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美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
共享价值观和冲突价值观初探
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世杰
2011.07.14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提 纲
一 引言
(一) 文化、文化软实力与来华留学生
(二) 跨文化传播学价值观理论的缺陷:“求异疏同”
二 北大美国短期留学生眼中的中美文化异同
(一)美国留学生意识到的中美文化异同
(二)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三 当今中美文化中的共享价值观
(一)《世界价值观调查》里的中美价值观异同
(二)中美两国宪法中的共享价值观
(三)中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共享价值观
(四)美国众议院决议中反映的共享价值观
四 当今中美文化中的冲突价值观
(一)信仰宗教与无神论
(二)霍夫斯特德价值观分类法体现的中美价值观差异
五 总结与建议
一 引言
(一)文化、文化软实力与来华留学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标志着我国已经
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1.什么是文化
(1)词源 在《周易》(公元前 1000)中出现“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化是动词,体现出以“文”教化人们。文与化结合成“文
化”,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向(公元前77-6)的《说苑》中,“ 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但是,今天的文化一词是近代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古代汉语)文化
汉唐  近代
拉丁文cultura →(法)culturelle→(英)culture→(日语)文化→文化(现代汉语)
(2) 文化的含义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对文化界定为:
“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
物质,理智与情感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
,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
和信仰。”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in UNESCO’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2001) is as following:
Reaffirming that cultur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et of
distinctive spiritual,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features of society or a social group, and that it
encompasses, in addition to art and literature, lifestyles,
ways of living together, value systems, traditions and
beliefs,
节庆
饮食
海平面
艺术品
社会制度
礼仪
音乐
语言
法律规范
人生观
宗教或信仰
举止
建筑
风俗习惯
空间观
时间观
Etc.
服装
审美观念
价值观
世界观
思维方式
Etc.
(3)文化
的要素
文化成分的
冰山比喻
(4) 文化要素的层面
层面
表现
能见度
观察方法
表层
人工制品
artifacts
明显的
explicit
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的
accessed via observation
中层
信奉的价值观
espoused values
模糊
blur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感受到
accessed via review of
documentation
深层
基本的假定
basic assumption
隐蔽
通过对专题长期考察可以感受到
cover-up accessed via long study of
special subject
(5) 文化要素的核心(基因) 在纷繁的文化表现形式中,文
化的核心要素是语言、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其中
,语言是符号系统,而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一种
文化的基因,它们的特征影响了其他文化表现形式的特点
。
2.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是文化的吸引力
综合国力=硬实力+软实力
软实力=(文化+政治观念+政策)的吸引力
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吸引力
所谓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吸引力。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体
现在表层和深层,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
素,是语言、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2)我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①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宽善,同情,友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而不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
孝:照顾父母
自强不息:自立、奋发有为、创新
一阴一阳谓之道(辩证法)
②当代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
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
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建立和谐世界
以人为本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在集体和个人关系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发生冲突时,在兼顾二者的同时,个人应服从集体。
集体人权:不仅要尊重个人的人权,也要尊重一个民族
或国家的集体人权
• 因而,提高中国文化在海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
中国核心价值观在海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认同感。
3.来华留学生
来华留学生是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
文化在海外吸引力的一个重要人群。
留学生的特点 他们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的理解
和体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该国民众对于
中国文化的整体态度,同时也包含了他们作为一
个具有游学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个体对于一种
异质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二)跨文化传播(交际)学价值观理论
的缺陷:“求异疏同”
1. 跨文化传播学价值观理论缺陷“求异疏同”
(1)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
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所谓价值观体系是指对
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价值观和价
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价值观理论缺陷“求异疏同”
通览美国的跨文化传播教科书后,可以看到美国跨文化传播学中关
于价值观理论有一个缺陷:重视文化价值观差异,轻视共享价值观。
