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ta-Analysis of Fear Appeals: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Public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A Meta-Analysis of Fear Appeals: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Public

A Meta-Analysis of Fear Appeals: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環境心理學
2010/05/06
蔡沛旻
1
Fear Appeal Theory:
1953 To The Present(1)
• 已有近50年的研究
• 三個主要自變數的定義
p.591
– 恐懼
– 知覺到威脅
• 對威脅知覺到的脆弱感
• 對威脅知覺到的嚴重性
– 知覺到效能
• 知覺到的自我效能
• 知覺到的反應效能
2
Fear Appeal Theory:
1953 To The Present(2)
• 恐懼訴求的研究操控
p.592
– 至少兩種強度的訊息
– 評估強恐懼訴求是否比弱恐懼訴求產生的結果
較好
• 恐懼訴求的研究結果分成兩種
– 接受訊息的建議(例:態度、意向及行為)
– 拒絕訊息(例:防禦、逃避等)
• 大多著重於公共衛生議題
3
Fear Appeal Theory:
Drive Theories
• 驅力理論
p.593
– 恐懼喚起程度所產生的恐懼行動,為刺激行為
改變的驅力
– 同時具有促進與干擾行為改變的效果
– 恐懼與態度間呈現倒U字型
• 中等程度的恐懼訴求會產生最多的態度改變
• Fear-as-acquired drive model
– 重要假設:接受訊息時,恐懼會降低
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轉移至情感與認知反應
4
Fear Appeal Theory:
Parallel Response Models
• 平行反應模式(Leventhal ,1970)
p.593
– 產生兩種不同及潛在相互依存的過程
• 危險控制過程(努力控制威脅/危險)
• 恐懼控制過程(努力控制威脅/危險的恐懼)
無法說明過程何時產生,模式也無法驗證,無法
在認知過程中切割情感部份。
• Witte的理論延伸
– 1970中期,持續研究危險控制或認知部分
5
Fear Appeal Theory: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 Models
• Rogers’s 保護動機理論(PMT)
p.593
– 四個變項的交互作用關係
• 嚴重性 x 脆弱性 x 反應效能 x 自我效能 = 行為改變(未支持)
• 雙變項交互作用關係(一個威脅變項與一個效能變項存在交
互作用關係)
• 威脅(嚴重性+脆弱性) x 效能 (反應效能+自我效能)
• 有效的解釋 when and why 恐懼訴求產生作用
• Sutton’s主觀預期效用模式(SEU models)
– 選擇最適合的行動方案
– 恐懼對於意向部份影響最大
6
Fear Appeal Theory:
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s
• 新平行反應模式(Witte)
p.594
– 解釋when and what 恐懼訴求成功或失敗
– 將恐懼納入模式中的變項
– 評估兩種訊息
• 威脅評估與建議方案效能評估
– 在嚴重威脅下是脆弱時,較能引發各體評估方案效能
• 以效能評估決定控制危險(相信)或控制恐懼(不相信)
知覺威脅 – 恐懼訴求的反應程度
知覺效能 – 恐懼訴求的反應性質 (危險或恐懼)
若無有效的建議方案,個體會依據過去經驗及事前信念決定
7
Previous Meta-Analyses
• Boster and Mongeau and Mongeau
p.595
– 恐懼與恐懼訴求的強度之間有中度的關連性
– 恐懼訴求強度與態度改變上有些微關係
– 恐懼訴求強度與行為改變上有些微關係
• Sutton
– 恐懼訴求的強度對意象與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
沒有研究結果支持恐懼訴求與訊息接收的曲線關係
先前的分析結果:
-根據不同強度的訴求訊息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
-較強的訴求,態度、意向及行為較會改變
8
Results:
Main Effects of Message Feature on
perceptions
p.597-598
Table 1. Effect of fear appeal Message Features on Perceptions
fear
severity
susceptibility
response
efficacy
selfefficacy
k
51
33
29
24
17
N
r
12,735
5,531
4,731
4,739
2,731
.297*
.439*
.301*
.358*
.361*
95%
±.089
±.109
±.077
±.113
±.117
X2
276.31*
200.31*
140.73*
263.35*
99.72*
K=number of studies, N=number of participants
•訊息強度愈強,各項的反應也較好
•後來的研究,在訊息操作上較明確
9
Results:
Main effects of message features on message
acceptance dependent variables
p.598-599
Table 2. Effect of Message on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調節變項的作用
10
Results: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ables(1)
p.598-600
• 2x2 設計(high and low threat/efficacy)
– 交互作用不顯著
– Tukey’s事後檢定
• HTHE優於HTLE
• LTLE的顯著性最低
high threat-high efficacy (HTHE)
high threat-low efficacy (HTLE)
low threat-high efficacy (LTHE)
low threat-low efficacy (LTLE)
• additive model
– 將 threat 及 efficacy的做用視為分開及獨立
• HTHE > HTLE and LTHE > LTLE
11
Results: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ables(2)
• EPPM
p.600
– 根據 EPPM及PMT,HTHE 平均數最高
– 低威脅的訊息不易引發行動
– HTLE 假設產生的效果較弱, 視同低威脅反應
– HTLE 產生 boomerang responses
•Additive model
•威脅與效能均高,有較高之說服力
•EPPM
•HTHE最具說服力, HTLE可能產生負面效果
12
Results:
Moderator Analyses-Trait Anxiety
• 雖大量但未有理論中重要的調節變項
• 特質焦慮
p.600
– 焦慮程度影響恐懼訴求的處理方式
– 焦慮的特性影響個體的反應
• 適得其反的效果
– 特質焦慮與恐懼訴求在結果上無顯著相關
13
Results:
Fear control response
• 恐懼控制
p.601
– 心理上對於訊息的反抗
• 防禦性逃避、議題減弱、否認...
– 恐懼訴求強度增加,防禦反應亦增加
– 效能訊息強度低,產生較大的恐懼控制反應
•恐懼訴求產生兩種反應
•自我保護行動(態度、意向、行為的改變)
•防禦反應
•兩者相互抵銷
14
Discussion
p.601-603
• 恐懼訴求有較強的恐懼喚起,較有說服力
• 恐懼訴求與態度、意向及行為上有微弱的
影響關係(之後的研究較仔細)
• 明確的訊息對於態度、意向及行為上有中
低度的影響關係
• 調節變項大多產生正向的結果
• 個體差異較無影響
15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1)
•驅力理論之倒U曲線未被支持
•恐懼訴求強度增加
p.603-604
–較易產生恐懼控制/防禦反應
–恐懼控制與危險控制的反應相互抵銷
•證實 Leventhal and Witte 的假設
•較弱的效能訊息,產生較強的恐懼控制
–與EPPM的結果相符
•無法使個體相信訊息是有效,產生強的恐懼控制
16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2)
• 交互作用部份
p.603-604
– 高程度的威脅或效能,有較高之說服力
– HTHE有較高之說服力
• 與SEU、PMT及EPPM相符
– 不確定效能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
– 強威脅訊息的效用高於弱訊息
•無證據支持驅力理論、調節變項(特質焦慮的關係)
•支持SEU、EPPM
•高程度的威脅與效能訊息來促進態度、意向與行
為的改變
17
Future Directions
•
•
•
•
p.604-605
恐懼控制與危險控制兩者間的減弱影響關係
情感的部份較少探討
研究在真實、自然環境中的效果
檢視訊息處理的途徑,評估個體如何處理恐
懼訴求即為何有這樣的反應
• 清楚的定義與操作
• 提供相關矩陣及標準差資料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