年普查
95年普查
大型企業
中小企業
微
型
企
業
100年普查
大型企業
中小企業
微
型
企
業
非薪資
報酬
(%)
9. 37
9. 68
12. 25
14. 98
9. 89
工業部門
平均勞動報酬
薪資
報酬
與上次
普查增減 (%)
(元)
比較(%)
431 029
51.09 90. 21
488 863
13.42 89. 24
552 587
13.04 86. 52
747 119
10.63 83. 33
444 336
13.60 89. 52
非薪資
報酬
(%)
9. 79
10. 76
13. 48
16. 67
10. 48
服務業部門
平均勞動報酬
薪資 非薪資
報酬
報酬
與上次
普查增減 (%) (%)
(元)
比較(%)
441 196
51.15
91.00
9.00
514 580
16.63
91.14
8.86
532 383
3.46
88.70
11.30
748 792
-2.28
86.45
13.55
430 614
6.48
90.54
9.46
380 278
9.39
91. 87
8. 13
391 351
13.72
91. 52
8. 48
377 505
8.35
91.96
8.04
579 265
830 407
446 164
7.06
11.01
2.26
87. 03
85. 62
88. 43
12. 97
14. 38
11. 57
611 576
874 905
451 439
10.68
17.10
1.60
86. 45
85. 39
87. 70
13. 55
14. 61
12. 30
555 905
792 793
442 658
4.42
5.88
2.80
87.50
85.83
88.93
12.50
14.17
11.07
374 781
-1.45
90. 27
9. 73
370 813
-5.25
89. 92
10. 08
375 747
-0.47
90.35
32
9.65
附2-7.台灣人力資源快速流失
頂尖人
才
退休或將退休
被挖角、外流
專業管理人才
青年失業、待業、閒置、
外流打工
專業補充性及儲備人才
33
附2-8.國內投資動能及誘因有限
近年來投資對我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偏低,且普遍低於國內消費及淨出口。
政府在基礎建設與軟硬體公共財投資(如4G)趕不上產業發展,影響台灣的投資吸引力。
內需市場規模不足,未能發揮吸引投資之功能,因此投資表現完全看國際景氣。
無形資產投資雖逐年提高,但成長速度明顯緩慢,影響未來產業升級進程。
固定資本形成毛額(2006年價格)
30,000 新台幣億元
依資本財型態區分名目固定資本形成毛額
28,127
25,154
25,000
21,808
21,358 20,163
20,000
15,000
14,957
15,070
9,063
10,000
4,991
5,00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0
總額
公共部門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總體統計資料庫
民營
34
附2-9.製造產業發展模式轉型之瓶頸
 全球主要製造業發展模式可分為四群
 美國:以製造硬體為載體,創造服務價值,為破壞性創新。
 德國、日本:德國深化工藝技術;日本學習德國精進精神,引進美國基礎技術,創造商品
差異化;二者為漸進式創新。
 義大利、荷蘭:採特色專精模式,義大利重設計,荷蘭善用外部資源。
 台灣、韓國:複製日本技術、商品化,快速量產。
台灣模式與先進國家並不在同一火車軌道上
美國
日本
德國
義大利
荷蘭
台灣
韓國
35
資料來源:1.OECD.STAT;2.日本內閣府;3.韓國銀行統計資料庫;4.行政院主計總處;本研究計算各國實質附加價值率
附2-10.製造業生產效率提升不足以平衡產出及投入價格條件的惡化
36
附表2-11.TPP後國際供應鏈模式之再轉變
歐美、日本
ASEAN
日本
中國
NIES
加工、組裝
泛用性零件、素材
高階零件、原物料
資本密集型
勞動密集型
中東、非洲等
第三世界
(原礦)
37
附2-12.全球IT價值鏈分工之轉變
平台、應用
服務
OBM
OBM
ODM
OEM
ODM
OEM
美國企業發展出平台
與應用服務主導了IT
產業價值鏈發展,不
僅壓低了硬體價格,
也弱化了台商OBM
及ODM的角色,使
得美國企業得以直接
與OEM廠商合作。
應透過發展擁有技術
、創新、品牌的「中
堅企業」,使在全球
市場具不可取代的國
際競爭力。
38
附2-13.主流產業更替
美國頁岩油氣採礦技
術的突破,使美國製造
業如虎添翼一般,實質
投資紛紛湧向美國
3D列印、巨量資料都
使得快速客製化商機出
現
2015年起各新興領域
產業形成百花齊放現象
資料來源 :轉引台經院林欣吾自GW-Forecast web site (read at Feb. 2010) ;
39
附2-14.中、日、台、韓GDP的組成結構-2011年
• 從東協GDP的組成結構來看,有二大特徵
– 東協對貿易依存度高
– 東協民間消費佔GDP比重高
• 東協對民間消費,以東協現在的發展階段來看,東協比中國高出許
多。從比重來看,中國民間消費佔GDP比重相對較低。
• 東協的內需消費市場是很值得去注意的
民間消費
政府支出
投資
出口
進口
貿易依存度
中國
35%
13%
47%
27%
24%
51%
日本
59%
20%
20%
13%
16%
29%
台灣
60%
12%
21%
76%
69%
145%
韓國
52%
15%
29%
46%
42%
88%
東協
55%
13%
27%