受美国学者影响,我国跨文化交流的教科书也忽略不同文化中共享价
值观的情况。
2.求同存异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学产生就是发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产
生交流障碍,所以一开始重视差异,这无可厚非。同样重
要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注意双方价值观相同部分有着不
亚于了解其差异的意义。
了解彼此差异,对话中可以避开暗礁;找到共享的价值
观,对话中有利于产生共鸣,提高交流质量。人们主张文
化间对话,而不是文化冲突时,本身就意味着人们已经有
了“存异求同”的愿望、信念和希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显示,“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
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
能产生吸引。”“相似性产生喜爱,这不仅对于大学生,
而且对于儿童和老人,对于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的人也
都适用”。
3. 关于不同文化中共同价值观的研究
(1)普世价值观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
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法文件在昭示人类应遵循的
共同价值观。
在学术界,以全球性路径来探讨各种文化价值观的过
程中,不仅有学者探讨文化间价值观的差异,也有学者曾探
讨过文化间价值观的共性。关于共同价值观的研究:
1992年,沙洛姆·施瓦茨(Shalom Schwartz)为改变文
化价值两分化问题,提出人类基本价值理论,认为价值观
内容和结构具有普遍性 。
1993年,德国神学家孔汉思(Hans Kung)召集的美国
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世界各地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在
“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中提出两项基
本的原则:“每一个人都应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并认为后一原则是道德金律,具
有普世价值的意义。
2005年,美国的心理学者凯瑟琳·达尔斯伽德
(Katherine Dahlsgaard)等人审视了中国(儒家和道家)、
南亚(佛教和印度教)、西方(希腊雅典哲学、犹太教、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哲学和宗教典籍,发现了这些典籍
中显现了6个共享的美德:勇气、公正、人道、节欲、智
慧和超越。
2009年,中国哲学家汤一介教授撰文说,“我认为,
在各个不同民族文化中可以肯定的说存在着‘普世价值’
的因素……在强调各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的同时,我们应
努力寻求人类文化中的‘普世价值’的因素及其意义。”
以上学者们使用的“人类基本价值” (basic human
values) 、“普世伦理”(universal ethics) 、“共享美
德” (shared virtue) 、“普世价值” (universal
values ),尽管用词不一样,但都反映着今天学者们追求
地球村公民们共同的最低道德伦理底线或是最基本的共同
价值观。
(2)共享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universal values)的概
念,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有争议。普世价值观常指世世代代、
在世界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追求或接受的价值观。
本人主张不使用“普世价值观”,而使用“共享价值
观”(shared values)。笔者对“共享价值观”的定义
是:在当今两种或多种文化中都追求或接受的价值观。共
享价值观区别于普世价值观,寻找共享价值观的难度远远
小于寻求普世价值观。
共享价值观的来源:多元的,既有西方文化的,也有
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的。
提高我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提高我国对外
传播文化软实力,就要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和传播渠道传播
带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找到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在
其他国家具有共享性。
二. 北大美国短期留学生眼中的
中美文化异同
• 近些年来,北大平均每年有5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校学习。目
前,长期在校的留学生共2933人,其中本科生1587人,韩国1472人,
占61%,美国245人,占10%,日本182人,占7%,新加坡111人,占
5%,泰国90人,占4%,加拿大88人,占4%,其他275人,占11%。
• 2010年,硕士生张倩选取在北京大学学习时间不超过一年的美国留学生
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眼中的中国印象。
• 她对在北大学习的13位美国留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录音共计33.5个小时
、采访记录共计10.7万字);并以文献分析法为辅,对《美国大学生看
中国》(2007年报告、2009年报告)进行了分析。用上述两种方法探讨
美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效度,该研
究还使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将研究结果以情境的方式询问美国大
学生对此情境下陈述的认可程度(共计回收有效问卷92份)。
(一)美国留学生意识到的中美文化异同
层面
文化要素
表层
语言
食品
风俗
艺术作品
环境保护
中层
社会制度
对政府
对网络监管
价值观
权力差距
爱国主义
集体/个体主义
深层
人与自然
综合思维
对立统一
差异(有冲突)
共享(有吸引力)
汉语是最难的语言
----大声喧哗 随地吐痰 闯红灯 加塞
----污染严重
感兴趣、想学习
中国饭菜美味可口、饮茶
春节、尊老爱幼、
书法、国画
安全的校园
敌视communism 干预民众生活过多
对网络监管太严,不自由
-------------
对餐厅服务员态度 上课互动 树典型
中国的爱国主义太强
对个人隐私干预、多人住一个房间
------------热情待客
-------------
天人合一
中医可以接受
对中国祭奠亲人的方式
助人为乐
(二)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 1.有些中国文化因素是美国学生高度认同的。例如中
国食品、节庆文化、国画、书法、中国诗、中国文学和中国的汉字。中医、我
国的家庭式的社会风气是为受访者所赞赏的,可以强调敬老观念、乐于助人和
乐于奉献的态度、中国人的对立统一的善恶观和生死观。
• 2.有些中国文化是美国学生认同我们重视不够的。
例如风水的观念,在国外风水并未像我国本土一样视为一种封建糟粕,而是作
为一种有助于人与环境协调相处的古代科学。我国也应当对这种拥有长久传统
的风水学批判的加以吸收和借鉴,使之为人类造福。
• 3.有些中国文化因素是美国学生不认同的。例如针对
美国的汉语教师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避免“比较”的教学形式,避免在学生
中树立“标杆”或“榜样”,而应当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鼓励。中国人的民
族自尊心问题,应当使国人的思想足够兼容并包,对反面的意见可以达到一定
程度的包容。
• 4.有些中国文化因素是我们应当自省的。例如受访者观
察到的中国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以及中国学生自理能力差的问题
。又如中国人在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下“两张脸”的问题,国人不排队、随地
吐痰、乱扔垃圾等缺乏公共意识的行为。
•
•
•
•
来华留学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上述研究反映出的问题如下:
受美国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刻板印象;
上面所列是美国留学生所感触到的中美文化异同
的主要方面。
多数人具有本民族文化(美国文化)中心主义的
思维特点;
对中美文化异同的认识大多数人停留在表层,且
不系统不全面。
那么全面的中美文化中共享价值观和冲突价值观
是什么呢?
