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地球的構造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6-1地球的構造

第六章 板塊運動與地球歷史

6-1 地球的構造

  地球的半徑為 及壓力非常 高 6370 公里,其內部的溫度 。 探 測方法: (1)直接證據-利用 鑽井 最大深度不到20公里。 和礦坑的探測,但 (2)間接證據-利用 地震波 經過不同介質時, 會有波速與方向的改變,推測地球內部組 成。

地球內部的構造

  地球約形成於 46億 前,剛形成時呈熾熱 年 熔 融 質 的狀態,密度大的物 下沉 形成 地核 , 密度最小的浮至 表面 形成 地殼 的則形成 ,密度居中 地函 。 按成分不同由外向內分 層: 地殼 、 地函 、 地核 。

地球內部的構造

(1)地殼:分布範圍0~40公里。  大陸 地殼- 花岡 厚,約40公里厚。 岩質,密度  海洋 地殼- 玄武 薄,約7公里厚。 岩質,密度 小 ,輕而 大 ,重而

地球內部的構造

(2)地函:分布範圍 40~2900公里。   主要成分為 橄欖 岩,厚約2860公里。 補充 地函依據地 震波速的差異又分 為上部地函和下部 地函。

地球內部的構造

(3)地核:分布範圍 2900~6370公里。  主要成分為金屬- 鐵 和鎳,厚約3471 公里  補充 地核又分為外 核和內核,外核為 熔融的流動狀態, 是形成地球磁場的 原因。

地球內部的構造

 (1)密度: (2)厚度: (3)體積:  比較: 地核 地核 地函 > > > 地函 地函 地核 > > > 地殼 地殼 地殼 。 。 。 地函厚度雖不及地核,但由於地函在外圈 故體積 大於 地核 。

地球內部的構造

  補充 不連續面:地球內部的物質在此分界 之上下,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 異,地震波通過此分界時,波速也有明顯 變化,此分層結構的界面稱為「不連續 面」。 (1)莫氏不連續面:地殼和地函分界。 (2)古氏不連續面:地函和地核分界。

地球內部的構造

按狀態不同分層:(範圍從0~ 250公里深度之間) (1) 固 岩石圈 態。 -約0~70公里深,    包含 地殼 即部分 地函 。 分成 大陸地殼 和 海洋地殼 。 又稱為 板塊 。

地球內部的構造

(2) 固 軟流圈 態,具 -約70~250公里深,180公里厚, 流動 性。  位置位於 地函 上半部。  此處岩石在特定溫度及壓力下會 熔融 此時岩漿溫度非常高,具有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