68%
62%
130%
40
附3-1.勞工退休金新制提繳概況
中華民國103年 3月
地
區
別
總
計
新 北 市
臺 北 市
臺 中 市
臺 南 市
高 雄 市
宜 蘭 縣
桃 園 縣
新 竹 縣
苗 栗 縣
彰 化 縣
南 投 縣
雲 林 縣
嘉 義 縣
屏 東 縣
臺 東 縣
花 蓮 縣
澎 湖 縣
基 隆 市
新 竹 市
嘉 義 市
金 門 縣
連 江 縣
資料來源:勞動部
提
單
繳
位
事
家
業
數
457,446
82,136
95,491
71,121
31,129
50,108
4,860
38,838
7,781
6,118
23,420
4,806
5,872
4,184
6,752
2,094
4,296
694
4,053
8,351
4,460
756
126
單位:家、人、元
提
繳
人
數
5,840,387
842,200
1,611,847
711,572
388,503
562,455
50,737
558,018
182,086
85,448
225,390
51,746
82,295
51,798
68,885
16,478
38,638
5,295
35,303
221,658
41,831
7,267
937
平均提繳工資(元)
35,195
33,099
41,087
29,151
30,276
30,769
28,574
35,936
45,242
34,565
27,074
28,583
32,435
28,010
26,765
27,121
29,228
28,163
33,058
49,873
28,592
31,031
32,524
41
附3-2.失業有年輕化、高學歷化的趨勢
失業人口特徵
年輕化:失業已不像過去是中年人較會遇到的問題,目前年輕人的失業率、
十年來失業的成長人數,都是所有年齡層最嚴重的。
高學歷化:失業不再只是中低學歷求職者的問題,反而高學歷者(大學及以上)
的失業率,是所以所有學歷中最高的。
失業率按教育程度分(%)
102年 按年齡別分類的失業率 (%)
102年平均
88年平均
6
13.2%
14.0%
5
12.0%
4
10.0%
3
4.27%
8.0%
6.0%
2.25%
5.26
4.11
3.35
2.0%
0
國中及以下
25~44歲
3.11
2.69
2
1
15~24歲
3.1
2.64
4.0%
0.0%
3.23
高中(職)
大專及以上
大學及以上
45~65歲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42
附3-3.各年齡層薪資停滯問題仍未改善
整體來看,薪資與年齡之間沒有太大的關連,尤其是30歲之後;30歲之後的薪資水準多
數在30,000元以上,30歲之前的薪資水準則較低。
20~24歲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在2005~2012年間皆落在「20,000~29,999元」之間,
25~34歲 則落在「20,000~39,999元」之間;此外, 20~24歲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
低於15,000元(低於最低工資水準) 的比重顯著提高,35~39歲以及中高齡階層之薪資在
40,000以上比重亦有下降趨勢。
受雇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 按年齡區分(%)
總計
15~19歲
20~24歲
25~29歲
30~34歲
35~39歲
40~44歲
未滿15,000
15000
~19999
20,000
~29,999
30,000
~39,999
40,000
~49,999
50,000
~59,999
60,000以上
2005
2.46
9.23
32.13
27.14
13.85
7.53
7.65
2012
2.87
7.12
31.69
27.91
13.70
7.67
9.03
2005
22.71
44.07
29.19
2.77
0.81
0.46
--
2012
38.41
37.28
20.64
3.67
--
--
--
2005
4.32
18.99
57.37
16.12
2.61
0.43
0.15
2012
11.77
16.44
50.21
17.74
2.91
0.54
0.39
2005
1.06
6.98
44.80
31.90
11.41
2.51
1.30
2012
1.16
5.15
44.58
33.65
10.56
3.56
1.35
2005
1.08
5.52
28.55
36.11
16.61
7.17
4.96
2012
0.59
4.47
34.20
31.49
16.26
7.95
5.03
2005
1.95
5.72
25.61
29.41
18.21
11.29
7.82
2012
1.11
4.91
28.22
30.30
16.65
9.93
8.89
2005
1.87
7.69
23.97
26.10
16.92
11.92
11.53
2012
2.02
5.67
24.55
27.78
15.34
10.89
13.75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43
附3-4.大專以上學歷之薪資水準有下滑趨勢
整體來看,各學歷薪資水準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大專及以上之薪資水準多在30,000元以上,
但低於30,000比重有提升,大專以下之薪資水準則多在30,000元以下。
大專及以上學歷之薪資水準在2005年是在「30,000~49,999元」,2012年則降至