三 当今中美文化中的共享价值观
我们从多个方面对中美文化中的共享价值观进行了探索:
(一)《世界价值观调查》里的中美共享价值观
1. 《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
该调查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英格尔哈特等人发起组织的大型
跨国调查项目。1981年至2009年共进行五次数据调查,结果在WVS网站
(http://www.worldvaluessurvey.org/)上均可申请下载。该调查由于其所
搜集数据的权威、广泛,时间跨度较长,为全球各国文化价值观的纵向对比
研究以及横向的共时性比较研究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对比的样本
对比的样本为:WVS第五次全球价值观调查里中美两国的数据。
WVS第五次调查2005年开始,2009年结束。
3.对比的方法和范围
• (1)方法 用SPSS统计软件对WVS提供的原始数据进
行T检验,如果当P>0.05,而且数值分布状况相似,没有
出现畸形不相似状况,笔者认为该项价值观为中美两国民
众当前共享价值观。
• (2)范围《世界价值观调查》涉及的价值观远远超出
文化价值关的范围,它涉及了对生态、经济、教育、情感、
家庭、性别和性观念、政府与政治、健康、个人、娱乐与
朋友、道德、宗教、社会与国家、劳动等多方面的价值观。
我们用该方法对《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所有价值观进行普
查。
4.对比结果
(1)没有差异的价值观
•
•
•
•
•
•
•
•
•
•
•
•
•
•
•
V7 政治在生活中是否重要?
V49选择工作时常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V58 婚姻是否是一种过时的制度?
V78 更加尊重权威好不好?
V89 是否注重传统,遵从家庭/宗教传承下来的习俗?
V94 是否同意我们对科学的依赖太多了,而对信仰的依赖不够了?
V104环境保护优先还是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优先?
V111 全球变暖或温室效应是否严重?
V112 动植物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是否严重?
V119竟争是否有利?
V151 实行民主政治体制好不好?
V154 人们通过自由选举来选择领导人是否是民主基本要素?
V162 对您个人来说,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有多重要?
V180 环境保护有谁来处理?
V200 有机会就逃税是否可以接受?
• (2) 有差异的价值观
• 用SPSS统计软件对WVS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T检
验时,上述的绝大多数价值观的P<0.05,存在统
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程度上的
差异?还是性质上的差异?以问题V12—V21为例,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致有三种基本情况:基本共
享、基本不共享和不共享。
V12-V21您认为在家里培养孩子学习下列哪些品质更重要(请选
择五项)?
