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如何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一组: 如何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

第一组:
如何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
与社会关怀
组员:郑慧敏、张尤宁、唐金民、张俊雄、郑云吉、
郑慧琪、陈秉诚、苏燕珠、邱雪君
(一)人文素养的定义
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人文艺术修养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具有高尚的人格
具有独立的个性
具有仁爱、善良的心灵
懂得关心自我、他人、自然、社会
我们应该如何做人
(二)目前校内已实行部分:
(A)学会团体
探访老人院、孤儿院、自闭症儿童中心
环保日、资源回收运动
灾难募捐
支助贫困儿童(助学金)
植树活动
各式校内外服务
(B)班级
设置书架、资源回收箱
教室布置(布告栏、节日)
庆生活动、班聚、班游
校园整洁、晨读
文娱会表演、谢师宴
家长日(感恩卡、留言)
班会(主题讨论)
(C)学校&学科
庆祝佳节:新春、中秋、国庆
校庆活动(学会成果展、社区服务、生态地图)
主动学习日、系列讲座、时事问答、周会(主题分享)
华文科:用画呈现诗意、课文活动
英文科:诗歌朗诵
国文科:国语论坛
历史科:访谈麻坡老行业、老建筑、主题报告
辅导科:背西瓜、双亲节感恩卡等
( 三 ) 增 进 本 校 人 文 素 养与
社 会 关 怀 的 方 法 或建 议
最好的落实方法:无痕的感受教育
≠ 强制推行的活动
站在第一线上的教师
请对的人--拥有和具备人文素养
把这些人培训成有效的教学者---给予教师本
科外的研习和进修(教师主动学习日)
设立各种支持系统
学生和家长需同步进行
上课可穿插文化、时事的讨论;教材可多元
举办各种讲座、亲子活动、主题系列文娱活动
长期举办社区服务、关怀活动,邀请家长一同
落实社会关怀活动(义工:校内、社区服务)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