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大陸與山脈
大陸與造山運動
請繪出台灣島簡圖並標示出台灣主要的地
形區!
大地構造
• 大陸佔地球的三分之一面積強,地質構造極為複雜,由變
動強烈的變質岩、沉積岩和火成岩等組成。
• 因為是人類與生物活動的主要環境,因此被研究的時間很
早。
• 大陸主要由三種基本構造單元所組成:
地盾
地台
造山摺皺帶
地盾(shield)
• 地盾都是由先寒武紀地層組成,面積十分廣大,都在數千
平方公里以上,地形低平,無明顯特色。
• 地盾主要由高度變質岩和花崗岩所組成,構造很複雜,也
間雜有強烈變動和變質的火山岩和沉積岩。
• 上述的岩石在先寒武紀都曾經過多次的地殼變動,但進入
寒武紀後的地質年代中,便呈現安定狀態,除了輕微的撓
曲(warping)外,不再發生地殼變動。
• 因此地盾地區目前僅有持續的風化作用,使得原有的高山
受到侵蝕,逐漸變為低緩地貌。
• 地遁是最原始陸地,也儲存有大量的重要金屬礦產,也構
成大陸的核心,目前各大陸中心幾乎由地盾組成。
• 例如:北美加拿大地盾、歐洲波羅地海地盾、亞洲西伯利
亞地盾、南美巴西地盾、非洲中非地盾、澳洲澳大利亞地
盾。
地台(platform)
• 以地盾作為基底,上覆較年輕而近乎水平的沉積岩層,就
構成地台。
• 地台屬於安定地區,面積廣大,常構成地面上平坦而寬廣
的低地。
• 屬於地台的沉積岩曾多是海相的沉積砂岩或頁岩或石灰
岩,表示大片的地盾曾為海水所淹沒,然後再受到抬升而
形成大陸。
• 因此這些沉積岩層雖未受劇烈變質和地殼變動,但受到升
降的運動,常形成大規模的盆地和穹丘,也有海進和海退
等不整合現象。
• 一般地台區的地殼變動均以輕微的掀動、摺皺、斷裂等為
主,斷層的移動量也非常小。
• 例如:歐洲的俄羅斯地台、北美加拿大地盾以南的內陸安
定區均是地台分布區。
造山摺皺帶(folded mountain belt)
•為一狹長的山脈帶,多發生在大陸安定地塊的邊緣。
•造山帶中的岩層都經過強烈的擠壓,而發生複雜的摺
皺和低角度的斷層,也有火成岩和變質作用,表示造
山帶是由地殼的壓縮作用而形成。
•例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落磯山脈、安地
斯山脈。
安定地區和活動地帶
• 組成大陸的三種主要構造單元,可以將地殼分為安定
地區(stable region)和活動地帶(mobile belt)兩大
部分。
安定地區—多分布在大陸內部,由古老的變質岩和其
他老岩層組成,均是由很老的地殼變動帶經過長期的
侵蝕作用後所留下來者,大部分地形相當平坦,沒有
崎嶇的高山。地盾和地台區均屬於。
活動地帶—多在大陸的邊緣,經過強烈地殼變動的地
區,所以多數的地層都受到劇烈的摺皺和斷移,地質
構造極為複雜。多半位在海洋和大陸的交界處,也是
各種山脈形成的地區,多數高大的山脈都由此發展。
造山地帶在地質上稱為地槽(geosyncline),所以地槽
便是活動地帶。
山脈的特性
• 山脈是大陸上最顯著的地形,其共通特點是高度,均比其
他周圍的地區高。
• 在地質上,山脈除了高度外,山脈必有複雜的地質構造,
構成的岩層需經過摺皺或斷層作用,甚至一部分岩石經過
變質作用,或為火成岩所入侵。因此許多高原因組成岩曾
和地形多是平緩的,而不能被稱為山脈。
• 有時候山脈是浸在水中的,如阿留申群島,為一群露出海
面的火山山脈的山頂部分。
山脈的分類
• 山脈按照特性可以分為三大類:
• 摺皺山脈(fold mountain)—主要經過摺皺的沉積岩上升
所造成,其中摺皺明顯且眾多,且多低角度的逆斷層,有
不同程度的變質作用和火成岩活動,世界上多數主要山脈
都屬於本類型。
• 斷塊山脈(fault-block mountain)—由於高角度正斷層的
作用,使得大地塊上升,造成了高聳的山脈。
• 火山山脈(volcanic mountain)—由於地殼內熔岩和火山
碎屑物向外噴發造成的錐狀山脈。
地槽學說
• 地槽學說是地質學研究中的一個基本概念,用來說明地球
上各大山脈如何形成。
• 最早由1859年美國地質學家James Hall所提出。
• 其發現美國東部阿帕拉契山中古生代早期地層後達四千公
尺,但西到內陸地台的密西失比河谷,同一年代層僅有百
餘公尺到三、四百公尺。
• Hall認為阿帕拉契山脈原本是一不斷向下沉陷的槽狀地帶,
可以容納巨厚的沉積物。
• 1873年美國地質學家J. D. Dana稱此一種低漥狹長的地區
為地槽。
• 但是,Hall認為的地槽下沉是堆積物向下壓力所造成;
Dana認為地槽兩側的壓力推擠是造成地槽下沉的主因,而
堆積在地槽理的巨厚沉積物經過以後的擠壓摺皺,就形成
很高的山脈。
地槽的形成
•
造山階段(orogenic
地槽的發育可經過三個階段:
or mountain-making phase)
•上升階段(uplift
phase) phase)
•
•當地槽下沉到一定深度,因地球深部的密度變大或地槽本身
沉積階段(sedimentation
地槽中沉積岩因變質作用或火成岩作用,形成一個比較輕的
的浮力作用阻止下沉,於是進入造山階段。