V12独立性
V13勤奋
V14责任感
V15有想象力
independence hard work responsibility
imagination
V16对别人宽容尊重
V17节俭
V18坚韧
Tolerance and respect
thrift, saving
determination
for other people
money and things perseverance
V19虔诚的宗教信仰 V20不自私
V21服从
88不知道
Religious faith
unselfishness obedience don’t know
中美民众认为孩子需学习品质的数据及排序
(数字为占被调查者的%,括号里数字为排序)
独立
性
中
国
美
国
对别人
责任 有想
勤奋
的宽容
感
象力
和尊重
节俭
虔诚
坚韧 宗教
信仰
不自
服从
私
2.2
35.1
14.6
(4)
27.5
(7)
(10)
(6)
(9)
78.3
29.9
40.2
50.6
37.6
28.3
(1)
(9)
(6)
(5)
(7)
(10)
75.7
90.0
70.8
23.1
67.6
68.8
(2)
(1)
(3)
(8)
(5)
53.8
61.7
72.2
31.7
(4)
(3)
(2)
(8)
数据显示:
中国孩子需学习品质得分最高的是勤奋,1-10名的排序为:勤
奋、独立性、责任感、节俭、对别人的宽容和尊重、不自私、
坚韧、有想象力、服从、虔诚的宗教信仰。
美国孩子需学习品质得分最高的是对别人的宽容和尊重,1-10
名的排序为:对别人的宽容和尊重、责任感、勤奋、独立性、
虔诚的宗教信仰、坚韧、不自私、有想象力、节俭、服从。
(二)中美两国宪法中的共享价值观
•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法律的背后是文化,宪法里集中体现了本国
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美国的宪法文件为1776年7月4日原十三个北美英属殖民地一致通过
的《独立宣言》、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以及之后陆续通过
的 27条宪法修正案。
•
中国的宪法文件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以后的四次修正案 。
• 将中国宪法文件与美国宪法文件进行文本对比分析后,发现“平等”
和“自由”是两国基本大法中基本共享的价值观。
•
•
•
•
•
•
•
1.平等 equal
在《中国宪法》中文版中平等出现7次。其中,关于民族平等的有4次,关于
国家之间平等1次,关于公民平等1次,关于男女平等1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
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平等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出现2次。其中1处,:“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
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We hold that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在《美国宪法》中,平等出现6次。
对比“平等”在“中国宪法文件”的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与“美国宪法文件”
中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的含义,可以发现其相同的地方是:“平等”都被
认为是一个正面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是中国的平等不仅是公民个体之间
的平等(包括男女平等)、而且强调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国家之间的平等方
面的集体之间的平等。而美国宪法比较笼统,强调的是“人人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可以理解为更注意个人之间的平等。总之,从
对比中可见“平等“在中美宪法中是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共享的价值观。
• 2. 自由 (freedom/liberty )
•
在《中国宪法》中,自由是一个核心价值观。自由成为中国人们奋斗的目标,
宪法的序言中说,“一八四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
勇奋斗”。
•
在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中,自由是核心价值观。《独立宣言》
开宗明义地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赋予他
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对比“自由”在“中国宪法文件”的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与“美国宪
法文件”中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的含义,可以发现:
• 其相同点是:自由在中美两国的宪法中,都被认为是一个正面的核心
价值观。
• 不同点是:中国宪法不仅保障对公民的自由,同时也强调了公民在享
有自由的同时,还需要履行的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
(三)中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共享价值观
硕士生赵盛楠以内容分析法为主和深度访谈法为辅, 研究了中
美两国小学语文课文中,两国共享的价值观。在对43项价值观中(1.
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20项。2.关于个人与他 人关系的价值标准10项。
3.关于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价值标准13项),进行量化统计分析。
在对各列前十位的价值观进行对比,发现两国共享倡导的价值观主要
体现在七个方面。①友爱助人(Friendliness):中国第五位,美国第
一位 ②坚毅勇敢(Courage):中国第二位,美国第三位, ③爱护生
态(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中国第一位,美国第四位 ④
无私奉献(Selflessness:中国第四位,美国第九位 ⑤勤勉上进
(Diligence):中国第六位,美国第八 位 ⑥自立自强(Self
Reliance):中国第九位,美国第七位 ⑦诚实守信(Honesty):中