「20,000~39,999元」,40,000以上比重明顯減少,顯示大學及以上學歷之薪資水準有稍微
下降的趨勢。
受雇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 按教育程度區分(%)
未滿15,000
15000
~19999
20,000
~29,999
30,000
~39,999
40,000
~49,999
50,000
~59,999
60,000以上
2005
7.58
21.57
35.98
22.93
7.72
2.74
1.47
2012
7.02
21.34
41.77
20.36
7.56
1.72
0.22
2005
3.44
13.93
40.74
27.51
10.02
3.04
1.31
2012
2.48
12.38
40.34
29.74
11.94
2.39
0.74
2005
2.36
8.40
35.61
32.38
11.73
6.00
3.52
2012
3.38
9.06
39.94
27.87
11.12
5.74
2.91
2005
2.28
11.76
40.55
27.19
10.76
4.54
2.92
2012
2.44
9.42
40.09
30.95
10.25
4.26
2.59
2005
1.21
3.50
21.95
26.79
18.96
12.41
15.16
2012
2.70
3.28
23.58
26.76
16.71
11.30
15.67
國小及以下
國中
高中
高職
大專及以上
資料來源:主計總處
44
附3-5.相對較高薪資只出現在專業、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
白領階級中,主管級平均薪資在「60,000元」以上,專業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則是「
30,000~39,999元」, 事務工作人員與藍領人員之薪資水準則是「20,000~29,999元」。
擴大專業、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之專業、跨領域能力及工作機會,是提升整體薪資水準的重要方向。
受雇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 按職種別區分(%)
未滿15,000
15000
~19999
20,000
~29,999
30,000
~39,999
40,000
~49,999
50,000
~59,999
60,000以上
2005
0.12
--
1.53
9.21
19.28
19.71
50.16
2010
--
--
0.60
6.10
20.50
16.43
56.44
2005
1.31
0.92
7.59
21.37
26.94
18.58
23.28
2010
0.59
1.03
8.38
22.20
24.70
17.13
26.00
技術員及助
理專業人員
2005
0.60
1.86
22.15
33.46
19.73
11.39
10.81
2010
1.59
1.84
21.43
32.30
19.90
11.09
11.86
事務
工作人員
2005
1.21
9.93
42.30
28.16
11.46
4.69
2.26
2010
2.26
9.15
46.47
27.20
8.60
4.45
1.82
服務工作人
員及售貨員
2005
6.04
20.09
43.71
16.76
5.36
4.80
3.24
2010
11.06
18.00
40.57
17.10
5.00
3.93
4.36
農林漁牧人
員
2005
13.16
33.84
36.76
9.26
2.79
2.76
1.39
2010
16.50
31.33
33.38
16.60
--
0.91
1.25
機械操作工
及體力工
2005
3.17
12.43
40.11
30.00
10.08
3.09
1.13
2010
3.28
14.75
40.56
28.90
9.00
2.53
0.96
企業主管與
經理人員
專業人員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台經院整理
45
附4-1.協助受全球化衝擊影響之產業與弱勢民眾落實公平正義
社會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打造社會投資生態系統
免稅誘因:社會投資所得
免稅 (Ex.美、英)
設立基金
培養、擴大社
會投資市場
(social
investment
market)
建立媒合平台:設立社會
企業交易所
運用社會企業精神,以金融創新、社會創新方式,
達成增進社會或環境效益的目標。
英國Big Society
Capital,£600m
社會育成基金(social incubator
fund, £10m)、社會效益基金
(Social Outcomes Fund,£20m)、
……
巴西、南非、新加坡、
肯亞、英國、加拿大
興起於英國,目前也以英
國最活躍
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
公共服務創新、財政變革
社區利益企業(英國
先鋒社區)
美國2014年預算變革
Incentive Fund $300m + Pay
for Success programs$195m
政府採購法引進「社
會利益採購」概念
排除法規障礙
企業設立、募資法規
變革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