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 - 织物结构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课件10 - 织物结构学

织
物
结
构
学
第7章 起毛起绒组织
本章重点:
1、起毛起绒组织的构成;
2、经起毛、纬起毛组织的构成、特点;
3、经起毛、纬起毛组织的设计要点及应用。
织 构作方法:
物
利用一个系统的经纱或纬纱与地组织配
结 合所构成。
这些经纱或纬纱经整理被割开或部分的
构
学 被割开,被割开的纱头在织物表面形成竖立
的毛绒。
常见的织物:
经纱构成毛绒——经平绒、长毛绒
纬纱构成毛绒——纬平绒、灯芯绒(条绒)
织
物
结
构
学
7.1纬起绒组织
概述:
1、构成:
纬起绒组织是由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两个系统的纬纱交
织而构成的。
两个系统的纬纱,其中一个为地纬,一个为绒纬。
地纬:与经纱交织形成织物的地布,作用是固结毛绒,决
定织物的坚牢度;
绒纬:与同一系统经纱交织,以浮长线形式被覆于织物的
表面,在后整理——“割绒”工序中,浮长线部分被
割断,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后,在织物表面形成毛
绒。
织
物
结
构
学
2、纬起绒组织织物的起毛方法:
1)开毛法:利用割绒机将绒坯上的浮长线割断,然后
使绒纬的捻度退尽,使纤维在织物表面形
成耸立的毛绒。
如:灯芯绒织物、纬平绒织物
2)拉绒法:将绒坯覆于回转的拉毛滚筒上,使绒坯与
滚筒作相对运动,而将绒纬中的纤维逐渐
拉出,直至将绒纬拉断为止。
如:拷花大衣呢
3、纬起绒组织织物的分类:
1)灯 芯 绒:毛绒在织物的表面沿经向形成直条;
2)花式灯芯绒:毛绒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模纹的花
纹;
3)纬 平 绒:均匀的毛绒被覆于整个织物的表面;
4)拷花大衣呢:纤维的毛绒凸起。
织 7.1.1灯芯绒组织
物
结
构
印花弹力灯芯绒
学
压花闪光灯芯绒
灯芯绒
纵条纹灯芯绒
阔窄条灯芯绒
织
物
结
构
学
1、灯芯绒织物的特点及用途:
特点:
灯芯绒织物沿经向具有一定宽度的纵条纹毛绒。因
此,织物手感柔软、绒条圆润、纹路清晰、绒毛丰
满。由于穿着和使用时大都是绒毛与外界接触,地
组织很少磨损,因此织物的坚牢度比一般棉织物有
显著的提高。
用途:
用于男女老幼在春秋冬季
制作衣裤鞋帽等。
织
物
结
构
学
2、灯芯绒组织的构成原理:
2
b
a
1
5 6 1 2 3 4 5
6 1 2
上图为灯芯绒织物的结构示意图,箭头为进刀割绒部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地纬1、2与经纱以平纹组织交织成地布;
在地纬第1根织入后,连续织入两根绒纬a和b。
织
物
结
构
学
绒纬的浮长为五个经组织点。
绒纬a和b分别与第5根和第6根经纱交织。
其中第5、6根经纱称为压绒经或绒经,绒纬与压绒经
的交织点称为绒根。
割绒时,从第2、3根经纱之间进刀将绒纬割断,经
刷绒整理后,绒毛耸立,成条状沿经向排列于织物表面。
3、灯芯绒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外观形成的绒条的宽窄不同分为:
a)特细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20条以上纵向绒条者;
b)细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11条以上纵向绒条者;
c)中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9—11条纵向绒条者;
d)粗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6—8条纵向绒条者;
e)阔条灯芯绒:在25mm内有6条以下纵向绒条者。
织
物
结
构
学
2)按照经纬纱线的结构不同分为:
全线灯芯绒
半线灯芯绒
3)按提综的形式不同分为:
提花灯芯绒
一般灯芯绒
4)按印染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印花灯芯绒
色织灯芯绒
5)按纱线的原料不同分为:
纯棉、纯毛、涤棉等灯芯绒
织
物
结
构
学
4、灯芯绒组织织物的设计要点:
1)对灯芯绒织物的要求:
灯芯绒织物主要用做秋冬季的男女衣料,以及做沙发
套、幕帷等装饰织物。
对织物的要求
美观、耐用
毛绒均匀
织物厚实柔软
绒条清晰而不漏底
毛绒固结坚牢、
耐磨擦
织物的弹性好、
抗皱性好
织
物
结
构
学
2)地组织的选择:
灯芯绒组织织物的地组织一般常选用的有:
1
平纹
1
2
斜纹和纬重平等组织
1
我们知道:地组织的作用是固结绒毛和承受织物经纬
向的外力作用。采用不同的地组织,可以使织物具有不同
的物理指标和手感特征,同时织物的脱毛程度也不尽相同。
例如:当选用
1
1
平纹作为地组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织物的断裂强度最大,毛绒的固结也最坚
牢,另外开毛顺利;
但是由于平纹的交织次数最多,因此使得绒纬的
密度受限,所以织物的手感较硬。
织
物
结
构
学
当选用
2
1 斜纹为地组织时,由于交织点较少,
因此纬纱易于打紧,所以织物的手感较柔软。
但由于斜纹组织的交织次数较平纹少,所以毛绒的
固结不及平纹地组织坚牢。地布不及平纹组织地布平整,
因此开毛也不及平纹地布顺利。
采用 2
2
斜纹为地组织与 2
1
斜纹为地组织的
效果相似;
缎纹组织由于其浮长线较长,无法固结毛绒,因此
不适用做地组织。
织
物
结
构
学
绒毛脱落情况的比较:
b
a
2
b
a
采用平纹作为地组织,
其绒根在背部突出,受
到外力摩擦后,绒束移
动,容易脱毛。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b
a
绒根的背部有地纬的浮长
线,对绒根起保护作用,
从而改善了脱毛。但底板
不如平纹平整,割绒进刀
时不如平纹顺利。
3
b
a
2
b
a
1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织
物
结
构
学
综合了(1)和(2)两个组织的优点,进刀部位仍
采用平纹组织,而压绒经的两旁分别受第1和第6根经纱
的保护,从而改善了脱毛。其组织图如下:
b
a
2
b
a
1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织
物
结
构
学
3)地纬与绒纬排列比的选择:
地纬与绒纬地排列比,可以有1:2
2:2
1:3 1:4 1:5 1:6等,随着排列比的
增加,织物的毛绒密度也增加,织物的柔软性、保暖
性以及外观指标均可以得到改善,但是织物的坚牢度
会下降,毛绒容易被拉出。
一般在满足织物的毛绒密度、高度以及保暖性能等要
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绒地纬的排列比,以增加织物的
坚牢度和减少用纱量。
常采用的排列比为1:2和1:3。
织
物
结
构
学
4)织物经纬密度的确定:
其经纬密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织物绒毛的高度和
绒毛的密度。
例如:在组织相同的条件下,经纱密度大,毛绒的密度则
相应减小,毛绒短且固结坚牢,织物的耐磨性和坚
牢度好。反之则毛绒的密度相应增加,毛绒长,织
物松散,手感柔软。
再如:纬纱支数高,则纬密相应增加,织物毛绒稠密,固
结较牢;反之纬纱支数低,纬密相应减小,毛绒稀
疏。一般控制织物的经纬向紧度,经向紧度50~
60%,纬向紧度控制在140~180%之间。
织
物
结
构
学
5)绒纬组织的选择:
绒根的固结形式、绒纬浮长和绒根的分布情况
〔Ⅰ〕、绒根的固结形式:
绒根的固结形式是指绒纬与压绒经的交织规律,其固
结形式有“V”和“W”两种:
“V”型固结法——也称为松毛固结法,即在其组织循环
内
绒纬除了浮长线外只与一根压绒经进行
交织。
开毛前后的截面图如下:
开毛前
开毛后
织
物
结
构
学
“V”型固结的优点、缺点及使用范围:
优点:绒纬与压绒经的交织点少,故可提高织物
的纬密,绒纬割断后,绒面抱合效果好,
没有沟痕。
缺点:绒纬受到强烈的摩擦后,容易脱毛。
使用范围:绒毛较短,纬密较大的中细条灯芯绒
织物。
织
物
结
构
学
“W”型固结法——也称之为紧毛固结法,即在其组织循环
内
绒纬除了浮长线外,还与三根或三根以
上的压绒经进行交织。
开毛前后的截面图如下:
开毛前
开毛后
织
物
结
构
学
“W”型固结法的优点、缺点及使用范围:
优点:毛绒固结坚牢。
