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元素與化合物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6-1元素與化合物

6-1 元素與化合物
物質的分類
純物質
組織均勻,組成一定,且具有一定的特性
(
物質
以
物
理
方
法
分
離
(ex:熔點、沸點固定)
混合物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純物質,依任意比例
混合的物質,沒有一定的特性,組成成
份仍保有原有的特性。
)
蒸
餾
、
分
餾
、
過
濾
純物質有沒有辦法再分開呢?
(ex:熔點、沸點介於一段範圍)
(ex:鹽+水,鹽水還是會鹹)
(空氣、糖水、合金)
物質的分類
元素
(
以
化
學
純物質 方
法
分
離
(碳、氫、氧、氮、硫、鐵、銅、金、銀、鎂 )
化合物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依固定比例所
化合而成的純物質。其性質與原成份元
素的特性不同。
)
電
解
、
照
光
、
加
熱
不能用普通的方法再分解出本身以外的其
他物質的純物質。
(ex:水由氫、氧組成,但不具可燃性與
助燃性)
(二氧化碳、二氧化猛、碳酸鈣、氯化鈉、水 )
元素
1.不能用普通的化學方法再分解成本身以外
的其他物質的純物質,稱為元素。
2.元素的種類:至目前為止已知元素共有112
種,其中存於自然界中的天然元素有88種
,其餘為人造元素。
3.元素的狀態有氣態、液態、固態,通常依
元素性質可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化合物
1.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依固定比例所組
成的純物質,稱為化合物。
2.兩種不同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化學
變化,稱為化合反應,簡稱化合。
化合反應與化合物及其成分元素
物質A+ 物質B→ 化合物
成分元素
氫 +氧 → 水
氫、氧
鎂 +氧 → 氧化鎂
鎂、氧
碳 +氧 → 二氧化碳
碳、氧
化合物
卜利士利實驗
西元1774年,英國科學家卜利士利(Joseph Priestley)
以凸透鏡將陽光會聚在紅色的氧化汞上,使氧
化汞分解出氧氣和汞(水銀)。
氧氣 + 汞 → 氧化汞
元素 ~週期表
元素符號的寫法
1.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符號,此種符號是用各元
素英文或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以印刷體
大寫來表示。
如:氫的元素符號為H、氧的元素符號為O、
鉀的元素符號為K、碳的元素符號為C。
2.如有兩種以上的元素名稱,它們的第一個字母
相同時,則在第一個字母後面另加一小寫字母
如:碳的元素符號為C、鈣則為Ca、氯為Cl、銅為Cu、銫為Cs。
元素符號的中文命名原則
1.古代已知的元素依原來的命名(即從俗名)。
如:金(Au)、銀(Ag)、銅(Cu)、鐵(Fe)、
錫(Sn)、鉛(Pb)、硫(S)等。
2.配合元素的性質而命名。
如:氫(H)表示最「輕」的氣體、
氯(Cl)表示黃「綠」的顏色、
氮(N)為用作「沖淡」空氣成份的氣體。
3.配合西方文字的讀音加以命名。
如:鈉(Na)因其拉丁文第一音節的讀音近似「納」音。
元素符號的中文命名原則
4.元素名各以一個中文字表示,視元素在常溫、
常壓的狀態,配合不同的部首而命名:
元素狀態
固
態
液
態
氣
態
所從部首
金屬 金部
非金屬 石部
金屬 水部
元素名稱
銅、銀、鐵、鈉、鎂
碳、硫、磷、碘、矽
汞(鎵的熔點為29.8℃,鍶的熔點
為28℃、可視為例外)
非金屬 水部
气部
溴
氫、氧、氮、氦、氬
元素 ~週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