地槽一面緩慢下降,一面持續接受沉積物。沉積物的厚度在地
山根(mountain
root)。
槽中心最厚,但沉積物厚度向著鄰近地槽的大陸方向逐漸變小;
原地槽中的沉積物受到橫壓力的擠壓,摺皺成山脈的構造,並
由地殼均衡學說,輕的岩石便會浮起形成高山,然後再受到
所以地槽沉積物呈一楔形,楔尖指向陸台部分。
發生許多斷層,
地表的風化侵蝕。
地槽沉積物分為兩類—淘選度佳的砂、頁和石灰岩等;淘選度
地殼變動的階段中,地槽深部的沉積物也發生變質作用,同時
差的砂、頁岩,多由海底濁流作用堆積而成。
有火成岩的侵入(主要為花崗岩),使地槽中的沉積物變為剛
依據沉積物不同,地可分為兩個部分:
體,即為一造山摺皺帶。
次等地槽(miogeosyncline)—接近大陸,由淘選度佳的沉積物
構成。
優等地槽(eugeosyncline)—離大陸邊緣遠,由淘選度差的沉
積物構成。
地槽定義的修正
• 板塊構造學說盛行後,地槽的名詞仍保留,但重新修
訂其定義。
• 地槽代表現在或過去板塊邊界上,大陸邊緣一側厚而
狹長的沉積物堆積區。
• 次等地槽代表大陸棚和其上的沉積物。
• 優等地槽代表離大陸較遠的弧前盆地和隱沒帶含有火
山物質的沉積物和沉積地區。
地殼運動的分類
• 地殼變動有兩種方式:
• 造山運動(orogeny)—
• 地殼經過變動而造成山脈的運動,主要發生在地槽中。
• 因橫向或側向壓力的推擠,使得地槽內巨厚沉積物經摺曲
形成高山,同時伴隨有大規模的逆斷層和其他斷層作用,
有時還有火成岩的入侵和變質作用。
• 造陸運動(epeirogeny)—
• 垂直的上下運動為主,可以使地殼發生廣泛的撓曲或傾斜,
使岩層造成寬廣而延伸很遠的波狀起伏,以及盆地和穹丘,
很少有劇烈的摺曲和逆斷層作用。
• 造陸運動多半是區域性的,可以影響很廣大的陸地面積,
多半發生在地台或地盾中。
地殼均衡說(isostasy)
• 來自於希臘文”isos”=”equal”
和”stasis”=”standing”。認為到達地下一定的深
度時,該地所受到上面各不同地形單元岩層的壓力達
到一致,在這個深度以下的地函就在靜水壓力的平衡
狀態。
• 高山和其周圍的地殼是呈靜水平衡狀態,高山和平原
等都不過是不同大小的地塊,浮在一個液體狀而更緻
密的底層上,猶如不同大小的冰山浮在水面上一樣。
• 最理想的條件是岩石圈的每一部分,都能達到浮立平
衡的狀態,地殼的各部分都能立在一個浮動面上而彼
此平衡,各部分組成的地塊都能自由上升或下降,和
其相鄰的地塊不發生關係。
地殼均衡說(isostasy)—相關理論
• Pratt’s理論:
1854年提出。所有地塊都浮立在同一深度的底層上
面,但是各地塊的密度不等。
上升較高的地塊密度較小;下沉較深的地塊密度較
大。結果各地塊的總質量相等,可以維持平衡。
不同高度的地塊可以不同的密度來均衡,高山的岩
石密度小,低地的岩石密度大,所以各地塊仍能為
維持平衡,各地塊的地不都在同一平面上,此一平
面稱為平衡面(level of compensation)。
地殼均衡說(isostasy)--相關理論
• Airy’s 理論:
1855年提出。接受Pratt的看法,但是不認為各種地塊
會有不同密度,而應該是密度相同而厚度不同。
高山上升高、底部也下沉的深。低地上升的低、底部
也下沉的淺。
同一底層上,各岩塊厚度不同,高山厚度大,其下較
重的地函物質角少;低地厚度小,其下有較多比較重
的地函物質,所以總質量彼此仍舊可以平衡。
山的高可以由其根的深來補償,山越高根越深,此稱
為山根均衡學說(root of mountain theory of
isostasy)。
山脈的造成學說
• 有關造山運動的學說很多,但目前尚無一個學說可以完美的說
明。
• 十九世紀流行的學說是地殼收縮說(contraction theory),主
張地殼原先是在很熱的熔岩狀態,其後不斷冷卻而收縮,而產
生收縮力,使地殼變形,造成許多摺皺和斷層山脈。但目前已
不被重視。
• 1912年Wegener創立大陸漂移學說(continental drift theory)。
主張地殼為一大塊,後來破碎四處移動。各陸塊漂移時,前端
岩曾受推動而起摺曲,或邊緣壓迫深海沉積物,將這些沉積物
推擠成山脈。
• 對流作用說(convection current),因地函中高溫物質上升,
到達地殼底部後向兩側移動,慢慢冷卻,向兩旁流動一段距離
後,又向下流回到地函中,如此造成對流圈;因對流作用,將
地殼拉著下降,造成地槽,並將地槽中的沉積物加以壓縮;最
後對流作用停止,因為浮力作用和地殼均衡作用,地槽內已經
壓縮的沉積物就隆起成為高山。
• 地殼的上下垂直運動,以蘇俄學者主張最烈,認為地殼的上下
運動是造成山脈的主要作用。
• 目前,最被地質學界所認可的學說為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或新全球構造學說(new global tectonics),綜合
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seafloor sp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