缺点:由于绒纬与压绒经纱的交织点多,故绒纬不易打
紧,因此织物的纬密受限;而且所需要的综叶数
增多,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使用范围:对绒毛的密度要求不高,但要求绒毛固结牢度
好的细条或特细条灯芯绒。
织
物
结
构
学
〔Ⅱ〕、绒根的分布情况:
a)绒根的分布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织物的密度
(a)
(b)
图(a)中绒根与地纬地组织点相互交错,因而纬
纱不易打紧,故要影响织物的密度。
图(b)中绒根与地纬地组织点在同一梭口中,因
此容易打紧纬纱,故可增加织物的密度。
织
物
结
构
学
b)绒根的分布情况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绒根的分布情况对织物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如在制织
阔条灯芯绒时,若绒根仅集中在2~3根经纱上,则
割绒后容易漏底。因此必须增加压绒经的根数,并使
绒根分布均匀。
〔Ⅲ〕、绒纬浮长
在一定的经密条件下,绒毛的高度和绒条的宽度取决
于绒纬浮长的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绒纬跨越的经纱
根数。
织 6)灯芯绒织物的上机要点:
物 穿棕:一般采用顺穿
穿筘:由于灯芯绒织物的纬密大,经密小,因
结
此在一般情况下经纱穿入数为2入,或
者在固结绒纬的地方采用2入,其余的
构
地方采用单入。
学·
织
物 5、花式灯芯绒
结
花式灯芯绒的设计有以下几种:
构 1)使织物表面一部分起绒,一部分不起绒,由地布和绒
学
条相互配合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几何图形的花纹。
A、经重平法——即在原灯芯绒浮长线部位以经重平组织
点填绘。
织
物
结
构
学
在原灯芯绒浮长线部位以
经重平组织点填绘:
由于经重平组织部位有三根
纬纱组织点相同,因而使纬
纱能够打紧,又由于绒纬与
地经纱的交织点增加,割绒
时导针越过该处,没穿入布
内,所以绒纬不被割断,故这部分不起绒毛。
也就是说:绒纬与地经纱的交织点增多,因此此处无绒纬
浮长线,故割绒时导针就不能穿入布内,所以绒纬就不能
被割断,该处也就不能起毛。
织
物
结
构
学
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提花部位—即不起绒毛部位—不易过长,一般纵向
不起花部位不超过7mm,否则会引起跳刀、戳洞;
其二:不起绒与起绒部位的比例一般为1:2,以起绒为
主,否则不能体现灯芯绒织物的特点;
其三:如不起绒部位加长,会因绒纬与地纬交织点增多,
使织物部分紧密,容易造成织造困难,因此设计时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B、飞毛提花法:
飞毛提花法是在原灯芯绒组织的基础上,取消一部分
绒根,使绒纬浮长越过压绒经跨两个组织循环。
被取消的部分绒根在组织图中以“ ”表示。
其图如下:
织
物
结
构
学
割绒时,两导针之间的一段绒纬被割断,然后由吸绒装置
吸去,所成灯芯绒除绒条外,提花部位地布完全露出,
形成凹凸状。
织
物
结
构
学
2)改变绒根的布局,使绒束
的长短发生变化
由于绒根位置不在一纵直线上,
因此绒纬浮长不一,经割绒和
刷绒整理后,绒条有高有低如
鱼鳞状。
织
物
结
构
学
3)配合不同的割绒方法,以获得不同的外观效应
同一品种,割绒的方法不同,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同。
例如:偏割
阔条灯芯绒织物在割绒工序中,用导针使割
绒部位不在绒条正中,便形成常见的阔窄条,也
称之为间隔条。其比例一般控制在7:3或6:4。
织
物
结
构
学
课后复习题:
1、纬起绒组织织物的构成?
2、纬起绒组织织物中其纬纱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灯芯绒织物的特点?
4、什么是绒根的固结形式?
5、绒根的固结形式有几种?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
什么?
6、花式灯芯绒织物的构成方法有哪些?
7、什么是经重平法?什么是飞毛提花法?