国第十位,美国第六位. 这七个方面价值充分体现了价值观的属人性,
即各价值主体间超越具体的民族、国家、宗教、党派及个人等的一致
性、统一性,同时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个人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意义。
(四)美国众议院决议中反映的共享价值观
•
•
•
•
•
2009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表彰他在
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非凡贡献。这无疑是美国精英们对孔子倡导的一
些价值观的认可。这说明当今中美之间存在许多共享价值观。
决议的部分译文:“鉴于孔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师、社会哲学
家之一,他提出的一套至今还深刻影响并将持续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社
会的思想。……
鉴于孔子的内省、自我修养、忠恕品格以及把在社会关系中的礼仪作为实现
个人道德和社会正义的方式,反映出他崇高的道德品质;
鉴于孔子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教导,是种合乎道德
的行为模式和在人们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模式;
鉴于孔子的教导一个理想的政府应该建立在忠信、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的
基础上;
鉴于孔子教导说政治家必须作为真诚和道德的典范,这一教导提醒我们以崇
高的荣誉和最大的尊重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众议院现在正式决定,对孔子诞辰2560周年纪念日表示敬意,承认他
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上的难以估价的重要贡献。”
四 当今中美文化中的冲突价值观
• (一)信仰宗教与无神论
•
世界60亿人中,只有10亿不信仰宗教。
宗教对一种文化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重
大的影响。它对世界的形成(包括人类本身在内),有一
套完整的看法。任何宗教都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都
是上帝、(或真主、造物主)创造和支配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报告2000》
中统计,158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蒙古、
朝鲜、捷克、古巴、海地、土库曼斯坦等7国不信教
的居民占多数。
各国家长认为“宗教意识尤为重要,
应在家中教给孩子”态度的百分比
加拿大31
法国13
丹麦9
瑞典6
匈牙利24
罗马尼亚43
墨西哥40
中国2
南非50
美国54
英国19
比利时16
芬兰13
东德16
立陶宛21
智利54
印度38
尼日利亚77
平均值20
标准差9.8
西德20
西班牙25
葡萄牙26
保加利亚11
拉脱维亚9
巴西46
日本7
意大利36
爱尔兰57
奥地利23
斯洛文尼亚21
爱沙尼亚3
阿根廷28
韩国19
资料来源:《世界价值观调查1990-1993》
荷兰14
挪威14
瑞士24
俄国8
白俄罗斯6
土尔其44
各国家长认为“宗教意识尤为重要,
应在家中教给孩子”态度的百分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中国
美国
日本
法国
意大利
韩国
印度
俄罗斯
巴西
尼日利亚
(二)霍夫斯特德价值观分类法
体现的中美价值观差异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衡量个人与集体联
系是松散还是紧密的一个尺度。(个人与集体)
权力差距 (Power distance)衡量人们接受权力不平等状况的程度。
(人与人)
回避不确定性(Uncertainty avoidance)衡量人们将来情形的不确定
性态度(人与未知世界,对威胁的反应)
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feminity)衡量社会体现阳刚还是阴柔
的特点程度(男性与女性)
长期观—短期观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 (人对时间
态度)
1. 中美差异明显的价值观维度
对比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长期观/短期观
三方面差距最大。
(1)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66个国家及地区中美国与中国
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上的名次
国家和地区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社会的主要差异
集体主义
指数
排名
美国
91
1
法国
71
9
中国(大陆)
20
49
个体主义 I
理念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可以介入私人的生活。
不仅自己要面子,同时给人留面子.
理念
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每个人都有不可侵犯的隐私权.
只知道自己要面子.
工作关系
雇佣关系体现为家庭式伦理关系。关系
重于工作任务。
表述方式,含蓄留白。
工作关系
雇佣关系是以双方优势为基础的契
约关系。工作任务重于关系。
表述方式,直截了当。
The Chinese indirect communication style is
the one that the most westerns people can not
understand!!!
表现
文字
中文:鄙人、不才
英文:“I”总是大写
对中美小学语文教科书12册课本内容分析显示:
课文总篇幅 用我们做主语
用我做主语
----------------------------------------------中国
484
303篇 占总体62.6% 84篇占总体17.4%
-----------------------------------------------美国
325
62篇 占总体19.1% 183篇占总体56.3%
我国心理学家朱滢近些年来,使用功能性核磁
共振成像仪(英文简称fMRI),利用大脑成像技术探
索大脑的活动的研究发现:
在“文化对自我神经机制的影响”一文报告说
,在其研究中”我们首次为文化影响中西方自我表
现结构提供了神经科学的证据。这就是,中国人的
内侧前额叶(布德曼区,Brodman Area: BA9和BA10)既表征自我又
