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程的數位教具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高中數學課程的數位教具

搭配高中數學課程的
數位教具(Ⅰ, Ⅱ, Ⅲ, Ⅵ)
單維彰‧中央大學數學系
民國百年12月17日@ATCM
基本理念
 課堂上可用
 有教案,配合課本,最好有示範影片 (Book I)
 For Learning / Teaching, Not (only) for Fun
 不重複製造輪子
 如果 Geogebra 或 Cabri3D 等可行,則不重製
 在此理念下,描述統計推薦 Google Sphreadsheet
圖像化多項式函數工具
「圖形係數」的共同特色
 反向的工具已經有很多
 不要在觀念上被係數(整數)侷限。
 在實用上,(幾乎)總是先有圖形才有係數。
 最後,應市場要求,還是提供了「係數圖形」的
傳統工具
物理直覺的數據描述教具
 連結平均值與力矩平衡(顆粒等重)
 連結期望值與力矩平衡(顆粒不等重)
 教學需求而非實用工具,避免無意識的隨手操作。
描述數據的實用工具
 Nothing wrong (almost) with M$-Excel
 But Google Spreadsheet is (so far) Officially Free
 教他釣魚(推薦給教師,也訴諸於學生)
線性組合的本意:
一般化的平面坐標系統
 「舊坐標」i, j,「新坐標」 u, v:不平行且非零
 聯立方程組之解的一種意義:「皮相」,
新坐標的係數
 (可望)連結至線性映射的最基本意義,(將來)
用來理解方陣不變量的學習動機。
建立數學模型的示範
 以測量問題為例。
 從文字,經動畫拆解步驟,到紙上的簡圖
 不為學生解題,不是(效果有限)的動畫圖解
 教學目標明訂為
「建立數學模型的步驟與方法」
數學函數的「動態」認識
 以多項式函數為例。
 函數的原初意涵:紀錄一次運動。
位置對時間的變化,因此有那兩項「定義」
 多項式函數的微分(切線)觀念,不必經過極
限,反而是一般性極限定義的動機
工具尚未完成
 Book IV:空間觀念,圓錐曲線
 Book V:推論統計(建中黃世穎老師的模擬教具),
複數平面上的主幅角,Mandelbrot 集合
 Book VI:黎曼和展示,某些切片積分問題的圖示
數學教育「研究」的缺失
 沒有「研究」結果。
 「口碑」也還沒成立。
 這些教具的「版權」歸三民書局所有,附在三民版
教科書《教師手冊》光碟內,也在數學課本的「官
方」網站公開陳列。
The End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