织
物
结
构
学
7.1.2纬平绒组织
1、平绒组织织物的特点及用途:
特点:
该织物其整个表面被覆盖着短而且
均匀的绒毛,绒毛平整不露地。
用途:
与灯芯绒织物的用途相同。
织
物
结
构
学
2、纬平绒织物的构成原理:
从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1、2两根地纬纱与经纱以平纹
组织形式进行交织,形成织物的地布,毛组织以 1 斜纹
2
为基础变化而成。绒纬的浮长为跨越五根经纱,以V型固结
在经纱上,绒纬的组织点彼此叉开,主要是为了增加绒纬的
密度。
2
1
织
物
结
构
学
2
1
3、组织选择
地组织: 平纹、
绒组织:
5
2
或
2
斜纹或
斜纹组织。
1
2
5
纬面缎纹。
3
排列比:1:2、1:3、1:4
绒跟固结:V形固结
2
织
物
结
构
学
4、纬平绒的绘制方法:
1)、确定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
2)、确定地组织、毛组织及绒纬的固结形式;
3)、确定Rj与Rw。
Rj=毛组织循环纱线数×(1+1)与地组织循环纱线
数的最小公倍数
Rw=绒纬的排列比数×地组织循环纱线数+地组织循环
纱线数
1
毛组织采用 1
斜纹
例Ⅰ、地组织采用 1 平纹
2
地纬:绒纬=1:3
V型固结
解:求得:Rj=3 ×2与2的最小公倍数=6
Rw=3 ×2+2=8
织
物
结
构
学
例Ⅱ:
2
地组织 1
1
毛组织 2
c
b
a
2
c
b
a
1
c
b
a
3
c
b
a
2
c
b
a
1
地纬:绒纬
=1:3
Rj=6
Rw=12
织 课后复习题:
物
结 纬平绒织物的特点及用途?
构
学
织
物
结
构
学
7.2 经起绒组织
7.2.1概述:
1、经起绒组织织物的构成、特点及用途:
构成:该类织物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绒经、地经)与一
个系统的纬纱交织,经割绒后而形成的织物。
特点:毛绒丰满平整,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弹性好,不起
绉,保暖性好;由于毛绒与外界接触,故耐磨性好。
用途:宜于做妇女儿童秋冬季服装,以及鞋帽等用料;还可
以用作幕布、火车座垫、精美贵重仪表和装饰品的盒
里;长毛绒可作男女服装、帽料、大衣领等。
织
物
结
构
学
2、分类:
a、短毛绒织物:该类织物的毛绒较短,一般在
2mm左右,但毛绒的密度大,耸立度好。
b、长毛绒织物:该类织物的绒毛较长,一般在
7.5~10mm,绒毛是稍带倾斜的覆盖于织物表面。
织
物
结
构
学
3、织造方法:
a、单层织造;
b、双层织造法:(单梭口织造法,双梭口织造
法)
7.2.2单层织造法
1、织造原理:
经起绒织物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一个系统
的纬纱交织而成的。其中的毛经纱在制造过程中
除了与纬纱交织被固定在地布外,还需在形成毛
绒的地方,将毛经纱提起,形成梭口,然后将起
毛杆插入梭口中(此时地经纱不提起),毛经便
围绕在起毛杆上。
织
物
结
构
学
起毛杆的直径决定着绒毛的高度 当将起毛
杆从织物中抽出后,织物的表面便形成了毛圈。
也可在抽出起毛杆的同时将毛圈割开,形成毛绒。
2、起毛杆:
起毛杆是由钢、竹、铜、木材等材料制成的
圆形或椭圆形的开槽的细杆,表面十分光滑,起
毛杆有各种号数,制织时可根据所需的绒毛的高
度来选择,起毛杆的长度,由起绒织物的宽度来
决定。
织
物
结
构
学
3、上机图:
例Ⅰ、起毛杆法织造经天鹅绒组织的上机图
地组织 1 1 平纹 地经:绒经=2:1 地纬:起毛杆=2:1
解: Rj=3
Rw=3 采用V型固结
2
1
2
1
Ⅱ
2
1
Ⅰ
2
1
2
1
Ⅰ1 2Ⅱ12
1 2 Ⅰ
地经的经组织点
毛经在起毛杆上
的组织点
毛经在地组点上
的组织点
织
物