表征母亲,而西方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等等)的内侧前
额叶(布德曼区,Brodman Area: BA9和BA10)只表征自我,不表征
母亲。这样,这项研究还同时表明,不仅大脑调控
自我表现这样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
而且文化还影响着大脑的功能组织,
为正在兴起的文化神经科学(cultural
neuroscience)提供了新的证明。
(朱滢:《文化与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学校中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方面
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内群体和外群体
班级的荣誉感
文凭
发言
冲突
教育目的
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
学习的地方
一视同仁,小团体变
换不定
弱
增强自尊
多
适度的冲突是有益
培养独立的个人
集体主义
一个大家庭
有所偏爱,小团体稳
定
强
社会承认(买文凭多)
少
和和气气
集体所能接受的、具
备技能品质优良的人
• 美国大学生不太认可在课堂上或在别的集体场合
中,教师或其他领导者将某人作为“标杆”,同
其他人作比较的方法,他们不认可所谓的“最好
”、“最漂亮”的形容,认为个人应当有自己的
判断标准。
• 根据问卷结果,认同“我不喜欢中国的老师在课
堂上树立榜样,每个人应当有自己的观点”的分
值为3.85 (1-5等级中,1为喜欢 ,5为不喜欢)
,美国留学生反感在班集体中进行优劣的比较。
(2)权力差距容忍度
66个国家及地区中美国与中国
在权力差距上的名次
国家和地区
权力差距(大)
指数
名次
中国
80
7
法国
68
23
美国
40
38
权力差距小和权力差距大社会的主要差异
权力差距小
权力差距大
一般规范
一般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应当减少。
一定程度上有权者和无权者相互依
赖。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预料中的,受
欢迎的。
没权者应依赖有权者。
工作场所
组织中的登记制度只表示职务的不
同,为方便而设立。
权力分散。
理想的上司是足智多谋的决策者。
工作场所
组织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了上下级天生
就是不平等的。
权力集中。
理想的上司是慈善的父亲、大权独揽
者。
学校中的权力差距
差距小
差距大
方面
差距小
彼此关系
平等的人
教学的中心
纪律
发言
与老师有不同意见
擦黑版
以学生为中心
纪律比较松
自由发言
当面提出
老师自己擦
差距大
尊重老师(特别是年老
的老师)
以老师为中心
好的纪律
点名后发言
下课后提出
同学帮助擦
(3)长期观与短期观
在25个国家中国与西方
在长期观和短期观的名次
国家和地区
长期观与短期观社会的主要差异
短期观
长期观
指数
名次
中国
118
1
荷兰
44
10
德国
31
12
美国
29
17
长期观
月光族。
节俭、量入而出。
储蓄率低,再投资比率低。
储蓄率高,足够的再投资。
急功近利。
坚持长远目标。
2.中美差异不明显的价值观维度
(1)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66个国家及地区中我国与相关国
在男性气质上的名次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社会的主要差异
女性气质
国家和地区
男性气质
指数
名次
中国
66
10
美国
62
18
法国
43
46
男性气质
一般规范
一般规范
社会中占优势的价值趋向是
关系他人、守成。
重视人的因素,亲密的人际
关系更重要。
社会中占优势的价值趋向是获
得物质方面的成功、进取。
重视金钱与事物。
工作场所
工作是为了生活。
工作场所
活着是为了工作。
学校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
男性化
女性化
方面
男性化
女性化
对待学习成绩
拔尖,竞争激烈
及格就成,竞争不激烈
职业选择
职业的知名度
自己的爱好
对好老师的标准
名声显赫、学有专长
循循善诱、人际关系好
对学生的评价
取得专业成就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考试不及格
问题严重
小事一桩
(2)回避不确定性的强弱
66个国家及地区中法国与中国
回避不确定性强弱社会的主要差异
在回避不确定性上的名次
回避不确定性弱
国家和地区
回避不确定性
(强)
指数
排名
法国
86
9
美国
46
54
中国
40
56
一般规范
对模糊情境处之泰然,不畏惧陌
生的危险情境。
工作场所
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的话,就不
必制定法律、法令、规章制度。
回避不确定性强
一般规范
习惯与接受熟悉的危险,对不熟悉
的危险或模糊情境感到畏惧
工作场所
整个社会需要制定各种法律、法
令、规章制度。
学校中的回避不确定性
强
弱
方面
强
弱
课程安排
有条有理、时间准确
总体目标定了之后,比
较灵活
对问题的答案
期望唯一正确的答案
期望新的看法
对老师的期望
该领域无所不知的专家 敢说“我不知道”的老
,意见与导师不一致的 师,导师欣赏与自己意
见不一致的学生
话要换导师
五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对来华美国短期留学生的初步实证研究显示:
1.中美两国文化间既有共享性价值观(其中包括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有冲突性价值观。
2.大多数美国留学生对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有
初步认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二)建议
1. 在与来华留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时,宜注意价值观
上的“求同存异”,注意差异是必要的,但不宜
“求异疏同”。巧妙地避开冲突性价值观,找到
共享价值观,有利于对话中产生共鸣,提高交流
质量。
2. 传播中国文化时,宜从具有共享性的表层的中国
文化因素入手,最终要落实到中国文化的深层次
的核心价值观上。
3. 增强与来华留学生相关的管理和教学人员的文化
自觉,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4. 改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工作,不仅向他
们介绍相关的“生存”方面的知识,更要向他们
阐述好中国深层次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汇报到此,
欢迎大家提问和相互交流