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pt檔案

演講的三個主題
• 文創新世紀的基礎:有品味之欣賞
人口的「倍增計畫」
• 談「體驗經濟」有點落伍了:我們
放眼「變形經濟」
• 文化商品是「盎格魯·撒克遜概念」
:法國談的是「文化例外論」
從一個嘉年華活動談起
2010上海世博法國館-1
2010上海世博法國館-2
2010
上海世博
法國館
-3
2010上海世博法國館-4
上海世博
法國館
7件展品-1
Edouard
Manet
《陽台》
上海世博法國館7件展品-2
J-F Millet 《晚禱》
上海世博
法國館
7件展品-3
Paul Cezanne
《咖啡壺旁
的女人》
上海世博法國館7件展品-4
Paul Gauguin 《一餐》
上海世博法國館7件展品-5
Pierre Bonnard 《化妝室》
上海世博法國館7件展品-6
Vincent van Gogh 《舞廳》
上海世博
法國館
7件展品-7
Auguste
Rodin
《青銅時代》
文創的基礎在美學
• 美學(Aesthetics),又稱感覺學,
是由日本人翻譯成漢字詞,再傳到
中國與台灣的。
• 美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
最初意義是「來自感官的感受」。
• 美學的源頭在歐洲,今天,我們來
談談它在法國的社會基礎。
法國的文化傳統: 味覺週
我所經歷的味覺週
飲食作為一種鄉土教育
飲食作為一種世界地理教育
飲食作為
一種
文化教育
2014 味覺課程
• 第一是認識基本滋味:以水+鹽、水+糖、水+檸檬汁、
水+洋甘菊(camomille)調出鹹、甜、酸、苦四味,協助小
學生們勾勒出品味的基本架構。
• 第二是學習分類:將食物依味道分門別類。法國教育部的
建議食物是,以法國麵包、葛瑞爾乳酪(gruyere)、生火腿
、洛克福乳酪(roquefort)、臘腸或鹹味奶油代表鹹;以方糖
、粗紅糖(cassonade)、草莓、櫻桃、甜瓜、冰淇淋或蛋糕
代表甜;以大黃(rhubarde)、檸檬、醋、青蘋果、醋栗或酸
黃瓜代表酸;而以各類苦苣、苦瓜、葡萄柚、龍膽花(fleur
de gentiane)代表苦。
• 最後是蒙眼觸嘗:要小朋友蒙起眼睛,單純地以手指觸覺
感受瓜果食材,以嗅覺和味覺品嘗。
法國味覺週的輸出 : 10/13-19
或者,更直接地看看
法國的藝術教育
法國的文化傳統: 藝術鑑賞-1
法國的文化傳統: 藝術鑑賞-2
體驗經濟 (1998)
農業經濟
(agrarian economy) →
工業經濟
(industrial economy) →
服務經濟
(service economy) →
下一步 ?
產品發展四階段
• A commodity business (貨品) charges for
undifferentiated products.
• A goods business (商品) charges for distinctive,
tangible things.
• A service business (服務) charges for the activities
you perform.
• An experience business (體驗) charges for the
feeling customers get by engaging it.
• A transformation business (換形) charges for the
benefit customers (or “guests”) receive by spending
time there.
商品附加價值成長史
生產與交易的內容變遷
變形經濟更深刻的意義
現代人的困境: 「戴奧尼索斯式營養不良 」
( Dionysian Malnutrition )
黃金王米達斯(Midas)與戴奧尼索斯的故事
「一瓶葡萄酒裡包含著比世上所有書籍更多的哲學。」
(Il y a plus de philosophie dans une bouteille de vin
que dans tous les livres.)
世界飲食的二元論
• 飲食= 資源 : 英、美、加拿
大、 澳洲…;
• 飲食= 文化 : 法國與拉丁文
化圈、中華文化圈…。
兩種飲食文化
• 盎格魯撒克遜 : 速食、簡
化、系統化、效率主義 、
全球化;
• 法國與拉丁國家 : 慢食、
豐富化、手工藝式、品質
主義、地方化。
文化創意 ≠ 文化商品化
法國人的
堅持 :
文化例外論
文化沒有補助,都是投資。
La culture, c’est t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