结
构
学
例Ⅱ、三纬固结经起毛组织织物
地组织 2 1 变化经重平
地纬:起毛杆=3:1
解:Rj=3
Rw=4
采用W型固结
地经:毛经=2:1
1
3
2
Ⅱ
1
3
2
1
3
2
Ⅰ
3
2
1
1
Ⅰ 1 2 Ⅱ 1 2
织
物
结
构
学
7.2.2 双层织造法
一、织造原理:
上层
下层
从组织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地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分别形成上下两层经纱的梭口,
纬纱依次与上下层经纱进行交织形成两层地布。
毛经纱则位于两层地布之间与上下两层纬纱同时交织。
在割绒机上将连接的经纱割断,形成上下两层独立的经
起毛织物。
上下两层地布之间的距离=上下两层经起毛织物的毛绒高
度之和。
织
物
结
构
学
二、织造方法:
双层单梭口织造法和双层双梭口织造法。
Ⅰ、双层单梭口织造法分为:
上开梭口、下开梭口、混合梭口
双层单梭口织造法上开梭口的基本特征:
织机的曲拐每回转一转形成一个梭口,投入一根纬纱。
上开梭口:经纱向上运动形成的梭口,因此组织图中凡是
有经组织点的地方在纹板图中的相应位置均应
钉植纹钉。
例1、以经平绒为例
地组织为平纹 地经:绒经=2:1
表里纬纱的排列比为2:2 以V型固结
织
物
结
构
学
Rj=地经根数+绒经根数
其中:地经根数=地经排列比数与基础组织经纱循环根
数的最小公倍数×2
Rw=表或里纬纱的排列比数与基础组织纬纱循环根数
的最小公倍数×2
例中:Rj=地经根数+绒经根数=4+2=6
Rw=表或里纬纱的排列比数与基础组织纬纱循
环根数的最小公倍数×2=4
2Ⅱ
1Ⅰ
Rm、Rn=
1 2
Ⅰ Ⅱ
织
物
结
构
学
——上层织物经组织点
——下层织物经组织点
——投入里纬上层经纱提起
——绒经纱的经组织点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a
b
Ⅰ 1
Ⅱ 2
织
物
结
构
学
例2、以三梭固结长毛绒为例,说明混合梭口上机图的绘
作方法。
2
地组织为
纬重平 地经:毛经=4:1
2
表里纬纱的排列比为3:3
上层经纱为下开梭口(经纱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下层经纱为上开梭口(经纱向上运动形成梭口)
织
物
结
构
学
2
6
上层纬纱
1
5
3 4
在形成上层地组织时,部分经纱向下运动形成梭口,
投入纬纱,这时下层经纱处于综平位置
织
物
结
构
学
1 2
5
下层纬纱
6
4
3
形成下层地组织时,部分经纱向上运动形成梭口,投
入里纬。
下开梭口对应的纹板图与原来我们所介绍的纹板图不同
之处是:纬组织点对应纹板图处钉植纹钉。
织
物
结
构
学
解 :RJ=8+2=10 RW=6×2 =12
——上层经纱的经组织点
——下层经纱的经组织点
——毛经在下层纬纱之上
——毛经在上层纬纱之上
——织下层上层经纱提起
Ⅵ
Ⅴ
Ⅳ
Ⅲ
Ⅱ
Ⅰ
6
5
4
地组织
3
2
1
a
b
1Ⅰ2Ⅱ
3 Ⅲ4 Ⅳ
织
物
结
构
学
Ⅱ、双层双梭口织造法
1、特征:
双层双梭口制织经起毛织物时,织机的曲柄每
一回转能同时形成二个梭口,并将二把梭子同时投
入二个梭口之中,通过一次打纬,把两根纬纱同时
推入织口,同时形成上下两层地布。
织
物
结
构
学
双层双梭口经位置线示意图:
综平时的经位置线
综平时,上下层经纱位于上下两个平面,因此在同
一开口机构作用下能同时形成两个梭口。
绒经位于上下层经纱之间。
织
物
结
构
学
开口时经纱位置线
开口时,上梭口的
下层经纱与下梭口的上层
经纱,重合在中央位置。
绒经上升则与上层纬纱交织;
绒经下降则与下层纬纱交织;
织
物
结
构
学
采用双层双梭口织造时必须采用特殊的综丝:
绒经综丝
上层综丝
下层综丝
织
物
结
构
学
2、双层双梭口织造:
双层单梭口织造的缺点:
1)上下两层之间的距离在安全投梭的要求下不能任意加
大,故采用双层单梭口织造法制织绒毛较长的经起绒
织物就比较困难了;
2)因上下层的投梭比有2:2或3:3等,上下层的梭
口不一致,其中一层的梭口要等另一层纬纱打入时才
能紧密,因此纬纱有反拨现象;
3)又因单梭口织造法用一把梭子循环的投入上层和下层,
当上下层投纬次序为单梭轮换,如上一梭下一梭时,
双层分割后出现双层毛边,当投梭顺序为双梭轮换如
上二梭下二梭时,双层分割后出现单边毛边,影响织
物的外观。
织
物
结
构
学
因为双层梭口织造其上下层纬纱可同时织入,所以纹
版图中的横行数应等于组织图中纬纱循环数的二分之一。
例3、我们仍以三梭固结长毛绒为例比较上机图与单梭口
织造法的区别
Rj=10
Rw=12
织
物
结
构
学
---表示上层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
---表示下层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
---表示毛经纱在上层纬纱之上;
---表示毛经纱在下层纬纱之上;
Ⅵ
Ⅴ
Ⅳ
Ⅲ
Ⅱ
Ⅰ
---表示在织下层时,
毛经在上层纬纱之下,
下层纬纱之上;
6
5
4
---表示毛经纱在下
3
层纬纱之下,纹
板图不钉植纹钉。
2
1
a1
2
ⅠⅡ
b3
4
Ⅲ Ⅳ
织
物
结
构
学
例二:以平纹为地组织,采用两组绒经V形固结,地绒经
纱的排列比=2:1,试作双梭口经平绒上机图。
解:求得Rj=6
Rw=4
Ⅱ2
Ⅰ1
1 2
ⅠⅡ
--上层经组织点
--下层经组织点
--表示毛经在下层纬纱之上
Ⅱ
Ⅰ
--表示毛经在
上层纬纱之上
2
1
a 1
Ⅰ
b2
Ⅱ
--表示毛经在
下层纬纱之下
织
物
结
构
学
3、上机要点:
1)穿综采用分区穿法:
绒经前区
上层经纱中区
下层经纱后区
2)穿筘:
穿筘时要注意绒经与地经纱的排列位置,绒经不能夹在
地经纱中间穿入同一筘内,绒经纱要靠筘齿的边部为宜。主
要是由于绒经的张力小,地经纱的张力大,如绒经纱夹在地
经纱的中间,则绒经易被夹持住而影响开口运动。
3)采用双轴织造。
4、设计双层经起绒织物组织的注意事项:
1)地组织的选择与配置
地组织的选择应视织物的需要而定。如需要织物手感柔
软,则可采用 2 经重平或纬重平, 2 变化经重平;
2
1
织
物
结
构
学
1
如需要织物手感挺括,可采用
平纹,并配以捻度较大
1
的地经、地纬纱线。
2)绒经固结形式与地组织的配合
绒经固结形式与地组织的配合,对绒毛的抱合度和耸立
度有一定的影响。
例1、绒经的固结形式相同,地组织不同的情况
地组织为
W形固结
2
1
经重平
地组织为
1
W形固结
1
平纹
织
物
结
构
学
从上图的截面图可以看出:地组织采用经重平,
当地经纱的浮长线收缩时,可使绒毛的抱合效果好,同时
耸立度也好。
而采用平纹为基础组织的地组织,毛绒头从地组织交
叉点处伸出,绒毛耸立度差,容易倾倒。
例2、地组织相同,绒毛的固结形式不同的情况
地组织采用 2
2
固结、四纬W型固结
经重平,采用V型固结、三纬W型
织
物
结
构
学
V型固结
三纬W型固结
四纬W型固结
以第三种情况的配合为好,绒毛的抱合效果和耸立度均好。
3)绒毛的长度与外观
绒毛的高度对绒面的手感、色泽和绒毛的整齐度均有影
响。一般说来,绒毛高时,其绒面很难达到平整,同时易产
生倒毛和纬向折痕。且绒面不够光亮、手感粗糙。
绒毛短时,绒毛易于耸立,色泽均匀,绒毛平整美观,
手感柔软有弹性。同时也可节约原料的用量。因此绒毛的高
度在保证成品不露底的前提下以短为佳。
织 课后复习题:
物 1、经起绒组织织物的构成与特点?
结 2、什么是长毛绒织物、什么是短毛绒织物?
构 3、双层织造法的织造原理是什么?
4、双层单梭口和双层双梭口织造法的特征是什么?
学 5、什么是上开梭口、什么是下开梭口?
6、双层双梭口织造的优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